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小编推荐)
浅谈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内容摘要:对小班幼儿来说,参与数学活动是他们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过程。《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现实世界,让幼儿在生活、游戏以及周围环境的真实情景中,亲历探究和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从而逐步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在小班幼儿数学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将数学教育活动生活化,娱乐化,从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去挖掘开展数学教育活动的资源,让幼儿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感受、体验来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 数学 有效开展 小班幼儿正处在思维发展的起跑线上,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缺乏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必须通过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的感知,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经验中去逐步形成。我们通过多种形式有效开展数学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及游戏中有意无意地、灵活地亲近数学,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终生受益。
一、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吸引幼儿亲近数学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将数学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巧妙抓住一日生活中的隐形时间引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挥整体教育功能。例如区域活动时按进区牌的对应标记找区,盥洗时幼儿踩着小脚印的标记排队等候,按标记找自己的小毛巾等,都是小班幼儿学习一一对应、比较等数学内容的机会;幼儿吃午点时我巧妙地将“神奇箱子变变变”的游戏贯穿于这一活动中。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摸到的饼干是什么形状?有的说是三角形,有的说是圆形,有的说是正方形的,还有的说是长方形的。在吃的过程当中,我继续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饼干变成了什么形状?在游戏的氛围中孩子们边细细品尝,边新奇地关注着饼干形状的变化,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和同伴比比个子的高矮、手脚大小等……这些一日活动各环节中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的数学因素,教师的有效利用使幼儿开始运用数学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自然、轻松、愉快的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模拟生活游戏是幼儿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掌握幼儿的认知特点,创设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区域环境,以此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幼儿玩得开心、玩有所得。我们经常利用“娃娃家”来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如让幼儿数娃娃的个数以及根据娃娃的大小给娃娃排队,对娃娃家的摆件进行分类摆放,以及对碗筷进行一一对应摆放。认识娃娃衣服的颜色,并按颜色对娃娃家的物品进行归类,让幼儿在游戏结束后,按颜色标记把物品放回原来的位置上。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也会变得很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会变得生动起来。通过参与活动,将小班数学知识加以生活化,对幼儿产生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引幼儿亲近数学。
三、利用主题活动,开展数学游戏活动 在小班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就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小班幼儿数学发展的要求与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数学情景,寓数学教育于幼儿的活动之中。
如在“我喜欢的水果宝宝”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水果店”情景,将水果按不同的颜色分类摆放,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利用小班幼儿对水果宝宝的超喜爱,进一步设计“小熊的生日会”活动,引导幼儿根据水果的大小、颜色、长短等特征给小熊制作漂亮的水果拼盘,按ABAB等规律对水果进行排序,感知水果排序的规律美;开展“送爱心水果”活动,引导幼儿把5以内的水果按数量进行分类,进一步理解5以内数字的实际意义。既丰富了幼儿的数学知识,又获得了朋友间要互相友爱,懂得分享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四、以游戏为手段,促使幼儿主动学数学。
有位教育家说过“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我们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把游戏融入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或者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教学游戏中,巧妙地运用孩子们的喜好,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比如在教幼儿认识5以内的数时,为了丰富数学活动形式,设计了“喂小动物” 找出小动物爱吃的食物的数学游戏,观察小动物身体上的点数卡,然后把相应数量的食物插进小动物帽子的洞洞,提醒幼儿边插边数数,直到把洞洞插满,最后说出小动物吃了多少东西。当幼儿出现错误时,也及时给予了纠正,从而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改编后的游戏幼儿玩得更感兴趣,更有实效性。如“小兔跳”是个传统游戏,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5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五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五下”。既运用了听觉又运用了运动觉来感知数量,这些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又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游戏化的数学学习氛围,不仅使幼儿轻松获得知识,还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五、启示与思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以学习数学为载体,以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为活动的引发点,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蕴涵在直观的、带有情节的生活游戏活动中,使他们在数学世界自由自在地探索,愉快地学习,从而感到无穷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我们将继续用热情的心去思考,用真实的情景去感染,引领他们在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研究道路上一路前行。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数学区域如何有效开展
幼儿园小班数学区域如何有效开展
王承坚
在数学区域中让幼儿充分的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开展游戏,而不是强迫幼儿按教师的意图去游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后的喜悦,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为他们创设一个开始与他人交往的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操作材料,教师在活动中进行及时的调整、关注与反思,不断充实活动区的操作材料,从而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关键词:数学区域、自主、探索、兴趣、材料、能力。小班幼儿学数学的目的是重视对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使幼儿能从问题出发,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学习,判断、决策、把数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因为幼儿数学教育更倾向于幼儿自身的感受,体验,关注幼儿感官的参与,强调幼儿直观的投入。小班数学活动区域的开展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有益的延伸和补充。所以通过区域活动不仅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还促使幼儿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它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针对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大量活动机会,让幼儿在活动区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但小班幼儿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兴趣常常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同一个游戏,往往只能玩几分钟或最多十几分钟。那么,怎样以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前提开展数学区域活动呢?
一、数学活动区域的内容应与近期的数学活动目标相一致。教师对本学期具体到本月的数学活动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要考虑设计达到某个目标的数学活动区。把教育意图贯穿到数学活动区内容,创设一个与数学目标相一致的良好环境。我班最近数学的学习内容主要是1-5的点数。于是我班创设了“给小动物喂食”,让幼儿分别给小兔,小狗,小猫等小动物喂食物,另外还创设了“给小猫钓鱼”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喂食物的数量,和钓鱼数量的点数,让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复习、巩固了近期的数学活动内容,而且,教师还能够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做到个别教育与辅导。在区域活动中通过 操作游戏既满足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学习交流的需要,又能使幼儿的学习经验及时得到复习巩固,更重要的是幼儿通过观察、探求与操作感知和体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有效的提高,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它不仅更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能够更生动地展现教材,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教师近期教学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数学活动区域的设置要符合小班幼儿各年龄的认知特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数概念不是幼儿学会的,而是他们自己感知的,而真正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情景应是幼儿自己感知数概念的背景,幼儿头脑中的数概念是来自当幼儿对其生活的现实进行逻辑数理化时的思维,是在逻辑数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抽象而建构的。小班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所提供的材料要形象、具体、直观。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好模仿,学习目的性差,任务意识淡薄。常常把动物也当成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他们常和“小动物”说话,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正因如此,我班在让幼儿1-5点数的区域活动中,设置了给小动物喂食物的情节,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复习了所学知识还可以跟动物说说话“小狗我给你喂了三根骨头”,“你吃饱了吗?”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也比较有耐心玩游戏。例如钓鱼就是利用游戏方法寓数的概念于游戏中,让幼儿通过把钓起来的鱼放入相应的小筐的过程中来学习和理解点数,所以说活动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区角活动的质量,我们应善于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及幼儿的需要、兴趣投放相应的材料。这样的游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愉快中学习。
三、结合教学活动,确定每周数学活动区的指导重点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们关注如何把数学活动区与当前的教学活动相结合,使数学区域活动更自然地融入教学活动,甚至成为课程的点睛之笔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班集体活动的时间相对较短,教师根本不能保证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某个知识技能,但是如果能把集体活动内容延伸到数学区域活动中去,幼儿就会有更多的操作时间和进一步探索的机会。例如,在“点数”这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把重点定在让幼儿根据物品的数量不重复的点数。我们在数学活动区投放一系列材料,其中包括集体活动中用到的“小猫钓鱼”,以充分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要,同时帮助幼儿发展点数能力。通过每周结合教学活动进行的有重点的指导,我们基本可以保证每个幼儿接触数学学习的内容。而对某种知识技能掌握不够好的幼儿,我们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创设层次丰富的数学活动区材料。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幼儿的数概念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投放不同的材料,创设一个有着丰富层次的数学活动区。而数学活动区材料是否丰富、可变,对于小班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操作及激发小班幼儿操作的欲望有很大影响。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特殊,他们对同一种物品或材料很容易厌倦,常被无关刺激所吸引,注意力容易转移。材料丰富可变,能引起小班幼儿兴趣、让小班幼儿喜欢、并乐于参与活动。通过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发展较慢的幼儿进一步学习某些知识技能,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而对于已经掌握某些知识技能的幼儿,教师也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满足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求。在区域活动前先制定好活动计划,并根据目标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材料,这些处理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准备,同时还注意到幼儿能力上的差异,同种材料的准备有深浅、在幼儿把喂动物的材料放在点子卡上时投放了。。(3个点)。。(4个点)。。。(5个点)的操作卡板,难易之分,使各个能力层次的幼儿都能接受并达到要求,还能根据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逐步增加难度,使幼儿的能力由低到强,技能得到逐步提高。小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在活动区活动中让幼儿充分的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开展游戏,而不是强迫幼儿按教师的意图去游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后的喜悦,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活动区的材料投放不一定要种类繁多,但一定是要幼儿感兴趣的,易于操作的。而且教育的目的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容易掌握。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新颖、安全、经久耐用的。通过观察孩子的区域活动中,我领悟到孩子也与成人一样有着丰富情感世界,但是由于小班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活动范围匮乏和狭隘,所以在为他们创设活动区时要贴近他们的生活,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同时时刻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开始与他人交往的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操作材料,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关注与反思,不断充实活动区的操作材料,从而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第三篇:浅谈小班数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浅谈小班数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襄樊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魏星月
现代幼儿数学教育不仅向幼儿进行的是数、量、形、时间、空间的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更是对幼儿兴趣、态度、动作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探讨建构式数学的方式,以及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形成正确的、初浅的数学概念,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各方面的探索,尝试在建构式课程下,开展好小班数学活动。
幼儿数学教育是幼儿教育内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教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教学方法理解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以往单列的数学教育纳入了科学教育领域内,并且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目标是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纲要》理念下,建构式课程中的幼儿活动大都是以“主题”形式进行,主题活动关注幼儿生活和兴趣,追求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幼儿智慧和能力的获得,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它既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也凸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但是,由于受长期传统的数学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师普遍认为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难于与主题相融合,因而始终将数学教学游离在主题活动之外。而且,对于刚踏入幼儿园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大多没有接触过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数学比较抽象、枯燥,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而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而有意记忆的内容反而记不住。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数学活动宜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中有意地亲近数学,在愉快的建构活动中走进数学的世界。
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快乐地投入构建数学活动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纲要》的精神实质,来培养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建构的主体。采用游戏化、生活化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参加数学活动,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周围环境中、各类活动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运用数学,发展幼儿的思维;如何在主题背景下,结合主题活动,关注幼儿的生活和经验,从主题活动、生活和经验中挖掘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让幼儿体会建构式数学的乐趣,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态度、能力、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此,我们大胆尝试,在主题活动进行中,挖掘内容,生成与主题相关的数学活动。
一、有效合理的开展数学活动
我们现在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单独的数学活动并不多,也不系统。有很多活动中涉及到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或需要用数学的方法来开展活动,如排列、统计等等。在活动中,往往会有数学的成分蕴涵其中。因此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生成一些数学活动,选取部分好的题材,开展建构式的数学活动。
1、主题活动中生成数学活动
《建构式课程》中,我们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精彩的活动内容吸引幼儿的兴趣。从中也生成了许多数学活动。如:《甜甜蜜蜜》这一主题中,我们利用糖果着一资源来开展活动,生成了“糖果宝宝回家”、“糖果宝宝有几个”等数学活动。在开展这个主题时,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带来了许多糖果,我们就在想,糖果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不妨让他们自己给糖果分分类,就把请幼儿自己带来的糖果,分类摆放,再把和小朋友一样的糖果集合,生成了“糖果宝宝回家”这个活动。让幼儿自己数一数,你带来了几颗糖,棒棒糖有几颗、芝麻糖有几颗等,数的时候,还有几个孩子在比,你带来的糖多,我带来的糖少,幼儿在不知不觉构建着。
2、寓数学教育于日常生活中
幼儿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过程中了解世界的,他们很早就开始按大小、颜色、形状、空间位置和其他特征区分物体,认识周围世界的基本结构与秩序,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资源,随时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有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的。如在拍皮球时,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发现皮球是圆的;校园里开了很多花,小朋友没办法数清,我们可以教他们用“许多”来表示;再如小朋友由高到矮排队;盒子从大到小往上叠;这些都是幼儿自己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老师只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就能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盥洗、餐点、睡眠等,我们教师就可以集合这些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如:
1)、在幼儿吃餐点时,请幼儿轮流分饼干,如:给每位小朋友分两块饼干等。中午吃饭时,请幼儿自己分碗、碟,如:给每组放六个碗等。教师有针对的让每个幼儿都能轮流到,既让幼儿练习了点数对应比较又使教师了解了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
2)、为每位幼儿编上学号,在晨检袋的插牌位置写上幼儿的学号,这样幼儿在入园后将牌插在有自己学号的晨检袋中,当幼儿都认识了自己的学号后,教师便有意识的在幼儿经常使用的物品(如:杯子、幼儿用书、油画棒等)上写下学号,请幼儿认一认、找一找,这样幼儿在拿杯子、拿书包时,对数字产生了兴趣而且轻松的认识了数字。
3)让幼儿做老师的小助手,请小朋友帮老师分发学习用品。例如:分手工纸或画纸,老师便请每组一个幼儿先数一数自己组的人再按自己组的人数数出相应的纸张并分发给每个幼儿。
3、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意的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构建着知识。为此,小班的数学活动更应游戏化。首先应有一个游戏化的名字,只有名字游戏化设计出来的活动才富有游戏性。例如,在一个图形拼合的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参与活动,我设计了《图形宝宝坐火车》这一富有游戏性的题目。有了这样的题目,设计活动时也能围绕主题设计,使得活动生动起来。在整个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感知图形的拼和(给图形宝宝找家)——大家探讨如何使图形娃娃不大不小正好住满家——送图形娃娃坐满火车,这一系列的情景展开。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小朋友的积极性特别高,完全激发出了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在这种拼 3 拼、说说、玩玩的游戏过程中他们获得了所学知识,使他们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乐趣,体验了建构的乐趣,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创造学习环境、激发操作欲望,在区域活动中建构快乐数学 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在实施数学教学活动时总会利用或多或少的操作材料,我们应慎重考虑数学活动中的材料选择,要将材料的作用彻底发挥,能使孩子在材料的辅助下掌握教学活动。并激发幼儿与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积极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索数学奥妙的愿望。
于是,我们在区域内投放大量活动材料。
1、投放在集体活动时运用过的材料到区域内,让幼儿意犹未尽时,可以继续去操作;
2、投放多层次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集体活动过后,可以深入探索,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深一层地操作、探索;
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这说明幼儿的数学学习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而且必须经过长期地思考、操作才能达到目标。我们教师不但要重视集中教育活动,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将材料投放在区域中,幼儿可以随时进行自主地操作、探索,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投放一些自主学习的材料,如:数字宝宝、图形宝宝、趣味串珠等。幼儿往往会被一些有趣的东西吸引,于是,我们搜索了大量简单、有趣的、又适合小班幼儿探索的物品投放到区域。让幼儿自己去看一看、玩一玩、想一想,让幼儿自己玩的时候,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幼儿对区域内的材料很感兴趣,老爱去操作,拿着自己要操作的材料,研究上老半天,一个发现问题,其他的孩子也会围过去,七嘴八舌的开展讨论,有时还会来问老师。还有些孩子,被有趣的玩具吸引,抱着玩了老半天,还有做小老师。如:在区域内投放“图形宝宝”。我们将图形做成彩色的,并画上眼睛嘴巴等,这样“图形宝宝”很可爱,刚刚放到区域时,孩子们都抢着玩,一开始他们只会拿在手里放来放去,觉得好玩,慢慢地他们会说“我有几个”、“我的是什么颜色的”、“我这个是什么形状的”,后来,他们还拿着“排队”。在这个过 4 程中,孩子从不认识,到有兴趣,到认识,再到尝试运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正是体现了建构式的数学方式。
三、充分发挥家长资源
幼儿的数学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家庭中数学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孩子在家中构建数学活动。开学初,在家长会上,和家长达成一致,将幼儿用书中的《数学》一书充分利用起来,但由与这本书,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单靠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是不够的,在和家长们商讨后,我们决定由父母一对一地和孩子去完成,在成人的陪伴下,幼儿自主的进行操作、构建。每周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家完成一次数学操作。这不仅是一次家庭数学活动,更是一个亲子过程。拉近了家长和孩子的距离,也让家长们更了解了建构式学习的方式,通过幼儿在家和父母一对一操作、巩固,对集体数学活动掌握得更透彻。
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包含了大量学习数学的好机会,家长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不断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例如:引导孩子发现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很多房子的屋顶是斜的,各种日用品的形状、颜色、大小不同。和孩子散步时观察树有高有矮、有粗有细。去动物园玩时,引导孩子发现不同动物的数量是多少,什么动物多,什么动物少。闲暇时和孩子玩数字游戏,让孩子们比较数的多少、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等知识。买东西时,可让孩子参与购物,认识自己要买的东西的价格,数量等。另外,家长们还可利用吃饭、睡觉、节假日等机会对孩子进行数、的生活情景中可获得大量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增强了求知的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时间、年月日等的相关数学知识的教育。在家长的指导下,幼儿在轻松自然的学会了很多数学知识。
作为老师或家长一定要做个有心人,不断地提高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并有意识地创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思考、猜想、讨论、实践等,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幼儿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主动积极,让孩子正真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体,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为将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开展
第四篇: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
《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2013-03-21 21:25:32)
经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课题组各位成员对小课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她们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反复实践,在各自数学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收获颇多。这一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时,我们就小课题内容,回顾总结前期工作,展望后期工作,做了如下阶段性的总结。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一)——《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
今年我参加了幼儿园的小课题“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教研活动,活动一晃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收获颇多。下面就自己参与小课题的具体工作做如下小结:
1、确立目标,制定计划。
在一开始做这个课题时,我有好多的困惑与苦恼,每次对课题的内容把握不是很好,没有真正明白我所负责的课题是怎么回事儿。可是经过几次的研讨、互相交流,我终于理解了课题的真正内涵—寻找自己开展数学活动中的问题,通过研究有效开展数学活动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于是,我对本学期的数学活动任务做了认真的对比和研究,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而可行的活动计划并在活动中按照计划一步步实施下去。
2、课题从身边入手,在情景,游戏中体验数学,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的,在数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首先从孩子的身边、和生活中发现数学,使数学生活化、情景化,并设置生活场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让他们在数学区域进行操作,亲自动手,譬如:在主题“有趣的生活”中排序一节里,我运用了孩子们喜欢的水果—-苹果、梨、小草莓等进行排序,并设置了障碍—大树,把它们情景化,拟人化,让他们先看看小水果的排列规律,再猜猜哪个调皮的水果藏在了大树后面,并把它找出来,这节活动孩子们兴致很高,学习兴趣很浓厚,不但找出了小水果的排列顺序,而且还给小水果重新设计规律,进行再次排队,活动效果很显著。
在“数学王国旅行记”和“彩色的世界”主题中—《单双数的认识》一节里,我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在玩游戏《排队找朋友》时,孩子们兴致很高,按老师的要求排好队,进行两两找朋友,请全部找好朋友的队站在一起,最后请剩下一个人找不到朋友的队站在一边,这时告诉孩子们,两人两人全部拉成朋友的队是双数队,而总是剩下一个人找不到朋友的,是单数队,依次游戏加深单双数的概念,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因此,这节活动孩子们不但印象深刻,掌握也很牢固。
在“多彩的秋天”的主题中,孩子们学习6以内的分解组成及加减,我利用季节变化,请孩子们捡树叶在课堂活动中应用,是孩子们既学到了知识,又知道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收获也是颇丰的。
在认识钟表时,我结合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的活动时间,让孩子们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并知道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3、课题的收获。
经过这一阶段的研究与实施,在课题研究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还掌握了对1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书写、认识单双数、二等分、四等分、6以内的分解组成及加减、相邻数、序数及时钟的认识等内容,不仅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了,而且探索数学的愿望也增强了。
总之,在小课题研究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虽有一定的成效,但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把小课题后续工作继续开展下去,希望与大家共勉。
陈清亮 大一班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二)——《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通过这一阶段数学小课题的研究,我了解了很多幼教知识理论,为我的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明了方向。
首先通过研究,使我明确了3—6岁幼儿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能够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努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开朗的性格、文明的习惯、积极的探究欲望、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以及可持续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自己的活动目标。
2、让幼儿感知数学来自生活,用于生活,感知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例如幼儿在参观玩建筑物后,我及时提问:这各建筑都有什么形状?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加学习数学的趣味性,3、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数学,让幼儿紧密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数的信息,体会数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例如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表,有闹钟。爸爸妈妈有手表有手机,家里电视机的遥控器上面也有数字,洗衣机上面也有数字等,它们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小朋友可以给老师讲一讲他们各代表的意思,感知其中的乐趣。
4、幼儿数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起探究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所以我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例如在整理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再如整理图书是按照大小摆放,家里来了四位客人应该那几个杯子让客人喝水等等,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5、让游戏走进课堂。游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所以我经常和幼儿交流,了解他们的游戏需求,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例如在数学活动中让幼儿认识单双数时,就采用了游戏找朋友和占圈这两个游戏,幼儿的情趣高涨,兴趣很浓,学习的也快,掌握的也很牢固。所以努力创设情景,使幼儿的数学活动趣味化、游戏化在数学活动中十分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参与小课题研究的具体情况,不足之处请多多指导。
高建霞
大三班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三)参与小课题《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使我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在教研活动中能够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动手动脑大胆探索精神,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为目标。我还从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入手,寻找培养幼儿数学学习的策略,运用“将数学活动游戏化,情景化,生活化”的理念设计数学活动,让数学活动走向“生活化”、“情景化”、“游戏化”,现就小课题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9月份开展了数学小课题《开题报告》
开学初,参加了数学组《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开题报告,我们知道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知道了研究数学课题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到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在这次学习中,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作为老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业,还要认真参加教学研究,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己,改进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二、自我评价和反思
十月初我园开展了《数学活动自我评价》,就参加了区级赛教优秀课例进行展示。通过观看优秀课例,我们进行了自我评价、共同讨论,课后反思,大家各抒己见,发挥着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如何上好一节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通过互评互相学习,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
三、观看观摩课 十一月中旬,单位组织了青年教师赛教活动,通过我们自己准备的课和观看其他教师的观摩课活动,我感觉到大家都在更新理念,设计出新,改变了以往的数学教学模式,让我们的数学活动一下子丰富了起来。其中我对一节数学活动《有趣的拼图》影响很深,这一节课以情景游戏贯穿始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拼图。在拼图环节中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小朋友们都摆出了各种各样图画,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思维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创新思维。而教师始终以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出现,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比较认真、积极参与创作,但还有个别幼儿独自想象创作不够,还有待提高,总之这一节课幼儿积极性很高,知识掌握的也很好。
四、制定班级教研计划 针对小课题的教研内容,我们融入了本班的教学计划和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班级教研计划,同年级组参与教研的教师共同研究数学活动内容及问题的提出,对小课题有了新的看法,对研究教学方法和步骤有加入了新内容,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做到了细化,让每一个活动都能落实到具体实践操作中,让活动有计划有明确目的,能如实顺利开展。
五、幼儿数学活动兴趣的培养
大班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我们在引导幼儿时,应该用通俗浅显易懂的事来指导幼儿,这时,我们应该把有而感性却事物放在首位,兴趣是抓住幼儿学习的关键,在这一学期中,我用角色扮演、鲜艳的图片、故事、丰富的教学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用游戏贯穿教学,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六、数学活动走向生活化、游戏化、情景化
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孩子去发散思维,让孩子去大胆想象,让孩子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如在分解教学活动中,让小朋友自己分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你分给了谁?还可以怎么分?还有谁和她分的不一样?让幼儿大胆尝试,引导幼儿学习。
在学习序数、顺数、倒数的活动中,我用游戏贯穿始终,用踩数字方块,顶沙包顺着数过去,倒着数过来。幼儿玩的兴高采烈,知识掌握的也很好。总之幼儿的天性爱玩,注意力时间短,对此设计活动时,用幼儿喜欢游戏,在玩中学习。
情景化的教学,就是借助情景活动的内容,融于教学活动中。对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用情景化教学,让幼儿参与进来,让学习不是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乐趣。如在《快乐时钟屋》这一节数学课中,让幼儿扮演小白兔和小蜗牛,比赛看谁拨的既准确又快,看谁是小白兔谁是小蜗牛?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置身于游戏中,快乐地学习。
总之,通过小课题的教研工作使我认识到:一节优秀的活动课,是需要不断的改进才能精益求精,在实践活动中总结自己的优点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反思和总结才能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积极认真地参加数学教研活动,不断地完善自己,虚心接受同行的指导和评价,将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使自己的专业成长地很快。
刘昭
大二班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四)——《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 时间过得真快,回首在刚开学时园内组织我们各位老师进行了教研活动学习,我们的盲目到教研活动如火似荼、井井有条的开展,已经经过几个月了。在这几个月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中班数学进行了《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我们从开学初教研计划的制定并认真付之于行动中,使我在驾驭数学活动的能力,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将本阶段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每周四召开的教研活动我能积极参加,认真听取每位教师的心得体会,按时按点完成园内教研活动布置的各项任务,并做好每一次的活动笔记。
在园内中青年教师赛教活动中,每位教师教态大方,各种教具新颖,吸引幼儿,也感染着我。为了使教学生动有趣,大多数教师的活动体现“将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化”的原则。各位老师巧用多媒体,可以更直观的再现客观事物与现象,运用生动趣味和鲜明色彩性的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注重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使我受益匪浅。针对教学进行“幼儿园数学活动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寻找“幼儿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开展“将数学活动游戏化,情景化,生活化”活动设计等一系列研究。
在这次数学小课题的研究中我发现:对于平日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活动中的多个环节都需要幼儿表达,对教师讲的操作规则理解,操作过程中需要同伴帮忙。我还发现数学活动幼儿采用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解决问题时,同一操作活动甚至会得到多种操作结果,在出现多种方法和结果时,幼儿往往会与同伴辩论,只有通过辩论,幼儿才会逐步理解思路,整理表达,反复操作。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教师要从一开始就教给幼儿正确的数学概念,例如,这学期学习长短排序,问幼儿“铅笔是怎么排的?”幼儿错误的说成“从小到大排”“从大到小排”等,我纠正了好几次,然而仍有个别幼儿无法正确表达,导致了幼儿语言表达的混乱和理解的偏差。使我感到,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理解每一个数学活动所表达的数学概念及其含义。在保证数学概念准确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加入表达,因为幼儿一但先入为主地记住了某个错误的概念,再想纠正就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再一个就是注意时间,因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这就要求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里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我们的教学用语必须简洁明了,让幼儿易学易懂,这样幼儿对数学的学习才能产生兴趣,同时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气氛,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从中发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特征,现象,同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用品及摆件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对数学有好奇心,这样才能让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这是学习数学的关键。
为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师就要让数学教学生动有趣,教师往往创设各种情境,让数学活动生动化、游戏化。这样可以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于情景化生活化、游戏化,数学课应用很广泛,创设的情境应能引导幼儿主动发现一些问题,使幼儿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本阶段小课题的研究还有待于完善,自己将不断努力,再接再厉,将本次小课题活动争做地更完善,更全面。
张莉
中二班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五)——《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逻辑性,而幼儿的思维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基于数学本身的特性和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学习数学应结合现实生活和借助于周围环境来开展。《幼儿园教育纲要》也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根据此要求我积极参与小课题《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研究》工作,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幼儿只是一味的模仿和记忆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来开展数学教育。寻找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使数学活动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
本学期参加幼儿园青年教师赛教活动。通过观摩和交流,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数学活动《在生活中寻找数字》,让幼儿亲身观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整个的教学都以游戏为基础,体现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本次活动,幼儿参与性很高,知识掌握的很好。
对照自己的数学教学活动,我做了《幼儿园数学活动自我评价》,从目标上根据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兴趣入手从能力、认知、情感制定三维目标;活动准备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操作材料,让每位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过程做到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化,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并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已有知识水平我制定了几点计划:
1、提供教学活动相关的多种材料,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操作、探索并从中获得经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丰富数学区角材料,投放幼儿熟悉的材料如:木珠、玻璃球、雪糕棒、纽扣等,供幼儿自由活动。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3、活动过程以操作,游戏,情景为主,并运用小组讨论或集体活动等多种方式教学方式
在开展《有趣的图形》的系列活动中我能充分挖掘周围存在的图形,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等,并用各种颜色、形状的图形进行拼图,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在《按规律排序》的活动,我设计了去图形王国参加音乐会这一情景,在游戏中自然地渗透数学教育,让幼儿在游戏中以克服各种难题来了解规律的概念及可以按规律来进行排序,在这样的游戏情景中,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探索,轻松获得知识。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会有许多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机会。如:幼儿衣服上扣子的大小、多少;今天来了几个小朋友、缺席几个小朋友(数量、统计);使用完玩具之后进行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分类摆放,在小朋友排队时可以比高矮,或按高矮排序等等,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情景中获得到了数学知识和经验,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通过教研实践证明:生活化、游戏化,情景化的数学教育不仅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还能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幼儿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对于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区分左和右
整个活动贯彻《纲要》中所说,“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发展和提高”,我提供了大量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2、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手环人手一个,竞赛用的物品——星星、气球、贴纸等,活动场地布置左右边上挂东西。活动过程:
一、谜语激趣。
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
二、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1)请小朋友举起拿笔的那支手,招招手。
(2)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3)请伸出左手摇一摇。
(4)竞赛游戏:“听口令”。(选择自己喜欢的手环颜色,然后找同样颜色的队坐下。)a、把手环戴在右手。
游戏规则:听口令举手,(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手,你举右手等。)b、全部都对了,得一颗星,有错不得星。
2、区别左右脚。
(1)交流身体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有分左和右的?
(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脚)
(2)竞赛游戏:点鼻子。(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眼,你点右眼等。)
(3)小结:知道左和右,左手这边是左边,右手这边是右边。
三、感知左边、右边。
1、交流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a、你的左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左边有什么?
b、你的右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右边有什么?
2、改变方位再交流左右边有什么?
四、总结
评出冠军队和亚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