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中考备考会的学习体会
初中数学中考备考会的学习体会
两峪乡中心学校:李祖莲
2013年4月2日---3日,我有幸在实验中学参加了我县教研室举行初中数学生本课堂研究暨复习研讨会。在这1天半的时间里,学习了刘主任和许老师关于“生本教育”的讲话,观摩了3位数学教师的精彩示范讲课,并聆听了我县乔兆权老师等老师关于数学生本课堂的报告以及各校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初中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课堂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生本课堂却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参加本次复习研讨会的学习体会。
一、精心设计学案,注重与学生沟通 生本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教师首先课前要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学案,尤其是设计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必须是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自己解决。如:知识点,基础练习等。教师要把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次,课前教师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课堂学习。例如:教师上课前让学生齐唱一首振奋人心的歌曲,或讲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数学故事,或数学游戏热身,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数学学习的气氛。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老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执教九年级投影与视图这一单元时,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我借助太阳光和灯光的照射,让学生通过观察,再引导学生总结光线的特点,相交还是平行呢?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回答。这样直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和“生本”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我平时执教到这一阶段时开展了许多生动活泼的情景,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们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时要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生本课堂”把学生分成几组,要注意尽量安排那种需要集体配合和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实验证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最主要的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中,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
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地培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适时适度开展了数学情景活动、角色展示,或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竞赛。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学习,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见解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将以这次会议倡导的生本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把这次所学的教学模式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尝试,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努力创造具有个人特色的“生本”课堂,打造和谐、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考得满意,力争中考达到县平均水平线。
第二篇:数学“六年级复习备考会”学习体会
“六年级复习备考会”学习体会
2022年5月31日在##镇中心小学参加了,由区教研中心组织的“六年级复习备考会”。会中学习了一节“立体图形的整理复习”课。之后又听取了两位专家对复习备考方法的解读,本人学习到优秀教师先进的复习经验,收获多多。
复习课就是引导学生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再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层次化,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并围绕知识点难点选取典型问题,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
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方位做好复习的工作。
1、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意识,明确目标,责任到人,不留空档,严格管理。教研组、班主任、科任老师紧密结合,团结协作,营造齐心合力抓备考的氛围,确保完成预定目标。
2、调动一切乐观因素,加大我班师生的教学绩效嘉奖力度,提高老师的工作乐观性。
3、强化我班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和蹲班老师要抓好班风、学风建设,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和平安防范工作,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协作,对“双困生”家访一次,召开一次家长会,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确保复习备考工作不受影响。
4、加强复习备考的教研力度。每月末各校召开一次毕业班复习备考校级研讨会,反馈复习备考信息,交流教学心得,研讨复习备考教法、学法,进行集体单元备课,提出在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准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以提高复习备考教学效率。
5、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杜绝卑视学困生。科任老师要准时摸清学生底子,把握学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转化计划,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实行分层辅导和要求,采取“结对子”、“面对面”等辅导形式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业辅导,确保学困生各科成果达到合格,以提高学生整体成果的合格率。
6、注重毕业班学生的应试心理、应试技巧的培养和训练,抓好“两课两操两活动”,在确保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和学业负担,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民主、舒心和布满斗志的学习氛围。
第三篇:初中物理中考备考教研会发言稿
初中物理中考备考教研会发言稿
桑义德
初三毕业班学生又面临着毕业会考的考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书面考试仍然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手段,当前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及最新思想在中考命题中都得以充分体现,中考物理试题是教学的“指挥棒”,对日常初中物理教学特别是考前复习起了导向作用。在近几年的中考物理命题中,出现了一些适应课程改革理念的新动态,其思想体现在:不仅重理论,更重实践;重结果,更重过程;重聚合思维和分析思维,更重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重知识深度的挖掘和对严谨性的追求,更重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我从两个方面说一下如何搞好今年的中考物理复习。
一、中考试题特点
课程改革的一个最突出特点,就是课程目标由原来的一维目标转向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纵观我省近两年中考物理试题,平实与新颖兼备,遵循 “体现课改、适度创新”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的理念及三维目标的要求。
1.重点考查双基、坚持能力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仍然是中考考查的重点,这也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在前两年的中考题中,这方面的内容均占到70%以上。试题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凸显科学探究,强化实验考查。中考试题加大了对科学探究考查的力度,不仅在专门的实验题中出现,在填空及简答题中也有所体现。而实验题不单单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如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选取器材的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重视实验方法的考查,关注过程和方法,侧重考查实验过程的体会和感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的控制了单纯依赖背记实验过程得分的倾向,对今后的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试题内容大多来自于生活实际,还将物理知识的考查与时事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既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有“物”即有“理”、从“物”中悟出“理”。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4.渗透人文关怀,注意学科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这是新课程改革有别于应试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近年中考试题比较
注重物理教育的人文价值的开发,不少试题通过适当渗透与物理有关的能源、环保等重要社会问题和科技成果,构建了一个充分展示学生科学素养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体现了积极的价值取向。同时,出现了一些有关学科渗透、知识整合的新题,充分体现了“改变学科本位”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考前复习建议
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特点,考前复习时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基础知识要着重复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中考试题中的大头,占总分值的70%左右,在复习时应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扎实的“双基”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还可以把中下学生充分调动起来,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高的及格率、优秀率等有帮助。基础知识的复习一般安排在第一轮复习中,可以是按教材编排顺序逐章逐节进行回顾;基础较好的班级也可以分力、热、电、光、声等几个板块进行归类复习。
(二)重点知识要专题复习。从知识板块看,力学,电学和热学是重点,占中考分值的80%左右;从知识点看,运动和力关系、二力平衡、惯性、密度、压强、功、功率、欧姆定律、电功率、比热容、光的折射等是重点;从题型看,开放题、实验探究题和综合解答计算题是重点。这些知识几乎是年年都考!对这些重点知识,要结合平时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进行专题复习(包括专题讲解和专题训练)。时间可安排在一轮复习过后。
(三)实验探究要强化复习。实验是历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对实验的要求更高。实验技能靠的是平时的训练和积累,不能指望中考前抱抱佛脚。在复习时,要对教材中基本仪器的使用和一些基础实验进行系统回顾;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训练,要重视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在复习教材基本实验的同时,要进行适当的延伸,如:复习密度测量时,提出如下问题做进一步研究:①怎样测铅球的密度?②没有天平只用量筒怎样液体和小固体的密度?③没有量筒只用天平怎样液体和小固体的密度?又如:在研究浮力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时,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去探究浮力与物体密度、浸入深度的关系。
(四)加强科学训练,提高应试技巧。科学训练不仅可以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而且还能提高应试技巧。所谓“科学”,是指题目难易、题型、题量、分值、时间安排均与中考相似,通过多次强化训练,让学生面对中考试卷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要及时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如:简答题语言不能准确到位、计算题步骤不严密、书写不工整、写错别字、解题没有按照先易后难等等。这是中考复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学生的心态变化,要适时地从应试技巧、策略、心理上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使走进考场的每位学生都胸有成竹。
(五)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有10%左右试题是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素材,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
际以及高科技的联系,体现了与生活、生产、社会、人文的结合,老师在复习中要适当展开,在知识的广度上下功夫。如钢丝钳、自行车应用的物理知识、汽车的限载问题、汽车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微波炉的应用、双层玻璃的隔音隔热效果、白色垃圾的危害,判断电、煤、液化气等能源中,选用哪种最经济,在环保方面的优缺点,节能灯泡与普通灯泡在价格、节能等方面的比较等。几年来,试题中往往凸现命题者所在的地方特色,在最后一轮复习时要根据质检卷的动向,加强相关题型训练。
(六)研究课标考纲,挖掘导向功能。注意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看哪些内容是新增加的、哪些内容要求提高了,那些内容要求降低了,哪些内容更加强调过程和方法等等。如:关于浮力,课程标准与原大纲比较有所变化:认识浮力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要经历浮力大小的探究过程。过程性、探究性提高了,但对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浮力计算的要求降低了,我们在中考命题中,不会出很难的浮力计算题,更不会和其他知识综合进行计算。复习时没有必要随意加深、拓宽,加重学生负担,强调所谓的“严谨性”。考纲很明确地指出了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是考前复习的向导。研究考纲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哪些内容不考或降低难度,复习时少做无用功;二是哪些内容是新增的或要求提高了,这部分内容中考很可能会考到,要重点复习。“中考纲要”有如下几点重要变化:A.(二、物质的属性)4.会规范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大小。5.经历科学探究物质密度的过程,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有减小测量误差的意识)。B.(七、光)10.经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定性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倒立、虚实情况等)。C.(十一、电和磁)2.经历科学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间关系”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性进行说明,能理解其探究思想。
通过认真而系统的复习。我们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第四篇:初中物理中考备考教研会发言稿
初中物理中考备考教研会发言稿
一.中考试题特点
课程改革的一个最突出特点,就是课程目标由原来的一维目标转向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纵观我省近两年课改试验区中考物理试题,平实与新颖兼备,遵循 “体现课改、适度创新”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的理念及三维目标的要求。
1.重点考查双基、坚持能力立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仍然是中考考查的重点,这也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在05、06两年的课改区中考题中,这方面的内容均占到70%以上。试题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凸显科学探究,强化实验考查。中考试题加大了对科学探究考查的力度,不仅在专门的实验题中出现,在填空及简答题中也有所体现。而实验题不单单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如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选取器材的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重视实验方法的考查,关注过程和方法,侧重考查实验过程的体会和感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的控制了单纯依赖背记实验过程得分的倾向,对今后的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试题内容大多来自于生活实际,还将物理知识的考查与时事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既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有“物”即有“理”、从“物”中悟出“理”。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4.渗透人文关怀,注意学科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这是新课程改革有别于应试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近年中考试题比较注重物理教育的人文价值的开发,不少试题通过适当渗透与物理有关的能源、环保等重要社会问题和科技成果,构建了一个充分展示学生科学素养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体现了积极的价值取向。同时,出现了一些有关学科渗透、知识整合的新题,充分体现了“改变学科本位”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考前复习计划
结合中考命题的基本理念和中考试题的特点,考前复习时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基础知识要着重复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中考试题中的大头,占总分值的70%左右,在复习时应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扎实的“双基”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还可以把中下学生充分调动起来,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高的及格率、优秀率等有帮助。基础知识的复习一般安排在第一轮复习中,可以是按教材编排顺序逐章逐节进行回顾;基础较好的班级也可以分力、热、电、光、声等几个板块进行归类复习。
(二)重点知识要专题复习。从知识板块看,力学和热学是重点,占中考分值的80%左右;从知识点看,运动和力关系、二力平衡、惯性、密度、压强、功、功
率、欧姆定律、电功率、比热容、光的折射等是重点;从题型看,开放题、实验探究题和综合解答计算题是重点。这些知识几乎是年年都考!对这些重点知识,要结合平时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进行专题复习(包括专题讲解和专题训练)。时间可安排在一轮复习过后。
(三)实验探究要强化复习。实验是历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对实验的要求更高。实验技能靠的是平时的训练和积累,不能指望中考前抱抱佛脚。在复习时,要对教材中基本仪器的使用和一些基础实验进行系统回顾;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训练,要重视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在复习教材基本实验的同时,要进行适当的延伸,如:复习密度测量时,提出如下问题做进一步研究:①怎样测铅球的密度?②没有天平只用量筒怎样液体和小固体的密度?③没有量筒只用天平怎样液体和小固体的密度?又如:在研究浮力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时,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去探究浮力与物体密度、浸入深度的关系。
(四)加强科学训练,提高应试技巧。科学训练不仅可以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而且还能提高应试技巧。所谓“科学”,是指题目难易、题型、题量、分值、时间安排均与中考相似,通过多次强化训练,让学生面对中考试卷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要及时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如:简答题语言不能准确到位、计算题步骤不严密、书写不工整、写错别字、解题没有按照先易后难等等。这是中考复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学生的心态变化,要适时地从应试技巧、策略、心理上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使走进考场的每位学生都胸有成竹。
(五)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有15%左右试题是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素材,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以及高科技的联系,体现了与生活、生产、社会、人文的结合,老师在复习中要适当展开,在知识的广度上下功夫。如钢丝钳、自行车应用的物理知识、汽车的限载问题、汽车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微波炉的应用、双层玻璃的隔音隔热效果、白色垃圾的危害,判断电、煤、液化气等能源中,选用哪种最经济,在环保方面的优缺点,节能灯泡与普通灯泡在价格、节能等方面的比较等。几年来,试题中往往凸现命题者所在的地方特色,在最后一轮复习时要根据质检卷的动向,加强相关题型训练。
(六)研究课标考纲,挖掘导向功能。注意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看哪些内容是新增加的、哪些内容要求提高了,那些内容要求降低了,哪些内容更加强调过程和方法等等。如:关于浮力,课程标准与原大纲比较有所变化:认识浮力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要经历浮力大小的探究过程。过程性、探究性提高了,但对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浮力计算的要求降低了,我们在中考命题中,不会出很难的浮力计算题,更不会和其他知识综合进行计算。复习时没有必要随意加深、拓宽,加重学生负担,强调所谓的“严谨性”。考纲很明确地指出了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是考前复习的向导。研究考纲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哪些内容不考或降低难度,复习时少做无用功;二是哪些内容是新增的或要求提高了,这部分内容中考很可能会考到,要重点复习。07年“中考纲要”有如下几点重要变化:A.(二、物质的属性)4.会规范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大小。5.经历
科学探究物质密度的过程,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有减小测量误差的意识)。B.(七、光)10.经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定性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倒立、虚实情况等)。C.(十一、电和磁)2.经历科学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间关系”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性进行说明,能理解其探究思想。
第五篇:中考备考会讲话稿
中考备考会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是怀有目的,带着任务过来的。在座的许多老师或许还没消除XX年中考的紧迫感,或许还沉浸在上一届某些孩子取得佳绩的喜悦或是某些孩子表现不尽人意的深沉思考中。还没来得及缓过神,XX年中考又悄然而至,随着新课程教学即将结束,中考复习即将到来,新的任务、新的目标又摆在了我们面前。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为了实现我们临城中学中考更上一层楼的目标,今天,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全体初三年级教师在这里隆重召开了“中考备考会议”。
回顾XX中考,我们有好多同学考出了好成绩,其中十多位同学被临高中学高中部录取等。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临城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团结拼搏、科学务实、积极进取的精神所在。
展望XX中考,我们更加满怀信心,踌躇满志。理由有四点:
一、有一支素质强的班子队伍
对于初三毕业班,学校特别的关注,加大了教学教研管理力度,抓得早,抓得紧,校领导更是倾注大量精力。本学期初即扎实部署年级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这些老师是多年的毕业班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毕业班的教学、辅导、复习备考等业务性工作非常精通。且管教有度,勤于管理,善于思考,与老师们精诚合作,初三年级整体表现出生机盎然的精神面貌,无论从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状态和成绩都有明显的进步,良好的管理必有良好的结果。
二、有一支师德过硬的教师团队
作为初三教师的一员,我感触颇深。初三年级的老师任务重,时间紧,工作繁忙,压力大。但是,我们的老师却是那样的不计较,不辞劳苦,敬业爱生,认真努力的把教学工作做好。这支队伍,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工作毫无怨言,细致到位,乐于助人。也有青春活力的新秀老师,虚心学习,积极肯干,诚心服务学生。当同年龄人还在外面疯玩着的时候,他们却与教室为伴,与学生为伴。其实,我们整支队伍都是这般的敬业,都在默默的奉献着,我们的老师以校为荣,与学生心连心,对待工作有闯劲干劲和拼劲,对待学生有爱心耐心和细心。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初三的成长和进步,与你们一起,我时时受感动,时时受鼓舞。你们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正是你们的这种奉献意识,吃苦精神和过硬的教学本领成就了我们这届的初三精神,让我们看到XX中考新的希望。面对社会的关注,领导的信任,家长的重托,学生的期待,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信心百倍!这里,我谨代表学校再次向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相信大家是幸福的。因为人只要用激情、爱心、智慧、感恩和追求对待工作与生活,是很快乐和幸福的。尽管我们工作环境枯燥单调,工作负荷重,精神压力大,收入薪水微薄,但是我们满怀激-情、满怀爱心、满怀智慧、满怀感恩、满怀追求,所以我们都是一个幸福的教师!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中考复习备考中,我希望每一名任课教师都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强手联合,学科互补的良性备考氛围。特别是在教学辅导、复习备考工作上,人人重管理,个个抓备考,班班搞竞争。明年的中考岂不辉煌灿烂?
实践证明,打造一批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中考备考教师队伍,是学校备考有序进行和确保高质量完成中考工作的重要途径。
三、有一套完备的管理方法
一是强化“校领导年级组工作包干制”,协同年级组长加大对年级组的管理力度;二是召开各类专题会议,如班主任会议、学生动员会、试题分析会等,针对年级的实际情况,瞄准中考目标,理出系列思路,并制定具体措施;三是准备出台考核方案,实施奖励鼓励,用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
学校工作最终的凝聚点就在教学的质量上,学校的兴衰与中考质量息息相关。所以,我希望中考备考领导小组要统一思想,视质量为生命,每人分工明确,一人负责一个方面,做到细致,扎实,不留疏漏,尤其对每次测试测评要认真做好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措施。要严格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环节,狠抓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班级管理中抓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