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最喜欢的一本教育著作 徐梅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关爱后进生
宝山职业技术学校 徐梅
尽管我是带着儿时的梦想走上教师舞台的,但冷酷的现实很快让我感到倦怠。尤其是面对后进生,我黔驴技穷,筋疲力竭,一度动摇。有时,优秀教师的事迹也让我感动;有时,名师专家的报告也令我振奋。但是,真正让我顿悟、清醒的,是有一天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力”,唤醒他们“沉睡”的思维。例如对于后进生费加,苏霍姆林斯基专门为她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费加到了五年级,学业成绩赶上来了,七年级毕业后,费加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从一位后进生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令人欣慰。
我开始自我反省:以前总戴着副黑色墨镜去看后进生,从心里讨厌他们;批评、惩罚总想到他们,吝啬表扬与鼓励;从没关注过他们的内心,所以后进生要么躲在角落,一声不响,要么以过激的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回想起那些渴求老师关爱的目光,自己也觉得心痛与懊悔。作为教育者,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去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尽可能多地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只看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后进生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也应该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在校园愉快地生活学习、享受进步的快乐、收获成长,释放青春光彩。
我着手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摘掉墨镜,走近蹲下去看后进生。
一、倾注爱心,建立感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德者,师之帅也”。陶行知先生曾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如果教师热爱学生,那他会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宽容对待学生们。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尤其需要教师有爱心、爱心是促进学生进步基础和情感前提,而缺少爱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质。
对于后进生来说,教师的爱尤为重要,试想,如果一节课老师爱的目光从来没有沐浴过他们,老师的身影从没在他们的身边停留过,老师魔力般的爱语从来没有光顾过他们。当老师把自己博大的爱无私的撒向那些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时,这些所谓的后进生又从哪里去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呢?因此,对后进生的爱是点燃学生课堂学习热情的星星之火,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也能用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让他们感悟到老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点燃起希望之火,他们就会自觉将老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到那时,就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那样: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与后进生建立感情,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在心理上有亲切感,信任感。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有个学生上课时,从来都不听讲,也不参与课堂活动,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期末前,我们到外校参加技能操作考试,他在最后一个考,抽到题后,他像无头的苍蝇,不知该怎么准备。其实我一直在关注他,看他对待这次考试的态度。我主动上去帮他把每题的操作要点、程序讲了一遍,轮到他考试了,我拍拍他的肩膀,以鼓励的眼光看着他:“相信你,你会行的。”那次考试之后,每次看到我,他都很主动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这学期我又上他们班的课,课堂上,我发现原来的那个“他”不见了,我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他,仿佛脱胎换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老师同学互动。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把我们无私的、真挚的爱倾注给后进生,让他们沐浴阳光,感受温暖。
二、真心尊重,增强信心。
教育也是一种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因为学习差,在学校后进生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嫌弃;在家里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常常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爱与老师、同学唱反调,习惯于“破罐子破摔”式的自暴自弃。怎样看待后进生,把他们看成什么样的人,对他们的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在平时教学中不自觉地对他们冷眼相看,对他们的关注不够,有偏见,会使他们在人格上有自卑感,在学习中缺少自信,尊重他们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课堂上有意对他们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让他们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回答有困难时给予引导性的提示,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教师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微小的进步,与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依赖的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教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才能通过这条情感的纽带源源不断地输入他们心中,促使他们战胜自卑,增强信心。
台湾著名的阿伦老师,面对经常恐吓、殴打其他同学的“叛乱分子”,在谈心时告诉叛乱分子:“我一直认为你是非常聪明的学生,只是你都用在坏的事情上面。你有很多的优点,譬如领导能力就很强。只要你肯做,未来应该是很优秀的人。”之后在班级的“魔力点子”的排练工作中宣布:“所有的事情以叛乱分子说了算。”在叛乱分子的领导下,比赛顺利获得“魔力点子奖”,叛乱分子的人气迅速提升,在班干部选举中,获选班长。相信叛乱分子会以实际行动摘掉他的代称。
三、因势利导,点燃希望。
即使是后进生,身上也有长处。王金战老师说过,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他就变成了差生,没有一个学生生下来就注定是差生,让一个差生变好,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让他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个差生就会慢慢变好了。对学生评价的好坏,是导致学生差异的开始。天生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因而,我时常注意观察,发现并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给后进生创造闪光的机会,这样会点燃他们进步的希望。我班有一名同学,文化课成绩差,但体育成绩突出,在每学期的运动会上,他都能为班级争得荣誉。于是我抓住这一点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让同学在这一方面向他学习,也让同学们明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后进生认识到自己也有长处和优点,从而产生赶上先进的勇气。有一个学生,他父母离异,父亲忙于做生意,无闲管他,他经常逃学,上网吧,打电子游戏,不做作业,成绩和纪律都比较差,但在学校艺术节上他表演的小品大获成功。我抓住这个契机鼓励他:我相信只要你对待学习就像对待这次艺术节那样认真,学习一定会进步的。在以后的学习中,他逐步改掉了坏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又如,当后进生偶然得到表扬,他会长久地将之铭记在心,并努力朝正确的方向继续努力。不但如此,还会因为老师的肯定而消除自卑心理,变得信任老师,和老师之间消除隔阂,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听进老师的劝告,取得更多的进步。他就会看到自己的希望,也会产生追赶的勇气和力量。老师就要及时发现这个闪光点加以因势利导,扩大他的这种希望,在他追赶的路上,给予一臂之力。
四、放宽胸怀,耐心等待
不同的花儿,有着不同的花期,大地的仁慈与伟大正是承载着这种等待与包容。美国优秀教师罗杰斯提到,“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法国作家贝多有这样一段轶事:在他九岁那年冬天,他在爷爷那里过圣诞节。在他爷爷的农场里,一棵无花果树似乎已经死了,树皮已经剥落,树干也不再呈暗青色,而是完全枯萎了,稍碰一下,树枝“嘎巴”一声折断。于是贝多对爷爷说:“树早死了,把它砍了吧。”可爷爷不答应,爷爷说:“也许它的确不行了,但是冬天过后,可能还会萌芽的。请记住,冬天里不要砍树。”果然,第二年春天,这棵看似已经死了的无花果树居然重萌新芽,到了夏天,整棵树看上去和其他树没有差别了。其树如此,那人何尝不是这样?其实在我们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看似没有希望的学生中,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无药可救,往往可能因为我们教育管理方法简单或者不当,使他们产生了某种逆反心理,离他们越远,对他们关心得越少,他们给我们的希望就越渺茫。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牢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耐心,再耐心些;宽容,再宽容些;鼓励,再鼓励些;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到来,让我们永远不做“冬天里砍树”的傻事。
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并不吝鼓励和赞扬,唤起“后进生”的自信和自尊,并激发他改造自己、努力上进的意愿和潜能。相信“后进生”,相信他们会有转变与进步,给予期待,并放宽胸怀,耐心等待。相信冬天过去,春天到来时,他们一定会春意盎然。
第二篇:我最喜欢的著作
我最喜欢的著作
“屋里有根藤,藤上结个瓜,一到太阳落,瓜里开红花。” 小时候,外公指着夜幕下千家万户亮起的“星星”,把这个谜语说给我猜。那时我还不知道似瓜似梨的电灯是谁发明的。自从读了《爱迪生》这本书,我才知道它是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
爱迪生一生只在学校里读过三个月的书,然而,他一生除了发明了电灯以外,还发明了留声机、放映机、摄影机等1000多种东西。我合上书本,心里像静静的湖面荡起一阵波澜,不禁感叹为什么没有受过真正教育的爱迪生,却对人类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呢?他成功的秘诀是因为他是天才吗?此时,一句铭刻在心中的话在我的脑海中盘旋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成就的取得在于“勤”,而毁于“嬉”。
如果爱迪生从小不坚持自学,不勤奋刻苦,不勇于探索,不注意实践,他能取得那么多的成果吗?每当他到失败,哪怕千次万次从不灰心,也决不后退,总是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他所钟爱的科学事业,他可称得上全世界最勤奋的科学家。
想想爱迪生,比比自己,我觉得很惭愧。就说我酷爱画画吧。起先,我在老师的辅导下努力学习,可一幅画也没获过奖。我灰心了,不想再画了。老师不厌其烦的给我讲道理,促使我每天坚持练习,终于在“全国小学生创新绘画比赛”中,我荣获了二等奖。于是,我又有些沾沾自喜,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时老师又给我一本书——《爱 1
迪生》。
爱迪生活到老学到老,在临死时还坐椅子上勤奋读书。这种奋斗一生的精神,激励我下定决心勤于练笔,努力学习。
我从《爱迪生》这本书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人勤能收硕果,贪玩只会两手空空。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著作——《爱迪生》,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太喜欢这本书了。
第三篇: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有的人喜欢西游记,有的人喜欢《你不可不知的中国名人故事》,还有的喜欢《圣龙骑士》,而我却对《二十一世纪科幻故事》情有独钟。
我为什么会对这本书情有独钟呢?那是因为这本书中的内容千奇百怪全文总共26个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你意想不到的内容呢?你一看题目就知道了比如《妈妈比我小三岁》、《铁老鼠敢死队》、《快乐精灵》!……这样够神奇吧?我喜欢这本书还因为画上的人物时都十分可爱。
这些故事情节也很曲折有趣:比如危险来了,又脱险了。又一个危险来了,又脱险了。而且每个危险都不一样……
小朋友,听我的介绍。你喜欢这本书吗?如果喜欢就快到新华书店去买吧。记住,书名叫《二十一世纪科幻故事》。
第四篇:我最喜欢的一本1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从小就喜欢书,童话书、漫画书、科普书、小说,看了不下百本。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要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与其说是我喜欢这本书,还不如说我喜欢书里描写得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和生动感人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历史追随到东汉末年,也就是180年。当时由于汉灵帝的昏庸无能,经常由“十常侍”掌权,全国上下民不聊生,人民点燃了“熊熊烈火”,发动了黄巾农民起义。正是在这么一个乱世里,才有小说开头的桃源三结义,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刘、关、张、赵云、曹操、孙权、诸葛亮等等。
其中,我最敬佩的还数曹操、刘备。
“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曹操写过一首诗,其中的一句叫“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喃,天下归心。”曹操也想做这种人,当然,他也做到了,追随他的人有许许多多。官渡之战助他一臂之力的许攸,火烧乌巢,打败袁军。有典韦,在宛城为保护曹操,再顶住住十几箭的情况下,掩护曹操逃走,自己则中箭身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越,也是他的谋士提出的,又使曹操的权利更加之大。至此,曹操统一了北方,为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曾说过天下英雄只有我和你啊!这当中的你就是指的刘备。刘备出身微寒,但一心有远大的志向。又在公孙瓒那儿认识了赵云。但由于每一个出谋划策的军师,是他一直遭别人的排挤。“三顾茅庐”为他创造了一个机会,当时在他以前的军师
徐庶那认识到隆中那有一个名叫诸葛亮的人,他神机妙算,人称“卧龙”。刘备便一直想得到这样一位人才,于是他便去隆中去请诸葛亮
第五篇:我最喜欢的一本科普读物
《少年科普世界》读后感
鄄城县实验小学:五年级三班 宋佳音
我拿出一本散发墨香的《少年科普世界》翻阅着。呵,一篇篇文章多么丰富的知识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一本好书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少年科普世界》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天文、地理、生物、人体、健康、动物、医药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增长知识的科普读物。书中平实的文字,清新的自然;幽默的叙述„„这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少年科普世界》让我没有梦幼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科学奥秘的存在。
我读了这本书后,开阔了视野,使我知道了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还懂得了许多科学道理。书中个个新奇的知识,让我感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和自然界中的千变万化,真让我爱不释手。
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家里的遥控器越来越多》这篇文章。“遥控器各种各样,奇形怪状,近几年,家里的遥控器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遥控器太多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人们又发明了多功能遥控器”。这段话让我想到了,我家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慢慢地提高,家里的电器也会越来越多。
《少年科普世界》它永远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