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

时间:2019-05-12 23:0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

第一篇: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

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

坚持网络教研机制

创新

全面促进县域教育信息化、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教研,它以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和优势,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新型教研文化和课程文化、全面建设学习型学校,有着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

眉县现有人口30万,总面积852平方公里。全县中小学81所,在校学生48654人,教师3408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4所,全县中小学装备计算机5200台,多媒体教室200个,网站35个,资源库容量8T,中学及中心小学实现 10M光纤接入互联网,其余学校均实现宽带接入互联网。

近年来,我县以实现县域教育现代化为总体目标,按照教体局‚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内涵、提炼教育文化、提振教育精神‛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生态创生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按照‚研修、研训、研习齐创新,学校、教师、学生同成长‛的教研理念,积极实施‚教育专网建设‛和‚远程教育‛两个工程,坚持网络教研,努力实现‚立足教学实际、立足一线教师,立足教研实效‛的网络教研目标,探索出了‚人人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培训者‛、‚人人都是教育资源建设者‛网络教研新策略,开发出了‚专业网站、学科主页、区域教研网‛三大网络教研群落,形成了‚学科学习网站、网上论坛、QQ学科群、电子邮件、教育博客圈‛五种网络教研方式,全面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应用,拓宽和拓展了教育科研的空间和手段,促进了教育内涵的提升和发展。

一、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引领,创新县域教育教学管理网络教研新机制

1、进一步强化网络教研意识,探索建构‚资源化网络运用‛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县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是我县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不断发展,我县区域之间、校域之间、学段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重组、挖掘、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已成为我县提升教育内涵、整体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准和品位的迫切问题,这也是我县教育科研必须直面的热点、难点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们按照:打破一个堡垒(教育资源界别性堡垒)、突出一个重心(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网络化重心)、实现两个转变(区域教学管理质量观和整体教学质量管理观)、促进三个提高(教师资源应用水平的提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程度的提高、区域整体教学质量管理的提高)的基本思路,确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校为本、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整体发展‛的网络教研管理工作策略,实施了‚以眉县教育网站为平台、以学校网站为辐射、以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交流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网络教研机制,逐步形成了‚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化网络运用‛的现代化教研格局,实现了常规管理网络化、教研管理信息化、质量管理科学化,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提高和均衡发展。自2008年起,逐年开展了‚‘三分管理’模式校长论坛‛、‚需求管理与人本管理专题讲座‛、‚学校科学质量管理热线讨论‛等网络教研活动。2010年3月,我县教研室应邀参加了陕西省基础教育工作年会,并做了题为《依托网络技术,创新教研机制》的专题发言,我县的经验和做法向全省交流推介。

2、以眉县教育信息网站为平台,以区域教研网络群为支撑,拓展‚三区四级一网络‛区域化管理教研空间。

‚三区四级一网络‛是我县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网络资源化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协作模式。‚三区‛是指全县按高中招生范围划分为三大区域,‚四级‛是高中—初中—中心小学—村小,以高中带动初中,以初中带动乡镇中心校,以乡镇中心校辐射所有村小,‚一网络‛是以眉县信息中心为平台辐射的管理网络。为进一步发挥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在‚三区四级一网络‛联片协作管理机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完善网络环境下的教研制度建设,我们利用眉县教育信息门户网站,定期推介全国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报学校、乡镇教委教育教学管理动态,积极引导基层学校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的大讨论;三所高中龙头校依托校园网站,和片区内的初中和小学开展了‚生源所在地学校教学问题会诊‛‚网上主题式教研‛‚学科会诊指导‛等远程研训活动;城关二中、金渠中学、槐芽初中三所平台校,通过‚网上送教下乡‛‚学科网上帮扶‛等积极发挥驱动作用;中心小学通过‚网上示范课‛‚网上协作研讨‛‚网络专题讨论‛发挥辐射作用。同时,我们还坚持常规教研活动与网络教研活动相结合,以问题驱动带动‚教、研、修‛一体化,逐步形成区域管理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植、优质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的研训目的,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良性发展、高效发展。

3、依托县、校两级教育网站,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改革。

教育教学评价是教育改革的‚瓶颈‛和新课程改革的支撑点。‚三级五维‛和 ‚1234展‛评价机制是我县教师和学生发展性评价改革的新举措。教师‚三级五维‛评价中的‚三级‛是指评价三个层次,‚五维‛是指评价的五个基本要素;学生‚1234展‛评价中的‚1‛是指学生发展为中心,‚2‛是优秀性学习组织和学科特优生两种评选,‚3‛是指三种考试和考察相结合的模式。‚4‛是四种基本评价方法,‚展‛是指展示性评价。为了深化‚三级五维‛评价改革,我们充分利用县级和校级教育网站,重点对‚教师鉴定性评价、校级诊断性评价、县级展示性评价‛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通过‚网络会诊‛‚专家指导‛等栏目形式及时纠正和引导,凸现评价的透明性、客观性、公正性;在学生‚1234展‛评价机制运行中,通过县教育门户网站、校园网开展‚学科标兵、实践能手、艺体之星‛两级评选,中小学学生‚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改革学习方式、参与校园生活、发展张扬特长、激发学习潜能。

4、举办网上课改沙龙,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拓宽校本课程建设渠道和领域。创造性的开发校本课程,是我县三级课程建设的基本做法。我们按照‚资源论证——项目确定——任务分解——资料收集——网络交流——专家审定——形成成果‛的思路,通过定期举办‚网上课改沙龙‛,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多元化、开放性、立体式建设开发,促使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等,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拓宽拓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视野和领域。几年来,我县先后开发出了《太白山风光》《猕猴桃栽培实用技术》《青铜器鉴赏》《张载与关学》《扶眉战役英雄事迹》《名将白起》《共和国上将—李达》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有力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二、以资源应用和资源整合为切入点,积极推广‚三四四‛教学模式,全面改革课堂教学

1、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建构高效课堂。‚重组知识、创新课堂、再造课程‛是我县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三四四‛教学模式是我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范式。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倡导教师以‚三四四‛教学模式为范式,积极构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课程的揉合与资源的重组、问题的生成与预设、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高效化、课标化的课堂教学。为了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施,我们依托眉县教育信息网,先后实施了‚三四四教学模式推广年‛、‚教学资源应用年‛、‚有效教学深化年‛等主题活动,开辟了‚教学资源重组与高效课堂建构‛、‚课堂教学设计与网络资源的应用‛、‚教学资源低效化问题会诊‛等专题栏目;充分利用‚班班通‛优势,将优秀的教学课例实录、生动直观的影像资料、图文并茂的优秀课件等资源引入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这些网络手段,使具有引领作用的教研活动能够介入教学全程,贯穿在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各个环节,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目前,一个整合教育资源、构建高效课堂的改革热潮正在我县如火如荼的开展。

2、以‚三级‛教育资源库建设为依托,努力实现‚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改革研训态势。

开发课程资源、远教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管理资源等教育因子,建立县、乡校、个人‚三级‛教育资源库,是我县实现研训、研修、研习‚三位一体‛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训的基本做法。从2007年起,我们把本地资源开发以及远程资源本地化改造作为建设具有县域特色的‚三级‛资源库重点工作,按照‚县室统筹---学科负责---学校实施---任务驱动---人人参与---团队协作---形成成果---资源共享‛的研训流程,大规模组织教师开展远程教育学科教学应用案例编写,搜集、整理和开发教学新资源,全县共编写、收集包括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1800多个教学案例,充实到资源管理系统中。同时,通过眉县教育资源平台、教研员学科网页和学校网站等网络途径下传,使这些具有浓烈的本土化教学资源,共享到每个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节课堂。2010年,我县承担的《农远工程教育卫星教学资源的应用及本土化二次开发》国家课题,获国家级优秀奖;在首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中,我县教育信息网获国家级优秀奖。

3、设立名师网上工作室,发挥名师及首席学科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名师和首席教师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起着示范、榜样、引领作用。我们定期录制名师、首席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实录,利用眉县教育网定期播放,组织网上点评;成立网上名师、首席学科教师工作室,通过答疑、点评、交流、论坛等方式,实现名师优质资源共享。

三、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深化‚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引领县域教师专业化发展

1、建章立制,打造信息化、现代化教研平台。

制度保障、硬件建设是网络教研的正常开展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依托天网、地网、人网(教育城域网、农远工程、互联网),形成县域网络教研新平台。今年。制定并实施了《眉县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五年规划》,建立健全了《眉县教育信息平台用户实名注册制度》《学校网站信息发布制度》《学科核心组工作例会制度》《网络集体研讨制度》《教研员网络教研联络制度》等制度,组成县、乡、校三级网络教研骨干管理团队,从制度上保准了网络教研常态化、全员化。

2、拓宽网络教研空间,丰富网络教研手段,全面深化‚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决定力量。从2006年起,我县启动了为期五年的‚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校长管理队伍,树立一批县域‚名师、名校长‛。在工程实施中,每年的5月份组织全程式赛教、7月份进行教育科研成果评选、10月份进行教师网络教研校本研训团体对抗赛、11月份进行教师教学和校长教育管理实践反思竞赛、12月份开展教师资源库评比等系列活动。为了深化‚双高双名工程‛,我县通过教育信息网中的网络课堂、精彩视频、教育科研、学科教学、课程改革等栏目,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建立眉县教育博客圈(管理层、教师),推荐学科教改前沿文章、精品教育论著研读、学科教学策略、教学案例引领、问题剖析等内容,为教师提供专业引领。全县建立学科互动交流QQ群13个,进行教研专题讨论,教学反思、课堂困惑等交流指导活动,真正建立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点评,相互研讨,共同提高的实时交流平台。逐步配置视频交流平台,积极探索实时视频互动、协作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教研室主任的‚一个县区教研室主任的博客‛发表教育教研博文420余篇,访问人数达15万人,成为我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领军人。2010年,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中,我县《县域‚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的实践与探索》获国家级三等奖。

3、积极落实‚教师人人都是培训者、人人都是教育资源建设者‛策略,丰富网络教研内涵。

‚教师人人都是培训者、人人都是教育资源建设者‛是我县深化网络化校本教研的新策略,它赋予网络校本研训新的内涵,为校本教研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化走向群体化找到了抓手。在实施中,构建了备课组、教研组、学校三级网络培训组织机制,开展了网络个人反思、案例研讨、课改沙龙、说课评课、专家引领等活动,落实了教师网络研训‚八个一‛基本要求,探索出了‚课题提出与论证—课题分解与演讲者确立—资料收集与课题研究——论坛的组织与实施——课题成果与资源库的形成‛的教师网络研训模式。

4、实施专家引领,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网络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大大放大了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校长教师的作用,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交流变成了现实。我们利用网络,定期举办了‚教研室主任论坛‛‚教研员专题辅导‛‚有效教学沙龙‛等引领活动,使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了专家的专业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整合并放大了教育资源效益,基本上解决了专业支持力量和教育资源的匮乏的矛盾问题。

四、打造网络研训共同体,强势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强力推进有效教学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科研方法,深化校本教研。

信息化是目前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们确立了‚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问题式‛校本教研基本理念,落实了‚人人有课题、校校有实验、群体搞科研‛的要求,坚持了‚课题研究问题化、课题管理信息化、成果转化网络化‛的教育科研方法,让科研亲近教学,让网络服务科研。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手段,对‚阶段性研究内容的发布、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科研远程协助、研究成果的推广交流‛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2、强势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验研究,全面深化有效教学。‚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是市教育局‚十二五‛期间推出的标志性课题,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创建特色学校,打造质量名校的战略举措。我县把这一课题的研究作为全面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确立为眉县‚十二五‛教研规划中的重点指令性课题,选定 6所市级、10所县级指令性实验基地校,确定20所学校为推广指导性实验基地校。为了加强实验管理,我们成立了以县教体局局长杨广利任组长、副局长和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实施了课题研究管理‚一把手‛第一责任制,课题实施主管教学校长和乡镇中心教研组长直接责任制;在课题的研究运行中,坚持做到‚周有活动、月有安排、学中有评估、学末有验收‛;在眉县教育门户网逐周、逐月发布交流实验研究动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教师专题研讨、校长实验管理经验交流、教研员课题网上远程协助、实验教师网上集体备课、实验教师QQ群交流、课题研究反思等网络研训活动引导课题研究;学科教研员定期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跨区域实时对实验研究中存在的困惑、问题交流研讨、指导,即时矫正实验研究中的盲点和误区;对实验研究中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组织精兵强将集体协作攻关,突出行动研究,凸显重点课题研究的整体驱动作用和拉动效应,保证了实验研究的正态良性运作。

3、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全面开展‚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年‛主题活动。2010年,我县实施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年‛主题活动。我们确立了‚强化一个意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内涵的过程)‛、‚立足两个渠道(网络化推广渠道、校本化实施渠道)‛、‚坚持三个提高(教师教育理念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专业化发展的提高)‛的主题年活动策略,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优势,将生态创生教育理念系列化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到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育评价、学生综合学力提高等实践中去,提升和发展了学校内涵。

4、立足论坛,实现同伴互助,打造高中教学管理和高考复课工作的网络研训共同体。

我们利用教育论坛引导教师积极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先后组织了‚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开发‛、‚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评价‛、‚学生学分制实施与规范管理‛等专题讨论;在高三复课工作中,我们利用眉县教育信息网,及时发布高考最新信息、各校复课动态、可望生转化方案意见等信息,调控复课进程,凸显高三复课的实效性;同时,组织开展‚高中教学公开周‛‚高三有效备课月‛等大型研训活动,鼓励并引导教师通过论坛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打造高中教师网络研训共同体,确保年度高考目标任务的达成。

五、充分发挥学生专题学习网站引领作用,创新‚四自四组‛机制,整体提高学生综合学力

1、发挥学生专题学习网站作用,创造性落实‚四自四组‛。

‚四自四组‛学习机制是我县全面落实‚学生发展为本‛、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和张扬学生个性的基本学习机制。学科特优生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壮大学优生群体是我县近年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建立学生学习专题网站学生学习网站31个,开辟了‚学科学法指导‛‚学科500强风采‛‚才艺展示连连看‛‚心理健康咨询室‛‚体验德育大课堂‛‚热点知识辅导‛等栏目,通过定期发布优秀学习经验和方法、眉县学生学科500强网上投票评选、评选和表彰优秀学习型组织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四自四组‛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壮大学优生和特长生群体。

2、借助网络,积极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加快学生学习知识的转化与运用。‚班级授课打基础、课外重组兴趣组‛是我县倡导的学生特长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基本思路。我们立足学生专题学习网站,在全县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中开展网络技术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小学突出小收集、小饲养网上展示,初中突出学生小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网上评比,高中突出小课题研究网上发布交流;在全县积极开展以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主的‚五小‛活动,为了确保科技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加大网上科技辅导培训的工作力度,由县室将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创新价值的科技创新动态以及课题向基层学校公布,对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引领,对科技作品进行网上展示评比。从1998年起,我县连续12年举办了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我县学生作品屡次获国家级大奖,连续12年位居全市前列,我县教研室也多次获国家级、省市级优秀组织奖。

第二篇:中职教育应坚持四种理念

中职教育应坚持四种理念

中职学校如何提高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如何在教学领域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日前记者带着上述问题,采访了市职教协会会长邓庆宁博士。

要关心每个学生的个体成长和自由发展

记者:如何提高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是我市各中职学校一直在苦苦探寻的问题,请问邓会长在这方面是如何认识的?

邓庆宁:注重学生满意度是有现代教育体系以来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我认为提高学生的满意度,要坚持四种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育人与科研并重的理念”、“教育要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建设人类最先进文明的理念”。人本教育理念就是要培养人格和一种学习精神。我们要求学生具有纪律意识、集体精神和整体的社会意识,这些我们其实都做得比较充分了,但是在强调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精神、人格完善和自由发展成长等方面,我们还做得很不够,这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职业教育必须对社会进步作贡献

记者:怎样理解这四个理念?

邓庆宁:育人与科研并重的理念,是德国洪堡大学于19世纪提出来的。这一理念,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提出来的,有其社会经济学的背景。其“双中心”的理念标志着教育不是纯粹的精英教育和纯粹宗教意义上的教育,教育必须对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我们现在重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其源头即在于此。

教育要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由美国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于上世纪30年代提出来。其直接贡献就是在美国诞生了硅谷以及“两弹”,引领了一个时代的科技进步。

至于建设人类最先进的文明的理念,是把大学作为人类文化交流的中心,教育要传承人类文化的成果,汇聚人类文明的信息,作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中心,以建设人类最先进的文明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的中职教育一样需要这种理念。

第一个方面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揭示了教育的核心价值,学校的教育实践就是要提高学生满意度;其余三个方面则是教育的功能扩展,也就是要提高社会和家长的满意度。

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应与产业同步升级

记者:你提出中职学校的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无外乎“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基本问题,您觉得这三个基本问题如何解决才好?

邓庆宁:谁来教,就是要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再优秀的老师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你在这个阶段优秀了,明天你还能保持优势吗?比如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产业变化了,你的知识和专业要更新,你跟产业打交道的方式要更新,产业升级了,中职学校的教师也要跟着升级。

我最近到企业考察时发现,企业为了应对人工成本提高、出口成本提高的问题,对生产环节的生产线作业方式进行了管理创新,运用了“CELL—LINE”运作模式,这在管理理论上源于日本精益制造模式,其实就是对“线”式运作进行改良,加上单元作业模式来提高生产率。这些内容在中专和大学的课本上是没有的,老师如果不了解这一前沿信息,就可能成为外行。

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四方面素质

记者:就当前来说,你认为中职学校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哪些素质最重要?

邓庆宁:我认为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兼备四方面的素质。即规范的师范教育;规范的专业教育;了解行业前沿的发展前景、熟悉技艺;会做教育教学的研究。四方面不一定都优秀,但一个教师应该具备师者德行,具有教者风范,掌握规范的教学方法,上好课,教好书,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所以谓之师范”。欲为人师先修礼,否则岂能为人师表?

一个称职的教师大体还需要三方面条件,一是教,即教学;二是艺,即技艺;三是学,即学术,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学必须兼备两个方面的功能,就是传道与启智。就老师的本职来讲,我认为有两个基本职能,第一使命是做好班主任,尤其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然后才是怎样把课程上好。这也是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不一样的地方。

营造学校文化魅力,培养有职业魅力的学生

记者:你提出教师要具有“卡里斯马”倾向,你能作进一步阐述吗?

邓庆宁:教什么?中国的学问传统向来有三大系统:一为“人统”,即如何做人,二为“事统”,即学会做事,三为“学统”,即做学问。反观我们中职学校,人统的目标是什么?我想应该就是人的德性,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正当的行为”。

就教师而言,就是会教学,会科研,会技艺。这是教师的三重板斧。就学生而言,应该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主要是人际能力和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又表现为两个方面能力,即关键能力和技术能力。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什么课程能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这就是确定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关键点。你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要有这两个对应的参照。

至于“怎么教”,我更强调做老师要做一个有激情的教师,将你的情感全面投入到教学中去。在你的课上,在你的班上,你必须做一位有卡里斯马效应倾向的老师,教师的教学魅力甚至是能够超过你的专业学识水平、个人品德之外的一种影响力。很多人对早年的记忆可能是模糊的,但对有教学魅力教师的生动教学情景却记忆犹新,这就是卡里斯马效应,学生深受熏陶。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群体具有教学魅力,就能营造一个学校的文化魅力,就能培养出具有卡里斯马倾向的学生,这也是教育的魅力所在。(记者王子轩)

第三篇:浅谈生态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

浅谈生态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

【摘要】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生态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理念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作为班主任我们接触的学生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处理班级事务,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要真正回归教育的本真,构建和谐的生态型班级,促进班级成员的个性心理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班级生态环境氛围是有必要的。班级的生态环境,是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每个学生依靠自然的生态环境,得以生存和幸福;在班级的结构生态中参与各种生活,体现为奉献和索取、尽义务和享受权利等多种相应的关系;在不断提高学习生活水平的同时,借规范的生态环境,以提高精神价值。

【关键词】生态班级生态教育生态管理尊重关爱

最近,我读了吴一舟先生的《你的教育生态了吗?》一书,受益匪浅。这本书里所提及的“百龙有百样,百龙有百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生态教育”不等于放弃教育;顺其自然不等于放任自流。” 教育理念,古已有之,古人庄子早已为之。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迫切需要的不就是这样的生态教育吗?生态教育就是让教育这个严肃的工作,充满了人情味,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教育这项艰难的工作不再是冷冰冰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过程,而是让人倍感亲切,充满活力,洋溢激情的神圣事业;教师再也不是威严地站在讲台前,令人敬而远之的形象,而是可亲可敬的长者,是平等相处的朋友。

一、生态的管理是班级亲情化管理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真谛: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因此,在深化素质教育、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在实行班级亲情化管理模式中,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明确一个观念:和学生一起营造一个漫溢亲情、温馨荡漾的人性空间,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的理念、新的内容和方法注入其中。班级亲情化管理模式不同于过去传统的班级管理。班级亲情化管理的实质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就班级学生个人而言,首先在于学生对自身“人”的发现,对人性的自我唤醒,学生增强了归属感,把自己视作班级大家庭的主体,努力改变被动者的 1

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是“人性化”的一个方面;二是亲情化管理模式高度重视“人”的作用,将“人”的因素放在管理各因素之首,在管理中实行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班级亲情化管理的涵义概括起来就是:依靠学生──全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班级管理行为的最低标准;凝聚学生──班级管理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发展学生──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

班级亲情化管理模式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班级管理中善于把握时机,以人为本,各施其能,各尽其材,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班级要实现自主管理,主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自信是自主管理的关键,学生需要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有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自信,使自主管理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二是具有三元意识,掌握自主管理的思维要素。自主管理并不是没有方向,没有计划,随心所欲,反而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基本问题,即三元意识,做什么──自定任务、目标意识;怎么做──自我计划,实现意识;做得怎样──自我检查,总结意识。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无疑会进一步融洽班级感情,使学生个人得以自我教育及自我更新。

二、生态的管理是人性化管理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

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

卢梭说过:“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

长期以来,班主任在人们心中的普遍印象就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事、疲惫不堪,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把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事统统代劳包办了,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练的机会。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转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以便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三、生态的管理是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长期积累所拥有的价

2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力的,学生融入其中,一言一行都是班级文化的折射,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激发班级成员的进取精神,使每一位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使班级生态化管理模式的效能最大化。

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以人为本教育的重要内容。作家龙应台曾说:“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文化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现在的学生,常常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的行为规范、文化气质的培养应该是最为重要的。

要把班级管理搞好,要有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这样可加大班级的凝聚力,那么作为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要切合实际,学生易于接近,易于实现,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其理想的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所以我们需要发挥整个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生态的管理是尊重和关爱学生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学生更是在单亲家庭里成长,为此,其列强的自尊心比以前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莲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挨骂,而是在接受教育,他们会从心里地感激你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话语他们就会听进脑子,并努力地去做好。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

生态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和关爱学生,同时理解与沟通必不可少,还需要无时无刻的激励教育,“多激励、少批评”要求班主任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因此,尊重和关爱学生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在教改的大潮中,一定要大胆改革、与时俱进,紧紧抓住班级和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来除旧布新,走出一条管理高效、课堂高效的创新之路。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老师与学生一起体验学生成长的快乐。这种生态教育理念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达到 “自治”的目标,使每位学生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为班级奉献的精神,从“人人为我”,走向“我为人人”。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集体是团结的集体,奋进的集体,快乐的集体,幸福的集体,从而更加热爱我们共同的家,并以更积极、轻松的心情自觉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去,这样就大大促使他们能从主人公的角度来考虑爱护班级的荣誉,维护班级的利益,从而时刻谨记: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进而达到无为而治,让人的思想指导行动,让人的行为陶冶思想。这样,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班级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无疑便成为班级管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徐应隆.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与教育方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陶东亚.班组管理之我见[J].改革与开放,2011,(10).3.赵嶷娟.实施自主学习激活大学生的学习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12期

4.陈力;前喻型教师文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J];2005年09期

5.何齐宗;和谐人格及其建构的教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第四篇:教育教学工作应坚持的十个教育理念

教育教学工作应坚持的十个教育理念

1.学生立场与教师立场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教育就是服务也成为公知。既然教育是为了服务学生的成长,教师是在帮助学生成长,那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就要摒弃传统的站在教师立场来处理学生问题的做法,代之以对学生的利益最大化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样,教育的过程出现的教师极尽对学生讽刺挖苦之能事,去抽打、撕剥、伤害学生仅有的一丝尊严等情况就不会出现,因为你是服务者。

站在学生的立场处理问题,教师就能够能体会学生的难处,给学生更多的期待和宽容,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在问题行为中省思自己的错误,通过教育行为及其教育的过程还能够让学生从错误的事件中获得生命成长的经验。

2.关注表象与探究原因

许多教师执迷于表象而偏离了对事情深层原因和本质问题的关注和探究。如,他们在对待学生冲突中喜欢动手打架的女学生时,往往只关注于该学生能不能认识错误,能不能向教师检讨错误并做出保证,能不能向对方赔礼道歉等有助于平息事件的表象层面。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喜欢通过武力处理问题这一劣迹,也没有去深究学生这一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该学生在今后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这只是教师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一种心理满足,并没有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的实效性。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要持一种探究的态度来对待问题,和学生一起唤醒早期记忆进而分析原因,并让学生承担打架带来的后果,让学生在体验与冲突中自己教育自己,从而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

3.服从教师与服从规则

许多学生问题处理过程中,班主任往往在不知觉之中把自己推向矛盾的焦点。以自己的教师名号为护身符,赤膊上阵,与学生争个面红耳赤,希望对方能够屈从或服从于自己。结果,往往不但得不到预期效果,还使自己颜面扫地。事件转而成为恶化师生关系的导火索。

既然学生的问题行为发生在集体,危害于集体,所以,最有发言权的也应该是集体。作为教师,要从裁判员、审判员向协调员和规劝者的角色转变。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后,不妨及时组织班级成员进行讨论:他的做法对不对?错在哪里?违反了班级的哪条规则?应该接受什么处理?通过和学生谈行为,讲规则,论纪律,让问题行为者在集体的声讨中主动向道理、规划和制度来妥协,而不是向教师个人来妥协。教师在学生的论辩中还可以保持自己第三方的评说权,做一个矛盾双方的协调者和规劝者,让肇事者感受教师的期待和温存。

4.感性决断与理性思考

教育要求从教者理性和智慧地处理问题,杜绝感性的决断和育人方式。首先,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能让自己的不当言辞成为师生矛盾的发酵粉和激化因子。说话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让自己的语言充满魅力,给人美好的回忆或启迪,而不是留下心灵的伤痕。用指责、命令和反问的语气和学生对话,往往不但不会和学生有深入的对话和沟通,反而会引发学生强烈的反抗、辩解和诘难,陷教师于尴尬之地。

其次,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将学生的问题行为看作是针对教师个人的态度行为,进而对学生个人品行进行轻易定性和做出结论。如此,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因为教师的情绪化态度将问题发酵,甚至教师本人还成为了问题的制造者。

5.愤怒暴力与温柔友善

温柔友善的力量永远胜过愤怒和暴力。

班主任一定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不要过于强大,动辄盛气凌人,抱着一种改造学生的强大勇气来实施雷霆万钧的教育行为。而应该化身为一个需要帮助的柔弱之躯,遇事待人和颜悦色,言谈话语如春风化雨,帮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进而获得自主发展。

在学生与自己的观点有背离的时候,也不妨先认同学生的观点和做法,甚至可以和学生一起行走,在此过程中再运用“先跟后带”的方法,在必要的时候“挤”一下,再“挤”一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沿着老师预定的方向前行。

6.批评指责与表扬鼓励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对君主进谏次数过多,就会遭到其羞辱;劝告朋友次数过多,就会被其疏远。更何况学生不是圣明的君主,也不是和教师心心相惜的朋友。如果教师不厌其烦地训诫导学生,或批评指责学生,而学生却不为所动或不思改悔,这时,教师也是在自取其辱。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火种,让它燃烧起来的是那些添柴火的人。鞭打、责骂、诱惑、贪婪、冷漠的柴火就可能会点燃他们心中愤怒、怨恨、贪婪、嫉妒、悲伤、自卑的火焰;表扬、赞美、鼓励和赏识的柴火可能会点燃他们心中和平、欢乐、希望、善良和爱的火焰。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儿童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的好行为。”而人性最深刻的原则,也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赏识。教师要做学生善良火种的添柴人。通过不断地鼓励和赞美,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

现实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教师肯定什么,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学习模仿什么。所以,教师要习惯拿起心中爱、鼓励、赞美、肯定、理解、关注的工具,去培养

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和学习兴趣,以及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7.配合教师与配合家长

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书籍、网络、朋友等共同塑造的过程。教师要认识到教育的边界问题,知道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哪些是需要别人来做的。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老师要主动将教育的职责向家长适当延伸。让家长认识到教师其实是学生人生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支流,他只能陪伴学生一段而不是全程,所以,是教师在配合家长教育学生,而不是家长在配合教师教育学生。只有家长负责任地担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职责,教师才有可能全心地予以配合并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8.壁垒森严与人文关怀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所以,在班级工作中,教师要坚持人文关怀的教育立场,重视通过情感激励来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进而达到管理的目的。绝对不能让制度和规章变得壁垒森严、密不透风,而应当让管理充满人性,让规章制度成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精神状态的啦啦队,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加油站。

9.注重个别与顾全大局

现实工作中,许多教师是把80%的精力用在了20%的学生身上,所以显得精疲力竭,往往还不见成效或成效甚微,这是教师工作的一个误区。

班级里占绝大多数的基本群众被教师忽视或缺少关注,不利于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理性的教师应该具有大局意识,要善于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分配到组织好班级活动中来,通过活动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精神状态;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和中等学生的交往上来,了解她们,亲近她们,关注她们的精神成长。“抓中间,带两头”,通过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来带动问题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共同进步与成长,才是班级管理和学生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0.无私奉献与专注成长

许多教师只求将自己衣兜中知识的种子撒向学生,却不思种子撒播的均匀程度,埋藏的深浅与否,然后就急急地盼望着来自学生的收获。殊不知农民是通过种地来学会种地的,要想取得更大的丰收,需要播种者不断地去查找原因,也许是施肥不足,也许是浇水不够,又或者是日照时间过长,原因不一而足,但他们唯一不做的事是抱怨和责备。农民获得种植经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民成长的过程,而科学的经验和自身的成长更决定了来年的收成。

教师同样如此,需要关注的不只是学生,更有自己是否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会了教育,收获了经验,获得了成长。由此,从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学会反思和总结,让教育的过程变成教师成长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且非常有必要。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在付出中学会创造,在付出中获得来自学生和自己的双重回报,才能在工作中更多地体会到自身职业的幸福感。

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教师,应该站位高远,深刻领会并努力坚持以上十个教育理念,以科学的态度、人文的精神、智慧的方法来实施教育教学行为,在个人专业成长的同时,带给学生更多的惊喜和快乐。

第五篇:推进道德课堂坚持教育生态文明

推进道德课堂坚持教育生态文明

——来集二初中学习田保华局长讲话精神汇报材料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在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提出了课堂改革的关键是构建道德课堂这一全新的命题。指明了学校工作的方向,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我校对田局长的讲话精神做了认真的传达,对今后的学校教学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一、领导重视,专项学习会议内容

10月28日,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在郑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 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的重要讲话之后,我校全体教职工在校长的组织和主持下对讲话内容进行了专题学习。通过学习我们沉思:到底怎样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认真的学习着,思考着。面对当前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田局长专门对“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说:一个教师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如何确信自己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这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这些问题在提醒我们教师必须把目标、过程方法及教学评价牢记在心,检验自己的课堂教学。

通过学习,我校全体教师对道德课堂及教育生态文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认识到,道德课堂就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 1

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而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这也正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

在传统意义的课堂上,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者,这种角色的错位往往导致灌输式,填鸭式的被动学习,学生的抵触性较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正是这种教师角色的错位,才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被异化,造成了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道德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尽快完成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重构起“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后教”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的再创造。

二、深入领会,学习会议精髓

“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既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和境界。”这既是田局长对全市中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赋予的历史重任。

众所周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来源于课堂,学生的“苦学”与“乐学”、“死学”与“活学”、“难学”与“易学”、“学会”与“会学”等各种关系都在课堂内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三个问题,即:你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学习目标)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学习策略)你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学习结果评价),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努力探索和研究,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到知识,在积极、愉快、兴奋的环境下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田局长所提出的道德课堂是新课程形势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教学形式,作为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探索,在不断地尝试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改变我们已有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轻松,使我们的学生学的更有兴趣。通过学习,我们对“道德课堂“有了更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道德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其实就是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到的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喜悦等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

田局长指出,推进道德课堂建设,教师要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

教学,既是新课程的要求,又是师道的要求。我们认为,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推进了这么多年,虽然课堂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知识本位、应试本位和分数本位的课堂教学现象依旧存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仍然充塞着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究其原因,田局长的话可谓一语中的:“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和“虚假自主、虚假合作、虚假探究、虚假渗透”。对此,我们确实应该深刻反思,真正树立“道德课堂”的思想意识。

三、积极落实,营造道德课堂

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我为构建道德课堂建言活动。让大家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背景下课堂的不道德之处。要求教师杜绝课堂中的不道德行为,列出自己为构建道德课堂的行动计划。利用周三教研活动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发言。让每位老师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对道德课堂的认识以及今后怎样做才能达到构建道德课堂的要求。

1、统一思想,端正认识。学校在统一组织学习田局长讲话后,各教研组就组织教师积极进行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自主、自由,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加强平等、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学生就会创造出奇迹。

2、加强课堂规范,提升课堂品位。本学期,学校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的督促和检查力度,坚持一周一次学科教研组教研会,单双周检查教师学案、听课记录,教师全员参与校级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互听互评活动。

3、深入课堂反思,不断进行课堂诊断。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都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预习方法的指导,“学案”的使用等方面是否真正体现有利于学生的预习,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思想方面,是否突出“三个促进”,即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发展;在教学目标方面,是否有长期、中期、近期目标,是否有教学目标、改革目标、研究目标;在教学资源方面,是否善于发掘、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通过学习研讨,我校教师对建设道德课堂达成了如下共识:道德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道德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家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道德课堂关乎学生的健康发展,关乎祖国的明天未来,切不可等闲视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让课堂真正成为合乎道德的课堂,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下载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专题民主生活会分析整改报告 发布日期:2011-09-30 访问次数: 14079 信息来源:主字号:[ 大 中 动公开 小 ] “坚持以人......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扎实推进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民主生活会的发言当前,在**市委市政府和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我们**城市公交发展势头良好,要充分认清这个大好形势,加强党的......

    企业坚持的理念

    新传09广告贾清晴2009013138 现代企业应该坚持哪些理念?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一个企业若想生存下去且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形象的树立使其重要一环,而企业理念作为企业形象......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白林摘要:关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现在我旧事重提,是因为它的重要性。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反映这一工作的学科知识,既有......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 优良作风”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按照省市纪委、组织部《关于开好2011年度区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 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民主生活会上的 发言(2012年1月31日)2011年以来,我本人在上级纪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践行“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贵德县人民检察院嘎玛舵杰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认为此次民主生活会是一次总结自身前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