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2013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创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深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校企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明确专业定位,探索适合本专业本层次培养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品质。
二、调研时间
调研时间为:2015年 7 月-2015年8月
三、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包括:
1、用人单位:现代汽车4S店、奇瑞汽车4S店、福特汽车4S店
别克汽车4S店、大众汽车4S店、丰田汽车4S店
2、人才网站招聘信息
四、调研方法
1、问卷法:调研期间,我们调研团队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向用人单位了解企业对汽车维修类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及用人数量的需求。
2、现场考察
3、网络调研
五、调研内容
(一)专业背景
(1)汽车维修市场现状及背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汽车维修行业的车源、车种、服务对象以及维修作业形式已发生新的变化,现代汽车维修面对的是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汽车维修业技术含量已很高,汽车维修技术队伍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不解体检测诊断”高质量、快速修车的维修方式,是维修业的服务准则。过去,汽车维修工作主要以技术工人为主体来完成,如今的汽车维修已发展成为必须以工程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过去,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人员主要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技术工人组成,如今现代汽车维修已经向进行“七分诊断”的汽车维修工程师和“三分修理”的一般技术工人转换。
(2)汽车维修人员的发展趋势
国内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依靠的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学历水平不高极大地限制了高级维修人才的涌现。现在汽车维修企业虽然已经开始注重汽车维修工程师、维修技术工人的招收、培养和使用,汽车维修技术工人队伍正在逐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但是经专业机构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维修人员还是严重匮乏。国内汽车维修工素质水平良莠不齐,这样就造成了与制造生产相比较,售后检测、维修的滞后,以及车辆档次与维修质量的反差。为持续发展汽车维修业,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群体的素质,解决好汽车维修行业能够为消费者提高更加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汽车维修服务;另一方面,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维修及相关行业具有专业素质从业人员不足的矛盾。由此,职业院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大,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人才需求调研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日渐火爆,汽车产业迅速崛起,汽车维修人才的缺口正一路扩大。目前汽修行业存在200万的缺口,汽修人才缺口还在不断扩大。针对汽车行业蓝领工人用工情况所作的调研显示,汽车维修行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已经表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人短缺情况。不少企业已经采取了优化招聘渠道,发放额外奖金,以及提高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标准等措施来应对工人短缺。因此,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被优先列入“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汽车运用与维修人员需求量将持续上升,人才需求将达到较大规模。同时涉及汽车后市场的汽车企业业务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内容的企业市场行为越来越多,也急需大量相关懂得汽车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以改变目前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不对的状况。
(3)课程开发调研
1、开发程序、主要成果及特征 由参与学校共同制订企业调研方案,在湘潭6家4s店,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服务部经理、车间主任、技术骨干等进行访谈,分析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等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改革思路、确定培养目标与方向;之后由学校资深专业教师和行业技术专家对课程结构进行分析,确定课程设置、指导性教学安排、教学条件及实训装备要求等内容;然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各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以及实施建议等课程标准。中等职业教育倡导的任务引领型为主体的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任务引领。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结果驱动。关注的焦点放在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成果,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3)突出能力。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落实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上,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4)内容实用。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5)做学一体。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六、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职业岗位分析
分析汽车维修企业岗位设置及结构状况,从调研企业设置的技工岗位中,机修(发动机底盘修理工)、电子电器、钣金(车身)、涂漆等岗位数已占82.1%,这些岗位的上岗人员数已占技工上岗总数的82.8%以上,构成现代汽车维修的四大主体生产岗位。而为修复旧零件设置的机械加工职业(工种)岗位,仅占技工岗位的4.8%和技工总数的4%,并且日渐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汽车维修业已呈现职业岗位归并和重组的趋势。上述四大主体生产岗位的设立和形成就是这种重组和归并的结果。这种岗位的重组,一方面大大地简化和减少了企业岗位类别,同时对从业人员技能的一专多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二)职业素质要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毕业生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的技能,如驾驶技能和中级汽车维修工技能,就有56.7%和 53.3%的单位要求毕业生需具备优秀的水平,仅有26.7%和20%的单位的要求是良好,有23.3%的企业要求具备优秀的高级汽车维修工技能,有13.3%的单位要求毕业生有专项技师水平的潜力,从调查的情况看,企业要求人才具备的技能和我们的培养方向是吻合的。事实证明,我们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具备中级汽车维修工证书的做法是正确的。在调查中有 43.3%的单位要求我们的人才要在将来的工作中具备优秀的中小企业基本管理的能力,说明企业在人才的发展中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时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在学校时就要培养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调查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有很高的期望,希望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团对合作意识,有90%的单位就明确希望他们的员工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职业道德及热爱本企业,敬业爱岗的精神,其次有70%和 46.7%的单位对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较高的要求,这些在他们看来比其他的什么都重要。
(二)专业职业能力要求(含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
1、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的创造热情。
4、具有一定职业素质,能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进行清理、清洁、整顿、整理、素养、安全,即自觉贯彻6S理念。
(三)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概述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相应的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具备汽车运用技术的专业知识与解决汽车技术问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适应汽车售后技术服务的汽车维护与维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运输管理等岗位。
七、专业改革意见及建议:
(一)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程模式仍以传统的三段式为主体
据抽样调研,大部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所呈现的课程体系,仍然是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课程结构,以强调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内在联系为主,没有将职业岗位分析与课程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按照行动导向的要求,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对专业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已有的所谓模块式课程改革,也仅是牵强附会地给课程类型加上“模块”二字,如有的学校将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有的学校将课程分为“文化通识模块 ”、“职业技术基础模块”、“职业方向能力模块”,还有的学校将课程归为“基本素质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职业任务模块”、“职业技能实训模块”等,这些改革虽或多或少给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分析不彻底,分析后也没有对工作项目和知识体系、技能体系进行必要的组合,导致课程设置仍有明显的学科痕迹,没有摆脱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
2、课程内容没有较好的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职业教育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做”合一,强调在“做中学、做中教”,这就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提出了不同要求,课程设置要以项目课程、任务课程等工学结合的模块式课程为主体,课程内容要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教学场地要建成专业教室、项目教室等等。据抽样调研,大部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课程和规定的教学内容,都基本上没有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独立分设,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体系没有进行必要和有效的融合,课程教学内容无法实现“学中做、教中做”。
3、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重视不够
据抽样调研,部分学校在开展课程改革时,常常以压缩公共基础课程和课时为代价,不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一是德育课程在部分学校受到明显忽视,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门类开齐,有的学校在教学方案中仅列出28课时的安排;同时,大部分学校没有把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二是文化基础课程虽大部分学校都按要求开设了,但课程开设的功利性很强,除少数以对口升学为主的专业或班级开足课时外,大部分学校没有按照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开足课时,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
4、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滞后
据抽样调研,中职学校已开始注重学生评价制度改革,部分课程逐步实行了教考分离,但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力度还不大,表现在:一是学生的评价以校内考试为主,没有建立起学校和社会共同评价的机制;二是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没有建立以学生作品为主要评判依据的评价方式;三是部分学校过多强调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将证书考试代替课程评价,忽视了课程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二)专业课程建设的建议:
1、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借鉴“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按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将专业课划分为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平台;有意识地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将课程划分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职业素质课程模块、职业岗位任务(技能)模块、职业实践课程模块;将课程体系划分为文化通识模块、职业技能基础模块、职业专向能力模块;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实训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根据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了初步的解构和重构,形成了部分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努力地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的改造和改革。
2、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在开展课程改革时,注重课程标准的建设,从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出发,进行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有的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作为教学基本要求,把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一定程度地分解到相应课程,直接纳入相关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推动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衔接和融合,促进课程内容改革和课程标准的建设,使教学内容逐步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标准的教学要求。
3、课程内容吸收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以及职业岗位所使用的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职业岗位所应用的规范性制度的不断调整,都要求职业教育所实施的课程和课程内容做出相应的变化,在进行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及时开展人才市场需求和岗位调研,主动吸收和学习新标准、新技术和新工艺,并将部分内容转化为课程要求。
湖南省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汽车教研室
2015年9月
第二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剖析报告(DOC)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
1、专业设置与发展回顾
汽车运用与维修设置于1975年,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基本学制为3年。专业名称规范、科学、专业口径宽窄适当。在当前的职业教育背景下能在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需求;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具有专业鲜明的专业特色;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1)专业设置行业背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维修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车辆主要集中在运输企业中汽车维修主要是附属于运输企业,独立的汽车维修企业非常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车辆分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车辆的社会化和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品型的行业向服务型行业的转变,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形成了一个社会化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相对独立的行业。国道路运输市场,特别是汽车维修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对社会进行开放,交通部于1983年提出了“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的开放政策,出现了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都来从事投资少、见效快的汽车维修业的状况。1983—1989年这6年间,汽车维修业户飞速发展由2万家增长到10万家,1989年后企业数量每年仍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共有汽车摩托车维修业户34.3万户。其中汽车维修业户26.07万家,一类汽车维修企业0.97万多家;二类汽车维修企业5.1万多家;三类汽车维修业户近20万户,摩托车修理业户8.3 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 万多人,其中技术负责人22.8万多人;质量经验员19.2万多人。2002 年,汽车维修量首次突破1亿辆次,2006年达到1.96亿辆次。其中整车修理113万多辆次,总成修理388万多台次,二级维护2357万多辆次, 专项修理1.53亿辆次,维修救援275万多辆次。全国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590多家年检完成测量达到1729万多辆次。但是中国汽车维修行业人员现状和培养与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如: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2)专业建设历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置于1975年,是我校的传统专业,也是自治区级重点专业。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的深入进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紧跟职业教育发展脚步,及时成立了由汽车维修行业、企业、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议,研究讨论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途径、方式,审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收集到的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及时提出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意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汽车驾驶与修理专业逐步实施了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服务等内容为一体的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近几年先后与大超4S店等10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的实习、合作及就业协议。专业每年定时召开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合作企业参加的校企见面会,通过行业、企业与学校充分沟通与交流,针对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3)汽车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培养素质高、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实用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哈密职业技术学校为加强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指导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将相关的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并把理论指导穿插在技能操作培训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科研、技术服务与生产融为一体,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生产设备,运用多媒体、实物教具、练功台、生产设备等,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经过几年来的试点,我们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使人才培养由学科型教学向职业技术应用型教学的转变,顺应了职业技术教学的技术性,实用性人才教育的要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应根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整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突出职教特色,强化技能训练。实践课时至少要占教学总课时的1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是教师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给教师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促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充电,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根据该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过程,根据培养方向划分若干个学习模块,根据特点实行教学。为保证每个模块的课程容量,一般可根据内容和课时分解为4—6个课题、单元;每个课题又可细分6—8个分课题、单元,以便于操作。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在技能训练计划和技能项目分配表上,要明确的体现出每一门课程、实习的具体任务和技能要求,每一学期或每一阶段技能应达到的程度,这样就保证了进行阶段考核和课程考核的准确目标。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使每一位学生从中找到差距和不足,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毕业时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的综合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4)专业发展现状
专业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地区汽修行业主要人才输送基地。目前,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满足行业人才需求量的大部分毕业生供不应求,企业用人单位需求旺盛。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行业兼职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6人,占67%;中级职称2人,占22%;“双师型”教师8人,占88。专业实验实训设备齐全,具有8个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室,8个校外实训基地。教学手段先进,建有学校网站。
2、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汽车维修理论知识,从事汽车检测、维修、检修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生产技术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较高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2)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较高的创业精神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本专业培养汽车驾驶和汽车保养维修的专业操作人员,毕业生主要从事汽车驾驶及汽车维修等工作。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的锻炼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一)较系统地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尚的社会主义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愿意为祖国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修养和基本能力。
(二)通过对汽车专业理论的学习,掌握汽车整车和各个总成的构造,以及有关汽车机械、液压、传动、电子的原理,使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进行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等维修技艺的实操训练,具有汽车维修技术和运用各种检测仪器,诊断排除汽车故障的能力。
(四)具有的计算机运用能力,熟识各种现代汽车检测方法和手段。
(五)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件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六)具备从事汽车使用和维修单位的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从事汽车及配件的营销和保险业务的初步能力。
(七)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维修企业的组织、管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科目课程
1、有比较规范的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
经过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定期组织专业建设委员会、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多次对专业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现已制定出了一整套完备、适用、规范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各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实训大纲。
2、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研究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研究并行,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由行业、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分析确定本科目课程面向职业岗位应完成的知识、技能、关键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3、课程改革与开设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开设新课程。以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的操作技能(应会)鉴定项目为一个教学体系,汽车部件总成作为教学体系的核心。以鉴定项目的考核要求作为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将该部件总成涉及的“汽车构造”、“修理工艺”、“维护和排故”三门课程中的有关内容有机地结合。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教学时段内只将一个总成部件作为教学重点,完成“构造”、“修理工艺”、“维护与排故”从理论到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的全部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部件总成(结构)、连续、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4、教材选用
选用优秀中职教材,重视教材建设,积极开发适用本专业实训指导书。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汽车修理行业生产项目,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反映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教师还制作了大量课程教学PPT多媒体讲稿。
5、精品课程建设
学校重视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正在申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还有多门课程正在积极筹备、申报自治区级和校级精品课程。
三、教学环节
1、教师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学校教师根据每学期学校下发的教学任务,提前领取教材,利用假期完成备课任务。同时学校安排教师实践锻炼,如到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丰富专业教师生产实践经验。同时不定期开展教研室教学研讨会,以提高教学水平。学校统一要求代课教师在开学前由教研室主任先审查学期授课计划、理论和实训、教案准备情况,不符合要求的退回修改,合格的签署意见报教学部主任签字盖章实施,期末连同授课教案、教学工作总结、成绩等教学材料上交教学部检查审核后存档。
2、必修实践实训课全部开出,“生产实习”工作组织有序
学校对专业实践教学非常重视,要求每门课程必须按要求开出所有课程实习,因特殊原因不能开出的,须作调整,并说明原因上报教学部批准后方可调整实施。目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开出率100%以上。
“生产实习”工作利用每年校企见面会,以企业为主,制定详细的生产实习计划、考核办法。同时,明确生产实习期间指导教师的职责,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指导、检查、考勤和绩效考核,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技术报告的撰写。
3、考核形式
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
(1)理论课程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教师根据所任课程的教学内容出A、B 考卷并附上评分标准。(2)实训课的考核
(一)实习课和实践技能考核,在实训大纲和指导书上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
(二)生产实习考核,则按企业实习完成情况进行评分。(3)考试形式主要有笔试、口试、操作等。笔试有开卷和闭卷。实训课多采用口试或操作,理论课则主要采用闭卷笔试。
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
本专业实践性较强,很多课程与生产结合密切。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场、实训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职业素质教育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职业素质教育
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对职业素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如职业知识能力素质、关键能力、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分析入手,并转化到课程,包括生产实习中实现。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广泛吸纳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增强了职业性和实用性。课程体系设计紧紧围绕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开设德育活动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生产实习,充分利用企业人文、管理环境。除对学生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培养外,同时注重学生关键能力、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的养成。
2、职业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
通过入学教育、军训、课程教学、实训教学、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人才培养过程,注重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同时,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在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充分体现全程贯穿素质教育的特点。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经常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学校由专人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平时注意了解、观察学生、开展个别谈话、电话咨询,并根据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开导。
五、教学环境
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实践性教学是《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是对理论教学的巩固和应用。在校内我们依据教材和教学需要建设了一系列实训室,逐渐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融合。
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为使课程教学更加紧密联系企业,满足企业的要求,我们建立了相互依托、共建双赢的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训基地中,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外聘教师,在现场为学生进行讲解,同时企业为学校专门提供了实训工作台、实训教室和实训设备。
目前我校已与大超4S店、振华公司、华月汽车修理厂、阿潘汽车修理厂等8家汽车行业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校外实训基地承担我校学生汽车结构认识实习、汽车维护维修实习、汽车制造工艺实习、汽车总装实习和毕业实习。可使学生顶岗实习、带薪实习、半工半学。
在实习基地建设中,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承担企业员工的理论培训和技术资料的咨询,学校将购置的部分生产设备借给企业,使其同时发挥生产作用和实训作用,企业在实习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为企业正式员工。
六、产学研结合
1、专业指导委员会参加教育教学全过程
本专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机制,先后聘请本专业、本行业内有较高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行业企业主管领导组成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座谈、研讨、讲座等工作方式进行。指导与协调市场调查论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的研讨、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立,在校企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供了行业重点人才需求信息。以保证本专业一定时期内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教学环境的针对性。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所在单位不定期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条件。
2、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
学校在大力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室的建设基础上积极与企业合作,并已于大超4S店、华月汽车修理厂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签定了学生校外实训协议。一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毕业前在校外生产生产实践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二是聘请部分有理论、有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活动,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服务实习,使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得到进一步实现。三是学生通过毕业生产实习的锻炼与磨合,企业选到了合适人才,学生找到了工作岗位,毕业生就业率达90%。
七、教学改革与建设
1、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首先应根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整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突出职教特色、强化技能训练。实践课时至少要占教学总课时的1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是教师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给教师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促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充电,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根据该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过程、培养方向划分若干个学习模块,根据特点实行教学。为保证每个模块的课程容量,一般可根据内容和课时分解为4—6个课题单元,每个课题又可细分6—8个分课题单元,以便于操作。
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在技能训练计划和技能项目分配表上,要明确的体现出每一门课程、实习的具体任务和技能要求,每一学期或每一阶段技能应达到的程度,这样就保证了进行阶段考核和课程考核的准确目标。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使每一位学生从中找到差距和不足,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毕业时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的综合考核得职业资格证书。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由于本专业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汽车各总成实际结构讲解各种装置的作用、要求、工作原理和结构、维修技能特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而学生基础较差且对机械方面的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组织的过程中,采用了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方法
将相对独立的内容如气缸检测、活塞环三隙检查、气门间隙的调整采用项目教学或任务教学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实际的要求与规范来指导学生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2)充分利用现场、实训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与现场实训穿插的方法,让学生及时的把理论和实物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3)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教学
目前采用多媒体课件及汽车教学软件进行授课,故障分析采用情景案例教学,创设现实情境,利用现代教育教学设备,使学生主动学习。由于充分利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授课效果良好。(4)进行考试改革尝试 考试成绩按照平时成绩20%+理论知识笔试、口试30%+技能操作40%+实习报告10%给分。(5)教师指导形式的改变
从传统的校内专任教师辅导转变为专任教师和校外技术人员指导相结合,校内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指导相结合,理论辅导和实践指导相结合,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辅导和网络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指导形式。
八、质量管理与控制
1、教学运行与管理
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保障了教学运行的规范与有序。学校教务处在教学组织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编制学期教学实施计划,严谨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认真编写授课计划、教案、教学日志等各种教学文件。教学部根据教务处下达的学期教学任务统一排课,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计划,合理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根据规范编写教案,开学后由教研室自查。任课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进程表、课程表、授课安排表、考试安排表”进行日常教学。对违反教学规章制度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按规定处理,有力地维护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学校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措施得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努力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建立了系统、科学、有序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坚持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常规性教学检查工作和专项教学检查。通过采取召开师生座谈会、听课、访谈、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等多种方式方法,全面收集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形成了教与学携手并进的良好的教风、学风。实行多层次听课制度。建立了学校领导、教务处长、教学部领导、教学督导组成员、教研室主任、教师间的多层次听课制度。通过听课,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以课堂教学质量为主,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承担教学任务等情况,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具体采用学生评价,督导组和教学部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考评。学校在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工作过程中,不断研究吸纳和运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质量管理理念,对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与监控,能够及时针对监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整改措施,注重落实达到了以查促改、以改促建的监控目的,保证了学校教学各环节良性循环,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九、师资队伍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一)职称结构
高级讲师4人-50%高级工程师1人-12.5% 讲师1人-12.5% 工程师2人-25%。
(二)学历结构 工学学士3 人
(三)年龄结构
40-50岁6人30-40岁4人。
(四)学缘结构
本课程组教师分别来自新疆工学院、西安公路学院、西安工业大学、湖南湘潭机电专科学院。
(五)双师素质
课程组教师6人,外聘企业工程师2人,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且有汽车修理行业工作经历、具有汽车维修等级证书6人,因此,双师型教师5人占83%。
本专业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外引内培、学历进修、顶岗锻炼等措施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注重“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每两年不少于一次到工程单位顶岗锻炼,以丰富实践经验。学院与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单位达成协议,教师可以自由选择相应单位到工程一线从事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目前,通过技能考核鉴定、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已有58%。同时聘请实践工作经验丰富、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进一步充实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十、学生素质
(1)就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
专业近几年全部毕业生参加了汽车维修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获取率为90%以上。
(2)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强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素质较高,实践操作技术过硬,能吃苦耐劳,适应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和敬业精神等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据我校对10多家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好,主要体现在工作踏实、吃苦耐劳、实践操作技能好等方面。
(3)近三年学籍处理情况
近三年来,学校严格学籍管理,考纪考风严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思想觉悟有较大的提高,极少出现重大违纪违法现象,学生没有因违反学校的学籍管理而被开除的现象。
十一、专业特色
(1)校企合作,实施市场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企业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积极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共建覆盖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侧重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
(2)产学研结合,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专业师资队伍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专业重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积极开展实用技术研究。专业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学历层次等途径,建设了一批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行业、地域特点,按照专业职业岗位分析结果,专业教师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开发实训指导书。实训指导书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设计编写,针对性和实用性强,注重学生生产经验、职业道德的积累和养成。
(3)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以精品课建设推动专业发展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我校开办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自专业建设始起们就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进行着孜孜不倦的努力。现正在申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自治区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申报带动其他相关课程的建设。精品课程是建设精品专业的基础,通过校级和自治区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来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精品专业。
第三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李晓鹏 引言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中职教育培养人才模式与社会需求的接轨,中职专业教师就必须对社会需求动态有一个清晰的跟踪了解,为此,在此次培训中邓浪、谷治国、李晓鹏我们三人组成一个小组对汽车维修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2011年暑假调研组重点调研了株洲市4家4S 店。现将调研及论证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汽车维修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汽修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中职汽修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2011年7月14日 调研地点:湖南省株洲市汽车城 株洲海联别克4s 店 湖南兰天雪铁龙4s 店(株洲分店)株洲千里马实业有限公司 株洲华洋世纪雪佛兰4s 店 调研对象:企业老总、客服经理、技术主管、机修员工、服务顾问 第二部分 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文献和统计资料研究方式(网上调研)、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现场考察、毕业生反馈
(二)调研内容 产业背景调研 中国汽车制造业正在飞速发展。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6%,总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去年我国乘用车的销量也在政府主导的政策刺激带动下,首次超越1000万辆大关,其中1.6L 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更是超过700万辆。2010年预计我国汽车销量将再创辉煌,突破1500万辆大关,从销售总量来看,汽车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近20年来,公路运输和汽车维修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从业主体由国营企业一统天下,发展为国营、集体、私营、中外合资等多种成分并存;车辆结构的更新及其维修技术的发展速度等都不是前几十年所能与之相比的。由于生产实际的巨大变化,用人部门对毕业生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相适应,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也一直在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与全国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生产发展的速度相比,仍存在教学模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体系的划分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始终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够强等问题,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加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化建设,提高 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实事求是地研究市场形式和变化趋势,认真总结几十年专业办学的经验与教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真正建立起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专业办学模式和建设机制。人才需求调研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日渐火爆,汽车产业迅速崛起,汽车维修人才的缺口正一路扩大。根据去年由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目前国内汽修人才的缺口至少达到100万。汽修人才的巨大缺口,使熟练的汽车维修技师在人才市场上分外“抢手”。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一辆新车从购入到汽车报废的全部花费中,购车费用只占35%左右,而后期维修保养占45%左右,后者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随着私家车的迅速普及,再加上绝大部分车主“会开车、不会修车”,造成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扩大。另外,各种新款车型不断推出、配置越来越先进,加上汽车配件、汽车用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汽车行业对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不仅汽车维修人员十分欠缺,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具有高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一专多能型应用人才更是难求。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被优先列入“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据调查显示(如下表),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6年以来一直在持续快速增长,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也从2006年的26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500万人,而汽车维修工人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极低,仅占总人数的17.8%。这就说明重点发展汽车检测维修专业是十分必要的。年份 国内生产总
值(亿元)2006 210871.0 2007 246619 2008 300670.0 2009 335353 2010 397983 截止2010年5月底,湖南省民用汽车拥有量为218.7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63.25万辆,增长40.5%,比2009年底增加18.68万辆。前五个月平均每天新增民用汽车1237辆。载客汽车140.47万辆,比上年底增长12.3%;载货汽车44.14万辆,比上年底增长7.5%;私人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56.14万辆,占民用汽车总量的71.4%,比2009年底增加 17.86万辆,增长12.9%。其中:私人轿车拥有量为72.37万辆,占轿车总量的84.0%,比2009年底增加10.17万辆,增长16.4%。随着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4S 店数量增加更是大势所趋。另外在省,各类维修企业约为2500家左右,因此说,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需求量将持续上升,人才需求将达到较大规模。同时涉及汽车后市场的汽车企业业务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内容的企业市场行为越来越多,也急需大量相关懂得汽车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以改变目前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不对的状况。从我们调研情况看,各地都在看好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开办汽车相关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从市场调研结果上看,大多数规格较高汽车企业对专科以上层次人才需求量占绝对多数,但是在我省西地区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还只有我们一家。因此,在专业原有实习基地基础上,尽快高质量加速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培养汽车相关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为我省及周边地区培养更 多的汽车专门人才。同时为地区行业发展服务,为地方其它院校服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课程开发调研
1、开发程序、主要成果及特征 由参与学校共同制订企业调研方案,到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服务部经理、车间主任、技术骨干等进行访谈,分析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等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改革思路、确定培养目标与方向;在此基础上,由行业技术专家(主要为汽车维修服务部经理、车间主任等管理及技术人员)、职业课程研究专家和学校项目组成人员一起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汽车机修工、汽车维修电工等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这一环节是整项研究的关键;之后由学校资深专业教师和行业技术专家对课程结构进行分析,确定课程设置、指导性教学安排、教学条件及实训装备要求等内容;然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各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以及实施建议等课程标准。中等职业教育倡导的任务引领型为主体的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任务引领。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结果驱动。关注的焦点放在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成果,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3)突出能力。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落实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上,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4)内容实用。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5)做学一体。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2、职业目标和教学安排简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中,学制规定为三年,其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汽车维修、整车与零配件销售、汽车美容装潢等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汽车维修机工、电工、涂装工、钣金工、美容装潢工和整车与零配件销售员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性技能人才。” 专业定位的职业范围按交通部对汽车服务行业的岗位进行设置,如下表所示: 序号 专门化方向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 1 汽车维修机工 汽车维修机工 劳动部门颁发汽车维修机工(中级)交通部颁发汽车维修机工(中级)上岗证 2 汽车维修电工 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空调工 劳动部门颁发汽车维修电工(中级)交通部颁发汽车维修电工(中级)上岗证 3 汽车维修钣金工 汽车维修钣金工 劳动部门颁发汽车维修钣金工(中级)交通部颁发汽车维修钣金工(中级)上岗证 4 汽车美容装潢 汽车美容工、汽车装潢工 劳动部门颁发汽车维修钣金工(中级)交通部颁发汽车维修钣金工(中级)上岗证 5 汽车涂装 调漆工 漆工 劳动部门颁发汽车维修漆工(中级)交通部颁发汽车维修漆工(中级)
上岗证 6 汽车商务 汽车销售员 汽车配件销售员 二手车交易员 劳动部门颁发二手车交易员(中级)劳动部门颁发汽车配件销售员(初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针对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分别设置“学年制教学安排”和“学分制教学安排”,其教学安排的主要区别在于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上,学年制教学安排的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总数为1056 节左右,而学分制教学安排的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总数约为700至800 节左右;其教学安排的基本特征是前三学期的学习内容基本相同(第三学期有2周时间对应专门化的综合实训略有区别),学校可以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大类招生,第四学期起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专门化方向,学习的课程与专门化相对应。前三学期除公共基础课程之外,主要安排了各专门化均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课程:《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常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结构与拆装》和《汽车使用与日常维护》等六门专业必修课程。
3、体会与思考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对传统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产生了革新式的突破,值得学习借鉴的方面有很多,但也不宜全盘照搬。第三部分 调研分析
(一)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1)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势必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科技含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二十世纪 90年代以来,以电子装置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诸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ABS(制动防抱死系统)、SRS(安全气囊)AC(空调)、电控悬架以及驾驶员交通信息系统等“机电一体化”的汽车总体构建中,电子装置的比例越来越大,汽车由以机械装置为主向机电结合的科技型产品转变。在 20世纪 80年代初,电子设备只占汽车成本的2%,而目前已经达到18%~23%。这就决定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不但要掌握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更重要的是必须尽快掌握现代电子控制维修技术。而正是由于现代电子控制装置高的技术含量,维修人员如果不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就很难掌握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必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维修队伍结构在发生根本变化 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于千家万户,面对的是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维修技术队伍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过去,汽车维修工作主要以技术工人为主体来完成,如今的汽车维修已发展成为必须以工程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过去,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人员主要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技术工人组成,如今现代汽车维修已经向进行“七分诊断”的汽车维修工程师和“三分修理”的一般技术工人转换。国内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依靠的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学历水平不高极大地限制了高级维修人才的涌现。现在汽车维修企业虽然已经开始注重汽车维修工程师、维修技术工人的招收、培养和使用,汽车维修技术工人队伍正在逐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但是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还是严重缺乏。国内高级汽车维修工程师青黄不接,这样就造成了与制造生产相比较,售后检测、维修的滞后,以及车辆档次与维修质量的反差。由此,中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当担负起培养掌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二)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当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各类高等教育的就更少,熟练掌握现代汽 车维修技术的高级维修技术人才更是微乎其微。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部分一、二类维修企业抽样调查显示,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有26.2%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一线工人中,有38.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11.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有9.3%,维修基础培训的有38.7%。
二、三类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离开土地的农民、城市普通中学毕业生、转岗择业的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即使是一些大型修理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除汽车维修之外,车辆销售、保险、车辆性能检测、二手车市场等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问题同样存在,亟需提高。
(三)就业岗位分析 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分析表 工作岗位 工作岗位能力与职责 维修部服务经理
1、在站长的领导下,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工作。
2、负责本部各项经营、工作目标的履行、规范。
3、负责协助车辆维修的业务洽谈及用户接待工作。
4、负责车辆维修的现场管理检查工作。
5、负责车辆维修的质量检查工作。
6、负责检查用户投诉的处理及反馈工作。
7、负责检查问卫生、规范操作及附件清点工作。
8、负责检查客户回返工作。
9、负责维修人员的培训检查工作。
10、负责车辆维修结算的审核工作。
11、负责往来的审核及清理工作。
12、负责部门的安全检查及防范工作。
13、负责部门员工的思想政治及考核工作。
14、负责组织召开部门计划、考核、生产调度会(包括日例会、周例会和月例会)。
15、负责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服务专员
1、严格SGM 有关服务流程的相关规定
2、基盘客户的日常维系
3、严格执行SGM 索赔相关政策
4、严格执行SGM 配件的相关政策
5、及时收集及汇总相关的质量信息
6、对服务流程改进提出建议
7、协调前台与车间的工作,使其工作正常运作
8、日常客户投诉处理
9、收集来自于客户层面的相关信息(如客户要求、建议、市场活动效果等)并及时反馈
10、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并不断提升技能等级,并获取SGM 的专业认证 维修部服务顾问
1、在服务经理的领导下,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协助部门经理完成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
2、负责车辆维修的业务洽谈及用户接待工作。
3、负责车辆维修工期的确定及督促工作。
4、负责往来的审核结算的审核工作。
5、负责客户的回访和反馈工作。
6、负责业务的拓展和市场分析工作。
7、负责外出施救的组织工作。
8、负责任何委托书、福建清单的审核工作。
9、负责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钣金工
1、负责车辆的钣金维修工作
2、负责本工位设备、使用工具的维护、保管
3、负责工序质量的自检
4、负责工位区域的清洁与保养 索赔专员
1、严格按照GSM 的售后索赔政策指导其工作。
2、熟练掌握索赔的相关知识。
3、经常保持与售后服务经理和GSM 索赔部门的联系及沟通。
4、对索赔车辆进行检查必须注重谨慎原则。
5、按照GSM 索赔条例办理索赔申请及相应索赔事务。
6、协助前台人员对车辆的维修索赔进行监督,保证索赔的准确性。
7、定期整理和妥善保存所有的索赔档案。
8、索赔件的日常管理。
9、索赔件仓库的日常管理。汽车维修工
1、根据车辆故障现象,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列出维修部位、维修/更换配件明细,并迅速排除故障;
2、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维修及保养任务,保证用车单位业务的正常运转;
3、提高维修技术含量,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佳的修理质量;
4、做好维修记录及质量跟踪工作。从调研企业设置的 329个技工岗 位中,机修(发动机底盘修理工)、电子电器、钣金(车身)、涂漆等岗位数已占 82.1%,这些岗位的上岗人员数已占技工上岗总数的 82.8%以上,构成现代汽车 维修的四大主体生产岗位。而为修复旧零件设置的机械加工职业(工种)岗位,仅 占技工岗位的 4.8%和技工总数的 4%,并且日渐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汽车维 修业已呈现职业岗位归并和重组的趋势。上述四大主体生产岗位的设立和形成就 是这种重组和归并的结果。这种岗位的重组,一方面大大地简化和减少了企业岗位类别,同时对从 业人员技能的一专多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此同时,现代汽车结构的发展,维修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普及,又催生出 一些新的智能型且具有复合特征的岗位,例如:机械维修与电器维修两个技术岗 位复合而产生的机电一体化的岗位,已呈现迅速发展趋势。在所抽查的企业中,共设有汽车维修故障诊断检测岗位28个,上岗人员为 34 人,分别占到抽样调查企业总数的5.8%和 6.6%。这个新型的职业岗位,主要对入厂车辆故障情况进行检测和诊断,为确定维修作业项目和后续的生产安排提供依据,对修复竣工出厂的车辆进行检查,确认故障排除情况或鉴定维修质量。此外,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维修企业职业岗位归并的同时,又 分化独立出一些诸如 EFI ,ABS , GRS 等专业维修岗位或技术支持岗位。这一大 批符合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和工艺发展趋势的新岗位已经与旧有的工种概念有原则的区别。随着汽车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汽车营销相关岗位对服务人才的 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对人
才的需求趋势呈现由单一技术型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 展。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就业对应岗位有: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钣金维修工、汽车喷漆维修工、汽车检测工、汽车前台接待员(服务顾问)、汽车销售顾问、汽车按揭(保险投保)员、汽车上牌办证员、汽车整车销售员(销售顾问)、汽车配件销售员、二手车专(销 售)员、汽车保险理赔员、质量担保员、导车员、服务专员、汽车车间主管。
(四)工作情境分析 汽车维修工仪器设备 清洗拆装作业设备 汽车外部清洗设备;零件清洗设备;轮胎螺母拆装机或专用拆装工具;悬架弹簧螺栓螺母拆装机或专用拆装工具;半轴套管拆装机(从事中型、重型汽车维修); 举升设备或地沟;拆装起重、搬运设备。发动机总成修理作业设备 专用设备 立式精镗床;立式珩磨机磨气门机 气门座铣削及气门与气门座研磨设备或工具 连杆衬套加工设备轴瓦加工设备(允许外协)机油加注器发动机冷、热磨合设备;曲轴磨床 试验、检测与诊断设备 发动机综合检测仪气缸体、气缸盖和散热器压试验设备燃烧室容积测量装置气缸漏气量检测仪曲轴箱窜气测量仪工业纤维内窥镜润质量检测仪润滑油分析仪废气分析仪(从事汽油车维修)烟度计(从事柴油车维修)声级计油耗计无损探伤设备(与底盘各总成修理作业共用)汽油泵、化油器试验设备(从事汽油车维修)曲轴、飞轮与离合器总成动平衡机(允许外协)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检测设备(从事电控汽油 喷射式轿车维修)。底盘各总成修理作业设备 制动鼓和制动盘修理设备制动蹄摩擦片和制动块摩擦块修理设备;轮胎轮辋拆装设备离合器摩擦片修理设备 润滑油、脂加注器;车架校正设备(从事轿车维修除外); 前轴校正设备(允许外协)前轴检验装置制动检测设备四轮定位仪(从事轿车维修)或转向轮定位仪转向盘转动量和扭矩检测仪;车轮动平衡机;车速表试验台(允许外协)传动轴动平衡机(允许外协)侧滑试验台(允许外协)底盘测功设备 电器修理作业设备 充电机,电器试验台,前照灯检测设备 车身总成修理作业设备 车身校正设备剪板面(从事货车维修允许外协)CO2气体保护焊机(从事轿车、客车维修)折弯机(从事轿车、客车维修)喷烤漆房(从事轿车维修)或喷漆设备调漆设备(允许外协)型材切割机(允许外协)工业缝纫机铆接设备 通用设备 普通车床钻床电焊设备氧-乙炔焊设备钎焊设备;液压或机械压力机空气压缩机砂轮机钳工工作台及设备除锈设备 计量器具 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内径百分表、内径千分表百分表平尺平板前束尺厚薄规量杯万用电表电解液比重计高频放电叉转速表轮胎气压表气缸压力表发动机检测专用真空表温度计 主要手工具 千斤顶扭力扳手各种扳手手电钻各种拉压器各种手动刀 第四部分 关于专业的思考与建设
(一)专业定位 正确定位中职专业培养目标是构建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正确定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时,我们进行了充分的社会、行业调研。调研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在同步增加。同时随着现代汽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的素质、质量、技术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同时约有75%以上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因此,我们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汽车检测中心(站)、汽车4S 服务店、汽车运输公司,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调试、品质控制及现场管理工作的初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改革意见与建议 通过调研株洲汽车城,走访蓝天集团4s 店、株洲千里马实业有限公司、雪佛兰4s 店、海联别克4s 店,深入企业,与企业各层次员工交谈,现场观察,以及与各企业专业进行面对面座谈,仔细听却大家对中职教育建设的意见,认真总结各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反复思考,现在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概括如下:
1、教材建设系统 在教材建设中,我们主要在内容的设计上打破原有的学科教材的常规,充分考虑使用实践教学的要求,打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区分,以技能知识为中心,把相关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知识融会进去。要求学生通过工作页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2、教学
方式系统 教学方式是课程实施的渠道和工具。新的课程特征和内容要求有相应的方法与之相配套。在一系列行之有效地方法中比较突出的有四个方法:一是“小班化教学”。二是“五段教学法”,三是: STEP-BY-STEP 的教学法,四是师生互动讨论时教学法,上述四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的目的。
3、教师配置系统 专业课教师是新型课程的实施者,传统的教师素质已经不适应以实践环境为主、任务为中心的教学,他们需要在技能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要实现转型,在能力结构上具有“双师型”队伍的特征。所以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条渠道实现队伍建设的目标:一是校内培训。二是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和实训。三是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和教学指导,带动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四是重视教师的教科研的探讨和交流。
4、教学技术系统 为了提高教学效益,需要大量教学设备和配套的实训项目书的支持。根据工学结合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我们充分注意教学技术系统的建设,以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方面在公司的帮助下,增加实训设备,另一方面,借鉴4S 店先进经营和管理模式,发动广大教师开发实训项目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软件教学系统,优化了实践教学的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5、校企合作系统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内涵,为学生提供一个遍布长株潭地区的实训基地,构建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构架系统,为工学结合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设施支持。
6、加强学生的做人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塌实肯干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加强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等,全方位的加强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培养适应当前社会的合格中职毕业生。
第四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使技工教育汽修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接轨,技工汽修专业教师就必须对社会汽修需求动态有一个清晰的跟踪了解。为此,湖南工贸技师学院组织我系汽修教师对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及株洲市部分汽修4s店进行了一次调研,于2016年6月28日重点调研了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现将调研及论证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目的
1、了解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3、了解本专业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收集工作任务和项目,了解岗位生产对象,生产流程等,深入到工作岗位的细节,考虑潜在的因素
4、明确专业定位
(二)调研对象:
1、企业高层管理者
2、企业中层管理者
3、企业基层
4、行业专家
5、毕业生
(三)调研方法
文献和统计资料研究方式(网上调研)、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现场考察、毕业生反馈
(四)调研时间安排及内容
1、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2016年6月28日
调研地点: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
2、调研内容
(1)产业背景调研
中国汽车制造业正在飞速发展。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211.68万辆和2194.41万辆,同比2012年分别增长14.76%和13.87%,总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增长势头更猛。汽车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近20年来,公路运输和汽车维修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从业主体由国营企业一统天下,发展为国营、集体、私营、中外合资等多种成分并存;车辆结构的更新及其维修技术的发展速度等都不是前几十年所能与之相比的。由于生产实际的巨大变化,用人部门对毕业生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相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也一直在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与全国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生产发展的速度相比,仍存在教学模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体系的划分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始终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够强等问题,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加快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实事求是地研究市场形式和变化趋势,认真总结专业办学的经验与教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真正建立起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专业办学模式和建设机制。
(2)人才需求调研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日渐火爆,汽车产业迅速崛起,汽车维修人才的缺口正一路扩大。目前汽修行业存在200万的缺口,汽修人才缺口还在不断扩大。针对汽车行业蓝领工人用工情况所作的调研显示,汽车维修行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已经表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人短缺情况。不少企业已经采取了优化招聘渠道,发放额外奖金,以及提高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标准等措施来应对工人短缺。因此,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被优先列入“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汽车运用与维修人员需求量将持续上升,人才需求将达到较大规模。同时涉及汽车后市场的汽车企业业务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内容的企业市场行为越来越多,也急需大量相关懂得汽车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以改变目前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不对的状况。(3)课程开发调研
1、开发程序、主要成果及特征 由参与学校共同制订企业调研方案,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服务部经理、车间主任、技术骨干等进行访谈,分析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等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改革思路、确定培养目标与方向;在此基础上,由行业技术专家(主要为汽车维修服务部经理、车间主任等管理及技术人员)、职业课程研究专家和学校项目组成人员一起对汽车机修工、汽车维修电工等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这一环节是整项研究的关键;之后由学校资深专业教师和行业技术专家对课程结构进行分析,确定课程设置、指导性教学安排、教学条件及实训装备要求等内容;然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各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以及实施建议等课程标准。中等职业教育倡导的任务引领型为主体的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任务引领。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结果驱动。关注的焦点放在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成果,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3)突出能力。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落实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上,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4)内容实用。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5)做学一体。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2、职业目标和教学安排简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中,学制规定为四年,其专业培养目标面向汽车专业维修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营管理和维修部门、汽车制造企业及其技术服务部门、机动车检测站和其他管理部门,从事汽车性能试验与检测、汽车维修、故障诊断、质量评价和技术开发、汽车营销及管理等一线操作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前三学期除公共基础课程之外,主要安排了各专门化均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课程:《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常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汽车构造》和《汽车维护》等六门专业必修课程。
3、体会与思考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对传统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产生了革新式的突破,值得学习借鉴的方面有很多,但也不宜全盘照搬。
调研分析
(一)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1)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维修队伍结构在发生根本变化
过去,汽车维修工作主要以技术工人为主体来完成,如今的汽车维修已发展成为必须以工程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过去,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人员主要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技术工人组成,如今现代汽车维修已经向进行“七分诊断”的汽车维修工程师和“三分修理”的一般技术工人转换。国内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依靠的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由此,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应当担负起培养掌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二)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当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各类高等教育的就更少,熟练掌握现代汽 车维修技术的高级维修技术人才更是微乎其微。
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我们了解到,在他们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有26.5%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30.5%为中专学历,28.5%为大专学历14.5%为本科或以上学历,一线工人中,有38.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11.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有9.3%,维修基础培训的有38.7%。
二、三类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离开土地的农民、城市普通中学毕业生、转岗择业的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即使是一些大型修理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除汽车维修之外,车辆销售、保险、车辆性能运用、二手车市场等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问题同样存在,急需提高。这样层次结构的(三)就业岗位分析
1、专业定位
正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是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正确定位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时,我们进行了充分的社会、行业调研。调研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在同步增加。同时随着现代汽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人员的素质、质量、技术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汽车专业维修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营管理和维修部门、汽车制造企业及其技术服务部门、机动车检测站和其他管理部门,从事汽车性能试验与检测、汽车维修、故障诊断、质量评价和技术开发、汽车营销及管理等一线操作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专业改革意见与建议
通过调研了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深入企业,与企业各层次员工交谈,现场观察,以及与各企业专业进行面对面座谈,仔细听却大家对中职教育建设的意见,认真总结各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反复思考,现在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概括如下:
(1)、教材建设系统
在教材建设中,我们主要在内容的设计上打破原有的学科教材的常规,充分考虑使用实践教学的要求,打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区分,以技能知识为中心,把相关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知识融会进去。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2)、教学方式系统
教学方式是课程实施的渠道和工具。新的课程特征和内容要求有相应的方法与之相配套。在一系列行之有效地方法中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法:一是“小班化教学”。二是“五段教学法”,三是师生互动讨论时教学法,上述三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的目的。
(3)、教师配置系统
专业课教师是新型课程的实施者,传统的教师素质已经不适应以实践环境为主、任务为中心的教学,他们需要在技能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要实现转型,在能力结构上具有“双师型”队伍的特征。所以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条渠道实现队伍建设的目标:一是校内培训。二是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和实训。三是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和教学指导,带动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四是重视教师的教科研的探讨和交流。
(4)、教学技术系统
为了提高教学效益,需要大量教学设备和配套的实训项目书的支持。根据工学结合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我们充分注意教学技术系统的建设,以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方面在公司的帮助下,增加实训设备,另一方面,借鉴4S 店先进经营和管理模式,发动广大教师开发实训项目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软件教学系统,优化了实践教学的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5)、校企合作系统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内涵,为学生提供一个遍布长株潭地区的实训基地,构建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构架系统,为工学结合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设施支持。
(6)、加强学生的做人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加强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等,全方位的加强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培养适应当前社会的合格中职毕业生。
从市场调研结果上看,大多数规格较高汽车企业对中专以上层次人才需求量占绝对多数,但是株洲市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中专层次人才培养虽然有几所学校,但各方面条件合格的不多,我们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硬件条件已经基本达到要求,但是,专业教师队伍建任重而道远,我建议学校要想方设法培训一大批真正能够动手的专业教师队伍,提高培养汽车相关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此,我建议学校领导一定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师资培训方面不能太吝啬,我们必须走出去,接受珍贵的训练,同时加大校本培训。这一才能真正培养更多的汽车专门人才。同时为地区行业发展服务,为地方其它院校服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五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第七组孙继军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使中职教育汽修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接轨,中职汽修专业教师就必须对社会汽修需求动态有一个清晰的跟踪了解。为此,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我省汽修省级培训教师对长沙市部分汽修4s店进行了一次调研,我们分成十个小组,钟爱民,戴新生和我等八人组成一个小组,于2014年7月15日重点调研了长沙市申湘丰田4S 店。现将调研及论证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目的1、了解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3、了解本专业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收集工作任务和项目,了解岗位生产对象,生产流程等,深入到工作岗位的细节,考虑潜在的因素
4、明确专业定位
(二)调研对象:
1、企业高层管理者
2、企业中层管理者
3、企业基层
4、行业专家
5、毕业生
(三)调研方法
文献和统计资料研究方式(网上调研)、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现场考察、毕业生反馈
(四)调研时间安排及内容
1、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2014年7月15日
调研地点:湖南省长沙市申湘丰田4s 店
2、调研内容
(1)产业背景调研
中国汽车制造业正在飞速发展。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211.68万辆和2194.41万辆,同比2012年分别增长14.76%和13.87%,总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增长势头更猛。汽车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近20年来,公路运输和汽车维修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从业主体由国营企业一统天下,发展为国营、集体、私营、中外合资等多种成分并存;车辆结构的更新及其维修技术的发展速度等都不是前几十年所能与之相比的。由于生产实际的巨大变化,用人部门对毕业生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相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也一直在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与全国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生产发展的速度相比,仍存在教学模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体系的划分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始终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够强等问题,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加快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满足市
场的需求,就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实事求是地研究市场形式和变化趋势,认真总结专业办学的经验与教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真正建立起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专业办学模式和建设机制。
(2)人才需求调研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日渐火爆,汽车产业迅速崛起,汽车维修人才的缺口正一路扩大。目前汽修行业存在200万的缺口,汽修人才缺口还在不断扩大。针对汽车行业蓝领工人用工情况所作的调研显示,汽车维修行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已经表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人短缺情况。不少企业已经采取了优化招聘渠道,发放额外奖金,以及提高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标准等措施来应对工人短缺。因此,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被优先列入“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汽车运用与维修人员需求量将持续上升,人才需求将达到较大规模。同时涉及汽车后市场的汽车企业业务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内容的企业市场行为越来越多,也急需大量相关懂得汽车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以改变目前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不对的状况。
(3)课程开发调研
1、开发程序、主要成果及特征 由参与学校共同制订企业调研方案,在长沙申湘4s店,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服务部经理、车间主任、技术骨干等进行访谈,分析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等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改革思路、确定培养目标与方向;在此基础上,由行业技术专家(主要为汽车维修服务部经理、车间主任等管理及技术人员)、职业课程研究专家和学校项目组成人员一起对汽车机修工、汽车维修电工等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这一环节是整项研究的关键;之后由学校资深专业教师和行业技术专家对课程结构进行分析,确定课程设置、指导性教学安排、教学条件及实训装备要求等内容;然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各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以及实施建议等课程标准。中等职业教育倡导的任务引领型为主体的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任务引领。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结果驱动。关注的焦点放在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成果,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3)突出能力。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落实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上,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
4)内容实用。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5)做学一体。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2、职业目标和教学安排简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中,学制规定为三年,其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汽车维修、整车与零配件销售、汽车美容装潢等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汽车维修机工、电工、涂装工、钣金工、美容装潢工和整车与零配件销售员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性技能人才。” 前三学期除公共基础课程之外,主要安排了各专门化均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课程:《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常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结构与拆装》和《汽车使用与日常维护》等六门专业必修课程。
3、体会与思考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对传统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
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产生了革新式的突破,值得学习借鉴的方面有很多,但也不宜全盘照搬。
调研分析
(一)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1)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维修队伍结构在发生根本变化
过去,汽车维修工作主要以技术工人为主体来完成,如今的汽车维修已发展成为必须以工程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过去,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人员主要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技术工人组成,如今现代汽车维修已经向进行“七分诊断”的汽车维修工程师和“三分修理”的一般技术工人转换。国内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依靠的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由此,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应当担负起培养掌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二)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当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各类高等教育的就更少,熟练掌握现代汽 车维修技术的高级维修技术人才更是微乎其微。
在长沙申湘4s店我们了解到,在他们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有26.5%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30.5%为中专学历,28.5%为大专学历14.5%为本科或以上学历,一线工人中,有38.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11.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有9.3%,维修基础培训的有38.7%。
二、三类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离开土地的农民、城市普通中学毕业生、转岗择业的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即使是一些大型修理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除汽车维修之外,车辆销售、保险、车辆性能运用、二手车市场等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问题同样存在,急需提高。这样层次结构的(三)就业岗位分析
1、专业定位
正确定位中职专业培养目标是构建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正确定位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时,我们进行了充分的社会、行业调研。调研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在同步增加。同时随着现代汽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人员的素质、质量、技术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在长沙申湘4s店,汽修车间主任袁主任说,我们在招聘维修人员时主要考虑他们是否能吃苦耐劳,然后再看操作能力,他同时说约有85%以上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因此,我们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汽车运用中心(站)、汽车4S 服务店、汽车运输公司,从事汽车运用、维修、调试、品质控制及现场管理工作的初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专业改革意见与建议
通过调研调研了长沙市申湘丰田4S 店,深入企业,与企业各层次员工交谈,现场观察,以及与各企业专业进行面对面座谈,仔细听却大家对中职教育建设的意见,认真总结各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反复思考,现在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概括如下:
(1)、教材建设系统
在教材建设中,我们主要在内容的设计上打破原有的学科教材的常规,充分考虑使用实践教学的要求,打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区分,以技能知识为中心,把相关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知识融会进去。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2)、教学方式系统
教学方式是课程实施的渠道和工具。新的课程特征和内容要求有相应的方法与之相配套。在一系列行之有效地方法中比较突出的有四个方法:一是“小班化教学”。二是“五段教学法”,三是: STEP-BY-STEP 的教学法,四是师生互动讨论时教学法,上述四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的目的。
(3)、教师配置系统
专业课教师是新型课程的实施者,传统的教师素质已经不适应以实践环境为主、任务为中心的教学,他们需要在技能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要实现转型,在能力结构上具有“双师型”队伍的特征。所以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条渠道实现队伍建设的目标:一是校内培训。二是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和实训。三是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和教学指导,带动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四是重视教师的教科研的探讨和交流。
(4)、教学技术系统
为了提高教学效益,需要大量教学设备和配套的实训项目书的支持。根据工学结合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我们充分注意教学技术系统的建设,以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方面在公司的帮助下,增加实训设备,另一方面,借鉴4S 店先进经营和管理模式,发动广大教师开发实训项目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软件教学系统,优化了实践教学的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5)、校企合作系统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内涵,为学生提供一个遍布长株潭地区的实训基地,构建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构架系统,为工学结合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设施支持。
(6)、加强学生的做人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加强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等,全方位的加强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培养适应当前社会的合格中职毕业生。
从市场调研结果上看,大多数规格较高汽车企业对中专以上层次人才需求量占绝对多数,但是湘潭地区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中专层次人才培养虽然有几所学校,但各方面条件合格的不多,我们湘乡一职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硬件条件已经基本达到要求,但是,专业教师队伍建任重而道远,真正汽修专业毕业教师只有两名,且他们刚从学校毕业,动手能力较差,我建议学校要想方设法培训一大批真正能够动手的专业教师队伍,提高培养汽车相关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此,我建议学校领导一定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师资培训方面不能太吝啬,我们必须走出去,接受珍贵的训练,同时加大校本培训。这一才能真正培养更多的汽车专门人才。同时为地区行业发展服务,为地方其它院校服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员调研企业领导
2014年7月16日 孙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