“绘本数学”2018秋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2 22:5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绘本数学”2018秋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绘本数学”2018秋工作方案》。

第一篇:“绘本数学”2018秋工作方案

钟山区第十六小学“绘本数学学习”社团2017-2018第一学期活动方案

社团名称:绘本数学

社团口号:学数学、玩数学、画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社团辅导教师:苏厚云、杨莉、张莉

社团成员:一年级(1)班彭昊等24名学生及其家长。活动形式:专题讲座、实践活动、小制作

辅导形式:学生实践

教师引领

家校互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有目的的阅读数学绘本故事,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学习数学知识,在玩中学习应用或延伸所学知识,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并能用简单图形表达数学主题。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热情。

2.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优势和美术学科直观、有趣的特点,轻松学习,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3.通过社团活动,树立榜样,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起引领作用,由此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和数学活动中来,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活动安排: 活动安排:

一、开团仪式

时间:10月11日下午3:30 地点:多媒体教室

开团议程:

1、主持人宣布社团成立

2、介绍与会的学校领导及社团成员

校长尹林、副校长田生元、教务主任张青贤、教研室主任张莉、社长苏厚云、副社长杨莉。

3、社长致辞

4、主持人宣布社团组织机构: 社长:苏厚云

副社长:杨莉

张莉

成员:2018级(1)班部分学生及家长共51人 指导老师:苏厚云

杨莉

张莉

社团共3个部门:

办公室:主任苏厚云(兼)、成员:李娅兰及其家长、彭昊及其家长、张雨菡及其家长;宣传部:部长张莉(兼)、成员:徐伟宸家长、陈羿彤及其家长、施泽锦源及其家长 ;后勤部:部长杨莉(兼),成员:松黎明及其家长;尹辉煌及其家长;杨子浩及其家长。

下设6个活动小组:

第一组:彭昊(组长)、陈秋露、付欣怡、李艺艺;第二组: 李娅兰(组长)、杨子浩、杨继贤、刘画意;第三组:施泽锦源(组长)、熊悦嫄、黄春达、金晏如;责任教师:杨莉

第四组:陈羿彤(组长)、马茹月、朱治宇、松黎明;第五组:徐伟宸(组长)、徐紫晋、杨瑞、张雨菡;第六组:尹辉煌(组长)、代青峄 胡祥义 秦任鼎钰;责任教师:苏厚云

5、社团副社长杨莉公布社团工作计划

6、社团代表讲话

7、社团副社长张莉带领社团成员呼号

我们的口号是:学数学、玩数学、画数学、用数学、爱数学。

8、主持人宣布启动仪式结束

二、具体活动

1、“我会读”(讲座、互动)活动预设: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优势,通过听、读、说训练,学习有目的的进行数学绘本的阅读。

2、“我会算”(讲座、互动、快速运用)结合数学绘本开展数学学习,能快速阅读数学绘本,且能根据绘本学习数学知识,并能运用。

3、“我会画”(讲座、数、画结合进行简单创作),通过讲座,学会画简单图形,能用简单图形表现简单数学知识。

三、团队成果展示

1、阶段展示: 每进行完一个活动,及时地通过简讯展出我们的活动过程及收获,以便引领和督促其他同学。

2、总结性展示: 时间:12月中旬至下旬。

钟山区第十六小学“绘本数学学习”社团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小班数学绘本

小班数学绘本《一颗纽扣》

【活动目标】

1、鼓励观察比较绘本中纽扣的不同特征(颜色、形状、大小,洞眼的数量),并能用语言大胆讲述这些不同特征。

2、知道捡到东西要归还主人,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圆形、三角形。

物质准备:故事PPT、纽扣一颗,纽扣图片和没有纽扣的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纽扣,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纽扣)这颗纽扣是什么样子的呢?纽扣上面有什么呀?(洞眼)这颗纽扣是小老鼠捡到的,这颗纽扣是不是你衣服上的呀?听了故事《一颗纽扣》你就会找到纽扣的主人啦。让我们和小老鼠一起来帮纽扣寻找它的主人吧!

二、欣赏故事,观察比较绘本中纽扣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述。

1、观看PPT1

师:小老鼠在路上捡到一颗纽扣,一颗黄色的、圆圆的、有四个洞眼的纽扣。这是谁丢的纽扣呀?丢纽扣的人一定很着急。一定要帮纽扣找到它的主人,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

2、观看PPT2,区分纽扣的颜色。

师:小老鼠走呀走,看见小兔正拿着放大镜在找纽扣,连忙问小兔。(音频)小兔,小兔!纽扣是你的吗?

师:小兔拿着放大镜仔细得看了看,连忙摇摇手说(音频)不是不是,我的纽扣是红色的。

师小结:原来小兔的纽扣是红色的,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黄色的,纽扣的颜色不一样,所以这不是小兔丢的纽扣!

3、观看PPT3,区分纽扣的形状。

师:小老鼠又往前走,遇到了小狗,小狗的纽扣和小老鼠的纽扣是一样的颜色,小老鼠问小狗。(音频)小狗小狗,纽扣是你的吗?

师:小狗看了看说(音频)不是不是,我的纽扣是三角形的。

师小结:纽扣的颜色一样可是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了,小狗的纽扣是三角形的,而小老鼠捡的纽扣是圆形的,要颜色和形状都一样才行。所以,这不是小狗的纽扣。

4、观看PPT4,区分纽扣的大小。

师:小老鼠拿着纽扣继续往前走。这次他又遇到了谁呢?(蟋蟀,大象)

师:小老鼠发现纽扣的颜色和形状都一样了,急忙问他们,(音频)蟋蟀蟋蟀,纽扣是你的吗?大象大象,纽扣是你的吗?

师:是蟋蟀和大象的纽扣吗?为什么?

幼:蟋蟀的纽扣很小,大象的纽扣很大。

师:他们会怎么说呢?(音频)不是不是,我的纽扣小小的,和黄豆一样小。不是不是,我的纽扣大大的,比篮球还大。

师小结:你们果然厉害,原来蟋蟀的纽扣比这个纽扣小,大象的纽扣比这个纽扣大,纽扣的颜色、形状都一样,可是纽扣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不是蟋蟀和大象的纽扣。

5、观看PPT5。区分洞眼的数量。

师:小老鼠不放弃,拿着纽扣继续往前走,这次他遇到了小刺猬。(音频)小刺猬,小刺猬,纽扣是你的吗?

师:是不是小刺猬的纽扣?为什么?(洞眼数量不一样)(音频)不是不是,我的纽扣有六个洞眼呢!

师:虽然小老鼠捡的纽扣和小刺猬的纽扣颜色一样,形状一样,大小一样,但是小刺猬的纽扣有6个洞眼,小老鼠的纽扣只有4个洞眼。纽扣的洞眼数量不一样,也是不行的。所以不是小刺猬的纽扣。我们要和小老鼠一起找到颜色、形状、大小、洞眼数量都一样的纽扣主人。

6、观看PPT6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发现鼠妈妈衣服上掉了一颗纽扣。

师:问遍了所有的好朋友,但是都没有找到纽扣的主人,小老鼠垂头丧气的回家了,妈妈给他做了好多好吃的点心,小老鼠闻着香味抬起头,他好像看到了什么,惊讶的叫了起来…请小朋友说一说,小老鼠为什么看见妈妈会惊讶的叫起来?

幼:因为妈妈的衣服上少了一颗纽扣。

师:这会不会是妈妈丢的纽扣呢?为什么是妈妈的纽扣?(因为都是黄色的,圆圆的,一样大,都是四个洞眼。)

师:纽扣的主人是谁呀?(妈妈)那我们把这纽扣给妈妈装上试试!(点击操作)真的是妈妈的纽扣耶!

师小结: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颜色、形状,大小,洞眼数量都一模一样的纽扣,妈妈很高兴,狠狠地亲了亲小老鼠说:谢谢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

(2)感受助人为乐的情感。

师:小老鼠帮助妈妈找到了纽扣,它的心情怎么样?

幼:开心、高兴。

师小结: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真开心。原来帮助别人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啊!

三、操作找纽扣:按纽扣的颜色,形状,大小,洞眼。

1、师: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但是小老鼠的好朋友们的纽扣还没有找到呢!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忙。(听小动物音频,幼儿集体连线匹配)

2、你们学会了找纽扣的本领,今天真是幸运的一天,可又是奇怪的一天,因为森林里动物们都丢了一颗纽扣,需要你们的帮忙,你们愿意吗?

师:一会请小朋友选择桌上的一个小动物,先观察一下它衣服上纽扣的颜色,形状,大小,洞眼数量,然后在盒子里找出小动物丢失的纽扣。

3、幼儿操作

四、评价

师: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的纽扣有没有找到了,和旁边小朋友互相看一看。

师:小朋友已经帮助小动物们找到了纽扣,小动物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本领真大。(幼儿教育)

第三篇:关于数学的绘本

数学启蒙Mathstart

“数学启蒙”这套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这套书的美国作者斯图尔特•墨菲和“亲师手册”的主编台北教育大学数学研究所的钟静教授在北京的讲座我去听了,被他们所阐述的幼儿数学启蒙理念和方法所“打动”(见记者采访)

还有,就是这套40本的数学绘本按照“数与计算、量与实测、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逻辑与推理”这五大方面去建构幼儿的数学学习基础,并按照难易程度分成5个阶段,特别容易让不同起步的孩子根据这个架构表去购买学习。

数学启蒙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基础的数学概念不怕“罗嗦”,有的重要概念我们会觉得很不起眼的一个数学概念,斯图尔特会用一本书来反复的“刺激”孩子。比如属于“图形与空间”主题、Level 1中的《小小消防队员》一书,用“纽扣”这个孩子常见的物品,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参与进来对纽扣的形状、大笑、颜色等属性反复进行分类和平分的联系。

再如“逻辑与推理”主题、Level 1中的《一双袜子》,还是用幼儿熟悉的袜子,通过5次的配对练习,期望孩子能找出相同特征的袜子,建立配对的概念。

这套书的第三个特点是独有的“亲师手册”。其实每本绘本的后面已经附录了阅读建议和 拓展活动建议,每个Level8本又专门邀请台湾的资深儿童数学教育教师编撰了内容翔实丰富的“亲师手册”。每本数学绘本都有“赏析导读”板块,帮助成人 读者解析绘本中的数学;有“亲子共读数学趣味”板块、生活中学数学,鼓励家长和孩子观察和了解生活中的数学概念。

中国城市出版社的《美丽的数学绘本》

出自安野光雅的手笔,大师的作品本身就值得阅读,何况又是非常精妙的数学绘本”。

这套最“美丽的数学绘本”有5册,分别是《十个人快乐大搬家》、《奇妙的种子》、《壶中的故事》、《三只小猪》和《帽子戏法》,分别介绍了10以内的加减、数的增加、阶乘、排列组合、假设推理和排除。

前两本的文图都是安野光雅,后两册的文字作者是数学教授,《壶中的故事》的文字作者是资深童书编辑。这样的组合使得文图兼备,堪称最美的数学绘本。不过,从内容来看,阶乘、排列组合、假设和排除都是很高阶的数学概念,适合孩子阅读吗?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其中的三本吧。

《十个人快乐大搬家》是一本非常巧妙的纸上游戏,“有10个孩子,一左一右一新一旧 的两栋漂亮的房子,彩色的楼房外形,黑白的房子内景,繁杂的房子摆设,没翻二页就会有人搬家到右边的新房子,还有真正地开“天窗”的变化。。”这样生动 有趣的设计,让简单的1-10的数字概念更加精准,让孩子慢慢感受到1和9、2和8、3和7。。这样很重要的10的合成与分解,增减恒等概念孩子们会逐 步建立。

《奇妙的种子》通过“懒汉”与种子种植后的变化和生长,让孩子能“看到”这种变化,感受到“数字倍增”的惊奇感。一粒种子变化中,不仅可以食用,再次繁殖,还可以储存,交换。安野利用位置、图形、颜色的不同,让孩子可以“观察”和“思 考”到:哪些是拿来吃的?哪些会埋入土里?哪些将卖掉?哪些要存入谷仓中?最后再比较加起来的总数与每年收成的种子数是否相同? 更妙的是除了种子的变化外,种子也改变了“懒汉”的一生---他从一个人变成夫妻俩,变成三口之家,变成牛猫鼠鸟的乐园,他们还有了朋友,还把种子“传播”给了朋友。所以,后来台风来袭的时候,连阅读的我和我的儿女都能看到希望和未来!

不过,让我最惊叹的是《壶中的故事》,这是安野父子的天作之合。简直是太美丽了,而 且把我早已忘却的阶乘概念艺术地表现出来,我跟孩子共读的时候,孩子们也被这艺术的表现和数字的变化所吸引,为由1至2,由2至6这样数量不断增加的惊人 现象!还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万物构成的显著规律,以及数学所以带来的神秘、惊奇和兴奋。还有那个让所有读者都能感受到美的花瓶!

《三只小猪》和《帽子戏法》从我家的阅读体验看,也非常吸引孩子,虽然谈的数学概念明显高于5岁的学识水平。

长春出版社的《数学绘本》

这是一套用“数学绘本”这种大类名称来命名的绘本,名字上占了先机,但也觉得没有了 个性。还好,36本书的大套在“数学启蒙”的40本出版前显得很是庞大。数量多了,涵盖的数学概念也就多了,这套书分成四个色系—紫色是“分类和顺序”6 册,黄色是“数与计算”12册,蓝色是“规律性和数学应用”5册,橙色是“图形与空间”4册,绿色是“测量”9册。

同规模相当的“数学启蒙”一样,这套绘本也按照数学概念的几个板块进行划分,但是没 有数学知识的阶梯进展做区隔。每一册书后都有“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概念扩展游戏”、“数学概念扩展-课题”三部分的阅读拓展设计,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 有效第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个人觉得数学概念理解这个重要环节的翻译或者重新编撰离深入浅出的境界有点儿距离。比如《一起一起分类病》中在“理解部分和整 体的包含关系”的数学概念下的阐述是“这些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食物就构成一个集合。例如裤子、裙子、夹克等的共同属性是都能’穿’,所以它们都属于’衣 服’。。”不能说表述不对,只是本人最近正好在学习儿童哲学会对“共同属性能’穿’的未必是衣服”这样的推理较真。

当然像《一起一起分类病》这样从一个有趣的故事着手去“分解”一个数学概念的绘本,是这套书的一个共同特点。比如《避开恶猫的方法》用老鼠开会站队、投票来决定给猫戴铃铛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去阐述“统计和图表”,非常有意思;《蜘蛛 和糖果店》中的蜘蛛没被店老板赶走,是因为它善于观察,可以推论出客人的购买需求;《让谁先吃好呢?》很有孩子们的生活体验:一个大大的桃子,到底谁先吃 好?长颈鹿,鳄鱼,犀牛,小猴子,小兔子,毛毛虫都想先吃,都会有自己的“标准”。。等等。

也有韩式的温情,比如《成为好爸爸》中“一个女孩子五岁的生日愿望是,希望下一个生 日爸爸早点回家。蜡烛精灵在她六岁生日前七天去找爸爸谈话,回顾了一年中的诸多变化,而很忙的爸爸在这一年陪女儿有多少时间呢?惭愧的爸爸又是怎么做的 呢?”这样一个煽情的故事来讲述“时间”的概念。还有一本《都陵村168号》说的是“比较”,却弄出小女孩被收养的故事来。

这套数学绘本整体的画风都还算国际化,但是避免不了的韩国色彩,也都能接受。

外研社的“数学我最棒童话绘本”

这套丛书有8本,分别是“趣味分类”的《松鼠一家去旅行》、“趣味计量”的《小芙蓉 的大魔法》、“趣味排列”的《手忙脚乱的小章鱼》、“趣味空间”的《胆小熊莫比克》、“趣味计数”的《热闹农场的开心事》、“趣味数字”的《一二三糖果 店》、“趣味图形”的《魔镜宝物大搜索》和“趣味比较”的《大小国王PK赛》。

从我罗列的书名来看,这套书突出的是“童话”和“趣味”。确实,每一本的故事性都还 不错,比如《魔镜宝物大搜索》一书是给一个孩子下达寻找“10个从正中间分成两半后,左边和右边是完全重合的东西”的任务,让孩子知道“对称”这一数学概 念。不过这个孩子找到的“屋顶、翻开的书、书桌、八字须、盘子、花瓶、风筝、月亮、鞋子和自己的脸”这十样东西,趣味性和故事性是有了,但是觉得和现在孩 子能接触到的生活体验来说,有那么一点不严谨。故事中是古代韩国的对象,搁在当代很多东西未必是左右对称的图形了。

再有,这套书中总有几个“和宝宝一起做”的环节设计,比如在《魔镜宝物大搜索》里商 人布置任务的同一页是这样说的“家长可以拿一张长方形白纸,从正中间对折,使左右两边完全重合,然后告诉宝宝:把物体从中间对折后左右两侧能完全重合,就 说明两侧是对称的。让宝宝复述几遍,加强记忆。家长也可以让宝宝找找家里其它对称的东西。”别的不说,其中的“让宝宝复述几遍,加强记忆。”这样的方法也 是现在很多有心的教育理念的家长们不一定接受的方法。

相同的表达在《手忙脚乱的小章鱼》中也有“。。让宝宝看小鱼的那串旗,问宝宝蓝色 彩旗后面应该升什么颜色的旗。如果宝宝回答不上来,可以告诉宝宝,并让宝宝复述几遍。。”这样的“设计”每本都有,感觉欠缺点什么。我一度怀疑这些设计 不是原著而是我们的出版者加上去的呢?

新蕾出版社的“数学小子”丛书

这套书源自美国,也是有趣的故事性和知识性兼备的套书。可惜的是只有5本,分别是:

《国王的特派员》告诉孩子“计算数量的秘密”

《贪心的三角形》说的是“奇妙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变成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乐趣,然后发展到变成很多边的类似圆形的无法归类,没有朋友的的形状,身心疲惫后还是变成了快乐的三角形。

《意大利面条和肉丸子盛宴》讲的是“面积和周长的关系”; 《梦想家的披风》说的是“几何图形的秘密” 《阿曼达的疯狂大梦》是“乘法的秘密”

这套书当作5本有趣的故事性绘本好像更为合适,而且没有提示我们适合多大的孩子亲子 共读。贪心的三角形和梦想家的披风这两本几何故事给低幼的孩子去讲问题不大,而意大利面条讲桌子周长和面积的关系、特派员谈到了数位又太难,基本等于小学 5年纪甚至小初一的数学内容,幼儿们估计会很难领悟到数学的乐趣。

就我家的阅读体验来说,意大利面受到了欢迎,在于画面的有趣,到处充满着危险,对于 事先设计的座位的破坏和不断地调整像极了孩子们的行为。至于本书所要阐述的数学概念,我们做了小小的调整:淡化面积与周长的关系,而是引导到如何分配好 32个人的座位和食物上,这是孩子关心的问题,自然兴趣盎然。就我们中餐的孩子所能体验到的生活---一个桌子边坐上2个人是常有的事情。

这套书的文字也很有不同,是由不同的作者撰写的。梦想家的披风能看到对孩子个性的尊 重,意大利面里面疯狂的餐桌大挪移展现了女主人的宽容,都是很棒的故事。而贪心的三角形相对简单,是三角形到n变形的变化以及不同变形的实例展示而已;国 王特派员是三个不同的解读47的计数方法。

比较好的地方在于书后的活动设计都是一个作者编写,这样能保证有一个思路,给家长一些指导。但明显感到翻译者的功底—没能把相应的数学知识深入浅出地翻译成家长和老师容易理解的文字。

看了不同的数学绘本,发现把知识点能写成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品相对应的文字和图形呈现,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通过以上五套数学绘本的简单分析,对于如何与孩子共读数学绘本,我有几点建议:

1、绘本第一。数学绘本本身就是绘本,别抱着教科书、辅导书、练习书那样的“期望”来阅读。

2、兴趣为主。

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用家长的数学认知去类比你的孩子,不要逼着孩子去“学习和理解”绘本中的数学概念,要以兴趣激发为主,而不是技巧和练习。

3、从简单入手。

上述这五大系列绘本,从数数到阶乘都有,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略微简单的绘本,由简入深,提升自信。

4、从体系入手。

可以从两个大套中任选一套,辅助以其它的小系列。

5、亲师手册利用好。

有些是简短的在绘本中的“贴士”,有些是专家、专门编撰的手册,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好数学绘本。

6、一定从生活体验中印证和学以致用。在阅读时并不一定要完全理解这些数学概念,而是以生活化、故事化、图像化的方式,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接触到这些概念,进而在脑海中留有印象。

其他数学相关绘本: 《蜘蛛和糖果店》【统计与概率】

《让谁先吃好呢?》【排序】

《避开恶猫的方法》【图表】

《一起一起分类病》【分类和组织】

《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复合分类】

《猜猜看》【概率】

《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数数的历史】

《插砚岭》【加法和减法】

世界上最帅的猪》【多种数数方法】 《鼓鼓和蛋蛋的梦想》【数的合成与分解】 《奶奶的红裙子》【部分和整体】

《真正的魔法师》【序数】

《各国的早餐》【分数】

《和邻居亲密相处》【分数】

《汪汪的生日派对》【加法和减法】

《有想除掉的东西》【减法】

《都到我这里来》【10以下加减法】《鸟儿鸟儿飞进来》【乘法】 《美术馆里遇到数学》【美术与数学】 《很特别的音乐故事》【音乐与数学】

《燕子,你还记得吗?》【自然中的规律性】 《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ABC模式】 《我和爷爷的建筑之旅》【建筑与数学】

图形与空间

《阿锤和阿蛋愉快的一天》【空间概念】

《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图形构成】 《寻找消失的爸爸》【平面和立体】 《点和线相遇》【点线面】

测量

《我家漂亮的尺子》【长度单位和测量】

《我的一天》【学看钟表】 《双胞胎兄弟》【量的守恒】

《时间的故事》【时间】 《面包公主三姐妹》【测量工具】

《最棒的蔬菜》【测量工具】 《都陵村168号》【比较】

《公主殿下来的那天》【面积比较】

《成为好爸爸》【时间】

第四篇:看绘本 学数学

看绘本 学数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0-6岁的孩子主要以形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来看待事情,所以数学一直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难的一项,尤其是在现有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少能深层理解那些数学概念,而数学绘本这种文学性、艺术性强的读物可以弥补这个不足,绘本有趣、好玩、孩子们都很喜欢,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数学绘本与幼儿园数学教学相结合,那么数学活动形式会更加丰富,数学知识会更容易传递。

一、把握绘本信息,挖掘有价值的素材。

绘本中蕴涵的丰富教学资源,需要我们用心去挖掘,不断进行探究,并进行相应的拓展,设计活动,才能使绘本充分发挥其多元化的教育价值。比如经典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它不仅告诉我们毛毛虫从卵到幼虫到蛹(或茧)到成虫的整个蜕变过程,还让我们感受毛毛虫吃食物的习性与特征;另外还包含时间的概念,让孩子们感知了一个星期有多少天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知道星期一到星期天毛毛虫吃的事物数量随着变化而变化,还感知了各种序数和数量的体现等等。教师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的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而创设数学活动,将绘本融合到数学活动中,让原本略显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具情境性和感染力。

二、把握绘本内容,有效组织教学。1.选择知识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同时也规定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制定绘本数学活动目标时,一定要提取绘本中的数学元素,并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经验,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行目标定位。比如我选取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来设计小班的数学活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色彩鲜艳,动画形象,符合小班幼儿欣赏的年龄特点,而从认知角度来看,它不仅表现了毛毛虫从卵到幼虫到茧到蝴蝶的整个蜕变过程,更重要的是故事当中隐含了5以内数量的感知与匹配。针对这个绘本,首先我们明确其数学元素就是感知5以内的数量,然后梳理出通过故事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照点卡匹配相应数量食物的图片,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等相关的数学概念来制定其教学目标。

2.围绕目标,合理设计环节

(1)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在设计数学活动时,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即从绘本的封面开始导入,以故事为线索设计教学活动过程。比如,小班绘本数学活动《好饿的毛毛虫》就运用了这种设计的方法,以“封面上有谁?”来导入,然后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巩固和认识环节:“星期六,毛毛虫吃完食物后怎么了?星期天,毛毛虫吃完树叶后又怎么了?(对比前后毛毛虫的表情,让幼儿学会比较)”;操作环节:“小朋友看着你小书上的毛毛虫,把小书一页一页翻过去,一边翻一边说:第几天吃了几个XX,并帮毛毛虫找到第三天、第四天和第五天的食物。”等等。

(2)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发孩子主动地思考,以大班绘本《让谁先吃好呢》为例,第一环节,我就借小动物谁先吃水果为问题的提出,引发幼儿思考,进而激发幼儿主动地寻求办法的兴趣。在孩子们迷茫、没有方向的时候,我适时推出绘本:“我这里有一本《让谁先吃好呢》的书,看看能不能帮助我们找到办法?”这样的问题悬念,让孩子们对绘本充满期待。

(3)精心安排与绘本所相融的教学具。在绘本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制作一些与绘本文本相匹配的教学具,并要真真切切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大班《让谁先吃好呢》绘本活动中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绘本教学,将需要幼儿重点关注的内容加以呈现,如:动物的不同特征,正向排序的方法等,便于幼儿进行比较和讲述。特别是逆向排序的呈现,就是在正向排序的画面上直接进行调整,幼儿的思维、视觉冲击非常大。多媒体的充分运用,帮助幼儿将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可视化,同时也帮助幼儿梳理了学习经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适当删减和调整故事情节。利用绘本设计数学活动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必须熟读绘本,在保持原著精彩和深度挖掘内涵的同时,按照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细细推敲,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教学需要,对知识内容做一定的取舍,才能使教学活动更为适切和高效。如经过对绘本《让谁先吃好呢》细致阅读,舍弃了比嘴巴大小的内容,因为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相符;放弃了鳄鱼这个角色,因为很难辨别鳄鱼尾巴的起始处,不便于幼儿排序,且从6个变成5个物体排序。通过调整,幼儿能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并调整了故事结尾,改为:毛毛虫想出了自己排在第一的好主意后,所有的动物都以谦让弱小为由加以认可,而毛毛虫第一个钻进桃子里后,又突然伸出头来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一场看似争夺食物的比赛,转化为共同分享快乐的结局,更能凸显绘本内涵。

(4)注重课程的整合。在设计数学绘本阅读活动时,我们既应丰富幼儿的数的认知经验,也应提升幼儿的前阅读经验,丰富幼儿对画面美、语言美的感受。体现早期阅读的教育价值。如《好饿的毛毛虫》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在充分考虑数学绘本对幼儿数概念发展作用的同时,努力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在活动中,我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地处理了幼儿人手一册小图书和教师大图书以及与课件之间的关系。如在演示PPT画面时,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出示PPT画面让幼儿在自己的小书上寻找相同的画面,然后说出在第几页上,出示页码让幼儿寻找小书画面。这样有效地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对画面的观察、理解能力。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让幼儿围坐在大书前安静地倾听并配上了柔美的音乐,教师一边轻轻地一页页地翻阅着,一边用优美的声音朗读着书中的文字。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既加深了幼儿对绘本的认识兴趣,又让幼儿进一步感觉到了绘本的艺术魅力。

江西省鹰潭市第四幼儿园祝小英

第五篇:数学绘本教案

1、《真正的魔法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三、教学准备:

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课件。

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

3.操作卡人手一份。

四、教学重点:

认识序数1——10。

五、教学难点:

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绘本画面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发学生兴趣。

(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导学生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学生找到装着钥匙的书。

3.出示画面2、3,引导学生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为什么。

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画面4法术柜子,引导学生先来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9张法术明信片。

5.逐一出示画面5、6、7、8、9,引导学生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考试的情况。

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10,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10件衣服的正确位置。

7.出示画面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8.出示画面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9.讲述画面13、14、15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

(三)学生操作

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时间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时针、分针走的关系使学生知道1时=60分,认识几时几分。

2. 通过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 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时间的特性,能认识几时几分。教学难点:通过观察钟表,能够正确的读出时间。教具学具:绘本,媒体课件,钟面模型。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初步感知

1.由宇宙奥秘引入时间观念。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太阳、地球„„)第一缕光来到世界是哪一天?难道早在这个世界产生之前第一缕光就流向了我们吗?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答案?(想)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时间的奥秘。(板书:时间)

二、探究新知,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的特性。

师:出示绘本图片,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时间是早晨、中午、晚上这样重复的。

总结: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只是因为太阳每天升起,而这种自然的反复特性,使我们感到时间是“循环的”。

媒体出示课件,教师提问:时间是不是像这样一会长,一会短?

师:虽然我们在玩的开心时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无聊时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但实际上时间的长度是固定的,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感觉有时长、有时短。

师:瞧,这是什么?(PPT展示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人们为什么发明钟呢?

师:为了让时间不能随着性子变长变短,人们就发明了钟表。2.认识钟面。***

媒体出示钟面,教师提问: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师: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动态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师:从12到1里面有5个小格,从12到2里面有几个小格呢?你是怎么想的?12到3呢?你知道每个数对应的小格数吗?同座位的同学先讨论讨论。

教师总结。3.认识秒。

媒体演示:闭眼,再慢慢睁开眼睛的时间,大约就是1秒钟。媒体演示倒计时的声音,使学生感官直接地感受1秒的长度。4.认识分。

媒体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媒体演示方针从12走到1的过程,提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走5小格的时间就是5分。)

师:分针从12起走到2是几分?你是怎样想的?分针从12走到4、9、11各是多少分?分针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通过读、写、算、数等活动,亲身体验1分钟的时间观念。电脑计时,学生分组活动。第一组:读课文。第二组:写字。第三组:口算。第四组:数数。

5.认识时

媒体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师:时针从1走到2是1小时。从4走到几是1小时?你还能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师: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时。6.教师小结。

三、梳理知识,巩固应用

1.比比谁最棒

你们会用今天学的方法看钟吗,这儿有个小朋友的时间安排,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都会读时间了,看看谁能够又快又正确的读出时间。

2.课件展示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四、联系生活,拓展欣赏

媒体出示一分钟价值图片,“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希望你们珍惜每一分钟,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才!

《大熊的储藏室》教学设计

教具:绘本故事PPT、日常物品分类PPT、颜色标记、大小标记。

学具:各种食物图片、操作纸人手一份。

活动目标

在看看、说说、做做中,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尝试概括食物的外部特征,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天气渐渐凉了,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只大熊肯尼准备了大量的食物要放到储藏室里过冬。

2.猜猜大熊会在储藏室里放些什么食物。

二、播放画面一至四:感知食物的外部特征

1.师提问:大熊都准备了哪些食物?(引导说一说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大熊准备的食物可真多啊!于是他准备把所有的食物都放进储藏室里,可是储藏室堆不下了,大熊决定整理一下。

2.师提问:要怎么整理呢!谁来帮大熊出出主意?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我们来看看大熊是怎么做的。大熊说:让我来把所有的东西都分类放吧!

三、播放故事画面五、六,概括颜色特征,认识颜色标记

1.师提问:大熊他怎么分的呢?是按什么分类的?(颜色)大熊把食物按颜色分成了几种?(黄、红、绿三种)

2.认识颜色标记:大熊按食物的颜色来分,可以用颜色标记来表示。如:香蕉、梨子、小鱼干黄黄的,就用黄色标记来表示。

3.游戏“找错误”:大熊按颜色分,好像有一个错了,谁来把错误找出来?大熊按照颜色分类,可是这个方法好像不太合适,储藏室放不下。

四、播放故事画面七、八:概括大小特征、认识大小标记

1.师提问:这回大熊又是按什么分类的?(大小)

2.认识大小标记:大熊按食物的大小来分,可以用大小标记来表示。

3.游戏“找错误”:这回大熊分对了吗?请你把错误的找出来!大熊按大小分类.可是储藏室的空间好像还是不够!

五、操作活动:帮大熊按颜色、大小特征给食物分类

师:大熊按颜色分,按大小分,都遇到了困难,那我们来帮帮大熊吧!

1.交代要求:桌子上有许多大熊带来的食物,请你把大熊的食物既按颜色又按大小来分一分。

3.示范操作(集体与个别),根据操作纸上的标记进行分类。

4.操作,教师指导。提醒看清标记进行分类。

5.讲评:展示操作结果。

六、继续阅读故事,了解二次分类的方法

师:小朋友真能干,根据食物的颜色、大小两个特征帮大熊把食物进行分类,可是故事里的小猴子还有另一种方法来帮大熊分食物呢,你们想知道吗?

1.阅读故事后提问:小猴子用了什么方法?第一次是按什么分的?第二次呢?

2.小结:小猴子第一次是按食物的种类,第二次是按食物的大小来分的,这是一种二次分类法,我们以后会学到的。

七、观看日常物品分类PPT,了解分类在生活中的运用

1.观看PPT,师:运用分类的方法,使大熊的储藏室看起来整整齐齐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要用到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

2.师总结:原来分类有这么大的用处,让我们回到教室分一分、理一理,让班级看起来更整洁好吗!

《螳螂太太的新家》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做做的过程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2.在尝试一刀剪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的神奇和乐趣,。活 动 过 程

一、出示绘本,引起兴趣 师:它是谁?(螳螂)它又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青

二、欣赏故事

1.老师边讲故事,边看绘本 提问:螳螂青青家有哪些家具 2.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家具呢? 3.你们家里有什么形状的呢? 4.继续欣赏绘本

妈妈生日了,青青妈妈盖房子,尖尖的屋顶,长方形的墙„„。妈妈太胖进不了门怎么办呢?

蚂蚁帮忙把长方形的门变成了正方形的门,这样妈妈就可以进屋了。

三、图形变变

1.长方形能变成正方形,那么其他的图形可以变吗? 2.你们愿意来变吗?

3.自己选择图形,要求一剪刀变成另外的图形。4.操作

介绍。老师介绍半圆形的剪法 5.再次操作并讲解

四、欣赏绘本结尾

延伸:怎样变心的图形,下次我们来变。活 动 反 思

以绘本来引出课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在听听讲讲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在尝试一刀剪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时,第一次操作和第二次操作要求没有更好的递进,要求不是很明确,老师对一剪刀剪直的方法应加以引导,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把握图形的变化,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很主动。

《蜘蛛和糖果店》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有关概率和统计的绘本故事。概率是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推测未来,概率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绘本中的蜘蛛经过统计得知咪咪买棒棒糖概率比买其他糖果的大,但概率虽然能判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却不能保证100%正确。如自作聪明的女店主在老奶奶买什么糖的问题上就出了错。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故事中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情景为主线,帮助幼儿理解概率和统计,同时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去猜测、估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其中的数学乐趣。重、难点分析

1.活动重点:学习看记录表,理清思路,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

2.活动难点:通过猜测、验证的过程,初步感知、理解概率。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猜一猜,这是一家什么店?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叫《蜘蛛和糖果店》。

二、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 1.咪咪来买糖,蜘蛛出示咪咪的买糖记录。

提问: 你们同意蜘蛛的猜测吗?从记录中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都记录了什么?

2.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了东东的买糖记录。

提问:东东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这次他可能会买什么糖? 3.洋洋来买糖,蜘蛛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 洋洋买过几种糖?他怎么来过5次,只买了4种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

小结:怎样才能猜出以后来的客人可能会喜欢什么糖? 4.菲菲来到了糖果店,出示菲菲的买糖记录。

提问:菲菲为什么一次买香蕉口香糖,一次买果冻?你认为菲菲这次买哪种糖的可能性更大?她下次来会买什么糖?

5.老奶奶来到糖果店,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老奶奶可能会买什么糖?为什么?有其他的可能吗? 小结:我们觉得很有可能的结果,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

三、最受欢迎的糖果

1.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才是最受欢迎的呢? 2.出示“一周糖果销售记录表”及“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统计表,找出最受欢迎的糖果。延伸活动

用同样的方法去观察、了解身边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然后用统计的方法来猜猜他们喜欢的东西。

分析与反思

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其实不难发现有很多东西是要唯一答案的,但也有很多是要我们去估计一下有什么可能的,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故事情景为主线,让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一些数学经验去猜测、去估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环节一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引起孩子听故事的兴趣,让孩子带着“蜘蛛到底有没有这个本领”的疑问或者说是好奇心进行活动。在环节二的内容设计上,是安排了四个内容,第一是四个相同,第二是三个和一个的数量比例,第三是三个一和二个的数量比例,第四涵盖的是排列规律,这四个内容的安排,为的是鼓励孩子能够运用多种已有数学经验来进行大胆的猜想,最后老奶奶的买糖,其实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情景安排,让孩子们猜不出来。环节三的是按照糖果店要进货的情景设计的,让孩子帮助营业员阿姨进行进货前的统计,目的是让孩子初步建立统计的概念。

其中第一环节,我以“这是一家什么店”“蜘蛛在糖果店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的问题引发孩子思考,进而激发他们主动猜测蜘蛛能否帮助阿姨预测的兴趣。在孩子们迷茫、怀疑、出现意见不一的时候,我再适时推出绘本情景引出:“那我们来看看蜘蛛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本领?”这样的问题悬念,让孩子们对绘本充满期待。第二环节重点是要挖掘绘本中的画面信息,突出数学学科价值,在第一张咪咪的买糖记录表出现时,我让孩子们观察画面:从记录中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都记录了什么?第二张东东的买糖记录表,是让孩子们目测东东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在读洋洋的买糖记录表时,在孩子们观察画面的基础上提问:洋洋买过几种糖?他怎么来过5次,只买了4种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在帮助孩子们梳理前三次的猜测方法时,我是这样问的:你们能不能交交我?你们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把客人可能会买什么糖给猜出来的?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语言,将零碎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也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说前面三次的猜测是数量比例关系,那么第四次出现的菲菲的买糖记录表,则是对孩子排列规律的一次经验运用。“菲菲为什么一次买香蕉口香糖,一次买果冻?你认为菲菲这次买哪种糖的可能性更大?她下次来会买什么糖?”在没有继续阅读绘本前,孩子们大胆猜测,并说出了各自的理由。接着再回到绘本中,给了孩子一个身临其境的思辨环境。同时是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一些轮流经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情景的真实性。包括老奶奶的买糖,通过猜测,验证,以及结果的呈现,很意外,但很真实。在活动的最后环节,用“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才是最受欢迎的呢?”的问题让孩子们来学习统计。

可能熟悉这本数学绘本的老师们觉得很奇怪,我的PPT和绘本画面有些不同。一开始拿到这本《蜘蛛和糖果店》的这本绘本时,我觉得这个故事内容非常的生动有趣,很适合进行数学教学,但翻阅整本书后,发现这本书的色彩带点灰灰的感觉,画面有点糊、构图以及排版也有点跳跃,所以,我想如果完全用书上的整幅画面制作PPT来进行教学,孩子可能会看不清,基于对绘本图画色彩与构图的关系考虑,也为了让孩子看的清清楚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在PPT的制作时,我利用绘本中的形象与主要情节和关键点,对故事画面进行了适当的剪接与改编,让孩子更清晰地读懂故事。

《蜈蚣叔叔的袜子》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绘本阅读活动,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袜子的特别与有趣。

2.在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蜈蚣叔叔的袜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绘本: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让我们来看看书里面会藏着谁?大家好,我是小精灵嘟嘟,很高兴见到你们,你们愿意跟我做朋友吗?

2.今天嘟嘟还带来了很多好朋友,他们会是谁呢?翻到第二页。

3.谁认识他们?蚯蚓和蜗牛有脚吗?(没有)那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向前走的呢?你们有没有脚,有几只?那这些动物朋友里谁也有脚?有几只?一起来数一数怎么样?

4.哇,他们竟然有那么多脚,不过有一位朋友,他的脚比蜜蜂、瓢虫的还要多得多,长了三十只脚呢?他会是谁?(翻到下一页:蜈蚣)再一起来数数蜈蚣有几只脚吧。他可真厉害,长了那么多脚。

二、阅读理解,了解排序

1.嘟嘟喜欢叫他蜈蚣叔叔。

2.蜈蚣叔叔住在嘟嘟家隔壁,他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帅哥。帅哥什么意思?你觉得蜈蚣叔叔哪里帅?可不是个帅哥嘛,他出门的时候一定会穿上袜子,穿上亮晶晶的衣服,搭配各种颜色的袜子。喜欢袜子的蜈蚣叔叔,连在家里也是要穿袜子的。

3.可是嘟嘟发现有好几天没看到蜈蚣叔叔了,蜈蚣叔叔可能怎么了?(翻到下一页)你从哪里看出蜈蚣叔叔生病了?(躺在床上、触角都耷拉下来了)于是,嘟嘟的妈妈让嘟嘟带着吃的去看看蜈蚣叔叔。走,咱们跟着嘟嘟一起去看看吧!(翻到下一页)

4.“蜈蚣叔叔你好。妈妈说这个送给你,希望你能早日康复!”嘟嘟边打招呼边偷偷瞄了一下蜈蚣叔叔的脚。嘟嘟一直很好奇蜈蚣叔叔到底有没有三十只,就偷偷地数了起来。偷偷地数是怎么数的?(幼儿表演)数了没几只,其他的脚被棉被盖住了,没办法再数下去了,嘟嘟连忙说:叔叔再见,我要回家了!“这时蜈蚣叔叔说:”谢谢你小嘟嘟,有了你的关心我一定能很快就好起来!对了,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一会儿有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可是我没有力气。“如果你是嘟嘟你愿意帮忙吗?(愿意)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喜欢帮助别人。可是你们也知道蜈蚣叔叔的脚可不是一只两只,你们还愿意帮他穿袜子吗?(愿意)你们真是太棒了。小嘟嘟和你们一样是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他也愿意帮助蜈蚣叔叔穿袜子。蜈蚣叔叔开心的笑着说:”袜子都晒在院子里。“

5.我们发现院子里的袜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什么颜色的袜子排成一排?(完整描述红袜子排成一排,黄袜子排成一排„„)就像彩色的旗在风中飘扬。

6.(翻到下一页)嘟嘟看到这么多颜色的袜子心想:该怎么来穿呢?这时蜈蚣叔叔说:我会按照我的心情来穿,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这样穿:课件一:出示完整穿好的袜子(蓝黄蓝黄)请幼儿来找找规律。

如果有客人来的时候,我会这样穿:课件二:出示穿了一半的袜子(红绿红绿)请幼儿来找规律,请你帮蜈蚣叔叔穿上袜子吧!

7.寻找其他的规律

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叩叩叩。“开门一看,原来是蜜蜂阿姨来看望蜈蚣叔叔了,她还带来了一盒糖果,后面跟着蜗牛叔叔和阿姨,他们带来了一个大蛋糕。小朋友们找一找,蜜蜂阿姨的身上藏着什么秘密?有什么规律?蛋糕上有什么秘密?还有哪里也藏着这样的规律呢?

三、经验迁移

1.在黑板上出示蜈蚣叔叔形象(两个),请幼儿用夹子当袜子帮蜈蚣穿袜子。

2.学学蜈蚣叔叔散步,活动结束。

《让谁先吃好呢?》

活动目标:

⒈乐意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发现按动物的不同特征不同顺序排会有不同结果。

⒉对问题情境感兴趣,乐意观察、比较、推理、判断。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激发兴趣

⒈师(点击课件):瞧,这是什么呢?(桃子)⒉师:你们喜欢吃桃子吗?

3.师:不仅你们喜欢吃桃子,小动物们也喜欢吃桃子,(点击课件)看看哪些小动物也喜欢吃桃子?

二、欣赏故事绘本,根据故事内容,按动物身体上的不同特征排队 1.师:你看到几只小动物想吃桃子?

2.师:六只小动物都想吃桃子,可桃子只有一只,谁可以先吃呢? 3.师:小动物们是怎么决定的呢?

4.长颈鹿:咱们来比个子,谁的个子高谁就先吃。于是它把小动物们带到大树那,根据自己的身高在大树上做标记。

师:这里有小动物比高矮的照片,两人看一张,找一找有没有在比高矮的时候耍赖皮的。它们重新排一次,谁是第一个吃桃子的?谁是最后一个吃桃子的?谁是第二个吃桃子的呢?

5.犀牛心里在想为啥我要第二个吃桃子?我们不要听长颈鹿的办法比高矮,还是按照我的办法来比谁先吃桃子。

犀牛会想出请大家比什么呢?(体重)你们可说道犀牛心里去了,它就是这么想的。犀牛搬来了许多石头,让小动物们坐在跷跷板上跟石头来比分量。(点击课件)

交流数石头结果:它等于几块石头的重量?那其他小动物呢?谁和石头比重量时用的石头最多?石头的重量最多动物?

师:请你们按照犀牛说的方法,比谁最重时排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学生看图逐个说犀牛第一重,长颈鹿第二重„„

C.其他小动物想长颈鹿说比身高得第一,犀牛说比重量得第一了,那我们有什么办法也能得得第一呢?我们比什么呢?还有那些小动物没得第一呢?看来很多小动物都有自己很特别的地方和人家比,都有机会做第一。

学生自由交流,发表意见。

师:比谁最轻,毛毛虫得第一,比谁最矮,毛毛虫第一,真奇怪,犀牛用比谁最重的办法得第一,长颈鹿用比谁最高的方法得第一,而毛毛虫用比谁最最轻,比谁最矮的方法得第一。

小结:原来只要用倒过来的方法就能让毛毛虫得第一。其实呀,毛毛虫说不管比什么,我都能得第一,连长颈鹿和犀牛说的方法他都能得第一了,如果说比鳄鱼的嘴巴长,毛毛虫会说?兔子说比谁的耳朵长毛毛虫会说?只要把这些比的方法到过来,他就能得第一了,结果会这么样呢?

你们帮毛毛虫想到了那么多得第一的方法,结果大家都同意他先吃了,毛毛虫开心地钻到桃子里了,这是一只聪明的毛毛虫。

三、教师小结、拓展延伸

毛毛虫想吃是动脑筋吃到的,老师这有一只桃子,你和别人比什么可以得到桃子?

其实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还没说出来,很多人身上都有第一,每个人都学习第一,那么就会有很多第一。请同学们也来介绍一下自己在什么方面是最厉害的。

教学后记:

本学期研究性学习选取了数学绘本做为上课内容,学生一听故事就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同时课堂纪律也好组织。

看似简单的数学绘本,其中渗透了很多数学的思维方法。比如这一课,就是锻炼学生观察能力与思维的灵活性,能就动物不同特征进行排序,同时还能反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长颈鹿、犀牛、鳄鱼的比赛方法作为引路,孩子们的思路逐渐打开,毛毛虫要想第一个吃到桃子,方法是很多的。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长颈鹿比的是谁最高,毛毛虫就可比谁最矮;犀牛比的是谁最重,毛毛虫就可比谁最轻;此外孩子们还为毛毛虫想到了比谁的脚最多,比谁能爬到桃子里面去......想不到,孩子们的思维一打开,奇思妙想不断,这就是最值得我们去呵护的童心与无穷想像力。

另外故事的结尾抛出了一个关于自己的话题,你觉得自己哪一方面最厉害?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自豪地说出自己的本事。汤子琪说她是班上的识字大王,尹景轩说自己是跑步最快的,穆佑铬说自己是算数大王.....听着他们豪气冲天的话语,看着他们自信满满的笑脸,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一寸虫》

活动准备:

1.与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激发兴趣。

1.师:前阵子,医生老师给大家测量了身高,还记得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 2.生:我的身高是113。(回应:你对自己很了解,你记得真清楚)幼:我的身高是121。(回应:那你和刚才的妹妹比,谁比较高?)现场互动

3.小结承接语:有一位朋友也想把自己的身高介绍给大家。

二、你好,一寸虫——绘本推进。

1.教师通过PPT,讲述绘本故事内容。师:一寸虫住在草地上„„

2.关键性提问:一寸虫有多长?(幼:1厘米,手指一样长„„)3.PPT故事推进,知更鸟和一寸虫的画面。

提问:知更鸟看见一寸虫笑了,为什么?(幼:想吃掉一寸虫„„)一寸虫会怎么做?(爬到树干上、逃走„„)

4.故事小结:一寸虫对知更鸟说:“我会量东西。”

5.师:知更鸟请一寸虫量尾巴,并说:“如果你量不好,我就要吃掉你。”

三、初次测量,了解原有经验。师:请小朋友帮帮一寸虫吧。

1.请幼儿俩俩合作,运用“一寸虫”当测量工具,依次摆放一寸虫,测量一寸虫的长度。

2.通过PPT动画操作,集体验证测量方法。3.小结:原来知更鸟的尾巴长度是3寸。

4.拓展经验,引出提问:故事里只有一条一寸虫,怎么量呢?(幼:一寸虫就是三寸的长,用其他工具帮忙测量„„)

5.介绍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一寸虫爬一次作记号,爬一次作记号,然后数记号有几个就是几寸长。

提问:从记号里你能数出来吗?

小结:3寸长。(PPT帮助梳理经验)

四、结合故事情节,开展二次测量。

师:知更鸟放走了一寸虫,这个故事就在森林里传开了。1.点击PPT,图片中出现了三幅图(三种鸟)

师:又有三只鸟请一寸虫来测量,它们是谁?认识吗?(巨嘴鸟、苍鹭、蜂鸟)

(从图片上的方位开始介绍)

2.关键性提问:它们量的地方一样吗?它们会请一寸虫量什么?(巨嘴鸟——嘴巴长度;苍鹭——腿的长度;蜂鸟——全身长度)图片上用红笔标注出所要测量的位置和长度。

3.二次测量要求:用一条一寸虫,运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上述三种鸟的嘴巴、腿和全身的长度。

4.交流验证,PPT三种鸟竖的呈现方式。

提问:三种鸟量出来的结果是几寸呢?(请了三位小朋友分别介绍)

第一个:直接说测量出某种鸟的测量结果。

第二个:看测量记号,让其他幼儿猜测结果。

第三个:说出测量结果,让幼儿猜是那种鸟。

五、再见,一寸虫——感受一寸虫的机智。1.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旋律。(谁在唱歌?)

提问:夜莺这么美妙的歌声,会请一寸虫来量什么呢?(眼睛、身体、嘴巴„„)

2.继续故事:夜莺要请一寸虫来量它的歌声。

提问: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帮一寸虫想想夜莺的歌声该怎么量? 幼:歌能唱多远,就量多远;量夜莺的喉咙„„ 师:一边唱,一边量,量到声音没有为止。

3.故事小结:(借助PPT)一寸虫听着歌声,一寸又一寸,歌声听不见的时候,一寸虫就逃走了„„

六、情感迁移,延伸活动。

1.提问: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如果送你一寸虫,你会让它帮你量什么?

量手指;(回应:手指很修长,可能会成为钢琴家)量嘴巴;(回应:也许也能像夜莺,成为歌唱家)量鼻子;(回应:翘翘的鼻子,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2.师:现在把一寸虫分给你们老师,回教室后再去量一量,试一试吧。

《巧妙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关注力及思维能力。

2、体会数学思维的快乐,并从中掌握其中数学知识。教学过程

一、课始游戏

1、游戏

2、速算游戏

二、巧妙的数学问题

(一)国际象棋发明人的报酬

1、教师介绍印度的一个古老传说

这是印度的一个古老传说,舍罕王打算重赏象棋发明人。这位聪明的大臣的胃口看来并不大,他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用这样下去,每一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

2、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3、感悟“代数级增长”,衍生“几何级增长”

(二)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1、丹顶鹤“人”字飞行的奥秘

2、真正的数学天才——丹顶鹤

3、猫咪抱着睡觉的学问

(三)谁在说谎

1、介绍谁在说谎的故事 甲乙丙三人同时说了如下三句话

甲:乙在说谎

乙:丙在说谎 丙:甲和乙都在说谎。如果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可以根据这三句话判断谁说的是真话吗?为什么

2、学生分析推理谁在说谎,并全班交流

(四)哥德巴赫猜想

1、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

在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2、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3、介绍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4、向学生提出希望

三、教学反思

有趣的数学游戏既培养了学生的关注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力,巧妙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从而感受到数学原来是那么的丰盈和美丽。即便是下课时间,孩子们还是投身于数学问题的探索中,乐此不疲。

《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数学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

二、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有顺序地阅读数学绘本,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找简单排列规律的方法。

2、积极参与排序活动,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体验和创造排列的各种模式。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成功感。

三、教学准备:

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PPT 当堂练习纸

四、教学重点:发现故事中的排序规律,积极地动脑、动手操作按规律排序。

教学难点:能自主的按规律进行排序。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绘本封面

(二)听故事,找规律

1、引入

2、道路

3、脚趾甲

4、找桥上卡片的规律

5、找到墙砖的规律(小组合作)

评价:你真厉害,解决了公主的一个大难题,咱们把掌声送给他。

过渡:在我们的帮助下,公主找到了这两块摆错的砖,用力的推开(课件),6、大厅里的5样东西

(三)回顾规律,概括模式

(四)故事结尾

(五)延伸阅读

下载“绘本数学”2018秋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绘本数学”2018秋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绘本1(精选)

    数学绘本:真正的魔法师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

    看绘本-学数学

    看绘本,学数学 绘本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因此我尝试运用绘本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由于绘本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情境性、趣味性比较强,因此这样的数学教学活动往往更能激发幼......

    数学-一年级绘本内容

    《海边度假》 ——数一数 “今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熊二高高兴兴的哼着歌,跑到熊大面前,对熊大说到:“熊大,熊大,你看今天天气多好啊,我们去海边度假吧”,熊大一听,这主意......

    数学绘本读后感[推荐五篇]

    数学一直是孩子在成长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比较难的一项。尤其是在现有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少去深层理解那些数学概念。而绘本这种文学性、艺术性强的读物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大班绘本数学(精选五篇)

    大班绘本数学《避开恶猫的方法》 设计意图:绘本教学中,不仅仅让幼儿学会阅读、倾听,更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推理。统计图浅显易懂,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通过不断点数记录,在形成完整的......

    小班绘本数学教学初探

    小班绘本数学教学初探 绘本,是一种用图画与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读本,它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表现形式。而绘本......

    一年级数学绘本推荐书目

    一年级数学绘本推荐书目 1、《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数数的历史】 2、《世界上最帅的猪》【多种数数方法】3、 《让谁先吃好呢?》【排序】4、《真正的魔法师》【序数......

    一年级数学绘本推荐书目

    一年级数学绘本书推荐书目 1、《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数数的历史】 2、《世界上最帅的猪》【多种数数方法】3、 《让谁先吃好呢?》【排序】4、《真正的魔法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