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最新(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3:3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最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最新》。

第一篇: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最新

摘要: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世界著名的幼教模式之一,由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该教育法自二十世纪产生以来直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是国人对于蒙氏教法推广的热情极高,已有众多蒙氏幼儿园或蒙氏班。但其在中国的传播运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均有必要对蒙氏教法进行深入研究,使其更好地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蒙氏教法,实践,问题,对策

从20世纪出形成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发展至今,可以说已经风靡世界了。在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着蒙台梭利虔诚的追随者,这一方面是蒙台梭利的个人魅力使然,另一方面就在于蒙氏教育理论和方法对幼儿的发展的确有不可忽视的优势。1

我国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经历了一个从兴起到沉寂再到复兴的过程。当前, 一批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译著、专著和学术论文相继问世, 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迅速开展, 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培训日益规范化。为了更好地开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 我们要促使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研究系统化, 进一步提高蒙台梭利教师培训的规格与质量, 扩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的范围, 最终实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传入中国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即时间集中而短暂,主要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1913 年中国第一篇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论文发表, 此时距 1907 年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创建第一所“ 儿童之家” 只有 6 年时间。由此可见, 我国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还是比较早的。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形势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引进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 封建教育思想受到了社会大众的猛烈批判和抨击, 各种西方教育思想被大量引入中国, 特别是大批美国著名教育家访华以及中国留美学生分批归国从事教育工作等, 几乎使中国教育界形成了以美国教育为样板的共识, 而此时正值蒙台梭 1梁志燊.蒙台梭利教学法在幼儿园中的成功运用,[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利教育实践在美国迅速发展,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及主张自由教育的思想又与当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相适应, 因此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迅速传播。在 1913 年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 许多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著作相继问世。与此同时, 幼儿教育领域也开始了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

然而, 1922 年之后,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逐渐沉寂下来, 这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当时,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William Kilpatrick)出版了《检视蒙台梭利体系》一书, 对蒙台梭利教育法进

行了严厉的批判,导致美国社会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报道迅速减少,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也逐渐停止。由于当时我国教育界主要认同美国的教育模式, 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教育的影响。另外, 当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盛行, 并且我国教育界人士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化的教育模式, 因此从蒙台梭利教育法被引入中国开始, 教育界人士对它的质疑和批评就没有停止过。陈鹤琴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陈鹤琴在《幼稚教育之新趋势》 一文中对蒙台梭利教育法作了充分的肯定, 但他也提出要真正开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必须具备充分的条件, 而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上述种种原因, 我国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逐渐停止, 相关理论著作也很少问世。直到1985年, 卢乐山出版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一书, 中国学前教育界才开始比较全面客观地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迅速开展。

二、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1.一批译著、专著和学术论文相继问世

1993 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任代文翻译的《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一书, 此后大量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译著和专著相继出版。从各数据库、期刊以及报纸中收集相关资料, 发现 1994~2007 年间我国公开发表的有关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文章共 108 篇。

2.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迅速开展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这标志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鼓励幼儿园根据地方特点自行设计和选择课程, 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统一选择课程和教材 的 局面, 赋予各地幼儿园极大的自由。各幼儿园纷纷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幼儿园课程模式。由于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尚未具备独立设计课程的能力,所以许多幼儿园尝试从国内外的先进教育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众所周知, 蒙台梭

利教育法强调尊重儿童, 以儿童为中心, 这正好符合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求, 因此许多幼儿园开设了蒙台梭利课程班, 开始进行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一万个幼儿班进行蒙台梭利法园本化实践2,遍及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省区和直辖市,各级大中小城市中的公立、私立及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可以说当前,中国幼儿教育领域正掀起一股“蒙台梭利热”。

三、蒙台梭利教学法在中国的实践

1、环境创设

蒙台梭利提倡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主张为儿童提供的设备和用具应适合儿童的身高、比例,适合他们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感觉材料和活动材料,让儿童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地发展体力、智力。可见蒙氏教室的布置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另一特征。我国蒙氏教室的环境设置大多遵从了蒙氏教法的一些传统做法,以简洁明快为主,尽量减少干预幼儿视线的因素存在。教室四周放着许多低矮的开放式架子,上面精心摆放着各种活动材料,孩子们可以从架子上自由地选择并开展工作;窗台上摆放着孩子们亲手种植的花草、白菜芯、蒜苗;墙上挂着几幅幼儿美术作品;开放式的地面上随意地铺着几块小地毯,孩子们可席地而坐,为儿童工作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笔者认为,我国蒙氏教室的环境创设基本符合蒙氏教育法的要求。这样的环境为幼儿的自主发展、自由工作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和纪律性的培养。

2、教具的利用

蒙台梭利教室中的教具主要分成三组:“日常生活训练活动”,这是最初的活动,专为三、四岁小孩而预备;“感官训练教具”,适合教室中各年龄的小孩;“知识性教具”,这是为孩子对阅读、算术和地理有兴趣时预备的。在笔者观察过的几个蒙氏教室中,不同种类的教具都分区摆放,但存在着传统蒙氏教具多,自制教具少的现象。自制教具多局限于拧瓶盖、捏豆子、自制挂历等简单材料,没有做 2 梁志燊.蒙台梭利主题活动课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1).转引自杨睁茹.蒙台梭利法在美国的传播与中国化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到因地制宜,体现不出民族化、本土化的特色。蒙氏课程完全变成了操作蒙氏感官教具的过程。同时教师在展示工作时,存在着讲解过于详细的问题,这与蒙氏的要求也是不相符的。蒙氏认为,教师展示工作时,双手操作应多于语言讲解。对教具的讲解应该是简短、简单、准确、有目的性。展示或讲解的目的是为儿童提供一个探索的蓝图,而不是展示一个需要完全照搬的标准。此外,幼儿对教具的兴趣程度也不一样。多数孩子喜欢变化多样的工作材料,而对于象粉红塔、带插座的圆柱体之类的操作较简单的材料兴趣不大。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对于比较熟悉的工作,幼儿已经不满足于重复操作了,而是喜欢三三两两的在一起研究探讨其他功能与用途。例如,有的孩子把排序演变成积木等。幼儿的这些行为反映出他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这说明一个好的材料完全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其创造潜能的。

3、一日生活安排

蒙台梭利教室的作息时间表是这样的:7:30---8:30 幼儿入园、自由活动;8:30---10:55 团体时间和工作时间;10:55---2:10 户外活动、午餐和午睡时间;2:10---4:30 工作时间、团体时间和户外活动;4:03 离园。笔者观察的蒙氏教室幼儿的一日生活与普通班幼儿的时间安排大致相仿,也包括一日生活的八个环节。所不同的即上午普通班的分科教学变成了蒙氏工作。蒙氏班幼儿上午主要进行蒙氏工作和英语学习;下午进行主题活动,如安全教育、分享阅读、绘画、识字、区域游戏等。有的幼儿园的蒙氏班仅把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环节或是一种教学形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蒙氏教育。

4、蒙氏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结合

当前我国的许多蒙氏班课程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蒙氏课程,而是改造过的。有的蒙氏班采取的是蒙氏课程加主题活动的方式,如上午蒙氏课程,下午主题活动或区域游戏。由于传统教学与蒙氏课程的教育观念与组织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教师的作用、教具的使用、教育内容、环境创设等方面都不同,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各个课程模式的相互干扰。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当前有的蒙氏班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教育方案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如有的教师把蒙氏教具当成传统教 具(教学的辅助材料)来集中授课;有的教师让个别幼儿就蒙氏教具的操作进行示范,其他幼儿进行观看等。这些做法很显然是违背了蒙氏教育原则的。

四、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实行的困境(一)办学目的经济化

在我国许多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园中把实施蒙台梭利教法当成了经济增长点,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旗号”和卖点向家长推介,并以此为名目办起了“蒙氏兴趣班”,向家长额外收去高额的费用3。导致许多家长及社会都普遍认为蒙氏教育就是高人一等的特殊教育, 加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许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入学,因此让蒙氏教育在我国演变为贵族化的教育,完全背离了蒙台梭利推行平民化教育的初衷。(二)教学过程形式化

我国不少幼儿园对蒙台梭利教学法抱有极大的热情,但他们在运用蒙台梭利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着生搬硬套等现象,形式主义之风较为严重4。由于学习不够,没有领会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 所以很多幼儿园将蒙台梭利教育法在课程理解形式上的运用,只是缩小到教具上,认为只要有了教具就是蒙台梭利教育了。然而, 蒙台梭利课程的核心其实在于观察和了解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然后根据每个儿童的特征确定个别化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从而提供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具, 满足不同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课程组织的中心围绕儿童展开,而不是对教具的简单操作。

(三)借鉴内容极端化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 也没有完美无缺的教育理论, 再好的理论也会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一定的适用范围。而我国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忽视了其本身的缺陷, 往往照搬照抄, 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其实不然,蒙台梭利教育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的是个别教学, 虽然这样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但是由于集体活动很少,儿童缺乏与同伴协商合作的机会,这样就阻碍了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然而,现代幼儿教育除了重视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更强调幼儿情感的陶冶以及对社会适应技能的掌握, 认为幼儿应学会主动地参与到各项 34侯莉敏,反思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的运用,[J].早期教育,2006(4)霍立岩,齐晓.当前我国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主要误区、关键问题与基本思路[J],幼儿教育,2008,(2)

活动中去,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互助、合作以及分享,学习怎样解决冲突和矛盾等。因此,缺乏增进儿童社会互动和语言交流的机会是蒙台梭利教育法存在的局限。2.忽视对创造力的培养。

蒙台梭利反对儿童进行游戏,尤其反对想象游戏,她认为游戏不能培养儿童严谨认真的责任感。另外,她认为绘画教育也是一种限制儿童想象力的单一的对外界事物的临摹。这些忽视甚至反对对儿童想象力培养的做法影响了孩子创造力的发展。除此之外, 虽然蒙台梭利强调要给儿童自由, 但是这种自由限于选择操作时间和选择教具的自由,孩子在操作教具的方法、程序上必须按部就班,要求幼儿按规定的方法和固定的步骤操作教具,并需不断重复的练习,在这一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虽然这样利于幼儿的秩序性的培养, 但对创造力的发展有很大的限制。

3.教育内容不全面。

在教学内容方面, 蒙氏教育法包括感觉教育、日常生活练习、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文化教育五大领域。但在今天看来, 其教育内容设置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没有与时俱进, 比如缺少当今社会推崇的社会教育和艺术教育等, 这是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的。(四)教师角色模糊化

2006 年山东师范大学曹冬的硕士学位论文《蒙台梭利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中总结出蒙台梭利认为教育不是教师单纯的讲授,蒙台梭利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学具,教师只作为幼儿与学具使用之间的桥梁。这就必然决定了蒙台梭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存在极大的区别。研究蒙台梭利的著名学者斯坦丁指出;“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关键在于既信奉不干预原则,又知道在何时必须干预,在什么情况下干预到何种程度。”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案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观察者——懂得倾听、等待及发现幼儿的发展状态;示范者——儿童具有模仿性,老师所表现的特质是他们最容易模仿的对象;解释者——儿童对待事物充满好奇心,作为教师必须向孩子正确详细的解释学习内容和方法,给予他们最好的指导方式。准确与客观地给孩子讲解各种

曹冬.蒙台梭利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学具的使用方法;还要能随时注意孩子对此学具的反应,以决定启发他继续操作或暗示他暂时停止;沟通者——教师介于幼儿园、孩子和家长之间,她既要按照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又要向家长及时的汇报孩子的学习发展状况,是与家长沟通的主要责任人;环境预备者——教师是环境的主要实施者,在环境的创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我国的蒙氏教育实践中基本上都存在以下问题,许多教师不能领会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神内涵,认为只是懂得如何操作教具,只是陪孩子玩耍就完成了本职工作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另外, 还有一些幼儿园忽视教师的再培训和继续学习, 使得很多教师只停留在现有水平上, 没有机会去全面学习和掌握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思想和理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使得我国在蒙氏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大量的能真正领会蒙台梭利教育法精髓的教师, 因此影响了蒙氏教育在我国的全面发展。

五、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的具体对策

探索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发展的目的不仅要保证中国儿童也能像其他国家受其教育的儿童那样受益,而且更希望蒙台梭利教育法能在中国幼儿教育改革中发挥作用。因此, 我们应在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采用蒙氏教育法的经验和教训,为蒙台梭利教育融入我国的本土文化提供良好的环境。(一)端正办学态度是前提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出发点是为家境贫穷的儿童提供教育, 但是今天在我国却成为针对社会高收入家庭的贵族化教育,这明显是有违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初衷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实施不是标新立异,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追求幼儿园快速增长的经济效益, 而是有利于我国儿童成长的需要, 有利于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那么就需要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引导和严格规范,教育研究者的大力宣传,更需要幼儿园及幼教工作者的清晰认识, 才能端正办学态度,从而真正重视对蒙氏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吸收,重视对师资的培训。只有经过多方的努力才能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中国化、平民化创立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二)考虑文化差异是客观条件

在移植和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时, 应该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差异对教育的影

响。蒙台梭利教育法发源于崇尚自由的西方, 有着张扬、自由的文化底蕴,而中国文化推崇含蓄和束缚, 强调儿童要恭顺、听话。因此, 在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要考虑两者间的差异,对其中不符合中国特色的一些程序如教具或操作程序加以改造,使其结合中国的特色,进而充分发挥优势,促进中国儿童的发展。(三)理解其精髓是根本要求

幼儿园在仿效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 必须正确解读蒙台梭利教育法,了解其精髓和实质,只有真正地领会到了其精髓和实质才能更好地实践。比如说,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三个主要要素是:有准备的环境、教具和教师。有准备的环境在这里就要求认真观察和研究什么环境对儿童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应该如何来创设环境,如何利用这些环境对儿童进行教育等等;教具就是要了解各种教具是针对儿童哪些方面的发展的,如何利用教具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儿童操作教具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评估儿童的操作等等;教师这一要素就是要求我们研究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担任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如何观察和了解儿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与儿童相处,怎样纠正儿童的错误等等。因此,对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运用,不能因为专家研究者推崇它或者效仿某些幼儿园, 就不加考虑地对其盲目地照抄照搬, 这样囫囵吞枣的效仿既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又会影响中国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四)扬弃式地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主要途径

针对蒙氏教育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应该结合中国实际从班级编制、教育内容和教育实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革。1.班级编制的借鉴

蒙氏教育在班级组织形式方面采用的是混龄班。但在中国认同的是同龄编班制,因此混龄编班制在当今的中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由于教师面对的是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需要的孩子,这样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另外, 家长也会担心年龄小的孩子在混龄班受欺负, 害怕年龄大的孩子得不到老师关注。所以,对于混龄班应该加以全面的考虑,针对以上现象可以采取部分课程进行混龄编制, 也就是说,一般课程是同龄编班,但对于一些可以促进不同年龄孩子学习的课程,比如在进行自由活动课程、生活实践课程的时候, 6刘文,林红霞.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1)

可以让不同年龄孩子在一起学习,让大孩子帮助小孩子, 促进其自信心的建立, 让年龄小的孩子向年龄大的孩子学习,从而使其相互学习和进步。2.教育内容的丰富

由于蒙台梭利教育法创建的时间比较早, 而现今的社会又在飞速发展, 因此在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 要充分结合我国的特色以及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拓展原有的教学内容。比如, 可以设计在当前形势下能有效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练习体系以及相应教具, 还可以加入涉及交通安全、自我保护以及性知识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内容等等。3.教学过程的创新

在教育实施方面, 蒙台梭利教育法讲究的是个别教育。虽然个别教育能够有效针对每个儿童,但是也应该看到,个别教学在促进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方面是存在不足的。因此,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一种固定模式的教育方式,不仅采取个别的教学活动,还可以采取小组、集体以及个人活动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相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孩子的个性差异进行个别化、开放式的教学活动。

(五)培养合格教师是关键

教师在蒙台梭利的教育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实际的学前教育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怎么成为一位真正掌握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社会的支持,还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培训,以及个人的不断学习和努力。首先, 教师个人应当扩充知识面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坚持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并不断总结,另外还应该以研究者的姿态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其次,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 从而提高教师对蒙台梭利教育精神的领会、理论的掌握和教育体系的了解以及教育方法和教具的运用等等。另外,高校的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应该适当开展蒙台梭利教育法学习的课程,培养更多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具有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学前教师。

蒙台梭利教育法为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非常丰厚的精神财富,其中还有很多宝贵之处有待我们继续深入地挖掘和探索。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引进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需从宏观上把握的过程, 因此,在引进和推广的过程中, 应该做到兼

容并蓄, 只有符合中国的实际, 才能使蒙氏教育在中国发挥出它的意义。对于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思想有更深刻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应对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途径以及引进的内容、方法作更深入的分析。只有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发挥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作用, 才能真正照射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前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梁志燊.蒙台梭利教学法在幼儿园中的成功运用,[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2]梁志燊.蒙台梭利主题活动课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1).转引自杨睁茹.蒙台梭利法在美国的传播与中国化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侯莉敏,反思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的运用,[J].早期教育,2006(4)[4]曹冬.蒙台梭利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5]霍立岩,齐晓.当前我国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主要误区、关键问题与基本思路[J],幼儿教育,2008,(2)[6]钱文,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是与非[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2)[7]吴梅花,谈蒙台梭利教育观念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1,(2)[8]刘文,林红霞.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1)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实践的困境与对策

学院:教育学院 姓名:刘嘉洋

学号:201312000078 指导教师:谷忠玉

第二篇: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简介

一、蒙台梭利教育十大特点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近百年来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1、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

让一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的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自由―――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在教育上公认的贡献之一就是为自由下了明确的定义。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本质的前提。

1.关于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推动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的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2.关于纪律

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这种人是在被“消灭”。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

她说:“一般学校给每个儿童都指定一个位置,把他们限制在自己的板凳上,不能活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纪律教育,要求儿童排队,保持安静等等。这样的纪律教育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纪律的培养不能靠宣传和说教也不能靠指责错误,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 她认为儿童的活动应当是自愿的,是一种自然的潜在趋势,不能强加给他们。重要的是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区别对和错。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她多次强调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在需要遵守规则时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于别人。

在蒙台梭利学校的活动室内,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她认为这种自由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在教室里的儿童有目的地、自愿地活动,每 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因为他们懂得安静和有秩序是必要的,并且知道有些活动是被禁止的。儿童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成长,自然会注意自己的行动,长此下去,就会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3.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环境,她说:“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并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而且教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决定。儿童需要适当的环境才能正常的发展,完善其人格。

“有准备的环境”是为了让精神处于胚胎状态的儿童能够顺利成长,而将秩序与智慧等精神食粮的环境预备好。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六岁以前的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创设一个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让儿童自己生活。这个环境是“有准备的环境”其意义并不仅只是环境,而是儿童不久将要面临未来世界及一切文化的方法与手段,因此他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充分发挥儿童的节奏与步调

儿童与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差异悬殊,成人在一小时内的认知和感觉与儿童所经验到的截然不同。儿童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获得很多成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儿童特有的节奏已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人在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中生存时,必须愈加保护儿童特有的“节奏或步调”所需的环境。

――给儿童安全感

人类的孩子比其他动物的成熟要来的迟,因此他们更需要庇护,当孩子的身体感到危险时,用温柔、鼓励的眼神关爱孩子,才能使他们自由、奔放地行动。――可自由活动的场所与用具

儿童必须依靠运动来表现其人格,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才能够充分获得发展。因此,需要能让儿童持续接触东西一一收集、分解、移动、转动、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与场所。

――美对儿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儿童最初的活动是因美引起的,所以在儿童周围的物品,不论颜色、光泽、形状都必须具有美的感觉。

――必要的限制

儿童的周围不可有太多的教材或活动的东西。太多的东西反而使儿童的精神散乱迷惑,不知该选择何种教材或从事何种活动。以至不能将精神集中在对象物上。为避免儿童做不必要的活动,而导致精神疲惫、散漫、教材及活动必须有某种程度的限制。

――秩序

儿童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其后的数年间,儿童的秩序是极特殊的,这个时期秩序感与儿童的关系就象鱼和水、房子与地基。事实上,儿童会以秩序感为中心,运用智慧,进行区分、类比的操作,将周围的事物加以内化。要是没有秩序的话,一切事物将产生混乱,儿童会因而失去方向感。所以,秩序必须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

――与整个文化有连贯性

所谓“秩序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就意味着秩序应包含于拓展儿童智慧的教材中。这种秩序可使儿童朝真实且正确的“工作”去努力,也就是儿童能真正认真地去进行“真实的生活”。能够独立专注于自己世界内活动的儿童,才能真正在下一个阶段的成人世界中活动。而秩序应表现“有准备的环境“中与成人的文化世界相连贯。

四、蒙台梭利对教师的要求

1.教育儿童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儿童 2.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技能更重要 3.机警、稳重、耐心、爱心、谦虚 4.不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 5.对进步慢的儿童要有无止境的耐心

6.在观察的同时耐心等待,充满乐趣执着的观察儿童 蒙氏教师的素质 1.谦卑的态度 7.活泼的与儿童在一起,但不能把自己作为教室2.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的中心点

3.是环境的创设、保护者、也是儿童的沟通者 8.热心、爱心、耐心、尊重心、责任心

4.是观察者、引导者、不是主导者 9.机警、思维敏捷

5.是家长的沟通者 10.动作优雅迷人,外表整洁,品质高贵

6.接受自己,接受别人 11.善于聆听儿童的心声

六、仅有一次特别的生命力――掌握幼儿的九大敏感期 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儿童发育的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二是吸收性心智。其中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这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在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1.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大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儿童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2.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中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3.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您可以在家中用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边环境中的细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时,正是您培养孩子巨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5.动作敏感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7.书写敏感期(3.5-4.5岁)

8.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等动作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使孩子养成爱书写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9.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是到了六至九岁则出现探索事物的强烈要求,因此,这时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伸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敏感期的教育重点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在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期,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尽管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也不显著。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寻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地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

每个孩子敏感期的出现并不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征。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

当成人观察的孩子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

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当孩子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但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第三篇: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氏教法于1994年在中国幼儿教育界开始流行。如今我国己有约300多个蒙氏教室。蒙台梭利关于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独到看法是她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世人所谓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三根支柱。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是以“又准备的环境为核心 作为导师的教师 作为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三个要素组成的。幼儿可以通过自己操作教具来自我学习,蒙台梭利按儿童的需要所设计的教具的“自我纠正错误”的功能,使幼儿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变为可能。比如,以带插座的圆柱体为例:通过与圆柱体直径、高度相对应的圆洞的帮助,幼儿会发现,粗的圆柱体无法放入细的圆洞中,细的圆柱体放入粗的圆洞中会转动,长的圆柱体放入短的圆洞中会凸出圆洞,短的圆柱体放入长的圆洞中会凹进圆洞。幼儿在感知、操作教具时,经教师的提示,通过幼儿的再行尝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略,教师是环境的提供者、观察者、示范者。教师在准备好的环境中,在儿童操作教具的过程中是个观察者,对儿童进行引导,观察儿童对教具的兴趣及持续的时间,甚至还要注意他们的面部表情。儿童有需要时,教师随时出现在其身边,必要时及时给予指导或适当的刺激,让儿童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儿童操作教具的过程中是个示范者,在儿童自由选择、使用教具时,教师要做简单的示范,示范教具的操作方法。当儿童模仿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儿童解决的方法,而是在一次示范或引导其选择另一个新玩具。

如果移植蒙台梭利教育法只追求其形式,不了解儿童的需要,或者忽略了教师的作用,就不能达到教育和发展的目的。比如有的幼儿园在移植蒙台梭利教育法时,引进与移植中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误认为将蒙台梭利的教具摆放在教室的各个区域就是蒙氏教育法了。实质上,蒙氏课程的核心在于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以确定其个别化教育的目标,而后提供适宜的环境,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儿童,是课程组织的中心,而不是教具的操作。总而言之,蒙台梭利教育进入中国需要以“本土化”的模式,需要结合中国的经济、文化特点进行“本土化”研究,取长补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结合蒙台梭利与我国幼儿发展情况总结以下几点:

一、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学习独立的意愿,让儿童通过自身努力自主自由地学习。

二、用心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环境是儿童自我成长发展的决定 因素。

三、儿童在“工作”中练习独立,完成自我成长的使命。

四、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不强求、不施压。

五、教育者要学会“静观等待”、“克制”、“公正无私”和保障儿童自由的实现。

六、以教具和教具以外的人类活动的领域,促进儿童整体性地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的。在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两个思路,一方面,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中一切可以为我们利用的地方,另一方面,使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使蒙台梭利教育法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第四篇: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 台 梭 利 教 学 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台梭利把幼儿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工作,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幼儿的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蒙台梭利教育发妥善解决了孩子的纪律问题。通过儿童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意识也获得共同成长。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智力早期开发,但是反对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台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主张从日常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

成长。教师和家长只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教师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输式教育其效果要好得多。蒙台梭利班的孩子在6岁前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阅读及计算的基本能力,还掌握了相当多的自然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蒙台梭利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即儿童智力发展的“敏感期”问题,这对儿童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蒙台梭利发现儿童在6岁之前的不同阶段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阅读、书写等会分别表现出强烈的敏感,这段时期相关的学习十分容易、迅速,是教育的绝好机会,但是这段时间过后,这种强烈的兴趣就会消失。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就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

蒙台梭利教学法乃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丽亚•蒙台梭利女士(Maria Montessori)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手眼协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在教室中就像一个温暖的“家”、而孩子来到学校也只是从自己的家庭到另一个“家”、养成孩子喜欢上学、喜爱学习的态度。

一、日常生活教育:训练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良好 的习性。

二、感官教育:孩子藉由感官教具的杰作、可精练孩子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使孩子五官更敏锐、进而更聪明有智慧。

三、数学教育:由少至多量的比较,最后引入加、减、乘、除等具体操作,而进入四则的运算、建立教学基础。

四、语文教学:蒙台梭利博士发现儿童语言的敏感期在六岁之前;因此我们不但强调母语教学、同时培养多种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发展。

五、文化教育:在蒙台梭利的教室里配备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天文、地质等玩教具,让孩子学习如何照顾动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环境、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认识各种矿物等。

第五篇: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地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创造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台梭利把幼儿的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作业,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蒙氏教法非常好地解决了孩子的纪律问题。通过儿童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意识也获得了共同成长。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但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台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主张从日常生活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教师和家长只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教师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输式教育,其效果要好得多。蒙台梭利班的孩子在6岁前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掌握了相当多的自然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蒙台梭利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即儿童智力发展的“敏感期”问题,这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蒙氏发现儿童在6岁之前的不同阶段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书写、阅读等会分别表现出强烈的敏感,这段时间相关的学习十分容易、迅速,是教育的绝好机会,但这一段时间过后,这种强烈的兴趣会消失。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就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

下载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最新(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最新(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蒙台梭利教育法1

    蒙台梭利教育法 一、 蒙台梭利教育十大特点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近百年来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

    蒙台梭利教育法结构专题

    蒙台梭利教育法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一)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二)儿童的发展具有敏感期 (三)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一)教育目的 1.帮助幼儿形成......

    浅谈在中国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

    浅谈如何在中国实现1 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 目 录 摘 要3 引 言3 一、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内容及特点-----------------3 二、我国幼教界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存在的误区---......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 野芦沟完小靳红梅 一部好的教育著作就如同好的经典小说,《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这本书有太多的教育内容,蒙台梭利把她办的学校称之为“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法[五篇范例]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今年来......

    读《蒙台梭利教育法》心得

    读《蒙台梭利教育法》心得体会 周小萍 在校领导的组织下,我积极的对《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了学习,收获颇多。 通读全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两个字“尊重”。作为其教育方法的核......

    浅论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法[范文大全]

    浅论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法 学号:11103213姓名:夏渝系别:学前教育本科2班 【内容摘要】:蒙台梭利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学习动机以及作为一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上,对所进行的......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 儿子已经快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便对幼儿教育格外的关注,尤其对近几年幼儿园兴起的蒙式教育方式更感到好奇。前年,身边一个朋友的孩子上幼儿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