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时间:2019-05-12 23:0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第一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首先我说的是教材和学情

说教材、说学情: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节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开始,本课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材先通过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从学生情况来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课的重点,而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直观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要充分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和眼睛”,所以我将在教学中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使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帮学生解决。

说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生活引入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由于数学知识多数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拿出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包装纸盒,直接提问“要做出你们手里那样的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呢?”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自主探索,形象感知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是把学生推到主体,让他们主动操作、探索、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提供直观形象,通过实践活动,经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概念的感知、理解和概括,独立自主的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在这里我设计了3个活动环节。活动

(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试一试:同学们,如果把你们手中的纸盒展开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看一看吗?

设计意图:实践出真知,让学生操作展开的过程,是为了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都由6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一知识点。

2、想一想:你现在还能认得出你原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吗?它们在哪里?你能标出来吗?观察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呢?

学生可能会说上下面积或前后面积相等,或6个面都相等。老师这时可以适时说出象这样做的纸盒要用6个面的纸板,也就是求6个面的总面积,而求6个面的总面积也就是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表面积概念的感悟。活动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讨论:做这个长方体的纸盒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纸板呢? 引导学生观测出每个面的长、宽,弄清楚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算出表面积,然后向全班汇报。最后归纳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质疑:盒子做好后,要给纸盒贴上商标,如果底面不贴,那么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商标纸?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求出六个面的总面积,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该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活动

(三)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明确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自己去探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完成教材35页的例2,引导学生说出求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实际上就是求正方体礼品盒的表面积。

三、巩固练习,扩展应用

包装月饼

1、单个的包装:同学们为一个月饼设计外包装,并把设计方案填写在设计表中。

2、两个的包装:两个一盒有几种摆放的方式,初步估算一下:哪种最省料,哪种最废料。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在实际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学以致用,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世界,去认识身边熟悉的事物。

四、教学效果预测

最后,是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预测: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的理想是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师生共同进步。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和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我相信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一定能让学生在动手探究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第二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这几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包括:特征、表面积、体积三大部分。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为学习其它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遵照课标空间与图形第二学段总体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意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技能目标:学生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参与活动之中探索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经历过程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

四、教法和学法

此课应为探究式教学,我积极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矛盾、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着力组织有效活动,结合学生课上汇报做好评价。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氛围下学习,把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五、教学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结合我校提出的四主五步教学模式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两个活动一个检测)

1、活动一: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盒子,让学生包装一下至少需要多大的彩纸?引出表面积的意义(从身边的事说起,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借助实物,建立表面积表象,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并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出表面积的意义)

2、活动二:学生小组合作,用不同的长方体看一看、剪一剪、拼一拼,学生汇报并板书算式,教师提问,还有没有相同的办法,学生板书,此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数据不同为什么是同一种办法,这生叙述过程,将长宽高与表面积直接建立联系,在叙述过程中学生借助实物,能够很好的突破教学的难点。学生将其它方法纷纷汇报出来,最终完成教学重点即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此活动每组用不同的长方体,让他们利用这个长方体通过看一看,剪一剪,拼一拼,并结合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和表面积的意义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探出表面的计算方法,建立模型。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能力,并提升学生概括、推理能力。教师只是组织活动,及时的评价让学生能够随时了解自己的想法是否被认可。)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3、(作业):习题的设计紧贴生活,即培养了能力又突出数学的应用。设计有梯度,每一个题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两个图形:长方体(基础练习)正方体(抽象拓展导出正方体表面积公式)

2判断(棱长、表面积、体积的区别)

3给数据:光华街口装了一个新的铁皮邮箱,长50cm,宽40cm,高78cm。做这个邮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100个多少平方米?

(生活中用数学,并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4健身中心新建一个游泳池,该游泳池的 长50m,是宽的2倍,深2.5m。现要在池的四周和底面都贴上瓷砖,共需要贴多少平方米的瓷砖?

(缺少一个面的现实,充分巩固模型)

5粉刷墙面:学校要粉刷新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m,宽是6m,高是3m,扣除门窗的面积是11.4m2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玩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 需要花费多少元?(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6拓展长是30、宽高是20(特殊的长方体也可以用这个公式,也可以有其它的方法,体现数学的现实性,要合理应用。)

4、升华经验成果(重温建模的过程)

总体本课是探索类的课型,活动二的时间可能会过长,板书设计:

意义:6个面的面积总和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方法:1

正方体表面积:

学生能够理解和感知数学所学数学知识,增强识记效果,学生能够根据板书的内容疏理自己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和复习。

第三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紫云镇孙祠堂小学 巴亚楠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下册第3单元的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肯具准备、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教学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将以学生独立合作探究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发展提升。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33—34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我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从而建立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2、我能根据教师引导独立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我能根据实际需要解决遇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问题。

4、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发展该年龄阶段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或合作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为了让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与发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辅以“情境探究式”教学法、“观察法”等,实现师生互动,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方法的训练,努力探索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新策略。

(二)学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三、说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包装纸、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直尺、剪刀。

四、说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激起质疑

师:今天老师的邻居过生日,礼物盒子已经准备好了(拿出提前准备的长方体纸盒)需要在礼物盒上包上漂亮的包装纸但是我要剪多大面积才能正好包住礼物盒呢?

提出问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规律呢?

2、如果我知道了这个礼物盒六个面的面积之后该如何确定包装纸的面积呢(拿出长方体盒子和包装纸)?

3、动手算一下老师该给邻居包装盒上的包装纸多大面积?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以一个轻松而且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话题逐步引入可以更多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实践明确要求,自主合作

1、操作,探究方法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每组都发一个和老师的礼物盒一模一样的长方体盒子,如果我们沿着长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你们愿不愿意亲手试一试。(我们来小组合作)

(1)摸。学生通过触觉感知长方体的表面,摸长方体实物的六个面,并标明“前、后、左、右、上、下”

(2)看。通过视觉观察六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3)剪。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体的模型沿棱剪开,平铺在桌子上,研究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汇报交流,让学生明白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就是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1)让学生观察展开的长方体,思考讨论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

让学生自主的去观察、感知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降低求表面积的难度。

(2)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探索各种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再在集体中讲解。方法一:

长方体的前、后面:长×高×2 长方体的左、右面:宽×高×2 长方体的上、下面:长×宽×2 方法二:(长方体的前面+左面+上面)×2(3)、让学生尝试计算,小组自我检查,集体讲解做法,比较做法。生1:6×4+6×4+4×5+4×5+6×5+6×5

=24+24+20+20+30+30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包装纸.

生2:(6×5+6×4+5×4)×2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包装纸.

师:原来要用这么多包装纸呀!哪种方法最简便?为什么呢?(师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合作,利用直观的长方体学具,在拆一拆、量一量、算一算中形成空间观念并将空间观念与数学概念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3、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比照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思考正方体表面积怎样计算?

在学习长方体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自我探究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师板书: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三)深化提高,综合应用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要本题中“没有底面”这条信息很重要。

2、(课件出示)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自己合作探究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阶段任务,综合应用题型的选择就显得重要了,出示稍有难度的题型能够更好的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度。]

(四)、升华、放大数学文化

回家后任意找到两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事物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带着数学的眼睛看世界,世界会更精彩。)[设计意图:世界有多大,数学的存在就有多大,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学习数学,升华、放大数学的外延,为以后学生学习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打基础]。

整节课的学习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学生独立合作学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 实践操作

建立表象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让学和取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表面各部分。

师:财才大家用手摸到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请大家再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表面)

动手操作:动手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①让学生在纸盒上,分别用“上” “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请大家沿着上面与前面相交的棱,左边与上面、下面、前面相交的棱,右边与上面、前面、下面相交的棱将纸盒剪开,并将剪开的纸盒展平。

把纸盒展开你发现了什么?(有6个面,有的面是相同的)观察: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上下两面积相等,左右两个面积相等,前后两个面积相等)

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上下两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左右两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宽和高,前后两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长和高。)④剪开正方体纸盒

观察:把正方体纸盒展开,你又发现了什么?(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一样大)

那大家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这6个面有什么关系呢?(应该把这6个面的面积相加)对了,同学们真棒。

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想,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对这一理念作出较好的诠释。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现,解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生建立积的表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四 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 动画演示并讲解长方体拆成平面展开图,引导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

1、认真观察并加深理解展开后的图形与原长方体之间的联系。

2、建立表面积的表象。通过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长方体拆成平面展示图,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教学例1 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长0.7m,宽0.5m,高0.4m,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硬纸板?

①学生分析题意,试着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②学生汇报:

启发学生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要求“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每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表面积。让有不同解法学生说出解法及解题思路。③分组讨论:

比较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简便?

不同:第一种方法是先分别算出上、下面的面积和,前后面的面积和,以及左、右面的面积和,然后加起来(0.7×0.5×2+0.7×0.4×2+0.5×0.4×2)。第二种方法是先算上面、前面、左面三个面的面积和,再乘以2(0.7×0.5+0.7×0.4+0.5×0.4)×2。联系: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个算式改变成第二个算式。第二个算式更简便些。

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最关键的是找出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能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我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质疑、说服的技能,让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的过程。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以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为载体,从侧面、多角度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创新,从而深化主题,掌握合适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优化训练

拓展应用说一说。1.我会填(练习六的第一题的前2个图)。

(1)两个长方体中朝着我们的面(前面)的面积分别是——和——。(2)两个长方体的右侧面的面积分别是——和——。(3)两个长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分别是——和——。3.我会选

计算这个图形的表面积正确的算式是——。长方体:长和宽都是2cm,高是2.5 cm(1)(2×2+2×2.5+2×2.5)×2(2)(2+2.5+2)×2(3)2×2 ×2 +2×2.5×4 4.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第34页做一做)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这种不需要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你还能举出例子吗?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需要计算哪些面的面积,完成练习并及时反馈。

举例子,如计算游泳池的表面积、粉刷柱子等。提高性练习旨在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懂得根据实际来解决问题,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六课堂延伸 总结评价。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既能梳理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

第四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下册第3单元的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肯具准备、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学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33—34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理解和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发展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为了让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与发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辅以“情境探究式”教学法、“观察法”等,实现师生互动,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方法的训练,努力探索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新策略。

(二)学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三、说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自备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一个,剪刀一把。

四、说教学设计

一 旧知重温

铺路搭桥口答。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相对的棱的长度(),相对的面()。

2、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它的棱(),每个面()。它是特殊的()。

3、看图,指出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图略)

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新知识铺路搭桥。二 创设情境

同学们,三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学校要给敬老院的老人捐款,并决定本周五在学校的操场上举行募捐仪式。学校要制一个象样的募捐箱,我们正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请你想一想要制作募捐箱必须先要知道什么?(必须先知道募捐箱有多大。必须先算出募捐箱每个面有多大。)

导入新课:这就要用到一个新的数学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 新课标强调,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应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才真正使数学焕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情境的设计意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感受到一种人文情怀。三 实践操作

建立表象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2)让学和取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表面各部分。

师:财才大家用手摸到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请大家再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表面)

动手操作:动手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①让学生在纸盒上,分别用“上” “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请大家沿着上面与前面相交的棱,左边与上面、下面、前面相交的棱,右边与上面、前面、下面相交的棱将纸盒剪开,并将剪开的纸盒展平。

把纸盒展开你发现了什么?(有6个面,有的面是相同的)观察: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上下两面积相等,左右两个面积相等,前后两个面积相等)

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上下两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左右两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宽和高,前后两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长和高。)④剪开正方体纸盒

观察:把正方体纸盒展开,你又发现了什么?(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一样大)

那大家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这6个面有什么关系呢?(应该把这6个面的面积相加)对了,同学们真棒。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想,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对这一理念作出较好的诠释。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现,解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生建立积的表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四 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

动画演示并讲解长方体拆成平面展开图,引导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

1、认真观察并加深理解展开后的图形与原长方体之间的联系。

2、建立表面积的表象。通过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长方体拆成平面展示图,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教学例1 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长0.7m,宽0.5m,高0.4m,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硬纸板?

①学生分析题意,试着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②学生汇报:

启发学生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要求“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每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表面积。让有不同解法学生说出解法及解题思路。③分组讨论:

比较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简便?

不同:第一种方法是先分别算出上、下面的面积和,前后面的面积和,以及左、右面的面积和,然后加起来(0.7×0.5×2+0.7×0.4×2+0.5×0.4×2)。第二种方法是先算上面、前面、左面三个面的面积和,再乘以2(0.7×0.5+0.7×0.4+0.5×0.4)×2。

联系: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个算式改变成第二个算式。第二个算式更简便些。

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最关键的是找出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能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我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质疑、说服的技能,让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的过程。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以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为载体,从侧面、多角度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创新,从而深化主题,掌握合适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优化训练

拓展应用说一说。1.我会填(练习六的第一题的前2个图)。

(1)两个长方体中朝着我们的面(前面)的面积分别是——和——。(2)两个长方体的右侧面的面积分别是——和——。(3)两个长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分别是——和——。3.我会选

计算这个图形的表面积正确的算式是——。长方体:长和宽都是2cm,高是2.5 cm(1)(2×2+2×2.5+2×2.5)×2(2)(2+2.5+2)×2(3)2×2 ×2 +2×2.5×4 4.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第34页做一做)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这种不需要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你还能举出例子吗?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需要计算哪些面的面积,完成练习并及时反馈。

举例子,如计算游泳池的表面积、粉刷柱子等。提高性练习旨在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懂得根据实际来解决问题,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六课堂延伸 总结评价。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既能梳理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

第五篇: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小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小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身表现或自身在群体中的表现的价值判断。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是激发人向上进取的内在的动力。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往往起始于小学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之一是要在学习中培养和锻炼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控的能力。而开展学生自我评价活动,是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在观察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他们在自我评价方面有以下几种不健康的现象:

1、是轻信成人对其具体行为的评价,简单重复成人的评语;

2、是评价往往是简单的、片面的,评价自己往往是好的方面多,评价他人则是不如自己或差的方面多;

3、是评价往往是笼统的,只看行为效果,而不看行为的动机。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呢?我认为,可以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小学阶段是学生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不成熟性,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学生分辨是非、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还十分薄弱。因此,开展小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必须遵循基础性原则,也就是说要从基础的部分入手进行自我评价:

1、评价标准,从对或错、好或坏、行或不行等最基础的评判入手;

2、评价内容,从学习方式、基本言行、行为结果的好坏入手;

3、评价方式,必须多样性、趣味性、易操作,并融自我评价于游戏化和活动化情景之中;

4、评价结果,必须有教师与同学的认同、鼓励等外界因素的参与,必须有教师积极的引导和避免过于严肃的批评。

(二)指导性原则。由于小学生分辨是非、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还十分薄弱,看待事物较主观化和片面化,分析事物较情绪化,正确的价值观还未建立起来。因此,开展小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必须遵循指导性原则,即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独自进行;教师的指导是对评价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步骤、结果分析、评价后行为的调节等进行全过程的指导。惟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较为客观公正的进行自我评价,才能使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发挥出对自我行为的激励、调节、教育、改进的作用。

(三)全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是指开展小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必须让全体小学生都参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是一层层地选拔,把着眼点仅仅放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以忽视甚至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权利为代价。实践证明,一些学生学习和表现不好,主要是因为潜能未得到充分发展,稳定的心理衡量标准和正确的价值观还未形成。因此,开展小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必须做到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包括优生和差生都参与。

(四)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评价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教育是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全面性原则就是追求素质发展的整体效应,即各方面素质发展必须取向一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这是与人的素质结构的整体性特征相一致的。因此,小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要评价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取得的成果,也要评价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不仅要评价自己在知识、技能、智能等认知因素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自己在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自己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标准,主动选择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最终达到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目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尽力避免教师

包办代替以及将教师个人的意识强加给学生的现象。课堂上老师常问学生:“你觉得自己刚才的朗读读得怎样?你觉得某某同学说得怎样?”这就是实时自我评价的运用。阶段自我评价,可以是学生以自己的一个阶段时间为单位,例如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思想行为的评价,学期的自我鉴定和小组鉴定就是阶段自我评价的良好形式;也可以是学生以自己参加一个完整活动为单位,例如在一届运动会上或在一次艺术节上的表现的评价,它与实时自我评价的最大不同是更具有总结性的意义。小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实时自我评价与阶段自我评价相结合,能使他们从细节点滴入手进行自我教育,并通过总结自己的表现形成自我评价能力。

(六)注重形式与实效相结合。自我评价是一种活动,因此,要注重形式与实效相结合。对于小学生来说,富有教育意义的、形式灵活有趣的自我评价形式,无疑是比较有效的。

例如“成长记录袋”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成长历程: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一本课外书、最难忘的一件事„„学生通过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成长历程,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它与《学生手册》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不同:《学生手册》是外在的,是督促和控制学生学习的工具,当某些项目不符合实际或未被学生所认可时,《学生手册》所记载的成绩或评语容易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成长记录袋”是靠内在因素起作用,是学生自身为了实现自我评价而设立的一种形式,由学生本人使用和保存,不作为他人评价、教师鉴定、家长检查的依据。因此,学生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自我评价完全是自觉主动的,达到了好形式和好实效的结合。

总之,实时自我评价是及时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能使学生时时处于教育中,及时反省自身,正确认识社会,调节和改进自身言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下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概括、推理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课程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2、知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表面积的定义: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表面积。 2)、掌握长方体和正......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初步会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会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比如有......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五篇模版]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 师:段 坤 鹏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课本第33、34页的例题1,2以及做一做。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自己......

    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长方体的表面积 园南小学方莺 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切一切或剪一剪,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展开图的探究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