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与改革思路范文
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与改革思路
国际经济贸易系
我院国际经济贸易系与中国人寿福州鼓楼区支公司合作进行了保险课程实训,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探索以《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引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推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此,我院《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改革必须以上述16号文件的有关精神作为指导,使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地结合成一体。
二、改革的具体目标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改革体现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使得《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包作为国际金融、金融保险、投资与理财、商务经纪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三、改革的具体做法:
通过与有关保险公司的合作,依托保险公司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基础条件,将我院《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包分两个环节来完成,第一个环节保险实训在保险公司内完成,为期一周(合计28学时),由科任教师一同前往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学习;第二个环节《保险理论与实务》理论教学(合计48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训6学时)由科任教师在校内课堂教学完成。
1、根据社会需要, 以应用为主线来构建教学内容和进行课程设计。
优化课程内容体系,体现“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压缩理论教学课时量,删除陈旧过时和学科间相互重复的内容, 充实反映现实的、学生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内容, 突出主干课程,强化核心知识。
课程内容大致包括: 绪论 保险学的特征及研究内容 第一章 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引例一
第一节 保险产生的基础 第二节 世界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保险的起源与发展 实训课堂一
福建保险业市场调查 保险行业趋势分析 第二章 风险与保险
引例二
第一节 风险概述 第二节 风险管理 第三节 保险的职能 第四节 保险的分类 实训课堂二 保险功能专题讨论 保险需求分析 第三章
保险合同
引例三
第一节 保险合同的分类与形式 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要素
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 第四节 保险合同纠纷的处理 实训课堂三 案例分析 保险合同解读 第四章 保险的基本原则
引例四 第一节 保险利益原则 第二节 最大诚信原则 第三节近因原则 第四节 损失补偿原则 第五节 代位原则 第六节 分摊原则 实训课堂四 案例分析 保险原则运用 第五章 保险实务
引例五
第一节 人寿保险 第二节 财产保险 实训课堂五 险种策划 保障计划设计 保费计算 第六章 再保险
引例六
第一节
再保险概述 第二节
再保险合同 第三节
再保险市场 实训课堂六 再保险公司调查 再保险比例确定 第七章 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引例七
第一节
保险市场概述 第二节
保险市场要素
第二节
保险市场的监管 实训课堂七 市场需求分析 保险渠道分析 保险相关法律法规 综合实训课堂
保险同类产品比较 创业活动设计 团队合作训练 素质拓展 思维训练
上述内容中,除了由科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外,还通过讲座形式请业界专家介绍完成,以及在保险公司现场通过开讲座、现场实际训练、案例分析等形式完成,在保险公司的授课还包括一些保险展业的知识、参加晨会与模拟演练等。
2、配合课程改革,与企业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及企业培训教材。
课程内容和课程设计主要通过进一步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具有实训内容的教材。目前校本教材正在开发中,教材体系见上述课程内容。
3、深化教学改革,主要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仍然是重中之重。为此,首先应保证学生掌握有关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特别是一些基本理论, 应进行透彻分析;然后结合当今国内外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 注重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 我们主要采取如下一些方法:(1)情境教学法。我们将学生安排到保险公司,让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使其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好奇与兴趣。同时能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体验到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思想。通过这种情境教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职业环境,让其有所感知;另一方面职业环境对职业技能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保险公司的晨会实际上是业务培训的一种形式, 主持晨会的是保险公司的组训和业务经理, 学生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最贴近实践的老师, 学习到最新的产品知识、展业技巧,分享到成功的经验。
(2)讨论式教学法。无论是在保险公司还是在学校,教学中都广泛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在谈到保险的职能作用时,可采用该法,让学生拓展思路,自主学习。
(3)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思考能力。问题教学法就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以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
问题教学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 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4)范例教学法。此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知识作为教学的内容, 通过讲授, 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而且使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如保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的重点, 学生们如果能够准确地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和知识, 对此有了基本的了解, 接下来的学习就容易了。
(5)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从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在保险实务中有大量的案例,将保险实务中的两难问题的做为教学实际案例,调动学生用所有相关理论与经验知识来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近乎真实的场景,大大缩短情境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6)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是聚合思维训练的一种好办法。教学、科研工作中,可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发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改革应是教学环节改革的瓶颈,不改革考核方式一切改革都是徒劳的。我们考虑学生成绩考核主要由以下三部分内容构成:
(1)由保险公司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评定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训表现和实训总结来共同确定保险实训的时间环节的成绩;
(2)由科任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所提交的3次以上的作业、一篇小论文等材料以及学习态度、课堂演讲、讨论、分析等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总分30%。
(3)课内实训占总成绩10%。
(4)本学期内参加保险代理人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取得合格证书10%。(5)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50%。
5、加快订单培养人才模式改革的步子
金融保险正处于高速发展中,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是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生存的重要砝码。保险企业有强烈的与高校合作的欲望,而高校为了培养更加适销对路的人才,也强烈需要与企业合作。这是一 种双赢的契机。学院可以选择与学院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保险公司,作为产学研合作伙伴,扩大订单培养规模,双方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增加学生在保险公司接受现场教学的比例,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让学生尽早介入保险公司实际工作,融入公司企业文化,提高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与保险公司建立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缩短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距离。
四、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如要在保险公司上课,需要解决交通问题,通过班车接送是一种可行选择。
2、科任教师必须加强与公司人员的沟通并做好该门课程的综合评定考核工作。
3、学生在接受该门课程学习的同时,必须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并完成学习培训日记及一篇有较高质量的保险实训报告,作为该门课程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简介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概念与作用
本章要点
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2、国际分工及其类型,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3、世界市场及其发展。
4、国际价格及其形成。
5、跨国公司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条件
2、世界市场
思考题
1、国际分工的种类有哪些?
2、影响国际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本章要点
1、重商主义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简要评价。
2、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简要评价。
3、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简要评价。
4、超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简要评价。
5、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名词解释
1、相互需求论
2、产业内贸易
思考题
1、简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内容。
第五章国际贸易措施
本章要点
1、关税的特点、种类、征收方法和关税税则。
2、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3、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
4、出口管制的原因,出口管制的商品和形式。思考题
1、什么是普惠制?
2、出口管制的商品主要有哪些?
第六章国际服务贸易
本章要点
1、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2、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3、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原则和相关条款。
4、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思考题
1、国际服务贸易有哪几种分类方式?
2、《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原则是什么?
第七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特点。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
4、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思考题
1、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有哪些影响?
第八章国际贸易行为的约束
本章要点
1、贸易条约与协定的概念与种类。
2、关贸总协定的历程与成果。
3、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况。
4、中国加入WTO的现状与问题。
名词解释:
1、最惠国待遇
2、贸易协定
思考题
1、简述世贸组织的宗旨及基本原则
第九章国际贸易术语
本章要点
1、国际贸易术语及贸易术语相关的国际惯例。
2、INCOTERMS 2000对六种主要贸易术语的解释和使用‘
3、其它七种贸易术语的解释和使用。
4、进出口商品作价的原则和方法。
5、出口商品成本的核算,佣金与折扣的表示方法和计算。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贸易术语?它有哪些作用?
2、进出口商品作价的方法有哪几种?
第十一章国际贸易商品的品质、数量、包装和作价
本章要点
1、国际货物品名与合同中的品名条款
2、合同中货物品质的表示方法和合同条款中的品质条款。
3、合同中货物数量的计量方法和合同中的数量条款。
4、商品包装的种类、标志、合同中的包装条款。
思考题
1、什么是定牌、无牌及中性包装?
2、什么是标志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简述各用途和用法。
第十二章国际贸易货物的运输和保险
本章要点
1、国际货物贸易的运输方式和特点。
2、海洋运输中班轮运输的特点,运费的计收标准,滞期费和速遣费的含义。
3、国际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包运输、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的做法。
4、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的运输条款的主要内容。
5、国际货物贸易中涉及的各种运输单据。
1、集装箱运输
2、国际多式联运
思考题
1、进出口业务中,在确定装运港(地)和目的港(地)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集装箱运输具有哪些特点?其货物交接方式有哪几种?
第三篇:《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复习资料
简答;1.为什么说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2.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内在联系及差异是什么?
3.消费信用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
4.金融证券化趋势的积极意义。
5.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6.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有哪些变化?
7.贷款损失的五级分类法。
8.信托财产及其特征。
9.融资性租赁的性质。
10.保险的职能。
11.金融市场的功能。
12.如何理解“三公原则”?
13.公司型投资基金和契约型投资基金的区别。
14.公司式投资基金和封闭式投资基金的区别。
15.世界各国外汇管理主要方式是什么?
16.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三大项内容是什么?
17.货币流通规律。
18.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9.通货紧缩的定义及其影响
20.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
21.货币政策的内容。
22.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选择要求。
2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
论述:1.成因看通货膨胀的类型有哪些?
2.国利率体系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3.业银行经营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如何?
2003-金融资料(chapter 1 to 4)
Chapter 1货币
货币的起源是与商品交换发展不可分的商品价值形式为:1)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1)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3)银行券4)信用货币5)电子货币货币职能为: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货币贮藏 4)支付手段 注意:流通手段指双向的,而支付则是单方的货币购买力指一定价格水平下购买商品,劳务的能力
货币购买力指数=
货币的对外价值称为汇率
一国货币的汇价与物价有着内在联系,或说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形成汇价的基础但是其他因素也会引起汇率的波动,所以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民币是一种信用货币,发行方式有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马克思理论世界货币执行
一般支付职能,一般购买职能,和一般财富决绝对社会化身的职能
外汇包括外国货币„„„P21页
Chapter 2信用
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有偿还性和付息性。偿还性是基本特性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货币资本化指人们将货币部分或全部的转化为可用来增值,从而带来更多财富的手段的过程和机制
资本化了的货币仍具有货币的形态和职能,同时也增加了资本的各种特性: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信用最基本职能是动员闲置资金并加以分配
信用分配是建立在社会总资金运动过程中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基础上的第三次分配
信用在发挥资金分配职能时也在提供和创造着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信用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可以广泛聚集资金,支持规模经济
2)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信用可以调节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商品赊销是典型做法
商业票据有两种:1)商业期票2)商业汇票
商业期票指由债务人开出的,承诺到期付款的有价证券。
商业汇票指由债权人开出的,命令债务人按其付款的有价证券。(需要第三方承认付款——承兑)
银行信用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信用关系,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战略伙伴关系。一方面,从商业信用角度看,假如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信用的授信方就会在授与不授,期限长短上有较多顾虑。从银行信用角度看,商业信用票据化后,以商业票据位担保品办理贷款业务或票据贴现业务比,单纯的信用贷款业务风险要小一些
国家信用是中央政府以国家名义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国家信用起到的积极作用1)解决财政困难的较好途径。3种:增税,银行透支,举债
2)可以筹集大量资金
3)可以成为国家调控重要手段
银行对国债的投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之外的二级储备
消费信用是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类型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消费信用的好处:1)促进国家经济调控政策和方式发生转折
2)有助于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3)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
4)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间接容资商业银行是核心中介机构,直接融资是证券公司为核心
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1)间接融资的安全性较强,因为国家对金融中介机构监管较严
2)对于良好资信纪录的客户可以由银行帮助解决
3)企业只对金融机构公开财务和投资计划,保密性较直接融资强
4)由于金融中介机构切断了市场最终资金需求者与最终供应者的联系并集于一身,因此金融机构称为资金融资核心,从而也集中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收益。社会资金运行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将较多依赖金融机构的素质
5)银行社会性强,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严格,对风险高的项目无法满足需求
直接融资优缺点:
1)筹资直接面对市场筹资规模和风险度可以不受金融中介机构资产规模及风险管理的约束
2)直接融资活动具有较强的公开性
3)直接融资活动还受公平性原则的约束
4)筹资者直接凭自己的资信度筹资,没有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信支持,风险大
5)直接融资需要逐次进行,缺乏间接融资的灵活性
6)直接融资要求公开性,商业秘密暴露
金融证券化指银行贷款和其他资产转化成为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有价证券,即资产证券化
Chapter 3利息和利率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利率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R=I/P R为利率I为利息P为本金
复利法:A=P*(1+R)N
收益率
利息率和收益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存款利率和收益率一样,对于债券凭证,收益率高于或低于票面利率
利率种类为:1)单利复利2)固定和浮动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4)官定,公定和市场利率5)基准,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注: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R=r+I
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中起着决定和指导作用,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再贷款率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都可以承担基准利率作用
优惠利率由两种做法:1)差别利率法2)贴息法
利率总水平介于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
影响利率变化因素:
1)资金供求状况2)企业承受能力3)国家产业政策等经济政策4)银行经营成本
5)社会经济运行周期6)预期价格变动率7)历史利率水平8)国际利率水平9)汇率
我国利率体系分为4个层次:
1)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央行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
2)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
3)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4)市场利率。利率政策的主要决定因素:市场物价总水平,国企利息承受能力,银行利润,社会资金总供求
Chapter 4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体系的职能为:1)充当资金流通媒介2)为社会提供和创造货币的能力3)稳定金融体系
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专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商业银行的性质可归纳为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和一般工商企业一样,具有经营所需自有资金,也需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也把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所以没区别
商业银行又和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
1)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货币和货币资本
2)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受社会经济的影响特殊
3)商业银行责任特殊
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2)支付中介职能3)信用创造职能4)金融服务功能
商业银行分两类:职能分工型和综合型
商业银行组织形式为单一银行制,分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跨国联合制
我国银行体系:1)国有银行制2)地区性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3)农村信用合作社 4)外国独资银行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1)不以盈利为目的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3)在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方针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独立性不受
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干预和牵制
职能:1)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
2)银行的银行
a办理存放汇仍是央行的主要业务,只不过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b作为金融管理机构,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施以有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集中存款准备2最终贷款人3组织全国清算
3)国家的银行1代理国库2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3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是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的政策性银行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政策性银行的特征:政策性银行有自己的融资途径,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
政策性银行主要考虑国家整体利益,不以盈利为目标。不与商业银行竞争
第四篇:《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9030130
课程中文名称: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课程英文名称 :Investing Ba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 课程性质:专业指定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专业:金融学
开课学期:总学时: 40学时
总学分:2.5学分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研究投资银行业务与惯例的课程,考虑到金融学专业的特点,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内容,对证券工具、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相关理论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企业并购、反并购的理论、方法和实际的操作策略,并从实际的案例研究和分析中得到深化;使学生了解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国际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和监管制度。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提高其应用实践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前,应具备风险学、证券学等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4学时)
投资银行概述、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第二章 投资银行业务
(一)(12学时)
承销业务(案例如:中兴通讯股票承销与发行案例)、经纪业务(案例如:中国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分布及业务部个案分析)、自营业务(案例如:纳斯达克的做事商制度)第三章 投资银行业务
(二)(14学时)兼并与收购概述、融资、基金管理、咨询业务 第四章 投资银行业务
(三)(4学时)
风险投资概述及其产生与发展、风险投资的特点与原则、风险投资实务 第五章 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趋势(4学时)
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的全球经济背景、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的表现和成因、启迪与警示——西方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几点经验教训、我国投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六章 其他国家(地区)的投资银行业务(2学时)
美国、日本、欧洲的投资银行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投资银行业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除采用授课方式外,结合案例分析。
六、上机实验内容
无
七、前修课程、后续课程
前修课程:证券投资学
后续课程:无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何小锋,黄嵩.投资银行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参考资料
[1]吉斯特(美).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9.[2]李子白.投资银行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宋国良.投资银行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撰写人签字:
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第五篇:期货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期货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9030160 课程中文名称:期货理论与实务
课程英文名称:Future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课程性质:指定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金融学 开课学期:6
总学时:40(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8学时)总学分:2.5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期货交易是近年在我国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其具有很好的投资、避险等功能,因此参与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期货交易基本知识,掌握分析期货的具体方法,从而为熟练进行期货操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对期货交易的基础知识有明确认识 2.掌握期货价格分析和预测方法 3.了解期货交易流程
4.学会看盘,能够对经济形势、商品供求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能够熟练进行期货交易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
期货市场的起源及发展,发达国家期货交易所的发展趋势,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期货交易基础知识(6学时)
学习期货市场的功能、国内外期货市场管理及组织结构及期货合约和其他基本的期货制度,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期货交易流程。
第三章 套期保值与套利(14学时)
传统平仓式和实物交割式套期保值,基差交易,动态套期保值,套利交易的概念、原理和作用,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商品套利交易策略。
第四章 期货价格(6学时)
商品期货价格的构成、代表性的期货价格理论,影响期货价格变动的基本因素分析,期货合约的价格。
第五章 期货价格技术分析(6学时)
直线图分析,点数图分析,K线图分析,移动平均分析
第六章 农产品期货与工业品期货(2学时)
农产品期货合约,农产品期货的套期保值,工业品期货合约,工业品期货投资策略 第七章 金融期货(4学时)
外汇期货概述及交易,利率期货概述及交易,股指期货概述及交易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并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期货实际操作训练。
六、上机实验内容
实验一:期货行情看盘 实验二:期货投资技术分析 实验三:模拟交易
七、前修课程、后续课程
前修课程: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投资学 后续课程: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罗孝玲.期货投资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参考资料
[1]李一智.期货与期权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李强.期货交易实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3]洪名勇.新编期货投资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撰写人签字:
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