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践与探索
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望子成才心理迫切而拔苗助长。幼儿教育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做起,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拒绝“教育跑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心智、情商奠基时期,此时,教会孩子快乐,比让他背过新华字典更重要。采取以 “一孩子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与模式。让孩子以自己的视角去探索自然、了解自然。根据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世界,开拓其想像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将固化的知识灌输给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收获一个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
创新
趣味教学
快乐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其中,有的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有的则侧重于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如把
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硬往幼儿身上套,等等。目前,这种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幼儿园已经开始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各种“以孩子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与模式。
一、现象探悉:学前教育不能拔苗助长
幼教小学化的产生,实际上与一些家长的错误看法和错误需要有关。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家长将这种希冀转嫁到中小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很多家长希望在幼儿园里能学到较多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熟不知,经过这样训练的孩子就像是被催熟的果子,提前开花,结果,无疑对他今后的发展害多于利《学前教育史》。
3~6岁是学龄前教育阶段。将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阶段的做法,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家长应该本着对孩子终身负责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逼迫孩子以百米冲刺的方式去跑马拉松,那样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拔苗助长”的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教育孩子有如种庄稼。要想庄稼有好收成,需要合适的土壤和适时播种。儿童也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纠正措施:幼儿教育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做起
针对目前幼儿教育存在“小学化”的弊端,笔者以为“拒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模式创新——助推素质教育
1.能力培养是关键。幼儿园应把孩子的能力培养当作重要的教育目的来抓。幼儿园要把孩子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把生活中的点滴常识融入到课堂中;经常组织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体育运动;组织节日联欢活动,等等。这些教育理念和活动对幼儿阶段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幼小衔接”工作三步曲。首先,在心理方面,我们带领孩子参观学校,熟悉小学环境,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激发孩子对上学的渴望。同时,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感知自己的成长。指导孩子与伙伴、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其次,在学习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在自理方面,要求孩子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作息,不懒床、不迟到,等等。
(二)探索启发,打造引导环境
1.给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在面对日益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时,幼儿园应坚持“玩中学、学中玩,充分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在游戏中构建自身发展”的办园宗旨,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基础。
只有充分释放孩子的想像力,才有可能为他们的创造性学习和今后的小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在教学中,要根据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世界,开拓其想像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将固化的知识灌输给孩子。
2.为孩子打造自主探索的环境。幼儿园要走在素质教育的最前列。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幼儿园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开阔自由的学习空间。
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早期外语教育,总是将孩子的词汇量和会背多少个外语例句作为孩子学习好坏的衡量标准。其实,孩子幼儿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外语语境,使他们习惯和学会用英语与人交流对话。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运用浸入式英语教学法,将英语学习融浸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学前教育学》。例如,每天早晨由英文老师站在门口迎接上学的家长和孩子,用英语与孩子互相问好,让孩子用英语同家长道别,等等。这样,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使用英语的习惯。
幼儿园要坚持科学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努力做到寓教于乐,通过做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向孩子渗透日常知识。让孩子以自己的视角去探索自然、了解自然。
(三)寓教于乐,教学融入游戏.趣味教学,拒绝“教育跑步”。为避免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造成“教育跑步”拔苗助长的现象,幼儿园要在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和班本化上努力,实现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幼儿园在教学工作中科学合理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将作息时间从点状改为块状,在这种弹性时间中,做到寓教于幼儿园的环境和各项生活之中;关注幼儿的情感、兴趣、态度、个性,以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动力。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着重培养孩子的
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区域性活动”、“生日宝宝聚会活动”、“走向自然户外活动”等活动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把学习融入游戏之中,让教育目光穿透围墙。
在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日益严重的教育问题的大环境下,坚持“快乐学习,兴趣学习”幼儿教育理念,使孩子们得以在各种游戏中轻松度过快乐童年。我们感到,幼教改革关键是课程改革。我们把教育的目光越过了围墙,带孩子走出幼儿园,投向大自然、社会的怀抱。幼儿园要致力于幼教课程改革,把孩子由园内带到园外,投向大自然、大社会的怀抱。教师带领孩子参观奶牛厂、书店、邮局、博物馆、民俗馆、科普馆,植物园、果园等地参观,让孩子在大社会、大自然中学习,并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同时,把为孩子创设表达空间、活动区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带领孩子走进社区,到社区搞环保宣传、看望敬老院的老人,通过社区资源滋润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三、学前教育的核心,让幼儿快乐成长,拒绝教育跑步走
(一)快乐,必须从娃娃抓起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众多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浮躁的心理,想方设法地加大知识的教授,培养出所谓的“神童”来扩大幼儿园的知名度。应当还原幼儿教育的本来面目,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充满快乐,少去些人为的浮躁,真的很重要——快乐,必须从娃娃抓起。
(二)快乐人,生之本
假如一个人没有快乐的心态,世间明媚的阳光就永远不会到达他的心灵,生活的乐趣就会荡然无存。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心智、情商奠基时期,此时,教会孩子快乐,比让他背过新华字典更重要。
(三)快乐,学习之本
教育的精髓是教会学生不断自学的方法和技能,而不是掌握了多少所谓的知识,而这个基础就是让孩子们身心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达到“马不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让幼儿唉声叹气地背圆周率,有何快乐而言?那是在很大程度上毁掉孩子学习进步的动力。
(四)快乐,幼教之本
幼儿教育的任务在于开发心智,让孩子们爱上快乐,爱上学习,爱上学校,而不是让孩子机械地背多少诗或多少单词。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百般地去呵护,任何教育都不能违背规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实质上就是拔苗助长,损害的是孩子们的心灵;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意义就在于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收获一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周玉衡 范喜庆:阐述当代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实践、新理念、新成果。见《学前教育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09月。
刘晓东:《学前教育学》全面探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基础概念、基本命题,构建了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全面反映了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和历史线索,向读者提供了学前教育学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20世纪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发展作了一个浓缩的理论总结,同时还对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学的走向作了宏观预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03月。罗家英:《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线,力求全面呈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9-1。
第二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亟需纠正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企图拔苗助长的一种做法。目前,在我县乃至周边县市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这是极为有害的一种倾向。本文愿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有幼儿园的责任,有家长的责任,有社会的责任,有教育部门的责任,还有教材编写者的责任。
(一)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许多自负盈亏或承包性质的公办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发展的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的宗旨,而是一味“向钱看”。为了多收幼儿、多赚钱,这些幼儿园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和社会拔苗助长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本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偏低。一部分幼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幼儿教育缺乏理性思考,对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的认识若明若暗,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幼儿就是正确的、成功的,传授得越多越好。他们并不懂得素质教育,并不懂得全面发展,并不懂得幼儿身心特点,并不懂得教育规律。殊不知,他们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但不能真正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反而为幼儿健康成长设置了障碍。
(三)幼儿园教材脱离幼儿实际。纵观我们的幼儿园教材,不管是书店发行的还是教育部门征订的,不管是统编的还是地方编写的,不管是权威性的还是“出身低微”的,大都在量方面偏大偏多,在度方面偏深偏难,严重脱离幼儿身心实际和认知能力实际。这样的教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总指挥”。
(四)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指导、监督力度不足。面对日益蔓延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政府教育部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予以默许,总之不见教育部门对这种错误倾向予以制止和纠正。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还从活动组织、评奖、职称评定等方面不自觉地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推波助澜。
(五)幼儿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发生偏差。许多幼儿家长把上幼儿园混同于“上学”,他们认为,上学自然要学知识,哪间幼儿园所学知识多,就把小孩送到哪间幼儿园去。他们以自己的小孩所学知识多作为炫耀的资本,津津乐道,其喜洋洋。社会舆论也普遍以所学知识多少作为评价幼儿园好差的标准,迫使大部分幼儿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走上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道路。
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一)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幼儿教育事关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大业,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发动报社、电视台、电台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懂得成功的幼儿园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和奋发向上精神,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只有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正确调整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纠正。
(二)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进一步加大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教育部门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部门的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幼儿园评价的取向。因此,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在幼儿教师评比和职称评定中,必须考察其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是否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如果有,则不能评其为先进,不能让其通过职称评审。要强化评估年审机制,在幼儿园评估审验时,调整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实施诫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要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要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指导,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要求幼儿园端正办园宗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陈帼眉主编.《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
网络文献:
佚名.德育论文: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因人施教[EB/OL],http:///42559.html 佚名.科学引导,让玩具伴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EB/OL],http:///17548.html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论文是本人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特此声明。
作者签名:叶丽萍
2011年4 月11日
第三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亟需纠正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亟需纠正(多图)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6年6月12日 09:58 合肥晚报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企图拔苗助长的一种做法。目前,在珠海市乃至全省、全国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这是极为有害的一种倾向,需教育部门下大力气加以纠正。本文愿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象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玩小动作,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课的准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
(二)是在学习知识方面,要求幼儿象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原则,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听课,象小学生那样学知识,象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还有计算、英语、常识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幼儿园以学知识为主,本已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要求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则更是危害不浅。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完全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一)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都想动,都想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得到知识,在游戏玩耍中进入人生。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说得严重点,这种教育模式是对幼儿人性的粗暴践踏,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一种摧残,将会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严重影响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与社会要求相脱节,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幼儿教育虽与培育人才相距较远,但却是人才培育链条中最基础的一环,将在幼儿未来的成长中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幼儿教育必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按照社会用人需要培育幼儿,让幼儿再经过初等、中等、高等阶段的教育,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向日益突出,竞争激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要求21世纪的建设人才必须富有开拓性和创造精神。而在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教育模式下″培育″出来的幼儿,或是幼年老成式的″小老头″,或是俯首贴耳的″小绵羊″,或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没有朝气,没有活力,没有开拓性和创造精神,难以承担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因此可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与社会的用人需求是格格不入的。
(三)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知识,学习本应由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结果将会适得其反。首先,幼儿园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败坏了幼儿学习的胃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其次,由于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幼儿到了小学上这些课程的时候,容易因为″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课,不认真学习,反而会使部分幼儿养成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等不良学习态度;第三,由于幼儿园缺乏专科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一定正确和准确,如不正确、不准确,幼儿到了小学便会先入为主,很难纠正,反而误人子弟,特别是英语口语,如发音不准,比完全不懂英语的学生还难教;第四,幼儿园学过的知识到了小学再学一遍,这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第五,幼儿园开设的一些课程未能与小学课程相衔接,如英语,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的学校并不普遍,即使幼儿园英语学得再好,到了小学三年级、四年级开设英语课的时候,原来在幼儿园所学的英语知识早就忘光了,其实并未能对幼儿的英语学习产生基础性作用或促进作用。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有幼儿园的责任,有家长的责任,有社会的责任,有教育部门的责任,还有教材编写者的责任。——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许多自负盈亏或承包性质的公办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发展的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的宗旨,而是一味″向钱看″。为了多收幼儿、多赚钱,这些幼儿园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和社会拔苗助长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本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偏低。一部分幼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幼儿教育缺乏理性思考,对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的认识若明若暗,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幼儿就是正确的、成功的,传授得越多越好。他们并不懂得素质教育,并不懂得全面发展,并不懂得幼儿身心特点,并不懂得教育规律。殊不知,他们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但不能真正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反而为幼儿健康成长设置了障碍。
——幼儿园教材脱离幼儿实际。纵观我们的幼儿园教材,不管是书店发行的还是教育部门征订的,不管是统编的还是地方编写的,不管是权威性的还是″出身低微″的,大都在量方面偏大偏多,在度方面偏深偏难,严重脱离幼儿身心实际和认知能力实际。这样的教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总指挥″。——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指导、监督力度不足。面对日益蔓延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政府教育部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予以默许,总之不见教育部门对这种错误倾向予以制止和纠正。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还从活动组织、评奖、职称评定等方面不自觉地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推波助澜。
——幼儿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发生偏差。许多幼儿家长把上幼儿园混同于″上学″,他们认为,上学自然要学知识,哪间幼儿园所学知识多,就把小孩送到哪间幼儿园去。他们以自己的小孩所学知识多作为炫耀的资本,津津乐道,其喜洋洋。社会舆论也普遍以所学知识多少作为评价幼儿园好差的标准,迫使大部分幼儿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走上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道路。
四、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一)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幼儿教育事关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大业,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发动报社、电视台、电台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懂得成功的幼儿园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和奋发向上精神,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只有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正确调整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纠正。
(二)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进一步加大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教育部门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部门的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幼儿园评价的取向。因此,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在幼儿教师评比和职称评定中,必须考察其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是否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如果有,则不能评其为先进,不能让其通过职称评审。要强化评估年审机制,在幼儿园评估审验时,调整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实施诫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要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要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指导,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要求幼儿园端正办园宗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第四篇:论如何防止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论如何防止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主要表现为: 在行为规范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对其严加管束;在学习知识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随意加大学习量。这种倾向的存在扼杀了幼儿天性和学习兴趣,影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我们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来对其进行防止和纠正。
关键词:防止;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前言
当前,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它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运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状态化,教学化,并进行普及、区域化的教学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实质是背离了素质教育,迎合了应试教育。为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遏制超前教育,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来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部还特别强调,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内容。
为避免外界对幼儿园办园宗旨端正与否、办园条件好坏、教师业务素质高低等情况进行不实评价,这往往会催生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出现。有的幼儿园为了招揽生源,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凤)和迅速成才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本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家长方面则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送到幼儿园,主要是让孩子多学点东西,现在这也不让教,那也不让教,还不如让孩子在家呆着呢,干吗每个月花那么多钱送到幼儿园呢?”,这些导致了“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广泛存在。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我们必须对其加以纠正与防止。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一)行为规范方面
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严加管束。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节课的准备。
(二)学习知识方面
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原则,随意增设英语、拼音、识字、珠心算等课程,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听课,像小学生那样学知识,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还有100以内的加减、英语、珠脑心算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等。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扼杀幼儿的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和知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小学化”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这些“小学化”的做法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心理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扼杀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也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带来了麻烦,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幼儿教育“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风气,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拔苗助长”,要求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违背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样必将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正常进行。
由于刚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有一部分学过拼音、写字,有的甚至还会加减乘除,导致班上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而让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对、发音不规范等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在幼儿园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由于这阶段的课程他们已经学习过一遍,所以暂时相对会比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学习上感觉轻松一点,但孩子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用功,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接受正式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则在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而且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防止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一)端正思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多管齐下,内外兼治,切实有效地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1、更新观念,端正办园思想。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讨论活动,深入理解《纲要》精神实质,更新幼儿园园长、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切实实施符合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要加大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市教育局重点抓好幼儿园骨干园长和骨干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各区市县教育局和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抓好辖区内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和教科研部门充分挖掘培训资源,积极构建多元、开放、多向选择的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2、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各幼儿园要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3、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指南》,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尤其是当园长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
4、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因为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园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图书图片,教师难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各幼儿园要配备教育教学、游戏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
(二)正确理解并利用相关示范文件
教育部网站公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此次《指南》分两个部分,一是提出学习与发展目标,二是教育建议。
客观而言,《指南》为幼儿园和家庭,引导幼儿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培育幼儿的情感提供了不少意见。但由于对其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不论是教育建议,还是发展目标,在现实中都可能难以落实。
比如,《指南》建议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在越来越提前到来的学业竞争压力下,家长就是看着孩子哈欠连天,还要送他们上各种培训班、兴趣班。有调查显示,我国超过70%的中小学生都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指南》提出5~6岁的孩子“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在“幼升小”的压力之下,很多幼儿早在3岁就达到这一水平了,如果到6岁还只有这一水平,是很难赢得择校竞争的。另外,《指南》提出的一些新标准,还有可能成为“幼升小”的新考题,比如,《指南》认为孩子需要有初步的归属感。5岁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一些学校以此出题考学生,还可以拿《指南》作依据。虽然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指南》提供的是家长和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并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实际上,鉴于我国存在“幼升小”择校热的事实,以及学校(幼儿园)管理的行政化特点,这些标准很有可能演变为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的“标尺”。
所以,要让幼儿健康成长,不让学业负担赶走快乐童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缩小学校间的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差异,缓解“择校热”幼儿园的“小学化”都因此而生,家长就算懂得幼儿教育理论,也难以付诸实践;二是改革我国单一的评价体系,给予幼儿发展个性、兴趣的空间,目前,很多幼儿都被裹挟进“不输在起跑线”、“从幼儿园开始准备高考的”的洪流中,家长和幼儿园无不关注高考科目的学习,甚至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三是给予学校办学自主权,只有学校有办学自主权,不围绕行政指标转,老师有教育自主权,才有学生的个性可言,学前教育才会真正关注幼儿健康的习惯养成和情感教育。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并利用好相关示范文件,不被急功近利的思想占据了幼儿教育工作的重心。而是要根据当前幼儿教育工作的实际,多管齐下,有效地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三)回归幼儿教育本位
1、课程设置方面。严格按照教育厅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幼儿园课程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每个主题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严禁教授一年级课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不能任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幼儿园不能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人为规定识字的数量。要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读儿歌、做游戏、阅读图画书,练习组词、造句,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为正规的小学识字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2、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安排方面。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试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幼儿园、学前班每日授课不得超过3课时。学前班要制定课程表,每课时为30~35分钟;幼儿园大班每课时为30分钟;中、小班每课时为15~20分钟。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要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常规及保教人员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级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做到常规化、程序化。
(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从教育部下发的《指南》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南》中明确提出,5~6岁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
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要在大班为孩子做好准备,让孩子认真听讲,注意坐姿等。在做游戏时,让孩子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的拓展,而不是开始就教孩子小学知识。另外,“去小学化”并不是不让孩子看书,可以让孩子阅读富有生活情趣、具有生动形象的图书,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同时,我们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保证幼儿自主阅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可以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幼儿园教育要结合《指南》来安排课程,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到户外游戏,而不是整天待在室内听老师讲课。此外,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幼儿园要多摆设一些能开发孩子智力的物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结语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当前的幼儿教育工作当中普遍存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对其不良影响和弊端还不是十分了解,因此这种倾向在较短的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但是,相信只要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管齐下,端正思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理解并利用相关示范文件、回归幼儿教育本位并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有效地防止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不良倾向,还孩子一个美好童年,使其茁壮成长,成为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第五篇:纠正小学化
幼儿园
《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幼儿园办班行为,防止和纠正大班 “小学化”倾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提高保教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产生“小学化”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治,既要整改幼儿园在办园方向、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及环境创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在扩大教育资源、加强大班规范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家长科学育儿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防止“小学化”现象的长效机制。
2、坚持自查自纠与集中整改相结合的原则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指导我园大班集 1
中整改,充分发挥大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查找并自觉纠正保教工作中存在的“小学化”问题,确保整改实效。
四、目标任务
1、更新教育观念,纠正“小学化”办园倾向。
引导大班坚持科学保教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保教并重、全面奠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家园共育的思想,纠正幼儿园在办园理念、目标和办园行为等方面违背学前教育规律的问题。
2、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严禁大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严禁以集中授课或变相集中授课的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等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行为。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3、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
五、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危害
目前,我幼儿园大班也存在着“小学化”倾向问题,这违背了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样必将对我村幼儿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影响。因此,我幼儿园大班教师要进一步认清幼儿教育
“小学化”的弊端和危害,统一思想,明确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尽快纠正“小学化”倾向问题。
(二)转变理念,提升质量。
幼儿园要坚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根据幼儿发展特点,活动安排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
第二,科学开展幼儿游戏活动。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活动,有目的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游戏活动。
(三)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专业素质。
一、是让教师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引导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对教师的幼儿教育理论的学习,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能够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的规律,认真、反复、深入地钻研教材,选择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最终很好地完成幼儿教育目标。
(四)转变家长观念,家园密切一致。
积极做好家园共育。我幼儿园大班将通过多种途径,灵活利用家长学幼儿园培训、幼儿成长记录等,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方法,请家长参与对幼儿的教育,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只有改变幼儿家长的价值观念,对子女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才有利于
减轻幼儿学习压力。
(五)转变社会观念,以便达成共识。
利用走访交谈的形式,加大幼儿教育防止小学化倾向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纠正“孩子上幼儿园主要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让家长懂得幼儿教育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只有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正确调整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