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学习
化学第七单元检测过后,我经过充分准备,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想上一堂高质量的讲评课。上课时不到15分钟,班里的化学课代表辛金鑫同学就不安稳了,我用严厉的目光看了他约2秒钟,他稍有收敛,可过了不到5分钟,他又低头看桌子下面,此时,我环视了一下全班情况,发现有近2/3的学生都心不在焉地听讲。说真心话,随着中考的临近,我心里很急,决不允许此类情况在课堂上发生,看来今天得规范一下了。
“辛金鑫”我威严地大喝一声,“你在干什么?刚才还表扬你考的不错,怎么能以这种态度对待老师的劳动,中考不想上优质高中了?站起来背一下九年级学生迎中考誓词。”他的脸陡得一下涨红了,可以看出他非常有信心的背出了中考誓词,可随后又随机说出一句“这样的讲评课听着没意思。”尽管我心里很生气,因为还没有学生顶过我,更何况我的得意门生。但40多岁的我还是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怒,说了句“下课后到我办公室去。” 由于发生了刚才的一幕,同学们的听课状态似乎比先前好了些,但并非真的专心致志,我能感觉到。好歹在下课铃响之前,我还是认真地完成了试卷讲评的教学任务。下课后,金鑫同学跟我来到了办公室,我对他说:“你想一想,自己错在了哪里?你尊重老师的劳动吗?本次检测18道小题,我精心选题,刻板油印,仔细阅卷,认真分析统计,你知道老师为了这次检测,为了这节课花费了多少时间,可你倒好,考了点成绩,就不想听课了,以这种态度,怎样迎接中考?”他停顿了一会儿,小声说:“老师:我上课不专心是我的错,可我在这次测验后就已经找出了全部错误的原因,我认为既然卷子上已会了,就应多主动学点第七章中考卷外的知识,再听是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
“既然会了,再听就是浪费时间”,整整两天,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经过仔细反思事情的全过程,我终于意识到了因材施教的真正涵义,第三天的晚自习上,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做了自我批评,承认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不应一刀切的要求大家。没想到竟引来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只见辛金鑫同学红着脸站起来说:“对不起,老师,我也太骄傲了,太没礼貌了!”这时掌声更热烈了,趁着同学们情绪高涨之际,我顺势利导的问:“大家平时还有哪些课不愿听?”没想到同学一下子就说出了许多:“老调重弹的复习课最不愿听;照本讲授课最没意思;实验课前教师详细的交待使我们觉得实验毫无趣味,无探究而言;讲评课上逐题分析是浪费时间……”
从这以后,我立即改变了复习课的策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复习:
1、抓住重点及时突破重点:第七章是初中化学重点,我在复习时具体做法:①运用列表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识记,②由典型物质的学习得出酸碱盐的有关规律,③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实验的有关课题,教师进行指导点拨。
2、抓住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关键。我的复习策略是:①掌握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及其化学方程式应紧扣酸、碱、盐通性,②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如各物质间化学方程式书写比赛等。
3、注重实
验贯穿章节复习:在章节复习中以实验为主线贯穿各章知识点,在复习实验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4、强化知识结构进行知识点分类复习:在这阶段中以练习为主,通过训练有针对、有重点地掌握四大知识板块。
5、针对中招考试题型,进行专题总结及综合训练:复习过程中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为导向,以基础知识为依据,以化学实验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宗旨,突破重点和关键。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尊重个体及其发展。
6、中考模拟题的讲评要有侧重点。共性问题集体讲解,让做对的同学讲解题方法和思路,教师点评和拓展,个性问题个别解决。
我把课堂学习的选择权还给了学生,同学们复习课和讲评课上热情不断高涨,成绩提高很快,在接下来的模拟考试中70分化学题每次都有人得满分,优生人数每次都保持在15%以上,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化学课代表金鑫同学离校时给我的留言卡中这样写道:“老师,我最佩服你的置换反应,速度快,效率高,用你的智慧换成我们的高效学习,用你的无私换出了我们的好成绩,尤其是你的自我反思型的工作作风将让我收益一辈子。”
第二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
2、能力目标: 培养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及运用
课前准备 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烧瓶、镊子、坩埚钳、酒精灯、石棉网
药 品 白磷、铁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镁
教学方法 : 激励情趣、实验引导探究
教学过程
师:[激趣] 演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引言]已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大家先猜想一下: ①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有无变化?
②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个数有无变化? ③化学反应的前后,各种物质的总质量有无变化? 如:P+O2──P2O5 Fe+CuSO4──FeSO4+Cu
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些问题。
师:[投影]教学目标
学法指导 师[投影]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1、布置自学内容。
2、指导自学方法:对照思考题看书,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或同学。然后在书上写出结论。
3、明确自学要求:3分钟后能回答问题。
[自学思考题]
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2、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3、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了,为什么?(学生看书,小组讨论、教师巡回释疑)师:提问,采用一帮一方式,然后投影。
师: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方案,并布置学生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 [问题假设](1)质量增加;(2)质量减少;(3)质量相等。
[实验证明] 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合作者 日期
实验方案
方案一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及质量 实验前:白磷为 色 体,溶于水。
反应前总质量是 克
混合前:硫酸铜为 色的 体,铁钉为 色的 体。
反应前总质量是 克
实验后:锥形瓶中有 且气球;反应后总质量是 克。
实验后:烧杯中出现 色的 铁钉表面有 色的
反应后总质量是 克。结论:
实验表明: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师:(抽样每组选一人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用CAI课件演示微观过程)[投影] 生:达标训练(一)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2O+CO2—→淀粉+O2。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2、在化学反应A+B=C中,10 g A物质恰好与8 g B物质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A、8 g B、18 g C、10 g D、无法确定
3、将27.5 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7.9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9.6 g B、12.6 g C、6.6 g D、14.9 g 师:以上是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没有物质散逸到空气中。下面我们来探究在开放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观察它们的结论是否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 实验方案
方案一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实验前:蜡烛为____色____ 状。总质量为_______克, 实验中:蜡烛___,产生 色火焰.实验后:有___烟产生。总质量为_______克。
实验前:镁条为___色固体.总质量为_______克
实验中:发出____光并____ 热。
实验后:生成___色___状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克
结论
实验表明:
蜡烛燃烧后质量。实验表明:
镁条燃烧后质量。
师:抽样每组选一人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投影]课本P91的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在作白磷燃烧的实验时,如果锥形瓶口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如果要使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此实验装置应该怎样改进? 生:讨论后回答。
师:演示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实验。
生:达标训练(二)
4、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5、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和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方程式为X+H2O2==N2+H2O,根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A.N2 B.NH3 C.NH2 D.N2H2
6、在化学反应2X2+3Y2=2R中,若用X、Y表示R的化学式,其中正确的是()(A)X3Y2(B)X2Y(C)X3Y4(D)XY2 师:点评,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探究,你有什么感受? [投影] 课后小
第三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定律,学习这一定律应注意三点。第一点要重视实验。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律文。第二点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律文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第三点从本质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变,原子的质量没变。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反思一: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的指导作用。本节课设计实验有白磷燃烧、铁与硫酸铜溶液、蜡烛燃烧、镁条燃烧。探究活动多,学生参与多,活动形式开放。在组织这么多活动的同时,要组织学生总结出守恒定律,要分析原因,要巩固应用守恒定律,还要组织进行装置的创新改进。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而更重要的是引导者。教师给学生的不应是平坦的道路,而应是正在修建的桥桩或是杠杆的支点,让学生自己搭建桥梁,操起杠杆实现应有跨越。
反思二:教学设计要强化追求“预设和达成”的统一。在百分之百成功的铁与硫酸铜溶液分组实验中,学生体验深刻。在平坦顺利地得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未能展示学生的许多设想和猜测,会失去许多探究机会。所以,备课时要考虑学生会怎么想,多做出些针对学生认知思维方式预想,上课时要随时抓住和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问题出发组织教学,将学习的第一机会和权力交给学生,课堂的教学才有活力和生机。
反思三:要适当强化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在学生自学习方面,不是教师领着学生说边说边做,而是教师用预想的设计实施教学。此过程还应有实验不同的分组,以便对现象不同,装置不同,结论不同增加分析,在组织学生交流,汇总,提炼,得出结论,可能会更恰当些。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的合作,使学生在多种体验中形成共性的认识,来体验自然科学的实际形成过程,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严谨和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的实际过程;认识实验是化学获取正确结论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对化学实验的各个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四篇: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上,我将实验探究作为教学目标的突破口,整个过程突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融为一体的化学教学价值观。特别是教师的有效启发引导和学生实验探究活动,不但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内涵,也使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活动落到了实处。还让学生体会和享受学习之快乐。
本节课教学特色有以下几点:1. 注重启发学生参与: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程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到位,此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启发式教学优势,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落实学习情感、实践探究和各方面能力参培养。
2.强化实施探究过程:在本课的三个探究过程设计中,从(1)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汇总学生成果,到得出质量守恒定律;(2)应用媒体动画、模型模拟,分析磷燃烧的化学变化,总结得出“守恒”的原因;到(3)利用蜡烛燃烧、镁条燃烧前后质量总和变化分析,巩固定律,引导探究改进实验装置。
3.注重诱导强化方法:在其教学的各个环节均采用和谐诱导,启发思考的方式,集培养学习方法、激发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为一体。如实验探究方面,先是猜想、启发引导,再组织实验探究,直至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和实施探究;再由分组实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到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模拟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最终使学生在坚信“定律”的前提下,能够应用“定律”解决所发现的疑难问题和设计改进实验的装置。是层层深入和关注学生实际感知的。
4.突出学习兴趣培养:在课的引入阶段,恰当地应用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质量守恒的猜想,引发兴趣,使学生产生良好学习动机,从而顺畅地进入实验探究程序,并通过总结学生所得实验结果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在此基础上,教师还特意鼓励学生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将课堂向培养创新能力的高度自然延伸,很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安排。特别是师生间的和谐交流,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此起彼伏,达到了“我要学、我想学”的境界。
5.关注学生的认知思维:课堂上通过学生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天平上,使学生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发现指针向砝码一端偏移,从而很自然的迸发出寻求原因的欲望和动力。当多数同学认为,“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总和等于消耗蜡烛质量”而同意“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结论时;教材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与内涵,将学生的认知水平自然而然地推倒了更高的层面上。再通过镁条燃烧的实验,让学生很快找到天平倾斜的原因,并及时地提出创新改进实验装置的要求,把培养能力的教学推到更高的层面上。真正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课的困惑与反思:
困惑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实验都要使用到天平称量,托盘天平的操作不怎么复杂但学生用起来却很慢,占时间较长,影响定律原因的内涵挖掘、影响知识巩固应用的深入。但在反复实验中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熟练了托盘天平的使用。若使用电子天平,节省宝贵的时间,很快能得出定律,进而分析原因和安排巩固练习,还能进行改进实验装置等创新能力培养。可实施课堂教学时我只能选择托盘天平,而别的选择很难实现。
困惑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设计有白磷燃烧、铁与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蜡烛燃烧、碳酸钠与稀盐酸、镁条燃烧六个实验。只有蜡烛燃烧最熟悉,其他实验第一次操作,也只能知道它是化学反应,对现象,反应本质不熟悉,会影响知识的形成。再有实验的数量多,占用时间长,影响知识能力培养的进一步挖掘。课堂教学时我只选择了白磷燃烧、铁与硫酸铜溶液、蜡烛燃烧、镁条燃烧四个实验,不知是否恰当。
反思一: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的指导作用。本节课设计实验有白磷燃烧、铁与硫酸铜溶液、蜡烛燃烧、镁条燃烧。探究活动多,学生参与多,活动形式开放。在组织这么多活动的同时,要组织学生总结出守恒定律,要分析原因,要巩固应用守恒定律,还要组织进行装置的创新改进。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而更重要的是引导者。教师给学生的不应是平坦的道路,而应是正在修建的桥桩或是杠杆的支点,让学生自己搭建桥梁,操起杠杆实现应有跨越。
第五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学习的唯一的一条定律,《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不仅要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还要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分析问题、进行初步的计算,同时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语言----化学方程式所必需遵守的原则之一,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自认为这节课虽然上得有点磕磕碰碰,但达到了我预先设计的目标。
不过由于在课前没有充分地进行准备,导致课堂上出现了两次较大的失误。
一、宏观上学生能根据几个简单的实验进行判断,所以我将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设计一套装置用于验证产生气体的反应的质量守恒,结果学生的反馈情况较差。课后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几点因素:
1、学生对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增大或减小会造成的后果还没有形成概念。学生在物理中还没有学到气体压强,但在化学中虽然已几次提到,但学生还不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导致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认为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产生气体的实验。
2、问题设置时没有一个铺垫,显得较为唐突。虽然知道这是一个难点,但在问题的预设时没有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因而导致学生出现“卡壳”现象,虽然经过我的引导,最终得出了答案,但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失误。
3、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设计。由于考虑到时间不够的问题,实验设计应该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设计,可惜顾此失彼,也许失去的是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
二、当学生通过一个课件能从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后,自认为将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拓展和归纳是应该的,并在此基础上,为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我预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反馈。其中根据生成物判断石蜡的元素组成这道题没想到学生理解情况不好,只有十五名学生做对该题。说明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还不能马上理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书写这个反应的表达式出现错误,导致判断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立刻进行了弥补,并在课后再一次进行补充,学生才理解如何来解这类题。这也反映出在前面的教学中由原子种类不变推导出元素种类不变这个过程过于简单,以及学生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包括元素概念和燃烧需要氧气还没有完全掌握。
学生的知识是在原有认知水平上逐渐建构起来的。这节课的两次失误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化学教师,也许备学生比备教材更为重要。只有在充分了解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上出一节有质量的漂亮的课,学生才有可能在这样的课堂中更有效地开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