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2 23:0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堂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堂教学实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86—89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抽象归纳等方式,主动获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推理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灵活应用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展开后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学具、探究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境,引入新课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谁呀? 生:喜羊羊。

师:知道吗,羊村又遇到新的麻烦了,我们快来看一看!(点击鼠标,播放视频)生:(兴趣高涨)学生观看视频(羊村族长被灰太狼捉走了,灰太狼给羊村送来一封信,要求羊村用神奇宝盒来换取族长,但是宝盒被慢羊羊村长弄丢了)

师:羊村发生什么事情了? 生:族长被灰太狼捉走了。师:是这样吗?那该怎么办呀?

师:如果要想救族长,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宝盒,但是宝盒被村长丢了,我们想不想帮助喜羊羊一块儿做个宝盒呀!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故事为主线引出学习的情境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师:那宝盒是什么样的呢?咱们先来听听村长怎么说的?(出示课件,教师读:宝盒是用神奇木板做成的长方体)

生:(兴趣浓厚)倾听关于宝盒的介绍。

师:同学们,宝盒是什么形状的?宝盒很神奇,有时候它还会变呢!瞧,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生:正方体。

师:这时候,喜羊羊有问题了(出示课件:要做成宝盒,至少需要多少木板呢?)

师: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来了解一下盒子的组成。老师这里有两个模型,一个是长方体,一个是正方体,它们是和宝盒一模一样的。谁能借助模型给大家说说它们是怎样组成的? 生:上讲台指着模型说宝盒的组成。(教师将盒子展开后的展开图贴到黑板上)

师:这就是宝盒展开后的样子。我们要做成这个宝盒,要准备像这样的几块木板呢?

生:6块。

师:那我们要求需要多少木板,也就是求这样的6块木板的什么?

生:6块木板的总面积。(请一位同学再描述)

师:想不想知道数学家是怎么说的?(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贴到黑板上)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长方体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模型,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描述中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明确要求,合作探究

师:好,我们先来研究宝盒是长方体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师:通过了解慢羊羊村长,我们知道长方体宝盒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3厘米和5厘米。(点击鼠标出示数据)

师:请同学们听清要求(点击鼠标出示文字要求),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长方体学具进行探究,开始吧!

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师:好,同学们,我发现有很多小组已经完成了,用你们的坐姿来告诉老师吧!

师:非常好,咱们先来看看这个小组的探究情况。这是哪个小组的?请组长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说说。

生:汇报探究情况:怎么标面的,结合算式介绍计算方法。(学生质疑,生生互动)

师:先请你把算式记到黑板上吧!生:把算式板书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这是这个小组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组长同学起来给大家说说。

生:组长讲解算式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由算式归纳出计算方法,明确算式的意义。)

板书:10×5×2+5×3×2+10×3×2

长×高×2+高×宽×2+长×宽×2

师:咱们再来看看这个小组的方法,请这个组的组长同学到前面来说说吧!

生:组长汇报小组探究情况。把计算方法记到黑板上。师:引导学生明确第二种方法的意义。板书:(10×3+10×5+5×10)×2

(长×宽+长×高+高×宽)×2 师:同学们,往这看,这个组的方法是这样的,这个组的的方法是这样的,我们怎样来验证对不对呢?有什么方法吗?

生:可以把两个组的方法都算出来,看看两个组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师:很好,咱们算一算。(学生口算,教师板书)师:好,同学们,咱们看一下,两个结果怎么样呀? 生:结果一样。

师:从结果上,我们发现了什么?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两种方法怎么样?

生:都是正确的。

师:只要我们在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时候6个面没有遗漏,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合作,利用直观的长方体学具,通过摸一摸、拆一拆、组一组等方式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探究中形成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利用长方体的长、宽、高列出算式,将空间观念上升为数学符号。】

(二)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咱们研究了宝盒是长方体的时候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宝盒有的时候还会变成什么体呀?

生:正方体

师:(点击鼠标,出示带数据的正方体),同学们看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呀? 师:请同学们借助正方体学具来研究一下吧!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发现有些小组很快得出了方法,(拍手)请同学们停下来。哪个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你们的想法?(请这个组的同学来说说)

生:汇报探究方法(很细致)

师:你们组的算式是什么?(板书:10×10×6)

师:10表示正方体的什么? 生:棱长

师:第二个10呢?

生:也是表示正方体的棱长 师:棱长乘棱长表示什么呢? 生:一个面的面积

师:再乘6就表示正方体的什么? 生:正方体的总面积。

师:对,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板书:棱长×棱长×6

师:还有哪些小组是这种方法的?(表扬)

【设计意图:在明确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迁移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正方体学具探究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在和长方体表面积的探究方法对比中进一步强化空间观念。】

三、趣味闯关,学以致用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探究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帮助喜羊羊顺利做成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宝盒!宝盒做成了,那我们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生:营救族长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师:但是,灰太狼在狼堡设置了很多机关,想不想去闯关呀!生:闯关练习

第一关:开启狼堡之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各是多少?

第二关:勇闯泥潭

喜羊羊只有沿着能做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路线走,才能安全通过!第三关:解救族长

族长被关进一个正方体铁笼中,笼子周围被木板包围着(底面没有包),只有求出用了多少平方分米木板才能够成功解救族长!

师:引导学生在趣味闯关中应用数学知识,建立空间观念。【设计意图:以勇闯狼堡的趣味闯关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计算方法的认识,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四、升华、放大数学文化

师:同学们,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我们战胜了灰太狼,顺利救出了族长,喜羊羊它们也欢欢喜喜地回到了羊村,它们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应用到生活去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生:欣赏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 师:漂不漂亮? 生:漂亮!师:同学们,只要我们带着数学的眼睛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生活的外延有多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就有多大。在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思想,升华、放大数学文化,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第二篇: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小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小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身表现或自身在群体中的表现的价值判断。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是激发人向上进取的内在的动力。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往往起始于小学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之一是要在学习中培养和锻炼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控的能力。而开展学生自我评价活动,是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在观察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他们在自我评价方面有以下几种不健康的现象:

1、是轻信成人对其具体行为的评价,简单重复成人的评语;

2、是评价往往是简单的、片面的,评价自己往往是好的方面多,评价他人则是不如自己或差的方面多;

3、是评价往往是笼统的,只看行为效果,而不看行为的动机。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呢?我认为,可以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小学阶段是学生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不成熟性,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学生分辨是非、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还十分薄弱。因此,开展小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必须遵循基础性原则,也就是说要从基础的部分入手进行自我评价:

1、评价标准,从对或错、好或坏、行或不行等最基础的评判入手;

2、评价内容,从学习方式、基本言行、行为结果的好坏入手;

3、评价方式,必须多样性、趣味性、易操作,并融自我评价于游戏化和活动化情景之中;

4、评价结果,必须有教师与同学的认同、鼓励等外界因素的参与,必须有教师积极的引导和避免过于严肃的批评。

(二)指导性原则。由于小学生分辨是非、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还十分薄弱,看待事物较主观化和片面化,分析事物较情绪化,正确的价值观还未建立起来。因此,开展小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必须遵循指导性原则,即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独自进行;教师的指导是对评价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步骤、结果分析、评价后行为的调节等进行全过程的指导。惟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较为客观公正的进行自我评价,才能使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发挥出对自我行为的激励、调节、教育、改进的作用。

(三)全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是指开展小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必须让全体小学生都参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是一层层地选拔,把着眼点仅仅放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以忽视甚至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权利为代价。实践证明,一些学生学习和表现不好,主要是因为潜能未得到充分发展,稳定的心理衡量标准和正确的价值观还未形成。因此,开展小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必须做到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包括优生和差生都参与。

(四)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评价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教育是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全面性原则就是追求素质发展的整体效应,即各方面素质发展必须取向一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这是与人的素质结构的整体性特征相一致的。因此,小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要评价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取得的成果,也要评价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不仅要评价自己在知识、技能、智能等认知因素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自己在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自己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标准,主动选择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最终达到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目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尽力避免教师

包办代替以及将教师个人的意识强加给学生的现象。课堂上老师常问学生:“你觉得自己刚才的朗读读得怎样?你觉得某某同学说得怎样?”这就是实时自我评价的运用。阶段自我评价,可以是学生以自己的一个阶段时间为单位,例如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思想行为的评价,学期的自我鉴定和小组鉴定就是阶段自我评价的良好形式;也可以是学生以自己参加一个完整活动为单位,例如在一届运动会上或在一次艺术节上的表现的评价,它与实时自我评价的最大不同是更具有总结性的意义。小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实时自我评价与阶段自我评价相结合,能使他们从细节点滴入手进行自我教育,并通过总结自己的表现形成自我评价能力。

(六)注重形式与实效相结合。自我评价是一种活动,因此,要注重形式与实效相结合。对于小学生来说,富有教育意义的、形式灵活有趣的自我评价形式,无疑是比较有效的。

例如“成长记录袋”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成长历程: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一本课外书、最难忘的一件事„„学生通过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成长历程,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它与《学生手册》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不同:《学生手册》是外在的,是督促和控制学生学习的工具,当某些项目不符合实际或未被学生所认可时,《学生手册》所记载的成绩或评语容易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成长记录袋”是靠内在因素起作用,是学生自身为了实现自我评价而设立的一种形式,由学生本人使用和保存,不作为他人评价、教师鉴定、家长检查的依据。因此,学生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自我评价完全是自觉主动的,达到了好形式和好实效的结合。

总之,实时自我评价是及时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能使学生时时处于教育中,及时反省自身,正确认识社会,调节和改进自身言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三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概括、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教学用具: 教具:长方体纸盒(可展开)、多媒体课件。

学具:长方体纸盒、剪刀。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激趣谈话:同学们,数学真是一个浩瀚的大海。遨游在这个知识的海洋里,我们不但认识了质数与合数,还领略了形态各异的几何图形的风采。看,咱们的朋友来了,你们还记得它们吗?(出示长方体纸盒)

2、回顾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有什么特点?有几条棱?可以分成哪组?几个顶点?

3、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请同学们拿出你的长方体纸盒,现在请闭上你明亮的眼睛,根据老师的提示展开合理的想象。(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述)一个长方体纸盒,老师用一把剪刀沿着它的棱剪开,把它展开,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平面图形?(组合图形)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让学生拿出各自的长方体纸盒,教师指导学生先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沿着上面与前面相交的棱、左面与上面、前面、后面相交的棱以及右面与上面、前面、后面相交的棱将纸盒剪开。

2、展示学习成果。(把长方体的表面积展开图展示在磁性黑板上)

3、总结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之各,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观察长方体纸盒,找各个面长、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2、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板书)

(引导学生答出: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宽和高。)

3、推导长方体的计算公式。

(利用长方体纸盒)前面这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长乘宽,也就是长方体的长乘长方体的高)如果要算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呢?(板书:长×高×2,前、后)大家再看看上面这个面,它的面积应该怎样算呢?(长乘宽,也就是长方体的长乘长方体的宽)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呢?(板书:长×宽×2,上、下)左面的面积怎样计算?(长×宽,也就是长方体的宽乘高)左右两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宽×高×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总和。那么现在你知道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了吗?(板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我们能不能把它写得更简便一些呢?(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设计说明:让学生充分的观察、讨论,在自主、自由的学习中做数学、学数学,通过观察选择制胜的一招,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在成功地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增强自动参与的积极性,理解了长方体各个面的长和宽,为接下来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三)教学例1: 引导质疑: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该知道哪些具体的量?(长、宽、高)例1(出示幻灯片5)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长0.7m,宽0.5米,高0.4m)(如右图),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⑴要求做这个长方体纸盒需要用多少厘米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⑵学生小组讨论并试作:如何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3)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教师板书。解法1:0.7×0.5×2+0.7×0.4×2+0.5×0.4×2 =0.7 + 0.56 + 0.4 =1.66(㎡)解法2:(0.7×0.5+0.7×0.4+0.5×0.4)×2 =(0.35+0.28+0.2)×2 =0.83×2 =1.66(㎡)答:至少需要用1.66平方米的硬纸板。

设计说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练后讲,让学生在积极尝试中培养创造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以及小组同学的互助合作中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辨析、对比,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在多种解法中找到最佳策略,培养自我发展的信心、创造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四、巩固反馈

1、完成课本34页“做一做”

2、完成“分层测试卡”20页练习

3、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分层测试卡”20页拓展练习。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第四篇: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课程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2、知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整体分析问题的意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总结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 PPT,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方法:探究推理、图示法、自主学习法。

一、智慧开启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或图形,那么最常见的是哪些图形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下面的图片,……,这些图片为我们展示了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可进行引导),今天我们就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聪聪亲手制作了一个长方体礼品盒,他要把纸盒的表面积贴上漂亮的彩纸,至少需要多少彩纸?长是24厘米;宽是15厘米;高是12厘米

二、合作探究

同学们拿出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并和同桌合作一起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出:

【教师引导】同学们可以把手中的长方体模型用剪刀剪开,并观察它们能分成几组?分别求出各个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提问】剪开的长方体可以分成几组?每组的长方形面积怎么求?

【师生分析】方法一: 可以把六个面的面积分别求出来再相加求出长方体的表面

方法二:我们可以把手中的长方体剪开并分成三组:前、后;左、右;上、下长方形面积相等,可分别求出他们的面积再相加。

【学生展示】请学生上展台来展示自己的成果,用自己的方法来说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过程。【可能出现的结果】

1、学生直接量出每一个面的长宽值分别求出面积;

2、学生可能会展开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和两个小的长方形并求出面积;

3、把手中的长方体剪开并分成三组:前、后;左、右;上、下长方形面积相等,可分别求出他们的面积再相加。

【小结】把长方体剪开并分成三组:前、后;左、右;上、下长方形面积相等,可分别求出他们的面积再相加。

最后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宽×高+长×高)×2

【回到之前的问题】聪聪亲手制作了一个长方体礼品盒,他要把纸盒的表面积贴上漂亮的彩纸,至少需要多少彩纸?长是24厘米;宽是15厘米;高是12厘米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宽×高+长×高)×2

(长×宽+宽×高+长×高)×2 =(24×15+15×12+24×12)×2 =828×2 =1656

三、开心闯关

试着求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是10厘米)

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什么? 自己试着算一算该正方体的表面积。

最后得出结论: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布置作业:P39 第2、3题

P40 第2、3题

第五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首先我说的是教材和学情

说教材、说学情: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节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开始,本课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材先通过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从学生情况来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课的重点,而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直观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要充分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和眼睛”,所以我将在教学中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使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帮学生解决。

说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生活引入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由于数学知识多数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拿出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包装纸盒,直接提问“要做出你们手里那样的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呢?”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自主探索,形象感知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是把学生推到主体,让他们主动操作、探索、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提供直观形象,通过实践活动,经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概念的感知、理解和概括,独立自主的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在这里我设计了3个活动环节。活动

(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试一试:同学们,如果把你们手中的纸盒展开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看一看吗?

设计意图:实践出真知,让学生操作展开的过程,是为了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都由6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一知识点。

2、想一想:你现在还能认得出你原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吗?它们在哪里?你能标出来吗?观察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呢?

学生可能会说上下面积或前后面积相等,或6个面都相等。老师这时可以适时说出象这样做的纸盒要用6个面的纸板,也就是求6个面的总面积,而求6个面的总面积也就是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表面积概念的感悟。活动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讨论:做这个长方体的纸盒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纸板呢? 引导学生观测出每个面的长、宽,弄清楚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算出表面积,然后向全班汇报。最后归纳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质疑:盒子做好后,要给纸盒贴上商标,如果底面不贴,那么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商标纸?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求出六个面的总面积,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该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活动

(三)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明确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自己去探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完成教材35页的例2,引导学生说出求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实际上就是求正方体礼品盒的表面积。

三、巩固练习,扩展应用

包装月饼

1、单个的包装:同学们为一个月饼设计外包装,并把设计方案填写在设计表中。

2、两个的包装:两个一盒有几种摆放的方式,初步估算一下:哪种最省料,哪种最废料。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在实际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学以致用,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世界,去认识身边熟悉的事物。

四、教学效果预测

最后,是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预测: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的理想是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师生共同进步。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和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我相信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一定能让学生在动手探究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下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堂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堂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表面积的定义: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表面积。 2)、掌握长方体和正......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初步会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会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比如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紫云镇孙祠堂小学 巴亚楠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五篇模版]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 师:段 坤 鹏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课本第33、34页的例题1,2以及做一做。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自己......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下册第3单......

    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长方体的表面积 园南小学方莺 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切一切或剪一剪,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展开图的探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