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且行且思(汇编)

时间:2019-05-12 22:5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群文阅读,且行且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群文阅读,且行且思》。

第一篇:群文阅读,且行且思

群文阅读,且行且思

2016年11月17日,我和学校的几位老师去重庆参加了一场教育教学盛会——全国第四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得以参加这样高规格的教研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的语文教研活动就是围绕“群文阅读教学”展开,我们组的老师都上出了群文阅读教学的研讨课。但说实在的,许多老师一定和我一样,对群文阅读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懵懂前行。

这次重庆之行,我聆听了两场专题报告,分别是于泽元教授关于《群文阅读的内涵、精髓与核心价值观》的报告,还有韩国教育专家南美英女士的《启发智慧的科学阅读》专题报告。两场报告,让我收获颇多。特别是于教授的报告,从群文阅读的内涵、特征、精髓、和核心价值四个方面出发,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理论与实例并举的形式,深入浅出的为我们拨开了群文阅读实践过程中的种种迷思,为走在群文阅读教学这条路上的老师们开拓了视野。指点了迷津。下面就谈谈我听完这场报告后的几点收获:

第一,对于群文阅读的理解我们要把握住两个关键:群文和整体性阅读,也就是说,必须是能够在整体上进行理解的一组文本,才能够称得上群文。同时我们要避免两种情况:一是进行单篇阅读,而后进行比较随意的叠加,这样做的效果往往难以超越单篇所带来的思维方式训练;二是对一组文本中某些文本进行整体理解,而其他文本难以或者没有融入整体的理解结构,这样往往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以至于让学生对阅读的参与大打折扣。第二,我们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克服“教阅读”的观念,把“在阅读中学习”的观念进行到底。正如一个人必须亲自下水才能够学会游泳一样,学生必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阅读素养归根到底是“教”不会的,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参与才能完成。第三,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善于做一个阅读的“过来人”,以自己的经验观察学生在阅读中所产生的深层需求,并提供有效的提醒和咨询,但决不是以自己的“讲解”去代替学生的阅读,更不是以自己的理解去覆盖学生的理解。第四,一节成功的群文阅读课要看这些特征在教师课堂上有无实现:(1)结构化。所谓结构化,是指在群文阅读中,读者要对群文阅读形成一个整体性理解,而且这个整体性理解有着明确的结构的。结构化对于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结构化能够让学生在复杂的多文本阅读中聚焦,而只有聚焦大家的目光,才能够实现有效的倾听,融合大家的智慧实现集体建构。(2)探究性。如果要理解一组群文究竟在说什么,就必须要整合多方面的信息,形成自己的理解,建构自己的意义。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去慢慢发现,而不是教师去教授。(3)创新性。群文阅读通过多个文本可以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提供多角度的理解,那么他们到底存在怎样的联系,这就需要创新。第五,群文阅读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整合。所谓整合就是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将多个文本进行分析整理,利用不同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建构出适切的理解结构来。只有通过信息整合,大家才能发现交流的焦点所在,交流才能进行下去。如果说专家的报告为群文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的方向,那么,来自香港、浙江、四川的三位群文阅读知名教师为我们呈现的三节研究课,则从不同的方面为我们诠释了群文阅读教学是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

浙江省特级教师、群文阅读教学名师蒋军晶老师执教了一节《武松打虎》。他通过与其他“打虎”文章的对比,让学生细读《武松打虎》,体会武松是一个“人”在打虎;再通过整理、填表格,让学生再次细读《武松打虎》,巧妙引导学生了解后几次打的“虎”是另有所指。蒋老师的这节课,真正实现了群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领下学生对群文展开整体性阅读的过程。

香港弘立书院陈韵清老师带来《读寓言.学思考》这节研究课,一节课引导学生阅读了《松鼠和狼》、《会摇尾巴的狼》、《狼、牧羊人和猎人》、《看门狗和狼》四篇文章。首先老师以小话剧的形式引入“六顶帽子”的阅读思维方法,接下来让学生运用上述思维方法,小组共同梳理文本,得出寓意。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围绕教师的问题细细地、静静地品读。孩子们在忙碌地看书、思考,流畅的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倾听他们的意见,补充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是一堂显得有些冷清的课,却处处彰显出思考的张力。是一堂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的课。

来自成都的吴让洁老师带来的《鼠“眉”鼠“眼”》也让我们耳目一新。她准备的群文材料多达七篇,老师引导学生多视角比较读议群文,具体领悟鼠多方面的特性与鼠文化内涵,以及不同形式文章的表达特色。体现了群文阅读在提升学生“审美”与“文化”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功能。

会上,我们还聆听了七节来自全国各地教师的竞教课,七位老师各具风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雷雨老师上出的《故事中的转折》。老师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引领学生认识故事中的转折,让学生对整个故事发展一目了然,再运用思维导图,让孩子们快速梳理故事情节,整理信息,老师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来发现故事中转折的特点。通过对多文本结构化,聚焦了大家的目光,融合了师生的智慧来实现集体建构。体现了群文阅读的价值。

三、提醒自己以后在群文阅读中要注意:

通过学习我对群文阅读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曾顾虑如何落实字词等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现在知道这些我们应该放到平时的课程学习中去。同时,议题的选择要考虑学生兴趣和学生的发展;选择的文本不宜过长,要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童趣,否则只会浅尝辄止,达不到阅读的目的。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去寻找同一个主题的文章,对大量的文章筛选之后给学生去读。这样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可以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让学”,老师不宜过多引导;要注意提问的适度;处理好策略、方法与兴趣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群文阅读不是教文章,而是教给学生方法,使他以后读类似文章能形成链接。总之,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阅读,我们老师都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不止阅读文章,更是阅读生活。当然我们还得明白:群文阅读只是阅读教学的补充,不是阅读教学的颠覆。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们是阅读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如何有效,甚至高效实施群文阅读,是一场路漫漫而修远的探究之路。让我们且行且思,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北星小学:陶煜 2016年12月25日

第二篇:且行且思 _

且行且思,放飞思想

——赴上海学习心得

靳秀芝

2014年9月25日,在国庆节前夕,我们颍泉区教育局给全区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了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我有幸在其中,本次学习时间共五天,其间聆听了专家的专题报告,考察了两所中学。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语文视野,让我看到了专家对新课程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培训虽短,但让我在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又增加了许多有益的知识,理论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真是不虚此行!

感念

感念一是对上海市格致中学以及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实地考察学习,感觉到大都市文化的灵性、个性与生命、大气,因此凝练成各学校独特鲜明的校园文化,给我大大的震撼!

一进入上海市格致中学,我们就在学校的墙上看到了他们的办学理念:格物致知、求真务实;学生本体、创新超越

校训——格物致知,求实求是

校风——勤奋学习、尊师守纪、艰苦朴实 学风——勤奋、踏实、进取、创新

教风——热爱学生,教学严谨,勇于探索,言传身教

紧接着我们聆听了张志敏校长的报告《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介绍了他们学校古老的历史,办学的特色,已经形成“和谐发展,理科见长”的教学优势和育人特色,并且他们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寸有所长”的一流师资。

到了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该学校紧紧把握课程改革的契机,潜心于提高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提出了“按学生最佳发展期设课,创学生最近发展区施教”的理念,开设了多种课程,并总结出“后茶馆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业效能。而且该学校校园文化很有特色,用英语格言布置走廊。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充分感受童年的快乐、成长的喜悦、教育的幸福,让生命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蓬勃向上、规范有序、优雅大方”的阳光好少年

感念二是9月28日下午我们一行人在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多媒体礼堂聆听了特极名师张人利校长的专题讲座。这位睿智、理性的长者作了为时两个小时的报告《后“茶馆式”教学》。这两个小时真让我收获颇多,尤其是张校长说的那句话: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东西,老师就不要讲。给我启发很大,想想自己在课堂总是怕学生这不会那不会,于是上课时面面俱到,唯恐落下一个知识点。结果学生听了乏味,我也累得直喘气,真是出力不讨好,而且还扼杀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先自学,然后课堂上交流,再重点讲讲学生经过自学却学不会的知识。也就是

说,在整个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通过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交流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

感念三是一路考察一路情,考察学习一行结束后,还收获了同行老师真诚的友情和领导的关怀与教导之情,尤其是来回路上感受交流,可谓收获满满、思考多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收获

此次外出学习,总的收获概括起来三句话: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念,明确了方向。具体而言:

一是认识了我区许多优秀的教师,与同行的教师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从中获得了一些知识。

二是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收获颇多。

第一天上午,聆听了程华校长的专题讲座《成才、成名、成家—教师的成长之路》,得知一名教师的成长之路是经历这三个阶段,每走一步都要稳当、踏实,才能走好。同时明白一个好老师一定是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教师只有容得下学生,才能赢得学生,才能教好学生。而且我们老师要把学生当未成年人,当不完美的未成年人来看,允许学生犯错,做到严中有爱,刚柔相济。想想自己以后教学,要附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做到公平、一视同仁。在学习上对学生严格,在生活上、细节中去关爱学生。不要抓住学生的一点点错揪住不放,不在行为、语言中给学生造成伤害,而是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相信这样下去,学生定会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

同时程校长还说,如果只让学生听讲,他们只能记住百分之五的知识,真是太可怕了,想想自己以后上课一定不能满堂灌,不能怕时间不够用,就不让学生交流,不让学生讨论。因为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学生可能获得百分之五十的知识啊!

下午特级教师倪闽景进行的讲座《大数据背景下的上海基础教育》,给了我全新的感受,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翻转课堂。明白课程将进入超个人化时代,将会出现一个人的书本和课程,从而填补信息与课程间日益增大的鸿沟。同时倪老师给我们现场展示了一些利用电脑是怎样学习的画面,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出外学习真让人增长见识呀!如果有一天我们阜阳的学生也能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进行自学,该多好!

这两年来,人们最经常讨论的话题就是高考改革,上海作为试点已经进行改革。听了吴金瑜校长的介绍,了解最先进的教育动态,同时感受到改革是势在必行。

9月30日,我们一行带着收获,带着憧憬,带着期望,乘坐大巴车回到阜阳。一路上,我在想:教育是什么?记得有位名人说,当人们把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所谓剩下的,我想不外乎是沉淀在人们身上的气质修养,处世方式,哪些影响一辈子的行为习惯……一段时间来,在我的脑海中一直回荡着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辈子的事,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

第三篇:计算教学 且行且思

计算教学 且行且思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计算应是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和应用割裂开来,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计算教学需要情境吗?

计算教学需要情境吗?这是困扰许多老师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

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以前的教材对四则运算的处理是步步为营,内容比较有条理。学生只要照本宣科的练习和熟练就是了。新教材对计算教学的编排体例进行了改革。它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格局。它把计算教学和应用数学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可以顺理成章的呈现四则运算的顺序原理。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计算知识抽象,但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学起来又有路子可走。因为它不存在理解的问题,可以毫不费力的的去诠释计算的顺序。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

第 1 页 元例3 《解决问题》当中就包含了对运算顺序的教学。图中操场上一共有3组跷跷板,每组跷跷板上有4个人,跷跷板边上一共又有7个人在玩耍,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列算式为7+3×4,学生结合这一情境,很自然的就能理解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了。从学生来说旧教材枯燥的计算算理是他们所不喜欢和厌倦的,而实验教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图以及熟悉的生活情境,是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有了情境,计算式题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才会体现计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只有在情境中,才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提出数学问题。

然而,计算教学的情境不是随便乱用,只有创设相当合适的教学情境,才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如果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或者情境的数学价值不大,学生便有可能毫无目的的发散出去。如一位教师教学“8加几”,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先出示一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标上她8岁,再出示一位穿绿裙子的小女孩,出示她6岁。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提问题。很明显,教师想让学生提出两个女孩一共多少岁,可是学生却五花八门的提出了好多毫不相干的问题。最后老师只好自己提出了加法计算的问题。仔细推想,学生即使提出两个女孩一共多少岁?又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呢?所以计算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是有现实意义的,是有

第 2 页 生活价值的。否则,它与传统的纯粹的计算教学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一个好的计算情境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也并非所有的计算教学都要创设情境。

二、关于估算

1、计算教学要加强估算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教学要重视心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估算能力是计算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强弱,甚至影响到他的数学能力。例如,西瓜和钢笔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有一部分学生将它们的重量和长度分别标成100千克和14 米;应用题 “酱油每千克1.2元,小明买3千克,付出5元钱,还能找回多少?”五年级学生有算成“还能找还24元”的;还有100克的“袖珍”猪……如此错误,与其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或者说学生计算粗枝大叶,还不如说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估算能力薄弱更为确切。学生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在于平时教学中并没有把估算放到应有的地位加以重视。所以,在计算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进行有意识的估算教学。

2、加强估算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

第 3 页

首先,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估算意识,并在教学中做出示范。当前,人教版教材已经把估算教学内容列为必学内容,课本中估算教学内容,是编者精心选编的,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具有发展智力和激活思维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把学生估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估算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体现在日常教学中。例如,学过长度、重量单位后,可要求学生通过估算来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粉笔长7(),教学楼高20(),鸡蛋重50(),西瓜重()等等。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首先引入实例某商店运来啤酒36箱,每箱里装有24瓶,一共有多少瓶?不用直接让学生去笔算,而是让他们先猜测一下有多少瓶,并说说是怎么猜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变活了,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想。教师也不必“牵挂”学生估算的答案是多少,我们看到的是在浓厚的兴趣中学生思维火花的绽放。教学经常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提高了计算的正确性,同时还增强了例题的功能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是一举数得。课本中的估算题材是很丰富的,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掘。

总之,估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意义重要,它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当我们从事某些工作时,应对所从事的工作预先作估计或事后评估、检测,以便采用较好的办法把事情办好,即使出了偏差也能自己发现而加以补救”。因此,在小学数

第 4 页 学教学中,要加强估算教学,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实现估算在数学能力培养中的价值。

第 5 页

第四篇:且学且行且思且乐

且学且行且行且思

——90学时语文培训个人总结

2012年1月15日至今,参加了由秀洲区90学时小学语文的培训班,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历时三个多月。一路上,我学习着,实践着,思索着,并快乐着。

一.理论学习阶段

1.集中学习——聆听讲座与报告。

理论学习,屈指算来,先先后后,断断续续,共计5天。那一次次声情并茂的报告,那一次次理论结合实例的讲座,给了我莫大的精神享受。还清楚地记得,市教育研究院的陶李刚老师与我们一起探讨教育的真谛。陶老师以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例子,把他的教育理念渗透其中,让我们有种春风拂面的感觉,从中明白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教育就是爱他,帮助他,成全他。谢国良老师的《优化过程设计与理答建议》,让我们的阅读教学课从优化解读、优化导入、优化初读等角度去思考,去设计,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让人印象至深的是平湖研训中心的王爱民老师,他的讲座《深入解读教材,有效实施教学》,语言质朴、亲切、自然,给人以“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觉,让我们明白要把握教材,就要从课程标准入手去整体把握,从文本研读入手去深刻把握,让我们学到了文本研读的一般方法和文本解读的九个关注点,受益匪浅。金剑辉老师的《小学作文有效性研究》,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有效性。何方芳老师让我们清楚阅读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刘晶老师引领着我们一起明确年段目标,实施有效教学。聆听着,思考着,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有效性”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时时刻刻都讲求“有效”。

2.分散学习——读《语文课如何是好》有感。

有效的语文课要怎么讲,该教给学生那些知识,采用哪些方法传授给他们?怎么教语文才能真正有效?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拿到王晓春老师的《语文课如何是好》后,我希望从中寻找答案,语文课到底怎么上。从书中读到:“语文味”,搞不清什么味。我们先来分析程少堂老师的观点,他主张语文课要讲出“语文味”,此论在语文界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提出

“语文味”的口号,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中小学这么多学科,为什么别的学科没有提出“味”的问题?您听说过“数学味”“物理味”“化学味”“历史味”“品德味”“体育味”“音乐味”“美术味”这样的口号吗?我没听说过。这是不是说明其他学科的教师水平低、科研意识差,提不出有深度的概念呢?恐怕不是这样。愚以为合理的解释恐怕是:人家不认为有此必要。也就是说,人家都清楚自己的专业是什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什么“味”,无须多此一举。语文课之所以提出“语文味”,正是搞不清自己的专业、搞不清自己是谁、搞不清自己味道的表现。打个比方说,平常人不会轻易问“我是谁”,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是谁,只有那些因为某种原因失去记忆的人,才会问“我是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提出“活出我自己的味道来”,那一定是他尚未找到自我。所以,“语文味”的口号虽然由程老师提出,却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它表明我们的语文学科确实迷乱了,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语文不是别的,它就是一门科目。有的事情他不能做,比如伦理家的工作,作家的工作,语言学家的工作,甚至社会风气的好坏,这些也轮不上语文老师来负责。那么该做什么?

语文的核心职责就是教授“语文知识”,这个概念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知识不一样。平时多是静态的字词句段篇章或者文学常识等等,而这里所指的多是动态的策略和技能,诸如“懂得文章有详略主次,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能从不同角度合乎逻辑的叙述事情”“根据对象的变化变换说话的内容和形式”„„那么这些真正的“语文知识”才是我们该去努力的方向。

可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实在很少。主要教材——语文书,仅此而已。阅读能力差,自然影响到了写作。不管学生日后从事什么工作,写作多是其一生成功的基础。而阅读和写作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希望我的学生,一定明白语文学习的意义,考试时,千万别因为过分追求考分而忘了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更不要不把语文当回事,那样会后患无穷的。我非常认同王老师的观点,那就是:语文就是培养专门听说读写的能力的一门课程,虽然它还有传承文化的功能,就像英语课堂还有介绍西方民俗、制度、风情的功能一样的,这就是语文的真正目标,语文课就要有语文课的专业性,就要有浓厚的语文味道,语文不是大杂烩,语文老师要有语文老师的专业尊严。

二.实践学习阶段

1.实践阶段。

按谢老师的分配,我们三年级实践内容为《她是我的朋友》。三年级共有9位成员,需要5位老师上课,我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3月16日,接到上课任务。3月22 日,是正式上课的日子。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教材又难以把握,我前后共磨课2次。第一次,是上到第10自然段,重点研究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的神情、动作,感悟其内心活动。但试教下来,发现时间根本不够。初读环节半生不熟,细读也不到家,结果两头空。这与我们本次培训活动所提倡的“关注发展,落实语言习得”是不相吻合的。而后,我彻底地推翻了初稿,舍去了献血过程这一板块的教学,把重点转移到课文的初读上。我试图在课堂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血的读音,词不离句。

在试教时,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血”这个多音字的读音把握是一大难点。孩子都习惯性把血误读成“雪”。为了更正孩子们这种错误的读法,通过多音字组词的方式呈现给孩子。孩子们借助于拼音能正确地读准这些词语,但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孩子们又开始犯糊涂,“xie”与“xue”又分辨不清。为了进一步强化孩子这些词语的读音,我把这些句子再呈现,再读,再巩固。

(2)一组词语: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和一个词语:迫在眉睫

这一组词语,要读准它们,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堂上我先请了几个孩子读,首先确保读准。与此同时,我注意到了中间的“咽”是多音字,三个读音,随机性地组词,并作简单地讲解,让孩子们对于这个多音字的读音有初步地辨别能力。而后,孩子们通过找这四个词的相同之处,初步理解这四个词。而要想进一步理解,还需要细读课文。

“迫在眉睫”一词,关注教给孩子们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文中的泡泡提醒,初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与此同时,还教给孩子们通过理解每个字的意思来理解词语这种基本的方法。

(3)关注语言表达形式:研究人物动作与内心活动

“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第五自然段的教学,为了让孩子感悟阮恒在献血前内心的害怕,矛盾。从研究“颤

抖”着手,感悟阮恒的害怕。让孩子们补白:阮恒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展开想象,体悟当时阮恒内心的矛盾。为了让孩子们能习得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安排了拓展说话练习。最后,通过结合板书,教给孩子读书方法:通过研究人物的动作,可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以此结束课堂。

总体而言,我所关注的三个方面,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能得以落实。这当然与基地学校——阳光小学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是密不可分的。值得反思的是,“迫在眉睫”一词的教学不够到位。在教学时,主要是以教给孩子理解词语方法为根本目的,而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所忽视。在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时候,当孩子们理解到“输血迫在眉睫”的时候,追问“为什么输血迫在眉睫?”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用上“因为„„所以„„”说话。这样,一方面孩子们关注了课文内容前后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学习阶段。

3月22日,在阳光小学听了两节四年级的《触摸春天》。3月28日,在王江泾实验学校听了三节《她是我的朋友》和一节《触摸春天》。同是《她是我的朋友》,三位执教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关注了以下方面:(1)课文的初读,把读准多音字“血”作为初读课文的重点。(2)新词“迫在眉睫”的理解,理解字面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将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到深处。(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方面去引导孩子。(4)通过研究人物动作和表情,读懂人物心里。在献血前,“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通过动作“举、放、举”,揣摩人物的内心。而四年级的《触摸春天》,老师关注的是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填补文本空白,感受盲童安静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

90学时的培训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聆听的讲座与报告是有限的,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无限的。我将把自己的所学所想,付诸于实际行动,并不断思索,不断追求,让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越走宽。

第五篇:且行且珍惜

且行且珍惜

重阳佳节之日,遍插茱萸少一人;清风徐徐客栈,西出阳关无故人;独自举杯月下,对影成三人;昂首漫步井台,低头思故乡。

踽踽独行中,你我又何尝不曾体味在屈指可数的距离间又蕴藏了犹如天涯海角般的遥远;是什么疏远了生命间的关联?或许是不珍惜吧,是在赶路的匆匆中未想过停下脚步休息一会儿吧?那么,为了唤起我们内心对温暖的渴求,吹散孤独的阴霾,我们是否应该且行且珍惜?

女郎织女,天各一方,但心系对方,不需要多么便捷的联系方式,他们的精神依旧不觉孤独。木兰替父从军,数年还乡,怜得热泪盈眶,喜得小弟磨刀霍霍向猪羊;此时此刻家人心中的,与木兰心中的那段延绵不绝,荆棘丛生的距离一下子云消雨霁了,几个人的心也可以紧紧相依。这都是源自一种珍惜,对所牵所念者发自内心的珍惜,这远比那翱游在微信的代码,沉溺在朋友圈的奉承中的感动来的更为真切。

其实那种依赖科技的简单寒暄也算得是一种珍惜,但与真正实际的情感交流相比却显得那样微不足道。也许在赶路的闲暇,我们迫于道德的压力,不耐烦地或者习惯性地给家人一句短信问候,之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熟不知,当我们倾尽心力忙于工作时,却造成了生命当中感情那部分的严重缺失,我们的生命也因这样不知珍惜而残缺不全。

记得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一书中写到“我们是否停下脚步问问自己,你,幸福了吗?”一如华侨们,只有亲身踏上祖国的大地,再次体会到这给予自己生命的地方才算真正圆满了人生。无论一个人有多么大的成就,如果他未能在苦行途中珍惜亲情,友情,直至失去才追悔莫及,这对于他都算的上是人生中的大遗憾;即使他挥金如土,他依然过得不幸福。这正因为他丢失了叫做珍惜的这种本能。

朋友们,在追求个人目标的行径中适当放缓些脚步吧,回头看,一路走来我们又错过了多少风景,抑或是朋友的相聚,亲人的微笑,爱人的寒暄。珍惜生命中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让人生更加完整。

下载群文阅读,且行且思(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群文阅读,且行且思(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且行且珍惜

    且行且珍惜 ——西宁十五中张志聪 当我们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会错过许多机遇,会错过许多时间,会错过许多人。而有些,错过了就不在。尚且行走,尚且珍惜,回望时,你已走远,且行且珍惜„......

    且行且珍惜(模版)

    这是本站(www.xiexiebang.com)精心收集的情书,相信你的爱情在这些深情的情书中飞舞!永恒!  作者:fruitprincess(fruitprincess123@sina.com) 约定 今天是星期四,是和王王约好的......

    且行且感悟

    且行且感悟 不是俞伯牙就别遺憾遇不到鐘子期般的知音,不是諸葛 孔明就别埋怨遇不到劉備那樣的賢主,不是千裏馬就别感歎 遇不到伯樂。一直以來我都這樣告訴自己,是金子在哪兒都......

    且行且珍惜

    且行且珍惜 ——浅析《爱情呼叫转移》中徐朗的爱情婚姻观 《爱情呼叫转移》是喜剧电影中较为成功的影片,纵观整部电影,男主角徐朗用手机“转移”爱情,“呼叫”爱情。整部电影......

    且行且珍惜

    六月毕业季,且行且珍惜(原创)六月是离别的季节。六月一号,儿童节,我们青马班成员去一家幼儿园协助小朋友们办文艺晚会来欢度六一,在晚会的最后,少不了毕业班小朋友们“老师再见”的......

    且行且思考

    且行且思考——小学数学培训感悟平度市张戈庄小学苏鸽4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青岛市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我收获了很多。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心理学、......

    且行且珍惜范文

    且行且珍惜 篇一:高三作文:且行且珍惜高三作文:且行且珍惜 高三作文:且行且珍惜 架上精美的花瓶,引人流连忘返;然而花瓶一旦入手,却再无法换来同样的称赞。风不动,旗不动,花瓶亦不动......

    实习通讯稿:且思且行(5篇)

    且思且行 实习期间,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总是犯小错误,并将原因归结为“粗心大意”。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并促使我寻找相关资料,以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这些“粗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