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魏书生的方法
1.自学总体的语文书
学生刚入中学,就请他们把初中六册教材借到手,引导他们对全套初中教材进行分析,讲清初中阶段语文知识的总体结构,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为了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又管它叫语文知识树,这个结构共分四部分,十九项,118点。点以下还有从属的知识点。然后告诉学生这几部分中哪些是重要,那些是难点,哪些知识必须准确地记忆,哪些偏重于理解。还让学生把六册课本加以比较,从比较中分析编排体例和编者意图。这样做费时不多,却有利于从系统的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所学的知识在整个语文知识系统中所占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思维行进在知识高峰的哪一条途径上。
2.自学一本语文书。
放假之前老师把下学期的新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假期通览教材,然后写出《第X册语文教材分析》的文章。必须写清这样几方面的内容:列出本册教材的生字表(现
代文与文言文分列);列出本册教材的生词表;本册教材共多少单元,各类题材的文章分布如何;对本册教材的知识短文进行分析;统计书后习题数及类别;分析书后附录。以上几个方面是绝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分析统计清楚的,这样他们对下学期的学习任务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3.自学一类文章。
引导学生把一本书中题材相同的文章集中读,比较着读,在比较中发现它们的异同点,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小说为例,在讲小说之前先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知识,从人物、情节、环境入手,比较人物性格及描写方法异同,开端、发展、高潮、结尾是怎样安排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各自有何特点等。其余记叙、说明、议论各类文体的文章都给学生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方法,学生用这些方法去读一个单元或更多篇同一体裁的文章,既加深了对每一篇文章特色的认识,又加深了对某种题材文章写法的理解。④自学一篇课文。可以给学生介绍国外比较
流行的“五步读书法”。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总结了“四遍八步”读书法。第一遍跳读,速度每分钟1500字,完成两步任务。记梗概;了解主要人事物或观点。第二遍速读,每分钟1000字,完成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的任务。第三遍细读,每分钟200字。理解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项任务。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
第二篇:魏书生常用的读书方法
魏书生常用的读书方法
读书方法是学习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科学的读书方法,有利于同学们掌握学习主动权,同有利于学生们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养成认真读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作者结合亲身体会,参考相关文献总结出以下读书方法,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选用。
1.做笔记法
做笔记好处多、形式多。做到:读书时手中有支笔,可随时做批语式、符号式、摘录式、提纲式、心得式等笔记。如摘读法,这种读书方法的重点在于有目的地一边阅读,一边摘录自己所需要的有关内容,摘毕要写上什么时候、摘于什么书刊、作者是谁。
2.查读法
它的重点在于利用工具书查明阅读中碰到的字词的音、形、义,并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做基本掌握。
3.划读法
它的重点在于阅读时边读边准确地划出有关内容,便于理解应用和查考。它的目的在于有重点的掌握阅读中所需要的内容,便于攻克难点,解除疑点,培养学生按要求找划内容的阅读能力。
4.询读法
它的重点在于阅读中发现疑问,做出标记或摘录下来,通过询问别人解决问题。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能者为师”,“不耻下问”的治学观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虚心好学的精神。
5.理读法
它的目的和重点在于通过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它要求学生反复琢磨文章的标题,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划分段落,列出提纲,理解文章主题思想和中心线索,掌握文章思路,有规律地加以思想分析和结构分析。
6.议读法
它的目的和重点在于通过议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它要求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找出依据,然后与同学、老师共同议论(包括评论、争论),各抒己见,进行探讨。
7.疑读法
“学贵有疑”。它的目的和重点在于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思考的习惯。它要求同学们在阅读中善于质疑问难,边读边想,发现疑问,然后带着疑问去查读、询读,去解决问题。有思才称为学,有思才有所得,有思才可能有成就。在读的基础上要思考、思考、再思考。读思结合是成功之法。深思之法有:审题初思,读中回想;多方激疑,以疑激思;循规而思,切勿乱思;独立思考,凝神静思;多方联想,善于深思;抑不强思,憩而再思。
8.避阅法
它是指在阅读中对经过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无重要意义的内容以及自己了解的内容,避而不读。它能培养同学们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避轻就重的选择能力。
9.实践法
学以致用,知要与行结合。这是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所不可缺少的环节。
10.联读法
它重在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回头看,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要求同学们把阅读新作品与旧作品结合,使知识系统化,既有效地复习旧知识,又较好地学习新知识。目的在于逐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联想和综合能力。
11.逆读法
它要求从全书之末,即从书的最后章节开始读。同学们在开读时必然会遇到各种疑问,这样会存疑于胸中。要求同学们在逆读过程追根寻源,由果及因,存疑之点就能迎刃而解。目的是通过逆读过程中的重重障碍去激发大家思考和主动探索精神,达到牢固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12.改读法
其重点在于解放思想,不迷信作者,经过自己分析、研究,发扬“挑剔”精神,抱着探索的态度,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与作者的观点进行比较,敢于对不尽科学的东西,提出改动意见。
13`读书先读序
序一般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有些人读书总爱把前面的序翻过去不读,认为序与正文没有多大关系,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无实际价值可言。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一本新书上手,先读一读序,可以把握全书的大致脉络,可以领略作家的气质和风格。有“序”作向导,读书时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序可以识好书。台湾作家余光中说,好作家写的序,没有不精彩的,坏作家的马脚在序里就迫不及待地露出来。读序可以让人识名作、识大家。精妙的文品和庸俗的文品,从序中就能辨识出个大概。钱钟书先生为《围城》写的序言不足300字,“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别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的”,说得实实在在,毫不矫饰。巴金为《随想录》写的序言不足250字,句句说的是真话,抒的是真情。这就是名家的序。台湾作家柏杨在《柏杨专栏》一书的序言中说:“似乎每一部书,前面都要有一篇序,这办法真好,序本是对内容对作品做一个扼要介绍,但序落在柏杨先生半瓶晃荡之手,就成了窝里捧的良机,宣传我如何如何伟大,以便读者老爷震惊之时,神经衰弱,往外猛掏银子。”诙谐幽默,辛辣讽刺,尽在其中。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为《穷里查历书》撰写的序言,妙语叠出,令人回味无穷。“怠惰使万事艰难,勤勉使一切便当。”“骄傲就像穷困,是一个大声喧哗的乞丐,而且远比穷困莽撞。”读这样的序文,能给人理的启迪、情的陶冶、美的享受。不少序文,大都经过作者精心琢磨,反复推敲,往往文质兼美,成为独立于作品之外的脍炙人口的美文。郭沫若为《鲁迅诗稿》写的序言,是一篇序中之奇文。它用文言写成,句式参差又有对仗,语言平实却又出奇,读来琅琅上口,美不胜收。美国著名作家房龙为自己的著作《宽容》一书写的序言,既像一篇寓言故事,又像一篇哲理散文。作者通过叙述发生在无知山谷中的一个故事来暗示本书的思想内容、写作意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序”中自有华章在,劝君读书先读序。摘自《学习方法报》
第三篇: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
《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读书笔记
谈谈教学 2011-01-04 17:17:47 阅读1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很早就听说过“魏书生”这个名字,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何以成为一位享誉全国的教育改革家?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一本本他的著书。
身为班主任的我读魏书生的书,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享受,不由得我不感动,不由得我不佩服,不由得我不深思,那流畅的笔触、那朴实的语言、那发自内心的感想,流露的是一种深情,一种对教育的深情,一种对学生的深情,一种毫不掩饰的欢乐和幸福,如果问我,这些书让我学到了什么,最大的收获——它们促进了我的成长。“遇事商量”
魏书生不只一次地说过“也许我其他方面不如一般人,但有一条是胜过他们的,就是遇事商量。”他有一句口头禅就是:“商量商量”。的确,这“商量商量”,就是一般人可以想到但却难以做到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做领导的,总是命令下属去完成什么,做教师的,总是指挥学生去从事什么,做家长的,总是强求子女去服从什么。命令也好,指挥也好,强求也好,其中不乏正确的因素,但殊不如人这个万物之灵的心理是复杂异常的,弄得不好,你命令,他要抗命,你指挥,他要逆行,你强求,他要反抗,但是,如果我们改换一下工作方式,对人平等,遇事商量,于是,上下级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心的琴弦就会和鸣,情的声波就会共振。由此看来,“商量商量”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
为什么“商量商量”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商量就是平等、商量就是尊重、商量就是沟通。
看了魏书生与学生商量的案例后,我也尝试着遇事与学生商量。出乎我的意料,商量这一方法的结果比以往的“独裁制”效果好很多,商量让我拥有了8位得力的班委,他们也在的我带动下学会了与彼此商量,处理在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比较棘手的问题;商量让我获得了很多“捣蛋包”学生的信任,在与他们的商量中他们自己找到了自己进步的起点,看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寻到了自己进步的理由。商量应该是师生之间的情感润滑剂,会让教师的脾气不再暴躁,会让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慢慢拉近,会让班级的管理越来越井然有序。“道德长跑”
青年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所教的学生没有作文本,他也从来不批改作文,而是利用日记,领着学生开展“道德长跑”,这条经验实在是值得借鉴的。关于“道德长跑”,还是魏书生老师论述精辟。他说:“一个人坚持长跑,数年如一日,身体一定健康。能不能有那样一件事,数年如一日地去做,使得心灵上也逐渐健康起来呢?我觉得写日记就有这种作用,绝大部分心理正常的人写日记时都说心里话,说真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绝大部分人写日记一般都劝自己上进,助人改过。绝大部分都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歌颂心灵美的人,歌颂美好的事,这便起到了教人爱美的作用。”而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天天要学生写日记却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几乎很少学生可以有时间写教师布置的日记,而对自己的总结又是必须的,为此,我们班建立了“随意本”,每两个星期让学生对自己本两周的各方面进行总评,肯定自己的努力,承认自己的不足,除此,学生可以在里面自由的书写,内容随意,字数随意。这样我也有时间在这个本子里与学生很好的沟通,与他们探讨学习的意义,生活的真谛,以及与家人、同学怎样相处等他们需要指点的问题。慢慢的,我发现,学生的书写内容越来越广,字数越来越多,语言也越来越亲近。我想我会把这个随意本一直延续到他们毕业,这应该可以做为一本最好的同学录,也是他们的成长记录。“心理病历”
魏书生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让我坚定了一个认识,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情感的主动发展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以前,我很少让学生写检查,认为那是徒劳,总是按自己的意愿去说服教育学生,后来,我效仿魏书生的方法,让学生以病历或作文的形式写检查,让学生对所犯错误进行自主分析、点评,并附之以努力方向,对写的好的还可以全班范读,对其分析能力、文笔大加赞赏,这个方法尊重的学生的人格、尊重了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犯错之时不仅认识到问题的所在,还得到老师的认可,使其在快乐中主动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读魏书生的书,不一定非得照搬他的具体做法和措施,我敢说,如果照搬他的方法,效果不一定好,而且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时间不同,环境不同,个人魅力也不同,读他的书,让我学到的更多的是精神,他给予每一位学生的关怀是永远值得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学习和效仿的,这让我慢慢感悟到了教师职业的根本道德,从而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第四篇:魏书生老师的一分钟方法
魏书生老师的一分钟方法
孩子正拖拉,不愿做事时,您启发他:“心情不好,就朗读激动人心的散文、诗歌,时间不用长,只读一分钟。”读过一分钟,数一数读了多少字。再读一分钟,声音又大又快地读,看比刚才多读了多少字。一做事,又是做容易的事,拖拉的念头就没有了兴奋的时间,就暂时休息了。
朗读了两三分钟,您可以引导孩子默写背得熟练的中文课文和外语课文,不必多写,只写一分钟,看看能写多少汉字和英文字母。如果心情非常糟糕,那就不默写,只抄写。快写一分钟,数一数写了多少字,再写一分钟。写了两三分钟,拖拉的脑细胞一般处于抑制状态了,学习脑细胞开始活跃了。
这时,再引导孩子进行一分钟速读,语文、数理化教材或报纸杂志均可。还可以引导孩子跳读一分钟,数理化教材都可以,看一分钟能读多少页。速读,跳读,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有利于训练孩子从总体把握重点难点的能力。
还可以训练孩子一分钟背诵的能力,看看一分钟背下来多少字的一段课文,也可以看看背下来的几个英语单词,或是别的学科的知识。
不管多么拖拉的孩子,不管注意力多么不好的孩子,抓紧一分钟的能力,一分钟全神贯注的能力还是有的。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便常常取得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发现自己的大脑有巨大的潜力,发现自我生命的神奇。
孩子经常搞这种一分钟的自我竞赛,往往就使拖拖拉拉的脑细胞失去了兴奋的机会。自我竞赛多了,拖拉病就治好了。
勤人时间当黄金,懒人时间当灰尘。时间是宝贵的,利用得好,一分钟也能产生很大的效益。
愿学生经常在一分钟自我竞赛中,发现一个乐观向上、果断高效的自我。
第五篇:《统筹方法》教学实录/魏书生
《 统 筹 方 法 》
魏书生老师课堂教学实录简评要点
师:同学们坐在主席台上,台下千位老师听课,大家有些紧张吧?我教大家一种放松的方法,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两眼,内视鼻尖……(边讲方法边指导,学生按教师要求做动作)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心情轻松了!
师:心情轻松了,咱们上课(全体起立,师生互相问好)
评:引导学生适应上课环境因为魏老师是用别人的学生上观摩课,这一步似不可免
师:老师要讲的这篇文章大家可能不愿学同学们愿学小说、散文、诗歌,不愿学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一篇说明文,施加一个意念,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不愿学的文体学起来都快乐,那么语文学习不就成为一件乐事了吗?我们这节课学《统筹方法》(用隶书体板书:《统筹方法》)
师:先不要翻开书,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生:(集体)华罗庚
师:华罗庚的身份?
生:(集体)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师:我再提一个问题,什么叫“统筹方法”?谁能不看书,凭自己独立思考,回答这个问题?
生:就是笼统说明事物的方法
师:她敢于独立思考
生:就是系统的完成一件事的方法
师:有点接近正确答案下面不再猜了,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什么是统筹方法吧?那好,请同学们到书中去找答案争取一分钟内找到并记住这个概念,现在开始!(学生看书,半分钟后陆续举手要求回答)
师:请找到答案的同学一起回答
生:(齐)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师:对,同学们没用一分钟就找到并记住了这个概念同学们说,这叫什么说明方法?
生:下定义
师:对作者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谁愿意到前面,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定义?男女同学各推荐一名写字好的同学到前面来比赛好吗?(学生们热情的推荐,被推荐的男生说:“我一定能取胜”,教师赞许,男生同女生上台板书)
师:写得正确,字很工整,看上去男同学写得更好一些(男同学会心的笑)
评:课文的题目就是本文要说明的内容理解了什么是“统筹方法”就为下面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教师从题目入手,用“激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很快的从课文中抓住“统筹方法”的概念并且记住了;动手的是学生,落实的对象也是学生,而且看得出来——学生感到很轻松这个设计可谓巧妙
师: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准备教会大家哪凡件事呢?(学生七嘴八舌,教师边重复边板书:学习重点:1.字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无稗益)
师:大家听我喊“预备一起”,用一分钟看课文下面注释,然后自问自答,可以出声(学生迅速翻开书看)
评:定向,这是魏老师教学法中很重视的一个环节它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也可以看到这个特点
师:我暂时不提问,下面做第二件事,老师想领着咱们思维的战舰驶向何方呢?(学生边思考边说,教师板书;1.字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无稗益2.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3.读懂全文,会说、会写、会用)
师:先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同学们想用多长时间在课文中找到这个例子并记住它?
生:(齐)一分钟(接着学生立即看教材,全神贯注,学习积极性极高教师看表一分钟后)
师:时间到作者举了一个什么例子?
生:泡壶茶喝(听众大笑)
师:(笑着纠正)是“烧开水泡茶”请你把烧水泡茶过程讲一遍好吗?(学生回答)
师:他说得对不对呀?
生:(齐)对!
师:他说泡茶有几道工序?(学生历数五道工序)
师:作者说这五道工序有三种安排方法,书上还画了图表说明大家看书上图表是对哪一种方法的说明?
生:(集体)是对办法甲的说明
师:办法乙和办法丙怎么样?
生:这两种办法都窝囊
师:作者没说“窝囊”,他说的是“窝工”好,下面准备把办法乙和办法丙也分别用图表加以说明,请男女同学各自推荐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画图(男女生各一名到前面在黑板上画图表)
师:让他们两人先画,咱们看书上图表,大家想,如果文章没有文字解说,只有图表,能不能看得懂?
生:光有图表,我认为也可以看懂因为图很清楚,图上又有文字(学生指着图述说了一遍)
师:好!他说得很明白,的确只看图也能懂现在大家看黑板(女学生已经画完,教师对她小声说了句话,她转身在图上改了一处)
师:同学们看,他们画得对不对?
生:办法乙我认为画对了,办法丙画得不对(教师请他上黑板订正,并交待下面的同学可以商量,可以上讲台帮助修改一男学生在座位上小声说图画得不对,教师亲切的拍拍他的头,笑着问:“你怎么不上去改?”男同学站起来跑到黑板前修改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的热烈商讨,有的跑上前去,黑板前有四五个学生争争抢抢,你擦我画,很是活跃)
师:(男女生都已画完,回到座位)好,我们比较一下,看起来还是女同学画得好一些,一看图就一目了然男同学的图表用序号表示,也算是一种创造(女生们非常自豪,男生们也觉得公平)
评: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做两件事:1.从课文里找到“烧开水泡茶”的例子,复述——搞清楚泡茶有几道工序,进而确定“甲”办法最好2.让学生给办法乙和办法丙画出图表如果说第1个小环节是“大众化”的——很多教师都这样做过,那么,第2个小环节的设计是魏老师独出心裁的“匠心”——它可以便学生仿照办法甲的图示动手画一画,实践一下图表说明的方法;在学生动手画图表的过程中,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又乐此不疲真是一石三鸟有了第2个小环节,再来看看第1个小环节的作用,其间的联系是多么紧密!如果第1个小环节没有第2个小环节支撑,其价值也就很小了教师教学的重点却正是在第2个小环节上——让学生去动手学、做
师:图表说明法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现在看我们思维的战舰距离第三个目标“读懂”还有多远呀?请同学们把全篇阅读一遍,重点读结尾一段(学生读)
师:懂了没有?
生:(集体)基本懂了
师:懂了,还要会说每位同学都把办法甲说一遍,七嘴八舌的说,大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要解放自己(学生纷纷大声述说)
评:“懂”是相对的,大声“说一遍”较之教师“讲”——对这样的课文来说,要有用得多,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又会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魏老师要做的一切都是从学习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活动起来,要落实在学生身上
师:不仅会给别人讲,还要会写今天这节课,我们没有时间用笔写了,课上我们说,其实是用“口”写,回去以后把说过的话整理出来,就是用笔写,同学们愿意的话,回去写一篇短文,作业我不检查,因为我明天就要回辽宁了请同学们增强写作业的自觉性除了会说、会写,还要会用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我们应用统筹方法的实例,大家愿意商量还是愿意自己想?
生:自己想
师:自己想也可以,商量也行(过了两分钟学生要求发言)
生:比方说打扫一间房子、桌子、凳子、墙壁,那就可以先踏着桌子、凳子
师:她说的例子属于统筹安排工作进程范畴,但跟今天所学的联系还不太紧密谁能举一个做事窝工的例子?
生:比方我星期天帮妈妈做饭做菜,我家有两个煤气灶,可我却先摘菜、淘米,然后才想起烧水做饭,做完饭,才想起做菜,这样就窝了工
师:怎样才不窝工呢?
生:我先烧水,等水开的这段时间,淘米、洗菜水开后,米下锅,等饭熟的这段时间炒菜这样就节省了不少时间
师:他讲得很好,谁能让自己的思维从厨房和家庭中解放出来,举一个别的例子?
生:学校开运动会,总是在进行竞赛项目的同时,安排田赛和团体操,这就节省了时间
师:这个例举得好,大家如果细心,还可以发现更多的使用统筹方法的例子同学们以后参加工作,就可以用作者教给我们的统筹方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学会这样做工作就等于——
生:延长生命
师:对!延长生命请同学们商议总结一下咱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与学习过程(学生们兴高采烈的说本节课三个学习重点及难忘的学习过程)
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盼望大家今后经常运用统筹方法,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评:最后这个环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举例子”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好课文内容,同时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
总评:魏书生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有这样两个特点:
一、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
语文课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训练课,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训练课,而接受训练的是学生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训练的语文课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就是在接受“训练”魏老师的课上,教师只是学生阅读和表达训练的组织者,我们见不到教师过多的讲解——因为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自己去“有所得”,而这样的课文学生通过努力又完全可能自己解决问题
二、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这节课,学生学得活跃,教师上得轻松除了魏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之外,他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组织课堂教学,不能不说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教师充分利用“鼓励机制”,注意表扬,或用语言表扬,或投去赞许的目光;不批评任何一个在回答问题中出现错误的学生,多是给以引导或鼓励(鼓励其大胆思考);即使纠正学生答题的错误,也往往是小声提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利用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组织男女学生之间开展学习竞赛从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魏老师在学生竞赛中又很注意平衡,不使男生或女生感到失落或难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离开教师对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和理解是难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