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时间:2019-05-12 23:3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第一篇: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数学学习中的发现是经过教学法加工的再发现过程,是对人类发现过程的一种体验。由于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体系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所以数学学习不仅有一般学习的特点,而且还有其自己突出的特点。

1.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是逻辑建构的产物,所以数学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身的认识和建构。按照认知学习理论,数学学习是在学习者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同化”或“顺应”的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建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应当说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2.数学学习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当它以尽可能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已略去了它发现的曲折过程。学生看到的只是概念、公式、法则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演绎体系,而看不到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给学生数学学习的“再发现”带来困难。所以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较之其他学科要求要高,数学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数学学习的特点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艺术性质必然提出相应的要求。

(一)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过程。由于数学学科抽象、严谨的特点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他学科高,数学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理解力、思维力和想像力。数学教师更多的责任恰恰就在于他应当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最终相对独立地去完成建构活动。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科书中的例题是“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教学这道例题,有两个要点,一是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为什么要先求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二是求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为什么要除以2?教师创设两个思维情境,作为理解抽象知识的阶梯。(1)出示一张较长的纸条(超过学生尺子长度的2倍),要求学生用手中的尺子一次量出纸条的长度。学生想到对折两次,先量出纸条的长度再乘以4。(2)出示一个糖盒,提问:把糖果的块数分成5等份,能算出糖果的块数吗?当学生要知道的糖果的块数时,教师告诉这盒糖果的是18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活动。

(二)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感染力量。由于数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的数学教师就应通过自己的示范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工作和学习的内在乐趣。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对美的追求。如,教师阐述所授内容时,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叙述事理时曲而不直,含而不露,隐而不现,营造出最富于暗示性和启发性的意境,让学生在回味、追索、咀嚼中引起丰富的联想等,收到情理交融、曲径通幽的艺术效果。如教学“年、月、日”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去年过第16个生日,而奶奶的孙子去年过第18个生日,奶奶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当学生的思维“断路”时,教师引导学生想:(1)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现在奶奶过的生日反而少,说明什么?(2)生日跟什么有关?奶奶有些年没有过生日,又说明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说明奶奶生日的那天,在有的年份中没有出现。这时,引入新课,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三)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对数学美的反映过程。

数学从表面上看来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把数学美反映出来,并不断地感染学生,不断地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训练。如123456789×9=1111111101,123456789×18=2222222202,123456789×27=3333333303等这些算式,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

(四)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学的对象具有主体性,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在教学中不是被动地接受“塑造”,而是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塑造”自我的过程。一堂好课须由师生双方共同创造,教学艺术的出发点便是师生在教学中的交流与合作。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水平,以及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能不能心领神会地默契配合与协作,能否做到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出示

=,先由教师出分母,让学生根据分母填出分子,再由学生出分子,教师则根据分子填分母。师生对答,融洽了师生关系,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当学生有意说出“分子填5”来为难老师时,教师机智地让其余学生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学生想到

=,=。这一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真正做到了思维共振和感情共鸣。

可见,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它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高效地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美的教学技能技巧。

二、数学教学艺术的特点

教学艺术的特点是教学艺术的本质在各个具体方面的表现,把握艺术的特点是了解和运用教学艺术的关键。数学教学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创造性

创造性是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数学教师只有寻找最优的教学活动方式,组成最优的教学结构,建立协调一致的教学方法群,去开拓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局面,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使之具有艺术魅力。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原则、方法的选择、运用和独特组合上;表现在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中各种因素的细微变化,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如巧妙地利用一些突发事件,或者创设新的情境把教学引向深入,或巧妙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等。

●形象性

由于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他学科高,致使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形象性。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通过直观性语言和感性化材料的辅助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于比喻、类比、模拟、描绘等艺术手法,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公式和定理;表现在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恰当地选择各种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通过观察实物、实验、模型、挂图,以及电化手段等,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情感性

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又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艺术的情感性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溶化学生心中的“冰块”,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原动力。其次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挥情感的作用,创设愉快、和谐、合作、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次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品尝学习取得进步的欢乐。

●审美性

数学教学艺术的审美性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美、教学过程的美、教学语言的美、教态的美和板书的美等方面。教学设计的美表现在既新颖别致又具体可行;既便于操作又富有成效。教学过程的美表现为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余味无穷。教学语言的美表现为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情感。教态的美表现为衣着打扮美观大方,仪态端庄,态度真诚、热情,举止潇洒、自然等。板书美表现为书写规范而美观、布局设计比例协调、对比鲜明,板书内容既突出教学重点又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三、数学教学艺术的功能

教学艺术的功能是指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作用,是教学艺术存在并得以发展和研究的内在依据。数学教学艺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陶冶功能

由于数学教学艺术情理交织的特点和感染力很强的审美形式,使之形成鲜明的情境性和非理性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全方位的潜在教育功能。如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频繁多向的人际交往、教师出色的课堂表演等,这些都在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着理性的教育,给他们留下持久性的深刻印象。

●高效功能

教学艺术的高效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并充分发展其认识能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能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全面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师生之间的情意互动作用,善于从学情出发、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特点出发来组织教学活动。因此,能用较少的时间和较轻的作业负担取得较大的教学效果。

●激励功能 教学艺术的激励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讲课时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优雅、亲切的姿态,炽热、动人的情感,清楚、漂亮的板书,准确、恰当的讲评,在学生心中树起一块丰碑,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激励学生求实、求真、求善、求美。

●育美功能

教学艺术的育美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操,提高其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能用自身的行为美、知识的内在美、教学的过程美、目标的崇高美、气氛的和谐美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美的遐想、美的向往、美的追求,给学生以良好的审美体验。

●整体功能

教学艺术具有综合性,它融合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如线条、色彩、语言、音响、节奏和造型等,以大量的信息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德、知识、技能、智力、个性和审美等诸方面的发展。教学艺术整体功能的发挥依靠其内部结构的最优化组合。如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互补,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应,知识训练序列与学生思维认识能力一致,备课、讲课、评改、辅导等各个环节密切配合,这样,就构成教学艺术内部结构的最优组合,必将能使教学艺术发挥出巨大的整体功能。

第二篇: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一种艺术。让学生在生动形象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他们在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应用数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这一理念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创设情境其功能不仅仅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相关的经验,促进对所学知识的有意义的建构,同时还有利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逐渐感悟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1.激发学生质疑,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引起学生好奇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质疑;抓住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质疑;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等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 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2.激发学习意识,创设学习情境

以学生身边的事情作为切入点,教师要从学生的认识冲突中创设问题情境,并充分利用这一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在不同解法的争议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展现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初步感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3.创设生活情境,获得情感体验

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恒久魅力,同时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数学技能。4.创设生活情境,协调知识关系

教学情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其创设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的需要。为此,情境的创设既要能体现新教材的基本思路,体现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又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更要注重处理好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

郑营小学:赵莲英

【摘要】:教师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课改的必要性,使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积极主动地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的前提。鉴于目前有相当多的教师读大学或中师时往往是通过被动式的应考而取得的毕业证书,因此,教师坚持博览群书,终身修炼,才能具备厚积薄发的功底,这是有效教学,适应课改的前提条件,而贴近生活实践,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则是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的重要方式。【关键词】:小学数学课改 教师素质 授课艺术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作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认识课程改革,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呢?下面我最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良好的动机驱使下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在教学中,老师如能注意一些细节,虚心捕捉学生的每一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与鼓励,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性,创设求知情趣,激发学生数学的内驱力。如在导入新课中以设疑提问、创设情境或有趣的故事、游戏等,在练习中竞赛、思辨、判断、展疑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2)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教师要善于将数学教学中的教育性和科学性,用艺术化的形式“传”入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二、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做一个有学问的教师

有学问的教师的学问应体现在书读得比一般的教师都要多,对事物的认识比一般的教师都要透。没有什么事物能使他盲目相信,对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独立或独到的看法。因其有学问而具有某种独特的气质或教学行为,并且能为绝大多数学生和同事所认同。

例如,六年级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中,设计了一道关于“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试题:“在方格纸上将下面左边的图形缩小为原来的1/2,再把缩小后的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个别老师对这一试题提出质疑,认为试题指向不明确,“到底是把图形的边长缩小为原来的1/2呢?还是将图形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1/2呢?要求不明确。”如果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值得赞赏的。但作为教师提出这一问题,我认为就显得有点浅薄了。“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它的属性是一种相似变换,即只改变原来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原来图形的形状。放大或缩小后的两个图形一定是相似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止步于字面的认识和了解上,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就会缺乏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更谈不上形成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该通过这些具体教学素材的使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这一知识的内涵是大小变化而形状相同。形状相同表明图形内角结构不发生变化,而一个几何图形的大小改变,是源于制约这个图形大小的几何要素的改变。认识不到这点对试题加以质疑,很难称得上“有学问的老师”。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厚积薄发的功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难于把教学目标提升到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上来。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学问的教师呢?有点难,难在相当多的教师读大学或中师时就往往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热爱并主动学好课程的不是很多,往往是通过被动式的应考而取得的毕业证书。因此,不读书是做有学问教师的最大障碍。读好书、常读书,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使自己更有学问,更有深度,才能使自己的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三、贴近生活实践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

优先考虑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景,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践活动情景贯穿起来,编排成“情景串”。这样以来,可以将解决问题与计算学习二者紧密结合,让学生既经历计算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又能把学到的计算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如第三册表内乘除法的练习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星期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游乐园去玩。情景一:出发前,班长清点人数。老师:我先请班长清点一下,我们今天一共来了几组?(4组)小朋友看一看每组有多少人?(7人)老师:板书,一共4组,每组7人。老师:谁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谁能解决这个问题?情景二:开始出发,如何租车?课件画面:停车场里有6辆车,每辆车限坐5人。情景三:来到游园门口,准备买票。课件画面:游乐园门口,张贴有游客须知及门票价格(每人5元)。情景四:进入游乐园,设计游乐项目及游览路线。课件画面:游乐园内各项游乐设施的价格及相关规定。情景五:休息,到游乐园内的食品超市购物。矿泉水2瓶6元,汽水每瓶4元。

在以上一连串相关的情景中,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游览,暗线是“观察画面,搜集信息——根据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计算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致勃勃,积极动脑,热烈参与,在看似游玩的过程中,既巩固熟练了表内乘除法,又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节课始终围绕“游览”这一情景而展开,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景,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体验与感悟,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中体验到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在真诚交流合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有的放矢,我们要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六年级数学期末检测题

第四篇:黄爱华: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小编推荐)

黄爱华: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被誉为锻炼思维的体操和人类智慧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数学教学艺术的探讨应比一般的教学艺术有着更为丰富和具体的内容。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体会,谈一谈数学教学艺术的本质、特点和功能。

一、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的数学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数学学习中的发现是经过教学法加工的再发现过程,是对人类发现过程的一种体验。由于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体系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所以数学学习不仅有一般学习的特点,而且还有其自己突出的特点。

1.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是逻辑建构的产物,所以数学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身的认识和建构。按照认知学习理论,数学学习是在学习者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同化”或“顺应”的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建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应当说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2.数学学习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当它以尽可能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已略去了它发现的曲折过程。学生看到的只是概念、公式、法则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演绎体系,而看不到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给学生数学学习的“再发现”带来困难。所以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较之其他学科要求要高,数学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数学学习的特点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艺术性质必然提出相应的要求。

(一)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过程。

由于数学学科抽象、严谨的特点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他学科高,数学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理解力、思维力和想像力。数学教师更多的责任恰恰就在于他应当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最终相对独立地去完成建构活动。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科书中的例题是“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教学这道例题,有两个要点,一是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为什么要先求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二是求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为什么要除以2?教师创设两个思维情境,作为理解抽象知识的阶梯。(1)出示一张较长的纸条(超过学生尺子长度的2倍),要求学生用手中的尺子一次量出纸条的长度。学生想到对折两次,先量出纸条的长度再乘以4。(2)出示一个糖盒,提问:把糖果的块数分成5等份,能算出糖果的块数吗?当学生要知道的糖果的块数时,教师告诉这盒糖果的是18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活动。

(二)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感染力量。

由于数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的数学教师就应通过自己的示范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工作和学习的内在乐趣。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对美的追求。如,教师阐述所授内容时,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叙述事理时曲而不直,含而不露,隐而不现,营造出最富于暗示性和启发性的意境,让学生在回味、追索、咀嚼中引起丰富的联想等,收到情理交融、曲径通幽的艺术效果。如教学“年、月、日”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去年过第16个生日,而奶奶的孙子去年过第18个生日,奶奶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当学生的思维“断路”时,教师引导学生想:(1)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现在奶奶过的生日反而少,说明什么?(2)生日跟什么有关?奶奶有些年没有过生日,又说明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说明奶奶生日的那天,在有的年份中没有出现。这时,引入新课,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三)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对数学美的反映过程。

数学从表面上看来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把数学美反映出来,并不断地感染学生,不断地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训练。如123456789×9=1111111101,123456789×18=2222222202,123456789×27=3333333303等这些算式,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

(四)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学的对象具有主体性,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在教学中不是被动地接受“塑造”,而是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塑造”自我的过程。一堂好课须由师生双方共同创造,教学艺术的出发点便是师生在教学中的交流与合作。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水平,以及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能不能心领神会地默契配合与协作,能否做到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出示=,先由教师出分母,让学生根据分母填出分子,再由学生出分子,教师则根据分子填分母。师生对答,融洽了师生关系,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当学生有意说出“分子填5”来为难老师时,教师机智地让其余学生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学生想到=,=。这一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真正做到了思维共振和感情共鸣。

可见,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它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高效地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美的教学技能技巧。

二、数学教学艺术的特点

教学艺术的特点是教学艺术的本质在各个具体方面的表现,把握艺术的特点是了解和运用教学艺术的关键。数学教学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创造性

创造性是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数学教师只有寻找最优的教学活动方式,组成最优的教学结构,建立协调一致的教学方法群,去开拓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局面,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使之具有艺术魅力。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原则、方法的选择、运用和独特组合上;表现在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中各种因素的细微变化,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如巧妙地利用一些突发事件,或者创设新的情境把教学引向深入,或巧妙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等。

●形象性

由于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他学科高,致使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形象性。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通过直观性语言和感性化材料的辅助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于比喻、类比、模拟、描绘等艺术手法,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公式和定理;表现在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恰当地选择各种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通过观察实物、实验、模型、挂图,以及电化手段等,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情感性

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又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艺术的情感性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溶化学生心中的“冰块”,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原动力。其次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挥情感的作用,创设愉快、和谐、合作、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次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品尝学习取得进步的欢乐。

●审美性

数学教学艺术的审美性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美、教学过程的美、教学语言的美、教态的美和板书的美等方面。教学设计的美表现在既新颖别致又具体可行;既便于操作又富有成效。教学过程的美表现为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余味无穷。教学语言的美表现为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情感。教态的美表现为衣着打扮美观大方,仪态端庄,态度真诚、热情,举止潇洒、自然等。板书美表现为书写规范而美观、布局设计比例协调、对比鲜明,板书内容既突出教学重点又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三、数学教学艺术的功能

教学艺术的功能是指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作用,是教学艺术存在并得以发展和研究的内在依据。数学教学艺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陶冶功能

由于数学教学艺术情理交织的特点和感染力很强的审美形式,使之形成鲜明的情境性和非理性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全方位的潜在教育功能。如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频繁多向的人际交往、教师出色的课堂表演等,这些都在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着理性的教育,给他们留下持久性的深刻印象。

●高效功能

教学艺术的高效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并充分发展其认识能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能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全面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师生之间的情意互动作用,善于从学情出发、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特点出发来组织教学活动。因此,能用较少的时间和较轻的作业负担取得较大的教学效果。

●激励功能

教学艺术的激励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讲课时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优雅、亲切的姿态,炽热、动人的情感,清楚、漂亮的板书,准确、恰当的讲评,在学生心中树起一块丰碑,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激励学生求实、求真、求善、求美。

●育美功能

教学艺术的育美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操,提高其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能用自身的行为美、知识的内在美、教学的过程美、目标的崇高美、气氛的和谐美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美的遐想、美的向往、美的追求,给学生以良好的审美体验。

●整体功能

教学艺术具有综合性,它融合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如线条、色彩、语言、音响、节奏和造型等,以大量的信息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德、知识、技能、智力、个性和审美等诸方面的发展。教学艺术整体功能的发挥依靠其内部结构的最优化组合。如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互补,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应,知识训练序列与学生思维认识能力一致,备课、讲课、评改、辅导等各个环节密切配合,这样,就构成教学艺术内部结构的最优组合,必将能使教学艺术发挥出巨大的整体功能。

第五篇: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

下午第一节课,我正经过一(6)班的走廊,只听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仔细一看,原来是王老师在上写字课。教学生写捺呢!王老师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捺”好像是河里的泥沙,在注入大海之前,由高处往下滑,坡度由急变缓,线条由斜变平。注入大海后,还向前滑进了一点点。他边讲边做出滑行的动作来。孩子们跟着动作移动着身体。在这过程中自然领悟到书写捺笔的运笔变化。由于捺笔呈流沙状,所以总的趋势是向下滑,最高是落笔处,最缓是收笔处。王老师形象生动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引得学生们阵阵笑声。讲“ 斜钩 ”时,王老师很潇洒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并对学生说,圆是大自然图形中最美的图形,并能承载很大的力量,用你的手掌捏一个鸡蛋是永远也捏不破的。我们的“ 斜钩 ”其实就是大圆的一段孤,从落笔到钩之前,都是在弯曲,积富弹性,有力量之美。经他这么一说,孩子们写出了一个个颇有力度的斜钩。

王老师的写字教学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写字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还为孩子们打开了想像的大门。

王老师写出“横钩 ”,让孩子们自己去揣摩和想像。有的说:“横钩犹如一把挖地的锄头。”

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一只漂亮的小鸟,它站在枝头上,正低着头用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

“这真是一只爱美的鸟儿呀!”王老师来了一句很有抒情味的补充。

听着这堂生动的写字课,我想: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小小的“撇、捺”也能上得如此精彩。

下载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教师们如能不断地从这一角度和高度来认识总是和解决问题,定会有利于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事半功倍地提高效益。 教师......

    教学是一门艺术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上完一节课后,静静的坐下来回味一下自己的教学过程,再认真的听专家的点评,对于自己的教学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教学是一门艺术[5篇模版]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

    教学是一门艺术吗?(精选5篇)

    教学是一门艺术吗? 2014-5-1常听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艺术?教学是什么艺术?是行为艺术还是表演艺术?教学根本就不是什么艺术,教学可以升华为艺术,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学都能升......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探讨,它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就可以了,而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做到教学与学习两不误,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应该明确语文教......

    教学是一门艺术5则范文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幽默又是一种普遍应用的艺术手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

    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

    让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 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综合艺术。目前,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让学生感到反感,不少学生甚至认为最让人头痛的课便是语文课......

    教学是一门艺术(大全5篇)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刻的反思可以减少遗憾。”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