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识字教学的策略初探
低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识字教学的策略初探
【摘 要】 在顺德区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为突破口,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语数英三科的教学目标校本化体系,编制了《勒流梁季彝纪念学校语文教学目标校本化指南》。继而立项了顺德区“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学科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的实践研究》,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探索高效落实教学目标的策略。在参考了单元整体教学之父李怀源老师的著作《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创建艺术》后,我们发现该书中一些关于低年级识字单元教学的策略并不符合本校学情。本文主要阐述了我校一年级组语文教师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旨在探索出适用于我校低年级学生的高效的单元整体识字教学策略。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识字教学;识字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D2年级)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意愿”,还要求学生能“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一学段规定的识字总量占小学阶段识字总量近一半。而新编的部编教材仅一年级上册教材就要求认识350个汉字。可见,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作为识字、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其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尤为重要。
学校逐步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各科教学目标校本化体系,并旨在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探索高效落实教学目标的策略,提高单元整体教学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然而,在现有可供参考的单元整体教学案例中,却见不少为了达到“整体”和“高效”的目的,把整个单元的生字集中起来教,一节课的识字量相当大,虽然实现了“整体”的假设,却不符合低年级一般学生的认知规律,识字效能不高。因此,我校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着力开展了识字教策略研究。力求打破单元具象化“整体”的桎梏,重构单元设计结构性上的“整体”,探索低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识字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单元“学习金钥匙”,指导掌握识字方法,一单元一所得
在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研究中发现,所谓的“单元整体”并非狭义的指一个独立单元内知识体系重构和通过教学落实的整体化过程,而是在教学实践中树立整体的意识,不但关注单元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单元目标落实的整体性,而且站在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体系――即“大语文”的视角上,解读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单元教学策略和落实单元教学目标。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汉字的识记、书写尤为重要,而方法的指导更是重中之重。
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是该册教材第二个集中识字的单元,由儿歌《动物儿歌》、《操场上》,和韵文《古对今》、《人之初》等4篇课文组成,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识字教学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根据该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我们把难点确定为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逐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一个字的部首大多跟?@个字的意思有关,有相同偏旁的字,大多数读音相同或相近等,并尝试在该单元的学习中实践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这把“学习金钥匙”,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温故知新,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汉字的魅力、识字的乐趣。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整体布局单元教学,提升识字效能
根据认知的一般规律,识字的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复现”,也就是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汉字“见面”。心理学研究表明,再现形式越多越新,识记的效果越好。因此,我们在单元整体设计的时候,要对单元识字任务进行统整,对要认识的字进行了梳理、整合,采用生字再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构字规律,从被动识字到自主识字慢慢发展。
1.利用“学习单”,任务驱动,初见生字
设计学习单,给学生学习提供有明确的导向,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和学习方法“学习金钥匙”的指引下预习和学习。以一年级为例,我们根据概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包含“我会认字”、“我会读书”、“我会写字”、“我会写句子”、“日积月累”和“拓展阅读”等板块内容的学习单,其中“我会认字”和“我会读书”两个板块是预习时要求学生完成的。旨在让学生通过预习时初学生字,对生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利用单元导读课,明确学习目标,初识生字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并让学生感知单元学习的内容,在单元整体实施的开端,我们设计了单元导读课,将“单元整体感知”独立成一个课时,导向、导趣、导学、导读、导行,较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愿望,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具体学习任务。而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在单元导读课还特意安排了单元整体识字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梳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明确了学习任务,并根据结构、部首的不同给本单元的生字词分类,藉此再次接触本单元的生字,为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打下基础。
3.归类集中识字,感受构字特点,掌握生字
到了具体的课文学习时,我们采取随文分类集中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形声字构字的一般规律。以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重点学习“扌”和“”两个部首的生字,并以此为例,让学生了解形声字及其构字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借助观察图画、做动作等,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儿歌随文识字,让学生识记字音、字形,感知字义,体会汉字表意的功能,了解形声字的偏旁往往表示这个字的含义。为进一步理解字义、运用生字做好铺垫。
4.随文理解字义,读写结合,巩固识字
脱离文本的单个字识字往往是低效的,要让学生借助词句、文段理解字义,识字才更扎实和高效。因此,我们尝试挖掘单元中不同文本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采用一文带一文的方式,循环识字,增大生字复现的机会,并充分借助文本引导理解,加深认识。另外,还十分注重写字教学,把写字教学任务有机地渗透到单元的各课教学中,分散难点,循序渐进,注重字形结构和重点笔画的指导,进一步巩固识字。
5.综合性学习,举一反三,扩展识字量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并以此提升识字能力,真正做到“一单元一所得”,我们借助教材中“我的发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熟读“吃、叫、吹、咬”,“提、拔、捉、拍”和“跑、跳、踢、踩”三组生字,并模仿课文中泡泡的内容说说自己的发现,再拓展延伸,让他们翻翻识字表,再说出一组同偏旁的字,如虫字旁、月字旁等的字,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规律。并借助拓展阅读《新主题阅读》(温儒敏主编),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扩大识字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8
[2]李怀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G].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32
第二篇:浅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浅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高燕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识字教学又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是学生阅读、写作和语文交际的基础。教师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对汉字学习有浓厚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堂教学,提高识字兴趣
1、采用多种形式的引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⑴图文结合,直观形象。采用多媒体、图片、挂图进行引入,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儿歌、谜语引入。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充满睿智的谜语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溶入识字学习中去。
⑶导语激趣。如教《雪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导语激趣: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冬天的雪花吗?那雪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时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并充满了期待,教师轻松地将学生引入课文。
⑷故事引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故事,能将学生很快地引入到角色中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在教学《数字歌》时,教师就可讲一个故事引入。故事梗概是:从前有个姓万的财主,给自己的儿子请了一位老师,教师前几天分别教他写会了“一”、“二”、“三”,财主的儿子觉得汉字很好学,不用请老师了。财主要儿子写自己的姓“万”,他的儿子找来一把梳子,蘸上墨汁,开始在上面“写”了起来,边“写”边嘀咕,这“万”的笔画数也太多了!……学生听到这个地方都哈哈大笑,教师抓住契机,及时提问:“你觉得这个学生怎么样?”“你知道写哪些数字呢?”这样,学生借助故事的趣味性对本课的生字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坚持多识少写,识写分流。
什么是识写分流?简单地说,就是将识字分为两类:一类是能识会写的,一类是只识不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一安排,体现了认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
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身体发展规律。一方面,学生进入小学后识字的积极性十分高,另一方面,低年级小学生的手部小肌肉不发达,对笔画的长短、轻重的控制不太精确,手眼还不够协调,写字既缓慢又吃力。我在教学中发现绝大多数一年级学生要带拼音的写好四个汉字,至少需要六七分钟。如果所有要认识的字都要学生会写,那将大大打消学生识字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3、合作识字,轻松快乐。
合作识字就是指学习者在小组、同桌的学习中,同伴相互学习中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大量生字,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而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或自行决定组员,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互相合作、互相促进、各取所长、共同进步。学生既学得快乐,又记得轻松,并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4、随文识字,识读同步,寓识于读。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又可以学习巩固更多的生字、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随文识字,对于阅读中出现的生字,要单独拿出来,让学生看准字形,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要将它放入到文中进行整体认识,体会语义。学生在学习课文,阅读课文时,为了弄清文章的意思,会不由自主地把生字、词放入上下文中体会它的语义,加深对它的认识、理解,做到识读的同步,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5、引入游戏、巩固成果。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成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游乐方式开启童心、童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识字情趣化方式,帮助学生使枯燥的识字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但在组织游戏时,学生常常为了好玩而忽略了识字的实效性。这就要求在游戏前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活动后,再让学生开展游戏性识字活动,在整个课堂的游戏中展示效果会更好。
二、以生活为资源,拓宽识字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因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教师攻克的难点,教师应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语言综合实践活动,将识字生活化。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校园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进行自主的识字,提高识字量。
⑴认识同学姓名,提高识字量。班上有五六十名学生,一年级开学初,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的姓名写好贴在书包上,在做自我介绍时,还要讲讲自己姓名的来历,使学生在听说中既记住了字形,又了解了字义。平时发作业,也要请不同的学生发放作业,这样学生识字内驱力大增,提高了学生识字量。
⑵认识校园的告示牌,黑板报上的大字,教室里的牌匾,提高识字量。如黑板上面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名人名言,校园里的校训或标语等,并经常请学生读读说说你在校园里看到些什么字,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这样,让学生识字与爱校、爱班、好学情绪联系在一起,学生识字兴趣大增。
2、随时随地地识字
⑴看电视识字。如动画片、《大风车》、《七巧板》等颇受孩子欢迎的电视节目,老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在看电视的同时注意认读字幕。这样,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还认识了许多字。
⑵在逛街、购物、旅游中识字。如在动物园中认识各种动物的名称,在花园里认识各种花的名称,在逛街时认识店牌、广告语等。⑶身边事物识字。学生经常用的洗漱用具,碗、筷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学生经常使用的东西,请家长配合贴上标签或卡片,使学生在使用身边事物时,也无意识的记住了许多生字。
3、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识字。教师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讲笑话比赛,故事比赛,介绍我自己,我的家人,我喜欢的小人书等活动,这就促使学生课外进行自主阅读,自主识字,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扩大识字量。
总之,在课改实验中,教师一定要采用相关的教学策略,开发、利用生活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构建生活课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第三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的识字策略
董翠苹高碑店市辛立庄镇东沿村中心小学
论文摘要:2011版新课标
关键词: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教学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1版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了几点经验。
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标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出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女”,当学生学会这个生字以后,告诉学生这个字还可以做偏旁,做了偏旁以后,它的笔画就发生了变化,教师 1
板书板书女字旁,让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女”做偏旁后,最后一笔“横”变成了“提”,这样一举两得,既记住了生字 “女”,又记住了女字旁。在学习“妈、好、奶”这些字时,学生很快就认出了女字旁,不仅记住了带有女字旁的字,而且理解了字义。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太:大字下头有一点。用:月字中间有一竖。星:太阳的儿子。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并:开字头上长角……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组字游戏。老师让学生自己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
写在卡片上,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最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
3.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4.变字小魔术。我结合语文乐园一中“这样识字真有趣”组织了“变字小魔术”的游戏。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5.示范写字。教师可以提前在黑板上画好四线格和田字格,以便上课给学生做好示范。在示范时一定要让集中注意力,看清教师是怎么写字的。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生字的印象。学生在书写时,教师还要亲自去看看学生写的怎么样,临场指导,及时表扬。学生的书写很工整。
6.对于会认字要多认几遍。我在一小听李学红老师(教育专家)的讲座时,曾向她提过一个问题:学生学不会会认字怎么办?李老师告诉我:“学生当时学不会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学,会认字迟早会变
成会写字,学生迟早能学会。”我对李老师的话感悟颇深,教育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我就利用板报做平台,把会认字写在板报上,课间让学生认,并且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学生的识字兴趣很浓。
三、阅读课外书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
一年级小学生大都认识“男、女、厕、所”这些字;会下象棋的小朋友都认得“将、士、相、车、马、炮”;看过动画片《西游记》的孩子,对“西、游、记”三个字都能无师自通。这些都说明日常生活是一个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汉字的天地,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对生字的认知大有帮助。学生识字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他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外,还可以在社会上,在家长和同学相处中,在各种图书、电脑网络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掌握了方法,教起生字来才会事半功倍,学生才能学得快,记得牢。
第四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教学基本目标
(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自古以来,汉字教育就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多识字、早识字有利于学生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采的文本世界,对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在识字教学中,主张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早扫除读写障碍,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1—2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教材编排特点
整体看:
人教版实验教材采取众家识字方法之长,融合了我国影响最大的三大识字教学流派(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优点,精心安排识字内容来落实小学段的识字任务。识字内容分别编排在四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二是在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册中编排识字单元或识字课,三是在语文园地安排归类识字;四是全套教材中随课文识字。
具体讲:
1、体现汉字教学规律。
(1)字形:揭示象形、会意、形声字构字规律,蕴含汉字的发展。
一册: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三册语文园地中出现抓形声字特点认字。
(2)字音:传承古代汉字教育文化,韵语识字,朗朗上口。(古诗、儿歌、对子、谚语、三字经)
一册:《一去二三里》《比一比》
二册:识字2(三字经)、识字3(对子歌)识字4(儿歌)识字5(字谜歌)识字6(量词歌)识字7(反义词对子歌)识字8(谚语)
三册:识字3(三字经)识字5(谚语)识字6(反义词对子歌)、识字7(儿歌)
(3)字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关注人文熏陶。(事物归类、生活情境、词语串)
一册:《在家里》《操场上》《自选商场》《菜园里》
二册:识字1(春天词语)
三册:识字1(秋天词语)识字2(校园生活)识字4(词语串)识字8(词语串)
2、体现学生学习规律。
(1)与生活联系。最先出现生活中最密切的词语,逐渐向生活外延伸。(拼音中识字,家庭、校园逐步过渡到阅读生活中的积累)
(2)与认知同步。循序渐进,由易道难,由具体到抽象。(从象形、会意到形声,从独体字到合体字,构字构词方式由无规律到有规律。写字从少到多,认写分流)
一册:语文园地中同部件归类,二册:语文园地中加部件、换部件、减部件、合体字拆分、同部件带字、反义词、加减笔画、形义结合
三册:熟字带生字、形声字、熟字合生字、分字与合字。
四册:巩固前面的识字方法(读读认认)字的构成特点、词语的构成特点、句子的构成特点(我的发现)
(3)关注学生发展。
关注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学生能力提高和成长教育。(单元主题教育、园地中的方法引导)
三、教学基本程序
(一)基本程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悟语境,自主认读——交流成果,发现规律——复现巩固,扩展识字——指导书写,掌握要领
(二)操作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目标:对识字有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操作要领:利用各种活动方式(看图、游戏、故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此环节要注重通过复习旧知、方法渗透、能力展示等,让学生充分感受识字的快乐,产生识字的愿望。
2、感悟语境,自主认读。
学习目标:初步感知语境,基本认读生字。
操作要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拼音、猜读、请教、工具书等方式自读词串、段落或短文,初步感知语言情境,能够基本认读新生字。此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激励学生自能识字。
3、交流成果,发现规律。
学习目标:交流识字经验,分享他人成果,提高识字能力。
操作要领:多种方式交流学习收获,感受合作的快乐。此环节要充分体现生生之间的互助识字、师生之间交流中的有效引导,善于发现汉字音、形、义的特点(想象识字、字理识字、部件识字、情境识字等),举一反三,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方法,发展识字能力。
4、复现巩固,扩展识字。学习目标:巩固识字成果,扩大识字量。
操作要领:通过创造活动、更换语境等复现生字,对生字进行练习和运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同时扩展学生对生字音、形、义的认识(同音、形近、异义字)。此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识字差异,不做统一要求。要把识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课内外识字结合。
5、指导书写,掌握要领。
学习目标:练习书写,领悟要领,形成良好习惯。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态美。此环节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关键笔画或笔顺指导到位,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提高写字质量。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识字教学要有正确的策略和方法,体现情趣性和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汉字本身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具有“因义构形”和“因形表意”的特点,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趣味性是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要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汉字。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汉字,遵循一定的字理,联系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利用灵活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创设识字情景,形象直观地开展识字教学,让课堂充满情趣。要避免单纯追求趣味性忽视科学性的活动化教学,或一味讲知识忽视学生兴趣的灌输化教学,要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关注学生识字差异,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问题突出,针对不同学生的识字情况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保障。一是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识字能力、擅长方式进行多方面识字,不作统一要求。二是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互助识字。三是实施分层教学。教学目标的设定、作业的布置、活动的安排等都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四是评价以激励为主。鼓励优秀生多识字,关注学困生的识字进步情况,给每位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感受识字的乐趣。
3、教给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识字教学中,识字量的多少固然重要,但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形成必要的识字能力更为关键。它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识字水平和后续的发展。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教学中依据教材的编排,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拆一拆、合一合、动作表示、图画联想、编谜语故事顺口溜等趣味灵活的识字方法,加深记忆,加强识字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拼音、字典自能识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
四、联系生活识字,注重课内外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也是一种必然的需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营造识字氛围,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自己去发现识字的资源,感受生活中的汉字文化,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而且能够发展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情感。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创造形式多样的交流展示平台,让学生在看一看、找一找、问一问、抄一抄、剪一剪、贴一贴、比一比等活动中不断扩大识字成果,享受识字带来的快乐。
五、加强写字指导,养成良好习惯。
写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影响写字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对写字指导的模糊认识,大多教师不作指导或指导过细,不能较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一要体现教师指导的循序渐进。开始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笔画的高低、长短、斜正、收放,后来注意部件做部首的变化,等学生掌握了所有笔画和绝大部分偏旁部首之后,各部件的大小、高矮、胖瘦、斜正等形体特点和向背、穿插、避让、呼应等组合规律,就成为教学的重点。二要抓重点,抓关键,把要写的字适当归类,引导学生掌握要领和规律,指导一个字,带动一类字。三要规范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好的写字习惯不仅关系到写字水平,更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五、形成性评价标准
(一)评价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检测学生认识了多少汉字,而是旨在帮助学生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在实施评价前,首先把评价的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从而注意到自己各个方面的表现。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通过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不断激励学生主动识字,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二)评价内容:
评价目标
评价要素
评价方式
评价人
知识与能力1、1、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3、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认读字音
分析字形
理解字义 掌握识字工具
写字能力
卡片认读、试卷检测、字典检字比赛等多种形式检测学生的识字量、对字的运用能力、利用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师、同学、家长
过程与方法
1、能创造各种方法进行识字。
2、能积极主动识字。
交流
注意
联想
想象
思维
课堂交流、活动观察学生的识字方法、途径,在识字活动的主动性
教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兴趣
态度
情感
品质
习惯
教师观察、家长问卷、学生自我反思、小结等
教师、家长、学生
第五篇: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谈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谈
新城小学 张卓媛
关键字:识字 情感 方法 拓宽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识字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识字,又能提高识字效率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建立浓厚的师生情,以情激趣
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情感是一个人投身于某事的态度趋向。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其积极情绪,与教师形成情感上的默契,才能有较强的学习动力。那么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发挥这种情感因素呢?
1.建立民主师生关系,营造互动氛围。
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情感依赖,教师要抓住时机,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宽松自如的民主气氛,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学生发言,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氛围中轻松地识字。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提供宽松的环境。
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中,使课堂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大胆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充满好奇、不断探索的寻宝人,体验发现宝藏的成功与快乐。例如“操”字虽说比较复杂,但如果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分析部件,学生还是能较快地掌握。有的学生说:“三个小人手扶木头,口却跑到木头上。”学生的想像没有思维定势,往往更开阔,教师给予及时地肯定与鼓励,势必会激活其思维。
二、多法教学,以趣引学
1、游戏识字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1)摘果子游戏。教师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让学生制作果篮,将果子上的字读准字音、组词,常用的还可以说一句话,方可摘下,谁摘得多谁就是识字小能手。在识字的过程中,同学们跃跃欲试、兴趣盎然,达到了高效率识字的目地。
(2)开火车识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型、说一句或几句话,其他同学轻声发出火车开动时的“呜一咔嚓、咔嚓”声。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它),“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
(3)过彩虹桥。(分组合作过桥)教师出示字,第一个学生正确读出,后面的学生组词,看哪组词说得多。词说完后,小组从说过的词中任选两个词说一句话。
2、巧用多媒体。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利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例如,教学《识字1》(以春天为主题)时,就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春天的图片,配以《春之歌》的音乐,并且在实物旁打出生词,生字用红色显示(可以动态演示生字的结构、笔顺及书写规律),一幅声画并茂的春季图仿佛把学生带入了诱人的春光中,使学生兴趣盎然,引起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3、学会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在实验教材中,每组的“语文园地”中都设了一个“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如通过教学“语文 2 园地一”,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并掌握“加偏旁”和“换偏旁”这两种识字方法。再如“园地二”是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园地五”是反义词识字,“园地六”是通过加一笔、减一笔的趣味识字等等。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就等于拥有了识字的最具威力的武器,在以后的识字过程中,学生们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字,从而使识字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拓宽识字渠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以说生活是知识的海洋。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空间识字,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多元化教育的需要。因此,在教学时要考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
1、在日常生活中识字。如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帘;买物品是,物品名称罗列其上;上街时,路旁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冲他们招手。在不知不觉间陌生的字符变得熟悉,进而成为自己认识的字。另外,还鼓励学生自己建立识字本,用剪贴、图画等形式把习得的字放进识字本里,定时为他们提供在班上交流、展示的机会。这样,大大激发了他们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愿望,还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课外阅读中识字。识字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课外阅读。因此,教师要求学生每晚或双休日去新华书店看适合低年级的儿童读物,例如《灰姑娘》、《黑猫警长》、《白雪公主》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生字的巩固日益加深,拓宽了识字面,还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
总而言之,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做到“ 情感、方法、拓宽”三步结合,那么,便能改变学生“苦学”、“厌学”的现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和巩固知识,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而教师也乐得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