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根据市教体局把2011年确定为“创建生本高效课堂活动年”的要求,我中心校决定在辖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创建生本高效课堂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以强化校本教研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信和挖掘学生潜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学习、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成功经验,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探求“优质、高效、轻负”的新型课堂,努力形成符合我办事处教育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理念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高效课堂的教学评价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高效课堂需要高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导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三、目标任务
1.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认真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努力构建富有活力的优质高效课堂。2.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以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创建高效课堂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逐步实现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4.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在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中小学掀起新一轮教学研究的高潮。
四、组织领导
五、实施步骤
(一)推进实施阶段(2011年上学期)
本阶段目标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讨论学习,剖析问题,研究高效课堂的特征以及构建高效课堂的的策略。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各学校要成立创建生本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学科《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和规定。
2、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各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对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意义的认识,树立开展好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和讨论,理解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施策略,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3、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习外地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研究高效课堂特征,确定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和策略。在已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提炼,总结出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基本框架。
4、建立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为学期末全面评价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5、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论坛活动,总结教学改革中的典型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二)提高增效阶段(2011年下学期)
本阶段目标为:在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学案导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鼓励典型学校和优秀教师不断创新,形成学校特色、学科特色和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使我办事处教学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1、组织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任课教师积极开展有关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教学交流等活动,不断完善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和评价方案。
2、各学校要组织教师分学科开展构建高效课堂研讨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本学科常态课的教学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模式、策略和方法。倡导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反思能力。
3、开展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推出一批课堂高效、风格独特的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创建具有个性特色、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校际之间、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三)提升总结阶段(2011年下学期)
本阶段目标为:总结创建活动情况,反思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表彰先进,推广典型,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形成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的长效机制。
1、各学校要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每个学期分别写出1-2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3、在总结、反思、研讨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高效课堂创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并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4、加强典型培养力度,大力推广先进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魅力课堂”,并分学科长期坚持组织高效课堂观摩研训活动。
5、召开总结表彰会,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彰。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校要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明确责任、措施得力、落
实到位。
(二)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创建高效课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相对于低效、无效教学而言,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最显著的特征:1.民主课堂,即更多地赋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课堂;2.和谐课堂,即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课堂;3.开放课堂,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开放学习过程。4.活力课堂,即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要求,对推进基础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各学校要在领会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提高对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文件精神上来。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细心做好工作安排、广泛深入宣传动员、精心周密组织实施,努力形成校校、人人、课课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
(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是我市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要求,强化措施、精心组织,确保每项工作目标有效落实。
1、充分研读教材,了解学情。教师要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保证每一份教案都写成有个性、有创意、符合学生特点的“精品教案”。
2、讲课精讲精炼。树立“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理念,倡导实施“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一般情况下,教师连续讲课把握在5—10分钟,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4、优化作业设计与批改。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切实发挥作业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各学校要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教师现场作业设计竞赛、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
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
5、深化课题研究,促进考试与评价改革。要建立起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建立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学生考试与评价研究课题,有可行性研究方案、有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制度,有研究过程和阶段性成果(含学校、教师),有便于操作的日常评价工具和管理要求。建立起科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和高效课堂评价体系。
6、强化活动载体,搭建交流平台。每周做好学科组教研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参加的大型研讨活动;每学年举行一次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艺术评比活动;举办高效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展示研究成果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学校要以此为契机,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为我办事处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精心设计学案、教案和练案,做到学案、教案和练案一体,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改革方案东平镇中学六年级级部
一、指导思想
1.根据我校六年级实际情况,积极响应县教委提出的向课改要质量的号召,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办特色学校,特色级部。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努力把当前素质教育与新课程实施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教学管理效度的全面提高。
二、目标要求
1.通过将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用以引领教育教学实践,实现学生发展与教师成长共赢,推进学校整体性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的不断提升。
2.进一步增强本级部任课教师对高效课堂,小组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运用的意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强抓落实,积极创新,不断提高教研水平与效益。4.培养一大批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组织分工 组长:赵桂芸
副组长:牛家柱解西运
成员:郑善军尚昌英卜庆振王建国李云亭李会刘伟焦柱 邓传锋张强展长国魏文焦成杰卜祥龙焦政刘范敏
四、实施步骤 1.理论学习阶段
重点是全面系统学习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与具体要求,并结合阶段性工作目标实际,制定本学科以及个人行之有效的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就学习形式而言,主要是通过学习、汇报、总结,再学习、再汇报、再总结,有效提升全体任课教师 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增强科学运用新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效益的自觉性与紧迫感。特别是注重同年级同学科老师之间的听评课,座谈会等,不断探讨和补充新的思路和做法。2.初步尝试阶段
本阶段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对小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尝试运用。首先要规范教案的设计,其设计理念要求体现小组教学的目标要求。其次是课堂教学能够体现高效课堂,小组教学的指导思想。本阶段的重点与难点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求任课教师首先要进行认真反思、对照查摆、研究对策与实施补救,然后在教研会上进行交流,共同研究,找出合适的方法。3.学科试点阶段
本阶段是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认定语数外学科作为突破口,以便对其他的学科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每学科推举1人为本年级学科带头人,作为引领者,其他人为被引领者。本阶段重点在于分析评价,一是对学科带头人的评价分析,二是对被引领者的评价分析,其过程是:示范(引领者)--评价--实践(被引领者)--评价。
4.反馈修改阶段
即在对本年级教师的深入学习与实践情况予以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实施深层次研讨与探究。申请教导处组织本校其他年级同一学科的老师听评课,拿出指导意见,由小组成员讨论修改,制定相应的措施。5.提升创新阶段
本阶段是在全面落实高效课堂,小组教学的基础上力求熟练操作,并结合我校和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再总结,再反思,并及时予以理性提升,内化为更加符合我校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1.有计划地定期组织任课教师深入外地学习与培训,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辐射与示范作用。要求参训人员对在参训过程中领悟到的精神、思潮、经验与做法等,及时写出书面汇报材料,并传达至本学科全体任课教师,特别是要分别上好一节汇报课与观摩课,以期将课改理念无论是在感性认识,还是在理性认识上都有一个显明的凸显。
2.制定扶持办法与奖惩措施。大张旗鼓地对在课改工作中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的教师予以表彰,并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诸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同时,对在课改活动进程中认识模糊、不思进取、故步自封的教师予以批评并责成改正,严重者予以全校范围通报。
五、总结验收阶段
由教导处组织有关专家,教师听评课,人人过关,人人写出总结报告,最终形成既符合素质教育,又有利于我校发展的较成熟的教学模式。
一节好课的几项硬性指标:
(1)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用高尚的情操、超人的智慧、饱满的热情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去上好每一堂课,这包括提前侯课,较准确地使用普通话,漂亮的板书等。
(2)学习目标的准确确立。教师必须按大纲要求准确设立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检验学生掌握的好坏的标准,必然是和目标的呼应。
(3)必须体现“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一节好课的精彩程度不仅仅是教师的风采,更重要的因学生的出色表现而充满活力,教师讲课时间必须控制在20分钟以内。能让学生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自学能会的教师就不要代替,该让学生展示的就放手让学生板演,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4)学生精彩的展示。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清晰的思路、漂亮的粉笔字,既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也是形成良好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需要,而这些良好的素质的生成,要靠每一位教师在长期地教学中不断地培养,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5)学案的运用。教师印制的学案,必须和课堂教学贴近,提前至少一天发到学生手中,便于学生提前预习,每一节课的学案设计环节要一致,切忌变来变去,让学生难以适应。
(6)当堂达标,当堂检测。教师必须合理地设置教学过程,做到环环相扣,科学合理,尽量地减少重复、无效的环节,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做到堂堂清、堂堂结。
(7)准确的评价。掌声响起来,让学生经常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对每一次提问,每一次的学生展示都必须做出恰当的评价,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要委婉、中肯、切中要害。
(8)德育的渗透。教师必须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时时提醒、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良好的读写姿势),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9)多媒体的灵活使用。每一节课,教师应尽可能地制作精美的课件,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各方面都引起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0)较强的问题意识。学生必须树立较强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学,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解决问题,在真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新问题。
四、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务求高效
强化常规管理,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任,要想提高教学成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常规管理,就必须深化课堂改革,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
1、提高认识。我们之所以采用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之所以采取各种措施,目的就是推动课堂改革,强化常规管理,就是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为了更有效,更高效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改革才有出路,不改革就是不作为,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2、落实行动。思想支配行动,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常规管理、课堂改革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要将有力的措施、先进的教育方法、超前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之中来,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参与,大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3、务求高效。我们的改革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成绩,是为了挑战教师、学生的极限,最大限度地调动我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质量、提高效率,抓实、抓细、抓牢每一个教学环节,为了每一个学生美好地未来承担起我们应尽的责任。
二、“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的含义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
1、“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和学生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水平的高低,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教师的“导”是为学生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3、“24字”是指:①导入明标 ②自学质疑③小组交流 ④展示点拨 ⑤训练拓展 ⑥小结反思
三、“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导入明标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在课堂上应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等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导入可以用多媒体、故事、游戏、问题、悬念、图象、开门见山等方式。导入新课后要立即出示目标。教师根据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按照课程标准对所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运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述,表述要明确、具体、清楚、实
用,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是用“能记住”、“能说出”、“会应用”、“能默写”“能解答”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目标可用多媒体打出,也可印在学案上,也可事先写在黑板上。
2、自学质疑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看书、作批注、查资料、思考等方式自学感悟。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自己吃透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在自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充分考虑如何科学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实用的学案,学案中要含有指导学生自学的自学提纲。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先预设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①学什么,让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例如:从课本哪一页到哪一页,从哪一框到哪一框。②以什么方式自学,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式。例如:看书、做记录、观察图片、查资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等。③学多长时间,让学生控制好自学的进度。另外,可以根据实际对自学感悟情况进行检测,即用基础知识点组题,检测观察自学成果。使施教更能实现以学定教,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便于教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3、小组交流
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组长具体组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的人,更多的关注差生,共同去讨论去思考,共同进步。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必须静悄悄进行观察,不提问不辅导不出声。
4、展示点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把成果或者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上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点评、质疑。教师起好牵引鼓励和点拨作用。此时,教师基本全面掌握了学生自学情况,明确了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快速进行课中备课并点拨精讲。本环节是学案导学六环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一是精讲:严格执行“三讲三不讲”的要求,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学生能自学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合作交流学会的知识不讲,能以练代讲的就只练不讲。注重 “三讲清”,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作用。对于学生不理解难度较大的难点和易混易错的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二是点拨: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再度展开讨论,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例如某个问题,个别好学生能解决,•其他同学仍不懂不会,教师可让尖子学生做“老师”,实现“兵教兵”,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一环节对老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整合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耐心倾听学生展示的内容,不重复学生的展示内容。教师点拨时要求精辟、精炼,不絮絮叨叨、拖泥带水。
5、训练拓展
这一环节要着眼于绕开精英教育的误区,完成学生的梯队提升,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教
师出示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的当堂达标检测题,这一环节的注意事项:①当堂训练题要结合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整合课本、资料上的题目,不要照搬课本或资料上的原题。②当堂训练题要分层次设计,可设必做题,拓展题(与本节有联系的思维题,或者是下一节或以后所学知识的铺垫,起到巩固拓展所学知识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③当堂训练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同桌2人小组合作完成,组内进行互阅。学生能交流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及时启发引导、点拨纠正。④教师的反馈矫正要关注学困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6、小结反思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及时构建知识体系而开展的整合性认知活动。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链接,构建出个性化的比较科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小结:①学生个体先自结,整合知识点,构建并以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知识网络。②组内可以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③教师适当地引导组间交流,完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价中使思维有更深入的延展与批判,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小结:①教师进行点评式小结。②用多媒体小结。③将课堂表现计入学生平时成绩或计入小组成绩。
第二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总结
高效课堂的实施,学习小组的创建是核心,和谐的班级管理是后盾,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保证和催化剂。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小组建设的重大意义
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3)、培养了小集体的 团结(队)精神;(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二、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小组的整体座位成S型。(5)、阶段性随机调整。
2、具体分组方法:我班以9个小组为宜,每组6人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三、搞好学习小组中的结对帮扶工作
1、建立帮扶对子以学科互补、自愿的原则。在组中,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在某一学科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2、利用好帮扶对子。在课堂中,对建立的帮扶对子在每天的每节课中进行督促、赏识。发现帮扶对子互帮效果好的及时进行表扬
3、指导学生帮扶的方法。
4、帮扶并不是“包办”,要求帮扶的同学要把好脉。在哪个地方实施帮扶,怎么帮。也就是说,被帮扶的同学必须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才要进行。
5、评选“黄金搭档”
四、怎样进行小组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小组有形文化:组名,组训(小组口号),值日本、组牌、、教鞭、粉笔盒、粉笔擦等; 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两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应,并且促进无形文化的完善,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才能表现出来。
(二)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定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
2、由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每日反思会由每小组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4、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组长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首先就要把本次培训精神传达给组员。
5、组建小组管理机构。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的值日组长,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善于处理组员间的矛盾,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
五、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
2、客观性
3、公正性
4、激励性
5、团体性: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
2、与他人信息交流情况
3、学习动机
4、学习中的投入
5、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6、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评价的要求 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课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3、以组为单位,每个星期进行评比“高效课堂常规评比栏”的表格,规范好的项目就贴标签过关。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规范到位的小组,组长可参加评选优秀小组长。
4、建立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改进学生的专栏,每日进行公布。
第三篇:271高效课堂
“271高效课堂”——让学生破瓮而出
一、“271高效课堂” :
——让学生破瓮而出
1、“满堂灌”、“填鸭式”传统课堂是我们教育的顽疾
陶行知先生是上个世纪的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
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杜威:“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ß 陶行知曾提出过教育的“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
2.“271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改变:
1)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3)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
3.“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1)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优秀学生,70%学生——中档学生,10%学生——后进学生,3)我们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4.“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5.“271高效课堂”的核心:让学习目标成为贯穿每堂课的的主线和灵魂
1.学习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内容;
2.学习目标应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
3.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
4.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271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
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
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
7.“271高效课堂”带给我们的收获:
1)“271高效课堂” 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学生们如沐春风,教
师们如鱼得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2)“271高效课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 3)“271高效课堂”,倡导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进取等现代理念,影响了学生思想。
二、“271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解读:
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
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昌乐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课堂后段5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教师还要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保持高涨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成果测评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昌乐二中课堂模式的成果测评可以是在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测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问卷,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由老师就各组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目的来归纳提升。
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
同时,由于许多简单的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已经解决,所以,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老师只需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让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按时交上,授课老师逐一批改。不管是课后对知识的梳理还是作强化训练作业,学生都很主动,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上收获很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71课堂教学法则”的成功推出,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第四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减负担,和谐评价促能力
宋桐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师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评价,日益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我从自身做起,本着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的原则,从构建和谐高效英语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运用和谐评价模式入手在这方面作了初步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高效课堂减负担
教学中发现,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它消耗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丧失了学习动力。激发活跃的课堂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的“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所
第五篇:高效课堂
徐老师
一、集体备课 学案导学
1、教研活动
2、电子和纸质学案:分工后汇总产生定稿
二、任务驱动法
1、结合生活中热点布置任务,贴近生活,与学生密切联系。
2、都能有事儿干,任务层级化。
3、精彩导入,及时布置任务,与导入有关,有一条贯穿的主线,密切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主动探究。
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导入的层面可以扩大,除了兴趣以外还要有情感类引导。
四、分组教学
注意分组技巧,兵教兵。
五、问题
1、课时不足
2、评价机制不规范。当堂反馈
宋老师
三句话:教学中三分天下,课堂上学案主导,研究中寻找交集
三个分级:20%自学 70%小组讨论后会 10%教师点拨
三个转化:优等生个性化中等生部分向上分化待优生推进为中等生
三讲三不讲:易错易混展示点评 规律方法;不讲会的,不讲讨论后会的,不讲
怎样构建健康的师生关系:尊重、学习小组的建立:细化小组,每组一个优秀生,课代表负责
最终目标:改变以听为主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为快乐的体验,实现课堂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任务
制定本学校方案,明确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