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模式解读

时间:2019-05-12 22:5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与式教学模式解读》。

第一篇:参与式教学模式解读

参与式教学模式解读

参与式教学模式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为特征,教学过程中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主人,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和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这种教学模式对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彻底颠覆,与现阶段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理念相吻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领会和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原理:参与式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与同伴合作、交流,一起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该模式力图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平等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和经历,并产生新的结果与智慧,进而提高自

己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使其在亲历亲为的认知行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奇妙、增加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和能力;为学生认识、修正自我的认知水平、能力结构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参与式教学法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它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发扬了教学民主、学术自由,创造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尤其强调和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学生参与对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能进行自我监

控,并作出相应调适。其课堂形式以下几种:秧田型课堂布局,课桌椅摆成秧田类型,教师站在讲台上,与学生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环型课堂布局,课桌椅摆成环形,教师站在环形圈内,走动比较随意,与学生互动机会增多;分组型课堂布局,即学生4-6人为一组围坐在一起,教师巡回指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参与交流、互动的机会较多,课堂气氛活跃。除了上述几种布局,还有马鞍型、品字形、扇形等课堂空间布局形式。

四、课堂教学的运用形式

参与式教学模式目前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全新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渗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

五、教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体现为: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学教相长。其设计思路是:设计者在课前调研学习者的知识体验,分析教学内容的课程定位,反思自身前期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然后在系统思考的前提下按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独立解读教学内容并设置教学目标,创设协作学习情境,设计促进学生自主意义建构、个体学习体验的课堂系列学习活动。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区别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课前备课,其物化形式也不同于原来式样的上课教案。从行为

分析,备课与教学设计是两个相关而又内涵不同的教育技术概念,前者是上位概念,后者则是一个下位概念。教学设计运用系统论的思想“生本化”地处理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备课不仅仅是教学设计。从文本形式来看,“前段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备课教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理念的指导下,一份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规范文本包括标题、署名、正文、反思等四个部分。具体的写作要求和内容格式分述如下:

(一)标题。标题要具体,明确,方便检索和知识管理。通用格式为“XX版XX年级《XX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一个课时的教材内容,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

(二)署名。写明设计者的服务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作者。

(三)主体。这是教学设计的正文部分,攸关课堂教学的绩效和成败。主要阐述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以及教学内容的课堂分析和处理思路,重点是设计学习活动的过程环节及其学习情境,包括知识结构和板书设计等。其物化形式一般采用文字叙述加设计意图或点评的格式,也可采用表格模式或流程图的形式。

(四)反思。教学反思是执教者对照课前的设计目标和

教学方案,对自己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效度,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等所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的体验性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反思有教学环节的阶段反思和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综合反思两种格式,或者两种兼容的形式。一般而言,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技术,即分析、评价教学活动本身的利与弊,以及记录教学活动的精彩亮点或“败笔“之处。

2.学生发展,即分析、考虑与学生发展,能力培养相关的一些因素,记录学生的见解。

3.教师发展,即分析与教师自身发展、素质提高相关的一些因素。

4.教学创新。记录教学设计的灵感,为实施教学改革积累第一手资料。也可以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研讨的问题。

六、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1.交际法。是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系统教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言语进行交流,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考虑到进行相互交流者的作用和地位,考虑到所涉及的题目和情景,从而能恰如其分地运

用语言。

2.游戏教学法。将学习内容设计成游戏,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游戏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与技能。游戏设计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以学生获取新知为目的,要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3.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诱发学生的求欲,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方法接近生活交际,可避免课堂的单调性和机械性,使教学变得活泼、生动,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动作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尤其适合低年级教学,运用具体形象的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辅助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5.活动教学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作,主动观察思考,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挖掘学生潜能。强调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获取知识。

6、合作学习法

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合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此外,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新思维、对待学习内容与学校的乐观态度、小组个体之间以及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可选用适合的教学法。

七、学习活动的组织

1.教师要热爱学生。建立浓厚的师生情感,让师生情感成为促使学生进步的“催化剂”。具体做到尊重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理解学生,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宽容学生,从心底里谅解学生的过错。

2.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差异,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关注弱势群体,设法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个别发言、试说、模仿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方式。要注意参与度的均衡性。即让更多的学生表现自我、体验成功。将学习困难的学生或内向、害羞的学生分在一组,以避免大胆的儿童主宰讨论和活动;预先告知害羞的同学在参与合作学习中做些什么,怎么做,让他们有安全感;学习困难和害羞的儿童一旦有了成功,要马上鼓励,让他们增强自信。

3.善于引导。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引导学生说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求长方体6个面积的总和。然后把长方体展开图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的笨个面的长、宽与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6个面的面积相加。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小结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式。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达到教堂教学效果。

4.精心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是思维的源泉,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寓教于乐、培养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基本方法去分析了解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如学习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后,创设一个求鸡蛋体积的问题给学生实践,同学们可能会设计出不同方案,通过一起交流、讨论、探究求鸡蛋体积的方法。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不但满足了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在解决的过程中感受、体验、理解了数学。

6.要关注各小组活动。对小组讨论进展快的要让小组再讨论是怎样一起学习的,以便他们介绍经验帮助其他小组更有效的合作学习;或者准备一两个备用活动,以利用先完成任务小组等待最后完成任务小组的多余时间;对行动迟缓的小组要确定时间或设立处罚,如唱支歌等,激励他们齐心协力尽快完成任务;也可让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成员去帮助其他未完成任务的小组;让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做课外作业,减轻他们的课外负担。活动的组织要注重教学实效,避免形式上的热闹

7.及时评价。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进步的“新动力”。具体如何评价详见第八部分。

八、评价

课堂学习评价,就是对照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一种学习绩效的形成性动态评价,对教学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参与式教学模式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重视教师评价的同时,关注学生自身和学生家长在评价中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评价

中,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内容包括是否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是否能够运用知识完成特定的任务,是否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能够独立地探求和发现新的知识,是否具有根据一定需要识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评价方式主要有互动交流、口头提问、单元测试、考试等;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主要从结构性表现测验即模拟情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口头表述能力评价,重在反映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和概括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的评价。模拟表现评价,可以有效衡量学生解决将来在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或调查,重在考察学生敏锐地发现和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探索外部世界的愿望和兴趣。除了上述几种方式外,还有创作作品、完成项目、建立个人学习档案等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这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可以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处在活跃的师生课堂互动中,释放评价的价值。

第二篇:参与式教学模式

1.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参与式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英国的一些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当中来,才能使援助项目取得成功。后来引进到教育领域中来,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即以小组工作、实物教学、提问、学习激励与学习游戏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语文的参与式教学是指在语文学习中,教师采取小组工作等一系列教学措施,创设轻松、愉快、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和自我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模式。参与式教学的价值:

1、使师生教与学的观念得以更新,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转变”。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作教育的过程。它使教育者认识到:课堂上必须注重摆正师生的位置,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学中应表现为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它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能力上,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也能在参与实践中认识到:应该从为分数而学的被动“受教”转向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创造、表现自我,为成为具有“三自”精神而学。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三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管、灌、压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

2、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的能力

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以及师生合作的过程,它使学生看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这里既有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有学校与社会的交往,多种交往使学生心胸开阔,提高了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3、有利于学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的价值实现在于组织、集体、他人、社会的认可、肯定、承认自己的劳动、创造等。学生主体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从而更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因此,他们感激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内心产生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了价值追求的新目标。2.如何实现参与式教学: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萌发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即充分尊重学生、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求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参与探究学习。

其次不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递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些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具有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第三是给学生相关材料,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探索知识,主动地感知、理解、抽象和概括知识,让知识真正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第四是在教学中分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良好的情绪酝酿,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

最后,要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历练,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3.如何组织课堂活动: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基于以上观点,我将模式的基本特征用下图来表示。教师活动特征:导入兴趣—导读提示—导引点拨—导情设境—导标反馈—导练拓展;学生参与特征:唤起参与—自读质疑—精读评议—披文入情—自我小结—举一反三;认知动态过程:认知准备—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情感内化—理性加工—巩固运用。当然,这种模式的上述特征只反映教学中各环节的基本关系,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的,可作适当的调整。基本做法有:(1)导入兴趣。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如执教《你一定会听见的》一课前,我将《喜爱音乐的白鲸》一文的课件和《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的课件重新组合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获得了听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大自然声音丰富的特点。

(2)导读提示。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导读提示非常明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教学中的问题有的是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有的则成为老师讲授新知的切入点。这些环节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3)导引点拨。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先精心设问,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组织课中评议,并适时点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理解,理解再读,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4)导情设境。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5)导标反馈。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课前的既定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加工,自我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所用的学法,并将结果反馈给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如在学习《赠花卿》一诗后,我引导学生逐步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抓字眼—解诗题;想意境—明诗意;反复读—悟诗情。

(6)导练拓展。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效益都在不断提高。

第三篇:参与式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

(下发各校教研组)以学校教研组长工作室、学科备课组为核心单位,开展教学模式的学习借鉴。其学习、借鉴的基本模式为:

(一)小学 ——“参与式”教学。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提升”的自主学习方式,全面吸收“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尝试教学法”和“引导自授法”之精髓,全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自2009年12月以来,我县曾两次组织教师参加州教育局组织的“参与式”教学专题学习研讨,2010年确定永兴中心小学、永定小学为“参与式”教学的探究实践学校。通过一年的实践,两所学校教师对“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参与式课堂模式已见雏形。在下步实践探究中,一要通过理论学习、考察观摩、校际交流,学科开放周活动,校本培训,扩大学校的参与面,让每个教师均能了解“参与式教学”的基本活动方式。二要通过专题讲座,样板示范,优质精品课展演,使广大教师理解掌握“参与式”教学的精神实质,让“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手段、以发展学生为目的”的教育理念深入教师心中。三要积极鼓励教师从“参与式”教学的四个环节入手,即:创设情境、激趣导学→自主合作、讨论探究→迁移应用、巩固练习→归纳总结、评价反思,并通过实践、提升总结出符合自己学科实际的“参与式教学方式”。

(二)小学 ——“参与式”教学课堂基本形式。“参与式”教学主要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促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其学科课堂基本形式为:语文新授课分五步教学。即:第一步,激趣导入,明确目标;第二步初读课文,总领文意;第三步,合作学习,答疑解惑;第四步,交流展示,提炼点拨;第五步,巩固提升,阅读拓展。数学新授课分为六步教学,即:第一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探究课题,解析教学目标;第二步,发放自学提纲,布置学习任务;第三步,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第四步,合作学习,质疑问难;第五步,板书结果,交流展示;第六步,巩固应用,拓展练习。科学新授课分为五步教学,即:第一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第二步,研读课本,猜想假设;第三步,动手研究,集体研讨;第四步,交流展示,质疑解疑;第五步,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三)参与式教学操作流程

莲池小学教导处

2011年11月24日

第四篇:参与式教学模式教案设计

参与式教学模式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解决部分学生“不愿学,不会学,学不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我校自2008年6月成立了校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活动小组,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校职业学校特色的教学路子,并在全校全面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一、认识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 ㈠含义:参与式课堂教学是指师生共同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营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求知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㈡参与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身份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参与”不应该是被动的,被给予的、被要求的或受条件驱使的;而应该是学生主动发起的、自愿的、平等互动的行为。这与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法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1、参与式教学法把以活动促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参与式教学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主体活动及主体的发展。运用这种教法,学生既可动脑,又可动手、动口,从而真正活动起来。

2、参与式教学法强调活动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包括现实客体和知识客体)的主动探索、不断变革、不断发现、不断改进的认识过程。参与式教学从目标、内容、过程、方式、结果等都体现出了学习主体自主、开放和创新的特征。参与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追随者。重要的不是传递,而是生成。从活动时间和空间看,学生主体的思想、行为都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学生对于活动材料、内容、伙伴的选择,对于活动的具体设计、展开、实施评价等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在做中学,听来得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会。

3、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平等参与,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师生平等、生生平等、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㈢方法:参与式教学模式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观察,辩论,小讲座,练习,座谈访谈等。这些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从而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更新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教学水平。㈣要进行有效的参与式课堂教学,需改进教学观念。

1、参与式不只是一种形式。参与式的实质是便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关键是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哪些参与机会,创造了哪些有效参与的条件和学习氛围,以便于学生参于小组合作、思辩、争论、探究学习,使学优生和学困生都得到尊重,使课堂气氛活跃,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2、照顾差异恰恰是体现平等。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因材实施,给每个学生都提供相对发展的机会,才能体现平等。其基本的标志是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积极分子,又要关注不爱发言的学生。从这个意义讲,区别对待就是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公平。

3、引发学习动机是关键。我校的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有效学习持续时间短。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外在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有丰富、有效的内容和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并适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4、参与学习不是放手学习。参与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管理下,强调学生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展示,这离不开教师事先设计的活动程序,规定活动规则。教师要尽量做到上课开始新颖,有吸引力;中间有高潮,使学生心境不衰;结尾有余味,使学生产生新的疑问。

5、创新参与情境应该多样化。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创设参与情境对激发学生参与欲望具有主要作用。其主要方式有: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利用教具进行角色扮演;组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组织游戏竞赛活动等。

6、教师是最好的倾听者。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只有在倾听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越是学困生越是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师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学会倾听,特别是教师,往往听不进学生的心声,无法与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只有做到理解和欣赏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才是最好的倾听者。㈤课堂教学的原则和规则:

1、课堂原则:(1)人人参与的原则,学生之间融洽相处。(2)“15+30”的课堂模式,教师讲授总用时不超过15分钟,学生参与总用时不少于30分钟。

2、课堂规则:(1)常规规则:由师生讨论完成,控制在5项以内。(2)竞争规则:A小组展开竞赛,采用显性或隐性记分方式。B一节一统计,一周一评比。C评选参与积极小组和积极分子(或用其他名称)。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发展脉络。㈠理论依据: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也使外在激励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参与式教学法,学生便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学习效率也定会得到显著提高。㈡发展脉络

参与式教学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源自英国,逐渐改善,自成体系。我国21世纪初所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参与式教学法的影响。“参与式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全面提高学习质量。参与式课堂教学继承了古今中外传统和现代教学法的优秀成果,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随时参与,在参与中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达到互相学习交流的目的。实践证明:参与式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和竞争条件,在学生人格塑造、身心健康、素质教育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我国目前有很多学校在研究和实施这种前沿的教学模式,搞的最成功的当属山东茌平县的杜郎口中学。该校从1999年开始进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改革,几年来杜郎口中学迅速由教育教学双差校,一跃成为茌平县初中教育的“东方明珠”,全国各地前去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我校先后多次排出骨干教师到杜该校观感学习,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推广工作。

三、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纵观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大量权威性的事实和结论,即使参与,也只是简单地回答教师的问题,课堂上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参与式”教学显示了与传统教学不同的特点。

1、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参与式”教学法要求促使学生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多方面得到整体的提高,而不是偏重于某一方面的片面发展,这一点也决定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多样性和多层面性;“参与式”教学法主要力求从质上而不是量上提升学生,促成学生自我内在自觉性和内在智慧的不断发生,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过程可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目的。

2、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参与式”教学就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要求把学生参与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参与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课堂教学中更多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和选择发展自我的机会,使学生懂得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正是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五个转变”: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控制为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注重心智技能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

3、教学组织形式的合作性 “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程序主要是由教师确定一个开放性的选题,科学地分组、小组内分工、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调研、搜集资料,再由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并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等环节构成。可见,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及师生合作的过程,而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这里既有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有学生的社会实践。它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所以,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彼此的尊重。在与同伴、教师及社会的交往中,学生直接学习到了学习态度、价值观、技能和各种知识信息,而这些一般都不易从书本上直接获取。

4、教学氛围的平等、民主性

“参与式”教学积极倡导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而宽松的思维状态,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平等的发现和创造的机会。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能平等地交流,教师尊重学生的认识和感觉,鼓励学生按照不同的思路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也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感到心情愉悦,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5、教学评价的多维性 “参与式”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参与式”教学更重视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避免将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教师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扮演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平等交流者。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激励、促进发展的作用。“参与式”的学习评价注重发挥激励功能。这里没有失败,只有不断地探究。每个学生在大家的热情期待中体验了学习的全过程。而“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适当表扬和鼓励,又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也是“参与式”教学积极倡导的,坚持为发展而评价,采取多元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参与式”学习期待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努力探究了,在他人的帮助下进步了,在学习中获得自信的体验,他本身就获得了发展。发展有快慢之分,没有高低之分。

6、教学结果的反思性

“参与式”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反思,在于顿悟,在于通过不断发现自身之外的知识来构建新的经验体系。它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是怎样”,更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应该怎样”,避免学生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切观点和方法,通过检验已有结论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理解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进行创造性反应的心理状态。从而不断接受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从而把自己的认识引向深化。

四、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

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法。所有教学环节的编排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服务。基本课型由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构成:

1、教师准备:(1)分析学情,(2)划分学习小组,(3)制定每节课的学习目标,(4)每节课制定学习导向单,(5)写出精练的课堂设计方案。

2、学生准备:(1)学习用具,(2)做好较充分预习准备。

3、课堂组织与管理:(1)检查预习情况,(2)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3)教师讲授;(4)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小组讨论,(5)课堂展示、交流、小组竞赛,(6)课堂小结与评价。

4、检测反馈:各种检测、考试、统计、分析、公布。下面就部分环节做简要说明:

(一)教师准备:

1、学情分析:(1)学情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完成:摸底测验、个别谈话、调查座谈等。(2)也可以分析了解学生群体的一般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这主要通过深入学生交流沟通后才能逐步实现。学情分析是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最基本要求。

2、划分学习小组:(1)可依照以下原则划分:就近原则;分层原则;混合编组原则。依据原则不同学习小组的特点和水平可能有较大差异。(2)小组人数一般为4—6人,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3)学习小组设一名小组长,明确职责,当好教师助手。(4)小组规则:尊重、倾听、欣赏、发言、协作、交流、评价等。民主和谐的学习小组是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

3、制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学习目标是明确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行为主体不同,表达的内容和方式都要发生变化。(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为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2)目标的规范表述要注意几点:A、不要用教师行为表述学习目标。如培养学生分析能力。B、不要用活动过程来表述学习目标。如学习涵数的意义。C、不要同时表述两个目标。如提高观察、表达的能力。D、检查学习效果的行为动词应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如懂得写作的方法。

4、制定学习导向单。学习导向单是学生在课堂上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参与学习过程的导向,它既反映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又能检验学生参与学习的成果,是参与式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1)三维目标的编排:在学习导向单中,通过合理的学习环节将一定的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只能在参与学习活动后才能完成学习目标规定的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学习导向单中的学习内容应体现三维学习目标:针对知识的教学;针对情感的教育;针对能力的培养。(2)知识的层次和顺序:A、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B、依据学习内容的结构和内在联系。C、简单的先学,难点放后面进行突破。(3)设计策略:A、学习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B、使学习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凭自己的努力和小组合作学习一个个地解决。C、一节课的内容要注意知识结构,做到前呼后应。D、根据学科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5、教案

(二)、学生准备:

1、学生预习:(1)教师每节课布置预习任务,明确预习方法。(2)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3)预习时间:课堂剩余时间;早晚自习。

2、学习用具:根据文化课和专业课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明确告知学生要准备好学习资料。

(三)、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1、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2、讲授

3、小组讨论的组织方法:

(1)讨论主题的确定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提前设计,那些有一定难度或方法多样性或答案不确定等方面的主题,才适合小组展开讨论。

(2)每节课小组讨论的次数和时间由教师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一般不超过10分钟。(3)教师应适时、适量介入讨论,以确定小组讨论不离开主题和顺利进行。

(4)当个别学生不参与讨论时,教师应做以下处理:A、课堂上给予鼓励。B、课下询问原因,做好细致思想工作。

(5)当讨论难以继续时,教师应做以下处理:A、充分发挥组长作用,培养助手。B、大力表扬讨论较好的小组,激励全体。C、转换讨论主题。D、停止讨论,由教师讲解。

4、课堂交流与展示:(1)、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进展情况灵活运用的方式有: A、学生被动地由教师提问。B、主动举手,教师叫答;遇到多组同时举手时,优先提问先举手的小组或举手人数最多的小组。C、不用举手,直接站起回答。D、小组合作,即兴表演。E、扮演教师角色,讲台前讲解。F、讲台前演讲等等。教师在一节课中,可以灵活地运用一种或几种,但规则和要求一定要明确。

(2)小组展示:A讨论充分后,个人展示代表小组意见。B出现争执,教师要引导、提醒、化解冲突;也可概括双方观点,不偏向其中一方。

(3)教师串插点拨:A教师、学生倾听。B同学互评。C教师点评,或纠正、或示范。(4)无人发言的处理办法:A、安排合理的等候时间,等候30秒或更长一段时间是可以接受的。B、当等候时间过长、形成尴尬气氛时,教师要鼓励或激励学生,或询问沉默原因,以打破僵局。

5、课堂教学编排:A、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快慢结合。B、细化“15+30”的时间安排。C、处理好讲授、讨论、展示的关系,互相渗透,交叉进行。D、对课堂的生成性问题,要灵活机动,恰当处理。

6、课堂评价与小结。参与式教学的课堂评价应依据任教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在班内营造踊跃发言、有序竞争的氛围。经常运用的有小组记分、评选课堂表现优秀学生、随机点评激励等三种方式。对于每个小组及表现优秀学生的得分情况,课代表做好记录,每周一汇总,学期末作为平日成绩,计入总分。

(四)检测反馈

(五)判断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标准:

1、学生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度高。

2、各环节编排合理,组织有序,实施有效。

3、课堂激励机制完备,课堂评价恰当。

4、师生情感交流丰富,同学关系融洽。

5、学习目标达成度高。

五、取得的效果

1、初步形成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准,即把学生参与度作为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标准。参与式教学法才用“15+30”模式,即一节课上,教师讲不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要达到30分钟。这就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学生在课堂内通过自主地学习获得了知识,在课外还应通过实践加以巩固和发展。

2、经实验和推广,我校教师基本掌握了参与式教学法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熟练掌握了实现各教学环节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备课在准备知识的同时,以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方法为备课重点。在分层分组的基础上,突出合作学习,课堂引入竞争机制,小组间展开有序竞争,评选课堂积极分子和优胜小组。每节课须设计学习导向单,突出学习过程和学习环节的设计。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参与式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小组成果展示,教师在调控中以点拨、启发、评价、总结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大幅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逐步增强。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老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点拨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学习的潜力也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的,就会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加强。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参与式教学能削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新观点、新想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

4、参与式教学法在全校全面推广。在校及区以上优质课评比中,我校参与教师大都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并将其与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等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说明参与式教学法已得到了全校教师的认同。

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参与式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分组,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切忌生搬硬套分组讨论教学,不考虑学生天性、自我约束能力差因素。

2、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制。要改变单调的教学结构,教师就要结合学科特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竞争、学生互问互答互评等。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的创设,将教学结构重新设计和调整,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交流充分。

3、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层次化、多元化,利于学生发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参与进来。

4、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他们的兴趣和意愿出发,鼓励表扬学生,并能求同存异。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

5、教师要用好参与式教学模式,就要花力气备班级学生情况。一是备学生的基础情况,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我们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才不至于盲目。二是备学生的发言积极性。

6、如何使参与式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有效融合。我校近几年一直着力于教学法的研究,在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感悟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方面已取得成效,如何将参与式教学模式与这些教学法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直急于解决的问题。

七、关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1、课堂能改,必须改。

2、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我们原先总认为有些知识点太难,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或者有些要求太高,学生做不到,但参与式教学法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老师的指导到位,有些不可能的事情也会成为可能。

3、课堂的备课是至关重要的。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并不像有些老师所认为的那样,老师不用讲了,上课轻松了,实际上,老师的备课量应该是加大了,老师更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准备教材的难度、深度方面需要老师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备学生的难度加大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见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深浅,学生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出现了大大超出教材难度本身的话,应当策略地给其纠正,如果重点不清、概括性不强的地方,老师应当适时地进行归纳补充。另外原先课堂的时间主要是按照老师的讲课来定的,但是现有的模式更需要多考虑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讲解要简练、明了,更要求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收放要得当,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4、每堂课最后,应当增加一项成果分享,也就是说对于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将本组讨论的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向全班作汇报,在教学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学会“善思”,又激起了学生归纳学习方法的积极性,逐渐养成勇于解决问题的习惯。

5、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所有学生的表现,在班级中成立学生学习小组,固定人员,做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好差结合,好帮差结对子。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尤其充分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后进生出头露面,使他们逐步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慢慢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第五篇:参与式教学模式

“参与式”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新理念不断地涌进教室。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学到了不少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提高了自身素质。我也借此东风,把“参与式”教学引入了我的课堂。

“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公平,承认个体差异”。而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服从和适应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去设计和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活动的目的都是育人,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参与式”教学在教法上,通常采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画图、座谈等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就分组讨论的方法而言,其做法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推荐一个组长记录疑问,然后由任课教师补充、归纳、点评。其优点主要有:(1)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增多,归纳能力增强,印象深刻。(2)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既集中同学们课堂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不像以往那样枯燥无味,又让学生各抒己见,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胆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间团结合作的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参与式教学比常规教学相对来说花的时间多,不易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有个别内向的同学,只顾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参与讨论,任由小组组长自己发言。

针对“参与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以上情况,作为教师就应该根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对象的特征而选择不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我认为得当的教学策略主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任课教师课前要精心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即学生本节课要讨论的知识点、各小组组长发言、教师总结等,各程序都要合理安排,否则,缺少一个环节,就意味着这堂教学课的失败。

(2)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激励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这就要求各小组组长要把讨论的任务分给本组的每个同学,做到人人有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人人动脑想,个个动口说。

(3)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求知欲、创造力才能被激活,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

(4)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长期以来,师生们在教学活动中习惯了“教师多讲,学生多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法,面对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参与式教学的学习方式,有诸多顾虑,理念难以转变,继续想“穿旧鞋走老路。其实,作为人师,根据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必须始终走改革、创新之路,改进以往的教法:(1)不必像过去那样把课程和教材当作“圣旨”忠实地实行,可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2)不该再像以往那样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应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解决问题;(3)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如过去那样只是一个主导者了,更多地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一点点获取知识,一步步走向成功。

“参与式”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参与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对“参与式”教学的教学方式,要认识到位,大胆探究,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惟其如此,“参与式”教学的实施才能得以推进和完善,并造福学生。

“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的解读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模式

1.80年代以前的“被动接受型”教学模式,常说的“填鸭式”、“注入式”、“灌输型”课堂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

2.80年代后的“启发接受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出现了以问答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如“情景教学”、“问答式”、“质疑式教学”等。局限型大,好学生活跃,差学生很被动。

3.90年代后期引进西方的了“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基本类型:质疑与解惑模式、反馈与交流模式、选择与自主设计模式、活动激发模式、查阅和运用资料模式、分层激励模式、学科横向渗透模式。

教学设计的理念:体现中心,关注亲历,倡导探究,呼唤回归,尊重个性,提倡多元。

现在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处在90年代与本世纪的交界处,新的教学模式尚未形成,或者只有形式,没有内容。二.如何备课

1.思维方式:以反思型为主,兼有多种思维方式(经验型,逻辑性,情感性,实践性,互动型)的综合。

2.理念:渗透应变,拟定预案(目标,内容,学生,整体)

3.策略:提升教材价值,开发教学资源,构建教学过程,选择学习方式,生成价值问题,开展活动教学。

三.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

1.质疑与解惑模式:

类型:教师提问题(中心问题、系列问题、分步发现),引导学生解惑;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惑。

操作:确立问题→个人研究→发现问题→合作研究→解惑→深层问题→回归生活。解惑:提问引导,评价引导,推动尝试,巧用资源,教授讲解,直观法,提供资料,优选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启发。

2.反馈与交流模式:

类型: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

操作:导入新课→学习探究→巩固加深,每一阶段分为:自学→研讨→答案→考核→小结→调控

3.选择与自主设计模式:

形式: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合作、作业、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

操作:课前准备→创设情景→目标设计→内容选择→方法设计→分组研究→交流提升→知识积累→课后延伸。

4.活动激发模式: 类型:真实操作(观察、信息搜集、参观访问、小制作、专题研究、实验、游戏、竞赛、讨论、辩论),虚拟想象(科学幻想、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操作:确定主题→准备资源→选择方式→制定计划→评价方式。5.查阅和运用资料模式:

模式:课前查询,课中获取,课后拓展。

注意:范围,方法,整理,利用,评价

6.分层激励模式:

策略:分层(目标,方法,实施,评价),激励(激励,情景,求异,体验,心理效应)

注意:分层定向,认同目标;协作互助,共同探究;及时评价,分层评价。

7.学科横向渗透模式:自主创新,整合教材,形式多样,氛围民主。四.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评价

评价理念: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理念的核心是:主要看学生的学,再看教师的教,“以学论教”

评价内容:

1.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用教材为本质,做中学为要领,发现构建为过程,平等尊重为基础,自学探究为形式。

2.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协调,预设生成并存,关照学生特点需求。3.评教的行为:促进者,激发者,帮助者,引导者,研究者。

4.评学的行为:自主学习,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技能,自我评价。5.评教学效果:三维目标的健康发展,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学生的自评和评价能力。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交互评价,反思评价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方案规范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

古今中外,自有教学之日起,就有了教学设计。自美国学者格拉泽明确地提出“教学系统“概念以及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教学设计“(开始从朴素经验之“术“上升为理性之“学“与技艺之“能“的整合,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教学设计是一个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发展中的科学概念和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专业发展追求教学智慧的关键技术。随着信息技术(IT)的迅猛发展和教育科学的巨大进步,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呈现出惊人的跃进式发展——以肯普模型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学设计尚未普及,第二代教学设计,又称“教与学设计“之史密斯—雷根模型就诞生了;目前,第三代教学设计,或称基于多媒体学习环境下课堂动态生成的“参与式教学设计“的雏形已初见端倪!

第三代教学设计的支撑性理论是统整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领下的有效教学思想和多元智能学说。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本质内涵是交互的学习活动和主体间多维对话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教师预设教案的被试,而积极参与动态生成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以同伴者的身份观察每一位学习者的进步和需要的教

学变量和条件变化,对学习情境作出生动灵活的反映,并即时调整预设方案。

这种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体现为:以学定教,教服务学,学教相长——即根据知识和认知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我“,教学设计者(绝大部分情况下即实施者本人)开发出适合于学习者自主意义建构的具体的,明确限定结果的最好方式。其设计思路是:设计者在课前调研学习者的知识体验,分析教学内容的课程定位,反思自身前期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然后在系统思考的前提下按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独立解读教学内容并设置教学目标,创设协作学习情境,设计促进学生自主意义建构,个体学习体验的课堂系列学习活动。参与式教学设计一般应用了个体化目标设计,非线性流程设计,情境化学习建构,参与式主体对话,整合化智力技术,审美化亲和界面等六大基本策略的全部或者大部分。

与前两代教学设计不同的是,参与式教学设计以学生行为,意识和思维的积极参与为目标指向,在框架式,实例式和随即进入式三种教学模式中能够提供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需要的教学环境,更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和“协作学习情境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协作学习情境设计包括如下内容:(1)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2)能将讨论逐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3)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提问引导深化讨论;(4)教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即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此外,设计者十分关注知识系统接受的“宏设计“和教学情节审美的“微设计“的有机整合。方案规范

“以学习者的生命发展为本“的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区别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课前备课,其物化形式也不同于原来式样的上课教案。从行为分析,备课与教学设计是两个相关而又内涵不同的教育技术概念,前者是上位概念,后者则是一个下位概念。教学设计运用系统论的思想“生本化“地处理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备课不仅仅是教学设计。从文本形式来看,“前段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备课教案“。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理念的指导下,一份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规范文本包括下列标题,署名,正文,反思等四个部分。具体的写作要求和内容格式分述如下:

一,标题

标题要具体,明确,方便检索和知识管理。通用格式为“XX版XX年级《XX内

容》的教学设计“,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一个课时的教材内容,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

二,署名

写明设计者的服务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作者。

三,主体

这是教学设计的正文部分,攸关课堂教学的绩效和成败。主要阐述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以及教学内容的课堂分析和处理思路,重点是设计学习活动的过程环节及其学习情境,包括知识结构和板书设计等。其物化形式一般采用文字叙述加设计意图或点评的格式,也可采用表格模式或流程图的形式。港澳台地区的教学设计大多采用“学习活动设计样板“,内地也有不少学校在借鉴或推广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格式。

四,反思

教学反思是执教者对照课前的设计目标和教学方案,对自己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效度,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等所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体验性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反思有教学环节的阶段反思和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综合反思两种格式,或者两种兼容统整的形式。一般而言,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指向四个方面:(1)指向教学技术,即分析,评价教学活动本身的利与弊,以及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记录教学机智,精彩亮点或“败笔“之处;(2)指向学生发展,即分析,考虑与学生发展,能力培养相关的一些因素,记录学生的见解;(3)指向教师发展,即分析,考虑与教师自身发展,素质提高相关的一些因素;(4)指向教学创新,综合教学反思,记录再教设计的灵感。实践性反思也可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研讨的问题。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种采用产出方法进行教授的教学策略,主要任务是在前段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以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是最富有技术内涵的关键。教学设计方案一般应由设计依据,前端分析,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五个主要模块组成。

【设计依据】按照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历出发策略地处理教学内容,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

【前端分析】

(一)背景分析

1,《课程标准》分析

分析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要求。

2,教学内容分析

(1)定位分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或模块中的结构地位和作用。特别注意把握单位教学的阶段化目标,不要孤立地看待和处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2)课文分析:独立解读文本,摆脱教参依赖。准确而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精髓和要义,确定知识效能,并分析本课内容与其他学段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

3,学生和学情分析

要将学生设计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人群,以示区别于用于试验的学习者,并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定其课前必须已掌握某些与学习目标相关的技能(如,起点行为)及其与主题领域相关的已有知识。

(1)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学生喜欢这些学习内容吗 他们还想知道什么 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

(2)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他们自己能够解决什么

(3)分析学生在新知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生在哪儿需要得到什么帮助(4)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比如:低年级学生的理性概括能力不强,提问设计就不能先从理性概括问题开始。

在教学设计的前端段分析时,提倡实证的学生调研,避免备课想当然:学生已经知道的还在低水平重复;学生不知道的,理解不深的,上完课后仍然不知道。学生调研的常用方法有:观察,访谈,作业分析(前测,诊断)等。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灵魂,是规定课堂上教与学全过程的纲领,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的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基本教学标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从教学目标表述的角度讲,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教学目标不宜过多,要契合内

容的特点,并与学生的学力和学情相适切,要考虑到思想性,科学性,操作性,有序性,可测性。其中:(1)知识和技能。在学习了什么之后,学生能得出结论,能准确写出,能说出,能够解释说明;(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综合,归纳出,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总线导引下。逐层讨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世界,现象的讨论,培养实事求是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三维目标要注意内在有机统一,是同一个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所包含的三种价值,不要误解为做三件事。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的叙写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本身,“学习难点“则主要针对学生情况及其最近发展区。设计者不要简单照抄教学目标中的条目,最好做一点具体分析:为什么学生难以理解 是因为缺少生活经验,还是不善于领会字面下的深层含义

【课前准备】

(一)学生准备

学生准备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进行的与新授教学内容相关知识和物质两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师引导下的课堂学习内容的预习和学生自主进行的知识准备。(2)与学习内容有关联的原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历,学习体验的课前提取。(3)辅助课堂学习的必要器具。

(二)情境与媒体准备

这部分情境与媒体的准备者主要是教学设计者和教师,包括:(1)网络虚拟(VR)资源,直观真实资源与课堂环境的设计与布置。(2)教学辅助的设计和准备,如实验器材,创意教具和传播媒体的设计和准备,并阐明教学资源和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方式。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主要指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启发和指导等。

【教学过程设计】

这是教学设计方案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教学情境中进行自主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的规划和安排,主要包括对学生预习,参与,体验,探索,练习,实践等各类学习活动进行的选择,组织,指导和改进等。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现代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进步和发展,其教学效益无可匹敌。只有把学生当做知识建构的主体,当做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人,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教学过程划分若干流程性环节,主要环节以3~5个为宜。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主体间积极交互活动。课堂学习活动有学习行为的外显和精神或思维的内隐两种辩证统一的表现形式,是一个教学进程的两个方面。[6]落实教学重点有高潮,解决学习难点有策略。

教学活动的每个项目之后要说明相应的设计意图及其资源/媒体的选择理由。设计意图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可能的话,要有教学环节的评价和反思设计。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的典型流程有:“联系实际,导入“,“探索实践,新知“,“实践运用,体验“和“归纳知识,拓展“等四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设计,包括解说,指令,提问,评价与反馈(预测中的反馈),情境控制等。

课堂导入设计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原本生活经验和现实学力进行“真实问题“的有效设计,要少而精,避免无意思的“弱智“问题和无效提问,学会发现。

新知探索和实践体验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是最具教学专业性的核心技术。设计教师的角色任务,引领学习意识的积极参与和思维创新发展,指导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设计并搭建脚手架,监控和评价学习过程和教学绩效,支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自主意义建构,学会学习。

知识巩固性操练和拓展性作业设计要体现渐进性,层次性,选择性和激励性,以尊重学习者个性及其建构差异。教师可提出一些探索性问题或者提供相关知识链接,以利于学生的后续深度学习,进一步开发潜力和智能,学会发展。

在课堂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迷思概念具体设计项目学习的时间安排。若是一个知识内容的系统教学,则应完成多课时的有机整合性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最好应附有“知识结构图/教学架构图“或“板书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

“基于过程评价的教学设计“是个性化和班本化的尖端教学专业技术。课堂学习评价设计,就是对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对评价方式,评价工具进行设计,这是一种学习绩效的形成性动态评价,对教学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要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表现进行长期,连续地观察。比较容易操作的是“知识与能力的评价“。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学会几个词语(会

读,会写,会讲,会用)“,评价方法就可以是听写,默写,解释语境中的含义,造句等;目标是“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意义“,评价手段可以是“举出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故事,场景或个人的经历和体验“;目标是“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评价方式可以是小组成员互相检查是否做到,不能达标的要补救。

评价工具的设计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评价工具“不仅是教学结束之后对学生的检查,而且有时可以放在教学活动之初,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比如一份试卷,一套试题,如果一开始就交给学生,要求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完成这些题目,既是练习与巩固的手段,也是评价的工具。因此,所谓“拓展练习“要有明确而恰当的指向,应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连贯,而不是随便“迁移“和“拓展“。”评价方式“的设计可以是开放式和多样性的,比如全班听写或笔谈,小组检查,家长督查,教师抽查,课外实践等等。

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会有诸多不可预料的变数,而且学习活动主体的思维火花和行为变化也是不可预设的。以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为中心内容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师创造性的智慧劳动。当然,对于学习内容本身的解析,要花很大功夫,但它应该放在“背景分析“之“教学内容分析“里。

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后的实施不是贯彻教学方案,而是要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导致调整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反应。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重点在于教师引导学习活动,启发参与意识,文本不必写得过于详尽,粗线条即可,不宜琐碎而失去了灵活性。

教学设计方案毕竟是一个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教师要灵活机智地处理实施过程中的小细节而又不至于违背文本设计的初衷。对于专业成熟教师来说,教学设计还应该更高地考虑学生自主建构活动的“生成性“问题和教学技术的“灵动性“问题。这两个问题最能考验教师教学智慧和现场教学机智,是创造富有生命活力课堂的关键。

教学准备的产物应该是多样化的,大可不必追求一种形式或模式。教学设计可以是物化的书面计划,也可以是头脑中的思路。重视教学方案的规范化管理对新教师和欠胜任教师来说是必备必要的,但对于合格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而言,过于强调形式规范可能弊大于利。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模式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最有活力最深奥的一门学科。它总是站在教学改革的潮头,每一次教改都会出现一些新的东西,也许正因如此,才使它永富魅力。为优化课堂教学,落实“趣、实、活、新”的课改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本着借鉴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学习、运用、推广了参与式教学模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如,创设情境、谈话、故事……

二、目标明确。

操作要领:

1、目标要准确,表述要简明,主要揭示知识与技能目标。

2、目标呈现的方式要灵活。(可口述、板演、投影……)

3、目标揭示的时机要灵活。(可于课前、课中或课后揭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指导,掌握学法。)

1、出示自学要求。(根据预习要求、阅读提示、课后练习等灵活确定。)

2、完成自学。(自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巡回指导。)

3、同学之间交流。

4、学生质疑。

四、赏析课文,导学感悟。

1、再读课文,解决疑问。(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2、反馈交流,及时掌握情况。

3、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可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当的讲解。

4、及时小结,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

5、朗读指导,情感体验,加深理解。(教师应有感情地范读)

6、回归全文,整体感悟。

五、当堂训练,巩固深化。

1、作业设计要适当,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练习形式灵活多样:口说或笔练……)

2、尽量当堂矫正学生作业、练习、适时指导。

六、拓展延伸。

情感的升华或知识的拓展……

〈1〉合理有效地运用已有传统教学设备和现代教学手段,体现出教学技术服务于课

堂教学实际需要的原则。

〈2〉中心学校对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检查考核,纳入对学校的目标管理考核,各学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纳入履职考核教学能力的考核。(不少于3次课)

第三,优化课内的导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思考。

〈1〉自学内容具体明确,加强方法指导。

〈2〉学生自学时,教师勤于巡视、指导,关注后进生,重鼓励。

〈3〉扩大交流反馈面,及时掌握反馈情况,梳理归类,做好“第二次备课”。

第四,优化课内的解惑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和排惑。

〈1〉自学后学生都已懂的问题,教师原则上不教;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互帮互学,教师作补充、更正、评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讲。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3〉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第五,优化课内的训练时间,促进学生有效的巩固和应用。

〈1〉加强练习内容的设计,要求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量力性。

〈2〉保证训练的时间。

〈3〉当堂训练应做到独立和按时,教师不指导。

〈4〉尽量当堂批改,发现问题。

第六,优化课后的增效策略,确保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1〉加强课后作业设计的针对性,紧扣教学目标,不出偏题怪题。

〈2〉严格控制作业量,从精务实,不滥用资料。

〈3〉及时批改课内作业,重视课后辅导,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教师控制)

〈4〉学校加强对教师练习、作业设计及批改情况的检查考核。

③以“洋思”堂教学和“参与式”教学先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爱后进生,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1〉弄清后进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策略转化后进生。

a.各学科教师要认真分析后进生情况,制定后进生转化计划,建立跟踪档案。学校要纳入检查考核。

b.从“三个一”抓起(从一年级抓起;从开学的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c.关爱后进生,不打击排斥,建立结对帮扶的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让优、差生同坐,便于优生帮助差生。

d.科学优化有效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积极参与,课堂上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做到表扬鼓励优先、课堂发言优先、巡视辅导优先、面批作业优先。

e.坚持“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不积重难返,转而无效。

〈2〉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落实“四清”,控制差生率。

三、树立教师发展学校的思想,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素质。

①以校本培训为主,整体规划建构培训体系,并组织实施。

②正常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活动,加强学习培训。

③继续开展我校的“三级教研”活动,以“研”带训。

④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师徒结对,共同提高。

下载参与式教学模式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与式教学模式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要素式教学模式解读

    “要素式”教学模式解读 ◆何谓“要素式”教学模式? 所谓“要素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方法、形式、时间分配等做一些原则性规定,要求教师课上必须体现,从而保证学生......

    参与式教学的模式(5篇)

    参与式教学的“六步循环” 参与式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体现在思想体系上,是一种生本教学理念;体现在操作层面上,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所谓参与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

    参与式教学

    小学英语参与式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创设语言环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

    参与式教学

    小组分工: 我们小组于第十一周星期晚上小组个成员搜素资料。第二天星期四,小组在分享搜集的材料,讨论,并对这个课题作业进行分工。 首先是每人对自己手里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提出......

    参与式教学范文合集

    前两天听了一节综合实践课,授课教师让学生互相讨论或采访另组同学,但有几个学生却拿起“话筒”,采访起前来听课的教师和领导„„ 过去在课堂上学生们连举手都胆怯,现在,有那么多......

    参与式教学(范文模版)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的背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对一个问题回答不出时,就会又提出几个问题,试图用这几个问题来引......

    参与式教学

    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浅析 传统的电子技术课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参与式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教学分享交流平台,形成了一种更加开放、民主的教学互......

    参与式教学

    浅谈英语课中的参与式教学 高坝小学赵婵 作为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条件,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