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评价数学课教学的效果
如何评价数学课教学的效果
数学《标准》明确提出总体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因而,笔者认为数学课教学效果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评价。
一、课堂上是否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的积极参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而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看一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可从三方面去评价: 1.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要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还可启发学生以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
2.学生是否感受、体验、经历了数学思考的学习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3.学生是否在学习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学生在合作中能否倾听接纳别人的意见;学生在合作时能否及时地修整自己的意见是一个学生数学思维正确形成的重要过程,这就是说学习活动中与他人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课堂上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就会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记得读中学时的一位女同学,学习一般,书写却特别工整,当时数学老师面带微笑的拿着她的作业本说:“她那清新秀丽的小字儿,让人看了赏心悦目!”从那以后,她加倍努力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三、课堂上是否关注创新精神的培养
课堂上老师创设一个愉快、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有效地利用课堂资源,充分尊重、赞赏学生发表的意见,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课堂上是否关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看老师是否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环境、氛围。同时在进行学具操作时,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以分步定向指导,逐步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再看老师是否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培养应用意识。
五、课堂上是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与发展 作为老师,要处处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幽默的话语、尊重和赞赏,正确引导与启发学生,使学生在会心的笑容中轻松掌握知识与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及对自己、同伴、或老师作出合理的评价,使每个学生在这方面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六、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多少
数学教学不能摒弃对学生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育。我们应做到将以上几个观点贯穿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1)学生能否探索到、学到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并加以运用。(2)通过这节课,自主探索发展、合作交流、思维训练、口头表达等能力是否得到提高。(3)通过这节课,每个学生能否在原有基础上创新意识、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评价意识、数学价值观等得到发展与提高。
第二篇:教学效果评价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效果评价
一、整体把握,抓主线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教学环节中老师设计的导言、问题、引读等都不能偏离文章的主线,文章的情感主线很清晰、明朗。教师沿主线引、沿主线导、学生很自然地沿主线学,沿主线思,沿主线悟。达到学有目标,学有重点。老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的读,逐渐深入的读,文章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老师引读、范读等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一读的环节也是围绕文章情感主线进行的。如:“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老师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想象这位台湾青年家人可能遭遇的困境。理解台湾青年不仅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连亲人的安危也不顾的高尚情怀,以悟促读,读悟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做到了有体验的读,传情达意的读。
二、抓字眼,重理解
语文阅读既要培养学生走进文本研读的本领又要培养学生走出文本拓展的能力。文本是死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本节课中,教师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理解感悟。如通过“十万人、才有可能、一个”辗转”等词,体会骨髓移植“谈何容易”。
第三篇:教学效果评价材料
关于李党立同志教育教学
评 估 材 料
郏县第四实验中学
2014年11月24日
关于李党立同志教育教学
评 价 材 料
李党立同志任现职以来,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团结同志,乐于助人,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师表,积极进取、乐于奉献。
他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特点、易混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学习基础,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程序,编写最佳教案。为了上好一节课,他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他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复习阶段,他把每一单元的词语、重点内容用电脑打印在四裁的图画纸上,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他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讲课时,随时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上得生动而有实效。授课时释疑解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进行教学,辅导耐心细致,严格要求。
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课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多年来,坚持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教科研成果不断引入教学实践,相继组织了即兴演讲、一分钟故事会、口头作文手抄报、自编文集等一系列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还在借鉴并实践“小老师制度”、“茶馆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和教学方法。
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漏补缺。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使家长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为了辅导学困生,他常常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听得懂、学得会、吃的消、记得牢,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减负的要求,他把每天的作业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和知识的掌握,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杜绝重复性、机械性的题海战术,不盲目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班级管理中,建立健全班级组织,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助手作用,对学生注重思想教育,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说服教育,做到晓之以理,导之一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素质。由于该同志执着的追求,不断地钻研和探索教育教学艺术,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教学科及格率85%以上,多次被评为县、市、级优质课教师,辅导的学生获奖达到26人,所带的班级多次荣获县级奖励。受到全体师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郏县第四实验中学
2014年11月24日
第四篇:教学效果评价
《秦兵马俑》教学评价
唐园镇西科小学语文组 张立浩
有幸听了汪清湖老师主讲的《秦兵马俑》,受益匪浅,这节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大亮点:
本节课的教学,汪老师重视学生语文积累,教学方式循循善诱,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内容主线方面,即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和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教学中,汪老师适时地向学生揭示了过渡段的作用,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为学生习作打下了基础。
在实践活动的主线方面,即以读为主,围绕读——思——悟——读这一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思,思后说,说中悟,悟后再读,加深理解。整个课堂教学主线明确,流程清晰,思路明确。
在教学思想上,汪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意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注重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大语文观、人文观。
总之,从教学效果来看,这节课学生们学有所得,能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感受其宏伟的气势,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还掌握了一定的说明方法。
第五篇: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1)是否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2)是否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善于质疑,变式思维,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3)是否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各负其责,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2.学生学习的效果
(1)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
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能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从事探究活动,既轻松又专注,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状况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提出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和同伴交流思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建立多边的、丰富的、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学生愿意互相交往,懂得尊重别人、取长补短,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索中充分发挥智力潜能。
(3)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学生能否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达成状态,让不同的学生各尽所能,学有所得。(4)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能从生活中感知,从收集整理的信息中发现、抽象学科知识规律,用所学知识观察、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在学习活动中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具体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分析信息,将所获知识再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与聚合思维统一,直觉与分析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