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培养神童还是揠苗助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培养神童还是揠苗助长?
近年来,许多地方的幼儿教育越来越多地引入小学的主干课程资源、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渗透小学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和较大范围上,使得幼儿园变成为小学校,幼儿成了小学生,幼儿保教变成了小学教学,幼儿教育变成小学教育。这一奇特的教育现象,即通常称为幼儿教育小学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能培养出神童吗?
众多家长希望孩子快快成才的心理,促使将心中希翼转嫁到孩子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上面来。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口号鼓动下,促使众多的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选择有开展英语、奥数、珠脑心算、拼音、写字等学习内容的幼儿园;选择能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的幼儿园;特别喜欢能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
5、6岁教授写汉字,背诵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的幼儿园。这些都是家长优先选择的幼儿园对象。他们误认为孩子的潜力大得很,只要早教就早会,就能培养神童来!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输,不能等,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经过训练的孩子,知识和技能大大超过了没有训练的孩子,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
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结果,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人感觉到孩子们个个像被激素催熟的果子,提早开花,结果。
催熟是令人担忧的,这样的“神童”,发展优势究竟能持续多久?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劲?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与揠苗助长无异? 据教育进展国际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却倒数第五。
美国多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而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2000之众列为冠军,多出亚军印度1倍;美国专家评论,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但是想像力却大大缺乏。科学研究表明,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至少有拔苗助长三大弊端:
(1)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训练,迫使孩子付出的努力大,牺牲了孩子个性多方面发展机会。据统计,中国孩子在学校是307分钟,而外国孩子仅217分钟;中国孩子在家里是4个多小时,而外国孩子不到1小时,可以说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特强,是以牺牲其它方面的发展为代价而换取的。
(2)过于超前的催熟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有些知识技能在孩子长大以后,成熟到一定程度,学习是轻而易举的事。相反过早刻意加速发展,不恰当的拔高使孩子过早成熟,以幼儿的方式来塑造婴儿,以小学生的要求来规范幼儿,使发展的前一个阶段没有获得充实就产生跳跃,这种效应难以长久。因为科学证明,许多行为只有经过一定的重复和积累,才能稳定在心理结构中。刻意加速发展,势必会导致基础不稳固,这一脆弱基础,对以后长远发展没有足够的支持力,这种发展是没有后劲的,许多后来者居上的事实作了证明。
(3)训练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运用强制性方法对孩子造成永久的伤害。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必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结果我们的“教”让孩子变得被动,让孩子变得“厌学”。所以,当人们为这催熟训练教育成果而欣喜得意之时,是否真的想到:孩子的认知发展,竟然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竟然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
幼儿,是天真无瑕的;玩耍,就是孩子的天性;儿童,让世界更精彩。孩子们心中的好多个为什么?成人世界又何必硬塞给儿童一些成人的答案呢?一扇窄窄的所谓知识殿堂之门打开了,而另一扇洋溢着童话色彩的门却悄悄关上了。结果有些孩子还未进入小学,眼睛就近视;竟然有不少孩子不堪学业重负,产生厌学情绪……
三、啥样的土壤催生,幼儿教育小学化?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家长越来越意识到童年期的知识学习和素质发展对于孩子未来生存的重要性。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将本应日后接受的学业,过早地转嫁到幼儿时期。诸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高考状元要从娃娃抓起”等各式各样舆论媒体的鼓噪下,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里就开始了小学的学习。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识得很多字,背得很多古诗,讲几句英语时,在羡慕之余,把心中这股攀比之气便使到了孩子身上,本来呀呀学语的孩子,不懂母语的时候,却要先学英语,先背唐诗宋词!申报入园的小孩越来越多,考级便成为不少幼儿园筛选的工具,要求带孩子前来报名的家长出示孩子的考级证书,以方便择优录取。面对入园难,入名园更难的困境,社会上各类幼儿培训机构风生水起。三四岁的孩子就上起了各类辅导班和培训课,五六岁就要参加等级考试。身处巨大压力下的幼童们“被培训”“被遴选”早成为常态。
孩子成长的路,不是按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延伸,而是由社会和家长预先铺设好的轨道。这样读、写、算之类的小学化课程及其技能训练,挤占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势必压抑孩子快乐的成长,能不步履蹒跚、跌倒爬走。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家长希望孩子提前掌握下一阶段的知识,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幼儿教育一开始套上了应试教育枷锁,产生扭曲。
许多幼儿园为了适应市场,迎合家长错误需求,便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引导下,家长揠苗助长;在以钱为纲指导下,幼儿园纷纷办起了学前班,甚至学前班使用小学教材,以满足家长“让孩子早识字”的错误要求。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无论是示范性幼儿园,还是非示范性幼儿园;幼儿教育或多或少,或重或轻,都普遍存在着小学化教育的现象。当然,农村幼儿教育和民办幼儿教育中,这种现象更普遍突出些。因此说,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幼儿园、幼儿教育的相似特征,并且似乎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趋势化重症,还有继续漫延纵深的势头。
面对着幼儿教育小学化普遍性与趋势化,面对着众多儿童欢乐的天性被成人强迫剥夺,国内有不少有识之士发出“把童年还给孩子!”的强烈呼吁。让社会和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最根本的在于教育制度的改变,只要我国应试教育导向不变,“幼升小”考试仍然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很难真正改观。
四、我们要为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做些啥?
现代脑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揭示共同事实,就是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教育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幼儿园教育应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特别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国家教育部《纲要》明确规定: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首先要坚持《纲要》正确理念,充分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克服幼儿教学小学化。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必须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办教育,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项社会性的综合性工程,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1)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要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所以幼儿园的所有教育应以《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小学式的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不允许的,要坚决杜绝。
(2)遵循幼教规律,体现幼儿教育特点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可分以下四个基本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运算阶段(11~15 岁)。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纲要》中也提出了前书写前运算的教育内容,学前教育工作者应正确体会“前运算,前书写”中的“前”字所包含的意义,不是生搬硬拽地提前进行“填鸭式”教学。
(3)开展家长教育,了解幼儿教育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生,与家长的错误看法和错误需要有关,因此应该定期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理论,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家长学习正确的教育理论,了解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掌握科学的方法,充分理解“幼儿园的教育作法和教育观点是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杜绝工作,是一项艰巨、迫在眉睫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社会舆论导向、广大的幼教工作者共同努力,才能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的教育精神,保证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够还原学前幼儿教育的本来面目。
第二篇: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的精神相违背。《纲要》和《条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幼儿教育是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要避免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人为限制了幼儿天性,有损幼儿心理健康,会使孩子从小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严重违背了幼儿的成长和发育规律,妨碍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甚至有可能给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于培养孩子成才,因而揠苗助长。尤其是有的农村家长对幼儿成长规律认识不足,对早期教育的科学性知之甚少,对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基本原则缺乏认同感。认为孩子上幼儿园的目的就是看书识字、做作业。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识字多,就觉得幼儿园办得质量高;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里光做游戏、不背诗词、不做作业,就以为幼儿园办得不好,抱怨老师不务正业。这种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给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幼儿园要办下去,就不得不考虑家长的这种心理需求。特别是私立幼儿园,假如不与家长的要求接轨,就没人送幼儿入园,只能面临倒闭。因此迫于生源问题,私立也好,公办也好只好被动迎合市场需求,违心地以读、写、算为幼儿教学的主要内容,被迫向小学化方向靠拢。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幼儿教育只重视识字、算术的能力,而忽视了智力的开发和兴趣的培养,抑制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错过了塑造健全人格、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需要家长及全社会形成共识,也需要积极的倡导和成功的示范。首先,作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一份子要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安排教学,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科学制定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指导,完善督导和评估监测制度。加强幼儿教师培训,认真办好示范园和骨干园,促进幼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幼儿家长要确立新的教育观和知识观,明确幼教目标定位,了解儿童成长发育规律,深刻理解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科学道理。特别要尊重幼儿的成长特点,不要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避免揠苗助长,淡化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想。
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促进幼儿教育走上科学正确的轨道。
第三篇:幼儿教育小学化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的初步理解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
李健轩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倾向化的思考》中指出:“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为适应家长的错误需要,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少动少玩,勤奋好学;在学习知识方面,几乎按小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上课、训练、作业,一味向幼儿灌输文化知识,甚至还布置家庭作业,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要求,缺少图案色彩,缺少游戏化的教学过程。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小学化,内容也是以教学活动为主”。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其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概念辨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教育,但实践中有不同层面的表现。
有的小学化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人们对这种小学化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知识是可以提前学的,只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和喜欢接受的方式就可以了;有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小学的知识还是超过了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幼儿也容易忘记,没有多少效果,即使有效果,也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对知识没有新奇感,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学习习惯不好,不利于幼小衔接。
有的小学化侧重于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如把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搬来,往幼儿身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插嘴,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脚有一定的放法,不许离开座位,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教学的形式则完全是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课后还有一堆作业等等,这种小学化在农村学前班较为常见。
大多数小学化现象则兼而有之,只是程度各异。
第四篇: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
金小霞:(凉州区第一幼儿园中三班学生家长):我认为要控制幼儿教育小学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不是某一个幼儿园、某一个地区幼儿园的现象,它已经在较广大的区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幼儿教育“小学化”似乎已经成了幼儿教育的重症,导致幼儿还未上学就厌学,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对此,我认为控制幼儿教育小学化需要从两方面做起:
一.家长要端正和改变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园小学化是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影响才导致的。所以家长要真正认识到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的内在本质,明白幼儿的成长应“顺自然,要个性。”不能再以幼儿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数题等急功近利的思想去评价幼儿园的教育。要科学观察和认识幼儿园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从整体上考虑幼儿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彻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那些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忽视儿童自身要求的错误思想,逐渐淡化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想基础。转变家长的教育价值观,不仅需要社会的支持,更需要幼儿教育发挥辐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用翔实的事实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形成家园合力。
二.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示范幼儿园由于办园经验比较丰富,管理方法比较科学,特别是教研水平普遍较高,教师们的素质高于一般幼儿园的教师。教育模式在一定区域内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要充分凸显其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办学思想,要在各活动中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影响学生的家长的评价观念,影响周边的其它幼儿园办学思想,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我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我想,幼儿教育应有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任何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理由都不能使幼儿教育散失其办学本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孩子应有的游戏权利,浪费了教育时机,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才能,违背了终身教育的原则,所以我认为:一定要控制幼儿教育小学化。还童年以游戏,还童年以快乐,还童年以梦想!
第五篇: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09303班34号王丹丹
幼儿园原本是一个人人生当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段,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现状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起到反作用。“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阶段,用小学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来替代幼儿教育的现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教育,在实践上有不同层面的表现。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特别在农村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更是普遍存在,近几年日趋严重,似有越演越烈之势。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但一些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不正当需求,达到扩大生源的目的,在教育内容选择设置上接近小学,开设拼音、算术、写字等课程,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教学方法上按照小学模式,幼儿一排排坐好,两手别后,教师一手捧课本一手执粉笔,采用的是强制的手法、填鸭式的教法,多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对教师考核和幼儿评价时更是讲究即时效应看孩子是否学会百以内加减法,会写多少个汉字,汉语拼音掌握的程度等等,这种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不堪重负,犹如被催熟的果子。
有很多家长讲到,现在私立幼儿园很多,很多孩子在私立幼儿园学到很多知识,把一年级的知识都快掌握了,为什么你们不这样呢?孩子升了一年级也省力啊!听到这些,我感慨颇多。现如今的孩子一般是独生子女,而家长又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面对孩子总会问“今天写字了吗?学拼音了没有?”似乎这就是进入幼儿园的主题。很少有家长用心去感受孩子的认识能力,独立性,自尊心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还有的家长会说“在这所幼儿园不如在那所学的东西多”。我认为,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技能训练是不可取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带来的危害是无法弥补的。
一是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幼儿心理健康。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教育者用强制的方法,逼迫幼儿提前学习不感兴趣的内容,孩子长期处在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整天在紧张与焦虑中度过,久而久之,许多孩子在疲于学习中抹杀了自己的想象力,结果对上学产生焦虑,产生厌学情绪,部分孩子甚至会患上不同程度的自闭症。
二是错过幼儿教育的关键期。从学习幼儿教育学起,我就觉得:幼儿园才是孩子的乐园,“玩”才应该是他们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部分家长和老师过早对孩子施加压力,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学一点知识,殊不知单调的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错过了一些受教育的关键期,如幼儿期是训练口语的关键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结果被拼音、算术、写字等挤占了。其实孩子在“娃娃家”、“小超市”、“小医院”等各种游戏中快快乐乐地玩,这样既能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同伴间的交往能力等也得到了提高。
三是严重影响幼儿健康,对幼儿成长危害极大。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游戏,这是由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身心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让幼儿提前进入小学化的教育,对于发育不够完善的幼儿来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对孩子的骨骼、肌肉的发育都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四是让孩子在领先一步中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提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领先一步将来长大后胜人一筹。其实许多事实证明让孩子在领先一步中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这些孩子往往在短暂的领先后就泯然众人。总之这种违背幼儿自身发展规律的拔苗之举不可取,我们幼教工作者有责任克服这种不良倾向,不能够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应该充分认识其危害性,要考虑幼儿的现实需要,从幼儿长远发展乃至一生发展着想,让幼儿在人生的长跑中获胜。
幼儿教育小学化限制了孩子的天性和自由,过早地将孩子拉入了“苦涩”的学海之中,阻碍了幼儿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创新方式方法,联合社会各界力量,让幼儿教育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努力践行幼儿教育的理念要求和规章要求。幼儿园领导及教师应认真研读幼儿教育相关的指导要求和规定,并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幼教模式。要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身心。同时,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应相互交流幼儿教育的新理念、新形式、新路子,不可“闭关锁国”。必要时,要请专家到幼儿园现场进行指导和点拨。
拔苗助长不可取。作为专业的幼教机构,专业的教育人员,我们的教育目光不能短浅,不能只看到现在,应着眼于孩子的未来,自觉防范、抵制幼儿教育小学化,遵循幼儿年龄特点,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让孩子自由健康快乐地度过金色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