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反1[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3:1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反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反1》。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反1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反思

三明三中

唐晓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化学实验也是化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戴安邦教授认为:“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化学最为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 基于上述理念,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标下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多于学生实验,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对实验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观念上的偏差,疲于赶进度,把实验当作直观工具、辅助手段,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机会不够。在素质教育也需“应试教育”面前,教师往往习惯于指导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学生记忆仪器名称、实验步骤、现象要点,把生动活泼的实验活动,变成僵死呆板的条条,而忽略了诱导学生把在实验观察时激发起来的兴奋中心,及时转移到透过现象认识变化的原理和实质上来,抹杀了学生学习化学时的个性思维,学生只是简单地从识记中获取知识,学习毫无开创性可言;有的学生对于课堂曾观察过乃至自己动手做过的化学实验,在脑海里留下的仅是一片空白,毫无印象;有的学生靠死记硬背对付实验问题,往往“张冠李戴”;有的学生做实验时求应付,走过场,未曾动手,就已经按课本所述,先填好实验报告的“正确结论”。这样追求的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对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认识不足。而《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目的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并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的源动力。新课程新理念,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体悟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如果化学实验中只让实验沦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忽视实验中的探究功能,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积极性,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我们应该按新课程设计理念,实验教学中去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提出问题,形成假设的能力;设计方案,探究实践的能力;以及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分析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等。教师应充分赋予学生动脑、动手的权利。同时还要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训练,是化学实验的功能之一,但不是唯一功能,所以应将实验技能的训练,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之一,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1.合理安排教材中的实验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中的标明的【实验】共54个,“活动与探究”共有24项,家庭小实验13个。在实验活动设计中,没有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堂实验”、“实验习题”,对实验基本技能的练习要求,也没有具体的指派。这就给学生和老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教师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依据,合理安排学生做好实验。我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许多实验作了改进和变通。如:课本中的24个“活动与探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做为演示实验;有的可改为边讲边实验;还有俄可以做为家庭实验或学生实验。目前我校做为学生分组实验主要的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溶液的配制;粗盐的提纯以及常见酸碱盐的性质等。

2.加强课堂演示实验

在整个化学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占很大的比重,所起到的作用也最大。在课堂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实质是老师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就会模仿老师,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实验的基本技巧:准确操作实验仪器,按步骤进行实验,科学地选择仪器,正确地观察、分析实验等。

在初学时,应该演示的实验必须由教师亲手去做,它对于以后的学生实验有着示范的作用。到了一定阶段,在学生们做了几个分组实验之后,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演示实验。那么如何加强课堂演示实验呢?主要做法以下三个方面:

2.1 改进部分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效果

去年市教科所组织的初中化学创新实验比赛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改进实验,接下来我就举两个例子:

例1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在演示时成功率不高,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1)实验要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实验时间长又不利于学生观察现象,并且看到的是暗红色无光泽的氧化亚铜。(2)木炭和氧化铜量的控制不好掌握,木炭的量多了,铜看不清楚;木炭的量少了,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不明显。(3)反应条件要高温,若使用酒精喷灯,试管损坏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我将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先将两根铜丝用砂纸打磨光亮后,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至变黑(生成CuO)然后在具支试管中加入约一药匙的活性炭,把步骤1得到的氧化铜(其中一根)埋入活性炭中,支管口处塞一团棉花。最后用酒精灯加热1至2分钟后,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热约2分钟后,熄灭酒精灯,打开瓶塞,用镊子取出铜丝,迅速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可观察到变黑的铜丝又变回光亮。但要注意取出铜丝时要迅速,浸入冷水前表面的活性炭不要抖落;铜丝取两根实验前后,进行对比。

例2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两次提到木炭、活性炭的净水作用,第一次是《水的净化》一节,第二次是《金刚石、石墨、C60》一节。在《金刚石、石墨和C60》一节中有一个用活性炭净水的实验(实验6-1)。实验内容如下:在盛有半瓶水的锥形瓶中加入一滴红墨水,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震荡,观察现象。在实验教学中,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实 验进行,因为木炭、活性炭的颗粒是黑色的固体,不便于观察水中的红色褪去的现象。如果震荡后再过滤,这样虽然能够看到红色褪去,但费时过多,不利于课堂教学。所以我对此实验做以下改进:找一大号的注射器针筒,先放进一小团脱脂棉,然后加少许活性炭粉,在活性炭层上面再放脱脂棉。这样一个简易净水器就做好了,实验时往注射器内注入有颜色的水,经过活性炭层吸附后,用小烧杯接住流出的液体,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褪色现象。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可在添加完有颜色的水以后,可挤压活塞,以加快水流速度,节约时间,实验前后对比效果很明显。

2.2 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明显,可见度低,尽管操作较简单,但如果由教师在前面做,学生们在下面观察,效果就会很不好。而将部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为边教学边实验,使学生能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实验的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验形式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获取新知识,与教师先讲完理论之后,过几天再做学生实验相比,由于这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首次”观察可能的现象,他们有较强新鲜感受和兴奋点,探索问题的欲望十分强烈,效果更加明显。适合在课堂上开展边教学边实验的基本条件是:(1)有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操作的小型、便携、易掌握、能快捷装配的实验仪器;(2)取药品方便,实验安全,试剂用量少,产生的废液少,几乎没有毒气污染。如《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

2.3 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演示实验

在演示实验时,我们应走出“老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包做包讲的 误区。但我们有的老师怕课堂结构不紧凑,在演示实验中往往“唱独角戏”,老师演给学生看,开始的时候还挺热闹,实验过后却变得“烟消云散”。实际上,我们做演示实验也是一个双边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许多演示实验,我都让学生参与完成,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又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使演示效果更生动。如在演示“铜树实验——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让学生上来做,让台下的学生参与评价,如此他们就会带着挑剔的眼光注视着整个实验过程,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观察品质,端正观察态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适时地纠正了大多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会存在的问题。再比如在“燃烧与灭火”一节中,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后由多个学生上台演示他们熄灭蜡烛所采取的不同方法,然后让台下的学生点评分析其灭火方法及原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落实学生分组实验

通过课堂的演示实验,学生对一些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实验室就成了学生实验“练兵”的场所。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喜欢到实验室来仅仅是因为这种课让他们觉得自由、轻松、无拘无束,并没有认识到实验的目的。所以在学生实验时常会出现一听说去做实验特别高兴。

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课,一般安排在相关化学知识的讲授完成之后进行,目的是验证或巩固这一知识。而由于刚学过相关化学知识,所以学生对要做的实验的结果早已“胸有成竹”,提前会按教材要求写好实验的预习报告,有的学生连实验的现象和结论都填好了。学生做分组实验,变成了“按 部就班”,学生用不着多动脑筋就可以完成任务,实验课变成可上可不上。要想把新课程的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就应在具体教学环节上时时提醒自己;真正关注学生,想他们所想,给他们所需;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为学生走近科学提供一种独特的形式,即通过亲身的观察、操作和体验,去感受和领悟科学的理念,因此要加强实验的探究性而不是简单的验证。具体做法是:在学习某一课题知识之前,先安排学生设计有关实验,然后在实验室完成分组实验。注意课前要强调安全问题,以防发生事故。实验报告设计应要求为: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精心构思,设计实验步骤(可按教材设计步骤,也可按自己的思路设计出可行性步骤);根据实验步骤,选择仪器和药品;做完实验后,如实记录现象、数据;根据实验记录,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写实验心得。这样,实施起来会比以前的分组实验多花一些时间,但有记忆长久、理解深刻、知识建构自然等优点。如在课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中,不能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要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猜想有三种可能: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接着设计实验方案,即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指导学生观察、思考,从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再通过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镁条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的实施,发现这两个实验表面上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接着让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学生比较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再思考可采取的措施,重新设计实验使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样,学生就能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

再如课例《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是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探究活动,学生前面已经探究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实验操作过程和技巧有了一定基础,这个活动探究的重点不再是制备二氧化碳,而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要侧重引导学生针对两个重点进行探究前的讨论。

在课堂中我们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后,可以归纳出十几个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这些反应可归为四类制取方案:(1)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含碳物质燃烧,如木炭、蜡烛、酒精、煤等;(3)木炭还原氧化铜;(4)碳酸盐与稀酸反应。然后针对不同方案从可行性、安全性、科学性、简约性等方面分析评价,明确利用上述1-3反应都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简便的操作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此时教师引入用碳酸盐与稀酸反应来制二氧化碳这一方案。方案确定后,给出以下药品: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归纳反应情况,并从反应速率方面分析讨论,得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最后提供给学生教材中给出的仪器,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反应装置,将每个小组的设计装置图进行归纳比较,得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也就是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

这样的设计不再是简单随意的重复教材,而是对药品选用和装置选择做了有效拓展归纳,丰富了实验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方法和素养,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提升了课堂效率。

以上两个课例都是通过课堂上不断引导、探究,学生的活动探究能力 逐渐得到了培养,并领悟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即: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提出猜想假设析讨论,得出结论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撰写实验报告 4.开发家庭小实验

所谓“家庭小实验”,就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作为实验仪器和药品,由学生在家里独自或小组合作完成的一类化学实验。初中化学中的可供学生做的家庭实验有很多,我梳理了初中化学教材,其中有十个家庭实验和九个活动探究实验和六个教学实验,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里,运用家中的日常用品做实验。如家庭实验中的:自制简易净水器;鸡蛋成分的推测;制作叶脉书签等等;探究活动中的:如铁生锈的条件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自制酸碱指示剂等等;教学实验中的:如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灭火原理等等。当然化学教师还可以开发其他家庭小实验。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记得我第一次布置绪言课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的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熄灭后的现象,并与课本第10页习题3配合作为家庭作业时,学生感到很新奇。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自制净水器,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我们除了布置学 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13个家庭小实验外,还可以补充了一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通过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有同学说:化学家庭小实验使我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我真想说一句“化学,I love you。”

总之,实验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处理好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验的关系,又要处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教师指导的关系,还应处理好求知和活动的关系。在我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根据教材的需求穿插着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但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乐学、教学高效。

第二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报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提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化学实验是激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首要外部因素,要使学生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普遍现象,如(1)实验器材不足;(2)“讲实验”“背实验”多,而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少,技能低;(3)演示实验一般为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少;(4)化学课外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5)教师过分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化学教学须让实验和事实成为学生探究的目标,从而来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但是,在学生做实验时,如果过分强调实验技能训练,如怎么取用化学药品、气密性检查等。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被冲淡,学生往往不理解技能要领,只能机械的模仿。这样,许多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乃至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必将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对实验就觉得可有可无,再也没有初次实验的热情了。爱因斯坦曾在论教育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培养专家。何况大多数学生将来也不一定会以化学为职业,即使准备从事化学工作,他们也还要经过多年的专职培训。所以新教材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减少了大部分实验技能要求,强调实验在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而不应过分追求实验技能的训练。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实验探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但许多老师认为,实验过程并不重要,与其花许多的时间“做实验”还不如“讲实验”、“背实验”这样或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样的结果来的快,去的也快。学生往往过了一些时间就会忘记,最后头脑里稀里糊涂,那有什么能力培养。新教材的编写把学生动手实验融入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意识。为此我们必须转变陈旧观念,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与以往不同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没有明确的界限。实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并不是简单的技能模仿,而科学实验探究才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学生实验时,教师不应过多限制学生,应该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去提出新的问题,去交流讨论。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自己去提出一个个问题、去假设、验证、讨论。教师必须加强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尤其对实验探索过程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教学更应特别注意实验的本性,发挥实验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培养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方面的作用,要提倡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问题,通过实验展开探究活动和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来检验知识、发展知识。

二、理论依据

本课题是以化学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化学学科的研究性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形式的改革为理论依据。

1、化学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它强调以社会、学科、学生自身发展所广泛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生,使其具有一定的化学科学思想和方法,并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化学学科的研究性课程是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课程,它不仅有着与学科课程相同的教学目标,也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活动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现代科技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对科教兴国的认识,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基本目标的活动课程。

3、从化学实验教学形式看,新课程将很多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同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①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现象、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和正确的操作,仔细观察并实事求是地记录,谁实验不认真,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质。②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有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得出微观本质。“探索法”的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直接地让学生去掌握前人的科学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实验探索规律、发现真理。

三、课题价值

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趋向。实践证明,探究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研究开发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意义重大,其价值主要表现在:

1、课程教材改革中强调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要注意改革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的现象,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广泛地应用探究教学、问题解决、情景教学、合作教学、开放教学、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模式,并且积极探索转变学习方式的新途径。

2、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一般是教师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对操作要领逐一讲解,学生实验时机械地模仿,实验过程不求甚解,实验报告千篇一律。开发实验的探究功能,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学习活动范围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实验情感的体验,丰富实验教学的形式,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妥善地规划实验教学的内容,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端正实验态度。

4、中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以及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考查,实验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实验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根据新教材和新标要求,化学课程改革应先改革实验教学,理论指导实际,实践检验真理。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所有自然科学中化学涉及实验面之广博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充分开发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以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的特点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先有结论,后用实验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学生在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再去做实验,往往提不起兴趣,应付了事。本课题研究的是在学生略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后先做实验,调动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通过观察、记录、分析、讨论,了解事物的本质与变化的根源。把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由实践来检验课本知识,不盲从于权威。

2、将化学课堂搬进实验室

化学课本中大部分章节中都有实验,纯粹的黑板讲解和演示实验都很难较长时间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实验——讨论——总结的形式,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观察、探究,体现了化学知识、原理源于实验的学科特征,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培养加工处理和输出信息的能力。本课题研究的是化学实验不再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改成“边讲边实验”,将实验室作为教学课堂。

3、教学中渗透开放性实验课题

实验教学中还可有教师选定实验课题或利用课后的实验习题,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仪器,制定实验方案。自己设计、操作,让他们在亲自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全面地理解、运用实验原理,逐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4、将化学实验引进日常生活中

化学学科孕育着无限创新机会,它和社会生活以及生命环境等方面紧密联系,同时它又是最接近生活和社会的。家庭小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更容易接受。不仅拓宽了实验的空间,又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无处没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5、改进实验装置使之更合理化

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装置不够完善,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有些实验设计不够合理。本课题研究如何将这些实验改进,同时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

6、复习过程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实验的错误分析和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评析,营造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查阅、整理资料,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2、实验观察法: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周密的实施计划,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系统的观察。

3、教学实验法: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检验、应用和发展教学理论,使教学实践科学化。

七、成果形式

实验报告、研究论文、多媒体课件、实验案例等

第三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化学这门科目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新增加的学科,相较于从小学起就学习的科目来说,化学除了陌生外,还有很多内容需要记忆,学生在学习上必定会有些困难。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所有东西的基础,所以要想使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值,首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化学现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素材为学生创设出一定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可以在设计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多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或者情境,经常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灵活用脑,增强其思维能力的运用。

二、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大部分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课堂主体实际上是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45分钟的课堂时间全部用于教师对学生不停的灌输上面,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应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更应该将时间还给学生,不断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来解决学习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实验理解

初中化学课程主要由化学理论以及化学实验两部分构成,化学实验是与化学理论知识相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化学理论都是通过不断的化学实验而产生的。但是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却将化学实验与化学理论分开讲解,化学实验与实际所学的理论知识不符,从而导致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实验产生现象的意义。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化学实验与化学理论知识相结合,再为学生进行讲解,在实验的演示过程中将其中的原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消化所学的化学知识,加深对实验现象的印象。

四、中学化学探究实验中教学情境和资源的设计

创设探究情境,其中包括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一些外在因素,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两者是紧密关联的。一方面,教学方法一般都需要教学媒体的配合,教学方法有物质性的特点。所谓教学方法的物质性也就是它对教学媒体的依赖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教学媒体的使用必须贯穿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是互为作用的,任何一方不恰当,均会影响教学效果。

不断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改变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模式之外,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魏红保.初中化学有效探究性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2]吕妍.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5.[3]李旭东,李谷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J].化学教学,1993(04).编辑 薛直艳

第四篇: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1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尝试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纯应试教育已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上来,旧的化学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逐渐被现代化学教学观念所取代。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德能力、获取新知德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德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创新教育 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

一、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是创新的基础。因此,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合理布置研究性课题。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勇于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具体情况,大胆尝试化学实验改革,为在化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标准的学生培养目标服务。

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基本上处于“照方抓药”、“验证前人已经得到的结果”的状况,操作也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规范上。这样的实验仅仅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改革实验势在必行。

教育、创造教育、个性教育。其目标都包含一个共同点:培养创新人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

二、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1.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传统的实验教学强调讲清原理,演示好实验,尽管也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训练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看清实验现象,能否明白实验原理,实验的难点在何处等等。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看,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化学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自拟实验步骤,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可见度不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适应《新课标》实施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师单独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4、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5、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一点应反映在化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化学,使其成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动手、动脑,长知识、长能力。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全面开放实验室,使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进行一些小实验,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以此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使他们养成用实验来探究未知,大胆质疑,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第五篇: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通过实验来对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理解和探究是学习初中化学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老师上课“讲实验”、“画实验”,学生“看实验”、“记实验”、“想实验”的问题还普遍存在,造成了学生在动手和实践上的能力欠缺,使得实验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探索一条有效实验教学的新途径,确保可以利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学生有爱动手的天性,对实验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欲.教师就可以设置一定的实验情境,通过学生的观察来发现问题,在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解释时产生思维上的障碍,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望,使学生积极地想要通过学习来解决实验情境中的难题,有效地推动整个实验的进行和探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视频给学生讲讲“死狗洞之谜”的故事,学生很快被其中的“疑团”吸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模拟这个“死狗洞”的实验,同时及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大烧杯、阶梯、蜡烛、二氧化碳气体等实验试剂和仪器,学生立刻对“死狗洞”进行分析.不一会儿的功夫,学生就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现象明显的小实验,得出了二氧化碳的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等相关性质.整个过程学生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科学的分析判断也使得课堂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将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了积极的学习参与者.这样的实验情境建立,不仅提高了整个实验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对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想通过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其它性质.二、明确实验目的突出学生的思考重点

初中化学实验具有简单明了、目标明确的特性,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方向和内容.初中实验主要包括制取实验、性质验证、概念定理探究实验、定量计算实验和生活小实验,每个实验都具有明确的目的,直击教学的重点内容,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方向,使学生明白如何来设计、观察、分析,提高了实验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教师首先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方向来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这个实验所要观察的方向,注重观察铁丝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而不仅仅只是被耀眼的火花吸引.有了这样的明确的目的,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就会将重点集中在铁丝的变化上,不仅观察到了耀眼的火花,还细致地观察出有黑色的物质生成并且伴有大量的热量生成.接着学生就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将思考的重点放在“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什么?”的重点问题上,顺利的得出对四氧化三铁这个新物质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实验示范,在开展实验前就对实验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在观察中学生就会有重点、有目的地去观察,这样有的放矢减少了学生看热闹的心态,引导了观察的重点,顺利的实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使整个实验高效、有趣.三、优化实验进程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按部就班、完全照搬课本上的实验也会使学生感觉缺乏新意而丧失探究兴趣.在实验设计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成,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利用学生的思维来对实验进行优化,删减其中不必要的环节,以目的明确、操作精炼易行的实验来进行探究.例如在学习“粗盐的提纯”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明确其中的杂质:硫酸钠、氯化镁和氯化钙.指导学生在除杂时第一要除净、第二不加杂的原则,让学生对除杂的试剂和顺序进行设计.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学生很快选择了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盐酸来除杂;然而在顺序上却有了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实验顺序说出来,通过假设的方法来验证顺序的可行性,假设学生先加碳酸钠再加氯化钡是正确的,则在操作中会发现引入的新杂质氯化钡还需要碳酸钠来除去,这样就出现了加入试剂的重复.这样反复地对比探究,学生得出了这个实验的两个关键点:氯化钡要加在碳酸钠前面,过滤后才能加盐酸.学生得出了合理的不同的实验顺序,优化了实验的进程.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了解到实验过程当中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影响和联系,还让学生掌握了的干扰排除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四、有效实验整合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评价反思是学生提高的关键,学生只有在熟练操作、深入接触后才能做到有效整合、开拓创新.在学生对实验进行操作后,教师要积极地进行反思总结,在有效整合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结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与旧知识碰撞出新火花.例如在针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进行整合时,学生创新性地提出了是不是碳酸盐和酸都能够生成二氧化碳,那么硫酸是不是也可以,教师要及时的抓住学生的这个生成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硫酸钙是微溶物,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虽然学生的创新失败了,但是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在二氧化碳的验证时,学生又提出了氯化氢的干扰,学生认为氯化氢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很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而使实验看不到浑浊.学生的这个观点非常好,确实存在这样的干扰因素,教师就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在学生的积极讨论下,学生们在实验中加入了盛水的洗气瓶,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使得整个实验更科学、严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值得每一个教师加以重视.教师应该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地结合学生理解和生成,不断地进行实验改进和反思,以使实验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发展.

下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反1[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反1[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与策略范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与策略 摘要:本文旨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教学在化学学科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上册)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统考、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年本人......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整个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1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工学科。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初中学生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1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三化学,由于初三化学是一门新接触的课程,又是一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再加上本班学生比较活泼,所以暂时三周的......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 河北省滦南县司各庄初级中学 卢景丽 内容摘要: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勇于投入到实验教......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2012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