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

时间:2019-05-12 23:1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

第一篇:幼儿园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

幼儿园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

数学的意义: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由于这种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数学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也正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其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标志着幼儿园数学教育正发生着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识,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的重大变革。

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幼儿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幼儿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幼儿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也就是教学准备阶段的有效教学策略、教学实施阶段的有效教学策略、教学评价阶段的有效教学策略。也就是说有效教学策略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教学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我认为:幼儿数学教育领域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正规教学活动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就幼儿园正规数学活动而言,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一个有效的数学教育目标应该是:目标的行为主题必须是幼儿而不是教师,也就是说目标的确立必须从幼儿角度出发;目标应该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多个纬度;目标是可测的、可评价的、具体的、明确的;目标必须是适宜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而不是最高要求。例如:在中班数学活动“到5家做客”中,某教师的目标表述为:“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5的实际意义;学习按卡片的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物体。”显然,该教师的目标是过于单一的,仅仅只重视了数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发展。结合有效教育目标的标准,我们可以将目标做一定的改动:“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5的实际意义;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的乐趣;能运用所获得的经验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

(2)准备合适的数学操作材料,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这需要以作用于事物动作的足够经验和体验为基础,通过自身活动的操作层次,借助被操作的物体获得感性经验,并从类似的多种经验中抽象概括而逐步建构起来。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我觉得应该结合活动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选择最佳的操作材料,使操作材料在正规数学活动中发挥最大效应。

① 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心理学家说过“多变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应力求多样性,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如幼儿所熟悉自然材料:石子、树叶、水„;废旧材料:纸盒、易拉罐、果壳、冰糕棒„;成品材料:扑克、积木、积塑玩具„等等,可以说幼儿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可成为数学活动中的材料。

②注意材料的丰富性。要想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操作材料的功能,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材料供幼儿操作,使幼儿置身于材料中与材料进行“交流”。如果操作材料有限,幼儿就不能尽情地与之接触,操作材料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一种摆设。

③注意材料的层次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致,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为了真正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数学活动中准备的操作材料应注意难易结合、简复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和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

④注意材料的操作性。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幼儿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探索,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我在数学活动中总是注意为幼儿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很强的材料。

⑤注意材料的多功能性。虽然数学活动中所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多样,但也不能太泛,我总是尽可能地一物多用,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容易发现操作目标,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3)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集体数学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的预设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活动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能。在活动中我总是注意做到:

① 注意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教学方法上我不只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而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实物教学法、比较法等等,来激活数学课堂的气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幼儿主动的接受数学知识。

② 注意组织形式生活化。幼儿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周围事物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有一定的颜色、大小、形状,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另外,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知识、经验更多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知,这便为幼儿获得数学经验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因此,将抽象的数学活动生活化不但内容丰富,生动具体,而且幼儿不会觉得离生活太远,学习过程轻松自然、温暖亲切。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时,给幼儿提供模拟生活场景的“水果超市”,让幼儿手持“钱币”自行挑选喜欢的水果,算出需要的钱数,在生活化的场景中来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在小班排序活动中,我结合“送给妈妈礼物”这一主线,请幼儿用准备好的色彩鲜艳的串珠,按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标准把串珠交替排列,为妈妈制作一条彩色项链。

③ 注意教学手段现代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媒体”,已成为21世纪的研究热点。利用计算机辅助幼儿数学教学,可以使教师的双手解放出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的声像和视听觉等多方位的刺激,更容易帮助幼儿释疑,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如:大班数学活动“目测数群”,用传统手段教学,既呆板单调又机械乏味,教师操作、演示、讲解都很不方便,幼儿也因较难理解其实际意义而收效甚微。但通过课件演示,将目测数群的方法一一展现,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同时运用多种形式,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童趣,自然地使幼儿愿意学、主动学、学得好。再如:中班数学活动“排排队”、“站站好”,教学活动中利用课件,从简到繁、从易到难,让幼儿不断巩固数字极其排序,操作起来也极为方便,哪个数字排错位置,就在键盘上点击其数字键。幼儿感到既有趣又好学,在游戏的情境中掌握了序数,其思维的深刻性大大提高。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改革传统数学活动教手段的必然趋势,不仅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灵活化,而且可以大大弥补挂图、贴绒等教学手段给数学活动带来的局限性、不便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设计制作成电脑课件,况且有些内容可能并不适合用课件展示。如:“认识大小” “区分方位”等,教师不利用课件,幼儿只需实地操作练习或利用自身教育价值,就能效果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了。因此我们必须抱着“扬弃”的态度,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现代化教育手段和传统教育教学媒体两者之间如何有机结合、互补长短、综合运用,促使幼儿学数学的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

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我是这样开展有效教学行为的:(1)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知识是合作掌握的,经验的习得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① 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更能保证幼儿产生活跃的思维。”在以往数学教育师幼互动的进程中,教师更多无意识地把自己定位为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为了将幼儿引向自己事先设计的教学进程,对幼儿进行了各种清规戒律,要求幼儿要安静,要怎样操作,听到信号要停止操作等等。在这样有着各种约束的环境下,师幼之间有效的互动关系是难以建立的。我们在活动中要努力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并有更多机会去自己发现问题,去进行比较判断和探索。例如在大班数学系列活动——《娃娃超市》中,我们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幼儿自带零钱随同老师到超市玩具部购买玩具。在超市玩具部里,我们没有限制幼儿什么玩具才能动,什么玩具不能动,只是要求幼儿要注意轻拿轻放,爱护玩具。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小朋友开心、自由地选择他们喜欢的玩具,并根据玩具上的标价思考自己带的钱够不够。在整个过程中,他们能主动对老师、同伴施动,向老师、同伴介绍他们喜欢的玩具是什么,这个玩具是怎样玩的,还会与老师、售货员阿姨探讨他带的钱够不够买他喜欢的玩具。可见,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是幼儿数学活动中师幼有效互动的前提。

② 注重以同伴式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数学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过程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与幼儿相互界定、碰撞与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以一名指导者的身份简单地问问:“你在做什么?”“这样排对吗?再想想!”这样的师幼互动关系仅仅是一种表面层次的互动,它不能成为幼儿继续探索的动力。为此,我转变以往所扮演的角色,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真正实现师幼互动。

③ 注意适时、适度的干预。数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忠实的观察者、聆听者、记录者。我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自己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去发现事物中有趣的数量关系。对幼儿在探索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我不过多的干预,只是点到为止。但是这并不表明教师仅仅只是幼儿活动的旁观者。而是抓住幼儿活动中的遇到的困难,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幼儿的思维;给幼儿提供必要线索的反馈,发展幼儿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幼儿知识的建构,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2)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必须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古代孔子了解学生是“视其所以,观其所能,察其所安”,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通过观察去捕获幼儿发展的各种信息。如: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有的较快,有的较慢;有的幼儿对形状感兴趣;有的幼儿对排序较敏感。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孩子,时时做个有心人,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及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各种表现,通过观察作出判断,找出幼儿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其次,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找出适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要求。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才能有效地指导幼儿。以数数教学为例,一部分幼儿数概念掌握较好,对于10以内的数量,目测即能说出总数,根本不需一一点数。因此,我对这些幼儿的学习内容随机调整为“练习按群计数”。随着对孩子不断的深入观察了解,要不断调整原有计划,制定新的措施,通过观察——调整,再观察——再调整,循环反复,促进幼儿的进步,从而真正落实因人而异的个别教育。

三、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这里所说的“评价”主要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这也是有效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觉得在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注意评价的科学、合理性。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幼儿发展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而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例如,有的教师在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常常给予批评、挖苦;在幼儿回答错了的时候,向全班小朋友说:“大家说××说得对吗?”导致全班幼儿大声否定。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

(2)应注意评价具有针对性。有的教师的评价语言很贫乏,在一次活动中不断出现“不错”、“很好”、“真会动脑筋”等词语。我觉得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不能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指导。

(3)应注意评价要指向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有的教师往往习惯于在活动结束时对幼儿进行评价,而忽视了活动进行中的赞扬和鼓励对激发幼儿积极性的作用;有的教师往往注意对操作材料的收拾整理,而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状况不作任何评价。这不仅不利于对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和反馈,而且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能及时强化或纠正,幼儿渴望得到评价的心理需要也得不到及时满足。

2017/12/5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数学区域如何有效开展

幼儿园小班数学区域如何有效开展

王承坚

在数学区域中让幼儿充分的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开展游戏,而不是强迫幼儿按教师的意图去游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后的喜悦,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为他们创设一个开始与他人交往的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操作材料,教师在活动中进行及时的调整、关注与反思,不断充实活动区的操作材料,从而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关键词:数学区域、自主、探索、兴趣、材料、能力。小班幼儿学数学的目的是重视对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使幼儿能从问题出发,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学习,判断、决策、把数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因为幼儿数学教育更倾向于幼儿自身的感受,体验,关注幼儿感官的参与,强调幼儿直观的投入。小班数学活动区域的开展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有益的延伸和补充。所以通过区域活动不仅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还促使幼儿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它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针对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大量活动机会,让幼儿在活动区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但小班幼儿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兴趣常常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同一个游戏,往往只能玩几分钟或最多十几分钟。那么,怎样以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前提开展数学区域活动呢?

一、数学活动区域的内容应与近期的数学活动目标相一致。教师对本学期具体到本月的数学活动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要考虑设计达到某个目标的数学活动区。把教育意图贯穿到数学活动区内容,创设一个与数学目标相一致的良好环境。我班最近数学的学习内容主要是1-5的点数。于是我班创设了“给小动物喂食”,让幼儿分别给小兔,小狗,小猫等小动物喂食物,另外还创设了“给小猫钓鱼”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喂食物的数量,和钓鱼数量的点数,让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复习、巩固了近期的数学活动内容,而且,教师还能够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做到个别教育与辅导。在区域活动中通过 操作游戏既满足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学习交流的需要,又能使幼儿的学习经验及时得到复习巩固,更重要的是幼儿通过观察、探求与操作感知和体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有效的提高,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它不仅更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能够更生动地展现教材,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教师近期教学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数学活动区域的设置要符合小班幼儿各年龄的认知特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数概念不是幼儿学会的,而是他们自己感知的,而真正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情景应是幼儿自己感知数概念的背景,幼儿头脑中的数概念是来自当幼儿对其生活的现实进行逻辑数理化时的思维,是在逻辑数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抽象而建构的。小班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所提供的材料要形象、具体、直观。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好模仿,学习目的性差,任务意识淡薄。常常把动物也当成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他们常和“小动物”说话,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正因如此,我班在让幼儿1-5点数的区域活动中,设置了给小动物喂食物的情节,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复习了所学知识还可以跟动物说说话“小狗我给你喂了三根骨头”,“你吃饱了吗?”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也比较有耐心玩游戏。例如钓鱼就是利用游戏方法寓数的概念于游戏中,让幼儿通过把钓起来的鱼放入相应的小筐的过程中来学习和理解点数,所以说活动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区角活动的质量,我们应善于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及幼儿的需要、兴趣投放相应的材料。这样的游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愉快中学习。

三、结合教学活动,确定每周数学活动区的指导重点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们关注如何把数学活动区与当前的教学活动相结合,使数学区域活动更自然地融入教学活动,甚至成为课程的点睛之笔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班集体活动的时间相对较短,教师根本不能保证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某个知识技能,但是如果能把集体活动内容延伸到数学区域活动中去,幼儿就会有更多的操作时间和进一步探索的机会。例如,在“点数”这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把重点定在让幼儿根据物品的数量不重复的点数。我们在数学活动区投放一系列材料,其中包括集体活动中用到的“小猫钓鱼”,以充分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要,同时帮助幼儿发展点数能力。通过每周结合教学活动进行的有重点的指导,我们基本可以保证每个幼儿接触数学学习的内容。而对某种知识技能掌握不够好的幼儿,我们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创设层次丰富的数学活动区材料。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幼儿的数概念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投放不同的材料,创设一个有着丰富层次的数学活动区。而数学活动区材料是否丰富、可变,对于小班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操作及激发小班幼儿操作的欲望有很大影响。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特殊,他们对同一种物品或材料很容易厌倦,常被无关刺激所吸引,注意力容易转移。材料丰富可变,能引起小班幼儿兴趣、让小班幼儿喜欢、并乐于参与活动。通过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发展较慢的幼儿进一步学习某些知识技能,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而对于已经掌握某些知识技能的幼儿,教师也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满足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求。在区域活动前先制定好活动计划,并根据目标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材料,这些处理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准备,同时还注意到幼儿能力上的差异,同种材料的准备有深浅、在幼儿把喂动物的材料放在点子卡上时投放了。。(3个点)。。(4个点)。。。(5个点)的操作卡板,难易之分,使各个能力层次的幼儿都能接受并达到要求,还能根据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逐步增加难度,使幼儿的能力由低到强,技能得到逐步提高。小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在活动区活动中让幼儿充分的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开展游戏,而不是强迫幼儿按教师的意图去游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后的喜悦,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活动区的材料投放不一定要种类繁多,但一定是要幼儿感兴趣的,易于操作的。而且教育的目的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容易掌握。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新颖、安全、经久耐用的。通过观察孩子的区域活动中,我领悟到孩子也与成人一样有着丰富情感世界,但是由于小班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活动范围匮乏和狭隘,所以在为他们创设活动区时要贴近他们的生活,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同时时刻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开始与他人交往的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操作材料,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关注与反思,不断充实活动区的操作材料,从而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第三篇:如何开展幼儿园有效教学

《如何开展幼儿园有效教学》

学习心得 在春暖花开的四月,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幼教名师有效教学交流会。这次学习感触颇深,收获颇多

在学习了《有效教学研究》后,我获得了一些教学上的新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反思,首先是有效课堂应该为幼儿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老师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于改造教材,尝试新的教法,解放课堂、解放幼儿,让幼儿在课堂上自主、自发地参与、投入学习,淡化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不是不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把更多的主导权给幼儿,把课堂交还给幼儿。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幼儿要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以幼儿为本,为幼儿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幼儿的思维,调控幼儿的情绪,让幼儿的创新火花、灵光一现的思维碰撞都无比完美的表现出来。

在许老师的评课中,一句让我要在做好一个观察者后要学会等待的精辟点评,突然间让我进入了另一个反思的维度,那就是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我应做好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对幼儿的每一个创意均应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同时也应对幼儿的表现及时予以肯定,大胆放手、多多鼓励。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延时帮助,并使之成为孩子发现创造的好机会。就如在上述如何用小脚带走报纸的环节中,我对幼儿的表现就应该多一些等待,多一些指导性的语言鼓励,让幼儿来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给幼儿时间去带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调整,这样幼儿才能建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的经验,所以,当幼儿发出请求,我要首先去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我会尽量先鼓励幼儿你再试试!你能够做到的!,以后的实践表明:许多时候,通过我的鼓励,幼儿只要再稍微努力一下,问题就能够解决,幼儿的求助,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当我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将结果告诉他,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得答案,语言的指导可以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还是应当留给幼儿。一要求就给予帮助,这样的教师不能算是好的老师。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了只有树立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正确观念下,才能保护孩子对世界好奇探究的愿望,让孩子的双手真正动起来。那是因为孩子在动手中所获得的远比书本上获得的要更重要、更可贵,也更为深刻。

有效教学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又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还是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的过程,其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是丰实、平实、真实的课。

陈静2013年3月

第四篇: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

《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2013-03-21 21:25:32)

经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课题组各位成员对小课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她们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反复实践,在各自数学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收获颇多。这一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时,我们就小课题内容,回顾总结前期工作,展望后期工作,做了如下阶段性的总结。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一)——《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

今年我参加了幼儿园的小课题“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教研活动,活动一晃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收获颇多。下面就自己参与小课题的具体工作做如下小结:

1、确立目标,制定计划。

在一开始做这个课题时,我有好多的困惑与苦恼,每次对课题的内容把握不是很好,没有真正明白我所负责的课题是怎么回事儿。可是经过几次的研讨、互相交流,我终于理解了课题的真正内涵—寻找自己开展数学活动中的问题,通过研究有效开展数学活动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于是,我对本学期的数学活动任务做了认真的对比和研究,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而可行的活动计划并在活动中按照计划一步步实施下去。

2、课题从身边入手,在情景,游戏中体验数学,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的,在数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首先从孩子的身边、和生活中发现数学,使数学生活化、情景化,并设置生活场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让他们在数学区域进行操作,亲自动手,譬如:在主题“有趣的生活”中排序一节里,我运用了孩子们喜欢的水果—-苹果、梨、小草莓等进行排序,并设置了障碍—大树,把它们情景化,拟人化,让他们先看看小水果的排列规律,再猜猜哪个调皮的水果藏在了大树后面,并把它找出来,这节活动孩子们兴致很高,学习兴趣很浓厚,不但找出了小水果的排列顺序,而且还给小水果重新设计规律,进行再次排队,活动效果很显著。

在“数学王国旅行记”和“彩色的世界”主题中—《单双数的认识》一节里,我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在玩游戏《排队找朋友》时,孩子们兴致很高,按老师的要求排好队,进行两两找朋友,请全部找好朋友的队站在一起,最后请剩下一个人找不到朋友的队站在一边,这时告诉孩子们,两人两人全部拉成朋友的队是双数队,而总是剩下一个人找不到朋友的,是单数队,依次游戏加深单双数的概念,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因此,这节活动孩子们不但印象深刻,掌握也很牢固。

在“多彩的秋天”的主题中,孩子们学习6以内的分解组成及加减,我利用季节变化,请孩子们捡树叶在课堂活动中应用,是孩子们既学到了知识,又知道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收获也是颇丰的。

在认识钟表时,我结合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的活动时间,让孩子们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并知道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3、课题的收获。

经过这一阶段的研究与实施,在课题研究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还掌握了对1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书写、认识单双数、二等分、四等分、6以内的分解组成及加减、相邻数、序数及时钟的认识等内容,不仅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了,而且探索数学的愿望也增强了。

总之,在小课题研究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虽有一定的成效,但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把小课题后续工作继续开展下去,希望与大家共勉。

陈清亮 大一班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二)——《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通过这一阶段数学小课题的研究,我了解了很多幼教知识理论,为我的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明了方向。

首先通过研究,使我明确了3—6岁幼儿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能够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努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开朗的性格、文明的习惯、积极的探究欲望、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以及可持续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自己的活动目标。

2、让幼儿感知数学来自生活,用于生活,感知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例如幼儿在参观玩建筑物后,我及时提问:这各建筑都有什么形状?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加学习数学的趣味性,3、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数学,让幼儿紧密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数的信息,体会数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例如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表,有闹钟。爸爸妈妈有手表有手机,家里电视机的遥控器上面也有数字,洗衣机上面也有数字等,它们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小朋友可以给老师讲一讲他们各代表的意思,感知其中的乐趣。

4、幼儿数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起探究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所以我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例如在整理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再如整理图书是按照大小摆放,家里来了四位客人应该那几个杯子让客人喝水等等,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5、让游戏走进课堂。游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所以我经常和幼儿交流,了解他们的游戏需求,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例如在数学活动中让幼儿认识单双数时,就采用了游戏找朋友和占圈这两个游戏,幼儿的情趣高涨,兴趣很浓,学习的也快,掌握的也很牢固。所以努力创设情景,使幼儿的数学活动趣味化、游戏化在数学活动中十分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参与小课题研究的具体情况,不足之处请多多指导。

高建霞

大三班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三)参与小课题《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使我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在教研活动中能够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动手动脑大胆探索精神,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为目标。我还从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入手,寻找培养幼儿数学学习的策略,运用“将数学活动游戏化,情景化,生活化”的理念设计数学活动,让数学活动走向“生活化”、“情景化”、“游戏化”,现就小课题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9月份开展了数学小课题《开题报告》

开学初,参加了数学组《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开题报告,我们知道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知道了研究数学课题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到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在这次学习中,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作为老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业,还要认真参加教学研究,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己,改进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二、自我评价和反思

十月初我园开展了《数学活动自我评价》,就参加了区级赛教优秀课例进行展示。通过观看优秀课例,我们进行了自我评价、共同讨论,课后反思,大家各抒己见,发挥着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如何上好一节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通过互评互相学习,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

三、观看观摩课 十一月中旬,单位组织了青年教师赛教活动,通过我们自己准备的课和观看其他教师的观摩课活动,我感觉到大家都在更新理念,设计出新,改变了以往的数学教学模式,让我们的数学活动一下子丰富了起来。其中我对一节数学活动《有趣的拼图》影响很深,这一节课以情景游戏贯穿始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拼图。在拼图环节中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小朋友们都摆出了各种各样图画,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思维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创新思维。而教师始终以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出现,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比较认真、积极参与创作,但还有个别幼儿独自想象创作不够,还有待提高,总之这一节课幼儿积极性很高,知识掌握的也很好。

四、制定班级教研计划 针对小课题的教研内容,我们融入了本班的教学计划和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班级教研计划,同年级组参与教研的教师共同研究数学活动内容及问题的提出,对小课题有了新的看法,对研究教学方法和步骤有加入了新内容,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做到了细化,让每一个活动都能落实到具体实践操作中,让活动有计划有明确目的,能如实顺利开展。

五、幼儿数学活动兴趣的培养

大班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我们在引导幼儿时,应该用通俗浅显易懂的事来指导幼儿,这时,我们应该把有而感性却事物放在首位,兴趣是抓住幼儿学习的关键,在这一学期中,我用角色扮演、鲜艳的图片、故事、丰富的教学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用游戏贯穿教学,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六、数学活动走向生活化、游戏化、情景化

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孩子去发散思维,让孩子去大胆想象,让孩子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如在分解教学活动中,让小朋友自己分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你分给了谁?还可以怎么分?还有谁和她分的不一样?让幼儿大胆尝试,引导幼儿学习。

在学习序数、顺数、倒数的活动中,我用游戏贯穿始终,用踩数字方块,顶沙包顺着数过去,倒着数过来。幼儿玩的兴高采烈,知识掌握的也很好。总之幼儿的天性爱玩,注意力时间短,对此设计活动时,用幼儿喜欢游戏,在玩中学习。

情景化的教学,就是借助情景活动的内容,融于教学活动中。对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用情景化教学,让幼儿参与进来,让学习不是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乐趣。如在《快乐时钟屋》这一节数学课中,让幼儿扮演小白兔和小蜗牛,比赛看谁拨的既准确又快,看谁是小白兔谁是小蜗牛?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置身于游戏中,快乐地学习。

总之,通过小课题的教研工作使我认识到:一节优秀的活动课,是需要不断的改进才能精益求精,在实践活动中总结自己的优点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反思和总结才能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积极认真地参加数学教研活动,不断地完善自己,虚心接受同行的指导和评价,将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使自己的专业成长地很快。

刘昭

大二班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四)——《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 时间过得真快,回首在刚开学时园内组织我们各位老师进行了教研活动学习,我们的盲目到教研活动如火似荼、井井有条的开展,已经经过几个月了。在这几个月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中班数学进行了《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我们从开学初教研计划的制定并认真付之于行动中,使我在驾驭数学活动的能力,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将本阶段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每周四召开的教研活动我能积极参加,认真听取每位教师的心得体会,按时按点完成园内教研活动布置的各项任务,并做好每一次的活动笔记。

在园内中青年教师赛教活动中,每位教师教态大方,各种教具新颖,吸引幼儿,也感染着我。为了使教学生动有趣,大多数教师的活动体现“将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化”的原则。各位老师巧用多媒体,可以更直观的再现客观事物与现象,运用生动趣味和鲜明色彩性的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注重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使我受益匪浅。针对教学进行“幼儿园数学活动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寻找“幼儿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开展“将数学活动游戏化,情景化,生活化”活动设计等一系列研究。

在这次数学小课题的研究中我发现:对于平日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活动中的多个环节都需要幼儿表达,对教师讲的操作规则理解,操作过程中需要同伴帮忙。我还发现数学活动幼儿采用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解决问题时,同一操作活动甚至会得到多种操作结果,在出现多种方法和结果时,幼儿往往会与同伴辩论,只有通过辩论,幼儿才会逐步理解思路,整理表达,反复操作。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教师要从一开始就教给幼儿正确的数学概念,例如,这学期学习长短排序,问幼儿“铅笔是怎么排的?”幼儿错误的说成“从小到大排”“从大到小排”等,我纠正了好几次,然而仍有个别幼儿无法正确表达,导致了幼儿语言表达的混乱和理解的偏差。使我感到,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理解每一个数学活动所表达的数学概念及其含义。在保证数学概念准确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加入表达,因为幼儿一但先入为主地记住了某个错误的概念,再想纠正就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再一个就是注意时间,因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这就要求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里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我们的教学用语必须简洁明了,让幼儿易学易懂,这样幼儿对数学的学习才能产生兴趣,同时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气氛,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从中发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特征,现象,同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用品及摆件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对数学有好奇心,这样才能让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这是学习数学的关键。

为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师就要让数学教学生动有趣,教师往往创设各种情境,让数学活动生动化、游戏化。这样可以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于情景化生活化、游戏化,数学课应用很广泛,创设的情境应能引导幼儿主动发现一些问题,使幼儿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本阶段小课题的研究还有待于完善,自己将不断努力,再接再厉,将本次小课题活动争做地更完善,更全面。

张莉

中二班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五)——《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逻辑性,而幼儿的思维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基于数学本身的特性和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学习数学应结合现实生活和借助于周围环境来开展。《幼儿园教育纲要》也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根据此要求我积极参与小课题《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工作,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幼儿只是一味的模仿和记忆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来开展数学教育。寻找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使数学活动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

本学期参加幼儿园青年教师赛教活动。通过观摩和交流,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数学活动《在生活中寻找数字》,让幼儿亲身观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整个的教学都以游戏为基础,体现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本次活动,幼儿参与性很高,知识掌握的很好。

对照自己的数学教学活动,我做了《幼儿园数学活动自我评价》,从目标上根据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兴趣入手从能力、认知、情感制定三维目标;活动准备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操作材料,让每位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过程做到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化,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并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已有知识水平我制定了几点计划:

1、提供教学活动相关的多种材料,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操作、探索并从中获得经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丰富数学区角材料,投放幼儿熟悉的材料如:木珠、玻璃球、雪糕棒、纽扣等,供幼儿自由活动。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3、活动过程以操作,游戏,情景为主,并运用小组讨论或集体活动等多种方式教学方式

在开展《有趣的图形》的系列活动中我能充分挖掘周围存在的图形,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等,并用各种颜色、形状的图形进行拼图,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在《按规律排序》的活动,我设计了去图形王国参加音乐会这一情景,在游戏中自然地渗透数学教育,让幼儿在游戏中以克服各种难题来了解规律的概念及可以按规律来进行排序,在这样的游戏情景中,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探索,轻松获得知识。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会有许多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机会。如:幼儿衣服上扣子的大小、多少;今天来了几个小朋友、缺席几个小朋友(数量、统计);使用完玩具之后进行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分类摆放,在小朋友排队时可以比高矮,或按高矮排序等等,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情景中获得到了数学知识和经验,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通过教研实践证明:生活化、游戏化,情景化的数学教育不仅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还能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幼儿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对于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第五篇:浅谈如何有效开展数学课堂练习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数学课堂练习

杨岩君 130411

(甘肃省万名教师培训工程)

【摘要】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该部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练习,从而来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强化。本文将避开“多、繁、杂”的课堂练习,从如何有效的开展课堂练习而展开论述。让数学课堂练习(包括依据标准展开的练习、温故性的练习、针对重点难点的练习、巩固新知识的练习等。)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关键字】有效性、课程标准、温故性、重点、难点、易错点、巩固新知识等。

课堂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更为显著。然而面对学校的实际,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开展的各项活动多,在校,数学老师根本找不到额外的时间,也根本“抓不着”学生。怎样解决提高质量又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这一矛盾问题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让数学课堂练习(包括复习练习、对新知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有效开展数学课堂练习的几种途径如下:

一、依据《课程标准》而展开的数学课堂练习

(一)、目的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应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中。由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同时,我们在练习设计中,目的性和针对性往往是相结合的,既要有目的性,更要有针对性,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首先,应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设计专项练习;其次,还应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练习。根据作业中普遍存在的薄弱进行专项习题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薄弱的知识点。

例如,在“平均数应用题”中,关键之处在“寻找总数量和总份数”,可以针对这个重难点设计寻找总数量和总份数的练习,让学生在比较、练习中明晰概念。又如,学生学习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后,容易把它和前面的“质数”混淆起来,也可以设计专项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对比,准确掌握知识。

(二)、层次性和整体性相结合

练习设计的好坏,直接体现在练习的层次性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化式习题,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向技能、智能方面转化。

同时还应该根据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利于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实践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练习的层次性还要和练习的整体性相结合。从学科教学任务的整体出发,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还要注意练习的整体性。数学知识结构本身逻辑性、连贯性比较强,我们还应该认真分析课题在本单元、本书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它们内部的相互联系、知识的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注意知识系统的整体性、连贯性。

(三)、趣味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在课堂练习中主动、轻松、持久、集中地投入到练习中来,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所以,练习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为了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我这样设计:有一天,猴妈妈从瓜田里摘了一个大西瓜。回家后,将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两份,正要分给两个孩子,突然,一只小猴子吵起来:妈妈,我要吃两块,一块太少了。接着另一个小猴子也吵着要吃两块。这下猴妈妈为难了,因为两只小猴子太小不懂得谦让,家里又只有一个西瓜。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帮助猴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呢?使学生对本练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学生兴味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愿。完全符合新课程思想:“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习题更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在教学活动要开放,课堂要开放,学生思维要开放。开放题的设计是开放式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开放题来为开放式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开放题的多向性、发散性有利于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凸现个性。合理设计开放题进行开放式教学,能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问题,把握知识点。

(四)、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依托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发展学生个性,就是要发展学生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富于冒险心、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还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问题。允许独立从事探索活动,不排斥学生的错误,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努力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的创新性作业。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我。实践性作业可以是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也可以不受课内学习内容的限制,更具有让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计划、探究、体验,学生对问题就会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都会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责任感都会大大加强。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还要注意练习题组的多样形式,如改错、竞赛、抢答、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既能增大练习面,又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巧妙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在平时教学中反思,不断归纳总结,以获得实施练习设计的最佳效果,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二、为学习新知识而展开的“温故”课堂练习

由“旧知”引出“新知”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我国数学课堂中,绝大多数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引入的,这符合认知规律,更加有利于学生建立新与旧的联系。课堂教学多以复习提问的形式开始,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在学生对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的“温故”中,逐步体现出学习新知识的意义,使学生有兴趣“知新”对小学生更是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起“引入”作用的“旧知”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已知数学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以实际问题的形式呈现。可以说,由实际问题引入新知识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深入人心。虽然由实际问题引入新知识本质也是由已知引出未知,但其中不仅包括已有知识,还包括实际的情景,使得新知的引出既来自于数学知识内部,又来自于数学外部,从而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数学的的实用价值。在“温故”课堂练习中应注意“启发,灵活多样”性。

温故课堂练习的活动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便于更好的开展新知识。如在复习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时,我可以设计了这样一道发展题: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8.88×0.125。学生想出如下三种解法后再让学生说思路,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1)8.88×0.125(2)8.88×0.125(3)8.88×0.125 =(8+0.8+0.08)×0.125 =8×1.11×0.125 =(8×0.125)×1.11 =1+0.1+0.01 =1.11×8×0.125 =1.11 =1.11 =1.11 三.针对重点、难点和易错的知识点而展开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训练活动,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领会、巩固、运用以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的选择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且基础、典型、新颖。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业的布置的时候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杜绝“一刀切”的习惯。

针对性原则

先调查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寻找学生知识的缺漏处和能力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重点内容,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查漏补缺,促进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练习时必须突出重点、难点和易错的知识,来进行针对性练习,从而达到注重实效。在练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存在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系统性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系统规划复习和训练内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

发展性原则

复习要重温学过的知识,但不是简单的重温,而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同时向外延伸拓宽,而且方法要灵活,有利于学生创新

四 为巩固新知而展开的课堂练习。

(一)、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

练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课堂练习活动的设计,要围绕着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练习设计,突破难点、掌握关键,使课时目标落到实处。

(二)精选典型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复习巩固知识经常是一个单元又一个单元反复进行练习,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达到教学目的,但实践告诉我们:这样只会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当他们遇到实际问题时仍是束手无策,这就是传统的“题海战术”忽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带来的结果。我们应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精选题型来训练知识点,例如,在教学了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我让学生试着计算 自己准备的圆柱形学具的表面积,先思考需要测量哪些数据,然后再测量实际数据,最后进行计算。这样得出计算结果后,所有求圆柱表面积的题目学生应该都会做了。在训练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他们理解该种题型,并要求学生写出解题过程后,分析给别人听,这样学生就能真正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在以后的应用中学会以“一变应万变”。

(三)依据新知识结合学生实际,对习题修改补充,优化组合。

教材上的习题虽好,但它是为一般学生所设计的。而我们所教的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智力情况各不相同,在掌握教材习题的编排意图后,还必须根据课时目标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对习题进行修改补充,重新优化组合。五 开展课堂练习应注意的地方。

(一)、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也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如运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还是以《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本来这一课都是计算教学,反复的计算练习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他们很容易走神。但我们可以把小孩子喜欢的小动物们引入课堂练习,如小熊维尼、小老虎、小猪博士等,让它们设置一些有激励性的闯关题,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不断取得胜利果实的喜悦中不知不觉闯过一关又一关,而且在闯关的过程中练习是层层递进的,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练习的机会。

(二)、联系实际,注意生活性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时常发现,学生在前二十几分钟的新授学习后,已经开始感到疲倦了,此时课堂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厌倦心理。为此,我们要对教材中的计算题做一些改编,引入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练习计算,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而为了解决问题,就必须经过正确的计算。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计算的必要性,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参与计算的积极性。如:教学《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图书馆场景,画面最后显示为例题图画,接着引导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学生交流汇报的同时电脑出示各种问题和相应的算式。这样把新知从实际生活中自然引出,以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作为探究对象,学生会更感兴趣,并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练习部分,我还是以图书馆场景为题材,在主题图上增加了一些信息,把课后的习题都串联进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课后习题,进一步掌握了计算方法。

六、小结:

怎样解决提高质量又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这一矛盾问题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让数学课堂练习(包括依据标准展开的练习、温故性的练习、针对重点难点的练习、巩固新知识的练习等。)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幼儿园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有效教学

    浅谈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内容摘要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育中,音乐教学属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开展音乐教学,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同时也促进了幼......

    小学数学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小学数学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保康县黄堡镇岞峪小学朱开翠 内容提要: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

    如何有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推荐5篇]

    如何有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提倡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数学教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其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教研工作

    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教研工作 “教研”是教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简称,教研工作是指导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的,以直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教育研究。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作为一......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的体育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的体育活动 教师:黎 阳 摘要: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适宜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正常生......

    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

    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作为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与其它体育活动形式相同的目的与任务,就是促进幼儿生长教育,增强幼儿体质。幼儿在户外进行体......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民间游戏

    幼儿园如何开展民间游戏 唐春娟 关键词:如何开展 民间游戏 在我们的童年一个沙包、一根棍子、一根皮筋就可以玩游戏,并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无穷的乐趣和美好回忆。我们靖州县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