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用支架模式,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效
巧用支架模式,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效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当代教师的教学思想不断更新。为了顺应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许多教师在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之下,不断进行创新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实现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与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支架模式是有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加强支架模式的应用,对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以巧用支架模式,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效为题,对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 支架模式 教学活动 问题 对策
前言
利用支架模式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形象,找到自己的新定位。支架教学与学习模式,就是要为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找到在学习上对于自己有所促进作用的“支架”。支架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同伴。英语学习需要更多的互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都是支架模式应用具体表现。加强支架模式的应用,对于学生写作思维的开阔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有积极意义。因此,笔者选择初中英语写作课堂作为载体,进行支架模式应用问题与策略的分析,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支架模式应用现存问题分析
支架模式的应用,对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英语写作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双重促进作用。但是支架模式的应用,需要得到初中英语教学同仁以及学生的支持。在互动的环节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支架模式的应用具有不良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对支架模式应用现存问题进行阐述:
1.师师互动问题。教师与教师的互动,可以为支架模式的应用方法增添色彩。但是,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在教学法讨论中存在严重的分歧。许多具有经验的老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认为支架教学法的存在意义不大。而受到先进教学思想影响的教师,认为应当将支架教学模式融入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去。这就使得不同时期的教师存在着严重的时代隔阂。而对于接受支架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讲,他们对于支架模式的应用方法存在理解上的不同,不能就同一种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师与教师互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率较为低下。
2.师生互动问题。在传统的英语课堂当中,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学生与教师是对立的两个角色。教师是学生眼中不可侵犯的人物,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对错,学生认为应当以教师的判断作为正确的标准。这就使得学生不敢随便与教师进行交流,认为教师与他们间的关系并不平等。而在支架模式的应用当中,教师是学生进行初中英语写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支架。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使得支架模式的应用少一个重要的支撑。师生互动中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支架模式应用的重要因素,急需解决。
3.生生互动问题。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生生互动是支架教学模式应用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一些学生对于学习的方法认识不足,缺乏合理的学习观念。学生间进行互动,是为了寻找一个平等的支架,方便互相促进与提供。但是有一些初中学生的学习思想比较狭隘,认为自己所开发出的高效学习方法不应该与他人进行分享,害怕他人用了高效的学习方法超过自己。这样的学习观念使得学生的分享意识薄弱,不愿意投身于英语写作课的学习活动。
二、支架模式应用有效策略分析
支架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提高。面对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进行应用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巧用师师互动进行支架教学。教师的对于支架教学模式的理解,对于支架模式的应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是提高支架模式应用质量的重要方法。教师之间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交流,发现针对初中写作教学的正确使用方法。写作教学分为不同的环节,每一个环节应当怎样进行支架模式的应用是值得教师互相探讨的探讨。而对于不同的学生,写作学习习惯不同,对于写作的看法不同,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应当有所不同。教师应当从自己学生的特点出发,正确使用支架教学模式。
比如在进行作文构思教学之时,教师可以先就教学的方法与其它教师进行交流。比如在以“My Favorite Festival”为主题进行写作之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作文结构与内容构思。而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先就这一教学任务进行方法的研究。一些教师认为先进行节日的介绍,后进行喜欢原因的介绍是最佳的作文构思,而教师是支架模式中的主要支架。一些教师则认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作文立意与构思的讨论,在讨论当中得到自己认为最好的文章结构,这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是主要的支架。
在师师互动的过程当中,教师会发现更多的支架模式运用方法。教师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提高。
2.巧用师生互动进行支架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课堂之上,教师要利用自己的生活阅历给学生更多的写作启示。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为学生做有效的支架。因此,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当代初中英语教师应当重视的工作内容。教师应当在课上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在课下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学生的英语写作困难,及时帮助学生摆脱英语写作的困境。另外,在课堂之上,教师要创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实现支架教学。
比如在进行以“My Life”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之时,教师可以先就自己的生活进行阐述。在进行阐述之时,要注意文章结构的条理性以及内容的合理性。教师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对日常生活进行介绍,但要杜绝流水账现象的出现,选择最具有代表性与个性的事件进行阐述。教师在阐述完之后,可以利用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看法进行分享。
这样,教师与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教师的抛砖引玉使得教师成为学生写作学习当中的支架,十分自然地进行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的写作思路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更为清晰,写作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3.巧用生生互动进行支架教学。进行支架模式的应用,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明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或者互动交流,可以使学生在平等的学习伙伴之间找到学习的支架。这样支架关系是较为平稳的,可以长期保持下去。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之时,可以利用灵活的题目来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或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写作的意见。这对于那些没有写作思路与写作素材的学生来讲是极为有利的。
比如在讲解以“My Hobby”为题的写作之时,一些学生没有写作思路或者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小组内的成员就自己的兴趣进行即兴演讲,用最简单的话语阐述自己的观点。一些学生会说他的兴趣是打篮球,从什么时候开始具有这个兴趣,为什么喜欢篮球等等。一些学生会说自己的兴趣是写字,是受什么人的影响开始喜欢上写字,将谁作为写字的榜样等。学生在听取他人的兴趣爱好与陈述顺序之后,写作思维会受到启发。
这样,学生在与他人进行互动之时,发现他人在英语写作上的闪光之处,自然会进行借鉴。学生间的支架关系因此而形成,初中英语写作能力也随之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支架教学模式进行修补。利用支架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在写作各个环节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写作文章结构与内容合理性的提高。笔者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上应用支架教学模式的问题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应用建议。希望以此来提高当代英语教学同仁对于支架模式的关注,加强使用力度,使支架教学模式服务于当代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与英语语言使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永举.例谈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教师,2013,06:2-7.[2]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09:37-39.[3]尹青梅.“支架”理论在CAI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01:28-31.
第二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浅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浅论
姓名: 姚 建 班级: 江苏教院03级英语函授本科班
时间: 2006-8-11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浅论
关键词:书面表达、忽视、模式、题材、一、导言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五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写和译是表达的技能;这五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译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
其中,写作技能的高低是衡量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在英语学科中创造力强弱的直接体现.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都对学生的写作以书面表达的形式进行考察.正是对学生创造才能的检测和要求的有利证据.然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领域内普遍受到冷落与忽视,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写作的提高无非是多写几篇,但却没有英语记日记、记笔记的习惯,写作时用中文构思,再译成英文,写作后自己不注意修改,也不关心老师评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
一、基本功不扎实,单词拼写错误率较高。
二、句法知识不扎实,无法驾驭长句,常常顾此失彼。
三、语法实际运用能力差,基本语法错误严重。
四、“汉语式”(Chinglish)英语,表达不清楚,语篇不得体。
五、布局及衔接能力差。纵观我校历次的期中、期末考试以及中考,不难发现学生的书面表达差的简直令人心寒――词不成句,语病百出,甚至不少学生只字未写,这是英语差的症结所在,是制约着本校英语质量提高的瓶颈。
笔者认为造成学生写作技能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平时教学忽视了“写”这一环节,偏重于听、说、读、译的教学,抑制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妨碍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推介一种正在探索中的“准备—写作—修改”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以资大家共商之。
二、定义
所谓教学模式,乃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将教学活动诸要素组合而成,以教学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操作样式。“准备—写作—修改”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指导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性,以提高英语书面交际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旨,通过材料准备—起草—反复修改到定稿等教学程序,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模式。
三、指导理论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即在语言教学中融“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为一体,还英语教学实践性的本色。另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二)渐进主义(Progressivism)
渐进主义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主张学习外语要以信息源为内核,教师通过过程定向(Process|oriented),使学习者投身真实的外语环境中,根据个人需要,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交际能力。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探索、归纳,从而内化语言再外化为交际行为,学生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评价。
(三)创造性原则
课堂教学改革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设计教学时应尽可能多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发现情景,在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时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和探索一些有创见的解题方法.(四)主体性原则
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并没有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设计的教案要能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维,因此更要求教师“导”的科学,“导”的及时.(五)层次性原则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因此研究设计尽量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 发,建立多层次的弹性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四、操作程序
写的关键无非是写什么和如何写两个问题。传统的写作教学课只有一个或两个阶段,就是教师布置题目,让学生写,写完上交即可。教师批改后,再在课堂上做简要评讲。第一阶段由学生完成,第二阶段由教师完成。若无评讲,这种写作课就只有“写”一个阶段。每个学生每周必须按照初中英语教科书每单元第四课中Writing的要求,或者WORKBOOK中的书面表达图文材料,或者教师布置的题目做一篇作文。这三个阶段相互照应,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协调活动贯彻始终。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分析、掌握材料,形成写作提纲和“腹稿”。具体内容有五项:1.阅读、分析有关材料(文字或图表等),占有材料,掌握事实;2.拓宽思路,集思广益;3.交流观点;4.记笔记;5.拟写作提纲。
上述每一件事都是由学生完成的,能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决定学生该干什么,指导学生如何干,纠正学生的错误。即使是新词和易错的词的选择、语法的学习,教师也只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然后自己去查词典及有关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必要时,把问题提到课堂上讨论解决。至于这种课是否上得紧凑,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上得有效率、有创造性,使学生既能学到新知识,又能学到技能,教师的指导作用关系极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书写、写话和作文,逐级递升,与听、说、读的教学是密切联系的:既有遣词造句的问题,又有语篇结构的问题;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阅读在英语写作中,特别是在准备阶段,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教师或者教材要求的写作命题不是有感而发的自我表达,而是要有真凭实据的所需的材料(文字或图表),经过分析、研讨才能获得的,所以,在形成思想以前,非阅读相当数量的有关材料不可。教师可让学生先阅读一份材料,然后让他们合上书本,口述内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最后写出材料大意。英国学者布里顿(J.Britton,1970)根据多年的研究指出: “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形成初步思想,即开始构思,列出写作提纲、初稿、二稿,经润饰、定稿,交给教师。例如“Pollution Around Us”,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现成可用的材料,而是给他们有关的文件、报告、法规、报刊文
章(甚至是漫画),让学生去阅读、分析,从中提炼获取必要的信息。这种带有具体目标的阅读,可对学生进行多种技能的训练。
(二)写作阶段
写作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文字写作实践。这一阶段的具体内容有四项:1.草稿;2.自检错误;3.文字推敲、润饰,二稿;4.初步定稿。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要力戒“速胜论”。在英语教科书中,写作是按句子、段落和篇章三个层次来练习的。因此,教师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的技能,逐级递升英语写作水平。初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顺序一般是这样设计的。
1.控制写作(Controll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写作活动,很少有自由写作的机会。在学英语语音时,教师非常强调模仿,而在学习用英语写作时,却很少人认为模仿会有效。实际上,在写作时,同样应提倡模仿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所写的东西。例如,可以让学生按不同体裁和主题整理一些范文,看他们如何组织写作,如何运用词语和句子,从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语句排序、填空练习或解答问题,用适当的词句把这些答案重新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2.引导写作(Guid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有一些创作自由,但教师还应给学生一些有限的指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议定若干写作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作文。近年来,中考中的“看图作文”类型的“书面表达”考题实际上即属于引导写作的范畴。
3.自由写作(Free writing)。在这一阶段,教师每天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他们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主题。最好的办法是要求学生每天用英语记日记、写信等,他们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也可每天定一个统一的题目(如My favourite,friend...等),让学生写。需要说明的是,开展这种活动最好要求学生有一个专门的自由写作本子,定期上交教师批改。这样写过后,学生可对照检查自己前边的写作,看自己取得了多大的进步。
4.继续写作(Continuous writing)。教师定一个大题目(或起一个开头),要求学生每天课余写一部分内容,就像电视连续剧那样,续写不断。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短不少于一周,可以半个月、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并进行评选,对优者予以鼓励。教师必须要求学生:第一次写要列出写作提纲,让教师过目,以后天天按这个提纲写;对违反规定搞突击完成任务者要给予批评。
(三)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反馈机制下的一个开放性过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信息互动,使学生的作文逐步完善。学生的英语写作应由教师审阅和评价。英语教师在审评前首先应向学生展现作文评判标准(如分档和分值),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不应把重点放在拼写和语法结构上,而应放在它所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式上,看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是否正确、有新意,文章是否切中题目,等等。不可仅判个分数,还要有评价意见。学生的作文立意好的要表扬,遣词造句精当的也要表扬,这是很重要的。教师还应坚决要求 学生字迹工整。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完成习作以后,一定会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作文经教师审阅后,学生还要继续修改。修改后鼓励学生自我打分(否定前一次教师的给分),并将习作返回教师,教师则按新的分值提出更高的修改要求。如此往复,直至达到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作品和分数。这样,学生虽然写的是一篇作文,但是反反复复练习的机会很多,而且每循环一次就是一次提高,一次升华。这种方法,较之不断地让学生写新文章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学生所写的文章,是从其他有关材料分析、选择、归纳出来的,能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学以致用,文字也比较容易达到规范的程度。
最后,教师还可要求学生从所写的几篇作文中选出自己的“代表作”,并附一文字说明,简介自己的文章。教师随即给学生自选的文章评分,结合该生在各环节上的表现及期考成绩给学生一个总评成绩。
五、注意要点
首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必须运用测试手段。教师在组织考试时,一定要加上“书面表达”这一项内容来测试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所谓的测试的“客观性”,为了改卷省力,有时删去英语写作这一项,这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的学生选择题做得好,却不见得会写文章。
其次,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过分依赖词典写作,而应该积极地记背英语单词和习惯用法,注意平时积累,指导并激励学生尽可能地多背诵(至少要熟读)一些精彩文章,特别是经典原著片段,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学生遭遇“词不够用”或“词不达意”的尴尬境地时,仅靠查词典写出的短文,准让人如坠云雾。
主要参考资料:
1.胡春洞、王才仁主编:《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Nation,I.S.P.(1995),Teaching,Listening and Speaking,Wellington:ELI Occasional Publication No.15.3.戴军熔著:《中学英语写作初探》,载《中小学英语教学》1998年第10期。4.江坤才著:《教学模式与教育科研方法简介》,无锡市教研中心,1998年7月。
第三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体会
普洱市宁洱县德化乡中心学校罗荣萍
【摘要】书面表达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检测综合能力的评价方式。本文针对农村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评分方式的改变,就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有效的尝试进行探讨。
【关键词】写作教学,策略,教学反思,课程意识
写作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它能反映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从现在就开始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注重对学生书面表达的有效训练。
一. 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
1.批改方式陈旧
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常常是浏览之后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缺乏学生自评,忽视评语或没指出错误的地方。
2.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对平时的作文训练不够重视,只一味地应付考试,抄范文。其结果是学生学习了,却在考试时错误百出。
3.教师自身的写作教学意识和写作能力薄弱
一方面是教师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不如其他语言教学的教学重要。只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忽视了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写作方法指导、学习训练和有效的写作练习批改和讲评。教师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普遍较低。
4.对“过程”指导不足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只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上交的作文,并将主要精力用于批改、评判上。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5.教材设计冷落了写作教学
新教材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在教材中涉及写作的教学和训练较少。教材中不介绍写作方法和写作体裁。如果教师不讲授这些知识,学生在写作方面就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二、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写作意识,产生心理恐慌
一方面是大多数学生惧怕写作,认为写作是一种学习负担,兴趣冷淡。另一方面是学生感到费时多,见效慢,宁愿多做其他题。
2.写作技巧匮乏
多数学生在写作前不审题不构思。他们常常是想一句,写一句,忽视句子前后的衔接。不会选题材,开篇和结尾混乱,无主旨。段落不分,易放低级错误。
3.知识面狭窄,储备内容少
学生对作文内容感到无话可说,内容单调,用词平淡,表述空洞,没有丰富的信息储备,内容表达错误
4.基础知识较差
感到词汇不够用,既词汇缺乏,造句能力差,格式错误,语序错误,时态混乱,写不出句字,词性乱用,词语搭配有误,句子结构不分等,词汇重复使用。
三、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学生对写作存在恐惧心理。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信心不足和畏难情绪,培养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要实现语言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内化,就必须通过写作。
(一)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得习惯
1、收集各种题型的格式和篇章结构,收集优美句子,背诵佳句名篇,记忆重要短语句型,培养语感。
2、积累词汇,短语,要求学生抄写和背诵,提高词汇量。坚持用英语解释新单词,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积累,开发学生发
散思维,学会表达方式的多样化
3、专项训练与学生自主学习写作练习结合,培养写作技能,能使用各种类型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4、限时训练,集中精力。在训练中要从简单的句式到复杂的句式,循序渐进,以鼓励为主。可以先要求学生构思作文的结构,再到过渡词的使用,再到句子结构和句式多样化。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用英语思维方式思考。
(二)重视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通常教师喜欢的文章是: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紧扣主题,条理清楚;语言通顺,过渡自然;长度适中。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的关键是要抓住写作教学的“三步法模式和”四训练要点“。三步法模式是:
第一步:审题构思准备
让学生明确常见的几种文体和格式,讨论主题,梳理要点,制定提纲,分析写作特点。
第二步:遣词造句书写
文章一般都以10个句子组成一篇文章。因此,运用短语词汇和常见的句式是写出优秀句子的关键。平时应对五中简单的基本句子结构进行强化训练,然后才对并列句、复合句进行适
当训练,能够应用衔接词自然衔接,自然成文。
第三步:写后检查修改
明确修改内容,注意时态、句子结构、短语搭配、人称和数的一致、单词拼写以及上下文逻辑,使表达精练。定稿后认真誊写,书写规范,并保持卷面整洁。
“四训练要点”是:
(1)增加词汇训练强度。充足的词汇量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强化记忆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
(2)增加句子写作训练。多记写些好的句字和常用的句子。能对句子的分类了如指掌,应用自如。
(3)组织安排段落。要有段落意识,组成段落的主题句、支撑句和结论句。
(4)完整作文。对题材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以防偏题。
四、书面作业,因材施“批”
对学生书面表达作业的批改是课堂写作教学的自然延伸。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一是估计该生无法自行纠正的,要直接删除错误的表达并给出正确的表达;二是让学生自我、相互评价。自己能找出错的地方并加以纠正,并给其他学生纠正,形成同伴发现,同伴纠错,这样他们印象
就更深刻。三是教师要给错的地方标出或圈出,交给学生自己感悟、纠正。四是普通典型错误要集体纠正。
五、结束语
写作不只是语法、句子和词汇的运用问题,也不是简单的文章框架结构和段落安排问题,而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相交错的思维活动。加强中学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管理势在必行。所以教师应注意平时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加强写作技巧指导,以此改变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薄弱的环节。
——————
参考文献
1、张锐,2003,《新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戴军熔,2007,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妙用“支架理论”,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妙用“支架理论”,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在已知的基础上构建未知。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支架理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探索、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相信学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架理论”就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各种支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教师不再是“解题达人”,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合适的时机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借力支架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不断关注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发展、思维波动等外部特征,在恰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获得发展,体验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为学生搭建“支架”:
一、以“导学案”架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立交桥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导学案为支架,创设知识结构图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软环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要构建良好的流程图,教师要以导学案为载体,注意其主体性、引导性、探索性和层次性,从而充分发挥导学案的支架作用。
1.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堂教学,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展开。如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学习流程、方法的推介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这样才能起到指引和支架的作用。
2.引导性
导学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任学生,而要无为而教。导学案既有要学的支架引领,又有教的支架预留,它要预设课堂的种种可能性和可变性,并预备不同的方案,为学生多种思维方向提供桥梁,帮助学生渡过思维的拐点。
3.探索性
以“等比数列”的教学为例,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等差数列的有关公式有哪些?”等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为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热身”。然后,教师让学生细心观察以下一组数列“6,36,216,1296…”,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总结该数列的特点,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最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开展分组讨论,让学生总结该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异同点,并共同推导出相关公式。
4.层次性
导学案要发挥支架作用,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兼顾个体。层次性本身就是一种支架,学生借此选择学习内容,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以“问题链”支起学生思维的方向盘
学习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以问题为支点串联知识,形成“问题链”,有利于学生活化知识、激活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增长点”的过程中有序展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进行支架式教学时,教师要做到利用问题贯穿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借助支架的力量向上攀登,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虽然问题链的创设方法有很多,但都要符合启发性和连贯性这两个原则:
1.连贯性
以“函数与方程”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出课题,如“二次函数y=ax2+bx+c(a>0)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入函数与方程这一新课题,接着提问“函数f(x)=x-3x+10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吗?我们如何去判断一个函数的取值范围”,从而引出函数值域这一教学内容。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在问题链支架的作用下向纵深迈进,产生一种“爬坡”的愉悦感。
2.启发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迁移能力,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所设“问题链”既要有温故的旧问题,又要有推新的新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生发跨越障碍的心理愉悦。“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信息量的简单积累,它同时包含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由此可以看出,学习过程是新旧经验双向、有效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如在教学两个等差数列相加时,笔者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提问方案:①方案一:两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相加后,新的公式能否作为一个新数列的通项公式?新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表达式是什么?②方案二:两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相加吗?新的公式能否作为一个新数列的通项公式?新数列的公差是什么?
相比之下,方案二没有遵循由“故”到“新”,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梯度,而方案一问得极其巧妙。古人云:“应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师只有为学生着想,设置有梯度的启发性问题链,学生才能顺势而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以发展性评价撑起学生自信的大舞台
鼓励和赏识是学生隐形的“支架”,是学生信心增长的坚实台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针对个体特征提出不同要求,并分步达成,分层进行,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而不能只盯着结果和标准答案进行非对即错的终结性评价。
肯定和表扬应伴随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扬起信心的风帆。教师切不可挥舞着“标准答案”的大旗,向学生施压,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多用几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既要有耐心、恒心,又要多创造条件,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让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并以此为支架,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
第五篇:巧用支架策略 优化语篇教学
巧用支架策略 优化语篇教学
摘 要: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开展小学英语的语篇教学,教师可以围绕语篇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为他们提供学习支持,使教学活动得到进一步优化,并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促使他们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板块。步入高年级,语篇就变得较长,容量较大,语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词、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许多教师觉得语篇教学难以把握,在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
一、提出问题
有的教师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讲解词汇和语法,而忽略了语篇本身所具有的内涵,教学脱离语境,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条、规则而非主动获取知识,无法实现对语言的有效输出。还有许多教师对教材研读不够,无论什么课型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由于教学设计上的偏差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没有一个循序渐进、主动建构的过程,自然影响了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升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二、寻求对策――支架式教学理论
剖析目前语篇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教师对语篇教学的认识还不够,不能准确把握语篇板块的教学意图和功能,没有给学生提供语篇学习所必要的支架。要想让学生实现对语言的有效输出,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教师应该不断转变语篇教学的理念,使教学方式得到改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
支架式教学理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源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具体是指学生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将复杂的任务加以分解,就好比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搭建了脚手架或者支架,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完成学习任务(陈红娟,2014)。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仅是支架的提供者,最终还要靠学生自己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做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分析,并及时提供适当的、必要的支持和辅助,例如,学生可以借助于教师提供的词句框架、开放式问题等展开对话或讨论,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主动感知语言、获取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最终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因此,将“支架理论”应用到小学高年级英语的语篇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搭建恰当的活动支架,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最终顺利实现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教育案例
案例:
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7“Asking the way” Story time板块呈现了Mike、Su Hai和Helen的周末活动。在学生掌握文本后,教师围绕文本主题设计了一系列开放性问题,以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说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Q1: Whose weekends do you like? Why?
S1: I like Su Hai’s weekends,because she can dance.I want to learn to dance,too.S2: I like Mike’s weekends,because he usually plays football.I like playing footall,too.S3: I don’t like any of their weekends.I think my weekends are more interesting.S4:...接着,教师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Q2: Are you happy at weekends?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weekends?
S5: Yes,I’m happy,because I have no lessons at weekends and sometimes my parents take me out.S6: No,I’m not happy at weekends,because I always have homework to do.当有学生对自己的周末生活不满意的时候,老师追问:
Q3:What’s your ideal weekend?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了三个开放性问题:Whose weekends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weekends? What’s your ideal weekend? 这三个问题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有话可说且有话想说,表达精彩纷呈,见解各异但都真实、自然。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开放。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开展小学英语的语篇教学,教师可以围绕语篇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为他们提供学习支持,使教学活动得到进一步优化,并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促使他们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红娟.2014.基于支架理论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7):12-16
[2]傅春兰.2015.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4):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