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
A.商代
C.夏朝
B.周代
D.春秋
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C.许慎 D.朱熹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
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n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10.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中国古代的《学记》 B.古代印度的《吠陀C.柏拉图的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想国》
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D.《教育论》
14.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5.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首先提出。
A.保罗•郎格朗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1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7.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康德 D.洛克
18.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19.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
A.杜威
B.赞可夫
C.夸美纽斯
D.布鲁纳
21.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
22.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哪个国家翻译过来的()。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23.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
2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5.我国现代学制产生于()。
A.汉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末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
A.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
C.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
D.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
E.教育自由化
2.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有教无类
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A.前制度化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及教育
D.制度化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5.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A.定义
B.思索
C.苏格拉底讽刺
D.助产术
E.启发
6.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
A.库姆斯
B.伊里奇
C.杜威
D.保罗•郎格朗
7.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模仿性
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E.复杂性
8.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A.无阶级性
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E.在特定场所进行
9.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E.教师素质现代化
10.“旧三中心论”一般指赫尔巴特所强调的()。
A.教师
B.教材
C.课堂
D.学生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________的社会活动。
2.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系统的形成。
3.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壬寅学制”及________。
4.瑞士教育家________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的、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5.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________。
6.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________。
7.《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的教育代表作。
8.在我国首次规定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制的学制是在________年。
9.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和佛教手中。
10.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制度化教育 2.教育学 3.(狭义)教育 4.教育民主化 5.“白板说”
五、简答题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2.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4.怎样实现教育的民主化?
5.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六、论述题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3.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在我国,学校最早出现在商代。
2.D[解析]古代希腊的两个国家斯巴达和雅典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3.B[解析]由教育发展史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4.A[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
5.A[解析]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B[解析]“教育”一词,据考证,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7.C[解析]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8.B[解析]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9.A[解析]由教育学常识可知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文”。
10.A[解析]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11.C[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12.B[解析]根据学校教育制度常识可知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
13.C[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4.D[解析]教育多元化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15.A[解析]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先提出。
16.C[解析]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17.C[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 7 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18.A[解析]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将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结合起来,主编了《教育学》。
19.D[解析]我国于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20.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常识可知,“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是普及教育思想家布鲁纳提出的。
21.D[解析]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22.D[解析]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日本翻译过来。
23.B[解析]隋唐建立科举制。
24.C[解析]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25.D[解析]我国现代学制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
二、多项选择题
1.ACE[解析]教育民主化体现两方面,一方面指让所有人都受到平等的教育,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追求教育自由化。
2.BCE[解析]见大纲对中国古代教育学的介绍,“兼爱”是墨家思想,“教学相长”是《学记》提出的。
3.ABC[解析]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才出现的,教育的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4.ADE[解析]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5.ACD[解析]苏格拉底提倡争辩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6.AB[解析]库姆斯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7.BD[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因此它具有意识性和社会性。
8.ABCD[解析]由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特点可知ABCD选项均对。
9.ABCDE[解析]教育现代化包括(工艺、设备、手段、管理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10.ABC[解析]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一般被称为“旧三中心论”。
三、填空题
1.培养人 2.学校教育 3.癸卯学制 4.裴斯泰洛齐 5.教育理念 6.卢梭 7.洛克8.1922 9.婆罗门教 10.杜威
四、名词解释
1.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2.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移动。
4.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自由化。
5.“白板说”: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五、简答题
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
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2)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
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学的创立有一个历史过程,前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
4.为了实现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要做到教育的普及化,另一方面要达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教育普及化可以说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如果说教育的民主化是旨在保证每个社会的公民及其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政治理想的话,那么教育普及化则是保证人们真正享有这一权利的现实基础。教育民主化必然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互动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选择转向注重培养,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有:(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答案要点]:
(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它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3.[答案要点]:
该观点是错误的。
(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有教育实践,他们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2)教育理论对教育工作者意义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它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它有助于树立科学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定理论基础,缺少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效;(3)孔子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温故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都是他总结经验后提出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 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 是古代()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21.“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
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二、填空题
1.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___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____,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____、____、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4. 广义的教育包括、____ 和____。
5. 《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____ 名称。
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____ 》和1904年的《____ 》。
7.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____ 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和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8.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
9.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____。
10.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____。
1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____。
12.先秦时期,以____ 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____。
14.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____ 中。
15. ____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1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____ 著作 中。
1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____ 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 著作《政治学》中。
18.教育学是一门以____ 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 的科学。
19.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____。
20.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____ 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____。
21.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其代表作是____。
22.法国____ 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其代表作是《爱弥尔》。
23.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____。
24.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____。
25.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____,其代表作是____。
26.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 和____ 基础之上的教育家。
27.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我们称为____。
28.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____ 在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完全相反的观点,我们将他的观点称为____。
29.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了《教育学》的教育家____是。
30.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____ 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和前苏联的____ 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1.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____ 理论,和前苏联的赞可夫的____ 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2.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 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 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三、简答题
1.试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达的教育特点?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在教育上,孔子关于“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等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古代影响极深,对现代的中国教育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3.近代教育的特点?
近代教育有如下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条件。
(3)教育的世俗化;与共了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四、论述题
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2/3以上的国家实行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后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步发生变化。在形式上、内容上、入学目的和考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随着一次性教育相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正在缩小,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就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加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2.试述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终生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的中青年都脱除文盲运动。(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选择、填空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D
5、C
6、C
7、D
8、D
9、D 10 A
11、A
12、A
13、A
14、C
15、A
16、B
17、C
18、C
19、D 20、A
21、A
22、A
23、A
24、A
25、B
26、C
27、A
28、C
29、D 30、A
31、A
32、D
33、D
34、B
35、C
36、D
37、B
38、A
39、B 40、C
41、B
二、填空题:
1、学校教育
2、一定的社会要求
3、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4、家庭 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5、学校
6、《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 7、1902、1904
8、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9、礼、乐、射、御、书、数
10、六艺
11、四书
12、墨翟
13、苏格拉底
14、《理想国》
15、柏拉图
16、《政治学》
17、亚里士多德
18、教育现象、教育规律
19、《大教学论》20、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1、卢梭、《爱弥尔》
22、启蒙主义
23、洛克
24、洛克
2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6、伦理学、心理学
27、儿童中心主义
28、杜威、儿童中心主义
29、凯洛夫 30、布鲁纳、赞可夫
31、课程结构、教育发展
32、法律形式、免费
第二篇:《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制作人:毛燕庆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2.“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可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哪本教育名著?()A.《爱弥儿》 B.《教育漫话》 C.《普通教育学》 D.《人的教育》
3.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传授知识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形成技能 D.培养个性
4.强调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潜在课程
5.()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A.初中 B.婴儿 C.小学 D.幼儿园
6.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7.决定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是()。A.劳动任务 B.工作性质
C.劳动对象的特点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8.个人活动包括()。A.体育竞赛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制作人:毛燕庆
B.学科小组 C.科普讲座 D.写日记
9.依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A.探究性活动 B.发现性活动 C.训练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10.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1.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A.孔子 B.墨翟 C.董仲舒 D.朱熹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基础垂课程是()。A.广域课程 B.必修的课程 C.相关课程 D.选修的课程
16.提出非学校化观念的是()。A.赫尔巴特 B.伊里奇 C.怀特海 D.克伯屈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制作人:毛燕庆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素质教育的核心是__________。
22.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文法、__________、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3.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__________发展。24.课外小组活动主体可分为学科小组、__________、艺术小组和体育小组。25.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__________作用。26.课外辅导是对__________的补充和延伸。
27.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的进程可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和__________。28.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
29.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做出的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包括质的评和量的估计。这项工作被称为__________。
30.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__________的关系。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
32.战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但现在很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33.学习问题的理论是教学的基本理论,历代中外教育家曾以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对教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制作人:毛燕庆
学过程作过种种的探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34.人们的思想观点和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认识,都需要以一定的感觉为基础。()
35.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36.任课老师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十分了解,在德、智、体等方面全方位地养成学生的素质。()
37.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38.教学中的启发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
39.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
40.小学生的学习是无目的、无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不用遵循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为什么说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42.根据课程的任务和课程的制定者,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43.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44.简述设计教学法。45.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46.试分析义务教育的意义。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B4.B5.C6.C7.C8.D9.C10.A11.A 12.C13.C14.B15.B16.B17.C18.B19.B20.C
二、填空题
21.培养创新能力 22.修辞 23.心理 24.技术小组 25.辅助 26.课
27.创造性练习28.专业
29.班主任工作总结 30.促进
三、判断题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制作人:毛燕庆
31.√32.√33.×34.×35.√36.×37.√38.×39.√40.×
四、简答题 41.【答案要点】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其 原因在于:第一,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这种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接受环境的影响并获得发展的。人在实践过程中既接受环境的影响,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另一方面表现在人是按照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在这些知识、经验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和兴趣等接受环境影响的,因此,同样的环境在不同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第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也是自发的、零星的、无计划的、无目的的、不系统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环境影响的这种特点,往往使人的发展具有两极性:既可以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使人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环境的作用是有限的。42.【答案要点】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1)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拓展型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关注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全方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2)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国家课程是指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属一级课程,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学校课程是学校自身研究开发的课程,又称校本课程。43.【答案要点】(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44.【答案要点】设计教学法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45.【答案要点】课外活动具有如下特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从内容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五、论述题 46.【答案要点】 义务教育的意义是:
第一,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制定义务教育的制度,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年限,基本上是由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所决定的,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实行义务教育的根本条件。第二,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一个国家公民的民主生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的这种民主生活就是要建立在教育机会均等、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民主基础之上,并通过法律形式来加以保障的。义务教育是建立一个国家民主生活的基础和工具。
第三,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作为国家的公民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这种思想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清楚的,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儿童与少年的受教育的权利时常会受到侵犯。实施义务教育从法律上维护了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也要求公民履行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应尽义务。
第三篇: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 期末作业考核
满分100分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
答: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基本走向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五、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2、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
答: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社会需要其未来社会成员都是理想的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个人也需要适应社会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发展;学生是未完成的社会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答: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村的时代,教育培养人必须要具有国际的视野,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但在今天的时代里,还存在国与国的竞争和差别,还存在阶级和利益的冲突。教育还必须主要为本民族和本阶级服务。倡导培养“世界公民”是不正确的。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答: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是科学,人类继承和掌握科学的最基本方式是教育。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思考的能力和劳动的能力,而提升这两种能力的是生产力水平、是科学。如果人类放弃教育,将一步倒退到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从人的本质角度讲,就是想低级动物的倒退。所以,从人的本质角度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 人只有通过教育 才能成为人。
三、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实现条件。
答: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第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第二,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的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地投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同时,学校教育又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既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这样就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第三。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它是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又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因而,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第四,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面发展。教师通过有意识地鼓励神经类型弱、反应迟缓、胆怯、积极主动性差的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回答提问,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变得活泼、主动。第五,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它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因素。学校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以使他们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正因如此,有人提出了“教育万能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17世纪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18世纪德国的思想家康德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把教育视为人的发展的决定因素,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因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条件综合作用和人的多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只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理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
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13岁少年奇奇(化名)由于在校打架等问题受到老师的处理。老师的做法是,让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就“要不要奇奇继续留校读书”的问题进行表决。由于没能够通过表决,奇奇的父亲只好给孩子另外找了一所学校去上学。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答。这是典型的违背义务教育法的行为,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是帮助学生获得发展,而不是把犯一点错误的学生赶出学校。
2、某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说“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答:该教师观点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将“私”与“公”对立了起来,没有让自我从我个人扩展到更宽泛的大我,在“学
生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与“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之间没有贯通的可能。如果第一个命题不能在第三个命题中得到超越,没有在第三个命题中重新理解,如果不把自我看作动态超越的概念,那么,“自己”与“别人”就无法沟通,“我”就不能扩展为“我们”,第一个命题便只能停留在培养“单子式”主体人格上,最终难免堕落为自私自利者
第四篇: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C)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国家课程 D.综合课程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B)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 D.同事关系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A)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 和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6. 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是:(B)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7.认为学生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个性等方面出发安排教育教学活动,这种观点属于:(B)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论 D.双主体论
8.(C)世纪以后,班级授课制逐渐成为各国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A.15 B.16 C.17 D.18 9.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于:(A)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理教育法 D.奖惩激励法
10.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A)
A .课堂教学 B.班 C.课 D.时 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B)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
12.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A)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
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1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D)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14.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A)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5.(A)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特殊范畴说
16.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B)
A.教学大纲 B.教育目的 C.教育预测 D.教 学目标
17.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C)A.显性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1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可接受原则
19.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A)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夸美纽斯
20.教学本质的核心特征是:(C)
A.科学性 B.系统性 C.育人性 D.量力性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教育价值观:(AC)
A.社会本位 B.理性价值观 C.个人本位 D.感性价值观 2.教师的职业形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D)
A.道德形象和文化形象 B.教育者 C.政治形象 D.人格形象
3.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是:(AC)
A.说课 B.调查问卷 C.评教 D.考试
4.师生关系是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系,其主要包括以下关系类型:(BD)
A.社会关系 B.伦理关系 C.伙伴关系 D.教育与心理关系
5.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集中学习,它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AB)
A.学习的组织性与依赖性 B.学习的间接性与基础性 C.学习的被动性 D.学习的积极性 6.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是:(AB)
A.以评价促发展 B.自主发展 C .职前教育 D.入职培训
7.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AC)
A.分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 .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8.以下属于文字教材的是:(AB)
A.图表
B.讲义
C.课件 D.磁带
9.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AD)A.充分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差异 B.按时进行家访 C.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进行教学 D.面向每一个学生 10.下列属于教育学的专业期刊的是:(AB)
A.《教育研究》 B.《中国教育学刊》 C.《中国教师报》 D.《中国教育报》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教师劳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2.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
(×)3.“课程”与“课”是同一概念,“课”是“课程”的简称。
(×)4.学校的建筑属于显性课程。
(√)5.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6.“传授--接受”模式是现代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之一。(√)7.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8.学生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9.班风属于班级的成文制度。
(×)10.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会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四、简答:(每小题6分,考生可以任选其中3个小题,共18分)
1. 上课的常规要求有那些? 答:①上课前准备要求。(1分)
②按时上下课的时间要求。(1分)③教师侯课要求。(1分)
④上下课师生的礼貌要求。(1分)⑤课堂上的纪律要求。(2分)2. 板书的设计策略是什么?
答:①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综合使用。(2分)
②提炼准确。(2分)③形象实用。(1分)④形式美观。(1分)
3. 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1分)
②以直观感知的方法。(1分)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1分)④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1分)⑤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2分)(如回答为具体方法,也可酌情给分)
4. 学生作为人与作为学习者的本质属性各是什么? 答: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属性: ①学生是有自主性的人。(1分)②学生是完整的人。(1分)③学生是有差异的人。(1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特有属性: 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分)
②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1分)
五、论述:(每题12分,12×1=12分)
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有哪两大类?就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谈谈你的看法。
答:
1.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两大类是个人本位价值取 向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其中个人本位价值取向是指把个人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个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一种主张。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是指把社会的价值看成高于个人的价值,并把社会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4分)
2.①教育的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目的。因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加以衡量,离开社会的需要,教育就不可能满足社会的要求。(3分)
②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客观上需要每个人遵守并维护社会要求,因此,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具有不可否认的意义。(2分)
③那种将社会的教育目的绝对化、唯一化的极端主张,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忽视了社会个体发展的需求。因而,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教育,应当把满足社会个体的需要和社会整体的需要作为基本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3分)
六、案例分析:(20分)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
父亲易任同中国所有的父母一样,他对儿子易男抱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对其管教十分严厉,稍有不从即予以重罚。但是其母亲却对儿子宠爱有加,言听计从。长此以往,易男从小就学会了“阳奉阴违”。在父亲面前他表现的很温顺,对人有礼貌,一旦父亲出门在外,则性情粗暴,蛮横无理。
父母离异、父亲再婚之后,易男对生母的依恋使得对继母异常怨恨,他经常以逃学上网吧或故意夜不归家予以报复。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他交朋友、货物贸易、行侠仗义,甚至随心所欲的“杀人越货”。对此,父亲易任及其继母除了简单的打骂之外无他。最终,易男离开了学校,离开家庭,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成了一个多次伤害他人的少年抢劫犯。
1.试根据教育学的相关原理对案例中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2.就如何搞好家庭教育谈谈你的看法。答: 1.案例中家庭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家长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方法不当,家庭缺乏亲情所致。其父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其母过分溺爱。此外,学校生活的封闭、单调与网吧从业人员法制观念的淡漠和职业道德修养的缺乏对其 也有一定的影响。(6分)
2.(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人生成长的第一站,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地说,家庭的结构特点、稳定性、父母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行为举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程度、父母的威信、参与子女教育的自觉性及其教育方式、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对子女的身心发展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6分)
(2)家长应当在充分考虑以上诸多因素的前提下,制定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为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①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②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的教育。③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④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8分)
(注:只要言之有理,论述有据,说明充分,均可酌情得分)
第五篇: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B)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C)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国家课程 D.综合课程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B)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 D.同事关系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A)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6. 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是:(B)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7.认为学生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个性等方面出发安排教育教学活动,这种观点属于:(B)
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论 D.双主体论 8.(C)世纪以后,班级授课制逐渐成为各国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A.15 B.16 C.17 D.18 9.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于:(A)
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理教育法 D.奖惩激励法 10.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A)
A .课堂教学 B.班 C.课 D.时
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B)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 12.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A)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1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D)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14.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A)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5.(A)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特殊范畴说 16.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B)A.教学大纲 B.教育目的 C.教育预测 D.教学目标 17.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C)
A.显性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1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可接受原则
19.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A)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夸美纽斯 20.教学本质的核心特征是:(C)
A.科学性 B.系统性 C.育人性 D.量力性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教育价值观:(AC)A.社会本位 B.理性价值观 C.个人本位 D.感性价值观 2.教师的职业形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D)
A.道德形象和文化形象 B.教育者 C.政治形象 D.人格形象 3.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是:(AC)A.说课 B.调查问卷 C.评教 D.考试
4.师生关系是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系,其主要包括以下关系类型:(BD)A.社会关系 B.伦理关系 C.伙伴关系 D.教育与心理关系
5.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集中学习,它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AB)A.学习的组织性与依赖性 B.学习的间接性与基础性 C.学习的被动性 D.学习的积极性 6.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是:(AB)
A.以评价促发展 B.自主发展 C .职前教育 D.入职培训 7.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AC)
A.分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 .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8.以下属于文字教材的是:(AB)
A.图表 B.讲义 C.课件 D.磁带 9.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AD)A.充分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差异 B.按时进行家访 C.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进行教学 D.面向每一个学生 10.下列属于教育学的专业期刊的是:(AB)A.《教育研究》 B.《中国教育学刊》 C.《中国教师报》 D.《中国教育报》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教师劳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2.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3.“课程”与“课”是同一概念,“课”是“课程”的简称。(×)4.学校的建筑属于显性课程。
(√)5.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6.“传授--接受”模式是现代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之一。(√)7.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8.学生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9.班风属于班级的成文制度。
(×)10.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会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四、简答:(每小题6分,考生可以任选其中3个小题,共18分)
1.上课的常规要求有那些? 答:①上课前准备要求。(1分)
②按时上下课的时间要求。(1分)③教师侯课要求。(1分)④上下课师生的礼貌要求。(1分)⑤课堂上的纪律要求。(2分)2.板书的设计策略是什么?
答:①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综合使用。(2分)
②提炼准确。(2分)③形象实用。(1分)④形式美观。(1分)
3.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1分)
②以直观感知的方法。(1分)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1分)④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1分)⑤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2分)(如回答为具体方法,也可酌情给分)
4.学生作为人与作为学习者的本质属性各是什么? 答: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属性: ①学生是有自主性的人。(1分)②学生是完整的人。(1分)③学生是有差异的人。(1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特有属性: 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分)②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1分)
五、论述:(每题12分,12×1=12分)
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有哪两大类?就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谈谈你的看法。答:
1.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两大类是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其中个人本位价值取向是指把个人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个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一种主张。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是指把社会的价值看成高于个人的价值,并把社会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4分)
2.①教育的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目的。因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加以衡量,离开社会的需要,教育就不可能满足社会的要求。(3分)
②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客观上需要每个人遵守并维护社会要求,因此,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具有不可否认的意义。(2分)
③那种将社会的教育目的绝对化、唯一化的极端主张,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忽视了社会个体发展的需求。因而,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教育,应当把满足社会个体的需要和社会整体的需要作为基本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3分)
六、案例分析:(20分)
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
父亲易任同中国所有的父母一样,他对儿子易男抱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对其管教十分严厉,稍有不从即予以重罚。但是其母亲却对儿子宠爱有加,言听计从。长此以往,易男从小就学会了“阳奉阴违”。在父亲面前他表现的很温顺,对人有礼貌,一旦父亲出门在外,则性情粗暴,蛮横无理。
父母离异、父亲再婚之后,易男对生母的依恋使得对继母异常怨恨,他经常以逃学上网吧或故意夜不归家予以报复。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他交朋友、货物贸易、行侠仗义,甚至随心所欲的“杀人越货”。对此,父亲易任及其继母除了简单的打骂之外无他。最终,易男离开了学校,离开家庭,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成了一个多次伤害他人的少年抢劫犯。
1.试根据教育学的相关原理对案例中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2.就如何搞好家庭教育谈谈你的看法。答: 1.案例中家庭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家长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方法不当,家庭缺乏亲情所致。其父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其母过分溺爱。此外,学校生活的封闭、单调与网吧从业人员法制观念的淡漠和职业道德修养的缺乏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6分)
2.(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人生成长的第一站,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地说,家庭的结构特点、稳定性、父母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行为举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程度、父母的威信、参与子女教育的自觉性及其教育方式、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对子女的身心发展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6分)
(2)家长应当在充分考虑以上诸多因素的前提下,制定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为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①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②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的教育。③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④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8分)
(注:只要言之有理,论述有据,说明充分,均可酌情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