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小学(共五篇)

时间:2019-05-12 23:0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陕西省西安小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陕西省西安小学》。

第一篇:陕西省西安小学

陕西省西安小学

学校简介

Xian Primary School

陕西省西安小学简介 陕西省西安小学位于西安市莲湖路中段,系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的省级示范性实验小学。

校园占地7000余m²,校舍建筑面积6000余m²。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970名

邮编:710003 地址:莲湖路91号

地图。

地图

学校师资

现有教职工108位合格率100%,其中特级教师,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15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有全国模范教师2名,特级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3名,省级教学能手6名,市级教学能手12名。学校设有少先队大队部、实验室、微机网络室等一部二十二室。有210台微机和76套语言实验系统。30学班全部安装了多媒体液晶投影及实物展台,多媒体双向点拨校园网络系统1套,安装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另有彩电、录放机、投影仪、摄像机等常规电化教学设备300余台,科学、社会及体育艺术学科的仪器和器材5000余件。

学校荣誉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先后被教育部命名为“现代教学技术实验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示范小学”、“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陕西省快乐教学示范学校”等,被西安市教育局命名为“一级小学”,被中共莲湖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在莲湖区教育局年度综合量化考核评比中,连续八年获得一等奖。学校开展的英语“浸入式”教改实验已历8年,一期和二期实验成果已通过了国家课题组的鉴定评估,获得“优秀实验学校”称号,并被国家课题组确定为“重点实验基地”。从1997年开始,学校进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参与了原国家计委,国家科委、教育部联合下达的“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6-750”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到1998年12月,我校已研制出全部小学语文中的诗歌学习软件,共计8张光盘,通过了国家总课题组的鉴定与评估,教育部批准与教材配套发行,获此次评审中全国唯一的小学软件优秀奖,并在教育部电教办举办的“98全国CD-ROM教育软件大奖赛”中获三等奖。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教育电视台、西安电视二台、《陕西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中国妇女报》、《民声报》等新闻媒体,曾对我校的工作进行过报道,优秀教师及学生代表曾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专门接见.校长简介

程弘,女,1988年参加工作,2003年任西安小学副校长。2006年任校长,中教高级职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先后主持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参加了二十余次各级各类赛教;在西安电视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小学语文同步辅导;撰写了十余万字的教育教学心得、论文,其中十九篇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多篇发表在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参加了多部专业书籍的编写,正式出版十三本;作为省学科专家组成员负责编审了语文、综合教育、健康教育等学科的教材、教辅百余册。至今共获得了十九项国家级奖励,十一项省级奖励,十项市级奖励,十余项区级奖励。

任现职以来,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总目标,努力打造“充满爱心,充满自信,充满活力,充满智慧”的西小教育,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西小成为“学校管理有成效,素质教育有特色,名师打造有突破,校本教研上台阶”的省级示范性小学,更好地达成省教育厅提出的“实验性、示范性、特色化”的立校目标,在全省小学领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近年来,带领全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牢固树立“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关注师生发展,狠抓质量立校,努力创设适合西小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的学校发展理念,确立了“以生为本、以学论教、创新管理、特色发展、提高质量”二十字工作方针,把以生为本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以学论教作为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把创新管理作为推进质量提升工程的强大动力,把特色发展作为西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全力培养“健康自信、知恩懂礼、主动发展”的西小学生,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英语教学工作

师资力量

英语教研组现有教师13人,硕士学位一名,本科学历11名,大专2名;小学高级教师7名,其余均为小教一级。

概况

1986年,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对小学教育的要求,西安小学便审时度势,在全省率先开设了英语课,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其中以“创设校园英语氛围,提高语言交流能力”为主线,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课题研究。

为了更好的推进英语教学的发展,西安小学自1998年9月至今承接了一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项目--中国、美国、加拿大合作的课题实验项目----“英语浸入式”双语实验,即:此实验要求教师始终以英语面对学生,用英语教授英语、音乐,美术,综合,思品,科学,体育等学科课,为学生创造出一种不用汉语作中介的纯英语的学习环境,将学生“浸泡”在英语环境中,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和思维的能力,形成了我校的英语教学体系和特色。

西安小学非常重视英语浸入式课题实验,从1986年至今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英语教学水平,1.先后增设各种硬件设备,如:录音机、照相机、语音教室、计算机机房、笔记本电脑等;2.为实验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先后派出100多人次参加全国、省、市、区、外校的各项培训、辅导和教学交流,努力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

学科教育内容及特点

西安小学要求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入学前应该有简单的英语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开设了多门学科进行实验,目前我校开设的科目有:英语、英语音乐,英语美术,语音、阅读,综合,思品等,每班周课时6节,已形成了独特的英语教学体系和特色,实验班总数也由最初的一个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六个。目前学校所选用英语课教材是:1至2年级用《新世纪小学英语》,3--6年级用---《PEP英语》教材。英语浸入式实验教材是由学校自主研发的浸入式系列教材《英语美术》、《英语音乐》、《语音》和浸入式课题组提供的《浸入式英语阅读丛书》。

西安小学不断深化课堂改革,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英语课教学模式,以游戏、比赛、歌曲、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优化“习得”,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效率;其次,学校也在同时研究各种课型的授课模式,如:低年级听说活动课、语音课、中高年级对话课、阅读课、语法课、写作课、浸入式英语美术课和音乐课等。

西安小学历来重视英语阅读课教学,在一、二年级进行字母教学和语音教学,为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做铺垫。用直呼式语音教学法教授26个字母的名称音,并采取“先辅音后元音,先音后词,先词后句”,再形成“音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章)”的原则,通过游戏,歌谣,绕口令,字母卡片及字母小报,flash,小故事等让学生“见其形读其音”“听其音想其形”。

三、四年级通过故事法,表演法培养英语阅读兴趣,学生在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

五、六年级采取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原则,渗透默读,跳读,精读,略读等阅读方法,通过童话表演和趣味写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形成了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浸入式“自主、创新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儿童综合素质及个性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评价体系和模式。同时,形成了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在陕西小学外语教学活动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受到教育科研部门的奖励和社会各界的赞扬。

此外,西安小学明确各任课教师的研究课题,力求从“小、深、新”的角度寻找切入点,做到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相结合,课题研究为特色教学而服务,课题研究为提高学生素质而服务。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开展系列特色教学活动,强化“习得”。学校先后开展了系列日常英语活动:英语值日报告;英语板报、英语歌曲歌谣演唱、英语童话剧表演、校园英语口语比赛、周一晨会英语演讲、英语小报制作、英语手工作品、英语书写比赛等活动。另外,学生通过网络,电话,书信等形式开展国际交流,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学校定期邀请外籍教师和国外专家深入课堂,进行现场教学授课和指导.英语教学成果

经过多年的实验,跟踪测试,观察分析,对比考评,发现英语实验班的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大方,善于表现自己和与人交流,集体荣誉感强,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语音纯正,发音漂亮,语感好,会唱英文歌曲及歌谣100多首,能用英语进行灵活的对话,能与外宾进行交流,能进行看图说话,描述图片,听懂英文故事并回答问题,能复述故事,能阅读英语小故事并做阅读练习,能写英语小作文等。并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单词量已达2000个左右,词汇涉及生活中各方面:家庭成员,生活用品,学习用具,动物,食品,交通工具,职业,季节,星期,体育运动,天气,数字,颜色,水果,蔬菜,公共建筑,时间,学校设施等,词性由最初的名词,动词扩展到形容词,介词,代词,副词等,学生已完全适应英语浸入式的教学模式,并具有英语思维的能力。

获奖情况

多年的努力,西安小学的英语教学硕果累累,英语教师有多人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2000年,李义华老师代表陕西参加了“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她是陕西省英语学科学科带头人,荣获全国第三届外语教师园丁奖。2004年,焦小敏老师荣获“全国第二届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唱歌类一等奖。2006年,学校英语组的七位英语教师组队,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全国第三届教师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汤静老师和吴琳老师在“全国小学英语教师说课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学校开发和制作的课件,分别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英语教师撰写100余篇论文,分别获得省、市论文评选一、二等奖,实验教师在全国、省、市、区英语课堂教学优质评选中获一、二、三等奖30余次,在陕西省有一定的影响力.自1998年成立以来西安小学学生连续在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比赛、全国青少年电视口语大赛、全国网络视频英语大赛、西译杯少儿英语比赛、学英语杯青少年英语读写比赛、陕西省少儿英语才艺大赛等多项比赛中均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第二篇:陕西省西安考区导游词

华清池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驰名中外的皇家园林——华清池。据史料记载,华清池有6000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师。华清池温泉因开发利用早,并备受历代帝王青睐,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荣誉。

华清池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处的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支脉,这里满山松柏,青翠欲摘,远远望去就像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古代称青苍色为骊色,故名骊山。骊山晚照为关中八景之一,共有三峰,最高处为烽火台,3000年前西周晚期周幽王在此烽火戏诸侯,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而失去了王朝;周以后秦始皇在此修建骊山汤;汉武帝建汉离宫;唐太宗修建汤泉宫,唐高宗时改名温泉宫,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玄宗李隆基时期,在原有宫殿建筑的基础上,大加修葺,环山数十里,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华清宫,又因其以温泉为特征,所以又称华清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基础上经过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占地面积仅为唐时的十分之一。这里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罗曼史的见证地,杨贵妃小名杨玉环,祖籍陕西华阴,生于山西永济,她天资聪颖,通音律善歌舞,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被唐玄宗册封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妃。唐玄宗爱妃武惠妃病逝后,玄宗整日闷闷不乐,洞知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搜外宫选中了杨玉环。公元740年,唐玄宗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拉开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罗曼史序幕。唐玄宗让杨玉环去做女道,赐道号太真,就此解除了杨玉环和李瑁的夫妻关系,公元745年,唐玄宗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因唐玄宗通音律,杨贵妃善歌舞,两人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对杨贵妃更是宠爱有加,真可谓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九龙湖风景区,因湖堤上有9个龙头而得名,体现出帝王的九五之尊。在九龙湖北边就是九龙湖的主体建筑“飞霜殿”,当冬天雪花飞舞时,独此殿前雪落为霜,故名飞霜殿,相传此殿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飞霜殿的东边是“沉香殿”,西边是“宜春殿”,在它们的映衬下飞霜殿更显得富贵堂皇,端庄大度。从2007年开始,每年的4月至10月晚上8点30分在九龙湖上都会进行大型实景历史乐舞的表演《长恨歌》,乐舞是依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篇著作《长恨歌》改编,以真山真水的骊山为背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主线,以各类实景为舞美元素,运用高科技手段,营造出星光闪烁的梦幻天空,给人以美得感受。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华清池的第二个区域——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有人说唐玄宗李隆基能年过半百仍然风流倜傥,杨玉环能始终三千宠爱在一身,都与他们经常沐浴温泉有很大的关系。1982年在清理唐代建筑遗址的时候,发现了“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太子汤以及尚食汤”五个皇家汤池。1990年在此建成我国唯一的皇家汤池博物馆——唐华清池御汤遗址博物馆。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莲花汤”,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是唐华清宫御汤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汤池。它分为上下两个平面,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线变化,成写实的莲花状;下平面为规则的八边形,八边代表着大地的八个方向,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唐玄宗,去上等汉白玉雕成鱼、龙、飞燕和双莲花底座放于池中,供皇帝享用,可是唐玄宗刚一下水,随着水波的浮动,这些雕塑有的举鳞舞动,有的展翅飞翔,简直像活了一样,唐玄宗受到了惊吓,于是下令将石雕统统打磨掉,只留下双莲花底座,可能是为了反映唐玄宗与杨贵妃有“共浴莲花水永做并蒂莲”的美好愿望吧。

下面参观的是“莲花汤”,俗称“贵妃汤”,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地方。因汤池平面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池底正中有一进水口,上接莲花喷头,那是海棠花的花蕊,下与温泉总源相通,泉水因自然压力从花蕊中喷洒而出,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淋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在此沐浴了近8个春秋,她沐浴时宛如海棠出水的娇媚姿态深受玄宗的宠爱,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就有“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绝对写照。

现在看到的这个叫“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星辰汤最初是一个露天的汤池,沐浴时可以看到日月星辰,因而得名。星辰汤是国内最大的御用汤池,因靠近温泉水源,所以水质最好,因此众多帝王将汤池建于此地,秦始皇的骊山汤,汉武帝的汉离宫等文化遗存都是在此发现的,所以这里也成为了华清池历史上沐浴皇帝最多的汤池。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专供官员沐浴的“尚食汤”和皇太子沐浴的“太子汤”等。

看罢了御汤遗址,我们现在来到了温泉总源处。骊山温泉是华清池的灵魂,骊山温泉水温43度,总流量每小时达112吨,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的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各位游客朋友,下面我们将参观环园。环园最早为临潼县令沈家桢的私家园林,院内既有江南园林的优雅秀丽,又有北方园林的宏伟大气。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至西安,就曾住于此,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

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先后两次下榻于环园五间厅,准备在此布置实施剿共事宜。蒋介石威逼张学良和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劝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主张,联共抗日。在苦谏、哭谏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在此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西安事变爆发后,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多方努力,蒋介石最终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国共内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如今五间厅墙壁玻璃上累累的弹痕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华清池也因承载了这段历史而名载史册。

昔日的皇家禁苑、天子御汤,今日成了民众的游览胜地。华清池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秦始皇陵博物苑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秦始皇陵博物苑,这里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遗址性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主要是2000多年前的秦代兵马俑。在参观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秦始皇姓嬴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他13岁继位,22岁加冕亲政,39岁时,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终于“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消灭了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统一以后,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于是改王的称号为皇帝,并希望子孙万代世袭,故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统治,他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统一法律,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轨,修驰道,统一思想,焚书坑儒,北击匈奴筑长城,南平百越修灵渠。这一系列的措施,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暴病死于河北沙丘,葬于临潼骊山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处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整个陵区占地面积56.25平方公里,修陵时间长达37年之久,征发刑徒72万余人,动用了当时全国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陵墓分为地面建筑与地地宫两部分,经历了2000多年,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了一个高大的封土堆,而地宫却依然保存完好。据探测表明,秦陵的地宫就在封土堆的下面距离地面35米处,若是有朝一日,秦陵地宫可以开启,那将又会是一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秦始皇陵有陪葬坑200多座,马厩坑100多座,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之一。

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西杨村几位农民在距秦陵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挖出了许多陶人碎片,后来经过考古学工作者探测,发现这里是一个长方形的兵马俑坑。1976年在此坑的北侧20米和25米处又分别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他们发现的顺序,分别命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这一发现震惊中外。为了妥善保护这些罕见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国务院批准在三座俑坑的遗址上建立博物馆并对外开放,三座俑坑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共可出土陶俑、陶马8000余件,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军阵,向我们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气势!1978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兵马俑以后留言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到中国。”这段话被广为流传,世界第八大奇迹已经成为了兵马俑的代名词,秦始皇陵以及兵马俑还被联合国教科书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好了,那么现在我来到兵马俑的一号坑展厅,一号坑是整个军阵的主体,是三个坑俑中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宽62米,均深为5米,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那么大,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经探测可出土陶俑6000余件,一号坑是由一个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个部分组成的长方形军阵,前锋分为三排站咋俑坑最东端的长廊里,每排68件,共204件,陶俑均手持长兵器戈或戟;南北两侧和尾端分别站着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俑,他们是方阵的两翼和后卫,担任着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防止敌人旁敲侧击和背后偷袭;在由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道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列有驷马战车,而陶俑则全部身披铠甲,手持长兵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体。一号坑陶俑队形严密整齐,具有排山倒海之势,反映了秦军非凡的战斗力以及秦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参观到这里,有人会问,像这样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它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我们说到秦俑的制作过程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塑模结合,分段制作,入窑烧制,出窑彩绘。”烧制温度一般在950到1050摄氏度之间。

现在我们再去参观秦俑二号坑,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北端,它的面积为6000平方米,据推测可出土陶俑、陶马1300余件,木制战车89辆,二号坑是一个由步兵、骑兵、车兵、弩兵共同组成的曲尺型军阵,可以分为四个小阵;第一个小阵是弩兵阵,其中约160个铠甲俑作跪射状,170个铠甲俑作立射状,临阵时可以轮番射击使敌人难以靠近;第二个小阵是车兵阵,共有战车64乘,武士俑192件;第三个小阵是由战车、车兵、步兵、骑兵混编的纵阵;第四个小阵是由战车、鞍马、骑兵组成的骑兵阵。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分为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灵活机动,反应迅速,是秦军中最具有战斗力的部队。游客朋友们,在二号坑北边展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尊兵俑,它就是鼎鼎大名的将军俑,秦俑坑8000多件陶俑中仅仅只有七尊将军俑。细心地朋友们应该注意到了,将军俑的甲衣胸背后、双肩共有八个花结,显示出他军阶的高贵,塑造了移位果敢睿智的秦军高级指挥官的形象。

我国古代的名将大多都是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那么秦始皇的这支地下军队,它的指挥中心又会是什么样的形式呢?相信三号坑的参观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三号坑是三座俑坑中最小的一座,面积仅为520平方米,共出土陶俑68件,陶马4匹,战车1辆。这里出土的陶俑都是环绕四壁,两两相向,面内而立,陶俑手中所持的是一种无刃兵器,叫做铜殳,铜殳在秦代是一种依仗型兵器,而一、二号坑出土的陶俑都是按照实战顺序排列的,它们手中所持的冰骑士剪、弩、戈、戟等实战兵器。在三号坑的北厢房内还发现了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祈祷用的。纵观三号坑的布局再结合史料,专家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里就是整个地下军队的指挥中心——军墓。1980年12月,在秦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了被誉为“奇中之奇,宝中之宝”的秦陵大型才回铜车马,秦陵彩绘铜车马分为前后两乘,前面这辆叫高车,后面的车叫安车,高车是起保护作用的兵车,安车则是主人乘坐的车子。两车都是按照真认真马的二分之一比例打造的,通体用青铜制作,配以金银饰件,再施以彩绘,是迄今为止考古史上发现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体系最完整的一组陪葬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我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希望我有限的解说给大家带来无限的收获和快乐!谢谢大家。

陕西历史博物馆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八百里秦川文物盛地,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这幅对联形象地道出了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的是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它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由张锦秋女士设计,是一组仿唐的建筑群,布局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中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着重突出了盛唐的风采。博物馆馆藏文物37万余件,它以3000余件精品文物,分为史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个部分,三个陈列室,向我们系统的展示了陕西自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间100多万年的历史。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随我走进这座文明的殿堂,去感受中华民族沧桑古老而辉煌的历史。如果把我们陕西历史博物馆比作一本历史教科书的话,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这本书的序言部分。在我们面前的这尊高大的石雕走狮,它原立于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的顺陵前,石狮造型雄伟,雕刻精美堪称“东方第一狮”。中国的石狮及狮子的雕刻艺术是由阿富汗传入的,因此这尊石狮不仅仅使我们陕西文化的反映,也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在石狮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巨幅照片,是奔腾咆哮的黄河以及广阔无垠的黄土高原,它是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摇篮。

下面就请随我走进陕西古代史的第一个陈列室——史前时期。陕西是亚洲最早的人类起源地,这里展出的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距今约115万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这里展出的大荔人头骨化石,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早起智人头骨化石。此外,展出的一些石器、石斧、石球以及尖底瓶等彩陶器,则又反映了处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人生产力已经大大的提高的证明。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开始了精神文明的追求,这里展出的“陶埙”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就进入了父系社会时期,龙山文化就是父系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龙山文化之后,历史进入了传说时代,黄帝就是这个时期一位杰出的领袖,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之后,人类历史上又出现了三为杰出的领袖——尧、舜、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于此中国便进入了奴隶制时期,夏王朝的政治中心在河南,而陕西主要是周族的形发展与兴盛。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去参观第二个阶段——周,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器是铜和锡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而得名。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就是鼎,鼎最初是一种炊具,也就是煮饭用的锅,后来随着礼乐制度的不断强化,鼎逐渐就成为权利和等级的象征。西周时期,鼎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而一般的老百姓是不能够使用鼎的。我们再来看一下这边的国宝级文物“多友鼎”,它是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出土铭文数量最多的鼎,共279个字,价值非常高,记载了多友在与猃狁的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周王对他予以重赏,于是便名人铸此宝鼎,作为纪念。这些铭文对研究当时周王朝与猃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西周时奴隶社会时期的顶峰,但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西周便走向了灭亡。

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六合而荡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为了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等,他还修筑了万里长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现在所看到这里展出的圆形方孔钱,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使用的货币——秦半两,它是我国古代三大货币之一,除了秦代的货币秦半两外,还有汉代的五铢钱和唐代的通宝钱,这些我们在后面都可以参观到。秦王朝的统治犹如昙花一现,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就灭亡了。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中国的方块字也从这时起被称为汉字,正因如此,今天世界上仍有很多国家把“汉”作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代称。大家先来看看这件国宝级文物“皇后玉玺”四个字,据推测,可能是汉代的吕后生前所用之物,也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它的出土为研究秦汉帝后玺音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展柜中的这件“鎏金银竹节铜薰炉”同样的也是件国宝级文物,是一个独特的九龙熏香炉,出土于茂陵附近,据推测可能是汉武帝送给他姐姐阳信公主及其丈夫卫青的礼物。

西汉末年,中国动荡混乱,出现了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文物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和地域特点。这个文物叫做“马刺”,也叫刺马钉,不管怎样扔它,落地时总是三尖着地,一尖朝上,设计巧妙,它是对付骑兵有效的防御武器,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走过动荡的魏晋南北朝,让我们步入我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隋唐,这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至今侨居海外的华人仍被称为“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又被称为“唐人街”。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城,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会,长安城分三部分,即宫城、皇外郭城,城中有十四条东西走向大街和十一条南北走向大街,将外郭城划分为108个区域,即108个坊,朱雀大街是长安城的中轴线,在当时的宽度为155米,东市和西市是当时唐长安城的主要商业区,也是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场所。唐代是金银器制造最成熟、最繁荣的时期,这件“兽首玛瑙杯”,是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整件玛瑙杯雕成了一个牛头形,牛头上一对兽角向后弯成优美的弧形,嘴角镶有金帽,可自由开启,使杯内的酒液流出,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唐朝时,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是非常的丰富,看这件“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历史博物馆18件国宝中唯一的三彩器物。骆驼的背上架有一个平台,平台上还有8个神态各异的乐师,其中7个男乐师面向外坐成一圈,手里分别拿着不同的乐器,个个神情专注,中间亭亭玉立着一位女子,似正在载歌载舞。唐代工匠们将艺术夸张和实际生活完美结合的技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下面参观的是最后一个陈列室——宋元明清,公元960年宋代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宋以后,元明清各代建都在南京和北京,政治中心的东移,使得陕西逐渐丧失了京都的地位,但仍然是封建王朝控制西西南的军事重镇,由于周秦汉唐的灿烂历史文化,这一时期的陕西还有一定发展势头。这一时期是我国瓷器的繁荣时期,除官窑外,各种风格的民窑也纷纷兴起,形成八大窑系,其中陕西铜川的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宋代最为兴盛,留下了许多精美的文物,“青釉提梁倒灌壶”就是其中之一,已被定为国宝,壶把上雕着一只精美的凤凰,壶嘴上是一对正在哺乳的狮子,壶面雕刻着牡丹花,因此这个壶的独特之处在于壶盖、梁、身连为一体,注水时口在壶底中央。注水时将壶身倒反过来,水从壶嘴中流出为灌满,这时再将壶身翻正,壶嘴正常出水儿壶底不漏水。它运用了物理学中“联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原理。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西安碑林博物馆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一座专题性艺术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孔庙旧址,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大、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被誉为“石质书库”和“书法的故乡”。

西安碑林博物馆主要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走进博物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牌坊,名叫“太和元气坊”,是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原立于华山西岳庙,牌坊上所绘的和玺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彩画,正中的图案为二龙戏珠。在牌坊的南面是照壁,照壁上提有“孔庙”二字,是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的墨迹。现在孔庙的门卫东西开,西门称“礼门”,东门称“义门”,其意是出入礼仪之门。牌坊的北面有泮池,按照我国古代的礼制,“天子之学曰辟雍,诸侯之学曰泮宫”,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泮宫学习深造,叫做“入泮”。泮池北边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棂星是主管科举取士的神。第二道门叫做戟门,为古代祭祀孔子时陈列仪仗兵器的地方。穿过戟门,东亭是“景云钟”,为国宝级文物,此钟铸造于唐。原挂在唐长安城景龙观的钟楼上,明朝时悬挂在西安钟楼上为全城人民报时。1953年移入西安碑林,景云钟是世界名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年除夕辞旧迎新的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声音。西亭是“大夏石马”,这匹马形象生动,浑厚有力,在吗的两条腿间还雕刻着一个被征服者。大夏是匈奴族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属于东晋六国之一,由于统治时间短,战争频繁,留下的文物极少,所以这匹马就显得特别珍贵。

西安碑林因碑石从立如林而得名,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现集中展出了汉魏至明清的碑石、墓志1000多件,共分为7个展室、6个墓志廊和一个碑亭对外展出。我们面前这座碑亭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建的,匾额上的“碑林”二字出自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碑亭中的《石台孝经》碑为国宝级文物,《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撰的一部专门讲孝道的经书,唐天宝四年,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孝经》注解、作序并书写,命人刻碑,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来治理天下。碑额则是皇太子李亨用篆体书写的,此碑通高6米,由35块巨石组成,碑身由4石合成,碑冠刻有精致的蔓草和瑞兽的线刻画,整体造型端庄、风格独特、装饰华丽,被誉为碑林“迎客第一碑”。碑林第一展室陈列着《开石石经》,因刻于唐文宗开成二年而得名。它的内容包括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部经书,这些儒家经典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书。唐代,由于印刷术不是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在传抄中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些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供人们核对。《开成石经》是我国自东汉以来7次刻经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石经。清代又补刻了《孟子》合成“十三经”。

碑林第二展室主要陈列的是唐代一些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名碑,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其中有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唐代弘福寺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字刻成的世称千金贴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以及中外驰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传世佳作。《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为国宝级文物,“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是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后的名称,此碑记载了当时基督教传入中国后150年间的情况,为我们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通《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72岁时为纪念他的父亲而立的,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的世袭与功业,仅从文中“孔门达者七十二,颜氏有八”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颜氏家族的兴盛和荣耀,《颜氏家庙碑》是颜体步入辉煌与成熟的杰作。

第三展室陈列着历代各种书体名碑,其中包括篆、隶、楷、行、草等5种书体,通过这些碑石,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字演变的过程。这里的《曹全碑》是汉代碑石 中的精品,也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为国宝级文物。它是当地百姓和官吏为纪念当时的合阳县令曹全而刻立的,碑文颂扬了曹全随军征战,战功显赫,为官清廉,造福一方,在碑石上还记载了汉末黄巾起义的一些情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第四展室主要陈列的是宋元明清一些著名书画家的诗文碑和绘图碑。《达摩面壁图》和《达摩东渡图》分别表现的是达摩在石洞中面壁九年创立禅宗和达摩一苇渡江的情景,刀法简洁流畅而准确,将达摩刻画的细致入微,入木三分。

第五展室陈列着宋、元、明、清各代的碑石,许多是涉及拔田、修渠、补城等内容,为研究当时社会史和地方史,甚至为研究碑林和文庙的发展史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第六展室陈列的是元、明、清各代的诗词歌赋碑石。第七展室陈列的是被称为“法帖之祖”的宋《淳化阁贴》。下面我们去参观石刻艺术室,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它收集了散存于陕西各地的西汉至唐代石刻70余件,主要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按年代顺序陈列于此,著名的石刻作品有《东汉双兽》,李寿石椁及龟形墓志、《昭陵六骏》、北魏《皇兴造像》、唐代《老子像》等等,它们不仅在我国雕刻史上具有突出地位,而且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他征战时骑的六匹骏马,由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主持设计,雕刻件阎立德于贞观年十年完成,唐太宗亲自为每匹马写出赞语,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刻于马头上方的空白处。六骏都是在战场上的真实写照,不仅反映出人马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更展现处大唐创业的艰辛不易。遗憾的是“飒露紫”和“拳毛騧”于1914年流失美国,现存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已经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雨雪,仍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虽然是碑打成碎块后又对接起来的,但在它们身上,记载着历史的辉煌,同样也记载着历史的耻辱。参观了陵墓石刻之后,我们来看这边的宗教石刻。这件雕像是唐代雕刻的老君像,原是华清宫朝元阁的遗物,它采用上等汉白玉,以圆雕的手法雕凿而成,老君身穿开领道袍正襟危坐,表情严肃端庄,神态器宇轩昂,底座又是以华丽的牡丹为题材,显得吉祥富贵,已被定为国宝。

游客朋友们,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参观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雁塔及大唐芙蓉园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大雁塔路南端大慈恩寺内,大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始建于公元589年的隋代,到了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慈母文德皇后的大恩大德,要求选择“挟带临泉,务尽形胜”之地,建造佛寺为其母祈求冥福,于是重修隋代无漏寺,并改名为大慈恩寺。唐代的大慈恩寺规模极大,占地面积342亩,有房间1897间,可容纳僧徒3000余人,慈恩寺的兽人主持就是被称为“法门领袖,民族脊梁”的玄奘法师,玄奘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翻译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公元627年,28岁的他独自一人前往印度学习佛学,先后在印度各地从事佛教研究长达17年之久,公元645年,玄奘西行取经归来,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佛舍利以及佛像,受到了朝野和国人的隆重欢迎,公元648年12月,大慈恩寺初建落成,玄奘法师便被请到慈恩寺担任主持,继续翻译佛经并在此宣讲唯识宗的教义,使慈恩寺成为了唯识宗的祖庭。现在的大慈恩寺是在唐代大慈恩寺西院的遗址重新修建的,规模仅为唐时的七分之一,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旅游景区。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大慈恩寺的门口,因为我国佛教寺院大多都建在深山密林之中,所以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山门也成三门,分别为无相门、无作门以及空门,象征着佛教的入门三解脱。走进山门,我们可以看到钟楼鼓楼二楼东西对峙,东边的钟楼内悬挂着一口明代的大铁钟,重约三万斤,上面铸有雁塔晨钟四个大字;西边的鼓楼内有一面直径约2米的大鼓,僧人们早晨敲钟,晚上击鼓,晨钟暮鼓,交相辉映。寺院的钟声每天敲108下,象征着破除人的108种烦恼,即“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渡众生”就是说听到寺院的钟声,就可以消除一切烦恼,得到成佛了。

钟鼓楼的北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的是三身佛,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佛卢舍那佛,东为应神佛释迦摩尼佛。三身佛的两侧是佛祖的两大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在两边有普贤菩萨像和文殊菩萨像,他们分别象征着真理和智慧,东西两侧还列坐有十八罗汉像。

大雄宝殿过去是法堂,法堂是为佛教徒讲经说法的地方,里面供奉的是阿弥陀佛,堂内墙壁上贴有三张拓片,中间的是玄奘负笈图,两侧是玄奘的两位弟子,圆测与窥基,圆测是新罗国的王孙,窥基是唐初名将尉迟恭的侄子,两位名门之后均拜玄奘为师,可见玄奘法师当时的名声之大,地位之高。

法堂的背后就是举世闻名的大雁塔了。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是由玄奘亲自设计并监督制造的,用以保存他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与佛像,最初的塔为5层,砖表土心不可攀,后来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将它重新修建并增高至十层,唐后经战乱,大雁塔被毁坏,直到五代时又重新修建,改为七层,现在的大雁塔基本上就保留了这次修缮后的面貌,为楼阁式砖塔,塔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每层都建有砖拱门,塔南门东西两侧砖龛中,嵌有两方石碑,是李世民和李治分别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二碑均为唐初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被称为“二圣三绝碑”。

说到大雁塔,大家一定很想了解为何称它为大雁塔,大雁塔的得名,一是说西域称佛塔为“亘娑”,唐言为“雁”,故雁塔之名是由梵文音译过来的。另一说是出自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所记载,说是有摩揭陀国有一个信奉小乘佛教的寺院,寺僧可食三净肉,有一天中午,一位僧人看见天空中有群大雁飞过,于是便开玩笑的说:“众僧人今日还没有肉吃午饭,如果菩萨有灵的话,应该知道的啊”话音刚落,之间领头的大雁突然折翅坠地,落在了这个僧人的脚下而亡,众僧大惊,随机明白了这定是菩萨化身前来教育他们的,于是便将此雁葬于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从此该信大乘佛教,不再吃肉。雁塔之名想必与此有关,还有一种说法就要提到雁塔提名了。

雁塔提名,它始于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登塔提名,后文人们竞相效仿,在考取进士以后,都要登上雁塔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提留在雁塔的墙壁上,日后若是升为卿相还要用朱笔改写,雁塔提名被视为一生一大荣耀之事,白居易在考取进士后,就曾作诗道:“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表现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悦与自豪之情。

大家跟随我的脚步,继续往前走,在大雁塔的北面是玄奘三藏院,它是一组仿唐建筑群,于2000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玄奘三藏院由西院光明堂,中院大便觉堂和动员般若堂三部分组成。光明堂内以壁画的形式讲述了玄奘从出生到去西域求法的事迹;般若堂的壁画讲述的则是玄奘取经回国后,翻译佛经和培养人才的事迹;大便觉堂内供奉了玄奘的顶骨舍利和他的青铜坐像,工人们瞻仰的凭吊。墙壁上的汉白玉壁画,讲述的是《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的故事,具有很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大雁塔的历史发生在曲江之地,下面我们就去参观曲江旅游区的其他几个著名的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大雁塔北广场,只是一个以突出大雁塔、大慈恩寺以及大唐文化的主题广场,于2003年建成,由喷泉水景区,大唐盛世浮雕景区,大唐东、西步行街,唐诗园林区等组成,广场内有初建时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现已成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名片”。

下面我们去参观大唐芙蓉园,大唐芙蓉园是在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修建的,完全仿照唐代皇家园林的建筑形式,于2005年建成并对游人开放,它占地面积近1000亩,总投资13亿人民币。内有紫云楼、凤鸣九天剧院、陆羽茶社、仕女馆等等许多仿唐建筑群,拥有全球最大的水幕电影,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大唐文化与风貌的主题公园,被誉为“盛唐主题天下第一园”。

在曲江,我们还可以参观曲江海洋馆,传说中薛平贵与王宝钏爱情故事的发生地寒窑以及平民身份埋葬的秦二世胡亥墓等。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黄帝陵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之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陵墓001号,故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的参观主要分为两部分:轩辕庙和天下第一陵。

在参观黄帝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黄帝本人。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号轩辕。封于有熊,又号有熊氏。因崇尚土德,土为黄色,而被尊称为“黄帝”。黄帝一生功德卓越,他作兵器,制舟车,造弓箭,染衣裳,他的妻子能养蚕,令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命其臣大挠作干支,让乐官伶伦作乐器等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向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祭拜我们的祖先。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祭祀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全场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穿过轩辕桥,走过95级台阶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轩辕庙了,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进入庙门之后一株参天古柏映入眼帘,古柏枝干苍劲,苍翠欲滴,冠如华盖,郁郁葱葱。该树的年龄已约有4700年,相传是黄帝亲手栽植,所以称“黄帝手植柏”,柏树高19.3米,树围10.67米,当地有一句谚语:七楼八扎半,疙里疙瘩不上算,意思是七个人手拉手还搂不住树干,足以见得柏树的粗壮。这棵柏树被称为“世界柏树之父”,它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见证。

来继续我们的参观,前面的亭子名为诚心亭,前来祭拜黄帝的人无论是贫富贵贱、身份高低,都会在这个亭子作停留,以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以虔诚、崇敬的心去祭拜祖先。穿过诚心亭之后我们看到旁边有几块石碑,前面两块是“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分别由特区首任执行长官董建华、何厚铧亲笔题写,旁边还有一块石碑是2000年9月,台湾光复祭祖团前来祭祖立的。再往前面的碑亭中陈列着一些重要碑刻,其中有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的祭词一首,它的祭词中写到“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直至今日都牢牢的刻在人们心中,并一代一代的传诵着;这里还有蒋介石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毛泽东在国共两党共同祭黄帝陵时亲笔撰写的祭文;及邓小平手书“炎黄子孙”四个大字等。看过碑文后,我们继续向里走会看到左手边有一块一米见方的青石块,石上刻着一副巨大的黄帝脚印。该石出土于黄陵县城东南的郭洼村。据说黄帝的的脚印共有三副,一副在河南,一副在山东,还有一副就在咱们黄陵。

下面呢,我们就来到了轩辕殿,这座大殿是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也是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之上,36根直径1.2米的整体花岗岩石柱托起大殿,显得古典沉稳。轩辕殿设有圆形天光的四坡屋顶,承天接地,有天圆地方之意,象征着中华祖先远古以来对宇宙世界的朴素认识,殿呈正方形,五色石铺底,寓意中华儿女遍布五湖四海,兴旺繁荣。大殿的门楣上悬挂着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所题写的“人文初祖”四字大匾,殿内正中央的神龛中供奉着轩辕黄帝的全身浮雕像,石料采用墨玉雕成,石雕像黄帝沉稳站立,步履向东又回首望西,抬臂扬手,冠带简朴,着装无华。供奉黄帝的神龛四周以四神供奉,即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轩辕庙的参观结束后,我们可以继续乘坐电瓶车到达桥山的半山腰,登上桥山。首先迎面看到的这通石碑名为“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字,古代来祭拜的人,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崇之意,到此都会下马落轿,步行登山至桥山祭祀。现在虽然交通工具发达,人们早已不再起码落脚,但凡乘车过来的也必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进入山门,我们首先看到的这座遗址是“汉武仙台”,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刘彻率18万大军北征打了胜仗返回长安时专程回来拜祭祖先,为了表示虔诚,汉武帝命令大军一夜之间筑成高达13米多的祭台,第二天清晨亲自登顶膜拜,汉武帝的这次祭祀是历史上祭祀黄帝规格最高、祭祀规模最大的一次,汉武仙台也因此成为黄陵八景之一。

黄帝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大石碑,碑上有郭沫若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在祭殿后面还有一块石碑,上刻有“桥山龙驭”四个字,画龙点睛地概括了黄帝在桥山乘龙升天的历史传说。

朋友们,前方这座陵冢就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安息之地,黄帝陵为黄帝的衣冠冢,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传说黄帝活了100多岁,天帝感其丰功伟绩,派一条巨龙接他升天,臣民们不愿黄帝离去,将他团团围住,慌乱间 人们扯下了黄帝的衣冠,靴子和佩剑,人们把黄帝的衣靴宝剑埋在这里,封土成冢作为纪念,这便是黄帝陵的衣冠冢说法的由来。但传说毕竟是传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明确记载着“黄帝崩,葬桥山”,而且汉武帝等各代帝王均来此祭奠黄帝,所以这里是公认的黄帝陵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外华人对黄帝敬仰之情的日益崇隆,黄陵的公祭活动从未间断,大家可以在此上香祭祖,拍照留念,黄帝陵时天下炎黄子孙共同的根,共同的精神家园,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可以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我们的始祖轩辕黄帝,以此来缅怀始祖功德、传承文明。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华山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的华山,华山以险闻名天下,所以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安全,切记小朱这句话“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

华山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它南依秦岭,北临黄河,奇峰突兀,巍峨壮丽,以险峻称雄于世,现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华山为花岗岩石山体,山体通白色,共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山峰耸立入云,远而望去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古代“花”与“华”相通,故名华山。华山的北峰最低,其余四座山峰呈东西走向排列,南峰最高,海拔2160米。

千百年来,华山以其雄伟的英姿吸引了众多游客,我们今天选择乘索道上山。虽然索道直至北峰,但“自古华山一条路”也绝非夸大,以前我们登华山必须经“玉泉院、青柯坪、千尺幢”才可以到达北峰,在青柯坪东侧有一块大石头,上刻“回心石”三个大字,从这里往上平坦的石板路就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朋友到了这里,就会望山兴叹无功而返。幸好在1996年直通北峰的索道修通后,为如今我们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去领会华山五峰的奇险俊丽。就在今年的4月1日华山西峰索道也正式运营,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式来攀登华山,就请大家攒足精力,马上就到达北峰了。

各位旅客朋友,我们现在所在的北峰又名云台峰,是登临其它四峰的要冲,高虽不及其它四峰,但山势险峻,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脊通向南面,名曰“苍龙岭”,形势十分险要,是易守难攻之地,“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46年6月,我人民解放军进入陕西,国民党残部逃窜至华山,企图借华山之险,负隅顽抗,解放军在华山老乡的指点下,用竹竿和绳子从绝境处登上北峰,全面歼灭守敌。同时在北峰这里也是知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老先生笔下“华山论剑”的所在之地。

游完北峰过了擦耳崖、登上天梯就来到了华山知名度最高的苍龙岭,苍龙岭因岭成苍黑色,蜿蜒盘旋,就像苍龙腾空因而得名,长百余米,道路两侧则是万丈深渊,行至此处无不心惊神摇,惊险万分,苍龙岭上还流传着唐代大文豪韩愈的一段故事。相传韩愈慕华山之名登华山,游完下山到苍龙岭时,因畏惧其险峻,将所带的诗书抛下山,并写下遗书与家人诀别,恰巧被砍柴的樵夫捡到后交于华阴县令,华阴县令亲自带人将韩愈救下山来,留下了这段韩愈畏险大哭,投书求救的故事。嘿嘿,现在就请大家扶好护栏咱们继续往前走,上行便是金锁关,因两侧的铁链处悬挂着各式各样的金锁,所有家庭、爱情、平安等等而得名。人们说“过了金锁关,又是一重天”,从这里可以看到“东南西中”四峰耸立,过了这里,大家会发现道路产生分叉,每条道路各通往相应的山峰。

经过跋涉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为什么称之为玉女峰呢?这就得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说起。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箫声博得了秦穆公小女儿弄玉公主的爱慕使她放弃了舒适的宫廷生活,随着萧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道成仙,乘风而去。山上许多胜地也因此得名,有玉米洗头盆、舍身树等,由于这则美丽的爱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庄严、深沉之后又被赋予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经中峰,我们再来参观东峰。东峰又称朝阳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说是众神仙聚居的地方——为道家仙境,相传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就在此下棋。陈抟是一个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经过商议,赵匡胤以华山做赌注,结果输给了陈抟,按事先订立的条件,华山自此成为了道家的道场且永不纳粮。在东峰的东崖上,会发现有一天然的图案,大家看到了吗,像不像一只手掌?这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首“华岳仙掌”,仙掌五指分明,纹理苍劲,据说远古时,华山与山西中条山拦住了黄河的去路,于是华山脚下便成了湖泊,老百姓是怨声载道,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核审巨灵脚蹬中条山,手推华山才将两山推开一条峡谷,黄河水便向东奔腾而去,于是巨灵的手掌印便留在了东峰上,人称“仙掌”。

好了,我们再看华山的南峰,南峰又名落雁峰,据说因为山太高大雁到此必须落下歇息,故名落雁峰,是华山的最高峰,海拔2160米。峰顶有太上泉,池水青绿澄清,常年不竭,俗称仰天池,“太华绝顶”的石碑就立于池边,为华山的最高处,来到这里如临仙境,举目四望群山起伏,正如古诗所云“唯有天上在,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里四周都是松林,杂以贵柏,浓荫密闭,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就是华山最为险要之处“长空栈道”,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没有过人的胆量和坚定的意志,定是不敢一游的。

最后我们来到华山的最精华部分——西峰,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拔俊俏,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的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现在我们看这边的巨石,名“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想必大家都知道神话故事《宝莲灯》吧,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三圣母与被玉帝打下凡世的金单玺相爱之后,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面,后来三圣母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来到华山,战胜杨戬,用斧头劈开了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救出母亲,全家得以团聚。这就是“沉香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其实实际上呢,此石是自然开裂而成的。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华、华夏”皆借华山而得名,同时这里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亿万年来鬼斧神工,造就了华山惊险壮丽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咏颂,使华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关于华山的传说、掌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典雅、深沉、严肃,而且幽默、诙谐,甚至还有一丝浪漫与温柔,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写照吗?

好了各位游客,今天的华山之旅就要结束了,希望此次之行能给您留下难忘的回忆,谢谢大家!

化觉巷清真寺

游客朋友们,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化觉巷清真寺游览参观。化觉巷清真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西北化觉巷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24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历经宋、元、明、清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多次重修和扩建,现已形成占地1168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紧凑,庄严肃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建筑特点体现了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之一,也是中国的四大清真寺之一。正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林初先生称赞的:“就保护而言,西安清真大寺不仅是伊斯兰教的第一,也是全国宗教建筑保护的第一,在世界范围内也应是数一数二的”。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于七世纪初在阿拉伯的麦加创立的,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寺院的建筑也于随后出现。清真寺阿拉伯语为“麦斯古德”意即“扣头处”,也就是教徒们礼拜的地方。

化觉巷清真寺为东西向建筑,共有五进院落。

第一进院东端正中是一座砖雕大照壁,它是全寺的起点。院中最醒目的是这座古香古色的木牌坊,建于明代中叶(17世纪初),牌坊高9米,三开间,琉璃瓦覆顶,高大宏伟,级别较高,牌坊正中悬挂“敕赐礼拜寺”匾额。院内南、北各有厢房三间,里面陈列着明、清时期的家具,其中南厢房内陈列着龙床一张,床身雕满各种龙的图案,工艺之细腻,艺术之精湛,为国内外罕见。房内还有西式沙发一对,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逃亡西安时,从北京带来的,古色古香,文物价值极高。院子西侧为面宽物件的硬山式建筑,名叫“五间楼”。

穿过五间楼便进入二进院落,院中竖立一座明代四柱三间式石牌坊。牌坊中楣镌刻“天监在兹”,两翼各为“虔诚省礼”和“钦翼昭事”。石牌坊南侧立着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敕修清真寺碑》。碑阴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道法参天地”5个大字。北侧立着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敕修清真寺碑》、碑阴刻着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书“敕赐礼拜寺”5个大字。他们的笔力遒劲,字体飘逸均为书法珍品。两通碑首均雕龙,形体高大,故称“冲天雕龙碑”,格外引人注目。

第三院落主要建筑为敕修殿。该殿建于宋代,是寺内现存最早的殿宇。明代嘉清年间重修时为寺院正门,此殿面宽3间,为单檐歇山式。殿内立有通石碑,其中,清雍正十年(1732年)用阿拉伯文刻成的《清真月碑》极为珍贵,碑的内容由寺内掌教小西宁编写。主要是用以推伊斯兰教封斋,开斋时间的。其它碑石是为寺内历史时期开学任职的阿訇等人亡后立的德行碑。殿内上方有两块牌匾,其中一块是慈禧太后于1901年给化觉巷清真寺提的“派衍天方”匾,另一块匾上题的是“古教清真”。院内正中矗立着一座三层坐檐。八角攒尖顶的“省心楼”巍峨挺拔,非常壮观,是宣礼者呼唤教徒礼拜的地方。在阿拉伯的清真寺中,“省心楼”在寺院四周的四个角的地方各建一座。化觉巷清真寺的“省心楼”建在寺院的中轴线上,而且只有一座,这正体现了中国建筑特色。院子南侧是宫殿,殿内正中悬挂着四幅用竹皮镶嵌的屏风,有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岳飞的书法真迹,是及其珍贵的艺术珍品。条幅下方陈放着“英雄独立榻”,寓意“英雄的象征”。殿内装置着长安八景图案的格扇。院北侧是讲经堂,堂内内珍藏着明代手抄本《古兰经》和清代绘制的《麦加图》。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现在在沙特阿拉伯境内。东殿东邻穆斯林教徒礼拜前沐浴的水房。院子西边的隔墙有3座雕刻着精美花卉和阿拉伯文书法的雕砖门通第四进院落。

下面请随我进入第四院落。讲到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迎面的“一真亭”。这是一座染牌楼与亭阁为一体的独特建筑,中间的主亭六角飞檐,两侧是三角形牌楼,檐角高翘,三亭相连,像凤凰展翅一般,所以人们把它叫“凤凰亭”。正中亭檐下悬挂着明代建文元年(1399年)兵部尚书铁铉手书“一真”雕龙立匾。“一真”的意思是伊斯兰教信仰是唯一的真主安拉。亭的南北两侧各有七间厅堂。南厅原为接待历代官员宣喻圣旨的地方,厅内陈列着明代的桌椅、瓷器、字画等文物。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十二块黄杨木寿屏,高4.5米,宽60厘米,上面以珠宝镶嵌,图案各异,栩栩如生,是清代康熙皇帝御赐之物,十分珍贵。其中一块寿屏上镶着一只玉质蜜蜂,许多人以为是真蜂,用手挥撵,才恍然大悟。厅后有小天井与碑廊相连,南厅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巨蟒道安赢驼转健,熟羊告毒烹鲤言机”。这副八字联,每四个字含一个故事,讲述了穆罕默德的“四大奇遇”。巨蟒道安“讲的是穆罕默德当年在麦加城创立和宣传伊斯兰教时,因与麦加贵族所信仰的宗教相抵触,麦加贵族打算加害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得到消息,匆忙带着他的大徒弟艾布拜克从麦加城逃出。当他们终于把追杀他们的人甩掉,坐下来休息的时候,艾布拜克发现他们休息的地方有个黑洞,出于好奇他将脚伸进洞里,但他马上就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把他的脚咬了一下,他立即将脚收回来。这时,一条大蟒从洞中钻出,大蟒发现穆罕默德时说:我在这里等候您多时了,今日相见,特此道安!“赢驼转健”讲的是当年穆罕默德受雇于海底哲妇人,着驼队为海底哲妇人运送货物,在一次运货途中有骆驼生病,众伙伴心急如焚,害怕不能如期把货物送到,海底哲妇人会扣发劳务费。穆罕默德却不慌不忙的蹲在病驼旁,一边抚摸着病驼,一边念念有词。这时奇迹发生了,病驼不但站了起来,而且在后来的行程中比没有生过病的骆驼走的更加矫健。“熟羊告毒”和“烹鲤言机”说的是又一次穆罕默德的灵魂上了天国,遇到了异教徒,异教徒本来是要置穆罕默德于此地而后快,但这时,他们却一反常态,对穆罕默德非常客气,并要请穆罕默德吃饭,盛情之下穆罕默德同意吃饭,但当穆罕默德要吃烤全羊时,烤羊开始说话了,它告诉穆罕默德它身上有毒,让穆罕默德不要吃它。异教徒又给穆罕默德上了一条清真鲤鱼。当穆罕默德准备吃鱼时,鲤鱼也开口说话了,它告诉穆罕默德一条机密,说异教徒也在它身上下了毒,让穆罕默德不要吃它。北厅陈列着天宝元年刻立的《创建清真寺碑记》和嘉靖元年间的《重修清真寺》等碑石以及清官石(也有说试官石的),日晷等石刻。“一真亭”后面有海棠形鱼池两个,碧水清波,鱼翔浅底,池畔各有四角攒尖顶碑亭一座。

穿过了两个鱼池中间围有石栏杆的通道,便进入第五个院落。院落西侧是高大宽城的月台,面积652平方米,两侧陈列着各种石料,有隋唐时期的长明灯座(现在人们称它为“吉星高照”);有唐宋时期的石莲花座;明代的连升三级和古石盘、白鼠石、雪坡石等。月台四周围有石栏,东侧有三座石门,中门御道正中有盘龙戏珠石雕,西侧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气势恢宏的礼拜大殿,殿前陈设着石鼓八个。

礼拜大殿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平面呈“凸”形,面阔七间,进深九间,面积1300多平方米,为单檐歇式,殿顶覆盖的孔雀蓝琉璃瓦,是明代秦王府所赐,整个建筑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伊斯兰教寺院中礼拜殿的杰作。殿外檐内悬挂着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三年(1405年)颁赐的护院“赦谕”木匾一方,正中门楣悬斗匾“临下有赫”。殿内天棚藻井彩绘蔓草花纹刻经文600余幅,彩画图案不一,每幅中心有阿拉伯文“都凹”,一幅一文各有千秋,充分表现了中国清真寺古建筑宗教彩画的独特手法,是中国内地清真寺彩绘装饰艺术的代表。大殿四周镶嵌着大型木刻中文和阿拉伯文《古兰经》各30幅,是目前世界伊斯兰教寺院中极为罕见的巨型《古兰经》雕刻艺术,这项工程历时十三年。赵朴初先生称其为“世界性工程,是《古兰经》库,得到联合术教科文组织的肯定。大殿后院有两座,上面建有南北看月楼各一座。

后殿西壁正中有一龛形凹壁,是教徒礼拜的方向。殿内北侧有一木制的小阁楼,名叫呼图拜楼,是诵拜者诵“祈祷词”的地方。整个大殿可容纳1000余人同时做礼拜。

化觉巷清真寺在国际上很有名,20世纪30年代法国编写的《中国》导游手册,就已把西安清真寺列入其中。西班牙一位学者曾评价说:“在我参观的许多国家的穆斯林寺院中,只有中国西安的清真寺院能和西班牙的高河达坝清真寺相媲美。

游客朋友们,化觉巷清真寺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陕西师大附中、陕西省西安中学考察报告

陕西师大附中、陕西西安中学考察报告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张保国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

11月21日至23日,在卢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32人远赴陕西,考察了西安两所著名中学----陕西师大附中和陕西西安中学,下面我把考察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11月22日上午我们首先参观了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它座落在驰名中外的大雁塔下,始建于1910年,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是陕西省一流重点中学。师资雄厚,高、中级职称教师占9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超过55%,为陕西之最。校园占地面积110亩,是全西安市面积最大的学校,这所学校文化积淀厚重,仁人志士辈出。曾出过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原劳动人事部部长赵守

一、原建材工业部副部长杨拯民、原全国妇联副主席赵地、中科院院士侯洵、原陕西省委书记吕剑人、甘肃省委书记高克林、“人民艺术家”“松花江人”作者张寒晖等。

陕西师大附中是陕西省新课程国家实验区核心实验学校,成果丰厚。据介绍明年河南也将实施新课改。该校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100%,上重点线率达90%以上。其中有两名学生代表我国参加了第十一界、第十三界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均获国际银奖。06年有20多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我们带着探秘的心情听领导介绍、和老师座谈、深入课堂、走访学生,确有所获。

1.每年9月份要求新、老高三教师都要写出一份高考试题研究报告,然后举行一次对接座谈会,而不是一交完事。

2.对高考的研究,气氛浓厚、理念先进、视野开阔,能很好地把握住命题人的脉搏:如经研究发现上海市高考题中往往能找出新课改的影子,有一道04年高考大题稍加改头换面就出现在2年后的全国高考试题中,说明新课标内容已逐步渗透进了高考。

3.课堂上,无论是知识点的梳理,还是试题的选取,无不体现着对考试大纲、命题规律的透彻理解和高瞻远瞩,讲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极富启发性。一节课可以只讲一个知识点、或一个试验,不赶任务,不留夹生饭。教学方法灵活恰当,能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或一个知识点,体现了“细而实”。

4.教研方面改备课组为学科组,强化学科组长的作用;另在汇报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索课,大家听后会诊,探究创新。

5.课间10分钟之间离上课还有3分钟的时候增加了一次预备铃声,很好的提醒了上课老师和学生进入候课状态。

6.早上和晚上均无自习。

7.学校很注重宣传,如在办公楼上安装了大型电子屏幕,能简单迅捷地反馈各种信息,宣传栏中张贴着历年考上的清华、北大学生的大幅照片,很醒目。

11月22日下午,我们接着参观了陕西省西安中学,它是陕西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的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创建于1907年,现为陕西省数学奥林匹克培训中心,陕西省对外窗口学校。2005年,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占地18顷、可容纳60个教学班的“高标准、现代化、示范性、寄宿制”新校园。所有办公室和全体教师配备了工作用计算机,所有教室全都装上了“三机一幕”;有一个可容纳570人就座的阶梯教室,硬件建设达到了全国一流

水平。

教师队伍: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具有科研型、学者型和专家型特质的教师群体。其中博士生2人;研究生38人;在职读研的61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136人,占教师总数的95 %;高级教师79人,占教师总数的55.8 %;特级教师2人,担任国家、省、市级专业学会理事长、理事31人。

06年有17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据说这一年是名校成绩较差的一年)。

1.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把升学率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强调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今天着想,更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不仅要关注学生今天的成长和进步,更要关注10年、20年以后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西中学生成为具有“文化素养、开拓精神、国家意识、国际视野”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

2.教师管理试行量化考核,其中学生评教较差者要直接下岗。

3.老师自主时间很多,每学期开会2-3次;学生自主时间较多,每天下午最后两节课和晚上自习全部由学生自主自配,各科老师轮流值班。

4.教师上课很注重基础,起点低、容量小、节奏慢,不留夹生饭,使所有学生不掉队。老师对问题的处理方法很新,课堂老师给方法,课下学生自主选方法。

5.名生培养试行专人培养循环制,所有实验班老师固定,所有高中教材一年半讲完,然后准备竞赛和高三复习,第一轮复习特别注重做题的速率和准确率的训练,所有压轴题和把关题一次到位.实验班学生培养只提高分数段,而不提清华、北大。

6.门岗设有电视监控,校园各个角落一览无余,学校安全工作抓得很好。

7.晚上学生归寝管理由一支校巡逻队来完成,专门处理学生违纪情况,以减轻班主任的负担。

8.晚上归寝10:30熄灯,高三学生可自主学到晚11点,早上允许学生早起(3点—4点)

9.试题印刷实行发票限量,机会有限,各科老师自然必须精选,间接控制了学科之间的无序竞争。

由于考察时间短暂,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2006年11月26日

第四篇:陕西省西安中学校本广播体操创编概述

陕西省西安中学校本广播体操创编概述

概述:广播体操是一项广为人知,练习者众多的体育运动,一种徒手操,只要有限的场地就可以开展,通常跟随广播音乐进行锻炼,也可以用口令指挥节奏,是一项适合大众群体进行锻炼的运动项目。一般由8——10节动作组成,包括上肢、下肢和躯干各部分;由曲伸、举振、转体、平衡、跳跃等各种动作组成。每一节动作都有一定的作用,如扩胸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胸部、背部和肩胛部的肌肉,对矫正姿势(轻度的驼背、窄胸等)也有好处。因此,每做完一套广播体操,能使身体各部分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锻炼。增加了氧气和养料的需求,加快了呼吸、脉搏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的功能。广播体操的特点

1.科学性

大众广播体操为8节徒手体操。每节体操对机体的主要关节、骨骼和大肌肉群等部位都具有合理性、专一性的刺激,整套体操动作幅度大,可较全面地促进人体各个运动部位的合理运动,到达提高机体运动系统机能的目的。实验表明,全套体操对人体产生的运动负荷形成了由低缓高,中间调整的生理轨迹,满足机体生理要求和变化规律。每节操的即刻心率基本在100—130次/分之间,在普通人群的60—80%心率范围,为发展人的心脏、肺等器官的最佳负荷,对人体产生中等强度运动刺激,具有较强的健身效果。同时,锻炼者可视自身情况通过调整运动幅度,以适度降低运动负荷。整理运动后4分钟左右机体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伴奏音乐雄壮强劲,节律流畅,音动一致,优美形象化,口令清脆宏亮有力,起到指挥锻炼者练习,调整神情的目的。

2.普遍性

广播体操强调普及推广的效应,动作简便易学、负荷适中、适用面广、音乐优美、节律适中。参与体操锻练的人群定在以青年、中年人群为主,兼顾少年和老年人,男性女性均适用。锻炼地域适用广泛,因地制宜,适于机关、厂矿、学校、部队、社区、乡镇及家庭等户外、室内地点开展。全套体操仅为4分45秒,恢复时间段,适于工间(班前)、课间(课前)和闲暇时间等进行锻炼,十分便于普及。3.健身性

经对广播体操锻炼者专项的研究和实验表明,锻炼者长期进行本套广播体操的锻炼,可提高机体的主要关节的灵敏性,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对改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做操时精神舒畅、心旷神怡,乐在其中,广播体操可成为调整心态,放松精神,陶冶情操的有效手段。

二、广播体操对学生健康的好处

目前广播体操是我国初高中学校中较为普遍及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集体健身运动,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用眼、用脑和一定时间的固定坐位,科学地利用课间及晨间的时间进行做操。是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给予一次调节。通过做操,使人体肌肉、关节的运动,可增加肢体血流量,使人体的血流重新分配,松弛大脑神经、调节用眼,减轻长时间的坐位而引起的身体疲劳,又可以通过活动,调节人体大脑皮层的紧张度,同时通过做操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对大脑保健、用眼卫生,调节视神经,预防近视或防止近视的加深都大有好处。因此广播体操是我国现阶段增强初高中学生体质健康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创编思路

经研究了解目前我市各个中小学所采用的学生锻炼方式均为晨间或课间采取集体跑操或者广播体操的形式进行锻炼,锻炼的时长控制在20分钟左右。当带领学生进行常规的锻炼时发现参与锻炼的学生多数处于较为被动消极的状态,普遍表现出无聊、没有兴趣的情绪从学生思想上没有得到重视。从而通过怎样的手段及形式来改变学生的锻炼现状我们进行了分析决定从特色创新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学生易学,学校易于实施的锻炼项目,其特点是加入本校特色元素进行推广。创编带有学校特色的广播体操成为我们主要的研究对象。

四、创编特点

1.动作创编:本套广播体操动作设计较为新颖,在每节操中根据锻炼部位的需要加入各项体育运动较为经典及代表性动作,如(游泳、射箭、剑术、瑜伽、体育舞蹈、太极、搏击及具有我校代表性的传统项目腰鼓)等动作元素进行创编,其目的在于加入运动动作的广播体操从动作学习及动作记忆方面很大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其动作简单便于记忆,另外新颖的动作创编可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该操的推广。

2.操化的配乐

在了解我国正式发行的几套广播操后发现一般广播体操的配乐都是基本的旋律配合操化口令同时进行的。对于现代学生来说配乐较为枯燥其节奏感偏弱在进行锻炼时很难达到调动情绪的目的。本套广播体操的配乐采用了我校校歌为脚本,进行重新编排其主旋律以校歌为主要基调添加了流行元素进行融合。主旋律学生耳熟能详配合流行明快的节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分解详解

本套操一共九节其第一节为预备节为4X8个八拍其余8节操均为8X8个八拍左右两个方向进行。

1、预备节

本节以舒展身体为主,加入了体育舞蹈致敬观众的动作。通过本节操使身体得以适应音乐及接下来动作的节奏。

2、伸展运动

本节加入了蛙泳及仰泳的姿势使得上体得到全面舒展。

3、扩胸运动

本节操利用射箭的姿势顺时针转动360度进行充分的练习,使得上肢和胸部肌肉得到充分锻炼。

4、踢腿运动

本节操主要以踢毽子动作为主进行腿部的锻炼。包括了前踢、侧踢和后踢,完整覆盖了整个运动链。

5、体侧运动 本节操利用了传统武术中剑术的动作加以设计,使体侧肌肉群充分拉伸。

6、体转运动

本节操加入了我校传统运动项---腰鼓的技术动作(小缠腰)融合充分利用转动上体的动作进行锻炼

7、全身运动

本节操主要以瑜伽动作为主加入了一些协调性练习动作是的肢体及全身得以充分锻炼。

8、跳跃运动

本节操以健美操的动作为主进行锻炼。

9、整理运动

本节操利用武术中的太极动作进行练习,其动作较为舒缓可以充分起到调节呼吸的作用。

六、本套校本广播体操的优点

1.通过体操背景音乐可以使大脑在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让肌肉得以放松。

2.通过动作练习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氧气能充足地供应身体各部分,从而增强各器官的功能。

3.可以使身体发热,有利于提高体内的排泄功能,降低疲惫的程度,减少乳酸的积累,使人体精力旺盛。

4.可以培养人正确的身体姿势,使肌肉发达、体格强健、形态优美。

5.可以有效消除一天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的紧张,有利于睡眠。

6.在进行剧烈运动前,做广播体操可以避免肌肉的拉伤、挫伤。

7.工作学习之余做广播体操,有助于缓解紧张工作出现的暂时性的大脑疲劳。

8.坚持下去,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9.在轻快、优美的旋律下做操,能增强人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10.在音乐伴奏下做广播体操,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七、本套操的教授与推广

在本套广播体操各节动作及操化配乐基本配合完成初步形成本套校本广播体操完整版本时,在校内集中挑选2-3个班进行实验性的教学。对动作的难易程度,音乐节奏的快慢加以更进一步的把握。对着2-3个班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对本套操进行最终的修改及优化。在确定最终广播体操版本后进行全校推广教学。

第五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函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函

陕政函 〔2011〕166号

教育部:

为建设西部强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等相关规定,2011年6月,我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对西安财经学院申请设置西安财经大学进行了考察,经省政府审定,认为该院基本达到更名大学的标准。现就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的有关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安财经学院是200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陕西经贸学院和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是省政府与国家统计局共建、陕西省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274人,其中研究生363人,本科生15028人,专科生851人,生师比17∶1。共开设本科专业37个,形成了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校区占地面积1579亩,生均64.6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99万平方米,生均37.48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24.52万平方米,生均15.07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43万元,生均4602元;图书馆图书181.22万册,生均108册;现有专任教师940人,高级职称人数407人,其中教授12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5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占教师总数的74.9%,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3人,占教师总数的20.5%。

二、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对经济管理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对西部地区提出了培养大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特别是西北地区需要就地培养能够长期坚持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培养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统计、财税等面向西部、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更为迫切。近年来,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我省迎来了新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层次与素质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据《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预测,到2015年,全省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将增加到75万人;到2020年将增加到100万人。因此,培育和组建在我省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的西安财经大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是适应行业发展和省部共建高水平财经大学的需要。西安财经学院的前身之一——西安统计学院曾是国家统计局于1954年建设并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积淀了浓厚的行业特色,学校的学科布局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具有独特性,尤其是统计学等学科在区域和行业居前沿位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统计数据,统计需求急剧扩大,统计内容日益广泛,统计任务繁重而艰巨,统计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只有兴办好一流的统计教育,培养出一流的统计人才,才能为统计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新鲜血液;只有大力发展统计教育,才能不断推进统计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方法创新和思路创新,才能促进全民族统计素养的提高。因此,设置西安财经大学是弘扬学校优良传统,突出行业特色,创新教育模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

2010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了共建西安财经学院协议。为支持西安财经学院更名大学,国家统计局将在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把西安财经学院纳入整体规划统筹考虑;陕西省政府将在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对西安财经学院的支持力度,为西安财经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环境,使西安财经学院成为陕西省高素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三是适应我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的需要。我省高等学校众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目前,省内的39所本科院校中,冠名为“大学”的有17所,其中大部分是工科优势突出的大学,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为主的大学较少,以财经为主的大学还没有。设置“西安财经大学”,有利于调整我省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结构,提高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培养更多的适应我省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可行性。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西安财经学院实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逐步转型。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学科专业覆盖面不断扩展,专业体系富有特色,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已基本具备更名为大学的条件。

2007年12月,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共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现有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8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9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3项,科研经费总额3801.77万元,近五年科研经费年均760.35万元。2006—2010年,学校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800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799篇(SCI、SSCI、EI、ISTP、CSCD、CSSCI来源期刊发表689篇);出版著作80部。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富有开拓精神,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呈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具备管理多科性财经大学的能力。

三、有关建议

(一)学校名称。

根据我省高等教育布局规划和西安财经学院的办学特色,考虑到历史传承,经论证,建议将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

(二)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

办学类型定位: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的教学研究型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构建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社会。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卓越人才和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设成在西部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到2025年,建设成各项办学指标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在全国有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三)办学经费。

学校“十二五”期间所需办学经费约15亿元。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拨款、学校自筹、社会资助和科研投入。其中国家财政拨款约79000万元,学校自筹约67000万元,社会资助和科研投入约4000万元。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可靠,能满足设置西安财经大学建设发展的需要。

专此函报,请予审批。

附件: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论证报告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联系人:高峰029—87338585***

附件: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论证报告(数据截至2011年6月30日)

西安财经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共建、陕西省主管,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200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陕西经贸学院和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原陕西经贸学院是陕西省主管并重点建设的院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西北贸易学校,1981年招收本科专业学生。原西安统计学院是隶属国家统计局在我国唯一的以统计学科为主的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西安统计学校,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西安财经学院为国家和西部地区及陕西省培养了8万多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和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全国统计系统1/9县级以上的业务骨干出自该院,陕西省县以上财政、税务、统计系统的局长、副局长有70%以上是该院毕业生。

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要求,经省教育厅组织考察并研究,认为该院基本达到了更名“西安财经大学”的条件。现论证如下。

一、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必要性

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西部大开发以及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等方面来看,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更名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对财经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极大地推进和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对西部地区提出了培养大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特别是西北地区需要就地培养能够长期坚持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培养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统计、财税等面向西部、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更为迫切。近年来,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我省迎来了新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层次与素质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据《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预测,到2015年,全省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增加到75万人;到2020年增加到100万人。另据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财经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调查显示,在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经济、管理学科占17.9%。在财经类专业人才需求中,对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在财经类人才需求专业排名中位居前列。西安财经学院作为我省唯一一所专门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高校,担负着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的重要使命。因此,培育和组建在我省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的财经大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该院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密切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围绕学科发展前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产出了一大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西部发挥国防科技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对策研究》、《城镇水资源产权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研究》、《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研究》、《西部农业经济运行监测系统研究》、《西部大开发中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利益关系研究》、《陕西秦岭北麓地区如何实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部地区“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战略研究》、《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西安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西安市建设节约型社会中长期规划》,与榆林市合作项目《榆林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等。近5年来,该院教师向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报告、政策建议50多份,获得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省长赵正永等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或被有关部门采纳的10余份,为西部和我省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与升级、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充分发挥了高校智力源、思想库的作用。

(二)更名符合行业发展和省部共建高水平财经大学的需要。

2009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客观分析自身的历史传统、学科特色、资源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发展目标和路径,准确把握在什么方面突破现有优势。比如:一些原属中央部门管理的大学,行业背景突出,学科优势明显,长期以来在为行业服务中发挥了龙头作用,要继续支持这些大学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西安财经学院的前身之一——西安统计学院曾是国家统计局于1954年建设并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积淀了浓厚的行业特色,学校的学科布局在我省乃至全国具有独特性,尤其是统计学等学科在区域和行业居前沿位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统计数据,统计需求急剧扩大,统计内容日益广泛,统计任务繁重而艰巨,统计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只有兴办好一流的统计教育,培养出一流的统计人才,才能为统计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新鲜血液;只有大力发展统计教育,才能不断推进统计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方法创新和思路创新,才能促进全民族统计素养的提高。因此,更名大学是学校弘扬优良传统,突出行业特色,创新教育模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

依据刘延东同志的讲话精神,为了加快西安财经学院改革与发展步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2010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了共建西安财经学院协议,把支持西安财经学院更名大学作为省部共建协议的主要内容,赵乐际书记、赵正永省长、马建堂局长、朱静芝副省长等省部领导对西安财经学院更名大学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为支持西安财经学院更名大学,国家统计局将在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把西安财经学院纳入整体规划统筹考虑;省政府将在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对西安财经学院的支持力度,为西安财经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环境,使该院成为我省高素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三)更名符合陕西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的需要。

我省高等学校众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在省内目前的39所本科院校中,冠名为“大学”的有17所,其中大部分是工科优势突出的大学,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为主的大学较少,以财经类为主的大学还没有。近几年来,根据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西安财经学院积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起社会学科、管理学、理学、人文学科、工学等5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建立了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集中力量办好一所立足陕西、服务西部的多科性财经大学,体现了西安财经学院主干学科的特点和今后发展方向,有利于调整我省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提高我省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培养更多的适应陕西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经济管理等应用型创新人才,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更名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西安财经学院实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学院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学科专业覆盖面不断扩展,专业体系富有特色,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办学条件大为改善。该院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德国安哈尔应用科技大学等国外院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目前已有50名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此外,学院还与美国、英国、比利时、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5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今后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国内影响较大、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从学院长远建设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现在的校名已不能准确地反映学校的现状,不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目前,省外与该院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和层次相当的财经学院大部分已更名为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大学也是与省外财经类大学接轨与同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名为大学后,可进一步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构筑新的平台,必将有利于吸引更多高层次高水平教师到校任教,建设好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加强学科群建设,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竞争力;有利于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可行性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该院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办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基本达到更名大学的条件。

(一)办学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1579亩,生均64.6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99万平方米,生均37.48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24.52万平方米,生均15.07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43万元,生均4602元;图书181.22万册,生均108册;有“法意网”“统计年鉴”数据库15个,实现了资料检索与借阅的自动化;投资2100万元,建成了万兆骨干、1100个信息点的校园网络;建有中央与我省共同资助建设的金融与证券投资实训中心、财税信息化管理实训中心、企业策划与设计实训中心、ERP实训中心、大学物理实验室等23个基础实验室,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实验室、政府统计网格实验室、管理工程实验中心等13个中省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有长期固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89个。

(二)规模和层次。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274人,其中研究生363人,本科生15028人,专科生851人。从2004年起,学校即与东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18人、博士研究生3人。2006—2011年,学校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德国安哈尔应用科技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83名。现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4个学科门类。

(三)专业结构。

学校共有37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社会学科、管理学、理学、人文学科、工学等5个学科门类的15个一级学科,其中社会学科(主要是经济学和法学)、管理学和理学(主要是统计学)是学校的三大主要学科门类。

在社会学科门类中,设有经济学、财政学、税务、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投资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9个本科专业,覆盖了该学科门类的经济学类、法学类、政治学类3个一级学科,本科以上在校生4541人,占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29.50%。在管理学门类中,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电子商务、工程造价、物流管理、工业工程1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该学科门类的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农林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4个一级学科,本科以上在校生6876人,占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44.68%。在理学门类中,设有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覆盖了该学科门类的统计学类、数学类、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个一级学科,本科以上在校生2309人,占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此外,学校还设有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设计、广告学等专业,覆盖了人文学科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艺术学类4个一级学科。

(四)学科建设。

现有统计学、财政学、经济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个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西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这些重点学科在统计理论与应用、西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西部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西部装备制造业与国防经济发展、西部农村公共经济与财税政策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和特色。

学院的西安统计研究院(与国家统计局共建)、陕西省统计研究中心、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陕西省信用研究中心、陕西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西部农村公共经济研究中心、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中心、西部法制研究中心、现代管理决策与对策研究中心4个校级科研基地。

(五)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94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407人,其中教授126人;生师比17∶1;有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5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占教师总数的74.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3人,占教师总数的20.5%;另有71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中,4人被西北大学、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等高校聘任为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人,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2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巾帼标兵等7人。近年来,学校建立了一支高层次的兼职教授队伍,何炼成、方开泰、马建堂、刘世锦等18位著名学者被聘为兼职教授。

(六)科学研究。

2006—2010年,该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8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239项。3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科研经费总额3801.77万元,近5年科研经费年均760.35万元。

该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共计580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共计1799篇,在SCI、SSCI、EI、ISTP、CSCD、CSSCI来源期刊发表689篇,出版著作80部。

学校主办的《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陕西省高等学校权威社科学报;《统计与信息论坛》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两刊”均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七)教学工作。

2007年,该院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成绩。学校凝练的“面向西部,服务基层,培养‘信得过、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共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

2003年以来,该院作为全国高校统计学专业学士、硕士优秀论文评选牵头单位,连续组织了四届评奖活动。在第四届统计学专业优秀硕士论文评选中,2篇硕士论文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几年来,该院学生在“全国高校财会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竞赛中获奖157项。大学生足球队自2000年起11次荣获我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代表我省参加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6次闯入全国总决赛,2010年荣获全国第4名。

(八)办学经费。

该院“十二五”期间所需办学经费约15亿元。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拨款、自筹、社会资助和科研投入等。其中,国家财政拨款约79000万元,自筹约67000万元,社会资助和科研投入约4000万元。随着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将进一步提高自筹经费的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省政府也将逐步加大对高校的支持与投入力度。

(九)领导班子。

该院本届党政领导班子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富有开拓精神;班子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呈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曾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具备了管理一所多科性财经大学的能力。

三、学校发展规划

按照建设大学的条件和要求,该院制定了《西安财经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强省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办学类型定位: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的教学研究型普通高等学校。

(三)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四)学科专业定位:构建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五)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社会。

(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七)总体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设成在西部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到2025年,建设成各项办学指标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在全国有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四、关于学校名称的建议

根据我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规划和西安财经学院的办学特色,考虑到历史传承,经论证,建议将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

下载陕西省西安小学(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陕西省西安小学(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