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影视音乐说课稿(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2 23:2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影视音乐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影视音乐说课稿》。

第一篇: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影视音乐说课稿

花城高中音乐欣赏电影和电视音乐

音乐的流行音乐

女士们,先生们我来自甄the实验中学,我要说的课题是,花城音乐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课本音乐欣赏教材第四单元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电影音乐。

在这里我从教学材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困难,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六个方面我的讲座向你们展示了评委,请指导。

一,教材分析

音乐和社会这个单元包括音乐交流和整合以及大众音乐两部分。这个单位是教材的最后一个单位,是高中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终点,所以单位必须学会理解音乐才能反映社会功能能给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本课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不可能让学生欣赏这个课程中的所有内容。由于我们学校的大二学生是电脑类,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线沟通,学生可以在线获取信息。所以我从电影和电视音乐的风格开始,每个身体 准备两部电影和电视音乐作品,在最后一课给学生安排任务,让学生分为四组,每组从一个类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和电视音乐作品,审查信息,派代表介绍给大家,我做一个简单的补充。

我选择的八个音乐是标题音乐:詹姆斯·邦克序曲和动物世界的标题歌只是bule;场景音乐:泰坦尼克在弦乐四重奏和功夫片段;剧集再见,警察和牧羊人歌曲;主题音乐迅达的名单和排练河流和河流出生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建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电影音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健全的能力,让学生可以介绍他们最喜欢的电影和电视音乐,以及电影和电视剪辑或故事片??与合适的音乐。3,知识目标:了解电影和电视音乐的类型,了解约翰·巴里和约翰·威廉姆斯的作用 这个位的音调是什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最初体验到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教学困难:如何让学生清楚地区分电影和电视音乐的风格,以及电影和电视剪辑的音轨。

四个教义

健康班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是以学生为导向的发展的教育哲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高中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学习,教师和学生交流,为电影和电视剪辑等教学活动,运用灵感,分析比较,实践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教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和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学习,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指导。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教学方法的指导,利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感觉,引起学生的兴趣,创造各种情境引导他们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整体感知,讨论,团队合作,自我探索等方式主动 参加课堂教学,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

六【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教学组织,进口新课程,教授新课程,课堂总结,拓展和探索。

1,教学组织: 我在每个课程的前五分钟安排了一个链接,称为梦想舞台,让一组四个学生,组显示他们的天赋,其中一个是主持人,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得分和入学结束信用,这是在教室气氛中活跃,让学生必须充分展示他们的天赋舞台,可以被描述为双重播放。2,进入新课:

这一节我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泰坦尼克导入,一节没有音乐,一首音乐,让学生发现不同,让学生感受到主要音乐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并导致主题。3,教新课:

(1)引入主题后,显示课件,电影和电视音乐从类型中可以分为标题音乐;现场音乐;剧集和主题音乐,然后按照课前小组的方式来让学生介绍自己选择的电影和电视作品

这里我根据类的情况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组标题音乐:学生来自 作品的选择是詹姆斯·邦德序曲,学生们介绍:007系列是电影史上的传奇。这首歌由英国作曲家约翰·巴里的创作,他设计了一个英雄主题的音乐,在每部电影的开头将出现,主题由低音拨弦乐器演奏,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也是对整个系列音乐要统一,从音乐到电影确定风格。

然后我告诉学生约翰·巴里的生活,什么是标题音乐。

第二组音乐:学生选择的工作是功夫,学生们介绍:功夫这部电影共有30个场景的音乐,周星驰在演奏飞行匕首之时,斧头帮助当戏剧是我不会进入地狱,只是我们听到这首歌是最经典的流浪者歌曲,音乐非常快,对电影增加了大气的张力。

然后我给学生们什么是现场音乐。

第三组情节:学生从牧羊人选择作品,学生们介绍:牧羊人是电影少林寺的插曲,充满了水的温柔的女性独奏,歌词简单清新,美丽的动作 人。是很多专家都是经典的中国流行音乐,它和少林,少林在电影广播20多年在少林寺天响,从未停止,可以说,没有少林寺这部电影是不现在少林寺。

然后我给学生什么是剧集,并强调,剧集不是工具的音乐,它一定是一首歌。

第四组主题音乐:学生选择的工作是迅达的名单。学生们以这种方式介绍:这项工作由着名的犹太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旋律美丽动人,给人深深的感觉,悲伤。电影屏幕是迅达拯救犹太人和他们的孩子排队在辛德勒的墓碑释放小石头之前纪念,人们慢慢走,音乐也慢慢播放,人们伤心,人们悸动,人们震惊。

然后我问学生约翰·威廉姆斯的生活和什么是音乐的主题,而学生们介绍电影的其他插曲(),并提出问题:电影那场景是令人震惊,充满血腥暴力场景,配乐是实际上是一个平静和和平的男孩合唱,你认为这是适当的吗?让学生讨论,顺势疗法指南:这种方法被称为声音绘画。

(2)in 这四种类型的剧集和现场音乐学生很难区分,所以我准备了两部电影和电视音乐作品,以便他们分别识别西游记场景音乐和南方的旧事情,告别,学生意识到剧集必须是声乐作品,场景音乐一般是工具音乐。

在学生理解场景音乐和剧集之间的区别后,让学生判断这样的句子,电影出现在音乐的过程中,删除音乐和片头的标题,所有的音乐属于现场音乐。这句话是教一句话的话,我相信这个时候学生应该能够判断出来,这句话是错误的,除了场景音乐还应该有一个插曲。其中可以告诉学生关于教科书的知识不一定正确,善于运用自己的学习知识来判断,不要把书当成书。

通过欣赏这么多的电影和电视音乐,学生应该对电影和电视音乐的作用有一个一般的了解,然后我让他们分组讨论和总结,学生回答课程后做相应的补充。

4,类总结:这个链接我先先总结本课的内容,然后课件展示学习一些东西,让学生回顾本课的教训,梳理学习,深化内存。5,展开并探索:

在一天的结束,我准备了一部分卓别林的无声电影,给学生四个音乐,让他们选择哪个是最合适的,第一段是悲伤的音乐,第二段是可怕的音乐,第三段落是匈牙利音乐的第5,第4段是加维舞。学生可能在音乐的第三和第四段有争议,实际上,这两个可以,告诉学生,电影和电视作品不是唯一的音轨,不是最好的,只有更好,最好的。6,作业

我会展示我们学校的几张照片,请学生为学校纪录片配上合适的音乐,下一课开放一个简短的工作展览,看看哪些学生有最合适的音乐。n我说这个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1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3年级5册第二课《草原上》。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说教材:

1、教材分析:《草原上》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2、教学目标

在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中:“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结合教材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用稍快、甜美的情绪唱好歌曲《草原上》,2)欣赏《草原放牧》,深入感受内蒙古风土人情。3)即兴编舞,表现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3、教学重点:根据三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能力、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稍快的速度、甜美的声音演唱《草原上》。

4、教学难点是: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第二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用教唱法,以唱为本,将情贯穿始终;运用闭目听赏法,让学生感受音乐,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在课内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采用了舞蹈律动法、主题唱奏法、模仿表现法、综合活动法、自主活动法,以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在感兴趣、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美。

第三方面说教学程序: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五大环节:

(1)课前音乐律动、组织教学;

(2)创设氛围,激趣导入;

(3)学习歌曲,适度表现;

(4)艺术加工,培养自信;

(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一)课前音乐律动,课前组织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我采用让学生在《草原上》的旋律音乐伴奏下,律动进教室,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先入为主地让学生对《草原上》旋律音乐有一个整体感知。

(二)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分钟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巧妙的导入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所不可缺少的,同时导入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本节课,我这样设计课题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老师在新歌《草原上》的音乐伴奏下,告诉学生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动情地讲述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并激发歌曲学习兴趣。

(三)学习歌曲,适度表现15分钟。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利用课件播放歌曲《草原上》,学生初步聆听歌曲,初听歌曲情绪,感受蒙古族歌曲风格。

2、再次聆听歌曲《草原上》,让学生说说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什么?

3、教师出示歌曲《草原上》歌词卡片,学生跟老师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准备。

4、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大屏幕出示歌曲旋律及歌词。并让学生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和学会静静的聆听是学唱歌曲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及歌词卡片,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以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听和精力不集中!)

(四)艺术加工,培养自信12分钟

会唱一首歌很容易,但唱好一首歌却常常容易被我们忽视,如何达到音乐课程标准中:“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陶冶”呢?我将鼓励学生把自己独到见解说出来,并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同时我还将运用评价的积极作用,利用小粘贴或小红星奖励和鼓励表现优秀的同学和进步大的同学,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本环节我这样设计:

1、让学生用“lu”跟录音模唱整首歌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

2、师生接龙唱歌,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3、教师弹琴,学生完整唱歌曲一遍,教师随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突破难点乐句。

4、放录音,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唱《草原上》。

(本环节设计意图,我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通过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的基础上,采用听唱法、接龙法、模唱法、表演唱等多种教学形式,突破歌曲难点教学,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唱!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本节课这种教学模式设计非常适合3年级小学生音乐课堂!)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情感性的音乐情境,使音乐审美教学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因此,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首先让学生回顾老师刚上课时讲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然后教师简单讲解器乐曲《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其中的一段。让学生对欣赏曲《草原放牧》产生听赏兴趣。

2、初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感受草原放牧时的欢快情绪。

3、再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自编动作,想像假如自己在大草原上和成群的牛羊在一起的心情,表现一下自己和小伙伴一起在大草原上欢歌跳舞的景象。

4、最后,边欣赏《草原放牧》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传递音乐信息,并能辅助学生学会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所有教学目标。因此,我本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课题、难点节奏、歌片等大多以多媒体课件及自制卡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主线”的思想,并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及欣赏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生的主动发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它是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能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将主要鉴赏学习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酒歌》。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本课的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通过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3)通过鉴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在鉴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

4、教学准备:课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课件。

二、说学法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应该说“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决定了教法与学法,但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主动式”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听”“唱”“演”等要素,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通过列出表格,直观地对比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完成能力目标,验证结论。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高中生已经具备的音乐审美经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采用比较鉴赏法、亲身体验法等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阶、调式、旋律、节奏等)表现出来。

四、说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是鉴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策略中,我将采用“主动式”学习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标。

1、创造情景,兴趣导入

同学们课前已经多多少少地搜集了一些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材料,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领域的民歌风格?或能演唱熟悉的少数民族歌曲?

待学生有所交流后,我接着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生演唱民歌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及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标,并引出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

2、整体感知,体验风格

初听:

通过多媒体播放《辽阔的草原》和《酒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趴在桌上,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

初听鉴赏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你有要说的吗?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复听: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并提示学生注意听它们的节奏、节拍、曲调以及情绪,并比较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

复听鉴赏后请同学们将答案写在纸上,以小组互动交流,再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交流,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并根据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风格特点。

再听:简介音乐的民族风格(课件展示)

同学们先看一看鉴赏提示1、2,再看看屏幕展示提示,回过头来,再一边听,一边想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小组为单位填写(音乐风格与民族关系的初探)学习卡片,再投放在展示平台上,互动交流,行吗?

“音乐风格与民族的关系”初探

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与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与民族性格

这样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式”学习的能动性。

3、探究分析,感性上升到理性

先由课件展示《辽阔的草原》简介

这是一首呼伦贝尔盟的长调歌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蒙古族年轻的女歌手宝音德力格尔带着这首歌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并为草原人民赢得了金奖。从此,主这首歌便成了蒙古族的象征之一。

再赏析金曲

在赏析金曲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画图谱,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并让学生谈谈音乐在具体表现形态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节拍等音乐表现要素对音乐风格的表现作用,从而总结出歌曲的音乐特点是:全歌为对比呼应的上下句一段体结构、羽调式。节奏

自由宽广,旋律悠扬舒展,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接着介绍蒙古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娱乐活动等)揭示出蒙古族的性格特征(勇敢、强悍、粗犷、豪爽)。并出示讨论与交流的问题: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与蒙古人的性格特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这样设计旨在通过鉴赏音乐,了解民族文化,反过来又通过了解当地文化进一步理解音乐,当学生由了解提升到了理解的程度时,再组织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请会跳蒙古舞蹈的同学上台为大家伴舞(或老师伴舞,学生轻唱旋律)加深学生音乐风格的理解。

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通过本堂课的音乐体验,你认为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主要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并举例分析。

这样设计旨在学生对音乐的欣赏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4、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因为一节课的容量毕竟有限,老师所能做的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才是学习的最大课堂。

5、结束语

如诗如画的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欣赏了部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音乐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的民族的音乐作品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语言特点、思想感情、历史文化影响等。但愿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善于发现美,感知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五、感悟与反思

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音乐鉴赏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老师开启了一片教育的新天地。我认为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有兴趣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作、评价等方面的艺术能力,完成审美教育。当然,这种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将努力改进,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周村区实验中学的丰彦,我要说课的课题是,花城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课本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三部分“影视音乐”。

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把我的说课思路展示给各位评委老师,敬请指导。

一、【教材分析】

《音乐与社会》这一单元由“音乐的传播与交融”和“大众音乐”两部分组成。本单元是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是高中生最终提高审美能力的归宿点,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既可以反映社会功能又能给予社会深刻的影响。

影视音乐这一课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想在这一节课上让学生鉴赏完所有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我们学校高二有6个班是电脑班,有网络平台,师生可以在线交流,学生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所以我从影视音乐的体裁入手,每种体裁准备两首影视音乐作品,在前一节课的最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从一种体裁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一首影视音乐作品,在课下查阅一下资料,选派一名代表介绍给大家,我来做简单的补充。

我选择的八首音乐分别是片头音乐:《詹姆斯邦德序曲》和《动物世界》的片头曲《just bule》;场景音乐:《泰坦尼克号》中的《弦乐四重奏》和《功夫》片段;插曲《再见,警察》和《牧羊曲》;主题音乐《辛德勒的名单》和《重整河山待后生》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电影音乐的进一步关注。

2、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配乐能力,使学生能够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影视音乐,并能为影视片段或专题片配上合适的音乐。

3、知识目标:认识影视音乐的种类、作用,了解约翰.巴瑞和约翰.威廉姆斯以及什么是音画对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鉴赏,使学生初步体验到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清楚的分辨出影视音乐的体裁,并能为影视片段配乐。

四、【教法】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本堂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交流、为影视片段配乐等教学活动,运用启发、分析比较、练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教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与探究。

五、【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引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鉴赏分析、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

六、【教学过程】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拓展与探究。

1、组织教学:

我在每一节课的课前五分钟都安排了一个环节叫做“梦想舞台”,让四个学生一组,分组展示自己的才艺,其中有一个是主持人,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得分并计入学期末的学分认定,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导入新课:

本环节我用两段不同的《泰坦尼克号》导入,一段没有音乐,一段有音乐,让学生找出区别,使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出课题。

3、讲授新课:

(1)导入课题后,展示课件,影视音乐从体裁上可以分为片头音乐;场景音乐;插曲和主题音乐,然后按照课前的分组让学生上台来介绍他们选择的影视音乐作品

下面我根据上课的情况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第一组片头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詹姆斯邦德序曲》,学生是这样介绍的:007系列是电影史上一个传奇。这首作品由英国作曲家约翰.巴瑞创作,他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具有动机性的音乐主题,在每部影片的开头都会出现,这个主题由低音弹拨乐器演奏,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也使全系列片的音乐得以统一,从音乐上给影片确定了风格。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约翰.巴瑞的生平和什么是片头音乐。

第二组场景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功夫》,学生是这样介绍的:功夫这部电影一共出现了30几首场景音乐,周星驰出场时播放的是《十面埋伏》,斧头帮出现的时候播放的是《我不入地狱》,刚才咱们听到的这首最经典叫《流浪者之歌》,乐曲速度极快,给影片增加了紧张的气氛。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场景音乐。

第三组插曲: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牧羊曲》,学生是这样介绍的:《牧羊曲》是影片《少林寺》的插曲,这是一首洋溢着似水柔情的女声独唱,歌词朴素清新、优美动人。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中国流行乐坛的经典之作,它与《少林,少林》在影片播出20多年来在少林寺日日响起,从未间断过,可以说没有少林寺这部电影也就没有现在的少林寺。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插曲,并强调插曲不是器乐曲,它一定是歌曲。

第四组主题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辛德勒的名单》。学生是这样介绍的:这部作品由著名的犹太籍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旋律优美动人,给人以深情、忧伤之感。影片画面是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子女排着队伍,在辛德勒的墓石前放小石子以示纪念,人们缓缓地走着,音乐也缓缓的奏着,让人心酸、让人悸动、让人震撼。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约翰.威廉姆斯的生平和什么是主题音乐,同时向学生介绍影片的另一首插曲(&),并提出问题:电影中那个场面令人触目惊心,一个充满血腥暴力的场面,配乐居然是一首平静祥和的童声合唱,你觉得这样合适吗?让学生讨论,并顺势引导:这种手法叫音画对位。

(2)在这四种体裁当中插曲和场景音乐学生很难分辨,所以我准备了两首影视音乐作品让他们辨别,分别是《西游记》中的场景音乐和《城南旧事》中插曲《送别》,让学生认识到插曲一定是声乐作品,场景音乐一般都是器乐曲。

在学生清楚的了解了场景音乐和插曲的区别之后,让学生判段这样一句话,电影过程中出现的音乐,除去片头音乐和片尾音乐外,所有的音乐都属于场景音乐。这句话是教参上的一句话,相信这个时候学生应该能判断的出,这句话是错误的,除了场景音乐还应该有插曲。借此可以告诉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要善于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判断,尽信书不如无书。

通过欣赏这么多的影视音乐作品,学生应该对影视音乐的作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时我让他们分组讨论并总结,学生回答完之后出示课件做相应的补充。

4、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我会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然后课件展示“学有所获”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知识点,梳理所学,加深记忆。

5、拓展与探究:

课尾,我准备了一段卓别林的无声电影片段,并给学生四段音乐,让他们选择哪段最适合,第一段是一段悲伤的音乐,第二段是一段恐怖的音乐,第三段是匈牙利五号的音乐,第四段是加沃特舞曲。学生很可能在第三段和第四段音乐上有争议,其实这两段都可以,借此可以告诉同学们,为影视作品配乐不是唯一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6、作业

我出示几张我们学校的照片,请同学们为学校纪录片配上合适的音乐,下节课开一个简短作品展示会,看看哪些同学配的音乐最合适。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4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本课几个曲艺音乐的段子,体验曲艺音乐的韵味。

2、能随乐轻声哼唱常德丝弦《重整河山待后生》。

3、能简述曲艺艺术的演唱形式及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视频】《长沙策长沙》

这首《长沙策长沙》已经流行一段时间了,几个长沙大男孩用我们熟悉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细数了这个城市中的点滴生活。

【Q】那么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歌曲呢?(说唱风格)

2、说唱风格的歌曲这几年特别的流行,同学都知道它是舶来品,说起它的特点来许多同学一定头头是道,但是你们知道吗?早在战国时期,我们国家就已经有说唱音乐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的说唱音乐。

二、艺苑撷英

一)中国说唱音乐的沿革

1、中国的说唱音乐——曲艺音乐

我国的说唱音乐即是曲艺音乐。

【Q】说到曲艺,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曲艺有些什么种类吗?(评书、相声、鼓词、弹词……)

2、曲艺音乐的沿革

中国曲艺艺术源远流长,公元前2之前就曾记载过短小的叙事性歌曲,唐代有咏叙长篇故事的“变文”,宋代有成熟了的诸宫调,明清至民国,全国已有曲种三百多个。曲艺艺术除评书和相声外,大多有说有唱,或只唱不说,音乐性很强。古代的曲艺因为要讲故事,所以曾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向戏剧转化,另一方面则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民间流传演变。

3、那么戏曲和曲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视频】单弦《十刹海的传说》片段

【Q】曲艺艺术的表演形式是怎样的?仔细聆听表演者的唱词,你能发现戏曲与曲艺的不同之处吗?

曲艺与戏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在咏叙故事,不需粉墨登场,刻画人物只凭一张嘴来描摹。台上只要一两个人,简单的伴奏乐器即可演绎象《三国》、《封神》、《三打白骨精》等众多的故事。所以在文化事业不太发达的旧中国,它有很广泛的听众。加上曲艺演员多用方言,音乐又源自当地民间,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

Ⅰ、京韵大鼓

1、曲种简介: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

2、【视频】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骆玉笙不完整片段

【Q】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怎样的?(一人站唱,自击鼓、板司节奏)

3、骆玉笙简介:

骆玉笙(1914.8.31—20xx.5.5),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艺名“小彩舞”,她19出生在江南,6个月大时就被送给江湖艺人骆彩武做养女,“小彩舞”这个艺名最初就是这样得来的。骆玉笙从小就跟着养父母漂泊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从4岁起她就开始配合养父演出杂耍。17岁时开始学唱京韵大鼓,二十二岁以“金嗓子歌王”活跃于北平、天津一带。

4、【视频】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剧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改编的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同名电视剧在全国上映。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其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演唱者“小彩舞”骆玉笙也随着电视剧的播放而家喻户晓,此曲也成为了骆玉笙的代表作。

Ⅱ、天津时调

1、曲种简介:天津时调主要是流行天津一带的.劳动人民中间,如船夫、搬运工、手工业者、人力车夫;音调源于明清以来的时调小曲;以三弦、四胡、板子作伴奏;演出的形式多为一人独唱。传统段子多反映天津人民的生活风貌,二、三十年代有些职业歌手在地摊、茶棚演唱以谋生活,在内容上产生了反映时事的节目。

2、【视频】天津时调《秋景》

【Q】这是由天津著名的曲艺演员王毓宝1986年第五届津门曲荟中国大戏院实况录像演唱段子,仔细聆听,你认为说唱的吐字与歌唱的吐字是一样的吗?

说唱的吐字更强调说,是以说话为基础的。

Ⅲ、苏州弹词

1、曲种简介: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的说唱艺术,伴奏乐器以小三弦、琵琶为主。

2、【视频】苏州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

开篇:即弹词艺人在说正书之前所加唱的,与故事内容无关的短小段子。

【Q】苏州弹词的表演形式与前面我们欣赏的京韵大鼓、天津时调有什么不同?

演员自弹自唱,有一人(单档)、二人(双档)和二人以上等表演形式。

Ⅳ、常德丝弦

1、曲种简介: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及周边县区的说唱艺术。表演形式为坐唱,一般为六人,操六件乐器,如胡琴、四胡、扬琴、月琴、琵琶、打击乐等。

2、【视频】《常德人》

【Q】说说这一唱段的音乐和唱词的特点。

音乐明快流畅,加了许多衬词。

三)拓展与小结

1、长沙弹词及长沙弹词艺术家的介绍。

曲艺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性,我们长沙也有自己的曲艺艺术。

简介长沙弹词“活化石”彭延昆

2、曲艺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视频】骆派京韵大鼓传人冯欣蕊《重整河山待后生》

【Q】不同时期的曲艺演员的表演有什么不同吗?

3、【创作】

在文化艺术繁荣和发展的今天,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该如何对待曲艺音乐?把你的今天的体会与思索用说唱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吧。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5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本课安排一课时。

首先,我先要说教材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下册的一个章节,本节以欣赏和讨论为主,学生通过欣赏《第九交响曲》《c小调练习曲》《芬兰颂》这三首音乐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音乐越来越表现人的个性和情感,作曲家追求的诗意理想的生活。

根据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情、过”三个维度,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及浪漫派的代表作曲家,

知识与技能

了解19世纪欧洲的音乐,感性地知道浪漫派作品的特点,能够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过程与方法: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发言浪漫派作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欣赏音乐作品,讲解代表作家及作品。

方法:听选段,教师提示音响的旋律,请同学哼唱。请学生上讲台介绍作曲家及其作品

难点: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方法:多媒体辅助,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言,教师指导并进行总结。

其次,我要说教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了情境设置法,将音乐作品与相关情境结合,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点拨法,参与学生讨论,适当进行引导和点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再次,我要说学法:

根据高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网上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作曲家的简介及代表作,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最后,我要说的是教学过程,我准备按如下五个环节展开:

1.导入:(2分钟)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我们具体介绍了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和作曲家。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浪漫主义音乐和古典音乐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它表现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讲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检查预习情况:(5分钟)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贝多芬,肖邦,西贝柳斯,并运用多媒体补充介绍作曲家,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节省课堂时间。如有疏漏和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补充或纠正,为进一步学习扫清障碍。

3.整体感知,课本研读:(25分钟)

新课标要求: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播放乐曲,请同学整体感知,边听边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概括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听完第九交响曲,它带给你什么样的精神享受?贝多芬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2)听完C小调革命练习曲,你感觉肖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波澜壮阔的.世界?

(3)芬兰颂表现芬兰受到帝俄的残暴统治,受压迫的人民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由此你可以试着总结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归纳总结并板书。

4.拓展延伸(5分钟)

播放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片段各一首,请同学辨析其时期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并增加了实践的经验。

5.教师小结:(2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古典向浪漫的转变,我们通过欣赏和分析讨论音乐作品得到了很有意义的结论,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可以多听音乐,喜爱它,与它产生共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6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课题]:

学会聆听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相互认识

1、教师告诉学生自己姓名

2、了解学生音乐基础情况

3教育学生应该多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二、导入:谈话导入

问: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引起注意和思考

三、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

(一)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

1、集体读导言

2、语言科代表解释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师补充。“兴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4、音乐科代表朗诵散文。

师: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

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位能听懂音乐的人呢?(对音乐的感悟以及表现和创造都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大家有那么多的知识积累,如果学习一些音乐鉴赏知识,学会聆听,我们就会成为听懂音乐的人,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情趣,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激发学习鉴赏音乐的兴趣,找学习动力。刺激学习方向。

(二)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1、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第一、第二自然段。

2、师生回忆所学知识:

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音色:常用的“形式要素”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3、依据教材上所示例运用讲授法着重讲解节奏、力度和速度。

节奏: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所用示例见教材第八页)

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速度: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为今后学习鉴赏音乐奠定知识基础

四、鉴赏《草原牧歌》

(三)第一次聆听《草原牧歌》(完整聆听)

提问:

1、有哪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讨论后小结出:节奏……)

2、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讲“琵琶协奏曲”

3、音乐情绪怎样?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

(四)对比、聆听《草原放牧》第一主题音乐和第二主题音乐

1、分别打出两个主题的节奏。

师:给节奏配合上高低起伏的乐音,加上力度、速度的变化,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就为我们塑造了生动的画面,带来了美感。

2、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

3、介绍几个蒙古舞蹈动作(或观看蒙古族舞蹈)

(1)掌形和提、压腕。

(2)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提、压腕动作。

感受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和旋律、调式等要素的艺术功效,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五、拓展

(五)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第1、2、5题和第3题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

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材料之一。

通过作题,学生也能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第二课时

[课题]:

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第二课时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

一、《第六(悲怆)交响曲》

二、《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认识和熟悉音乐的形式要素。

二、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与《草原放牧》的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三、听赏《长江之歌》,探究音乐的各形式要素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艺术功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回顾第一课内容,转入本课教学

1、课前播放《草原放牧》的音乐。

2、上课后提问刚才播放的乐曲的名字是什么?乐曲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特点?让学生回答。

3、提问法复习音乐的形式要素。

通过“温故而知新”达到知识系统化的掌握,为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铺垫。

新课

《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用“讲授法”简介作者、背景。

2、用“视唱法”熟记主部主题。

3、完整地欣赏作品

(1)提出问题:A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B听了音乐后能让你联想到些什么?

(2)欣赏音乐,并将音响与解说有机结合。

1、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主题是交响乐的.灵魂,是乐曲发展的基础,熟记主题可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又培养了音乐的记忆力。

3、欣赏中依据教材分析,做适当提示,促使完成音乐语言在内心的释读。

对比听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听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音乐片段),让学生比较两首作品的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

2、唱《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第一主题,画出旋律线,与《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题进行比较,感受两段音乐不同的旋律特点。(《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题的旋律线上节课已一画过。)

3、标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第一、二主题的节奏,拍击节奏,与《草原放牧》的节奏进行比较,体验两段音乐不同的节奏特点。

4、复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并让学生用手指表示出第一、二主题。

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更清楚、更方便地认识音乐的形式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长江之歌》

1、教师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中关于作品介绍。

2、让学生诵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作品欣赏

(1)完整地欣赏歌曲,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

(2)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3)复听歌曲

听前提出问题:

A、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B、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

鼓励学生跟录音一起唱

一、1、2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二、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分析、感受和理解乐曲,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拓展

思考、完成拓展与探究的1,3,5题

拓展与探究部分的1,3两题,让学生自己把课上分析、讨论的结果填入书上相应的表格里。

拓展与探究部分的第五题,采用提问的形式完成。学生回答后老师再做适当的补充。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及地位

本堂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中的第四节内容——《自然之韵》。通过这一单元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明白音乐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启发学生关注:从生命的诞生开始,直至生命的终结,音乐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人类各种美好的情感,通过不同作品的欣赏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能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同时通过本堂课《自然之韵》让学生体察到:人类就生活在大自然这个精彩的音响世界中。音乐家的创作灵感常常是来源于自然界中最为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声音。进而对“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更是声音的艺术”进行理性的思考。本堂课重点欣赏《百鸟朝凤》,《异国鸟》和《海浪的嬉戏》。《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属于声乐套曲体裁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欣赏。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欣赏《百鸟朝凤》,《异国鸟》和《海浪的嬉戏》让学生了解作曲家表现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及景象的手法。

通过对表现大自然的音乐的鉴赏,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和自身规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参与探讨鉴赏活动,能感悟到作曲家创作音乐的灵感来源大自然,自然界的声音最原始也最具生命力。

通过本堂课让学生认识钢琴与乐队,交响素描,音乐动机等音乐知识。

激发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各种不同声响,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3、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品欣赏启发学生感受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大自然的不同音响和景象的。

真正掌握“写意”与“写实”的两种创作手法的特征与根本区别。

二、说教法与学法

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会音乐深刻的内涵。给学生搭设展示自我创造的。舞台,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采用体验式,探究式,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等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效性,让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美贯穿始终。

为了更好地完成三维目标,确保所教的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接受,还要乐于接受,本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心理年龄特点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首先要做到让学生能够接受我认为就必须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就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其次要达到让学生乐于接受的目标就应当充分利用对峙的方法,在课堂上形成动与静,悲与喜等等不同角度的对峙,让学生在对峙中感受和体验美,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同时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也要有对峙,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但又不能平铺直叙,必须有起承转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产生审美疲劳,真正达到学生乐于学习的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前氛围为新课的导入作铺垫

播放《地球之歌》(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谈听后感,老师进行总结。(引申环保,进行学科渗透)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从刚才的《地球之歌》中我们听到了地球的哭泣声,其实我们自然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同声响和景象,那么作曲家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作品,听后说说你所听到的音响和看到的景象。”(环节衔接自然)

(三)新课教学

播放《百鸟朝凤》

(启发学生进行不同乐器,音色,节奏,旋律等的听辩了解作曲家的音乐表现手段。)

2,学生讨论,回答。(给学生思考和展示的空间)

3,播放《异国鸟》,简介曲作者:梅西安

(从学生熟悉的中国作品《百鸟朝凤》到外国作品《异国鸟》的欣赏遵循了由浅到深的原则,同时又有中外作品的对峙,避免了审美疲劳。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实”的音乐作品的特征。)

4,学生自我展示

“说说你听过的描写大自然的音乐作品有哪些是通过模仿写实的手法进行创作的”(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也是对刚学知识的一种检验,做到讲练结合。)

5,教师小结

“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的作品,以及同学们自己刚才提到的一些作品都是作曲家们通过模仿写实的手法来描绘大自然的声响和景象的,其实我们还有许多作曲家是通过抽象写意的方式来描绘大自然的,那就是印象派音乐。”

(由此引出印象派音乐及音乐家德彪西及其作品《海浪的嬉戏》,环节自然过渡)

6,印象派音乐及音乐家简介(让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7,播放《海浪的嬉戏》

(欣赏前对作品及体裁,动机音乐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有助于作品的欣赏与理解。)

8,学生欣赏并谈听后感。(给学生思考和展示的空间)

(引导学生重点欣赏感受作品的色彩和空间感并用心去体验曲作者的内心情感。)

9,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印象派音乐《海浪的嬉戏》,此类音乐往往是利用每个人思想中固有的印象进行创作的,体现以人为本。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渗透。就像德彪西说的:“我的作品不是大海的复制品,是大海在我心里的意象。”(对印象派音乐特点进行归纳)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我们今天分别欣赏了写意和写实的几首作品,通过对比欣赏同学们了解了二者的主要特征和根本区别,希望同学们回去后根据所学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作品下节课带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看看哪位同学收集的作品既多又准。”(通过作业的布置对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同时也是复习和巩固本堂课内容最有效的手段。)

(五)课外推荐:

对比欣赏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克内希特的《自然界的音画》。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进一不提高其审美情趣)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喜剧美》。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的情感体验,培养兴趣爱好,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

2.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设定适当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等,发展学生想象力,进行音乐实践创造。

二、教材分析

1、《音乐的喜剧美》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在前面我们已经体验了音乐的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和悲剧美,为本节课体验、分析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在选材上,作品包括歌剧《洪湖赤卫队》的一个唱段,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跳蚤之歌》。使学生从中获得轻松愉快、活泼诙谐的感受。

三、学情分析

高中生他们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増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但欣赏能力仍停留在感性欣赏的层面,课堂的主动参与性不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我将视听、演唱结合,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在情境中感受作品的音乐美。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这一战打得真漂亮》,歌曲《跳蚤之歌》等,了解音乐要素在喜剧美音乐中的作用,掌握喜剧美的音乐特点。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中体验喜剧美的韵味与愉悦感。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喜剧美在音乐中的体现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1、介绍创作背景 2、播放作品 3、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 4、再次聆听作品。5、学唱音乐主题

三、拓展欣赏

辨析具有喜剧风格的音乐

总结喜剧美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课前先播放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电影,是卓别林试演一个理发师在为客人刮胡子的片段。第一遍欣赏时是无声视频,然后加上音乐再次欣赏,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与卓别林夸张、可爱的画面相结合有什么特点?引出喜剧的内涵:夸张、滑稽、幽默。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共鸣,学生从中体验到喜剧美的特点通过音乐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来。

二、欣赏

1、介绍创作背景:在欣赏《这一仗打的真漂亮》和讽刺歌曲《跳蚤之歌》两首作品时,首先是我了解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的情况,熟悉剧情。教师用精炼的语言使学生从创作背景中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2、播放作品,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作品,然后师生一起探讨:(20分)

如:《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这首歌曲是通过怎样的音乐语言来表现内容的?体现了音乐喜剧美的什么特点?哪些地方体现了风趣幽默?

再比如《跳蚤之歌》:作品塑造了哪几个音乐形象?如何来体现的?力度记号、变音记号、跳音记号有什么作用?歌曲体现了喜剧美的什么特点?

我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同时亲身体验,如师生一起打节奏、视唱等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感受音乐的幽默、诙谐、讽刺的特点

这部分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师生交流,运用合作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将想象、辨析、比较的方法贯穿在教学中。

(1)笑声的对比。如《跳蚤之歌》中多次笑声,加强了歌曲的戏剧性,每一次的笑声有什么不用呢?我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学生学唱进行体会。

(2)通过表格的形式,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学生通过体验,对比《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跳蚤之歌》的音乐风格的异同。

设计意图:运用辨析比较法,将探究性学习贯穿在欣赏过程中。体验喜剧美的诙谐的情韵及作品中说唱音乐的风格特点。

4、再次聆听作品。

这一环节重点强调学生听得意识,学生在理解了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音乐中感受快乐。

5、学生学唱音乐部分主题,重视音乐实践。

设计意图:通过练唱,积累音乐素材,学生亲身体验,感知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三、拓展欣赏

1、欣赏鲍元恺的《看秧歌》和河北吹歌《小放驴》片段。感受喜剧美带来的快乐。

2、通过聆听看秧歌主题,师生一起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的欢快诙谐的情绪。

设计意图:体现师生互动、和谐课堂。

辨析具有喜剧风格的音乐

1、看《猫和老鼠》片段,分析音乐的表现形式

2、听《江河水》《渔舟唱晚》《山村来了售货员》《举杯吧朋友》片段,辨析哪一首是喜剧美。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五、总结喜剧美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八、板书设计

喜剧美

作品

表现手法

拍子

演唱形式

旋律

《这一仗打的真漂亮》

诙谐、幽默

四二拍

领唱、齐唱

旋律轻松活泼

说唱音乐风格

《跳蚤之歌》

讽刺、拟人

四四拍

独唱

旋律不和谐,半朗诵半歌唱曲调

九、教学反思

本方案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但教学中一味的依靠视频影像,虽然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力,但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同时,由于流行歌曲的影响,学生对课本上的音乐还是抵触,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有难度,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根据实际合理设计、安排,教学方法上突出合作教学。

第三篇:影视音乐鉴赏

影 视 赏 析

《红磨坊》观后感

歌舞昇平

场面宏大,以歌舞为主,阐述了主人公间的爱情故事。《红磨坊》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画,隐隐躲在曾经紫醉金迷的废墟中,述说着往日的热情与躁动。红磨坊里的故事,沉在 时间的某个角落,不见它在岁月沾染了尘埃,伸出手却无法触摸那

易碎地仿若虚幻。

时间和地点都不是具体的,人物的名字,也并不重要,在充斥着音乐与舞蹈的某个晚上,甘愿臣服在爱情的裙下。快乐、幸福、迷恋、痛苦、悲伤、绝望,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又逝去在下一个转瞬,还来不及从梦中惊醒的人们,只看得见繁华过后的荒凉,就像是在电影院里做了一场虚空的大梦。梦里,有一段故事,那是关于爱情。

也许不少人觉得这部电影剧情很俗,镜头很乱,但我仍坚持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歌舞片。

故事设定在十九世纪末巴黎,以红磨坊的舞台为背景,以一台歌剧为线索,发生于一个妓女一个诗人一个男爵和一群波西米亚人之间„„充满了戏剧的味道,因此剧情上稍显粗糙和俗套也就不足为怪;导演以红黑两色为基调,加上艳丽的充满碰撞感的色彩,配合上华丽的场面以及让人眩晕的剪接,倒也合味道。不过最让我震撼的,是电影里的歌曲。有趣的是,不同于其他歌舞片诸如《音乐之声》《芝加哥》《歌剧魅影》等,《红磨坊》里绝大多数的歌曲不是专门为它而作的,它们一般都是70到90年代的带着浓浓摇滚味的流行歌曲,经过音乐制作人的挑选整理和改编后成为电影原声,初听还有点歌剧的正儿八经的感觉,其实在这外表之下都藏着摇滚硬核!

影片采用倒叙和男主角自叙的方式,叙述了一段发生在20世纪初歌舞厅中一段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剧情讲的是一个年轻的穷作家不顾父亲的反对去到灯红酒绿的红磨坊,在那里邂逅了美丽的舞女沙婷,而且不顾一切的爱上了她。在男主角浪漫爱情的号召下,沙婷为之所打动,俩人坠入了爱河。但是在公爵的百般阻挠和沙婷被病魔的折磨下,他们的爱情终归没有逃脱悲剧。故事情节虽然没有那样的新颖,但是拍成电影后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去表达它,提高了影片档次也增加了看点。有光鲜耀眼的舞台设计,和舞女们漂亮的衣服画面冲击力很强。再加上好听的歌声,让观众眼前一开,记忆犹新.《红磨坊》是一部歌舞剧片,剧中有巨型的歌舞剧的表演,所有的人都欢腾,气氛活跃很有带动力,还有在男主角在向沙婷表达自己对她的爱慕的时候也是以歌唱的方式,还有后面对公爵反抗也是以歌唱的方式。在表演方面的精彩弥补了剧情的不完美。使影片更有了看点。正因为剧中漂亮的服装和场景还有人物形象的设计舞台化,都让观众耳目一新,赢得奥斯卡最佳服装奖也是理所当然的。影片在人物形象的设计方面都是很丰富很有立体感的,性格明朗。男女主角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红磨坊的老板为了赢得利益逼迫沙婷卖身于公爵,以及公爵为了得到沙婷的虚荣,使用各种手段逼迫沙婷和他在一起。把每个人的特点展现的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影片有出彩的歌舞,歌舞在剧中几乎没有停止,无时不刻都有歌舞的存在,节奏澎湃,串连起一场又一场的高潮。

理所当然,影片最出彩的还有华丽的歌曲,片中将许多那时流行歌曲给全新的改编,演唱营造出全片"复古又创新”的气氛,颇受观众的喜爱,男主角优美嘹亮的歌声,让人心弦一动。还有磨坊中强大的歌舞阵容,欢快的舞蹈,吸引人的歌舞表演,都无不让观众有所感叹和震憾。

影片除了有华丽的画面对比还用了大量的快速剪辑,这样更加增加了影片的气氛。影片歌颂了纯洁凄美的爱情故事,赞颂了为追求真爱,追求自由反抗压迫的精神。但是沙婷这种自由的觉醒并非是来自自身的,而是在爱情的号召下所做的抉择,从而也从另一个角度粉刺了性工作者,艺妓,和舞女缺乏自觉性的意识,对自由没有追求,宁愿遭受别人的摆弄。因而影片所揭示的是浪漫爱情背后艺妓以及性工作者的生活社会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思索的。

这部影片是很值得去看的,不但在听觉与视觉上让人感受到活跃的气氛还有强烈的画面冲击力和好听的歌声都值得回味。还是比较喜欢这部影片的,很喜欢作者在人物性格方面的设计,和画面的视觉感受。

《红磨坊》这部电影给人的最直观的也是最令人难以忘却的色彩感受就是红磨坊中浓烈妖艳的色调。由于故事发生的地点是红磨坊——一个享乐主义风行时代背景下的风流场所,所以,在这个场景中,道具设置的雍荣华贵,服装色彩和化妆效果鲜艳浓烈,都突出了故事中人物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也为影片故事中爱情故事的发展铺设了整体的色彩基调。

从服装设计的角度来看,首先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巴黎,所以男女演员礼服的设计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欧洲文化背景下的地域特征,在颜色上,很明显妓女的服饰颜色以红色为主色调,十分妖艳,也非常鲜亮,打造出了舞妓的风骚形象的。另外,影片中舞妓的服装多次给观众呈现出了“春光乍泄”的“视觉冲击”,把妓女这一特定身份的放荡形象塑造的非常生动。

从演员的化妆造型的角度来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角色就是一群高举享乐主义旗帜的“艺术家”、红磨坊中的妓女以及红磨坊的老板。影片中一群享乐主义的艺术家是一群性格很疯狂的人,他们的造型设计非常古怪,迎合了他们的性格特征。红磨坊的老板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他脸上的腮红,像是喝醉了酒的样子,纸醉金迷的生活“酒不醉人人自醉”,这突出了他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沉醉的生活状态。红磨坊中的一群妓女虽然各自的形象有所区别,但是其化妆造型普遍的特点是“黑眼圈,白脸蛋”,化妆非常的浓烈,由于舞妓的个人形象本来是要在人前卖弄的,所以她们的化装造型浓烈妖艳就很贴切的反映出了她们的职业特点。

从场景设计的角度来看,《红磨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有两个,一个是男主人公居住的旅店,另一个就是有着闪烁着霓虹灯招牌、装有霓虹灯的风车的红磨坊,可以说这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很鲜明的对比。男主人公和那群享乐主义艺术家居住的旅店从外面看,色调阴暗、条件简陋、死气沉沉,体现出他们的身份较为低微,处于社会的底层,从内部看,屋内条件比较简陋、物品凌乱,刻画出这个出身于社会下层的作家简单廉价的生活状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红磨坊,从外面看,红磨坊光鲜闪耀,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霓虹灯闪烁,动感十足,既大气又精致,这是一个奢华的风流之地,从内部看,红磨坊的装潢相当奢靡,尤其是女主人公所居住的闺房,不仅在室内装饰和道具设置上突出了豪华奢侈的气息,而且场景布置层次感很强,增加了画面的美感和整个场景的空间性。

总体来看,《红磨坊》所展现的就是19世纪末巴黎闻名于世的奢靡夜生活,所以其美术设计都围绕着这个基调突出了主题。由于是大型的音乐歌舞剧,《红磨坊》的灯光运用非常多变,感觉灯光师非常沉静地调控着现场的气氛。在舞台上,在主人公的幻想中,在孤独的窗口,灯

光的聚集、散射、静静地照耀,都给人强烈的视觉氛围感受。可以上一秒还绚丽多彩、热闹非凡,下一秒就用纯色打光、冷冷清清。

《红磨坊》的音乐也极有感染力,无论是剧中人的演唱还是转场时的音乐,非常棒的听觉盛宴。甲壳虫、艾尔顿•约翰、麦当娜、斯汀、涅磐、皇后乐队、U2以及Fat Boy Slim等歌手的歌曲都收录在电影中,音乐阵容强大。关键是观众能享受到与电影剧情相辉映的演奏与歌唱,也是歌舞剧中最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虽然是由五光十色、纸醉金迷的奢华画面构成,《红磨坊》给我的感觉非常压抑,沉甸甸的,就像《偷自行车的人》给我的感觉一样。下层阶级受压迫到了一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悲愤。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地理环境,同样的受压迫,同样的黑色笼罩。

《红磨坊》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并且可以与1952年的豪斯顿导演的同名影片一起欣赏,应该会收获很多。我自己看的时候是投入了感情进去的,在影片的喧嚣浮华中,浪漫的不受尘世羁绊的爱情显得难能可贵。除去社会背景中资本主义世界的奢华甚至糜烂,除去影片表面绚丽的声画效果,《红磨坊》巧妙运用歌舞剧片的外表向大众展现它的主题——心灵的碰撞,是男女青年即使在浮世中也能守望彼此,守望爱情,影片的教化意义颇为强烈。不枉《红磨坊》使影坛沉寂了三十年的歌舞片卷土重来,掀起新一轮歌舞剧电影的浪潮

第四篇: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全套)第一单元 音乐与生活 第1节 生命之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乐曲的表演形式。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出《猎人送葬》主题音乐并分析其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教学内容】

1、欣赏三首以生命的开始-成熟-终结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特点.2、了解音乐小知识舞剧 摇篮曲 交响曲。

3、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音乐与人类生命的作用和意义.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通过聆听记录音乐片段.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学案 :

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幼儿安静入眠而唱的一种歌曲。在各国、各民族、各地

区的民间音乐中,都有很多悦耳动听的摇篮曲。后来作曲家们对摇篮曲的应用突破了原来只用于催眠的局限,逐渐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表演的一种抒情歌曲,成为独具一格的音乐体裁。摇篮曲有它的自身特点,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曲调抒情、优美、静谧;旋律比较平稳,音域适中,不用过高过低的音,起伏不大;节拍形式多为2/

4、4/

4、6/8等复拍子,也有3/4拍子的,节奏、拍节不强调重音,但律动整齐,以适应表现摇篮徐缓、摇曳的特点。速度缓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mf);调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调式;演出形式一般为女声独唱。

2、舞剧《鱼美人》首演于1959年,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由当时在中

国任教的前苏联著名舞蹈家彼·安·古谢夫和他的中国学生们集体编导。这部舞剧曾分别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和香港地区进行了成功的演出。《鱼美人》的故事情节是讲述海底美丽善良的鱼美人,爱上了人间勤劳勇敢的猎人,但是遭到了凶恶的山妖的阻挠和破坏,在人参老人的帮助下,猎人和鱼美人终于战胜了山妖的魔法,结成一对幸福的伴侣。

3、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二【导学过程】导入: 首先引导学生大自然声音分为:乐音 噪音 人们都说:|”音乐源于生活而高与生活,”音乐与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音乐贯穿与人生旅程,那么音乐与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人们从诞生起音乐伴随人生重要的三个阶段即出生、婚礼、葬礼,生命之歌这一节主要描述

从生命诞生开始到生命成熟直到生命终结的三个过程,作曲家运用音乐带给我们的三种感受,下面我们来聆听三首音乐作品.三【新授】:(一)生命诞生: 1让学生唱出所知道的摇篮曲.2聆听<<摈榔树下摇网床>>思考:(1)作品的演唱形式?童声合唱女生独唱(2)运用音乐三要素分析此曲?速度 旋律 节奏(3)摇篮曲的特点?曲调柔美 节奏平稳 富有摇晃感 3复听 感受:师生共同哼唱并体验摇篮曲特点? 4介绍京族:《摈榔树下摇网床》是广西壮族的京族民歌(二)生命成熟: 1聆听 思考:我们从摇篮中慢慢长大慢慢成熟,结婚的时候需要怎样的音乐?聆听<<婚礼场面>>思考:它所描绘的场景,情绪 节奏 旋律又有怎样的特点?(参考课本的谱例)喜气 热闹的婚礼场面,从音乐中感受喜悦 兴高采烈的情绪,节奏为快板,有锣鼓点的节奏音型.2乐曲结构分析: 变奏曲式结构:A-A1-A2 A1-A2是主题的变奏,通过节奏 旋律的变化加以改编.3了解作曲家:课本

吴祖强 杜鸣心的简介及主要作品 4复听:师生共同感受节奏的特点(三)生命终结: 1聆听音乐:让学生回忆乐曲的旋律是根据哪首儿歌改编的? 两只老虎

2让学生对比聆听两段旋律,听辩乐曲调性的不同? <<两只老虎>>大调 <<猎人送葬行列>>小调 3分组对比演唱: 4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旋律记下来:(略)在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拍号 音符 力度记号等简单的音乐知识 5引导探究: 1<<猎人送葬行列>>与传统意义的葬礼音乐有何不同? 2作曲家运用什么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3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音乐小知识交响曲? 三拓展: 播放<<地球之歌>>让学生看视频感悟生命不仅是人类所有,大自然也同样拥有,让我们珍惜生命,爱护自然.四小结与作业

真正的艺术没有任何例外,它直接来自内心,来自对生活的经验,对生活的 思考与实践.-艾夫斯 作业:

以<<音乐与我>>为题,写下感受,下节与同学共享.7、【每月一歌】 学唱《北京欢迎你》 第一节 生命之歌 【教学目标】

1.愿意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与意义。

2.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音乐的表演形式; 3.能唱出并记录《猎人的送葬行列》的音乐主题。

4.开始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大自然”。【预习内容】

1.《槟榔树下摇网床》 黄淑子 词 苏文进 曲

广东渔民生活的一个场景.海风、槟榔树、网床??将一派鲜活的南国风情展现于眼前。“槟榔树下摇网床”像淡淡的一抹斜月,穿过了高高的槟榔树影,映照在窗棂上;像微微的一阵清风,越过了绿绿的稻草原,吹拂在脸颊上;柔柔的一首摇篮曲,传送出暖暖的爱意,安抚了所有疲惫的心。前奏纯净的录音,柔美的和声,使人一听便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宁静中,享受着云般的轻柔使烦扰尽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创作出。2.《婚礼场面》(舞剧《鱼美人》片段)吴祖强、杜鸣心 作曲 剧情介绍:海底的鱼美人每天早晨都上岸来欣赏人间的生活,眺望她爱慕的青年猎人。但是,山妖盯着鱼美人,并且把她抢走。青年猎人在森林里打猎,从凶恶的老虎爪下搭救了人参。人参与他结成友谊,表示他需要时给他帮助。深夜,猎人看见山妖带着鱼美人飞过。他拉弓向妖射箭,鱼美人落到勇敢的青年手上。他惊叹她的美貌,而她则感谢猎人的搭救。他们产生了爱情。但是山妖没有放弃占有鱼美人的恶念。他突然出现,迫使鱼美人隐入海中。猎人到处寻找鱼美人。但是山妖施展魔法,让他坠落海里淹死。山妖高兴地狂笑?? 群鱼找到落海的猎人。她们把鱼美人领到他身旁,齐心协力救活了猎人,并且推举他做海王。猎人表示人间的劳动生活是如此美好,他不愿在海中为王。于是猎人同鱼美人回到人间,在亲友的欢庆中举行了婚礼。山妖穿着隐身衣来破坏婚礼。最后,他化身为道人来陷害这一对恋人,并又把新娘抢走。阴森的妖洞里,山妖向鱼美人强求爱情,遭到鱼美人的坚决拒绝。猎人靠了人参的帮助找到山妖住的地方,忠实于爱情的猎人,战胜了山妖所变幻的一切魔法,救回了鱼美人。作者介绍:

吴祖强 作曲家。原籍江苏武进。1927年7月24日生于北京。195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赴苏联留学,入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1958年毕业归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78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1982年任院长。1985年起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5月至1989年12月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吴祖强作有管弦乐、协奏曲、舞剧、大合唱、室内乐、独奏曲等各种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较重要的有:弦乐四重奏、交响音画《在祖国的大地上》、清唱剧《与洪水搏斗》,以及与杜鸣心合作的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和与刘德海合作的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此外,他曾将著名 的传统乐曲《二泉映月》、《听松》改编为弦乐合奏曲,《江河水》改编为二胡与管弦乐队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编为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很受观众欢迎。

杜鸣心(1928~)作曲家,湖北潜江人。1939年被陶行知从保育院选拔到重庆育才学校学习音乐,在贺绿汀、任光、范继森等指导下学习钢琴、小提琴和其他音乐基础知识,并创作了讽刺歌曲《薪水是个大活宝》,在当时国统区的民主运动中发挥过作用。建国后,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回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创作上偏重于器乐体裁,主要作品有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均与吴祖强全作)的音乐,交响诗《飘扬吧,军旗》,交响音画《祖国的南海》和《青年交响乐》等。另外,他还写过一些电影音乐和铜管音乐。其创作注重配器的色彩,和声手法较丰富。

3.《猎人的送葬行列》(《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这是一本童话故事中的插图,奥地利的孩子们全都知道它。一群森林动物抬着去世猎人的灵枢送往墓地,兔子拿着小旗,走在它前面的是一队波希米亚音乐家,猫、蟾蛛、乌鸦等为他们伴唱,牡鹿、鹿、狐狸及森林中其它飞禽走兽尾随送葬行列,作出各种令人发笑的姿态。作曲者的意图是使音乐交替表现讽刺性的欢乐和不可思议的阴郁。

作者介绍: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童年即显露音乐的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1885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还曾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1907年脱离歌剧院,旅居美国,先后任大都会歌剧院的乐队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工作之余从事创作,共写了十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马勒的交响曲在形式上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只有巨型的交响乐队才能演奏;在风格上,他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作品现象鲜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性音乐,而且,除《第一交响曲》外,他的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合唱,大大丰富了交响乐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4.《第六交响曲》(悲怆)本曲大概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

作者介绍: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被送到法律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入彼得堡音乐学院跟安·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以后在梅克夫人资助下,摆脱繁重的教学工作,专心从事创作。他创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剧《天

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等。他的音乐充满内心情感和戏剧力量,不仅深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喜爱,而且也为广大群众所赞赏。【音乐知识】

摇篮曲:原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简短。旋律轻柔甜美,伴奏的节奏型则带摇篮的动荡感。许多大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有这种歌曲。由于音乐平易、动人,常被改编为器乐独奏曲。此外也有专为器乐写的摇篮曲。舞剧音乐:作曲家为各种类型的舞剧所写的音乐。它把舞剧的戏剧构思体现为鲜明的音乐形象,并为舞蹈提供内在感情形象和动态性节奏,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交响曲:一种用奏鸣套曲形式写成的大型管弦乐体裁,形成于欧洲18世纪的古典乐派时期。17~18世纪,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基础上,演变为快、慢、快三个独立的乐章,而后加入一首小步舞曲,形成了由四个乐章构成的典型的古典交响乐样式。【基础训练】

1.《槟榔树下摇网床》是 省的民歌,这首歌曲的体裁是。2.《婚礼场面》是一首,出自于舞剧 ,作者 是、。

3.《猎人的送葬行列》是 国作曲家 的作品,他 一生共写有 部交响乐。

4.《第六交响曲(悲怆)》是 国作曲家 的作品,列举出他其他的作品两部、。【导学过程】

1.基础训练音乐知识的反馈。

2.聆听《槟榔树下摇网床》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

3.聆听《婚礼场面》结合舞剧音乐的相关知识,体会出中国风格的作品在表现婚礼场面时所表达出的欢快节奏。

4.仔细聆听《猎人的送葬行列》,说出它改编自哪首熟悉的儿歌? 5.《猎人的送葬行列》改编的这首儿歌跟原来的儿歌有什么区别?进一步体会作曲家改编这首作品的巧妙。

6.聆听《第六交响曲(悲怆)》,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仔细体会作品音乐的表达。7.巩固练习

摇篮曲:原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旋律轻柔甜美,伴奏的节奏型则带摇篮的。许多大作曲家如 都写有这种歌曲。

《猎人的送葬行列》改编自 儿歌,不同的是作者将原曲的大调式改为。【拓展与探究】

在你的人生中,也许会有许多音乐感动大家。请大家分别找出在已经历过的岁月里感动过你的歌,并饱含深情的演唱。第一单元 音乐与生活 第2节 情感之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分辨出音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并根据图片划分段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主动搜集表达不同情感的歌曲向同学介绍 【教学内容】

4、欣赏三首不同情感的作品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特点.5、了解音乐小知识合唱、交响诗套曲。

6、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7、学唱阳关三叠主题。【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音乐与情感的作用和意义.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学唱曲谱.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学案:

1歌曲背景: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作于1880年。原作为一首歌曲,是作者所作的包括八首歌曲在内的歌曲集《吉普赛之歌》中的第四曲。本曲后来被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以及管弦乐曲、合唱曲等形式。除了大量的器乐作品之外,德沃夏克还创作了不少歌曲,其中歌曲集《吉普赛之歌》被认为是他歌曲创作的顶峰。所有的歌词均取自波希米亚抒情诗人阿多尔夫·海杜克(1835-1923)的诗篇,本曲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在行板速度上轻轻流动的旋律,带有摇篮曲的摆动感,句尾的切分节奏和大跳音程更增强了波浪式的起伏感,曲调温和亲切,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当这一抒情的旋律再现时,前两句增加了一些装饰变化,后面的乐句则有新的发展,形成了全曲的高潮,流露出一种难言的伤感,催人泪下。最后乐曲用哀婉动人的旋律终曲,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2阳关三叠背景:古代琴歌。唐代著名歌曲,歌词即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诗中有“阳关”(今甘肃敦煌南、玉门关南)、“渭城”(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两地名,故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也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三叠指的是全曲三段基本上是一个曲调变化反复三次。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表达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3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创作背景:此曲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1874年的一个秋天,后来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的斯美塔那,慢慢地走上查理大桥。此时的斯美塔那已完全耳聋,可怕的是他患上了一种“啸鸣性”耳疾,发作起来,满耳全是尖锐的啸鸣声,他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万分,他已厌世,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那天清晨,我缓缓地走向大桥,没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了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在撞击查理大桥的声音??”,斯美塔那惊喜地扑向桥栏,眼睛紧紧地盯着瑞急的河流,他的热泪夺眶而出,一段优美的旋律在他心中响起??。3了解作者:德沃夏克 斯美塔纳(略)二【导学过程】导入: 1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同走进这节音乐课,今天的主题是情感之声。设问:人类的情感有哪些?母爱、友情、爱情等 2聆听流行歌曲片断请学生说出哪种情感? 《朋友》《懂你》《好大一棵树》 二新授: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分析三首作品(四)<<母亲教我的歌>>: 1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 2对比小提琴版探究找出作品的异同? 讨论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组织评论乐曲再重复时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请同学介绍曲作者。(五)《阳关三叠》: 1聆听 思考: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何为三叠?作品中两段插部音乐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见学案)2学唱第一叠主题。3小知识:合唱(六)《沃尔塔瓦河》: 1了解斯美塔那和民族乐派:见学案

2视频了解 《沃尔塔瓦河》创作背景以及留经的地区.3聆听乐曲片段选择相应图片及不同的乐器: 山涧小溪 长笛单簧 宽广的河 舞会单簧小提 暮色中的河小提单簧 峡谷激流铜管打击 奔流的河单簧小提

4分段聆听,老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力度 速度 情绪的变化? 5音乐小知识:交响诗(学案)三拓展: 播放<<感恩的心>>让学生看视频学唱并做手语,感悟母爱的伟大,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感恩社会学校父母,懂得珍惜生命.四小结与作业

1小结: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善于表达人类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在漫漫人生路中,音乐以其独有的方式抒发着人类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做有心人

去感受人类中不同的情感.2作业:搜集整理关于友情的歌曲推荐给老师和同学.第一单元 音乐与生活 第二节 情感之声(2)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乐意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2、能听辨出音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

3、主动搜集一首或几首表达不同情感的乐(歌)曲,向同学推荐介绍,愿意用口头描述或写短文的形式与同学交流鉴赏音乐的心得与见解。

4、熟悉并能唱出《欢乐颂》、《沃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教学重点:

通过音乐表现要素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理解以及表述音乐的情绪、情感,领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学难点:

听辨音乐的段落、乐器及体裁;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视频《精忠报国》

问: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歌曲表达了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旋律激昂,节奏有力,令人振奋。)

二、展开环节

(一)《沃尔塔瓦河》

1、提出问题:什么是交响诗?(学生通过学案预习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交响诗特点:(1)单乐章,(2)音乐具有描写性、叙事性、抒情性、戏剧性(3)属于标题音乐

(4)题材来自文学、诗歌、戏剧、绘画

2、介绍作者:斯梅塔那 Bedrich Smetana(1824--1884)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贝德叶赫·斯美塔那,被誉为“新捷克音乐之父”,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在体现音乐的民族性方面,斯美塔那将捷克民间音乐元素融入其作品。在其作品中,他极少直接采用民歌主题,却处处充满了浓郁的捷克民族音乐的风格及意味。斯美塔那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作曲家,这种精神明显地体现在他的音乐中。

主要作品有《被出卖的新娘》、《达里波》等近10部。器乐作品中,标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最著名,它像一幅富于诗意的画卷,抒发了对祖国深沉挚爱的感情。这部在立意和结构上均有创作的作品成为后来史诗性交响写作的范本。

3、作品背景介绍: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繁荣富强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斯梅塔那晚年创作的标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全曲共有六个乐章),是作曲家遭到耳聋不幸以后开始创作的,它表现了作曲家非凡的毅力和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斯美塔那曾为《沃尔塔瓦河》的内容写下如下的文字:

“······两条小溪流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响着猎人号角回响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在月光下水仙女们唱着蛊惑人心的歌曲在它的波浪上嬉游。······沃尔塔瓦河从斯维特扬峡谷的激流中冲击,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飞沫。在美丽的布拉格的近旁,它的河床更加宽阔,带着滔滔的波浪从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的旁边渡过······”

作者通过《沃尔塔瓦河》的音乐,形象地描绘了上述种种动人的大自然景色,热情地歌颂了他的祖国。

4、完整欣赏乐曲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建立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感知和体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到:“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乐曲为e小调,6/8拍子,快板,较自由的奏鸣曲式结构。

音乐形象:两条小溪——河流形成——穿过田野——婚礼场面——晚上的河流——苏醒的河流——圣约翰峡谷——布拉格——远去

5、分段欣赏,展开想象,并口头描述音乐所表现的画面,谈谈感受。(1)沃尔塔瓦河源头的山泉潺潺而流。开始有一较长的引子,它先由两支长笛互相衔接轮奏着波动的音型,随之加进了两支单簧管,奏着与长笛反向流动的音型。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的泛音,犹如清泉涌出地面,然后欢畅的向前奔流,时而冲击在山石上,溅起浪花水沫,时而在阳光下,闪耀着点点银辉。

(2)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抒发着作者对沃尔塔瓦河无限深情的爱。)(3)森林狩猎——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么乐器,什么音色、节奏来表现。(圆号、小号来表现狩猎的号角声,大调色彩、八六拍的节奏)

(4)乡村波尔卡舞曲——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舞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村民们的婚礼场面。

思考: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5)月光下水仙女起舞——夜幕降临(大管)。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舞蹈,宁静而又神秘,表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引导学生注意聆听: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者由引子变化而来的流动音型,示意着河流仍在夜幕中不停的流淌。)提问:请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描绘了水波和仙女的舞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6)黑夜将逝,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在黎明中出现,音乐进入再现部。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张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7)圣约翰峡谷——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斗。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

思考:音乐形象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8)终于,滔滔河水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音乐进入再现部的尾声。音乐更加宽广妩媚动人,充满了欢乐和力量。最后,在小提琴上奏出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的向远方流去······

(二)《欢乐颂》

1、提出问题:谈谈你所认识的贝多芬。

2、教师总结: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主要代表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

三、第四、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月光钢琴奏鸣曲》、《悲怆钢琴奏鸣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束缚、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3、观看视频大型合唱《欢乐颂》

(1)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的情绪热情而庄重。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速度为中速。)(2)歌曲中出现了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

4、学唱《欢乐颂》主题。1 = D 3/4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3.2 2-︱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1 1-‖

(主题旋律朴素平凡,具有民歌和通俗歌曲的特点,揭示了贝多芬最真挚的情感。)

5、情感教育

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首演时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作曲家坚韧的意志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发扬不畏困难的精神。

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与《D大调弥撒》在维也纳由耳聋的贝多芬亲自指挥首演,其盛况正如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描写的:“······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欢迎,在如此讲究礼节的国家队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响曲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在终场以后感动的晕过去”。

贝多芬的伟大作品和他那不畏强暴的精神,以及他对当局的批评和嘲讽,成为当时思想界唯一的自由之声。

三、拓展欣赏 歌曲《乡音乡情》

四、小结

通过对两个作品的鉴赏是我们体验到作者对祖国乃至对全人类的的崇高的热爱。音乐是人内心世界的表露,是人情感的抒发,正如卢梭所说:“旋律可以在人心灵深处激起各种各样的情感。”也希望这些音乐能够使同学们更深刻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真谛。

五、巩固练习(作业纸)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介绍的是第二节“情感之声”的第二部分,内容包括“沃尔塔瓦河”和“第九交响曲(合唱)”。由于每个班的教学进度不太一样,这一周有三个班学习了这两个作品。通过这三节的课堂教学效果及反馈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成功之处:

(1)导入歌曲《精忠报国》,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都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与本节课两个作品的风格一致,表达了对祖国对全人类的爱。(2)教学方法。在欣赏“沃尔塔瓦河”时,采用了边介绍边聆听的形式(之前总怕这种方法会干扰学生的正常欣赏),通过课堂反应来看,并没有干扰学生,而是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引起了学生的关注。

(3)让学生自主介绍作曲家贝多芬。在这个环节,我没有抱太大希望,总以为学生对此一无所知,但学生的表现令我很意外,他们对作者的了解很透彻。所以我们要充分的相信学 生,让学生自己做主。

2、不足之处:

(1)没有引导学生了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的其他五个乐章,略感不足、不完整。

(2)乐曲用e小调表现了音乐的柔美感觉,这一点没有明确点出,不能与前面所学的大小调形成复习巩固。

(3)“合唱”视频的选择不太恰当,虽然选择了中文演唱,学生能够听懂,但毕竟不是原版演唱,在气势和直观感觉上不占优势,反而显得效果不好。(4)最后的时间有些仓促,学唱环节展开得不好,学生没有完整地参与进来,气氛也不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还应更加严谨,尽可能的达到目标,使学生在欣赏和实践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第三节 生活之音 [教学理念] 从生活中的音乐及音乐形象切入,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提倡学生自主性参与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以一种“快乐”的心态去学习,发展学生认识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把握音乐来自生活,生活离不开音乐的密切关系。并在其中享受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在学习中获得生命的愉悦。[教学目标]

1、接触一些伴随人类生活的各种音乐,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感悟到:“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

2、认识音乐作品的体裁、演奏演唱形式,了解钢琴组曲、标题音乐等。

3、熟悉《钟》的音乐主题。

4、能从《永恒的水》的观赏中受到启发,积极参与创作一首“纸乐”。

5、能从音乐音响感知中获得愉悦与快乐,获得感悟与启发。[教学重点] 感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思想,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教学难点] 结合第一节课讲到的音乐语言,利用音乐要素去创作“纸乐”。[教学方法] 聆听法、讨论法、设疑法、对比法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 具] 歌谱、钢琴、录音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播放《破铜烂铁敲起来》,让学生看后谈感受,创作依据:不同的节拍、节奏,不同的色彩。

师:如果我们去感悟;去发现,身边处处有音乐,都用了什么手法? 灵感——培养创造性。

2、拿出你的钥匙,如何把钥匙变成音乐呢?

师:报纸被不耐烦的翻阅时的哗哗声,塑料购物袋被用双手揉搓后的窸窸窣窣声,刀片在钢锯锯齿上刨过的吱吱声等等,生活中的各种噪音和艺术形式中找到平衡点。

成员在台上穿得破破烂烂,他们东张西望,或者嘴里叼着香烟在打牌,或者拿着扫把铁桶边扫边闹??总之,像是都市里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可见,如果我们去感悟,去发现,身边处处有音乐。

三、新授课:

1、下面请同学们分别听两段音乐,并为他们设计标题。(1)《盖邮戳的音乐》

师:这段音乐录制于非洲的加纳大学邮局,两个邮政工人一边吹口哨,一边做着盖邮戳的工作。

设问:大家都听见了什么声音呀? 生:讨论回答。

师:枯燥的工作增加了音乐的感觉,增加了节奏感,使得乏味的工作变得又去。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认为这是在工作情况下,工人们就不知不觉地把生活变为艺术了,但那些工人们认为这是在工作而不是在表演音乐,经过这个工作场所的人也很少注意到这个“音乐”,音乐已经渗透到日常工作中。请同学们为这段音乐起名《 》。(2)欣赏乐曲《打字机》

设问:作曲家抓住了什么特征?请同学们给这段音乐设计标题《 》。生:讨论回答。

师: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的《打字机》,作者独具匠心的用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又采用了管弦乐器表现音乐,描绘了乐大城市办公大楼中喧嚣的打字机省和繁忙的办公场面。(3)欣赏乐曲《蚊子之舞》 设问:作曲家抓住了什么特征? 生:讨论回答。师:总结学生的答案。

2、《钟》 钢琴独奏

设问:钟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节奏是怎样的?音色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运用钢琴的特点来表现钟声的? 生:讨论后回答。师:进行总结。播放李云迪《钟》

(1)乐曲分析: 三段体曲式,主题变化和反复。

用钢琴音区清脆悦耳的音色和顿音奏法形成的短促有力的音响,组成了一串生动逼真的小钟的鸣响。

用钢琴高音区的音色特点奏出不同节奏的钟声。A:钟的主题: B:中段主题:

两个主题交替变奏形成了高难度的辉煌华丽的段落。(2)作者介绍: 李斯特:学案导学(3)拓展: 标题音乐:学案导学

3、《永恒的水》:

(1)播放《卧虎藏龙》音乐片段,引出作曲家谭盾,并利用学案简单介绍谭盾。

(2)听《永恒的水》无画面的,让学生探究:作曲家用什么创作手法使水发出这种声音,变成音乐的?然后再看视频,让学生记住每一个画面(抓水、拍打、敲??)(3)思考:

在《永恒的水》中,你所听到的恰恰是你从没听到过却天天拥有的,为什么再平常的东西却能产生巨大的听觉冲击呢?(宣扬环保)(4)谭盾:获奖全记录(进行学案导学)。

四、拓展与探究: 自己创作一段纸乐:

要求学生讲出构思,利用音乐要素去创作。(1)揉、抖、拍、撕,如何表现下雨的过程。(2)扇、跺脚、字典开合声。(3)敲、弹、开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听到的音乐都是作曲家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创造的音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来源于生活并真实地表现生活,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也去做个有心人,从生活中不断地去发现音乐,做一个热爱音乐艺术的人??

六、课后延伸:

“真正的艺术没有任何例外,它直接来自内心,来自对生活的经验,对生活的思考与实现”,请同学们对这句话进行理性思考,用写短文的方式加以评价说明。

第3节 生活之音(2)【教学目标】

1、接触一些伴随人类生活的各种音乐,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感悟到:“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

2、认识音乐作品的体裁,演奏演唱形式,了解钢琴组曲、合唱组曲音乐;

3、熟悉《里莫日的集市》《赶摆路上》的音乐主题; 【教学内容】

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音乐可以真实的表现生活。

2、认识音乐作品的体裁,演奏演唱形式,了解钢琴组曲、合唱组曲音乐

3、熟悉《里莫日的集市》《赶摆路上》的音乐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里莫日的集市》《赶摆路上》

难点:熟悉《里莫日的集市》《赶摆路上》的音乐主题 【相关知识链接】

一、《里莫日的集市》(选自交响组曲《图画展览会》)

1、作品分析:里莫日是法国中部的一个小城市,原画描绘了两个怒容满面的妇女在市场上争吵的情景,穆索尔斯基在这里运用密集的节奏和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市场中人们买卖、闲聊、争吵以及喊叫的综合场面。其中,弦乐器奏出既欢快又热闹的主题,十分有趣和形象化,此后,配器不断变化,形象的体现出了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市场上一片热闹喧嚣的气氛。

2、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创建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为俄罗斯乐派五人“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成员: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穆索尔斯基)。穆索尔斯基代表作品主要有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管弦乐曲《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瘙之歌》等。

3、《图画展览会》共10段乐曲:

(一)侏儒

(二)古堡

(三)杜伊勒里宫的花园

(四)牛车

(五)鸟雏的舞蹈

(六)两个犹太人

(七)里莫日的集市

(八)墓穴

(九)鸡脚上的小屋

(十)壮士门

二、《赶摆路上》(选自合唱组曲《云南风情》)

1、《赶摆路上》是一首女生三声部合唱曲,歌中表现了云南妇女们赶摆时热闹生动的场面,一、《里莫日的集市》

1、聆听作品,分析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集市? 作曲家运用密集的节奏、级进和不断重复的旋律来表现集市。

2、音乐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用密集的节奏、级进和不断重复的旋律来表现市场中人们买卖、闲聊、争吵以及喊叫的综合场面。弦乐器奏出既欢快又热闹的主题,十分有趣和形象化。

3、作曲家:穆索尔斯基 俄国作曲家

4、了解什么是交响组曲?

组曲和交响曲一样,是多乐章的乐曲。由交响乐队演奏的组曲也叫交响组曲。交响曲规模比较大,内容比较深刻;交响组曲规模比较小,内容大都以描绘性、娱乐性为主,乐章数量可多可少。交响组曲有两种:一种是从歌剧、舞剧中选出的音乐组成的组曲,一种是作曲家专为音乐会创作的组曲。

二、《赶摆路上》 1

2、歌曲具有傣族音调的特色——以哪几个音构成?以“”构成

3、歌曲表现了傣族人民什么样的生活场面?

云南妇女赶摆时热闹的场面,反映无限欢乐,幸福的生活

4、作曲家是如何运用生活中的要素来创作音乐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素材,来创造音乐——音乐来源于生活。

三、拓展 《天蓝蓝》 作品具有浓厚的侗族民族特色

2011年春晚歌曲《天蓝蓝》,宋祖英演唱,后面的伴舞是贵州省黔东南侗族大歌队,负责伴舞和整首歌的合唱部分。64名来自黔东南的演员带着“侗族大歌元素”为宋祖英伴唱,那山泉般的歌声飘进了观众的心田,再次展示了原生态黔东南无穷的魅力。黔东南侗族大歌队是国内外有名的演出团队,曾多次出国演出,被人们誉为天籁之音。

四、真正的艺术没有任何例外,它直接来自内心,来自对生活的经验,对生活的思考与实践。当堂检测

1、《里莫日的集市》选自交响组曲《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作曲。

2、穆索尔斯基为俄罗斯乐派五人“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他四位分别是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3、穆索尔斯基代表作品主要有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管弦乐曲《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瘙之歌》等

4、《赶摆路上》选自合唱组曲《云南风情》,《赶摆路上》是一首女生 声部合唱曲,歌曲反映了改革开放后 傣族 人民无限欢乐、幸福的生活

5、傣族民间音调的特色——以哪几个音构成 5 6 1 2。

6、《赶摆路上》歌曲中的哪句衬词“芒赛罗”使歌曲更具有傣族民歌风味。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寻找与我们生活现象有关的音乐,下节课与同学进行交流。第4节 自然之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音乐的鉴赏,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和自身规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2、认识钢琴与乐队、交响素描、声乐套曲的体裁。

3、能感悟作曲家创作音乐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自然界的声音最原始也最具有生命力。

4、激发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不同声响,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教学内容】

通过对作品钢琴与乐队《异国鸟》、交响素描《海浪的嬉戏》的欣赏,认识两种音乐体裁 通过欣赏《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认识声乐套曲。欣赏表现大自然的作品,感悟作曲家创作音乐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聆听的过程中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作曲家采用什么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和景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画面。难点:

1、掌握“写实”与写意“两种创作手法的区别

知识链接:

1、《百鸟朝凤》也称《百鸟朝王》、《仪凤图》等,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在河南等地,百鸟朝凤经常会用在结婚的仪式上。代表着是吉祥,幸福。

2、《异国鸟》于1956年为钢琴与管弦乐而作,它运用音乐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世界各国及不同栖息地的40种鸟。这些鸟各有奇异、独特的鸣叫声,如同它们绚丽多彩的羽毛一样。音乐把各种不同的鸟鸣组织起来,制造出白鸟齐鸣的神奇效果。《异国鸟》这部作品中模仿了各种鸟鸣声。除了鸟鸣给人印象深刻,作品中梅西安运用的节奏,全是小节奏,意想不到却又非常合适。

3、《海浪的嬉戏》是德彪西的《海》由三幅交响素描构成,作于1903年至1905年,作曲家对自然界宏伟力量的印象十分重视。在音乐的长左手发上德彪西说过:“我越来越相信:从本质上来说,音乐并非是紧肤严格的,传统的形式中的事物。音乐是有色彩,和拥有时间的节奏形成的??”《海》是作曲家抓住不同瞬间的印象,从三个不同侧面,着力描写大海的色彩变化,犹如交响曲的三个乐章。他还突破了自己过去常用的三部曲式结构,而以主体动机的贯穿和不断变形来求得对比中的统一。全曲有三首乐曲构成,每首都有作曲家注释的标题:第一首: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第二首:海上的嬉戏 第三首:风和海的对话

4、交响素描又叫交响音诗、交响音画或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音乐作品。十九世纪中叶,首次出现在浪漫派作曲家李斯特的作品中(1856年)。具有描写性或叙事性、抒情性或戏剧性的标题管弦乐曲。

5、《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选自声乐套曲《祖国四季》。这是第三首“秋”。全曲由引子和多乐段的主体构成。在这首歌曲中作曲家融进了新疆音调,C和声小调,节奏与音调均具有新疆塔吉克族音乐的特点。引子节奏自由舒展,旋律优美,音调高亢明亮,犹如美丽灵巧的云雀在云间自由飞翔,纵情高歌。主体部分的多句体乐段,其音调流畅热情,节奏独特,三加四的复合拍子突出了新疆塔吉克等少数民族音乐节奏的独特魅力,旋律中运用和声小调的音阶极富韵味,加之稍快的速度等因素,贴切地展现了人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对边防战士的热情讴歌。

一、导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自然界的声音是最原始、最丰富,也最有生命力。我们先听一段音乐片段,中国作品《百鸟朝凤》(知识链接1)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声音。大自然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三个表现大自然的音乐作品:《异国鸟》、《海浪的嬉戏》《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二、新课

(一)欣赏《异国鸟》,播放视频

1、简要了解这部作品(知识链接2)

2、全曲可分十三个段落,在表现鸟鸣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乐器。

⑴引子⑵钢琴华彩段(根据印度八哥和北美画眉鸟的鸣叫声写成)。⑶四种鸟(印度八哥、金莺、红咀鸟和加利福尼亚画眉)的间奏曲,由木管、钢琴和木琴奏出。⑷根据北美红雀的鸣叫声写成的短小的钢琴华彩段。⑸四种鸟(木管)的间奏曲的其余部分。⑹根据北美红雀的鸣叫声写成的第三钢琴华彩段。⑺亚马孙森林上空的雷雨,这里有渐强的锣声。北美松鸡鼓起它的气囊,然后发出自高而低的可怕的尖叫声。⑻大型的中间合奏段。所有的鸟按对位的方式一起合唱,合唱的下方,由从印度和希腊的节奏发展而来的打击乐上的各种节奏样式加以衬托。⑼大合奏之后,可以听到北美松鸡的四声尖叫,接着是锣声的渐强。⑽第四个钢琴独奏华彩段,较长,根据食米鸟和猫鹊的鸣叫声写成,它巧妙地利用了钢琴这一乐器的所有音区。⑾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大合奏。向尾知更鸟(鸫的一种,浅兰色和橙色,带长尾巴)是主要的独唱家。不寻常的对位织体出现在所有乐器声部,具有浓郁的色彩。⑿短小的钢琴华彩段,使人回想起北美画眉何北美红雀。⒀尾声中出现了令人发噱的白冠画眉(大躯体,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的执拗的 呼叫,并由此将乐曲引向结束。

3、作曲家梅西安(课本30页)

前面我们欣赏的作品 都是作曲家们通过 “ 模仿写实 ”的手法来描绘大自然的声响和景象的 , 其实我们还有许多作曲家是通过 “抽象写意 ”的方式来描绘大自然的 , 那就是印象派音乐。接下来我们将欣赏到的这部作品就是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的作品《海浪的嬉戏》

(二)欣赏《海浪的嬉戏》,欣赏前先了解这部作品(知识链接3)

1、德彪西(课本31页)、印象派音乐(课本185页)

2、交响素描(知识链接4和课本184页交响诗套曲)两者区别是轮廓画与实实在在的画面感的区别

3、赏析《海浪的嬉戏》片段:海浪主题

(1)这个片断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

这个片断由长笛、单簧管及小提琴演奏。其节奏不太有规律,比较自由,节拍不规则的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出松散流动的状态,不强调节拍重音(2)这个片断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 这首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课本185页),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这些旋律片断生动而迷人地表现出海浪的泡沫和水珠,以及阳光在起伏的海面上映出的闪光。

(3)作品展示的画面:海风吹起——大海主题出现——小船在平静的大海中缓缓行驶——另一段主题描绘了大海的不平静————渐渐地风刮起来了,水面激荡起来了,暴风雨来临了,大海在怒吼————渐渐安静,小船使向远方。

4、总结归纳印象派音乐与其它音乐流派的不同之处(1)旋律方面:不易歌唱,瞬息万变,轮廓朦胧模糊,但有踪迹可寻。而在其它音乐流派中,旋律易于歌唱。

(2)节奏上不强调节拍重音。在作品中,音乐小心地柔和流动地遮掩了节奏的律动,从一个小节滑向下一个小节。

(3)和声方面:追求模糊的混合色彩,具有捉摸不定闪烁的图画性质。(4)调式方面:调式模糊,创造出难以捉摸的效果。

(5)在曲式结构上:倾向于小型作品,用简单灵活的形式代替奏鸣曲式结构。

(三)欣赏《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1、这首曲子的节奏、旋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曲家怎样的感情?(知识链接5)

2、了解作曲家郑秋枫(课本33页)

3、此作品属于我国哪个地区或哪个民族风格的歌曲? 新疆 塔吉克族风格的歌曲

三、拓展

向学生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日出·印象》 1.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 2.了解风景画《日出·印象》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1974年)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他们采取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绘画强调阳光与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日出·印象》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

(2)了解印象主义美术和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美术:印象派画作常见的特色是笔触未经修饰而显见,构图宽广无边,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并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为描绘对象。印象派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主要在法国流行的一种音乐样式,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这些音乐并不描述现实的事件,而是建立在色彩,运动和暗示(Suggestion)之上,这其实是印象主义艺术的共征。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为德彪西和拉威尔。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三首描写大自然的曲子,从中体会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保护好大自然。大自然永远都是我们所依赖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当堂检测

1、《异国鸟》全曲可分十三个段落,在表现鸟鸣的过程中使用了哪几种乐器 钢琴、木管、木琴、锣

2、中国作品《百鸟朝凤》,也称《百鸟朝王》、《仪凤图》。

3、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是:德彪西 主要作品有:交响素描《海》、前奏曲《牧神午后》和交响三部曲《意向集》。

4、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为:德彪西 和 拉威尔

5、《海浪的嬉戏》全曲有三首乐曲构成,每首都有作曲家注释的标题:第一首: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第二首:海上的嬉戏 第三首:风和海的对话。课后作业

能随音乐演唱一小段《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第二单元 音乐与民族 第1节 多彩的华夏之音 民歌篇(学案)【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使喜欢聆听、演唱民歌,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

音乐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2、熟悉一些民歌主题,大致能分辨出各地、各民族的民歌,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

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了解民歌的流传与发展现状,并能作总结概述; 【重点难点】

通过对民歌的领会和理解,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从而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热爱民族音乐,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加弘扬民族音乐的责任感。【相关音乐知识】

一、体验与探讨:民歌定义及体裁特点(一)教学活动:

1、欣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猜花》、江苏《茉莉花》、《打麦号子》

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式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二)知识链接 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照它的体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

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

山歌:一般是指人们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劳动中,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编唱的民歌。大多是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山歌 的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可以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号子(劳动号子):劳动号子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劳动号子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过劳动号子表现出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歌曲简介

(1)《上去高山望平川》课本P38 这是一首青海“花儿”的典型传统曲调。“花儿”流行在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和宁夏相毗连的广大地区。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地方色彩特点。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乐句悠扬宽长,起伏度大,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中,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2)《槐花几时开》课本P37 这首民歌不但曲调优美,从歌词上说,它也可以列入中国民间情歌优秀作品之一。四句唱词词句洗练,情景饱满,堪与唐诗绝句名篇媲美。这是一首川南山歌,语言纯朴,曲调优美,感情真挚动人,富有想象力。歌曲是由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构成。旋律随着歌词内容的发展和感情的起伏而变化,有很强的表现性。第一乐句是一个远景镜头,用高亢、开阔、悠长的音调,把人们带入了“高高山上”这一特定的意境中去。第二乐句把镜头拉近,通过逐层下降的旋律,表现了姑娘凝神远望,盼情郎到来的急切心情。第三乐句是个转句,旋律从低声区开始,突然向上十度大跳,然后又逐层向下,好像模拟老人的“询问”语气,表现了母亲疑惑的心情和姑娘的慌乱情绪。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重复,句前增加的一小节衬腔,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姑娘在娘的盘问下羞于启齿,寻借托词的羞涩神态,随后,歌曲节奏放宽一倍,把姑娘回答时那种搪塞支吾,故作镇静的神态表现的惟妙惟肖。(3)《猜花》课本P38 是辽宁长海的一首民间小调。《猜花》即“对花”。汉族的“对花体”歌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月令体”,以月为序;另一种是“数序体”,以数为序。本曲属于后一类。(4)《茉莉花》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数量也甚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栽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扬州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

二、把握民歌的精髓

(一)教学活动

欣赏4首不同地域的民歌。

(二)歌曲简介

1、《拔根芦柴花》课本P37 流行在江苏北部的“秧田歌”。它由高音区起腔,声调高亢,起伏大,具有山野风格。歌中运用“芦柴花”、“芙蓉”、“牡丹”、“玫瑰”等花名做衬词,借“花”寄兴,不在乎唱的什么,这也是一般歌曲的特征之一。这些花的衬词既美化了歌曲,又显现了淳朴的乡土气息,还隐喻着美好的爱情。

3、《对花》课本P39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为调剂生活,增加村与村之间的友情,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歌酬答的习俗,中秋节时还把船摇至江心,连成“中秋咸水歌擂台”。这首《对花》是广东中山的“咸水歌”。中山咸水歌一般采用男女对歌的形式,歌词为上下句结构,每句字数较自由,同节(山下句)同韵。与北方大多数“对花体”那种欢快热烈的音乐风格相比,它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抒情、柔婉的趣味,这或许与江边的人的生活方式、性格、气质有一定的关系。

(三)你注意到了吗?——中国民歌的主题 “花”

在中国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用法大约有三种:一种是以花喻人,借花表达情爱的,如《茉莉花》和“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一种是歌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的,如各地的一些《对花》;、另有一种是借花起兴,以花为歌唱媒介,而花本身却无特定的含义,如山西北部的“开花调”和《拔根芦柴花》等。

(四)巩固

1、区分民歌不同地域 《拔根芦柴花》 四川 《槐花几时开》 江苏 《猜花》 广东 《对花》 山西

《上去高山望平川》 辽宁 《走西口》 青海

2、是民歌的精髓!

三、探究民歌的今天与未来

(一)教学活动

欣赏三首与民歌有关的歌曲,开拓思路。

(二)思考回答

你觉得民歌应该怎样发展?为民歌规划未来。

四、作业:

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民歌资源是我国民族音乐丰厚的宝藏。请收集一首你喜欢的少数民族民歌,并学唱。

2、你知道这些好听的民歌是哪个民族的吗?(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阅并学习)《阿里郎》 侗族 《赞歌》 朝鲜族 《嘎吉吆》 维吾尔族 《达坂城的姑娘》 藏族 《酒歌》 苗族

《歌唱美丽的家乡》 蒙古族 民歌篇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中国各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使学生喜欢聆听、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1、通过对传统名歌《槐花几时开》、、《上去高山望平川》等的欣赏。让学生能大致分辨出各地民歌的特色,感受并体验其音乐风格;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加民族自豪感;

2、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花田错》等,了解中国民歌的发展。通过对新民歌的欣赏和分析,增加学生弘扬民族音乐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难点】:

通过对民歌的领会和理解,了解中国民歌南北风格差异的原因及分析民族音乐文化特点和发展,从而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热爱民族音乐、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加弘扬民族音乐的责任感。知识链接: 什么是民歌呢?

民歌是人民的歌、民族的歌,是真实反映劳动人民情感、生活的歌曲作品。民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代代积淀与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赋予了音乐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它们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和源泉。

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体裁。

花儿:花儿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少数地方的民歌的简称。音调高亢。“花儿”(亦称少年),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情歌,也叫山歌。“花儿”是青海民歌之魂,每年农历四月至六月,河湟谷地春意盎然,各地别开生面的花儿演唱会也相继开始。“花儿”属于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的一种,流行于中国西北陇中高原。其传唱范围约在贺兰山以南,六盘山以西,岷县以北,日月山以东这一跨越宁夏、甘肃、青海三省区的宽阔地带及新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由于这里是多民族杂居地区,因而“花儿”是回、汉、土、撒拉、东乡、保安以及藏、裕固等民族共同喜爱的民间歌曲。导学过程 1.学案导学

2.欣赏歌曲《花田错》感受其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并回答问题。

3.欣赏两首歌曲江苏《茉莉花》和河北《茉莉花》,并说出两首歌曲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4.欣赏《槐花几时开》 地域:宜宾 体裁:山歌

分析语言特点:四川方言演唱,起承转合的结构,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分析:这首民歌对感情的表达是怎样的?从演唱者的声音上判断这个女孩的性格是怎样性格?

———感情表达含蓄(表面羞涩,内心急切)且女孩子的性格泼辣。歌词:淳朴含蓄、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富于想象,体现了东方人含蓄的特点,反映出南方民歌对爱情的表达比较含蓄的特点。衬词“啥”、“啥子”等体现了四川方言的特点。节奏:节奏自由,富有山歌的特点。旋律:优美流畅,琅琅上口。

讨论:为什么四川民歌是高亢、激越的?

秦岭、淮河以南划分为南方,秦岭、淮河以北划分为北方。

四川是盆地,盆地周围是高原,盆地中央以丘陵地貌为主,盆地内长年雾气弥漫,湿气很大,人们喜欢吃辣椒来排汗,性格就像辣椒一样的火热,待人热情、友好,性格直爽。宜宾平均

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势多变,有高山也有丘陵。长期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的性格。民歌是人民情感的直接反映,四川民歌以高亢激越为主,但也有不少婉转曲折的音乐。四川属于西南方,尽管人们的性格比较泼辣,但是女孩子对感情的表达是含蓄的。

这首民歌体现了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这首民歌中的“花”在这首民歌中的意义:借花喻人。花在民歌中的使用很常见,但意义一般不一样。南方人对情感的表达比较含蓄,那么北方呢?

5、分析《上去高山望平川》 地域:青海 体裁:山歌 花儿 这首民歌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

花儿:花儿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少数地方的民歌的简称。音调高亢。“花儿”(亦称少年),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情歌,也叫山歌。

6、欣赏《川江号子》

感受其中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与劳动生产的关系。拓展探究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山东民歌 作业

一、填空。

1、民歌分为、、三种体裁。

2、“花儿”是一种山歌,流传在、等地。

3、《槐花几时开》的节奏特点是。

二、简答 什么是民歌?

三、通过学习,谈谈民歌的音乐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风格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民歌篇

一、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演唱民歌集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了解民歌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了解民歌的流传与发展现状,并能作总结概述;了解影响民歌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3、了解民歌的基本知识,能感受民歌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风格,并作出简单的表述;

4、熟悉一些民歌主题,大致能分辨出各地、各民族的民歌。了解南北民歌的差异。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特点,从整体上把握民歌特点。难点:学唱民歌过程。

二、预习导学

(一)、相关知识:

1.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通过口耳相传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的结晶。故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

2.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山歌(花儿)(信天游)、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二)、基础训练:

1.民歌是由人民群众_____的,通过_____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的结晶。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民歌的体裁有:_____(农事号子)(船渔号子)、_____(花儿)(信天游)、_____、儿歌、风俗歌等。3.西北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体裁是____和____。

三、导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反馈

(二)、听音乐、谈感受

1.欣赏《槐花几时开》(带领学生用四川方言读出歌词)思考两个问题:

1、歌曲的旋律和我们刚才学的方言有什么联系?

2、歌曲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带领学生用方言学唱《槐花几时开》,引导学生体验歌词的含蓄 学生总结《槐》的风格特点:

歌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欣赏《拔根芦柴花》

找出与之前歌曲的不同之处,打节拍。学生总结风格特点:

歌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比较一下与我们刚才学的那一首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讨论总结并讲解歌曲的演唱方法是采用真假声演唱的。学生总结风格特点: 歌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欣赏《猜花》《对花》

听时注意《猜花》的腔调与东北人个别字带儿话音的方言习惯。这首歌的节奏,曲调怎样?《对花》是哪个地区的? 学生总结风格特点: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引导学生比较南北民歌差异:

南方民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民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发现了吗?以上民歌的内容都与“花”有关。这是我国汉族民歌中运用最普遍的主题之一。

各地的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方式,借助它来认识自然、传授知识、以花比兴,借花喻人。在中国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用法大约有三种:一种是以花喻人,借花表达情爱,如_____和“花儿”令曲_____;一种是歌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如各地的一些_____和_____;另有一种是借花起兴,以花为歌唱的媒介,而花本身无特定的含义。如山西北部的“开花调”和江苏民歌_____等等。6.这节课欣赏了两首山歌,两首小调,你能归结出山歌和小调的特点吗?

四、拓展探究: 1.少数民族民歌 2.民族乐器与民歌

3民歌新唱;欣赏《青藏高原》 民歌篇 教学反思

上完第一节课,我感觉很失落,同学们没有我想象中的激动和踊跃,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全班可以说死气沉沉,不少同学在听到那些地道的民歌后,最多的表现就是感到很好笑,好像民歌这种东西距离他们十万八千里,一点也没有我预想中的教学效果,对于课堂中我所提出来的问题,只有极个别同学做出反应,怎么办?

“怎么办”是我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想得最多次的三个字,这一堂课下来,给我留下了一串长长的反思,学生的接受能力没问题,那么影响他们接受能力的原因是什么?我记得有专家说过:“教材是给你用的,不是给你教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课材的这些民歌年代久远,难道是歌曲的历史时间背景和学生的现代生活产生了距离,给他们的学习和接受造成影响?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的教学方法以及方式就应该改变一下。应该找一种与同学们的生活有密切相关、经常出现在同学们身边、让他们可以轻易接受的教材,跟课本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经过反复的思考,我在教学内容上作了调整,除了选择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之外,我增加了潮汕地区民歌的鉴赏,果然,在课堂上当我问到“什么是潮汕地区的民歌”时,很多同学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说:“是潮剧”、“是英歌”。当我介绍潮汕民歌的形式,并作了示范后,整个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并讨论开了,还有同学自我推荐上来念唱一首儿童民谣:“天顶一丛草,地下两个脑,脑下两支灯,灯下两条龙,龙下一个窟,一尾鲤鱼跳不出”,念完后让同学们猜猜是人的身体哪个部位,整节课被兴奋的同学们推向高潮。通过这节课后,我深刻地领会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强调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而审美情感的获得又主要是从音乐审美愉悦体验中来,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才可能产生审美愉悦。新型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转变学生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教师的角色也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同时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手段。在教学方式上投其所好,只要方法得当,在课堂上往往能以教师的无为而教赢得学生的主动去学,效果会出人意料的好。民乐篇 教学理念:

本课旨在通过引发兴趣——感知——探讨——辩论——改编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

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参与意识,体现新课标“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作音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思想。通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良好的合作

意识,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得到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文化判断力、审美观的提高奠定 基础。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原始狩猎图》、《梅花三弄》《江河水》《火把节之夜》《夜深沉》等民乐作品,培养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器乐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审美能 力。2.通过对民乐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民乐得特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判断力。

3、能背唱出《梅花三弄》的音乐主题。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梅花三弄》、《江河水》、《夜深沉》培养学生对明月的理解能力。

2.通过课堂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创作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音响、图片、影视素材。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案导学

2、播放女子十二乐坊--------学生了解民族乐器。

二、新课展开

1、《原始狩猎图》

(1)介绍骨笛,是我们的祖先用鸟兽的骨骼制作的笛子,用来模仿鸟鸣声。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了16只完整的骨笛,有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之分,距今约有8000多年的历史,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早2000多年,现代音乐家能用此骨笛吹奏《小白菜》。骨笛有竖吹和横吹两种

河南舞阳骨笛(约8000多年)——竖吹 浙江余姚骨笛(约7000多年)——横吹

内蒙红山文化骨笛(约5500年)——竖吹欣赏《原始狩猎图》(2).初听《原始狩猎图》,感受音乐塑造的远古人狩猎的场景(3).乐曲介绍 《原始狩猎图》由钱兆熹作曲,浙江省歌舞剧院民乐队演奏。这是一首用仿制骨笛领奏,乐

队和人声协奏的乐曲。它按今人的思维,模拟了原始人狩猎的情景。(4).师生讨论:远古人是如何狩猎的?

(5).体会狩猎成功后人们的呼声,并分辨骨笛、埙的音色。(学生讨论骨笛的声音特点,用语言表述)(6).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吹奏出这种声音.(钢笔筒等)

2、《梅花三弄》(1)创设情境

方法:从视觉艺术入手(梅、兰、竹、菊图),引导学生踊跃发言。梅花象征坚毅;兰花象征高洁;竹子象征刚直;菊花象征傲岸。(2)、完整欣赏

方法:欣赏前提出相关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欣赏音乐。

问题1:“梅花”主题何时出现? 问题2:“三弄”为何意?(3)师生交流(4)了解古琴和编钟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

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

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

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

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78年,湖北随州一座战国时代(约公

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

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

3、《江河水》丈夫就被抓去做劳役,一去几年不归。可怜的女子决定去千里寻夫,可

在路上遇到回来的人,得知丈夫早已死去,一个弱女子望着逝去的江河水无助而凄惨的 哭泣。

聆听乐曲回答:为什么乐曲给你“悲”的感觉,感受各段旋律节奏和情绪的变化。

4、《夜深沉》京胡曲,乐曲以昆曲《思凡下山》折中《风吹荷叶煞》一曲中的四句歌

腔为基础,经过历代京剧琴师们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曲名出自首句唱词的头上三字。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中,用 它来配合祢衡击鼓和虞姬舞剑等的场面。《夜深沉》曲调由繁至简,在快板段落作了较多发展,其中有大鼓的独奏及鼓与京胡的

竞奏,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优美的表现。京胡:

什么是曲牌?曲牌名呢,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 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什么事,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 韵等。

问题:乐曲能否给你“离”的感觉?

三、拓展探究

1、《火把节之夜》《狮子戏球》

2、如何欣赏和理解曲牌类的音乐?

四、总结

这节课非常简略地概括了新民乐地一些比较突出地特点,想要用一节课的时间要把新民乐的

内涵、表演形式、一一罗列显然不太可能,我们只有深入了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之后,才可

能用一种客观、平和地心态去对待不同形式的新民乐。我们忠心希望新民乐作为一种新的音

乐形式在继承我国优秀音乐传统同时,开拓创新,广泛地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音乐融合,立

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借鉴西方先进的音乐技术。相信新民乐必将成为中国音乐百花园中 的一朵奇葩。民乐篇(2)教学目标:

1、分层次有重点地欣赏7首民族乐曲

2、了解阮、琵琶、京胡、高胡、板胡、扬琴等民族乐器

3、认识和了解潮州弦诗乐、绛州鼓乐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的音乐要素变化及作用,通过鉴赏体验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变化

2、根据音乐的变化,能区分作品段落的布局特点并明了段落布局的用意 教学难点:

1、辨别同族乐器(如胡类)音色上的差异,尽量地能听辨出乐队中都有何种乐器

2、通过欣赏并展开想象,感受各乐曲表达的情感,把握音乐情绪的变化。

一、预习导学:

1、关于火把节的常识: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彝

族、纳西族一般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节期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

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

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

第五篇:高中音乐鉴赏

高中音乐鉴赏 第三十节

祖国颂歌

平山中学

陈姬

一、教学目标

1、聆听《忆秦娥·娄山关》、《祝酒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2、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忆秦娥·娄山关》和《祝酒歌》。2,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列举几篇读过的毛泽东诗词,如《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等。2,播放《忆秦娥·娄山关》的朗诵,请学生讲讲“娄山关”战役的简单过程,教师补充说明:此战虽成功,但长征的战略任务受到挫折,毛泽东的心情不免有几分沉重。3,全体师生齐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朗诵毛泽东诗词,让学生感受毛泽东诗词的独特魅力。4,欣赏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女声独唱。简单介绍作曲家陆祖龙先生。

问:诗词的结构?旋律上采用了我国哪些音乐素材?

5,教师补充说明: “忆秦娥”词牌在结构上由上片和下片组成。曲作者在音乐上也随之而布局。在旋律上,曲作者吸取了我国民族音乐中戏曲与曲艺音乐的素材,以及进行曲的要素进行创作。歌曲的前奏是全曲的概括,长短、强弱错落有致的音调、三连音的号角声与连续附点马蹄声阵阵响起,一下子把我们的听觉视野引入紧张的战斗场景之中。上片描写的是大军过娄山关的情景,下片描写的是大军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6,对比欣赏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合唱版本。

问:同一作品的独唱与合唱不同演唱形式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回答:独唱表现的较为细腻、清晰;而合唱的表现气势、音色丰满都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同一歌曲不同演唱形式的听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7,在十六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讲到了艺术歌曲,它源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特点是歌词常用著名诗歌,着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揭示,曲调与歌词紧密配合,伴奏不只是作和声的衬托,而常在渲染意境和刻画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回顾歌曲《魔王》,教师弹奏前奏部分,让学生了解艺术歌曲的伴奏音乐在歌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问:判断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体裁(艺术歌曲)。

8,新中国建立后,一种通俗易懂、易传唱的群众歌曲也大量地出现。如《歌唱祖国》(教师弹伴奏,学生哼唱第一部分),这种群众歌曲的曲调以雄壮豪迈者居多,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的《祝酒歌》。9,听赏歌曲《祝酒歌》。

简单介绍曲作家——施光南,并列举他的部分作品。如《希望的田野上》等。问:歌曲的音乐情绪?从歌词中寻找当时创作歌曲的社会背景(粉碎“四人帮”)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从歌曲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欣赏歌曲的能力。10,学生学唱《祝酒歌》的部分段落。

11,小结:今天我们各欣赏了一首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但从歌曲的本身来说,并无截然不同的明显界限。一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歌曲音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而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一起。

12,布置作业:完成“拓展与探究”第五题。13,下课。

下载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影视音乐说课稿(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影视音乐说课稿(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出水芙蓉》中影视音乐鉴赏(本站推荐)

    《出水芙蓉》中影视音乐鉴赏 摘要:《出水芙蓉》作为一部十分成功的影片,不仅有滑稽的故事情节,精彩的配乐更是它的一大亮点。影片中恰当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名曲加以改编,然后巧妙......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一:音乐说课稿模板(精华版) 《说课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这是一篇歌......

    高中音乐说课稿

    高中音乐说课稿 高中音乐说课稿1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上去高山望平川》,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

    高中音乐说课稿

    高中音乐说课稿《非洲歌舞音乐》(带教案) 一、说大纲 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洲音乐》,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

    高中音乐说课稿

    第一单元 音乐与人生 一,说教材 1,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

    高中音乐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鉴赏测试题

    高中音乐鉴赏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草原放牧》是《草原小姐妹》的第一部分。 A. 二胡独奏曲 B.琵琶协奏曲 C.交响曲2、俄国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 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学会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