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语文教学通讯)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5第7-8期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该课获2014年第八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教学能手一等奖 段岩霞/执教、整理
崔雪梅
郭莉莉/指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公元805年,一个33岁的文人,因为参加了一场政治革新而被贬出京,以戴罪之身,携带堂弟、表弟和67岁的老母,一路风尘仆仆赶往湖南一个名叫永州的蛮荒之地,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间,一篇篇或清莹或深刻的文章在他的心头酝酿,在他的笔尖流淌;他与永州的美丽邂逅,让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新的辉煌。他就是—— 生(齐):柳宗元。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的《永州八记》之四——《小石潭记》。
二、诵读感受文章的基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情感。(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读,其他同学倾听并订正读音和停顿。)①乃/记之/而去。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③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
师:大家知道为什么这里“卷”字读“quán”音吗?
生1:我认为这里的“卷”是“翻卷”的意思,所以读“quán”。师:查字典了吗?
生1:没有。书上课下注释这么说的。生2:这里“卷”是“弯曲”的意思。师:据许慎《说文》记载:“卷,膝曲也。”所以当“弯曲”讲时,读“quán”。现在,我们齐读课文,注意刚才同学们指出的词语、停顿以及屏幕上标红的词语。(生齐读全文。)
师: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在这篇游记中柳宗元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生1:作者在第一段写的是篁竹、小潭、树、藤蔓和鱼。生2:在第一段还写了水,写了石头——“全石以为底”。生3:还有第三段的 “潭西南而望”,写了“小溪”。师:那有没有写源头? 生3:没有。
师:你怎么判断出来的?
生3:因为文中说“不可知其源”,就是说“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师:所以这里写的是“溪流”,而不是“源头”。你的判断很准确。还有,哪位细心的同学来补充?
生4:第四段第一行写了“竹树”——四面竹树环合。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5:是空间顺序。
师:对。具体来说是怎样的空间顺序,先写了什么?
生6:先写了竹,后写了潭水,然后是潭底的石头、岸边的石头,还有青树、翠蔓、鱼和溪流。我感觉是由近及远,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
师:你后一句说得很对。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移步换景。我们写游记时可以学习本文,按照“游览的行踪”来写。有景处皆有情在,那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时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允许老师为大家朗读课文,然后说说:你感受到了柳宗元游小石潭时怎样的心情?(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鼓掌。)
师:从大家的掌声我认为大家应该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生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里生机蓬勃的,我感觉作者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风景这么美,他一定很快乐。师:我非常认可你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大学者王国维的话,你的阅读面真广。生2:我从“心乐之”可以看出柳宗元游小石潭时很愉悦、快乐。
生3:我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发现了作者的忧愁。作者参加政治运动被贬,虽然他看见这些景物时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暂时的,他心中还是有些忧愁的。
师:你的感受非常丰富。不知大家有没有仔细倾听这位同学的发言。实际上她发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生4:先是愉悦、高兴的心情,后来又是忧伤的。
师:具体说来,哪几段写的是愉悦、高兴的心情,哪几段是忧伤的心情? 生4:具体说第一二段是写愉悦、高兴的心情,第三四段写的是忧伤的心情。
三、品读体验审美的快乐
师:接下来,让我们潜入文本,品景悟情。请同学们细读1、2段,细细咀嚼,静静思考:哪些词句中流露了作者的快乐?这是一种怎样的快乐?你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以批注的形式简要写下自己的理解。
我在“下见小潭”的“见”字中发现了作者的快乐。这是一种探幽访胜的好奇心突然得到满足的快乐!试想,在柳宗元“伐竹取道”的过程中,与清冽的小石潭猝然相遇,他的心情该是多么快活啊!
生1:我从“心乐之”一句中发现了作者的快乐。水拍打着石头,发出悦耳的声音,给作者一种发现的快乐,满足的快乐。师:这是一种发现的快乐。生2:“隔篁竹”这个“隔”字给人一种神秘感,这是一种因为好奇心而引发的快乐。师:一种因距离而产生的令人神往的快乐。
生3:我从第二段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的“无所依”读出了作者自由自在的快乐。
生4:我从“水尤清冽”这个“尤”字中发现了作者的快乐,这是一种探访幽境意外发现的快乐。师:“尤”是什么意思? 生4:“尤”是格外的意思,“水尤清冽”是水格外的清凉。
师:这是我们翻译的意思。如果柳宗元在心里说的话,是不是这样说——水格外清凉。生4(摇头):我觉得他应该是说:啊!多么清凉的水啊!
师:你说得非常好!我们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这样。请同学们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语气词补出作者的心情: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生5:第一个空填“啊”,第二个空填“呀”。师:你结合原文说一下。生5(有感情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啊!水尤清冽呀!生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哇!水尤清冽呀!生7:我觉得第一个空里也可以填“咦”,以表现意外之情。师:变成自己的话说一下。
生7: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咦?水怎么这么清凉啊!
师:其实让作者感到惊喜和意外的不仅仅是水。请同学们结合第一段的内容,用这样的句式还原作者意外的惊喜和感叹?(屏显交流句式)
从“如鸣珮环”的水声,我已预料到„„但出乎我预料的是„„
师:老师先来。从“如鸣珮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有水和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水怎么这么清凉呀!我借用了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同学们可以往下接。
生1:从“如鸣珮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有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潭很小。师:很小?怎么小?
生1:可以整块石头为底。师:那你再梳理一下。生1:从如鸣佩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有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潭竟然以整块石头为底,这么小。
生2:我已预料到岸边有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岸边的石头千姿百态。生3:我已预料到会有树木和藤蔓,但出乎我预料的是岸边的青树翠蔓遮掩缠绕,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摇动下垂。竟然如此美丽。
生4:从“如鸣佩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水在拍打着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水拍打的是整块石头。
师:这真是一份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的快乐。最关键的是这份快乐是怎么得来的? 生5:他是自己发现的。
生6:他自己创造了这份快乐。
生7:他偶然遇到的,自己创造的,亲自“伐竹取道”探索体验到的。师: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快乐。(一女生动情朗读第一段。)
师:从你的语气语调我感觉你已经沉浸其中了,但是有点小瑕疵。生8:“青树翠蔓”,应该是读“wàn”。
师:还有一点,她的语速是不应该改变一下? 生9:我觉得应该有的地方快点,有的地方慢点。
师:对。哪里该快,哪里该慢呢?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意见:描写动态的语句读得稍快一点,描写静物的语句要读慢一点,句尾再拖一拖音。你来试一下?(一男生朗读,情感投入,但读错两处。)
师:你的句尾读得很好。我们把刚才读不好的地方再读一遍好吗?(男生再读,声情并茂。读完,全体学生自发鼓掌。“蒙络摇缀”的“络”还是读成了“lào”。)师:还是有一点小瑕疵,不过没有关系,世间没有完美的事情。注意,蒙—— 生10(接):络(luò)!
师:这次读对了!我们一起来,青树翠蔓——
生10: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师:为你的勇敢坚持,鼓掌!
师:刚才那位同学是从“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无所依”看出了什么? 生1:自由自在。
师:对!自由自在的闲适的快乐。那这里仅仅是写鱼吗?
生2:还写了小潭的小。我从“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看出潭非常小,而且水非常清。因为一个小潭如果能够数出其中的鱼有多少条,这说明它非常的小;如果它大的话,就数不出来了。
生3:还写了潭水的清澈。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意思是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傍。好像看不到那些水的,这说明了水的清澈。
师:水清到了消失的境地。除此之外,作者还怎样写水的清? 生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说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竟然能够映照在水底的石头上,这也可以看出水的清澈。
师:你用了一个词很准确,就是“竟然”!因为通常状况下,我们能看到水中的鱼,但是——
生4:看不到映照在水底石头上的鱼的影子。
师:对!看不到鱼儿映在水底的石头上的黑影儿!在这里,柳宗元不仅继承了吴均和郦道元“以鱼的可视反衬水的清澈”的写法,而且更进一步,用“影布石上”、游鱼纤细的黑影来衬托水的明亮澄澈。观察更细致入微,情思更细腻动人,后来苏轼就学了去,用在了《记承天寺夜游》中。我们一起来回顾。(屏显,生齐读。)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北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师:柳宗元是在怎样的心境下,看到了这样细微动人的景色呢?老师把这一段改写成了一首小诗,请一名女同学读一读,大家静心想象。(屏显。一女生朗读。)
清澈的日光里 几条鱼儿在打盹儿 静静的鱼影 抹在石底 似淡淡的水墨 忽然你飞走了 是我的笑 把你惊醒 还是
你惊醒了我的梦
师:我得感谢这位同学,我打的是“日光”,她读得是“目光”,我感觉她的改动更有情致。柳宗元是在怎样的心境下,看到了这样细微静谧的景色的?
生1:我感觉柳宗元是在悠闲、悠然的心境下,看到这细微静谧的景色的。生2:此时此刻,他清净、悠闲、愉快。生3:他沉浸在这幽美的风景中。
师:他心空了,静了,物我两忘,心无挂碍,所以才体察到了这自然的微妙、灵动与充实。我请两名同学朗读体验这空灵而又充实的愉悦。(男)潭中鱼/可百许头,(女)皆若空游/无所依,(男)日光/下澈,(女)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男)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女)似/与游者/相—乐—。(齐)似/与游者/相—乐—。
(读完,分男女生配乐齐读体会。)
四、对读体味现实的忧伤
师:作者的忧伤蕴含在哪些词句中? 生1: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中。师:“悄怆”什么意思? 生1:“悄怆”是感到心情悲凉忧伤的意思。师:他丰富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2:从“凄”和“寒”字更能看出作者的忧伤。用高淑娴的话说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师:“凄”和“寒”缘于什么? 生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师:老师给大家补充一点,这篇文章写于公元809年十月左右,初冬之时。“坐”潭上,自然凄神寒骨。身体的冷触发了心里的寒,自然景物的凄清诱发了作者内心的忧伤。生3:我从“寂寥”看出作者的忧伤。“寂寥无人”就是寂静空阔,没有一个人。他后面又说“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崔氏二小生”,这说明他是和别人一同去的,但是他却说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孤独,更能衬托出他的忧伤。
师:你认为这个“寂寥”不仅是环境的寂静空阔,还是指心情的寂寞、孤独。而且这位同学发现了一个矛盾:他是和五个人一同去的,为什么却说空无一人? 生4:我感觉其他人是不懂他的,无法走进他的心里。师:你有没有发现,作者在记述这五个人时,是分成两部分记的。是所有的人不懂他的心吗? 生4:不是。
师:那是谁不懂他的心? 生4:我感觉是崔氏二小生。
师:老师查阅了孙昌武的《柳宗元评传》,提取出了这些信息。请一名同学读一下。(屏显。)吴武陵,元和二年进士及第,不久贬来永州,与柳宗元志同道合;龚古生卒不详,亦是柳宗元朋友;堂弟柳宗玄始终追随柳宗元。他们思想上同气相投,同声相应,然而其思想和政治主张不容于当时的社会。(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师:从这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5:我觉得是除崔氏二小生外,吴武陵、龚古和柳宗玄是懂他的。他们都是被贬谪的,他们的思想不容于当时的社会。
师:所以说,这不只是个人的寂寞,而是思想的孤独。那作者的心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生6:“潭西南而望”的“望”。
师:能不能把“潭西南而望”的“望”换成“下见小潭”的“见”? 生7:不能。我感觉“见”是隔得比较近,而“望”比较远。
生8:我觉得“见”是不经意间见到的,而“望”是努力地、极力地向远处看的感觉。师:望是侧身之人立于土堆之上,竖目,瞳子突出,有登高远看之意。如果说,“见”是一种无意无心的行为,那“望”则是一种主动的追求。“下见小潭”的“见”让我们读到的是——
生9:意外收获美景的喜悦。
师:而这个“望”字则寄予了一种期盼。
五、拓展还原作者的人格魅力 师:当柳宗元“西南而望”“环顾四望”时,心里会想起什么?期望什么呢?(屏显。)柳宗元出身官宦世家,少有大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天下苍生”为己任。
柳宗元壮年被贬,在永州无实职无官舍,寄居在冷清昏暗的龙兴寺内。政敌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
妻子早亡,爱女夭折,到永州不久,老母又离开人世。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柳宗元始终认为革新本身并没有错,是朝政的黑暗和腐败,使他的抱负难以实现。他始终关注政治和民间疾苦,写下了大量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文,如《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
生1:他可能会想现在朝政是否昏暗,人民的疾苦是否有人管。他期望人民的疾苦有人能解决,也希望有一位明君发现他这样的人才。
生2:他期望统治者可以接受他的思想,他可以为国效力,抒发他的大志。
生3:他可能会想到他死去的妻子、夭折的爱女和不幸离世的母亲。他期望他的家庭重新团圆。
师:其实他自己的家庭已经没法团圆美满。生3:但是他想让别人的家庭团圆美满。
师:所以,他是希望“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天下元元”,他想利国利民,他想改变黑暗现实,他要实现政治理想;可是路尽途绝!尽管如此,他仍像“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的屈原,背依永州秀丽的山水,饱蘸永州清冽的泉水,写下了这些或清莹或深刻的文章。(滚屏显示柳宗元作品。)
吟咏山水,抒发胸中郁闷和心中理想: 《永州龙兴寺西轩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游黄溪记》 《渔翁》 《江雪》 《愚溪对》 《囚山赋》 《起废答》 《吊屈原文》
关注现实,关心民瘼,表达政治思想: 《田家》诗 《捕蛇者说》
《送薛存义之任上》 《封建论》 《非〈国语〉》 《天对》 《天问》 „„ 师:“将生活中的痛感转化为艺术中的美感,将生活中的折磨转化为艺术中的享受”,这就是柳宗元,一个用审美的双眼捕捉美丽、传达快乐的文学家,一个不能忘情于现实与政治的痛苦的政治家。他对永州的山水“深有所爱”,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真实袒露自己寄情山水抚慰心灵的快乐与忧伤。他为自己煮出了一壶清香的好茶,也为后人奉献了千年的清香。让我们背熟课文,用一生来慢慢体会柳宗元的景与情。下课!
第二篇:《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该课获 2014 年第八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教学能手一等奖(高青县实验中学,山东淄博256300)段岩霞/执教、整理/崔雪梅、郭莉莉/指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公元805年,一个33岁的文人,因为参加了一场政治革新而被贬出京,以戴罪之身,携带堂弟、表弟和 67岁的老母,一路风尘仆仆赶往湖南一个名叫永州的蛮荒之地,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间,一篇篇或清莹或深刻的文章在他的心头酝酿,在他的笔尖流淌;他与永州的美丽邂逅,让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新的辉煌。他就是——— 生(齐):柳宗元。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永州八记》之四———《小石潭记》。
二、诵读感受文章的基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情感。(自由朗读后指名读。生倾听并订正的读音和停顿如下。)①乃/记之/而去。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③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
师:大家知道为什么这里“卷”字读“quán”音吗?
生:我认为这里的“卷”是“翻卷”的意思,所以读“quán”。师:查字典了吗? 生:没有。
书上课下注释这么说的。
生:这里“卷”是“弯曲”的意思。师:对。
据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卷,膝曲也。”所以当“弯曲”讲时,读“quán”。现在,我们齐读课文,注意刚才同学们指出的词语、停顿以及屏幕上标红的词语。(生齐读全文。)
师: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在这篇游记中柳宗元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生:第1段写了篁竹、小潭、树、藤蔓。
生:第1段还写了水,写了石头———“全石以为底”。生:第3段的“潭西南而望”写了“小溪”。师:有没有写源头? 生:没有。
师:你怎么判断出来的?
生:因为文中说“不可知其源”,就是说“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师:所以这里写的是“溪流”,而不是“源头”。你的判断很准确。还有哪位细心的同学来补充?
生:第4段第一行写了“竹树”———“四面竹树环合”。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是空间顺序。
师:对。具体来说是怎样的空间顺序?先写了什么? 生:先写了竹,后写了潭水,然后是潭底的石头、岸边的石头,还有青树、翠蔓、鱼和溪流。我感觉是由近及远,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师:你后一句说得很对,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移步换景。我们写游记时可以学习本文,按照“游览的行踪”来写。有景处皆有情在,那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时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允许老师为大家朗读课文,然后说说:你感受到了柳宗元游小石潭时怎样的心情。(师配乐范读全文,生鼓掌。)师: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我听出了大家对我的肯定,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生:“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说明这里是生机蓬勃的,我感觉作者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风景这么美,他一定很快乐。师:我非常认可你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大学者王国维的话,你的阅读面真广。
生:我从“心乐之”看出柳宗元游小石潭时很愉悦、快乐。
生:我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发现了作者的忧愁。作者参加政治运动被贬,虽然他看见这些景物时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暂时的,他心中还是有些忧愁的。师:你的感受非常丰富。不知大家有没有仔细倾听这位同学的发言,实际上她发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生:先是愉悦、高兴的心情,后来又是忧伤的。
师:具体说来,哪几段写的是愉悦、高兴的心情,哪几段是忧伤的心情? 生:具体说第1、2段是写愉悦、高兴的心情,第3、4段写的是忧伤的心情。
三、品读体验审美的快乐
师:接下来,让我们潜入文本,品景悟情。请同学们细读第1、2段,细细咀嚼,静静思考:哪些词句中流露了作者的快乐?这是一种怎样的快乐?你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以批注的形式简要写下自己的理解。(屏显。)我在“下见小潭”的“见” 字中发现了作者的快乐。这是一种探幽访胜的好奇心突然得到满足的快乐!试想,在柳宗元“伐竹取道”的过程中,与清冽的小石潭猝然相遇,他的心情该是多么快活啊!生:我从“心乐之”一句中发现了作者的快乐。水拍打着石头,发出悦耳的声音,给作者一种发现的快乐、满足的快乐。生:“隔篁竹”这个“隔”字给人一种神秘感,这是一种因为好奇心而引发的快乐。
师:一种因距离而产生的令人神往的快乐。
生:我从第2段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的“无所依”读出了作者自由自在的快乐。
生:我从“水尤清冽”这个“尤”字中发现了作者的快乐。这是一种探访幽境意外发现的快乐。师:“尤”是什么意思? 生:“尤”是格外的意思,“水尤清冽”是水格外的清凉。
师:这是我们翻译的意思。如果是柳宗元在心里说的话,是不是这样说———水格外清凉。生(摇头):我觉得他应该是说:啊!多么清凉的水啊!
师:你还原得非常好!我们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这样,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语气词补出作者的心情。(屏显。)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生:第一个空填“啊”,第二个空填“呀”。师:你结合原文说一说。生(有感情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啊!水尤清冽呀!生: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哇!水尤清冽呀!生:我觉得第一个空里也可以填“咦”,以表现意外之情。师:变成自己的话说一下。
生: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咦?水怎么这么清凉啊!
师:其实让作者感到惊喜和意外的不仅仅是水。请同学们结合第1段的内容,用这样的句式还原作者意外的惊喜和感叹。(屏显。)从“如鸣珮环”的水声,我已预料到„„但出乎我预料的是„„
师:老师先来。从“如鸣珮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有水和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水怎么这么清凉呀!我借用了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同学们可以往下接。生:从“如鸣珮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有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潭很小。师:很小?怎么小? 生:可以整块石头为底。师:那你再梳理一下。
生:从“如鸣珮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有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潭竟然以整块石头为底,这么小。
生:我已预料到岸边有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岸边的石头千姿百态。
生:我已预料到会有树木和藤蔓,但出乎我预料的是岸边的青树翠蔓遮掩缠绕,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摇动下垂,竟然如此美丽。
生:从“如鸣珮环”的水声中我已预料到水在拍打着石头,但出乎我预料的是水拍打的是整块石头。师:这真是一份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的快乐。最关键的是这份快乐是怎么得来的? 生:他是自己发现的。
生:他自己创造了这份快乐。
生:他偶然遇到的,自己创造的,亲自“伐竹取道”探索体验到的。师: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快乐。(一女生动情朗读第1段。)
师:从你的语气语调我感觉你已经沉浸其中了,但是有点小瑕疵。生:“青树翠蔓”,应该是读“wàn”。
师:还有一点,她的语速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 生:我觉得应该有的地方快点,有的地方慢点。
师:对。哪里该快,哪里该慢呢?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意见:描写动态的语句读得稍快一点,描写静物的语句要读慢一点,句尾再拖一拖音。你来试一下?(一男生朗读,投入情感,但读错两处。)
师:你的句尾读得很好。我们把刚才读不好的地方再读一遍,好吗?(男生再读,声情并茂。读完,全体学生自发鼓掌。“蒙络摇缀”的“络”还是读成了“lào”。)
师:还是有一点小瑕疵,不过没有关系,世间没有完美的事情。注意,蒙——— 生(接):络(luò)!
师:这次读对了!我们一起来,青树翠蔓———
生: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师:为你的勇敢坚持鼓掌!刚才那位同学从“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无所依”看出了什么? 生:自由自在。
师:对!自由自在的闲适和快乐。那这里仅仅是写鱼吗?
生:还写了小潭的小。我从“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看出潭非常小,而且水非常清。因为一个小潭如果能够数出其中的鱼有多少条,这说明它非常的小;如果它大的话,就数不出来了。
生:还写了潭水的清澈。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意思是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傍。好像看不到那些水似的,这说明了水的清澈。师:水清到了消失的境地。除此之外,作者还怎样写水的清? 生:“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说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竟然能够映照在水底的石头上,这也可以看出水的清澈。师:你用了一个词很准确,就是“竟然”!因为通常状况下,我们能看到水中的鱼,但是———
生:看不到映照在水底石头上的鱼的影子。
师:对!看不到鱼儿映在水底的石头上的黑影儿!在这里,柳宗元不仅继承了吴均和郦道元“以鱼的可视反衬水的清澈”的写法,而且更进一步,用“影布石上”、游鱼纤细的黑影来衬托水的明亮澄澈。观察更细致入微,情思更细腻动人,后来苏轼就学了去,用在了《记承天寺夜游》中。我们一起来回顾。(屏显,生齐读。)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北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师:柳宗元是在怎样的心境下,看到了这样细微动人的景色呢?老师把这一段改写成了一首小诗,请一名女同学读一读,大家静心想象。(屏显。一女生朗读。)清澈的日光里 几条鱼儿在打盹儿 静静的鱼影 抹在石底 似淡淡的水墨
忽然你飞走了 是我的笑把你惊醒 还是
你惊醒了我的梦
师:我得感谢这位同学,我打的是“日光”,她读的是“目光”,我感觉她的改动更有情致。柳宗元是在怎样的心境下,看到了这样细微静谧的景色的? 生:我感觉柳宗元是在悠闲、悠然的心境下,看到这细微静谧的景色的。生:此时此刻,他清净、悠闲、愉快。生:他沉浸在这幽美的风景中。
师:他心空了,静了,物我两忘,心无挂碍,所以才体察到了这自然的微妙、灵动与充实。我请两名同学朗读体验这空灵而又充实的愉悦。(屏显。)(男)潭中鱼/可百许头,(女)皆若空游/无所依,(男)日光/下澈,(女)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男)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女)似/与游者/相乐。(齐)似/与游者/相乐。
(读完,分男女生配乐齐读体会。)
四、对读体味现实的忧伤
师:作者的忧伤蕴含在哪些词句中? 生: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中。师:“悄怆”是什么意思? 生:“悄怆”是感到心情悲凉忧伤的意思。师:他丰富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从“凄”和“寒”字更能看出作者的忧伤,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师:“凄”和“寒”缘于什么? 生:“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师:老师给大家补充一点,这篇文章写于公元809年十月左右,初冬之时,“坐”潭上,自然凄神寒骨。身体的冷触发了心里的寒,自然景物的凄清诱发了作者内心的忧伤。
生:我从“寂寥”看出作者的忧伤。“寂寥无人”就是寂静空旷,没有一个人。他后面又说“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这说明他是和别人一同去的,但是他却说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孤独,更能衬托出他的忧伤。
师:你认为这个“寂寥”不仅是环境的寂静空阔,还是指心情的寂寞、孤独。而且这位同学发现了一个矛盾,即他是和五个人一同去的,为什么却说空无一人? 生:我感觉其他人是不懂他的,无法走进他的心里。
师:你有没有发现,作者在记述这五个人时,是分成两部分记的。是所有的人都不懂他的心吗? 生:不是。
师:那是谁不懂他的心? 生:我感觉是崔氏二小生。
师:老师查阅了孙昌武的《柳宗元评传》,提取出了这些信息。请一名同学读一下。(屏显。)吴武陵,元和二年进士及第,不久贬来永州,与柳宗元志同道合;龚古生卒不详,亦是柳宗元朋友;堂弟柳宗玄始终追随柳宗元。他们思想上同气相投,同声相应,然而其思想和政治主张不容于当时的社会。(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师:从这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除崔氏二小生外,吴武陵、龚古和柳宗玄是懂他的。他们都是被贬谪的,他们的思想不容于当时的社会。
师:所以说,这不只是个人的寂寞,而是思想的孤独。那作者的心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生:“潭西南而望”的“望”。
师:能不能把“潭西南而望”的“望”换成“下见小潭”的“见”? 生:不能。我感觉“见”隔得比较近,而“望”比较远。
生:我觉得“见”是不经意间见到的,而“望”是努力地、极力地向远处看的感觉。师:“望”是侧身之人立于土堆之上,竖目,瞳子突出,有登高远看之意。如果说“见”是一种无意无心的行为,那“望”则是一种主动的追求。“下见小潭”的“见”让我们读到的是——— 生:意外收获美景的喜悦。
师:而这个“望”字则寄寓了一种期盼。
五、拓展还原作者的人格魅力 师:当柳宗元“西南而望”“环顾四望”时,心里会想起什么?期望什么呢?(屏显。)
柳宗元出身官宦世家,少有大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天下苍生”为己任。柳宗元壮年被贬,在永州无实职无官舍,寄居在冷清昏暗的龙兴寺内。但政敌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妻子早亡,爱女夭折,到永州不久,老母又离开人世。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柳宗元始终认为革新本身并没有错,是朝政的黑暗和腐败,使他的抱负难以实现。他始终关注政治和民间疾苦,写下了大量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文,如《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
生:他可能会想现在朝政是否昏暗,人民的疾苦是否有人管。他期望人民的疾苦有人能解决,也希望有一位明君发现他这样的人才。
生:他期望统治者可以接受他的思想,他可以为国效力,抒发他的大志。
生:他可能会想到他死去的妻子、夭折的爱女和不幸离世的母亲。他期望他的家庭重新团圆。
师:其实他自己的家庭已经没法团圆美满。生:但是他想让别人的家庭团圆美满。
师:所以,他是希望“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天下苍生”,他想利国利民,他想改变黑暗现实,他要实现政治理想;可是路尽途绝!尽管如此,他仍象“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的屈原,背依永州秀丽的山水,饱蘸永州清冽的泉水,写下了这些或清莹或深刻的文章。(滚屏显示柳宗元作品。)吟咏山水,抒发胸中郁闷和心中理想: 《永州龙兴寺西轩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游黄溪记》 《渔翁》 《江雪》 《愚溪对》 《囚山赋》 《起废答》 《吊屈原文》
关注现实,关心民瘼,表达政治思想: 《田家》 《捕蛇者说》
《送薛存义之任序》 《封建论》 《非国语》 《天对》 《天说》 „„ 师:“将生活中的痛感转化为艺术中的美感,将生活中的折磨转化为艺术中的享受”,这就是柳宗元,一个用审美的双眼捕捉美丽、传达快乐的文学家,一个不能忘情于现实与政治的痛苦的政治家。他对永州的山水“深有所爱”,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真实袒露自己寄情山水抚慰心灵的快乐与忧伤。他为自己煮出了一壶清香的好茶,也为后人奉献了千年的清香。让我们背熟课文,用一生来慢慢体会柳宗元的景与情。下课!
第三篇:《小石潭记》教学实录[范文模版]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⑵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⑶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⑴预习课文,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⑵反复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探究课文景物的特点和写景方法。⑶结合文章背景,分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熟读成诵,学习文章精准的写景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体会借景抒情的特色。
课前导入
一、师:一腔热血换来带罪之身,半年革新却是流放之因。蓑笠遮不住他的傲然正气,风雪吹不散他的悠悠文思。永州十年,一篇篇或清莹或深刻的文章在他心头酝酿,在他笔尖流淌,他纵情山水,寄情山水,又忘情山水,他开创了山水散文之先河。他就是------生(齐):柳宗元
师:千年之后,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铮铮男儿,走进他的山水游记---《小石潭记》。
二、读明文意,风光旖旎
师:欲知小石潭的景色美在何处,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自己学到的新的字词知识圈点勾画出来,一会儿在全班分享。(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
师:我们开始分享你获得的新的字词知识。从这个小组开始,每个人至少说一个,不重复,开始!生1:篁竹,篁huánɡ,竹林的意思。生2:清冽,“冽”是两点水。(生3-10分别分享了参、差、俶、悄怆、翕、卷、龚等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师:刚才大家自由读了,老师无法判断大家朗读水平究竟如何,请同学们把书拿起来,老师给大家放段音乐,我们一起美美地朗读,读准停顿,注意节奏。(播放《出水莲》古筝音乐,生大声齐读课文)生:朗读。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那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如鸣佩环?这样的音韵美,得益于文中大量的四字美词,我们一起找出来体味一番。哪位同学发现了?
生:如鸣佩环
伐竹取道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生:犬牙差互
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师:通过合作,我们找的已经非常全面了。我们一起读一遍,体会音韵之美。生:齐读
师: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有的词在文中出现过两次,却有不同的意思?哪位同学找出来了? 生:清、可、差、从
师:眼光准确,有没有同学能够分别解释一下呢? 生:解释
师:你的预习非常全面扎实,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巩固知识。
师:那读文章先读题目,这篇文章题目与我们刚刚学过的哪篇文章很像? 生:《桃花源记》
师:“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游记,游记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那这篇文章是不是就是记录游览小石潭的经历。
三、景语言情,乐耶?忧耶!
四、师:那下面我们自读文章,追随柳宗元的脚步,你游览到了哪些景物呢? 生:篁竹—潭水—石底—树木—游鱼—溪流(板书:竹、水、石、树、溪)师:试着用自己的话给这些景物加一些修饰语,比如,我游览到了茂密的竹林。生:清澈的潭水 生:如鸣佩环的水声 生:千姿百态的石头 生:青翠的树木
生:自由自在、活泼的鱼儿 生:蜿蜒的溪流
师:看来同学们依次游览了这么多优美景物,欣赏到了小石潭旖旎的风光。作者是这是按照什么顺序呈现给我们的? 生:空间顺序
师:对,具体是空间顺序的什么顺序? 生:游览的顺序
师:这就是游记写作中常用的手法---移步换景。
师:我们追随柳宗元欣赏到了这么秀美的风光,那有人说: “柳子的山水游记,不只是模山范水,而是借山水写心境,抒情怀。”我们再来细细品读1、2段,仔细揣摩你游览到的景物,说说你透过这些景物读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起点:揣摩景物,来体会作者的快乐)
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我从(字、词、句)中,看到了,这(景物),那与小石潭偶然邂逅后的柳宗元是多么。
师:如:我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中,看到了小石潭的周围树木青翠,绿藤缠绕,这树木充满生机,那与小石潭偶然邂逅的柳宗元该是多么的快乐啊!师:哪位同学来展示?
生:我从“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看到了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这鱼儿多么自由自在,那与小石潭偶然邂逅的柳宗元该地多么轻松啊!师:仅仅写了鱼儿自由自在吗?通过“空游”和“无所依”看到水怎么样? 生:水澄澈
师:潭水已清到透明的程度,简直使人不觉得有水的存在了。
师:鱼儿自由自在,水又是那么空明澄澈,在这样的环境的感染下,柳宗元内心自然会放松、愉悦的。在这里老师再给大家几个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南朝梁)吴均
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北魏)郦道元
自己读一读,有没有发现与“皆若空游无所依”有异曲同工之妙?哪位同学还有发现?柳宗元继承了这种“以鱼的可视反衬水的清澈”的写法,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师:我们接着去探寻从哪些景物描写中读到了作者的快乐?
生:我从“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看到了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这景色多么安静啊,那与小石潭偶然邂逅的柳宗元该是多么快乐啊!
师:不仅出水的透明澄澈,除此之外,阳光直照水底,我们联想到此时的天气如何? 生:风和日丽的美好天气。
师:晴朗而且无风,在此风和日丽的天气,又有美景相称,愉悦之感油然而生。
生:我从“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看到了鱼儿一动不动,忽然又像远处游去,好像与游玩的人互相取乐,这景色多么灵动,与小石潭偶然邂逅的柳宗元该是多么快乐啊!师: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实际上是作者内心快乐,通过移情,写出了鱼之乐。师:我们经常说情景交融,用这样出色的方法描写出如此美景的柳宗元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七嘴八舌):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乐!
师:“乐”很恰当,因为眼前的景用一个最通俗的概括就是? 生(齐):美!
师:景美人乐。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啊? 生:拍照留念。流连忘返。
师:那时照相机还没发明,柳宗元没得拍,那他是不是流连忘返?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生(七嘴八舌):不是,从“不可久居”可以看出来。师:对!那“不可久居”什么意思?“可”是大约的意思吗? 生(齐):不可以长时间的停留。不是,是“可以”!
师:对,这就是一词多义。如此美景却不能长时间的停留,为何?
生:因为“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坐在潭边,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什么人,寒气透骨,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师:这种忧伤是因为什么造成的?
生:以其境过清!“以”的意思是“因为”。
师: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了,柳宗元明明站在潭边没动,眼前的景客观上也没有变,那为什么感受突然就不一样了呢?是什么变了? 生(齐):心情变了。
师:是啊,其实景还是那个景,只是我们的心情变了,眼中的景也就变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柳宗元的心情是由乐转凄。(板书)为什么看着眼前的美景,柳宗元的心情会发生了变化呢?
生:因为柳宗元被贬官了!
师:柳宗元被贬官,他能高兴么?你了解的柳宗元是什么样的人? 生:胸怀大志,心系天下苍生。
师:他胸怀大志却被贬官了,心情不好。开始心情还好着呢,看着美景怎么一会就突然转变了? 生:他觉得自己和小石潭相似。师:怎么相似?
生:小石潭有优美的景色却没人欣赏,他是一个人才却无人赏识。
师:你像一个演讲家,说得真好!小石潭这么优美的景色无人来赏,柳宗元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不但得不到赏识,反而被贬成一个无事可做的柳州司马,他的境遇和眼前的小石潭很相似。刚才这个同学把二者的相似点抓得很好,由小潭美景联想到自己的遭遇,空有满腹经纶却得不到施展,柳宗元眼前的美景都变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柳宗元眼中的景不再优美,而是怎样的? 生:凄清!
师:这个词捕捉得很好。从哪个词可以表现出柳宗元的感受? 生:忧伤,人忧伤!师:明明去了去了几个人? 生(齐):六个!
师:六个人,怎么说寥寥无人?那是他自己特别的郁闷,得不到赏识,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他此时的感受应该是? 生:孤独寂寞!
师:“人忧伤”准确还是“人孤独”贴切? 生(齐):孤独!
师:景凄清,人孤独!(板书)说到孤独,我想到柳宗元的一首诗《江雪》,齐背一下。生(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注意这首诗里有两个字,一个是“孤”,一个是“独”。当时柳宗元被贬幽州,心情是格外的孤独,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景为情生”。同学们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么?(生一时无语)师:举个例子,比如说:秋天了,刘禹锡满怀豪情,他看到是什么样的景? 生(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师:漂泊天涯的游子马致远看的是什么样的情形?
生(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师:同样是在秋天,因为心情的不同所以看到情景不同。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齐):春天。
师:鸟语花香的时候,但是在饱经离乱之苦,忧国忧民的杜甫眼中,是什么样的? 生(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正确。同样是春天,谁能说两句表现心情好的时候眼中的景象诗? 生:杜甫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师:诗句说的极好,作者却张冠李戴啦!这是《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作者是? 生:白居易。
师:同样的季节,看到的不同的景象,原因何在? 生(齐):心情不一样。
师: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四、兼济天下,独善其身
师:被贬后的柳宗元,其实,大可以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隐居般的生活,但他没有,他始终认为革新并没有错,是朝政过于黑暗和腐败,他依然关心百姓疾苦,心系天下。
在永州,他“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像屈原写《离骚》一样,书写了寄托自己深沉的愤慨的《永州八记》。书写了抒发渴望统治者了解民间疾苦与自身有志难申的《捕蛇者说》等篇章。彰显自己的民本思想和政治理想,以及自己从未低头的革新精神。
在柳州,是他人生最后一站,仍然放不下他的政治抱负,他所作所为,余秋雨先生在《柳侯祠》中这样写道的:“在柳州的柳宗元,宛若一个鲁滨逊。他有一个小小的贬谪官职,利用着,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毕竟劳累,在四十七岁上死去。”
由此,你用什么词来形容柳宗元呢?给他写一句点评吧。
示例:柳宗元,柳宗元,你是高贵的,你处于人生困顿和政治窘迫中,你对山水的凝望中升华出了自己傲人的生命光彩。
小结: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文人,他们也像柳宗元一样怀有一颗赤诚之心,他们物我着色,不忘初心。他们忧伤孤独却又心系民生;他们无奈于浊世却又洁身自好;他们渴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却又无时无刻不忠于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他们用手中的笔书写着闪耀生命价值的诗文,他们留给后人的不仅是文学财富,更是精神食粮。
五、小结全文,力争成诵
师:这节课我们跟着柳宗元一起欣赏了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了柳宗元情绪的变化,学到了这些写作的方法技巧,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近失意、郁闷却不颓废的柳宗元,在音乐声看着大屏幕上的美景,朗读或者背诵,盘点收获。生:(齐读课文)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下课!谢谢同学们。
第四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柳宗元的经历及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的描摹。
方法与途径目标:通过朗读竞赛扫清字词障碍,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重点、难点。
情感与评价目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得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使用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3、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2、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1)收集有关作者及与《小石潭记》相关的资料。(2)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3)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
(4)在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预习笔记上。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这样的诗我们很熟悉,题目是《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生齐背)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柳宗元。
师:寒江、冰天、雪地,一位孤独老者独处孤舟,默然垂钓。悲凉孤独的处境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永州期间所写,在此期间,他还写了大量寄情山水的作品。今天我们所学的《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请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教师评价、补充,多媒体呈现有关柳宗元的资料。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他与韩愈、刘禹锡是同事。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涧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山水游记,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三)整体感知、走近作品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字音与断句。
2、自读课文,教师指导,要求: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朗读竞赛,看看哪一组读完整篇文章的人数最少。规则:出现朗读声音不洪亮、打绊子;字音、断句不准确时换下一位同学接着朗读,请其他组来评价。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请小组的A、B、C、D类学生(异质分组:按学生语文基础与理解能力差异分成四类)进行疑难文句的朗读、翻译、重点词解析并且进行评价。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
生1:“水尤清洌”中的“尤”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可以帮助他? 生2:是“特别”的意思,这句应该翻译为“水特别清澈、甘冽” 师:这位同学不但助人为乐,还一助到底,把整句话的意思也翻译了,非常好
生3:“斗折蛇行”,课文注释翻译为“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我不理解
生(七嘴八舌地):就是呀,没有哪个字翻译为“像”呀? 师(面带微笑地):同学们很细心,这里的“斗”和“蛇”两个字用法很特殊,分别解释为“像北斗七星~ 样”,“像蛇一样”,它们本身是名词,现在作状语了(师边说边板书)师:老师要考考大家,文中和这个用法一样的字句还有吗?找一找,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4(犹豫地):是不是“犬牙差互”里的“犬”? 解释为“像狗的牙”
师:找得很准,就是这句,翻译也很准确(师生共同鼓掌)师:另外,在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方位名词的用法很特别,也作状语比如“下见小潭”中的“下”,要解释为“向下,或者往下”大家学着举一反三,看看还有哪些方位词语的用法和这个一样?可以相互交流(生讨论交流)生5:“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 生6:“目光下彻”中的“下”
生7:“潭西南而望”中的“西南”
师: 同学们真是独具慧眼,又快又准地找出了这些词语,自行决了困难下面由老师提问,你来翻译,好吗? 师(众):“潭中鱼可百许头”
生(众):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师:记住这一句中“可”的意思注意与其他句中“可”的意思进行比较如“不可知其源” 中的“可”。
生1:这里的“可”是“大约”的意思,“不可知其源” 中的“可”是“能”的j还有“不可久居” 中的“可”,“明灭可见”中的“可”
师:好,学会比较记忆也是掌握文言词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把这几个“可”的用法记一下。
(生自由记诵“可”的意思)师: 我.继续我们的翻译提问下一句是:“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众):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人来往,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
师:这一句中也有两个词的用法有点特殊,大家注意到了吗?看“凄”和“寒”,它们本来是什么意思? 在这儿该怎样解释它们呢? 生(众):“凄”是“凄凉”,“寒”是“寒冷”的意思。
师:确切地说,是该这样解释:“使···凄,使···寒”这叫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提问暂告一段落,还有疑难的地方我们在下面的研读品味中继续攻克。
(五)质疑探究、抓住特点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
2、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评价并板书明确,并对第二段重点品读,尝试背诵其中的佳句。
(六)品味文章,对话作者
1、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记》称赞不已,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七)畅谈收获、总结全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谈收获:
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对作者的了解,你获得了那些启示?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
(八)我做导游,介绍美景 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致,设计一段导游词,允许发挥想象做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兴致。
请4——5名学生为全班同学导游(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请几位学生),评评谁的导演最棒。
(九)课后回顾,举一反三
1、根据写作思路背诵课文;
2、课外你一定看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附板书设计
发现小石潭: 闻其声
见其形
小
潭中景物:水清(侧面描写)
相乐
石 柳 鱼乐(动静结合)潭
宗 小潭源头:形象比喻
(寓情于景)记 元 潭中气氛:幽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同游之人 抒孤寂悲凉之情
第五篇:《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莫海云
《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言文,讲授这篇课文时,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一、熟读课文,初步读出作者的感情基调;
二、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难点是对实词的理解,以致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因此文言文教学加强对文言文词语的积累,有助于课文的理解。为了扫除文本理解的障碍,授课之前,我针对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提出了几点预习的要求:⑴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朗读几遍。⑵对照注释翻译古文将不懂的词语做好标记。⑶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柳宗元及其写作背景。
新课程中对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教学建议是:“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在中考的指挥棒下,不少语文老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方法,串讲法不是不好,就是很容易犯满堂灌的毛病,这次《小石潭记》第一教时的公开课,我虽然不是满堂灌,串讲虽然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但我觉得我讲多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未能很好的培养。这篇课文译文是教完了,从学生做本课的练习来看,学生似乎对这篇课文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当我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训练时,出了一道《师旷问学》翻译题,其中翻译“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学生译得就不是很好。
我反思自己文言文教学,深刻认识自己把文言文的翻译错误的理解为“说文解字”,苛求“字字落实,句句串讲”,使学生的翻译能力止步不前,学生变成了记忆库。这样的教法慢慢会扼杀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埋没学生的智慧与个性。上了这堂课,我意识到串讲法适合初一低年级的学生,上了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教师应懂得放开手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进行译文训练,然后派小组代表发言,并以竞赛形式进行,学生译得不好的,教师进行适当地点拨。我想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讨论中,品味古人优美的语句、崇高的思想,在探究中,课堂的思维才得已生成,学生学古文的兴趣就能调动起来。
杜威曾经说过:“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这堂公开课告诉我,教古文,即使采用串讲法,应尽量安排学生串讲,以培养他们文言文理解能力。任何一种文本的教学,我们都应当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善于引导学生交流切磋,让他们享受思维碰撞的乐趣,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