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CAD 说课
《建筑CAD制图》说课课程设置1111教学内容2222教学设计3333特色与创新教学组织与实施44445555问题与对策6666一课程设置课程性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学期: 第三学期总学时: 72学时学分3分基本素养学习领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人文英华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语言体育高等数学建筑力学与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职业素养学习领域职业技能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建筑材料检测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构造建筑CAD制图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水电安装工程工程建设监理建筑资料管理智能楼宇工程建筑法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张久三男本科教授是课程顾问马晓莉女本科副教授是负责人、主讲王秋菊女本科助教是主讲童伟伟男研究生助教是主讲目前担任本课程的专职教师有3名1名来自企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名来自建筑设计院为工程师1名为本专业毕业研究生。
职业教育理念办学定位职业岗位群就业为导向高技能人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施工员、预算员等懂设计、能施工、会管理高技能人才CAD技能是这些工程一线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如设计变更、技术交底、竣工图绘制、软件算量培养学生运用CAD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掌握CAD基础知识基本绘图命令和图形编辑命令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顺应行业的需要而开设前导课程前导课程《建筑构造》《建筑制图与识图》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具备具备手绘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子情境三手绘子情境二手绘子情境一手绘子情境四手绘建筑制图与识图情境三CAD情境二CAD绘情境一CAD绘情境四CAD绘建筑CAD制图教学内容选取是《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延续编号学习情境子情境学时1绘制建筑平面图1.1练习绘图的基本命令41.2设置绘图环境41.3绘制定位轴线、墙线41.4绘制门窗、阳台、楼梯41.5尺寸标注及文字标注21.6图形输出及打印22绘制建筑立面图2.1设置绘图环境22.2绘制轴线、轮廓线42.3绘制门窗洞口82.4尺寸标注及文字标注23绘制建筑剖面图3.1设置绘图环境23.2绘制剖面轴线、墙线23.3绘制剖面楼板及门窗43.4 绘制剖面楼梯43.5尺寸标注及文字标注24绘制建筑详图4.1绘制楼梯详图64.2绘制墙体详图4特点一版本更新快特点二内容容量大教学内容选取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岗位针对性、行业适应性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建筑剖面图绘制建筑剖面图绘制建筑立面图绘制建筑立面图绘制建筑平面图绘制建筑平面图绘制建筑详图绘制建筑详图绘制课程特色超越教材效果情境三情境二情境一情境四老师演示学生上机教学方法学习情境能运用CAD软件绘制施工图以项目为载体行动导向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实现了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由知识到能力的递进式教学。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CAD命令讲解能力转化综合运用阶段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整合CAD基础知识合理分配每堂课讲解和练习的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知识实现教学做一体要求学生完成一套完整施工图的绘制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将基础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学生掌握CAD的基本操作后进行其他建筑软件的简单介绍做到与行业的衔接创设属于自己的快捷命令课程特色创建属于自己特有的绘图方法发挥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通过提问分析“发现式”教学。
教学方法结合实际工程设置教学项目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全程机房上课融“教、学、做”一体教学做任务驱动启发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让一些掌握较好的同学帮助掌握较慢的同学在上机练习的时候发现问题所在进行单独辅导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情境一建筑平面图的绘制导入导入多媒体看图分析图纸完成任务共需5个步骤。
1、设置绘图环境
2、绘制定位轴线、墙线
3、绘制门窗、阳台、楼梯
4、尺寸标注文字标注
5、打印输出能过图纸分析激发兴趣讲解针对每一个步骤进行示范讲解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练习学生完成练习、现场辅导理实一体化教学强化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讲解不好完成的或者有多种方法完成的典型问题分组讨论讨论结果由学生上台展示小组讨论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平面图绘制的步骤及方法。
现场师生动导入图纸分析图纸任务驱动法启发引导法建筑平面图的绘制导入建筑平面图的绘制讲解、练习任务源于实际工程实施过程基于工作过程
1、设置绘图环境
2、绘制定位轴线墙线
3、绘制门窗楼梯
4、尺寸标注文字标注学生练习现场辅导。
理实一体化教学针对每一个步骤示范教学
5、打印输出建筑平面图的绘制强化、小结小组讨论法选择最便捷的绘图方法课程考核技能成果评价表项目技能技能达标项目参考分值计分备注评分依据操作技能正确识图建筑平面图10分理解平面图的形成10分正确识读平面图正确设置绘图环境10分正确绘制定位轴线墙线10分正确绘制门窗楼梯10分正确尺寸标注文字标注10分正确打印输出10分综合能力遇到问题积极面对10分与小组成员沟通、合作10分细致的工作态度10分学生作品集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社会评价毕业生跟踪调研社会专家评价学生具有建筑CAD制图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胜任一线的工作岗位具有良好的素质修改快捷键培养学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绘图方法。
超越教材直接以实际工程图纸做教学素材。
一门技能课程学生学得快也忘得快。
第二篇:cad说课
Auto CAD评价课教案 二维绘图之圆和圆弧
一、教学目的:任何的图形都可以看作是由直线、圆、圆弧等基本的图形所组成的,在Auto CAD中绘图也是如此,掌握这些基本图元的绘制方法是学习Auto CAD的基础,本节我们学习圆和圆弧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圆和圆弧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圆弧的连续绘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依次复习
1、绘制工具栏
2、直线的绘制方法
1>坐标法:点与点的坐标确定一直线
2>距离法:确定直线的长短,画出直线,但要注意方向 3>角度法:确定与X轴正向,画出直线,但要注意方向
引入新课
好了,这是直线的画线,但除了直线,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圆或弧线,那么,这些又应该怎样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显示法)
第二节
圆和圆弧
一、圆(6种方法)
1、命令
CIRCLE(C)
菜单:“绘图”|“圆”
圆标:“绘制”工具栏
2、功能:画图
3、格式
(如屏幕所示)
4、实例
[例2.2]下面以绘制图2.6所示,图形为例说明用不同画圆方法的绘图过程(图略)1>画A圆
圆心→直径
过程(略)
(显示打开菜单)
(显示所在位置,解释图标工具的形状)
(在命令行输入命令,解释每个选项的作用,试画一个圆)
(每种方法,各显示一次,用对比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直径确定大小)
2>画B圆
三点法 过程(略)
3>画C圆 2点法
过程(略)
4>画D圆
相切
相切
半径 过程(略)
5>画E圆 三个切点 过程(略)
(通过圆上所任意三点确定圆)
(通过圆上直径的两个端点确定圆)
通过和其他圆的切点确定位置,半径确定大小,既可以是相外切,也可以内切,但要注意半径和相约值相符,否则不能画圆
通过和其他三个相切而得到圆,注意要用_3P确定命令,类似三点画圆,但一定要是切点
小结:这是画圆的不同方法,其中圆心→直径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但有时根据不同的需要,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作图时快捷,准确。那么要画圆的一部分,例如半圆,用以上的方法行吗?
(暂时停盾数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答案当然是不行的,其实圆的一部分,实际就是圆弧画圆弧有它自己的命令和方法。
二、圆弧
1、命令
ARC(A)
菜单“绘图”→圆弧
图标:“绘制”工具栏
2、功能:画圆弧
3、格式
(如屏幕所示)
4、实例(图略)
[例2.3]下面的例子是不同方位的圆弧组成的梅画图案各段圆弧也使用了不同的参数给定方式。
1>画P1点
步骤(略)
2>画P2点
步骤(略),(显示打开菜单)
(显示所在位置,解释图标工具的形状)
(在命令行输入命令,解释每个选项的作用,试画一个圆弧)
这是第一段弧的起点
这是第一段弧的终点
用了起点、终点、半径确定弧A
3>画P3点
步骤(略)
4>画P4点
步骤(略)画弧C
5>画P5点
步骤(略)
6>连结弧E 步骤(略)
完成
通过距离<角度确点P3点再过圆心角,确定弧B的大小
方法同上面,要注意方向
用弦长决定圆弧的大小,即连接圆弧端点的直线距离确定弧D的大小
连结P5→P1点
小结,这是画弧的方法和步骤,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圆弧除了连结圆弧,还可以连结直线。或其他图形例如我们每天踏进校门就看到的跑道,就是直线加圆弧组成的,这些简单的图形叠加在一起就变成了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复杂图案,希望下课后同学们能多练,多想,多尝试,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教学效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基本能够理解AUTOCAD中圆和圆弧工具的运用,而且还理解到各种不同方法的区别,能够在制图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基本可以完成圆弧和圆弧的连接,圆弧和直线的连接,制作一些简单的图形,但还不够熟练,需要多加练习。教学的已经达到。
第三篇:CAD说课教案
陈列,镜像对象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陈列,镜像对象,这是《AutoCAD中文版机械制图》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AutoCAD中文版机械制图》这门课是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所以在授课中要准确地把握它在各学科中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以及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现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首先来看教学分析,它共有4个部分:
一、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所讲的内容属于第四版《机械基础》中第七章的第3节。
整个第七章讲的是平面连杆机构,它作为常用机构中应用最广的一类为学习其他机构提供了分析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改造各类机械的理论基础。
而该章的第3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一共阐述了三大问题: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和曲柄存在的条件。本次说课中只对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两个问题进行讲解,这一部分内容含概的知识点多,理论性较强,是前两节内容的深化和提升,又是后面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基础和铺垫,并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所以这部分内容是第七章乃至整本书的重点。
2、学情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曲柄摇杆机构的组成,以及曲柄或摇杆为主动件的运动关系,而且也有一定的力学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又正处于叛逆心理较重的青春期。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几组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陈列和镜像对象的方法
(2)明确
(3)掌握行程速比系数和极位夹角的概念
能力目标:(是利用本节所学知识点加以拓展)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的积极性
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急回特性和死点的产生条件,产生条件对于指导实践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强化、突出;
教学难点为急回和死点产生原因,产生原因的推导相对学生的基础而言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问题诱导方式分步进行化解。
二、教法设计
到这里对于教材的分析就结束了,但教材只是教学的素材,是一种思路,我们必须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想办法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那么授课中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就尤其重要。在本节内容的讲授中,根据这一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主要采用启发诱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方法,配合以模型感受、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性,使教学更直观、形象。
三、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教,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让学生听懂、学会,还要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不能让学生离开老师这根拐棍就不会走路了,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在本节内容的讲授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形成主动探究和协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用时3分钟)
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3个问题,分别复习了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分类、三种类型的运动特点,以及曲柄存在的条件。三种基本类型的运动过程一定再演示一遍,加深学生的印象,一方面因为这是上次课的重点,另外它还是今天新课内容的铺垫。
2、导入新课(用时2分钟)
在这里我会先播放一个短片,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看,“影片中刨刀的往复运动速度是否相同?”学生很快可以看出,刨刀的运动速度不一样,当它进行切削加工时速度较慢,而不做功的回程速度较快,这时我会告诉学生刨刀的这种运动特性称为急回特性。那么这急回特性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它在生产中又有什么意义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课。
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和设定任务进行开篇,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探索研究环节。
3、探索研究(用时36分钟)
新课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找出急回产生的原因,这是本节中的第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把它的探究过程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演示曲柄摇杆机构,提出问题。学生根据前面的复习内容,结合图片演示不难看出,曲柄做等速回转时,会使从动的摇杆获得变速摆动,也就是它的空回行程比工作行程速度要快,从而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存在有急回特性。
第二步:继续演示机构,提出共线的问题。学生很快会发现在曲柄回转这一周的过程中会和连杆出现两次共线,而且两者共线时,摇杆刚好处于一左一右两个极限位置,这时我会给出极位夹角的概念,并在图中明确的表示出来,这个重点概念的给出为后面的推导做好了铺垫。
第三步:通过分别分析摇杆的工作行程和空回行程,师生共同填表,采集相关数据。
在这个步骤中我会采用提问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答案以提高其兴趣。
第四步:根据表格数据和图例,推导出急回产生的原因。
在这里我会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时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学生都要抢着说出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可能不一定相同我会根据情况做适当的引导,最终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以上四步,把难点进行了分解,使整个推导过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使学生轻松掌握了所学知识。接下来的问题是要根据急回产生的原因总结出急回产生的条件,为了突出、强化这个重点,在这里我会引入行程速比系数的概念,这个重点概念的给出使得急回产生条件浅显易得且便于记忆,你看只要k>1则表示空回行程速度高于工作行程速度,机构有急回;当k=1时,则表示两行程速度相同,机构无急回,非常简便。接着引导学生结合前面表格数据自行导出k值与极位夹角θ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得到θ角与急回产生条件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演示牛头刨床和插齿机的主运动,让学生找出急回特性在生产中的实际意义。经过前面一系列的分析,结合图片演示,学生不难发现刀具不做功的空回行程速度较快,那所用时间就短,缩短了非工作时间,一定会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很快的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善观察、懂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
到这里关于急回特性的探索研究就结束了,新课中第二个问题死点位置的导入也需要设置一个情境。在这里我会给学生观看缝纫机踏板机构的工作过程,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对踏板机构操作不够熟练常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很快会给出我答案:那就是踏板很容易卡死不能动或出现飞轮的倒转,这时我会告诉学生,踏板被卡死不动的这个位置在机械中称为死点位置,从而引入对该问题的探究。死点产生的原因是本节中的第二个难点,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化解。
首先结合踏板机构提出问题:“这踏板机构属于我们学过的哪种基本类型”由于前面有相关的复习,学生立刻会想到它是以摇杆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
第二步,根据曲柄摇杆机构继续提出问题:曲柄被摇杆带动回转一周过程中会被卡几次?这被卡住的死点位置又有什么特殊性?在这里我一方面演示机构的运动,一方面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几个曲柄摇杆机构的简易模型,让学生分组分别感受一下它的实际运动情况,你别看这模型简单,但它比图片演示感受更加真切。学生很快可以得到曲柄回转一周会被卡两次,而这两个位置刚好是曲柄和连杆的共线位置,那为什么在共线位就会被卡死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三步,学生分组讨论。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力学知识,这时进行分组讨论,能锻炼他们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当然在讨论时我会根据情况作适当的引导,要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力学问题。经过讨论、分析和对模型的感受,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再根据死点产生的原因定义出死点位置的概念。有了以上的分析死点产生的条件就显而易见了:当摇杆为主动件,只要曲柄和连杆共线,从动曲柄所受力矩为零,无论驱动力矩有多大都不会推动曲柄回转而出现死点。
最后还要明确死点在实践中的应用。一提到应用,学生一般都会想到死点的出现会使机构不能正常运转需要克服,这时我会引导学生从死点产生的原因出发并结合踏板机构和机车车轮的实例找出三种克服的办法。其实死点还有它有用的一面,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往往想不到,在这里我会给出飞机起落架和钻床夹紧机构两个实例,通过对这两组图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死点在实践中有益的一面。通过对死点有害、有益两方面得分析,引导学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到这里教学过程的探究环节全部结束,进而根据课堂板书内容进行总结提炼。
4、总结提炼(用时2分钟)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一版就是我的板书设计,其中右下角这一块就是进行的总结提炼,把教学重点以条款的形式列出,对比鲜明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5、布置作业(用时1分钟)
通过课后习题的方式进一步强化重点
6、拓展延伸(用时1分钟)
在这里我设置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除了今天学到的曲柄摇杆机构,另外两种基本类型是否也存在有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这样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知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到此教学过程的6个环节就完成了,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我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以问题驱动为主线,在各个环节中不断的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并适时的进行点拨诱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建筑cad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CAD)赛项规程
一、竞赛名称
“中望杯”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CAD)
二、竞赛目的
促进参赛选手更好地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建筑制图的技术标准,引导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促进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人才CAD技能的培养,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
引导中职院校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能力本位,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使参赛选手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促进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参赛选手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促进职业院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素质。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竞赛分选拔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选拔赛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教育部有关技能竞赛文件精神自行组织。
决赛每省市限报3名参赛选手,兼参加团体赛和个人赛。每个参赛单位限报1名指导教师。团体赛和个人赛分时段进行。
(二)竞赛内容
建筑CAD技能竞赛要求参赛选手能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处理土建技术图纸绘制的各类问题。考核选手掌握一定难度的工程识图的能力和绘图方法技巧;参赛选手应对软件环境、图形发布等工作要有一定的了解。1.计算机绘图技能
图形绘制、编辑、标注等各种计算机制图工具和方法。2.建筑工程制图技术
绘制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建筑图样。3.图样画法
使用计算机绘制正投影视图和轴测图。
四、竞赛规则
1.赛场提供计算机,并安装“中望CAD2012教育版”正版软件。参赛选手不可自带任何技术资料、工具书、笔记本电脑、通讯工具、摄像工具以及其他即插即用的硬件设备,如经发现,立即取消选手比赛资格。2.所有计算机设备USB接口均已贴封条,参赛选手不得撕毁封条,如经发现,立即取消选手比赛资格。3.参赛选手统一着装,提前15分钟到场。参赛选手迟到15分钟以上,则不允许再进入赛场,按弃权处置。比赛开始后,半小时内选手不得退场。
4.参赛选手的比赛赛位采用现场抽签的方式确定。
5.参赛选手按照规定时间进入比赛场地,有10分钟时间供选手检查计算机设备及软件设备工作状态,根据统一指令开始比赛。
6.参赛选手必须带齐两证(身份证、参赛选手证),并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印制的相应证件,缺一者不准参加比赛。
7.赛题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比赛指定任务。
8.比赛需连续进行,比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终止比赛。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比赛纪律,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比赛过程中出现设备问题(如计算机死机、软件问题),由裁判长和软硬件厂商技术人员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并现场记录予以加时。
9.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如遇问题需举手向裁判员提问,选手之间不得互相询问,否则按作弊处理。10.进行团体赛时,指导教师在比赛时间内有一次指导参赛队员的机会。每支参赛队的选手均可选择在适当的时间、由1名选手到比赛指定区域接受本队指导教师指导,选手接受指导的时间计算在比赛总时间内。11.为防止因计算机故障产生的数据丢失,请参赛选手随时、及时按要求保存图纸文件。
12.饮水、上厕所均计在比赛时间之内。除正常饮水外,其他一切与比赛无关的活动均需示意当值裁判,经裁判允许后方可进行。
13.比赛结束前10分钟,裁判长提醒比赛即将结束。比赛结束后,选手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和计算工作,保存结果需经过检验,并与裁判员共同签字确认后,选手方可离开赛场,试卷不得带出赛场。
14.参赛选手须按照任务书要求及程序提交竞赛结果,所有电子文件均不可做标记,一经发现做零分处理,并对参赛队整体成绩做相应的扣分处理。
五、评分方式与奖项设定
(一)评分方式
各参赛队、参赛选手提交的比赛结果,即所绘制图形及其电子文件,经裁判员确认后通过网络提交;根据评分标准评分。
1.图形绘制质量评价包括工程图形的规范性、制图要求的符合程度、视图的正确性、图形尺寸的精确性、文件格式等方面。
2.完成数量包括完成题目数和各题目完成度等方面。3.竞赛名次按照得分高低排序。
(二)奖项设定
竞赛设参赛选手个人奖,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获得一等奖的个人赛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六、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将不予受理。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
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申诉人不满意赛项仲裁工作组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
(二)仲裁
大赛采用两级仲裁机制。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CAD)赛项技术规范
一、竞赛概述
参赛选手根据给定比赛任务,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的要求,在统一的“中望CAD2012教育版”软件平台上完成指定的计算机辅助建筑制图及相关工作任务。
比赛时间:团体赛为连续2个小时,个人赛为连续4个小时,团体赛和个人赛分时段进行。
二、竞赛要求 1.技能要求(1)基本投影能力
参赛选手应掌握正投影理论;掌握各种几何要素及其相对位置关系的投影特性;掌握几何形体的三视图绘制等投影知识。(2)规范制图能力
参赛选手能正确识读建筑工程技术图纸,通过设置合理的绘图环境、布局和打印样式等实现国家制图标准规定的图幅、图线、比例、字体、尺寸标注样式等要求,形成优质规范的计算机绘图文件。(3)精确制图能力
参赛选手能熟练掌握各种精确制图的技巧,准确完成建筑工程图形的绘制;能够利用软件获取图形对象的准确数据,如长度、面积等;能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制图的特色和优势。(4)高效制图能力
参赛选手能熟练掌握各种命令、工具和选项设置来提高绘图效率。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中等复杂程度的技术图纸,并了解图形样板、设计中心等高级技巧。(5)打印图纸能力
参赛选手能熟练地输入或输出兼容格式的图形对象,并能按要求进行图形整合编辑;能设置打印设备及参数以输出符合制图标准要求的电子文件或纸质文本。(6)协同工作能力
参赛选手能用协同设计的工作方式,建立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在工作中贯彻和实施CAD标准。熟悉CAD图形、数据资源的共享及应用。(7)拓展工作能力
参赛选手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掌握计算机制图文件命名原则和方法,组织和管理计算机制图文件夹;能使用操作系统软件和办公应用软件,能安装独立软件插件或专业绘图模块,快速绘制建筑图样。2.竞赛知识范围
掌握建筑类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参赛选手应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开阔的视野,对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1)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参赛选手应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 ①投影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各类视图的绘制方法。
②建筑制图标准,如图线、比例、图例、字体、图样画法、定位轴线、尺寸标注、图幅等。③建筑工程图纸的组成和表示方法,正确识读建筑专业技术图纸。④建筑构造基础知识。(2)计算机辅助制图知识
参赛选手应会选择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掌握使用软件的基本知识,包括: ①计算机辅助制图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②绘图环境的设置,图层、样式、模型与布局等知识 ③精确绘图的相关知识 ④图形信息管理与查询
⑤图形对象的输出、使用,如图块、图形输入与输出等知识(3)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①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安装与一般问题处理 ②输出设备的概念和使用
③其他常用软件的使用,如文本编辑软件。3.竞赛标准(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2)《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
三、竞赛场地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机房
四、竞赛技术平台 1.应用软件
“中望CAD2012教育版”正版软件 2.计算机
型号:戴尔 OPTIPLEX 780台式电脑 CPU:Intel 酷睿2四核 Q8400 内存:4G 硬盘:500G 显卡:独立显卡
显示器:19寸液晶显示器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文字输入提供:五笔、拼音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CAD)赛项须知
总则
为贯彻“公开、公正、公平”的竞赛原则,保证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望杯”建筑CAD竞赛项目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赛项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规定地区的院校名称,不接受跨校组队报名。
2.参赛队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筹备过程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若有参赛队员缺席,则视为自动放弃竞赛团体名次排名。
3.参赛队对大赛组委会以后发布的所有文件都要仔细阅读,确切了解大赛时间安排、评判细节等,以保证顺利参加大赛。
4.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竞赛及相关活动。5.参赛队将通过抽签决定比赛场地和比赛顺序。
6.对于本规则没有规定的行为,裁判组有权做出裁决。在有争议的情况下,仲裁工作组的裁决是最终裁决,任何媒体资料都不做参考。
7.本竞赛项目的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二、领队和指导老师须知
1.做好赛前抽签工作,确认比赛出场顺序,协助大赛承办方组织好本单位比赛选手的各项赛事相关事宜。2.做好本单位比赛选手的业务辅导、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工作,对参赛选手及比赛过程报以平和、包容的心态;共同维护竞赛秩序。
3.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尊重和支持裁判工作,不随意进入比赛现场及其他禁止入内的区域,确保比赛进程的公平、公正、顺畅、高效。
4.当本单位参赛选手对比赛进程中出现异常或疑问,应及时了解情况,客观做出判断,并做好选手的安抚工作,经内部进行协商,认为有必要时可在规定时限内向赛项仲裁工作组反映情况或提出书面仲裁申请。5.团体赛每队限派1名指导教师按照规定时间进入比赛场地,在规定指导区域就座。该指导教师必须带齐两证(身份证、指导教师证),并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印制的相应证件,缺一者不准进入。
三、比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报到后,凭身份证领取参赛证,并核实选手参赛资格。参赛证为选手参赛的凭据。参赛选手一经确认,中途不得任意更换,否则以作弊论处,其所在参赛队不得参与团体奖项的排名,其个人不得参与个人名次排名。
2.参赛选手应持参赛有效证件,按竞赛顺序、项目场次和竞赛时间,提前30分钟到各考核项目指定地点接受检录、抽签决定竞赛工位号、机位号等。
3.检录后的选手,应在工作人员的引进下,提前15分钟到达竞赛现场,从竞赛计时开始,选手未到即取消该项目的参赛资格。
4.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应佩戴参赛证,并根据竞赛项目要求统一着装,做到衣着整洁,符合安全生产及竞赛要求。
5.比赛需连续进行,比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终止比赛。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竞赛纪律,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比赛过程中出现设备问题(如计算机死机、软件问题),由裁判长和软、硬件厂商技术人员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并现场记录予以加时。
6.为防止因计算机故障产生的数据丢失,请参赛选手随时、及时按要求保存图纸文件。
7.参赛选手应认真阅读各项目竞赛操作须知,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按竞赛规则、项目与赛场要求进行竞赛,不得携带任何书面或电子资料、U盘、手机等电子或通讯设备进入赛场,不得有任何舞弊行为,否则视情节轻重执行赛场纪律。
8.竞赛期间,竞赛选手应服从裁判评判,若对裁判评分产生异议,不得与裁判争执、顶撞,但可于规定时限内由领队向赛项仲裁工作组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赛项仲裁工作委员会调查核实并处理。
9.参加技能操作竞赛的选手如提前完成作业,选手应在指定的区域等待,经裁判同意方可离开考场。10.竞赛过程中如因竞赛设备或检测仪器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裁判,不得私自处理,否则取消本场次比赛资格。
11.比赛时,替补队员不得进入比赛现场参与比赛。
四、赛场管理须知
1.竞赛现场设现场裁判组,负责监督检查参赛队安全有序竞赛。如遇疑问或争议,须请示裁判长,裁判长的决定为现场最终裁定。
2.裁判工作实行回避制度。有组队参加竞赛的院校,其教师不得参加裁判工作。
3.参赛队进入赛场,裁判员及赛场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审查允许带入赛场的物品,经审查后如发现不允许带入赛场的物品,交由参赛队随行人员保管,赛场不提供保管服务。
4.竞赛期间,未经赛项执委会允许,竞赛工作人员与裁判等任何相关人员均不得泄露或提供竞赛选手的个人信息、登录密码和竞赛情况。
5.竞赛成绩单及有关资料的管理,实行交接责任制。所有竞赛项目的各场次、工位以及选手竞赛成绩,由各项目裁判长汇集、计算、签字后,直接交给成绩登记统计负责人,双方签字办理交接手续。6.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参赛队,经裁判组裁定后取消其比赛资格:
(1)不服从裁判、工作人员、扰乱赛场秩序、干扰其他参赛队比赛情况,裁判组应提出警告。累计警告2次或情节特别严重,造成竞赛中止的,经裁判长裁定后中止比赛,并取消参赛资格和竞赛成绩。(2)竞赛过程中,产生重大安全事故、或有产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经裁判员提示无效的,裁判员可停止其比赛,并取消参赛资格和竞赛成绩。
(3)竞赛过程中,出现赛项规程所规定的取消比赛资格的行为,裁判员可停止其比赛,并取消参赛资格和竞赛成绩。
第五篇:建筑施工组织说课讲稿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说课讲稿
一. 课程性质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是高职高专建筑类各专业的专业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计算较多,图表复杂,联系实际较密切。设立本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等具备独立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管理和有关基本知识。并使其掌握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基本方法,步骤,依据等内容。
二. 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2.1课程定位
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授课计划,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建筑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两个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2.2课程目标
《建筑施工组织》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编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编制技术标书的能力。为胜任土建施工员、资料员、建筑工程招投标等生产与管理岗位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统筹安排的工作方法、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三. 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
3.1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我们在精选经典的教学内容基础上,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知识模块如下:
具体知识模块表格
对应课知识模块
时
课程概述 2 施工准备 4 流水施工进度计划 8 网络计度计划 16 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8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实践教学)30
3.2课程教学思想
①本课程在内容组织与安排上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施工组织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载体确定主题学习模块,将教学内容按照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与进度进行序化。
②通过设置相应的学习学习情景,先教学生会做,然再教学生懂知应付,并引入相关的现行标准进行对照,真正做到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现操作知识与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度融合。
3.3教材选用
建筑施工组织,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张云英,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四.教学改革探索
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学内容整合,增加实践教学。即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一周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综合运用本课程知识,强化理论教学成果,同时也切合课程培养目标。(2)构建项目化课程设计,融汇贯通专业知识。我们的探索与实践是,利用同一套图纸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进行专项施工方案设计、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进行计量与计价的课程设计,然后让学生在前面的实践成果基础上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把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放置到专业框架的大背景下,无疑提升了实践教学的内涵,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系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会更强。(3)引进教学软件,实现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的零距离。软件在建设工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针对本课程特点,在实践教学中决定增加进度计划绘制软件培训。该专业教学团队现已由建筑工程分院组织进行软件的师资培训,通过这种学校课堂与工程实际的接轨式教学,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教材选用与建设。选用针对性、应用性、适用性较好的教材。
五.教学方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因人施教,我们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启发式教学。根据课程内容教师提出实际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和归纳;反之引导学生提出可能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思考、分析、论证和解惑,调动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2)应用软件操作。学院引进软件,组织学生上机操作,学习工程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的计算机辅助技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3)案例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实际的案例资料,如义乌市宽带中心办公楼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4)现场教学。为了解决课堂难点问题,将学生带到施工现场,请现场技术人员讲解,如在介绍施工平面图设计时,在现场请专家结合施工现场介绍场地规划,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5)实践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生针对教师给定的标准化的模拟工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使学生初步具备编制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文件的能力,内容包括:编制说明、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计划、施工平面图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六.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课程组非常重视教学手段的摸索,强调其先进性与科学性,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实行资源共享。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和分析每次课的重难点,探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教学方法,探讨实训组织与指导方法,发挥团队中各人的优势,编制完善的电子教案、习题集与实训任务指导书,实行资源共享,促进新老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课程组的所有老师都坚持不定期的相互听课,特别是经常听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的课,相互提出意见,从而不断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水平。课堂教学中重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结合实际工程的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方法,向学生推荐类似的课程国内外相关网站,并提供学习该课程的系列参考书目,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广泛收集有关教学资料和课程最新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
七、考核方式
考试形式:采用笔试、平时习题等方式。
成绩评定:笔试(70%)+平时习题(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