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 第一章
地理教学论的概念: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填空)地理教学活动诸要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地理教学环境。(简答或填空)地理教学论应隶属教育科学。
将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怜法、文献法、经连总结法等
第二章
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名词解解)
最常见的课程类型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和外围课程等。
我国地理课程有向“综合型”活动型”、“自主型”发展的趋势。(填空)论述题:世界范围内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表现出来的共同趋势是:地理课程的地位得到提高;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多样化;地理课程的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地理课程内容采用区域学习和专题学习的构建方式,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推行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学习评级机制。
1、国外地理课程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2、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
3、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4、课程标准知识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
5、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
地理教材:广义: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应包括所有适用于地理教学活动的材料
狭义:就是通常所说的地理教科书,即地理课本
第三章
学校的教育目的系统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地理教学目的是:
1、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2、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评价
3、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认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地理课程目标由三个领域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被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动机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填空或简答
地理教学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一样: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具体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一是地理课程标准,二是地理教材,三是学生
因此设计教学目标要中和以上三要素,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以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代替地理教学目标
2、在一则教学目标中尽量指出一条要求
3、要正确协调好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关系
第四章
地理教学方法: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采取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
1、地理教学方法的继承性
2、地理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3、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4、地理教学方法的创造性
5、地理教学方法的“地理性“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 指导法、板书笔记法等
讲授法:讲解、讲述、讲读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优点:
1、讲授法能将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简洁、快速地传授给学生
2、讲授法适应性强,方便、灵活,课堂内或在室外、野外都可以运用
3、教师进行讲述、讲解时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逻辑顺序,甚至动作、姿态、风姿等,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生地理知识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
4、讲授法还能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以及当地或学校的实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缺点:
1、教师讲授得完善,不等于学生理解得完整,知识的传递“并不像传递物理东西那样直接简单。他既不能采取手对手的交接那样简单的方式来传递,也不能采取脑对脑的直接灌注的方式进行。
2、教师的讲授假设全部为学生所领会,也不等于学生就会应用
3、过长时间的教授也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
地图法:是指教授和学生通过地图、剖面图和其他示意图,传授地理知识,培养读图用图技能,发展记忆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学生实践活动的方法:地理调查法、地理观测法地理实验法 地理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地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地理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
第五章
地理教师的角色:地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从功能出发,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
地理教师能力结构包括: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和地理教学评价能力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特点,对地理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年度、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1,分析学生的特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2、制定恰当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方法
4、预测课堂情形变化 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地理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地理板书能力、绘制地理版图和版画的能力、制作、搜集教具的能力、开展地理实验的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地理教案:是教师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为实施课堂教学而设计的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教学 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
教案的内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参考 资料、课后记等
地理学案:是地理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教学内容、沟通学和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说课: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评委,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
地理说课内容:说课程标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具体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重点的选择及其确立依据,增加或删减的教学内容与理由
第六章 1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基本途径包括一“奇”引趣、以“新”增趣以“智”激趣、以”美”诱趣
2填}地理学习中读图的一般过程:观察地理、分析地图、绘制地图、默记地图。
3{填}地理学习中调整学生测试心理的测略:谈话分数观念、体现区别对待、提高命题技术。
3加强科际联系的方法有课内渗透和课外延伸。
第七章
1{名}地理教学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系统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根据一定的教育观念或地理课程目标,对地理教学的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地理教学评价的类型按评价标准分类
有{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别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功能分类有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3{名}相对性评价是以一个学生的地理成绩与同一群体的平均成绩或标准样组的成绩性对比较,从而确定开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水平或程度。
4{名}绝对性评价是在被评价集体之外,是与限制定的,通过与评价标准相比较,可以确定被评价对象达到目的的程度。5{简}学评价的功能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
6{填}评价信息的收集途径有观察、访谈、问卷、测验 7[填]地理学习的评价有成长记录袋价、表现性评价、学生自评。
8地理学习测验的编制的步骤是确定测验目标、确定测验目的、编制双向细目表、编制试题、测验试卷的编制、确定评分标准。
9授质量的自我反思{填}在自我评价中反思、在他人评价中反思、在评价学生中反思。
10听课的基本要求{简}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要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要处理听课者与被听听课者的关系、要及时了解对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的信息。
11评课的基本原则{填}促进提高原则、实事求是原则
12评课的主要内容{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语言、教态、教学效果。
第八章13{名}地理教学管理是地理教学管理人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特有的管理行为,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地理教学工作,以求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过程。
14{简}学校地理教学管理的内容是对地理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对地理教学硬件资源的管理、对地理教学资金的管理、对地理教学资源的管理、对地理教学日程的管理。
15{填}地理教学管理的基本环节是制定计划、实施管理、检查监督、总结评价。
第九章
1、{填}地理教学的软环境是由地理教学信息、地理教学组织、教学形式、课堂氛围、教学情境等构成。
2、地理教学环境的功能{简}地理教育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地理学习动力的功能、地理信息传播的功能、地理美育的功能。
3、地理课外教学环境:是所有课堂以外的地理教学场所及其组织的总称。
4、地理课外教学环境的功能{简}它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学习环境、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活动能力、它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的重要场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5、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根据地理教学目标和地理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地理教学设计,合理选择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要素,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对它们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通过多种方式的人机交互作用,呈现多媒体教学内容,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的教学环境。
第二篇:地理教学论
1夸美纽斯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开山鼻祖,也是现代教学的创始人。编写大教学论,世界图解。2清朝政府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我国全面举办现代学校,建立现代学制,称葵卯学制。我国的中小学地理课程设置由此开始。3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发表地理教学法之商榷。4地理教学论研究地理教学,包括地理教学问题,教学活动及教学规律。教学问题分为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和技术问题。5地理教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地理教学规律,确立地理教学价值观,优化地理教学艺术。6备课概括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课题教学计划,写课时计划(教案)。7教学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遵循学习的内在规律。8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简称ID,是以地理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地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地理教学的目的的要求,用系统方法分析,对参与地理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目的是用最优化的观点和思想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意义在于教学设计将给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特点为指导性,整体性,操作性,创造性,着重创设的是教与学的系统,以学习者为出发点,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功能是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助于科学的评价教学,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自我认识。原则是整体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开放性,发展性,灵活性和艺术性原则。9中学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是介于地理学与教育学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理论基础是地理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教育科学基础,心理科学基础,哲学基础。10斯金纳联结学习理论或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加涅联结认知学习理论;拉斯韦尔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布雷多克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的7W模型。11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的问题,是以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研究对象。12系统论的核心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13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分析把握规划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方法体系和步骤方案。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分为第一代ID模式以联结学习为理论基础和第二代ID模型以联结认知为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第三代设计模型);14地理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分析设计评价三大环节。15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部心理的变化。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16初中地理课程总目标:知识方面的要求,技能方面的要求,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分目标。17高中地理总目标: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关键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终极目标。18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19地理教学目标功能:指向、评价、调控功能。教学目标对指导学生课堂学习的作用为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帮助教师修正教学活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20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全面重点而突出,注意层次性和联系性,体现科学性和适应性,目标可操作性。21教学目标设计的特殊要求:突出情感教育功能强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2教学目标设计包括教学对象分析,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制定教学目标等基本内容。教学对象分析即分析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起点能力分析、心理状态分析、学习背景知识的分析等。23教学目标编制的方法:列出知识网络,确定知识点。知识点性质有事实、概念、技能、原理和问题;确定教学目标的层次。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动过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形成教学目标二维表,即把学科的知识点作为纵轴,把学习水平作为横轴,然后确立某个知识点应达到哪一级学习水平;书写教学目标,分为教学对象,学生的行为,确定行为的条件,表现程度。24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指导思想是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高中地理课程内容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论题,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25我国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部分组成。课标作用: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成绩考核的依据。26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教师要对现有教材进行必要处理。必须以课标为依据,正确运用教科书的同时,应注意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容量和深广度要恰当;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明确;呈现方式既要便于教,更要便于学;教学内容安排要符合知识内部系统顺序;教学内容设计要便于学生的探究和建构;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应符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心理发展的心灵特征等;还需对学校设施和教学环境进行分析和估计学校的教学硬件和教学环境是否到位,还必须符合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时代的特定要求。27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特殊要求: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地理教学内容;突出区域性、综合性;密切联系实际,反应应用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提高其他地理科学素养;主义与其他学科综合;教学内容设计要便于学生的探究和建构。28教学内容设计策略也称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和组织策略,是指怎样选取教学内容,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顺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应如何展开的策略。期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定序、综合和总结是四个环节。29确定每一堂课的内容顺序原则是对于概念性和理论性知识,将最简单、最熟悉的内容首先安排;过程性知识应反映该过程的实施步骤;并列概念的内容应同时呈现;原理性知识应在相关的过程性知识之前先教。30总结策略指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或是对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包含课后总结和单元总结。31课的结构指每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32加涅教学程序策略包括: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告知学习者目标;刺激回忆先决性的学习;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导行为,提供反馈;评定行为,评估作业;增强记忆,促进迁移。33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任务,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符合教育和认识规律的手段和方式,称为教学方法。34三种基本的教学方法为教学的组织方法、认识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指导自学法、练习法、游戏法。认识方法包括观察法、记忆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方法)、形成地理技能方法、解决地理问题方法。教学手段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地理形象直观教具(图片、标本、模型、仪器等)、地理示意图及统计表、地理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讲解、讲读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分为描述性讲述和解释性讲述。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操作流程为提出案例,以例激趣;分析案例,以例说理;拟定方案,以例导行;归纳总结,自行反思。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创设情境的途径包括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全员参与为前提,以个人及小组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方式。发现式教学法(布鲁纳)是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去发现事物的规律。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有教学对话式、提问讨论式和引导探究式(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探究式教学法(施瓦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的独立认知活动,通过探索、研究来获取知识,着眼于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意志。适用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教学内容。35地理教学方法选择的要求: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应服从于教学目标;应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应从学生的心智特点出发;要从教师自身条件出发。36地理教学媒体是地理教学活动中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物质载体。其特点: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型,工具性。分类:按先进程度分传统教学媒体(主要指地球仪、地图、地理模型、地理图片、地理标本)和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录音机、录像机、光盘、多媒体数字资源及他们的软件);主要功能: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表象,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利于地理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37课堂教学媒体设计的程序:确定必须有媒体来表现的教学内容;甄别可供选择的媒体类型;选定高效低耗的媒体;设计媒体出示的时机、方式、步骤和次数。38地理多媒体设计的注意事项:要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找准最佳出示时机;要从教学内容特点出发,合理利用,避免滥用;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结合起来;注意多媒体的适量使用,注重学生能力培养。39教学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CAI课件的应用,直观性和科学性并重;留出一定空间,培养学生能力;突出交互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画面简洁明快、主题突出,有利于控制;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要有可调控性和可修改性;注意教学内容的精确性。40广义地理教学过程指在遵循地理教学规律,贯彻地理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地理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过程。狭义的指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即备课—上课—评课的过程。41教学过程实质的主要观点有特殊认识说、认识发展说、实践说、交往说。其实质是地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地理教学过程的特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懂得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42正确认识地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应该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自主地、积极地从教学环境中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立知识结构;地理教学过程是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三者的统一,而不是割裂。在同一个教学内容和主题下,学生既获得了地理知识,能力也有所提高,情感也得到了体验。43地理教师、学生和地理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最基本因素,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之间构成了三对关系:教师--学生,教师--教材,学生--教材的关系。44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具有社会性和目的性。本质特征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地理认知活动是学生得到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45地理单元教学过程设计:a单元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是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其次是划分课节,确定课时教学顺序。然后是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课时的安排。B地理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地理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地理课时教学过程包括:教学任务分析和起点行为分析;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和方法;确定教学媒体的使用;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处理方法,预计在测评后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补救;板书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顺序;联系。46地理教学板书:纲目式板书—是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条理,但对地理事物的前因后果和相互关系较难反映出来。框图流程式板书—介绍工艺流程、运输路线、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演变或循环路线。表格式板书—把相关的地理事物、区域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在对比中掌握知识,把握事物的共同特征,发展比较思维。图解式板书—对比较抽象的地理内容,可设计板图与板书相结合的形式,使抽象的事物经图示而一目了然,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原文,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分布模式板书—使用于地理分布规律的描述,这类板书不仅可以描述出分布的相对位置,还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分布的情况,找出相应的规律,给于充分的理由。纲要信号图式是指教师把要讲的内容概括总结成图表、示意图和符号、关键性的语言和文字,提纲性的表示出来,给学生以简明直观的感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记忆能力。板图示板书把有关的地理事物在示意图上表示出来,有利于学生了解他们的空间分布和联系,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空间属性。填空式板书是教师在板书时将最重要的地方留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所讲的重点所在;另一方面当教师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填空,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结构式板书是将教材的内容经过分析、整理,按照地理事物的从属关系、因果联系,用箭头或括号表现出整体的知识结构体系,这种板书将无序的地理内容形成有序的框架体系,便于分析结果,找出异同,抓住特征,也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和理解。47教学方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具体体现,简称教案。48地理教学结构模式:提出问题,阅读图像,分析归纳,巩固应用。48地理教学课堂的准备:a学期地理教学计划的制定,包括基本情况分析(班级一般学习情况和地理学习情况);本学期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本学期教学改革重点或科研课题、教改措施等;教师的进修(包括听课、学习计划);教学进度的安排(列表写出教学章节的时间、期中及期末复习及考试的时间安排,其他教学活动安排,如参观野外考察等)b钻研地理教材c设计教学方法49写教案的意义:为教学活动提供依据;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展开。50写教案时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差异性,艺术性,可操作性,变化性。51地理教案的内容a地理教案内容包括授课学校、班级、主讲教师和日期;课题(本课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型(新授课,复习课);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提纲;作业处理及课后分析等。b教学过程的步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作业安排。52地理教案基本格式:叙述式(详案和简案),表格式,活页式又称卡片式教案,特点是运用活页卡片编写教案,有按课时、知识点、章节等编制的资料卡,使用灵活、方便,利于更新保存。53在初中地图教学中应注意:提高认识,帮助学生客服地图认知障碍;激发兴趣、培养观察地图的积极性;注重课堂,明确地图运用要求;善于引导,提高用途综合能力。54绪论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绪论课是建立学科整体观念的开始;也是培养良好兴趣的重要环节。绪论课特点:纲要性和概括性;抽象性和浓缩性;简单性和枯燥性。策略: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备好课,加强教学对象和专业特点的针对性;要在教学中认真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史与论,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要注意突出教学的重点和学科的用途。55地理绪论课内容组成:对地理知识系统的概括;对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介绍地理学习的相关要求和方法。56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要求:注意构建学生的地理知识网络;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复习方法;复习课不能仅仅理解为期中、期末前的复习,而要注意把经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总结性复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57活动课设计的原则:实践活动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创新精神原则,交流合作原则,开放性原则(活动时间与空间,活动内容开放,活动过程开放),适应性原则。58教学设计的评价指对教学设计进行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统一。分类:从价值判断观点分为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评价观和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评价观;从事实判断观点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59教学设计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成效做出确切的诊断;对教学设计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做出明确的规定。60教学评价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有关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测量、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61教学设计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地位:教学设计评价是教学设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活动是渗透在教学设计过程之中的。一般把其作为设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加以阐述。意义:促进当前设计的优化;帮助后继设计的完善;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62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和调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以及对教学设计效果的评价。63地理教学方案的评价包括对教学设计目标、教学设计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设计的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教学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学科的思维品质等。教学设计效果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学习方法、能力的掌握情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64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评价的原则:导向性,整体性,指导性,科学性原则。65阿布赛弗认为教学中影响评价的原因划分成三个维度:参与者(学生、教学者、管理者和社会),评价的成分(输入阶段—适应性,历史和目标(清晰性,完整性,重要性,顺序,可实现性,预想结果);操作阶段—方法和评价过程;输出阶段—效果),评价的操作(受三方面操作的控制一方面是定义,指明了评价内容的范围;二方面是分析,确定在特定的背景中评价的变量如何;三方面是建议,即价值判断的形成过程)。66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的设计策略:a教学设计个环节细分策略。把教学设计分为教学设计目标、教学设计内容、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效果,然后再对个部分细分。优点是脉络分明、层次清楚,而且便于操作;不足之处是有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倾向。B教学问题诊断策略,特点是针对性强,但系统性,完整性有些欠缺。C教学反思追问策略特点是评价中考虑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结果,有利于促进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提高教研热情,有利于学生反馈学习的成功之点与失败之处,对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缺点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反思过度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教学实践。67教学设计评价的指标要素:与目标因素有关的指标,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何,掌握科学方法的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怎样,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如何,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什么。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从表情上分析学生对讲课内容和速度的适应性,从课堂提问中分析学生对教学设计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课堂秩序上,分析学生对学习的注意或投入程度。与教师因素有关的指标,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与教学方法和管理因素有关的指标。68地理教学设计的评价分为教学设计的前测和教学设计的后评。69地理教学设计进行评价主要使用测验、调查和观察三种方法。70地理教学设计评价的有效性:要重视对评价的补救;重视对学生背景及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分析;重视评价指标的设计;重视对教师进行评价方法的培训。71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72开展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意义:反思代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观念;提供了教师发展专业能力的新方法;开辟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教学反思的内容:反思教学态度、行为;反思教学策略;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反思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具体说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些学生创新,写再教设计。73教学反思形式:个体反思,实现方式是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来反思;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通过学生的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同事的听课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集体反思。74写教学反思的方法:从怀疑处反思;从转换立场处反思;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转换时空处反思;从联系对比处反思;从事物本质处反思。75写教学反思时的注意事项:注意反思的落脚点;注意反思的系统化;注意反思的实践性;注意反思的发展性。76地理教学再设计过程就是教师教学思想提升的过程。在设计方案的修改或者重新设计的、学科本身,也取决于教学设计者的职业水平,还取决于资源状况。77教学再设计注意的问题:明确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树立正确的教学再设计观;注意教学再设计的规范性;重视教学再设计的情境性;注重活动设计的针对性;提高课件使用的有效性;保持教学再设计的一致性;提高教学在设计的创造性。
第三篇: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
第一章 绪论
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传统的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坚持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重视的是地理教学现象中“教”的现象。
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对地理教学现象中“学”的现象的探讨研究。以“学”为目的去“教”,这是现代地理教学论的根本宗旨。
(二)地理教学活动诸要素
八个主要因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环境。
二、地理教学现象的8个要素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学生——核心因素、根本因素。是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
2、地理教学目的——基本因素,是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地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都是为了达到地理教学目的而进行的。
3、地理课程——最实质性的因素。
4、地理教师——主导因素。
5、地理教学方法——为目的服务,为教师、学生所用。
6、教学评价——监控、监测其他因素。
7、教学环境——条件保障因素。
8、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因素。
第二章 课程论
一、地理课程的定义:“课”,指课业,就是教学内容;“程”,指程序、进程。这样,地理课程就可以定义为:地理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来说,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课程受制于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
二、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编订的课程,如把学校众多课程分别独立地设计为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课程强调知识的纵向发展,教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的优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2、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的特点是打乱原有学科界限,按照知识体系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及内在联系,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形成综合性课程。例如美、英等国把历史和地理综合为“社会研究课”(日本称社会科),把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生理、实用技术等综合为“综合自然科学课”。
综合课程强调知识的横向联系。它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概要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开扩视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概念。
3、问题课程
这种课程的编制方法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中心编写教材、设计课程。其课程设计与学科课程有明显差异,它主要以现实的社会需要和生活需要为线索,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组织教学内容。
问题课程设计不受传统学科界限的制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对于促进知识的综合化,吸收新兴学科的基础知识,加速课程内容的更新,以及密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都有较大优势。
4、活动课程
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作为设计课程的依据。其特点就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三、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综合性、地域性。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 “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四、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章 目的论
一、教育目的的层次
二、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
1、地理教学目标的动机功能
是指地理教学目标作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力量,引起或推动各类地理教学活动的进行,以达到预期结果的作用。发挥目标的动机功能还需要以学生的动机作为中介。
2、地理教学目标的调控功能
调控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
3、地理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
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地理教学目标陈述 两种方式:结果性目标的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 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目标的陈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例如“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如“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四、内容标准中有关结果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1、知识的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行为动词如说出、描述、举例、列举、识别、知道、了解、指认、确定等。标准中的实例: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知识的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出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比较、理解、归纳、判断、区别、预测、对比、收集、整理等。标准中的实例有: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分组准备某一大洲的资料,整理归纳后,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3、知识的应用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行为动词如应用、运用、设计、编辑、撰写、总结、评价等。标准中的实例有:★收集有关北京的图片,编辑以北京概况为主题的地理小报。★运用地图说出区
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例如,给出印度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的资料,就“印度人口增长是否促进了印度的经济发展”进行正反方的辩论)。
4、技能的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行为动词如模拟、模仿、重复、再现等。标准中的实例有:★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模拟一次暑期旅行,选择旅游路线,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
5、技能的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行为动词如绘制、测量、测定、查阅、计算、试验等。标准中的实例有:★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6、技能的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行为动词如联系、灵活运用、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等。标准中的实例有:★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活动。★召开地理专题讨论会,对某一专题进行探讨。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等。
五、内容标准中有关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
1、经历(感受)水平。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行为动词如感受、体验、体会、尝试、感知、寻找、交流、参观、访问、调查、考察、接触等。标准中的实例有:★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和文化特征★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
2、反应(认同)水平。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相应的反应等。行为动词如认同、接受、反对、欣赏、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重视、尊重、爱护、珍惜、拥护、帮助等。标准中的实例有:★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3、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行为动词如形成、养成、树立、建立、坚持、增强、领悟、追求等。标准中的实例有:★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第四章 方法论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概念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二、各类各种教学方法:按照教学方法外部形态结合学生认识活动特点的分类,可以将地理教学方法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际工具,它在教学过程中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媒体,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大量是靠语言来实现的。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板书笔记法等。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演示各种地理教具、地理实验和组织课外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真实性。
(三)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地图、地球仪、剖面图、示意图等以象征符号表征的图象,使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地图法和“纲要信号”图示法。
(四)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与学的方法。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五)以实际活动为主的方法。①地理调查法②地理观测法③地理实验法
(六)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①小组合作学习法②讨论教学法③角色扮演法
三、教学方法的教学步骤:(1)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 1)地理调查法 1>准备工作
1)选定调查课题 2)确定调查区域 3)拟定调查计划和调查提纲 4)做好组织工作 2>实施调查
3>完成调查报告,撰写小论文 4>交流调查报告,宣读小论文。2)地理实验法
1>确定实验题目,明确实验目的 2>设计实验方法
3>设计实验过程 4>评价
(2)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1)发现教学法
1>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矛盾,并提出要求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假设; 3>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检验假设,不同观点可以争辩; 4>对争论作出总结,得出必要的结论 2)案例教学法
1>案例呈现 2>学生体验 3>教师指导分析(问题、讨论)4>总结 3)问题解决教学法
1>提出问题 2>识别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条件 3>提出假设 4>对各种可能的答案进行求证 5>形成结论,评价结论
(3)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第五章 教师论
一、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 ⑴地理教师本体性知识。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具备的特定的地理学科知识:①地图知识②自然地理知识③人文地理知识④区域地理知识⑤地理信息技术知识⑥地理学科的方法论知识 ⑵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应该能够将本体性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任何学科的教师必须是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武装起来的教师。①普通教育学②心理学③课程论④地理教学论⑤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⑶地理教师实践性知识。地理教师在实施教学行为过程中所要具备的教学情景知识和解决问
题的知识。(教育智慧)
自我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教学效能感 人际知识:对学生的感知和了解、热情、激情 情景知识:如何处理随机事件
批判反思知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
⑷地理教师文化知识。除地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之外,地理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指示以及工具学科的知识。
二、说课与讲课的区别
说 课 讲 课
目的
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达到地理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形式
以教师为对象,是面对教师的一项单边活动 以学生为对象,是面对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 内容
运用教材及相关教育科学理论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主 评价
以教师整体素质作为评价的标准
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第六章 学习论
一、地理学习动机类型 从地理学习的内驱力来看,分为三种类型 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以求知为目标的动机因素,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
学生潜在的对地理学科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心理倾向是影响地理认知内驱力的直接触发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地理知识、技能、方法、观念等,这种学习成就本身使学生获得某种满足,原有的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得以强化,进而又产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满足的欲望,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
地理认知内驱力的形成与巩固的关键因素是学生是否有正确的地理学习目的。取决于学生对地理课程价值的认识:①科学价值:如学习地理,可以了解地理学在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性的资源、人口、环境问题,进行生产布局、经济区划和防御灾害等方面能发挥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②生活价值: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就会更好地适应环境、利用空间、选择位置,个人出差、旅游时就更为方便。③文化素质价值:学习地理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了解祖国、了解世界等等。④心理发展价值:学习地理可以开阔人的胸襟、丰富人的情感;地理知识的区域性和广阔性的特点,能使人经常进行各种地理想象活动;地理形象思维的运用,有利发展人脑的右半球。⑤交往价值:如学习地理有助于同其他地方、国家的不同民族的联系和交往。⑥审美价值:学习地理能领略多姿多彩的地理风光,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水平。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心理学上把学生因自己的胜任能力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称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地理学习中,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因自己不断取得较好的地理学习成绩,在班级中赢得了相应的地位(如在班级的名次提前,获得较高的等第,受到教师的赞赏和同学的尊重等);一定的地位又使学生体验到自尊心的满足,学生会产生进一步取得较高的地理学习成绩的需要。同时,地理学习成绩一贯突出的学生,还可能在这种学业成就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行为指向今后与地理有关的学术或职业方面的目标(如地理学习成绩突出,可能会促使学生选择报考高等院校地理专业的志愿)。3.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与认可而产生的学习动力。
附属内驱力既不指向地理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取得地理学习成绩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教师或家长那里得到赞许和认可,因此它也属于外部动机。
二、地理学习兴趣
(一)什么是兴趣
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兴趣和爱好是积极性的来源,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动力。是形成认知内驱力的重要因素。——地理学习的诱因
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地理学习的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理学科本身具有高度趣味性
①人们对异域的好奇心②人们对自然的神秘感③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
(三)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水平不高
①列举可能的原因②如何获得真实的信息
(四)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①以“奇”引趣②以“新”增趣③以“智”激趣④以“美”诱趣
第七章 评价论
一、地理教学评价概念 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系统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地理课程目标,对地理教学的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狭义:对学生 广义:对学生、对教师。
二、地理教学评价的类型
(一)按评价的标准分类
预先设定的标准、集体成绩、个体成绩
1、绝对性评价
是把学生个人的地理学习成绩同既定地理教学目标进行比较,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地理教学目标或达到程度的方法。
2、相对性评价
是指在评定学生的地理学习时,把个人的地理成绩与同学年或同班其他学生的地理成绩相互比较,从而确定与解释其地理成绩的方法。
3.个人内差异评价
是指在个人内部就学力和能力等进行纵向比较所作的判断。
(二)按评价的功能分类
诊断、及时反馈、最终结果 1.诊断性评价(学习前评价)
诊断性评价一般在学年、学期或单元的开始进行,因而也叫学习前评价。诊断性评定的目的是,根据评价来确定教学的对策。
2、形成性评价(学习过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修正地理教学活动本身的轨道,使教与学获得更佳效果所进行的评价。
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的效果及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地理教学。
3、终结性评价(学习结果评价)
终结性评价一般放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是授业全过程结束时,为把握教学成果而进行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有两项重要的功能:一是向学生提供他们达到地理教学目标程度的反馈,二是为已完成的这门课程确定成绩。
三、地理试卷的编制
(一)测验试卷编制的步骤
1、确定测验目的 如:毕业会考与中考
2、确定测验目标 所要测量的学生学习行为成果 考纲
3、编制双向细目表
4、编制试题
5、测验试卷编制
6、制定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二)常见题型的编制要求
1、选择题的编制要求。什么是选择题?选择题有何特点?选择题编制要掌握的要领。见课本P204—P205
2、填空题的编制要求。什么是填空题?填空题有何特点?填空题编制要掌握的要领。见课本P206—P207
3、问答题的编制要求。一般包括简答、论述两种类型。问答题有何特点?问答题的编制要领 见课本P207—P208
4、材料情景题的编制要求;地理试卷中的材料情景题有何特点?材料情景题的编制要领 见课本P209—P210
四、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
一、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 1.教学目标
(1)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合理。
具体表现在:符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教材内容特点,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具体。
具体要求是:教学目标陈述详细、明确,可观察、可测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必须清楚,并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可能达到的水平有正确的估测。
2.教学内容
(1)正确理解教材,呈现的地理信息科学、准确。
具体表现在:把握所讲授教材的主要观点,理解编者意图与所教部分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区分知识层次与知识结构;讲授过程中,对地理事实知识、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都能交待得清楚、准确,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没有科学性错误。(2)突出教学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手段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突破难点。
(3)举例恰当,理论联系实际。
具体要求为:所举实例具有典型性,与所教教材联系紧密,说服力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所教知识与乡土实际、工农业生产实际、地理环境实际等的联系,且联系自然,体现知识的应用性。3.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合理。
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按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生的认识规律安排,各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富于整体性。
4、师生活动
师生教与学有较高的积极性。
师生之间的沟通性好,教与学双方情绪饱满、相互呼应,课堂气氛好,教师能正确处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控得当。5.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选择恰当。
即教学方法的选择符合地理教学原则,符合课型特点,符合课堂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2)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善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培养学习技能和习惯。(3)教具与手段选择合理,运用恰当熟练。(4)板图、板画、板书设计规范,运用熟练。
能边讲边绘板图与板画,绘制的板图板画轮廓逼真、形象生动、设计合理,板书概括性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字迹工整。
6、教学语言与教态
(1)语言表达能力强。
语言准确、科学、生动、形象,简洁精练,条理清楚,音量适中,语调快慢适度,富有启发性、逻辑性。
(2)教态亲切自然。仪表整洁,教态亲切、自然。
7、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
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2)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
评估要点是,是否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能力、思想教育等目标,以及达到的程度如何。(3)学生反应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听懂、弄通、记住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满意程度高。
二、教师授课质量的自我反思
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自己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一)在自我评价中反思
成功之处——保留、积累、发扬光大
不足之处——汲取教训、改进、在修正错误中成长
(二)在他人评价中反思
同行的评价——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生的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理性对待
(三)在评价学生中反思 根据观察结果随时反思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反思
三、听课 如何听课?
要有目的听课(学习、评价、研究);要了解课标、教材、学校、教师情况;要摆正位置,放好心态;要记录,多思考
听课记录有两种常见方式
按教学过程的顺序进行记录:从教师登上讲台到打下课铃、教师宣布下课为止的全程记录,一般按教师所安排的教学结构予以记录,这样有助于看出教学过程完整而系统的全貌,适宜作全面性分析。
按问题归类记录:按预定的研究重点或专题进行记录,主要捕捉与预定评价重点有关的信息,以用于有针对性的评价。
四、地理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方法
(一)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在课后以集体口头评议的方式,对地理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评价。—评课
定性评价可以就教师教学的某一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探讨,使被评教师了解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及其原因。
要对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而且应当把观察到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为课后的分析提供事实与依据。
(二)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对课堂教学中的诸因素用数量加以描述的方法,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定量评价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标准评分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分法”。
1、标准评分法
这种方法是按所拟定的评价项目及评价要点,每个项目按其重要程度拟出“标准分”,评价时按评价要点给分,然后各项相加,以总分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
总体评价等级分优、良、中、差等四个等级。也可以以百分制衡量。这种方法标准具体,操作简单易行,是地理教学质量评价常用的方法之一。
2、模糊数学综合评分法
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项,每项又有若干评价要点,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
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既不是可以实测的(如长度、重量等),也不是能用作业完成的多少来测定的,而只能表明它拥有的特征的多少,如“优”“良”“中”“差”,或“好”“较好”“一般”“较差”这类模糊的概念来表达,所以要借助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计算综合值,并用来说明教师授课质量的高低。
第四篇: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地理教学活动的要素: 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地理教学环境。
2.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重点)。
经验总结法: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之下,一句地理教学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材料,通过整理、分析、综合、概括,是感性认识上升到教学理论高度,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在中学地理教学界应用广泛,尤其是一些具有多年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运用较多。运用经验总结法一般应注意地理教学经验的去伪存真,注意地理教学经验手机的广泛性,注意辩证地收集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注意将个别的教学经验生化为普遍性的教学理论。
3.影响地理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分析一下,地理课程与地理教学方法之间有哪些联系。
1)因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地理教学环境。2)
第二章
1.地理课程的含义:地理课业及其课程,通常来说具体表现为地理课标准和地理教材等。
2.地理课程的功能:是学生掌握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生能力和生产能力。
3.我国地理课程发展的趋势:综合型、活动型、自主型。4.把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的主要原因。
a)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这两个术语“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其中教学计划易与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相混淆,教学大纲易与教师的教学提纲相混淆,而“课程标准”这一名称则比较简洁准确。b)课程标准的内容更丰富,涉及领域更广泛。
5.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的区别。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而教学大纲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课程标准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二教学大纲是最高要资环08.4 徐欣怡 求。
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影视清晰地、可评估的,而教学大纲的描述相对笼统、模糊。
4)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成为地理课程的积极开发者、设计者,而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成为教科书的执行者。
5)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教学大纲侧重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6.新教材的特点。
1)重视选取材料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充分体现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研究重点的综合性学科,尤其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
2)编写者非常重视在教科书中体现学习过程,在教科书中设置如“阅读”、“活动”、“实验”、“研究”等学习栏目,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接受与理解知识。
3)教科书的内容和要求有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客户以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灵活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4)教科书图文并茂,栏目多样。第三章
1.地理课程目标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终极的课程目标;
过程与方法为课程的关键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课程的终极目标。
2.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层级:识记、理解、应用。
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4.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学生。第四章
1.教材加工方法:精简,补充,调整。
2.教学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学生实践情况,教师素养,学科特点,学校环境,认识规律。
3.教学原则六大体系:发挥地理教育功能的原则,广泛应用感性材料,应用乡土地理,科学阐明人地关系,地理事实和原理结合,激发兴趣。
4.地理教学方法的概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资环08.4 徐欣怡 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5.地理教学原则:完备性、独立性、简练性。
6.如何运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图”,讲解“大气的热力作用”个概念间的关系?试按讲解法的要求,设计讲解词。7.讲授法的优缺点。
优点:a.讲授法能将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简洁、快速的传授给学生,不需要经历地理学家探索地理事象那样曲折漫长的过程,因而在短时间里能够讲授较多的知识。
b.讲授法适应性强,方便、灵活,课堂内活在室内、野外都可运动,并能够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教学脚尖、教学对象修改讲授内容,也能够根据学听讲时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讲授内容的深浅度以及讲授的速度、节奏。
c.教师进行讲述、讲解时的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逻辑顺序,甚至动作、姿态、风度等,都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
d.讲授法还能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以及当地或学习的实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缺点:a.教师讲授得完善,不等于学生理解的完整,知识的传递“并不像传递物理东西那样直接简单。
b.教师的讲授假设全部为学生所领会,也并不等于学生就会应用。c.过长时间的讲授也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8.主板书的种类:纲目式、表解式、图示式。
9.演示法: 是教师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者进行示范试验,使学生获得对地理事物感性认识的方法。举例说明。演示法的注意事项:
1.和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密切联系; 2.演示的时间要及时;
3.对于重点内容进行演示,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不演示; 4.演示应突出实物的主要特征; 5.演示的数量应该适量。
资环08.4 徐欣怡 10.地图法: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地图(包括地球仪)、剖面图和其他示意图,传授地理知识、培养读图用图技能、发展记忆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11.“纲要信号”图表,就是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教师所讲内容的图表,它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文字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中大段大段需要记忆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
12.发现法是指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13.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
①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发现目的; ②作出假设,使学生明确思考方向; ③创设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
④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罗列证据,发现结论,归纳总结。⑤将发现的结论与事实材料相结合,加深理解; ⑥将发现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14.运用发现法教学的基本要求
①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②善于引导,讲求实效;
③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师生和谐氛围 15.发现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般而言,一下几个方面的地理教学内容可采用发现法:
①在学习新的地理概念、概念性结论或解释地理知识间联系的教学内容时; ②在新旧地理知识联系密切、新学知识相对难度不大时; ③在学习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时。
16.情境教学法:提供学习资源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17.案例的呈现方式 1.先案后理型 2.先理后案型
3.案理同步型
18.分析一下,案例教学与一般意义上的举例说明有说明不同?
资环08.4 徐欣怡 19.问题解决教学法的步骤。
发现问题或疑难
确定问题的所在和问题的性质 提出可能的解答或假设 选择一种合理的假设
对问题解决的总结评价
20.合作学习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第五章
1.地理教师的角色:地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2.有人认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的结合固然完美,但这是理想化的甚至是矛盾的。因为,一位教师要做到二者兼顾,难度非常大。你认为该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3.学案: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编制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的学习方案。
4.地理学案的内容: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知识结构,学法指导,技能训练,学生反馈,新课预习。
5.运用学案进行教学,主要是安排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合作学习。这是否意味着完全排除了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为什么?
6.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评委,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第六章
1.地理学习过程环节。
2.地理表象形式:单独地理表象、普通地理表象、想象地理表象。3.地理学习兴趣分类:直接兴趣、间接兴趣、相关兴趣。
4.图像教学教师应引导转变:从知识点识记到空间概念的落实;从图像信息归纳到地理规律的分析;从现实素材采集到地理图像的设计。
5.设计一节地理课的教学活动,从中体现“生活经验”、“科际联系”、“地域文化”、“全球视角”等要素。第七章
1.地理教学测量:对测评对象的特征、属性、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定量描述。
资环08.4 徐欣怡 2.相对性评价:以一个学生的地理成绩与同一群体的平均成绩或标准样组的成绩互相比较,从而确定该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水平或程度。
3.诊断性评价:是在新的课程或某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合于学生的需要和背景以实现因材施教,对学生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价。
4.地理学习评价信息的收集途径:观察,访谈,问卷,测验。5.地理学习过程的评价。(举例说明)
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学生自评; 6.开展学生自评的关键内容。
重视学生自我评价意识的培养;给学生提供评价的参照标准;保存学生自我评价的记录;对学生自评进行评价。
7.试卷编制的步骤:确定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目标,标志双向细目表,编制试题,测验试卷的编辑,确定评分标准。
8.评课: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的分析和评价,是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的解释。
9.评课的基本原则:促进提高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因人而异原则。10.书P220 第二题。第八章
1.地理教学计划管理:就是通过对地理教学工作和活动的按排,控制和指导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从而使地理教学活动处于良好状态,并取得良好的地理教学效果。
2.对地理教学实施管理的过程:指导、协调、组织、调节。第九章
1.地理教学硬环境是有学校内外各种物质的、物理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有形的“环境”。它由地理教学设施、地理教学信息载体等构成。
2.地理教学软环境:有地理教学信息、地理教学组织、教学形式、课堂氛围、教学情境等构成。
3.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如何处理好可样教学环境和课外教学环境两方面的关系?
考试题型:填空(15’)名词解释(15’)简答(20’)综合设计+辨析(34’)论述(16’)
资环08.4 徐欣怡
第五篇:地理教学论复习题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地理课程标准:它是地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地理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地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地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地理教学论:地理教学论是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地理教学设计:依据现代科学理论,确定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需要,提出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方法和步骤,并作出系统安排的过程,是一种解决地理教学问题的系统方法。
2、地理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3、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现代教学理论的开山鼻祖,现代地理教学的创始人,1632年发表《大教学论》,第一次对现代教学进行了理论设计,采用班级教学制度。4、1904年清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我国中小学开始设置中小学地理课程,师范学堂开始设置“地理教授法”课程后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改为“地理教学法”。
5、教学问题的三种类型: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和方法)问题
6、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教学问题、教学活动、教学规律
7、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1)揭示地理教学规律
(2)确立地理教学价值观
(3)优化地理教学艺术
7、地理教学设计的特点:(1)着重创设的是学与教的系统
(2)以学习者为出发点
(3)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4)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地理教学设计的功能:(1)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
(3)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4)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5)有助于科学地评价教学
(6)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自我认识
地理教学设计的原则:整体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开放性、发展性
第二章
1、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地理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教育科学基础、心理科学基础
哲学基础
2、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认知学习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相应的教学设计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第三章
1、教学目标:它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部心理的变化。
2、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
(1)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它对各级各类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教学目标只是对特定的教学活动期指导作用。
(2)教学目的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客观要求,是以指令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更多的带有规定性;而教学目标则较多的体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带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3)教学目的是某一历史时期学校教学的规范,不容许随意变更,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教学目标则是一种策略,可以有老师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变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新课程标准中地理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互关系——三者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知识与技能”教育是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知识与技能”教育和“过程与方法”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保证;“过程与方法”教育对“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1)全面而重点突出(2)要注意层次性和联系性(3)体现科学性和适应性(4)目标可操作性
5、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特殊要求:
(1)突出情感教育功能强的特点(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3)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四章
1、教学内容设计策略:
(1)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 地理概念性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策略 > 地理过程性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策略 >地理原理性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策略(2)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顺序的安排
> 理智技能的教学顺序 > 语言信息的顺序
> 地理技能的教学顺序 >地理态度的教学顺序
(3)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综合策略(4)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总结策略(5)教学内容设计的其他策略
2、地理学的基本属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3、高中地理课程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论题,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4、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作用:
(1)它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2)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3)它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4)它是成绩考核的依据
5、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
(1)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地理教学内容(2)突出区域性、综合性
(3)密切联系实际,反映应用性强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提高其地理科学素养(5)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6)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便于学生的探究和建构
第五章
1、教学媒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专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双边活动时传递和储存教学信息的工具或载体。
2、三种基本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3、讲授法
定义: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讲解、讲读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优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适应性,既可用于讲授新课,又可用于复习、练习、实习等。缺点:(1)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之间有时并不同一,教师的讲授化为学生的认识并不等量;(2)学生将教师讲授的知识从认识、理解到应用还需要飞跃;(3)长时间的讲授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4、案例教学法
定义: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基本流程:提出案例,以例激趣——分析案例,以例说理——拟定方案,以例导行——
归纳总结,自行反思 优点:能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交流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缺点:需要事先准备案例教材,以及花费时间较多,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5、情景教学法
定义: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创设情境的途径: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
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
6、发现式教学法
定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接受知识,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去发现事物的规律。
基本流程: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优点:(1)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发现规律的主动性,培养创新人才(2)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记忆
(3)获得了从问题—假设—验证—总结的科学探索方法 注意方面:(1)向学生提供确凿丰富的地理事实材料,完备他们解决地理问题的知识贮量
(2)创设概念等地理符号运用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积极探索(3)加强教师启发指导,切记放羊式学习
(4)该方法一般适宜于用地理事实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课题内容
(5)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7、启发式教学法
定义: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作用:让教师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内因积极性。
教师作用的体现: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两个引导转化上,一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二是再进一步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
8、探究式教学法
定义: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优点: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的独立认知活动,通过探索、研究来获取知识,着眼于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意志。局限性:(1)它要求对一切已被前人研究、证明和总结的知识与原理,学生都要通过自己的直接探索去发现,把学生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研究发明过程等同起来。
(2)教学所耗费时间太多,往往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3)对待学生个别差异的适应性不强,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发现方案,效果不是最佳。
9、地理教学方法选择的要求:
(1)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2)应服从于教学目标
(3)应符合教学内容特点(4)应从学生的心智特点出发(5)要从教师自身条件出发
10、地理教学媒体的主要功能:
(1)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表象,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3)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互动(4)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率(5)有利于地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第六章
1、地理教学过程:广义上,它是指在遵循地理教学规律,贯彻地理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地理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过程;狭义上,它是指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即备课—上课—评课过程
2、地理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新课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总结—课堂测验—作业布置
3、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面临的问题为重点,以培养国民现
代文明素质为宗旨,懂得处理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2)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区域性,有利于学生观察、注
意、想象、记忆和思维等多种智力因素的开发,促进抽象和形象思维的综合发展。
(3)地图在地里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4)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
4、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地理教师、学生、地理课程资源;“教师—学生”、“教师—教材”、“学生—教材”、“学生—学生”。
5、地理教学板书的主要类型:纲目式板书、框图流程式、表格式板书、图解式板书、其他板式(分布模式、纲要信号图示、版图式、填空式、结构式)
第七章
1、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详细式教案:把与教学有关的要求、内容、方法、用具以及整个过程都按时间顺序写在教案上,甚至把课堂要说的话,包括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都写在教案上。纲要式教案:用简明的语言,把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按教案编写步骤,设计在教案上。
2、地理教学结构的一般模式:提出问题—阅读图像—分析归纳—巩固应用
3、编写教案的意义:(1)为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4、编写教案的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差异性、艺术性、可操作性、变化性
第八章
1、教学设计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 第九章 教学反思: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指教师在特定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评委,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说课主要阐明“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主要是全面考察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说课与讲课的区别:(1)从目的上讲,说课是为了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讲课是为了达到地理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2)从形式上讲,说课是以教师为对象,是面对教师的一项单边活动;讲课是以学生为对象,是面对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3)从内容上讲,说课是运用教材及相关教育科学理论;讲课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主;(4)从评价上讲,说课以教师整体素质作为评价的标准;讲课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