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罗擎宇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文昌中学 罗擎宇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在教育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创设情境、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具体化,大大增加课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而且通过多媒体教学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形、生动形象的图像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化学的趣味,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喜欢化学热爱生活。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 教学
现代化学教学多媒体已经被广泛使用,多媒体在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下是我在化学教学实践工作中多媒体是运用浅谈几点体会。一.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多媒体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技术直观、形象、生动展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更好的使学生进入状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达到学生良好的身心发展目的。
例如,教授“燃烧和灭火”时,用图片或者视频引入课题,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燃烧现象,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经过分组讨论、图片展示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方式。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火灾危害,并且让学生掌握逃生技巧。使学生感觉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二.多媒体可使教学容量大,效率高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递给学生,还能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展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和逻辑思维,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的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基础。
比如,我上复习课时将各种基础知识和重、难点分别构建知识网制成课件,在学生复习时先让他们回答基础知识再用多媒体呈现出来,使复习目标明确。然后通过大量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基础知识掌握。改变传统教学边板书边讲解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并且能够适当扩展知识或者联系中考内容,学生能够更快接受知识达到复习目的,单独开重、难点专题讲解使学生容易突破。知识网清晰呈现便于学生记忆,方便以后教学工作展开。三.多媒体可与实验相结合促进课堂教学
化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来学习知识,但在某些方面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我们如能将多媒体的应用与实验相互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通过多媒体可以弥补实验时间上的不足。有的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无法达到此效果的,即使提前做好放在那里,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时可在课堂教学中演示这一实验,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这一实验,这样变利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在头脑对该实验已有了本质的理解。象铁的生锈这种实验就可以与多媒体相结合。再如可我们讲解微粒间存在着间隙,也可利用实验与多媒体相结合,在实验的同时,播放 Flash课件,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微粒其体积的大小不一样,小的微粒如何进入到大的微粒中去,其结果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宏观现象。通过这样的结合教学,可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及其本质。
四.多媒体的技术可以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教科书中每章节在都有若干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去掌握,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难点。如何解决这些教学过程中的知识难点也是教学任务之一。我们如能借助于多媒体的技术,将这些难点通过实物形象地展示出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原子结构时,可以将原子的结构图制作成动画形式来展示,为何原子不显电性?当得、失电子时,又为何变成带电的微粒?带何种电荷?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何?这些本来微观世界的知识在我们借助于多媒体的技术使它们成为“宏观世界”,通过运动展示,可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电子在这些知识中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它们的运动,才使原子结构发生变化,才有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变得轻而易举。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参与,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又能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演示实验中的不足,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等,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好多媒体,就可以一改往日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中运用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升化学课堂效益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在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能将事物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促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本文结合农村教学的实际,就当前多媒体在农村中学化学中的应用做一探讨。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初中化学 教学 课堂效益
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可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如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象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这样,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益。下面我根据平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的点滴经验积累,谈谈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化学教学的体会: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我在教学《碳的单质》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导入,弹出一幅泰坦尼克号主题画面,一边听着泰坦尼克号主题曲,一边在屏幕上用文字设疑:“这幅画女主人公胸前佩戴了什么,它有一个动听的名字,你知道吗?”这样让学生目观其型,耳闻其声,心有所思,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解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变抽象为具体,化被动为主动。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破重、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利用三维动画将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即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展示出来,它能使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较快,无法控制,学生难以看清,难以理解,有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太慢,上课又无法完成,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二维或三维动画软件,可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随教学过程同步控制。例如:我在讲《碳的单质》这一节时,就利用了动画演示实验演示了木炭的吸附过程,效果比做实验明显多了。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形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思维,拓展学习空间。
适当地选用合适的现代教育技术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讲述“二氧化碳性质”前,将意大利峡谷之谜、动物进入古老山洞出现死亡的现象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通过动画图像、文字注释和优美声音展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自如的突破了教学难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形到有形,从平面到立体,拓展了教学空间,改变了讲、听、问、答直线式的信息传递反馈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全状态的理解并延伸课本知识,做到定时低耗,优质高效,充分的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四、强化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调用计算机题库中的试题,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练习或考试。练习或考试完后,学生可以调出参考答案,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起到教师面批的效果,而且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编拟试卷,可随时修改,随意排序、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巩固重难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五、归纳知识要点,形成知识体系
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现代教育技术能很好地展示相异反应类型、相似反应过程等。诸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的比较、小结。以上内容,重做实验,既浪费时间,又无新鲜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文字声音图象表格动态再现化学实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进一步得到同化,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总复习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课件,即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部分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课件,只需一按键即呈现出来,运行极为方便。也可制作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素材库,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实验,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在总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一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教学中,我会更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之与其他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
第三篇: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焦作市修武县城关镇一中
赵海霞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焦作市修武县城关镇一中 赵海霞 邮编454350 论文摘要: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辅助课堂教学的媒体,只要能说明问题,越简单越好。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一种不能被代替的教学媒体。采用录像实验教学,效果显著,真实可信。计算机软件模拟化学反应原理,可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原理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科学。因此,化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透过实验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奥秘。辅助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就应当围绕上述化学学科的特点、尤其是其中那些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难点来开发。那么,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化学科,更有其特点。
一、辅助教学多媒体、越简单越好
在教学中,对于媒体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每节 45 分钟的课,选择的媒体太多太复杂,花时太长,那么将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媒体的选择,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
二、释微观粒子上体现辅助性
宏观物质是微粒构成的,而微粒的构造和运动却无法直接观察。常规教学通常用挂图或投影片、模型等媒体示意,由于其僵化、固定而缺乏直观的效果。那么,教学时可借助计算机电教媒体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例如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构造、电子的得失等等。
三、化学实验教学上体现辅助性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出化学反应的结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的理解和掌握。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反应装置规模小而课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些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察结果;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所以,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益于在课堂上演示;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那么,怎样解决这个在化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呢?配以放映实验录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现阶段各地发行的实验录像带只能线性播放,难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心选择某一片段、某一镜头,更不便在画面中穿插对实验的探索性思考,所以效果不佳。在制作课件的实践中我有以下心得:
1、对传统实验中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的要保留下来,亲手做演示实验。
2、用电教手段在课件中穿插实验录像,在录像中设置控制按钮,实现教学中能动地控制讲课内容。
3、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如工业生产流程图,爆炸实验,反应时间快的实验的慢镜头,反应时间长的实验的压缩过程等等。如水分解反应速度非常慢,课堂上难以演示;再如浓H2SO4的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是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但都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
四、辅助教学多媒体,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居指导地位的要素。现代化教学媒体在课堂中适时运用,可以使教学目标圆满顺利完成。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多媒体创设的活泼、形象、直观、审美的情景,可以激活联系,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刺激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为师生在互动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多媒体展示的直观动态的画面,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例如,讲解排空气法集气时,由于空气没有颜色,学生不易理解集气原理和操作要点,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瓶口向下的集气瓶,导入的气体为密度比空气小的有色微粒,微粒扩散聚集到集气瓶底部,并把“蓝色的空气”逐渐挤排出来。接着演示导气管插入到集气瓶底部与不插入到底部收集的两瓶气体,是否纯净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利用多媒体提供的“素材”结合排水法集气原理便很易理解排空气法集气的原理,掌握操作要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要求学生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确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教材叙述简练,学生理解及记忆都有一定难度,用多媒体简单的重现制氢气、氧气实验过程,以及选择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及收集方法的确定,图文并茂,交互性强,教学过程轻松。教学重点突出。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则拍成录像,于课堂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如讲《CO的性质》时,可把家中的煤炉燃烧过程拍成录像用于上课,既节约时间又使现象形象直观。又如讲“碳还原二氧化碳”时,很多同学很难想象这个反应实验该怎样做。如用确定采用铁管作为木炭还原二氧化碳的反应器,然后把实验拍成录像,这样把一个复杂、反应时间长的实验带到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辅助教学多媒体,促进知识掌握。
在课堂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投影,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首先应认真写好教案,将投影次序,提什么问题,讲解分析的内容都编定。还必须把握投影时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才能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知识的掌握。另外,媒体的运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第四篇:浅谈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初中化学教学
谈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初中化学教学
摘要:本文从化学教学实际出发,着力论述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最佳使用时机。
关键词:多媒体 微观粒子 实验操作 创新能力 板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有用资源,使视、听、读、写功能的大大增强;能大大增强课堂容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能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集于一身,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多媒体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由于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一般需要几个小时,老师不可能每一节课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下面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讲解微观粒子运动和抽象内容时使用:
宏观物质是微粒构成的,而微粒的构造和运动却无法直接观察。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常规教学通常用挂图或投影片、模型等媒体示意,由于其僵化、固定而缺乏直观的效果。那么,教学时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在增强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直观、形象认识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使教与学更易于开展。例如:⑴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排布等内容比较抽象,讲授时描述也比较困难,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可将H原子、O原子、Fe原子、Ar原子等原子结构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这些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使学生看到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并且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原子结构的空间想象能力。⑵电解水的实验,如果我们只是给学生讲水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肯定理解不透彻。水分子是如何破裂的呢?原子又是如何组合成分子的呢?如果我们把水分解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看清楚水分子破裂成原子,然后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学生目睹了整个变化过程,就能轻松的理解并掌握实验的现象和实质。⑶物质溶解于水,酸碱盐的电离等比较抽象的内容也可以制成多媒体如食盐的溶解:在一杯清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固体,然后以绿色的小球代表水分子、以红黄双球(红代表Na+黄代表Cl-)代表食盐,开始时红黄双球与绿色小球碰撞后变成带一个正电荷的红色小球(即Na+)和一个黄色小球(即Cl-)水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在不断运动,并运动到绿色小球的间隔中去。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原来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了,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二、模拟实验操作时使用: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化学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前提,其重要意义勿庸置疑。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⑴反应装置规模小而教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⑵许多化学变化现象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⑶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些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察结果;⑷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所以,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⑸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宜于在课堂上演示;⑹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那么,怎样解决这个在化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呢?在利用化学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实践中我有以下心得:⑴对传统实验中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的要保留下来,亲手做演示实验。⑵对于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现象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的实验我们可以先演示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整个实验过程,对于关键的地方设置一个按纽让动画停下来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对于有微观变化的我们还可以同时配以微观变化动画,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组,这样学生能轻松的理解并掌握实验的现象和实质。⑶对于一些不便于演示的实验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如爆炸实验,反应时间快的实验的慢镜头,反应时间慢的实验的压缩过程等等。如铁的生铁反应速度非常慢,课堂上难以演示;再如浓硫酸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是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但都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又如钠与水反应实验,通过投影实验能使全体学生基本看清,但反应太快,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有困难。这时可将该实验的视频文件反复播放,并通过暂停控制在几个特殊阶段,这样学生就能将实验的整个过程看得十分清楚。对于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老师不能演示给同学们看,只能靠嘴巴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样学生常常认为老师危言耸听,始终半信半疑。但是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以通过放慢动作将实验步骤分解,这样不仅将错误的原因弄清楚了,而且学生看了之后,知道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所以印象会很深刻。例如:初中化学中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时,如果氢气未经验纯,就点燃混有空气的氢气而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仪器破损,人员受伤的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果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从水中移出,而使水倒吸试管炸裂;当加热液体超过三分之一的试管且试管口朝着人时,液体冲出管外且灼伤人等,都可用动画来完成,学生看到错误操作的危害性,印象深刻并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三、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使用:
创新能力是智力的高度发展,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达到实践活动最高水平的综合能力,具有新颖、独特等基本特征。创新能力的培养需以创新教学为基础,仅依赖于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是如何确定制取CO2气体的装置这一问题时,可以设计了下列几组动画装置供学生选择:⑴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⑵仅用试管而无导管的装置;⑶用试管又有导管但还用酒精灯加热的装置;⑷用试管又有导管但没有酒精灯加热的装置。当学生选择了装置⑴时,就会看到稀盐酸从试管口流出而无法发生反应。当选择装置⑵时,稀盐酸和石灰石相互反应,但产生的气体从试管口直接溢出而不能收集。当选择装置⑶和装置⑷时,稀盐酸和石灰石均能相互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能从导管口排出。此时学生必定会对装置⑶和装置⑷进行比较,由于稀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是不需要加热的,从而得出装置⑷是正确的答案。随着反应的进行,电脑画面上出现“稀盐酸不足,石灰石有剩余”的字样而使得反应停止(动画显示为无气泡产生,但试管内仍有石灰石)。此时画面又给出“如何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向试管内添加稀盐酸?”这个问题。此时有三个答案供学生选择:A.打开橡皮塞添加稀盐酸;B.重新换一个新装置;C.在装置上另配一个长颈漏斗。学生在对所提供的信息经过思考加工和相互讨论后选择了答案C。提问:长颈漏斗可否不伸到液面以下?学生讨论后展示动画,不伸到液面以下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对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是否应该插入液面以下,这一操作的原因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然后再展示正确的图示:⑸在试管中放有长颈漏斗的装置;⑹在⑸试管中放有橡胶隔板的装置;⑺将⑸的试管换成锥形瓶和广口瓶的装置。让学生思考图A:⑷与⑸、⑹、⑺的不同何种装置制二氧化碳气体最好?B:⑹能随时制取和停止制取气体的原理?C:⑸和⑺的装置对于制取气体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完后用电脑展示。学生对以上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基础的同时,在Flash里给出“烧杯、烧瓶、锥形瓶、试管、底部有破孔的试管、有孔塑料片、长颈漏斗、橡皮塞、铁架台、U形管”等仪器,让学生自己动手组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他认为还可以使用的仪器进行装置的组合,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最佳发挥,让学生更好地施展其创造才能。
四、板书内容太多时使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花较多时间板书,特别是写例题、画图例及进行总结性归纳及物质与物质的性质对比等用时比较多。而采用多媒体中的显示文本的功能,可使本应花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内显示于学生眼前,如我们可以用Powerpoint这一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软件把练习题做成一些简单的课件,上课要用时只需点一下鼠标就可以把练习题及答案依次呈现出来。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样老师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综上所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兴趣是诱导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强劲的驱动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色彩、声、乐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最新的科技动态,来展示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示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便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如我们在讲解有关污染方面的知识时,往往就是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来了解,或是带学生到某一实地去看一下污染物,这样只能是以点带面的介绍污染。而现在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就可以通过多方位的图像展示以及播音员的讲解来展示工业的污染物对我们的环境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污染的存在及其危害性。再通过利用化学方式对污染的治理。这样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振憾,不但使环境保护问题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且又能激发起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所以选择合适的资料,再加上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成为学生感受知识的场所。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突出物质变化的过程,探索变化的规律
化学虽说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但中学实验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的限制,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有了多媒体的技术,我们就可以使变化过程由“微观”变为“宏观”,由“抽象”变为“形象”,让学生切身感到物质变化规律的可寻性,以加深学生对物质变化规律的理解。
例如:我们所做的面粉的爆炸实验,虽说有实验的演示,因爆炸是迅间发生的现象,这样学生并不能通过实验来让学生切身感觉爆炸发生的内在规律。而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我们可以使这样的爆炸由原来的一秒钟变为一分钟,让其变化过程慢慢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这样可使学生自己去对实验中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也加深了学生对爆炸这种特殊现象发生的条件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可以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教科书中每章节在都有若干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去掌握,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难点。如何解决这些教学过程中的知识难点也是教学任务之一。我们如能借助于多媒体的技术,将这些难点通过实物形象地展示出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原子结构时,可以将原子的结构图制作成动画形式来展示,为何原子不显电性?当得、失电子时,又为何变成带电的微粒?带何种电荷?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何?这些本来微观世界的知识在我们借助于多媒体的技术使它们成为“宏观世界”,通过运动展示,可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电子在这些知识中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它们的运动,才使原子结构发生变化,才有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变得轻而易举。
三、利用多媒体可与实验相结合促进课堂教学
化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来学习知识,但在某些方面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我们如能将多媒体的应用与实验相互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通过多媒体可以弥补实验时间上的不足。有的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无法达到此效果的,即使提前做好放在那里,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时可在课堂教学中演示这一实验,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这一实验,这样变利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在头脑对该实验已有了本质的理解。象铁的生锈这种实验就可以与多媒体相结合。再如可我们讲解微粒间存在着间隙,也可利用实验与多媒体相结合,在实验的同时,播放 Flash课件,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微粒其体积的大小不一样,小的微粒如何进入到大的微粒中去,其结果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宏观现象。通过这样的结合教学,可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及其本质。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参与,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又能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演示实验中的不足,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等,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好多媒体,就可以一改往日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信息时代发展速度日趋加快,中央三令五申谈新课程改革,让学生走进教师教育教学的互动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走信息化教学是新课标要求的必然选择。许多仁人智士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把学科单一的知识进行系统、科学的梳理,成功地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得学生能形象的描述化学反应的现象。
现根据自已使用多媒体在教学中获得的启发和在实验中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仅供参考。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知识的广、博性
“教师的嘴和粉笔”为主要教学模式的传统教学,在当今社会仍占有很大比例,教学方式单一,知识量有限,使得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口中。但使用多媒体教学则不同,它可以形象生动地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有用资源,如视、读、听、写的功能大大增强,充分给予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利用化学实验图像加以解释和引导,既培养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补充了教材中没有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增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
2、教学内容的易修正性
在传统教学中,备课、书写教案需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准备,特别是实验,教师自已要亲自做几次才能把握实验效果,在讲解时还要把握时间与进度,掌握不好还会导致化学实验失败而达不到教学效果。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要求适当地加修正,既减少了所需修改的时间和无意义的重复,又给予教师更充足的时间去准备教学;有利于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教学内容的修正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更有利于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中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3、教学难点、重点的突出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中学化学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和引导学生怎样去观察化学实验现象,透过实验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进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秘密。但是,在实验室中做实验,都只能观察反应时的现象,无法解释其中更细微的东西,所以,采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尤其是把教学实验中难以突破又易发生危险的实验加以突破,使得整个教学效果达到一定的目的。(1)、辅助解释化学反应实验现象。
我在教学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学生先提出此实验为什么要先通入氢气而不先加热,对此我要求他们先设想一下本实验的现象和效果,随后我应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让他们观察并分析看到的现象,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模拟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反应出现的原因,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发现问题的本质特征,提高了学生解题的能力。(2)、辅助解释微观粒子的原理
我们都知道,宏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而微粒的构造和运动轨迹(电子云)是学生无法用肉眼直接能观察到的。传统教学中采用的挂图或图片、模型等教学用的示意图,因为过于僵化,固定而缺乏形象、直观的效果,从而加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把教材中的小图变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清晰的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启示,例如电子的构造,电子云(电子运动轨迹),电子的得失,价键的形成,水的电解等。(3)、辅助实验教学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实验演示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矛盾,我采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的方法解决了以下困难:
1、反应装置规模小而涉及范围大,学生观察的现象只能是模糊的特点,我在多媒体教学中,穿插实验录像,形象生动地让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
2、化学变化大多是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却难以集中在应当观察到现象的重难点上,而一些实验时间长,课时短且不易控制的实验不能做完,教育教学就达不到目的,如果在课件中安放控制按钮,便可以能动地控制讲课内容,使学生能轻易看懂,同时也克服了一些危险性强、不利于在课堂上做演示的困难。
3、工业生产流程规模大,无法在课堂内演示,采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生产流程,使教育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工业生产流程图、爆炸实验和反应过快的实验,使用慢动画镜头播放,如金属Na与H2O反应实验,课堂演示虽然学生能看清楚现象,但反应过快,学生无法完整的描述实验现象,采用模拟实验可将该实验动画反复播放,这样学生就能将实验整个过程看得十分清楚了。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有许多好处,但也会出现一些不可取之处,1、助长了学生的懒惰性
我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虽然能看到完整的实验现象,这样可以为他们节约一些时间去做另外的事情,也增强了对实验现象的直观描述性,但是许多学生认为只要了解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自己亲自去做,同时还带有危险。化学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不只是让他们知道就可以了,应该多做实验,让他们去探究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2、对危险实验的恐惧性
每当学生看到那些带有危险性实验的演示时,就会发出惊奇的叫声,想象做实验时的会发生什么危险,从而产生惧怕心理,在做实验时自己不敢去做,就算做也是缩手缩脚的,这样既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同时还增加了危险性。此时,我们教师应该给予鼓励,激励他们去克服各种困难和心理障碍,促使学生正确的去面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现象。
总之,中学化学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都好;只要使用适度,不一味的去追求实验演示精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取其优势克服不足;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谈微机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喻庆
当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学,而不是教。
因此,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微机多媒体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它软件的多方位、立体化的开发和利用,人机交互性的优越性,以及存贮信息量大、画面丰富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学生自己控制的发现式教学环境,开阔了的视野,解放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他们的被动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在素质教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微机多媒体的引进,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发现式、参与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微机多媒体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微机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更新及开发,不断地给予学生以新的环境,也就不断地强比教学过程中的“刺激--反应”;同时也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发现式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由他们自己参与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识,使其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中的影视系统一视霸卡等,事先录制、存放了许多有关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解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方面内容时,适时调用这些清晰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微机显示的画面以其清晰、色彩丰富、调用方便等优点,在效果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方面,比以往常用的幻灯、挂图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讲解和复习氧气、氢气的制取以及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利用微机软件,在教学中,由学生自己操作微机,选择正确的仪器图形,拼画正确的装置图。使学生们平时学习到的知识,重复地在微机世界里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们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变乏味的学习为轻松愉快的操作,充分体现出在学习中当家做主的优越性。再如:在做一些演示实验(如:酸碱盐部分的性质实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讲台上操作,下面的学生却不一定观察得清楚。
我就利用微机多媒体可以连接摄像系统,并通过微机联网显示的功能,把小小的试管里发生的一切,通过显示器清晰明确地呈现在全体学生的面前,从而克服了后排同学观察不清的弊端。同时我还利用一些软件,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画面的移动和色彩的填充来巩固一些实验现象,把过去教师一人操作,学生被动观察的单一活动,变成学生们自己的行为,并且可以通过微机的反馈系统,及时地解答学生们在操作时遇到的问题和错误,变单方面的信息传递为双向活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化学实验、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更加直观、清晰;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们的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掌握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目的。
二、微机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方便
微机多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声、画功能,建立起一个微机自身生成的环境,而用户则可以在此环境中作为一个参与者,进行各种操作和观察,将在真实世界中难以感觉到的虚幻世界、微观世界真实地模拟出来。初中化学中涉及到许多微观世界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因其受想象力的局限,比较难于掌握。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以挂图、幻灯和模型来帮助学生想象,但因这些辅助手段的静止和单一性,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微机多媒体却可以利用其功能,将这些微观世界在微机里立体地,多方位地、动态地表现出来。我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就充分利用了微机多媒体的动画功能,编制了适合教材的软件,将摸不到、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模拟出来,真实可信地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例如:在进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以及“离子(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的教学过程中,事先编好动画软件程序。在讲课时,由学生根据需要操作按钮,将其调出观察。通过学生们的操作,一幅幅画面----常规运动(汽车,卫星的运动)、模拟电子运动的状态(利用微机,迭加点阵----产生闪烁星点,由少到多,由稀到密,最后得出电子分区域运动的结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最外层电子闪烁)、电子的转移以及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动画显示等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自然就会引起学生们讨论、分析这些画面,并产生研究从这画面所引起问题的欲望。这时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讲解,使学生们对应掌握的知识点理解得非常透彻。通过这样的设计,利用微机建立的虚拟世界和人机交互性,让学生们自己在这个环境中去体会想象不到的东西,让复杂难懂的难点变为他们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难点也就比较容易被突破了。
三、建立信息库----利用微机多媒体软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及个别辅导
利用微机的存储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大量存贮习题和知识点,为学生进行练习和复习提供方便。多年来,我不但大量地收集和贮存了习题和知识点,建立起自己的习题库和复习指导体系,还研究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料。在使用题库和复习指导时,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习题和测验的厌倦心理以及被动心态,我充分利用微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功能,做到多机分配和多窗口分配,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某一章 节的测验时,我准备了难度不同的两套试题,应用微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分窗口功能,以不同的窗口将试题分别输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和能力,选择自己认为可以完成的一套题。这样的设计,就可以避免了相同的试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好的吃不饱,程度差的又消化不了,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树立自信心,克服对测验的恐惧心理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平时复习辅导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机操作的辅导,利用微机菜单的简单操作,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所需要的习题和知识点,自由地进行复习和练习,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从效果上来看,学生们普遍感到在微机上做作业和测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负担了,从而使他们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又能大力提高学习成绩,这一 困扰人们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摆在每个教育者的面前。通过实践证明,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和大胆尝试微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地去完善它,充分利用微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一课题。
第五篇: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情况调查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学号:
实习调 研 报 告
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情况调查报告
近期我对自己所工作的陕西省大荔县城郊中学多媒体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目的:了解掌握目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教育提供翔实可靠地第一手资料。
调查时间:2013年10至11月份。
调查方式: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座谈了解与个别谈话相结合。即: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另外还采取个别交谈的方式对使用都媒体的教师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陕西省大荔县城郊中学教师6人,高一3个班156人,高二3个班152人,共计学生308人,教师6人。
调查内容: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看法及学习效果。二,调查过程与结果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我着手调查。为了使调查结果可以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经请示教导主任并和任课教师商议,本次调查的对象确定为学校高
一、高二部分学生和教师。
1、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
⑴、通过座谈和参观教学过程,我感到教师高度重视多媒体教学,能提前准备选用教学内容,弄清重点和难点,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
⑵、多媒体教学等于把学生带进了名校,把名师请进了课堂,渊博的知识讲座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来说是受益匪浅的,对学生来说是渴望至极。
⑶、声情并茂,图文并具,语言和图片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乐于接受。而且改变了以前“满堂灌”和“一言堂”的单一教学方式。
⑷、在多媒体教学中还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比一般课堂要集中,大量的图片和动画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使得教学效果比一般课堂要好得多。
2、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看法和学习效果
⑴、学生对电脑、幻灯、录像等教学用具的兴趣浓厚,有新鲜感,觉得与过去枯燥无聊的教学方式有天壤之别,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较全面,记忆较为深刻。
⑵、每间教室多媒体设备的安装,让学生从以前传统的被动授课模式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了学生领悟、创新和推断能力,掌握了自学方法。
⑶、电脑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学生在中学掌握电脑的一些基本知识,有助于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将来参加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调查体会
1、中学教师,尤其是过去经验丰富的,具有娴熟知识和教学经验基本功的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出来,扩大视野,努力创新,调整知识结构,紧跟形势综合施教。
2、多媒体教学要和教材课程进度相衔接,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谋划好文字录入,图形制作,音乐、动画采集加工。以书本学习为主,以多媒体教学为辅,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本知识,熟记各种公式定理。
3、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居心不良者所利用的工具。因此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不浏览不健康的网页,不迷恋于游戏,避免养成网瘾。
4、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改变了学习情绪低沉的现象,但同时要防止课堂“失控”,争取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
四、几点建议
1、在调查中发现个别教师钻研业务劲头不足,对多媒体教学兴趣不大,虽然开展了多媒体教学但只是哗众取宠,与课程联系不密切,对教学帮助不大。因此,提高教育素质关键在老师,必须从教师抓起,有了好教师方能培养出好学生。
2、学校要舍得在多媒体教学上投入,购臵必要的教学设备。首先计算机教室的电脑台数要与班级学生数基本相同,保证一人一机。同时购买投影仪、摄像机、幻灯机、录音机等电教设备,以满足多媒体教学需要。
3、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观摩活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高中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他们选用多媒体教材要选健康向上的,情调高雅的,与所学知识联系密切的内容。防止恐怖、黄色的内容进入课堂,保证祖国的下一代茁壮成长。
附:多媒体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五、班级多媒体的问题现状和常见故障
1.操作不规范引起的设备故障。由于班级多媒体需要计算机、投影机系统视频展示台、扩音设备等多种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部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随意操作而发生许多问题,如投影图像颠倒、屏幕上不出图像、投影机无法正常开关、中途关机或话筒没有声音等。而此类的设备都有相关的使用要求。如用投影机遥控器,对准上方的投影机,按压遥控器上的“POWER”键,关闭投影机,此时须按两次“POWER”键,才可正常关闭投影机。投影机通过遥控器或中控关闭后,需先进行散热。一般在3-5分钟之后,才能关电源。另外,因班级多媒体管理不严,学生经常不正确使用,造成多媒体的损坏。
2.学校一般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维护管理方案,结果造成班级多媒体故障多,维护难,运行没有保障。如:设备耗损故障,从故障发生到解决故障需经历如下过程:教师发现故障管理人员记录故障技术人员确认故障原因及部件报修到学校申请维修获批后再购买相应的配件联系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维修解决故障,恢复正常使用。中间的过程周期少说也得30-40天之长,就在这段时间班级多媒体就是不能正常使用了。急需一个绿色通道来保障班级多媒体的维修、维护经费,确保多媒体教学的正常运行。
3.学校许多多媒体装备已属耗损故障期,其特点是装备的故障率迅速上升,出现装备故障大量增加或报废的现象。这一阶段装备的故障主要是由老化、疲劳、磨损、腐蚀等耗损性因素引起的。对这种装备需要一种考虑使用、维修和退役处理机制,但初中学校往往没有这类机制或不健全。
4.教师在使用班级多媒体,说“好话”的人少,说“坏话”的人多 客观地说,现有的大部分班级多媒体是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的,但教师在使用班级多媒体后,说“好话”的人少,说“坏话”的人多。追究其中的原因:
(1)一般教师会认为班级中多媒体设备工作正常是应该的,而一旦出现设备故障等情况,总会抱怨设备不好、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到位等等。
(2)部分教师提出的要求有时得不到满足,比如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将出故障的设备马上修好等。
(3)有教师会拿班级多媒体中的设备跟家里的或办公室的电脑等作比较,嫌设备差,机器慢。
6.班级多媒体的技术管理人员总觉得是吃力不讨好
1)随着普及多媒体的普及,每天使用时间长,绝大部分学校多媒体的技术管理人员严重偏少,他们的工作量很大,工作很辛苦,许多维护工作需放在下班时间进行。
2)在技术管理人员眼里总觉得部分教师的操作水平比较差,经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成倍地增加技术支持的次数。
3)教师不会操作或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并把这种“假故障”说成“真故障”。
六、班级多媒体的管理对策
1、加强班级多媒体管理队伍建设
班级多媒体的管理不仅仅是物的管理,还有人的管理,加强班级多媒体的管理队伍建设,可提高班级多媒体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班级多媒体在教学上的作用,而且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现有的管理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专管员)要培训后才能使用和管理,管理人员应该能掌握多媒体设备系统基本原理,具有熟练维修、排除故障的能力,同时,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制度的检查与落实,促进管理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定期维护多媒体设备的好习惯,确保多媒体教学顺利进行。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应制定和完善以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1〉班级多媒体管理人员岗位职责〈2〉班级多媒体使用管理办法〈3〉多媒体维修保养制度〈4〉低值耐用品及耗材申报、购臵及领用管理办法等,使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作为班级考核的重要指标,用指标去衡量班级的管理质量。同时要做到责任明确,防止班级多媒体的技术管理人员吃力不讨好,做到奖罚分明。
3、技术管理人员及时优化硬件和软件系统、提高可操作性 为了更加有效地使用班级多媒体,可进一步简化使用者对教学仪器的操作,以提高操作效能。为了让使用者更快捷的了解操作流程,可以在桌子的醒目位臵贴一张操作流程说明书,简洁明了地标明相关操作,并写明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必须注意的事项。优化软件系统时,(1)正确选择操作系统:目前WindowsXP是绝对主流的操作系统;(2)要合理规划硬盘分区:建议将硬盘划分为三个分区或四或区,C区用来安装操作系统和必备的应用软件,要求剩余空间有足够余量,设臵完成后做成一镜像进行备份,有需要时可一次性完成还原,提高维护效率。其他区用来存放临时文档和共享文件,其中最后一个分区用来进行系统备份的存放。(3)调整程序默认文件输出目录。许多程序的文件输出目录默认在“我的文档”,为了C区的安全和长期高效,将这些默认值指定到其它分区内。之后,可进行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安装系统还原软件或安装硬盘保护卡,将C盘和D盘保护起来,其他盘开放给大家使用。
4、保障设备安全,提高维护效率
为了减少设备故障,提高班级多媒体的维护效率,就要提高硬件、软件的安全性,防止不必要的人为干预和意外事件的危害。(1)使用者的操作就集中到主机和控制台,其他不需要用户设臵的设备应该封锁,从而杜绝不必要的设臵可能带来的混乱和损坏。(2)做好软件系统备份,除了对C区信息保存,还要考虑C区软件系统状态是否最优。首先要完成软件系统的测试,确保受限用户能正常运行所有软件,实现应有功能。其次,要对C区进行定时的整理,加快硬盘读取速度。最后,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式,将C区软件系统备份到其它区,然后把这个盘符进行隐藏。
(3)、控制台上计算机的有关参数是按大部分教师的需要而设臵的,教师若有特殊需要必须更改设臵或安装教学应用软件时,应该提前与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在指定的区域进行安装。
(4)、因为班级多媒体使用的频率比较高,所以其中的计算机极易受病毒感染,而教室电脑的病毒来源大都是网络与教师的U盘。所以有必要让教师学习怎样防止各种病毒入侵的基本常识,比如:知道使用U盘前要先杀毒才能有效防止U盘病毒的泛滥,从而养成良好的U盘操作习惯;其次教会教师能识别几种最觉的病毒的特征,让病毒在没有发作之前就让它扼杀在摇篮中;
5、保障经费和多媒体设备的定期维护
要使其运转正常,除制度保障、人员保障之外,资金保障更是必不可少的。按一定比例做出一部分保养与维修基金,专款专用,并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维修基金也应随之增加。这笔专项资金的确立是使多媒体正常发挥作用的保障。定期检查班级多媒体的设备。在每学期开学前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修、调试,确保班级多媒体设备能正常运行;在学期教学过程中,根据任课教师或其他使用者的反馈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教学秩序;学期结束后,彻底检查全部设备,并作投影机过滤网清理、计算机系统备份恢复、多媒体设备除尘等维护工作,检查清点所有设备并封存。
6、做好班级多媒体的档案建立工作,包括设备的种类、型号,维修保养情况,计算机配臵及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装情况,每套系统备有故障情况记录本和维护保养情况记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