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有效性教学研究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有效性教学研究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有效性教学研究
摘要:在一二年级,我们已经有了“写话”的训练,但写话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写自己所说的话,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而三年级的习作却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搜集作文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学会根据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写话”到“习作”,不只是概念的改变,而是学生书面表达交流素质的质的飞跃。
三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写作兴趣、习作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在习作起步阶段,指导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教师指导得当有效,才能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习作基础,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写出他们小小心灵中的点滴美好感悟。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使他们不再怕作文,而是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灵感受到的,用自己的笔主动表达出来。关键词——提出问题 有效实施 体会反思
一、提出问题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命题作文,学生有些陌生,由原来的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一小段话,现在要写一篇文章来往往没有头绪,先害怕了。我们应该先入为主,步步深入,引生入门。重视随文小练笔和生活小练笔。
二、有效实施
1、培养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训练中
先要扫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一个人的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对知识的渴求或冷漠,对立。情绪好,知识就容易被接受,被理解。搞一次活动可以试着让他们先说后写,掌握方法后再写。比如三年级作文《我的自画像》,上作文课时,先读读自己写的作文让大家猜猜写得像不像自己,是否写出了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缺点,再进一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先写出自己某一方面的个性特点,然后再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表现更能突出作文的主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比如观察一种花,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出花的色、形、味、姿等具体形象,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便于老师点拨引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使观察深化。教材是观察的向导,因此,我们要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把观察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使观察指导经常、持久和系统,促使观察习惯的养成。写一个熟悉的小动物,可以按照“外形—生活习性—用途”的观察顺序写出来 ;写一座高大建筑物,可以按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的顺序来写;观察事物时,还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秋风扫落叶本来是无情的,但如果我们大胆想象为一片片落叶好像一个个黄蝴蝶似的在翩翩起舞,那就给这落叶赋予了生命,生动而形象。还可以对一些落叶的形状进行想象,银杏树的叶子像扇子,枫树的叶子或像手掌或像五角星,丰富了对事物的认识。
3、重视片断训练
片段训练的基本特点是:重视段的教学,密切读写关系,扩大生活积累,运用“原型引路”,注重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能力。片段训练不仅仅是一种局部性的训练手段,更不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它之所以是作文训练的突破口,因为作文教学的其他形式不过是在片段训练的基础上的延伸和变化而已。其基本指导思想是“立足于段,着眼于篇”,或者说是回头看词句,抬头看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有效性教学研究
章,在片段训练中自然地孕育着篇章训练的因素。孩子们在片段训练中,从内容入手,不拘泥于各种框框条条,兴之所至,妙笔生花。
片段训练的步骤是:第一步,观察方法的训练,这是片断训练乃至整个作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步,组段方式训练,这是片断作文的重要手段;第三步,状物片断训练,对于写景,叙事,写人来说,因为可感,容易把握,观察表达容易些;第四步,写景片断训练,“景”由许多物体组成,相对于状物而言,要复杂些;第五步,叙事片断训练,事情有个发展过程,其中还有人物活动,比单个的物或景要困难些;第六步,写人片断训练,不同年龄,性别,相貌,爱好,举止,思想均不相同,教学中,根据情况调整。
4、重视随文小练笔和生活小练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博的阅读,丰富的生活体验,是学生创作的源头活水。针对不同的教材,善于挖掘课文的空白之处,让学生进入仿写、扩写、续写等训练不失为一种妙法,如教学《小摄影师》时,让学生想象那位没给高尔基照成相的小男孩还会来吗?用笔写下来,这样就开拓了学生的创造空间。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叶圣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江西师范大学邱贤彬教授说,生活化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回归现实生活的作文教学理念,体现出与传统应试作文教学全然不同的特点。生活化作文教学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真诚性,弘扬了学生的个性。
一年四季都有节日,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身边的题材,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中发生的事情;学了《弟子规》写写读后感,清明节祭祖感言等等。学生亲历的实践活动,一幅幅鲜活的生活情景,激活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到的语言形式。大家在生活中,要善于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进行即兴小练笔,情动辞发,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1)小练笔时,不要一味强求文章立意的高低,要敢于、乐于、勇于说真实的话,写真实的事。减少叙述情节相似的机会。大家书包里总会有一本《作文选》,每当老师布置写作文时,大家会习惯地或不知不觉地把《作文选》拿出来,没有《作文选》,就不会下笔。小练笔这一招,虽然开始时有点困难,毕竟依赖《作文选》的次数过多,但你们要相信“天道酬勤”,多花一分力气,多留一点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踏踏实实地写作,就会一点点进步,一天天成长的。
2)对于小练笔的写作,同学们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写亲人、同学、朋友、邻居的故事。在小练笔中可以以他们的外貌、一句话、一个神情、一个动作、一个手势等,利用小练笔的灵活性、及时性,把自己瞬间的感受记下来,既真实又感人。这样的积累多了,大家会渐渐地养成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不再为“作文到底写什么?”而抓耳挠腮了。
5、表达真情实感、挖掘美育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有效性教学研究
无论是随文小练笔还是生活小练笔都应该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手写我口”吐真言,写真情,才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随文小练笔中,应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挖掘,抓准训练点,对课文进行补白、细化、延伸。可以多感悟:如教学《可贵的沉默》,让学生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多想象: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可以找一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想象一下阮恒当时是怎么想的。写下来可以表演一下。可以多模仿,如学完《荷花》《珍珠泉》,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家乡的一处景。小练笔让学生及时把心中所思所想写下来,积累素材,丰富了习作方式。
抓住“偶发事件”,引导练笔。校园中每天都会有一些偶发事件发生,尽管绝大多数是一些小事情,但是,引导学生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进行评论和描述性的练笔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比如一次体育课上,有一位同学乱扔石子,不慎砸中另一位同学的头部,鲜血直流。我以此事为教育契机,教育大家时时注意安全,处处注意安全。乱扔石子的那位同学后悔不已,随即写下了作文《不该发生的事》,文中叙事完整,真实地记叙了那一天体育课上的情景。另外校园的景色,在校园中新人新事,天气的变化等等都是校园生活的素材。
人教版第五册教科书语文园地作文的主题是“写写父母的爱”,生活中与自己朝夕相处最多的是父母,孩子们仔细回忆了父母关心自己的点点滴滴,先说再写,写出了很多优秀作文,如《妈妈的爱》、《我生病的那一天》、《我进步了》等等。教学中,我通过生活小练笔思考生活,记录生活,写出来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因为作文是综合性的创造性的智力作业,用书面语言描述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的美,表达美好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我们通过作文,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凸显了语文的人文性。
三、体会反思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作文训练,有些学生还感到写作文时时力不从心,针对这些问题,还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作文的写法,以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平台,进行有效习作练习
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定的主题编写的,在单元作文中大家不妨模仿或另避蹊径写出不同特色的作文来。有效的对课文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积累好词句,练习使用
教材中有许多好词句都是经过作者仔细推敲,千锤百炼形成的,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学生应该仔细研读,尝试使用,并且能有所创新。,储存了丰富的字词之后,接下来便进行说话训练。能够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为作文打下基础。
3、观察生活,勤写日记
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观察生活的细节。如果能用日记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自己的情感在日记中得到展现,天天积累,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写作的兴趣也会与日俱增,学生难道还怕作文吗?
4、广泛阅读,读写结合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有效性教学研究
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生活小练笔中,不管学生写的作文内容怎样,字数多少,在批改作文时,我都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只要有一个词用得生动,或一句话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就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5、布置周记
全班的作业——周记,每周让学生练笔,写出他们最想说的心里话,练习语言表达。周记相对每单元的习作会更加自由一些,他们会选择自己生活中许多自由的事情去写,不会拘泥于写作中严格的要求。但是我会对他们的周记有要求:1.书写认真;2.语言通顺;3.标点使用要正确;4.每一则周记都要写一件事情,不要写许多件事情,写成流水账,什么都写,什么都记。5.把一件事情写具体,事情开始、过程、结束都要写清楚。6.有能力的同学把自己的事情写生动,让同学和老师喜欢读。
参考文献:邱贤彬——《生活化作文研究》
作者简介:
常发,男,46岁,2012年7月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师资专业,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铜川市印台区东坡小学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潜心钻研教学理论,爱好阅读与写作,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工作单位: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东坡小学 通讯地址: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东坡小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1453828293@qq.com
第二篇: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随笔
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随笔(2011-04-08 17:41:28)
转载
标签:
xkt1131
4商桔琴
教育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感兴趣的事,而让那些呀呀学语的孩子们学习写作,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经过一年多的钻研,不但让我改变原先的想法,更我相信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起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句话。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一直致力于理论和实践的实施和创新,习作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五花八门,新的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但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只要是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并写出一篇篇发自肺腑的文章,那就是好方法。在实践中,我利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树立其信心;通过多种途径,勤于练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立分层教学目标等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积累语言,完善习作,用上修饰语把话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主要成果如下:
一、摸索出一套适合低段习作教学的新路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的不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藏着诗。在一二年级中,我就注意开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到了三年级刚开学,我提前给学生上了“早课”,开始了习作训练。在这个学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个至关重要的任务。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树立其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只要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变
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了,他们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这样,写作积极性随之提高,作文教学就能顺利地进行。兴趣的培养,可以借助于学生身边的生活,选择新奇的,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自觉观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如把自己的文具、玩具带到课桌上仔细观察;春暖花开时,让学生在校园里实地观察,把校园内的景物、人物、动物、植物等作为习作素材;科学实验课上,让学生把自己动手做的有趣的小实验,把观察到的实验情况记下来;节假日,让学生跟随父母到农贸市场买东西,细心观察一笔买卖是怎样进行的,当然也可以把自己买东西的心情、想法、挑选过程记下来„„这些都成为学生们倍感有趣的观察作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多种途径,勤于练笔
1、说后写
《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说(口语交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的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丰富。实验教师把教材中的每一次的口语交际的内容,都让学生写出来。而且还利用晨会、班会,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汇报会”、小演讲等说的活动。然后启发学生把所讲的故事、新闻、有趣的事写下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玩后写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除了自己做游戏之外,学校也经常组织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写话的素材。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做的游戏或者参加活动的经过或感受写下来。如:我们学校三年级同学的课间锻炼项目是踢毽子。刘晓莹老师就引导学生把毽子的外形写出来,也可以让学生把毽子的玩法写出来。学生喜欢踢毽子,喜欢做这项活动,而且是自己亲身参与的,他们既熟悉又感兴趣。这样,一篇很好的写小物品的小短文就跃然于纸上了。
3、学后写
教科版的课文大多是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儿歌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事件既熟悉又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课文是学生练习写话难得的素材和范文,所以我们安排了多种方式的练笔,以达到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目的。
(1)随文续写。
对于想象的空间比较大的课文,像《坐井观天》《小珊迪》《掌声》等实验教师都安排了续写,而且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陶罐和铁罐》一课,这是学生喜欢的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续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问题:若干年后,当铁罐已经慢慢氧化的时候,他会对陶罐说些什么呢?它们之间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以及生活的阅历,就会续写出精彩的故事来。
(2)随文仿写。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文学既久,自然纯熟。”可见,古人把模仿范文作为最初学习作文作诗的方法。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版教材更是文质兼美,都是值得学生模仿的范文。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让学生去仿写课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巩固、提高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助写、读写相得益彰的训练效果。
(3)随文改写。
改写不同于续写和仿写,它必须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时它是对文章的一种变式的总结,是文章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而有时它又是作者对文章的再悟。如:《宿新市徐公店》是一篇意境优美的古诗。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之后,实验教师李艳杰就抓住“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一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二、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改变了教师对于习作教学的方式。
教师对习作教学思路更清楚了,大家普遍将习作教学分为:指导课、评改课、欣赏课、交流课四种课型。指导课重在激发习作兴趣,打开习作思路,指导写作
方法;评改课重在指导学生自我评改、相互评改;欣赏课重在发挥班级学生的榜样作用,并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学生习作中的优美片断;交流课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全校教师有200多篇关于习作教学方面的论文在区市省级获奖。习作教学指导课、评改课、欣赏课、交流课的基本模式已初步形成。
三、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了学生习作的进步
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使孩子们从学一个字、一个词到写一段话,再到写一篇文章。实施的过程,虽然非常艰辛,可孩子们的进步,却让我惊喜。以三
(1)班作为研究的实验班,从第一学期到现在第二学期,他们在习作上,有明显的进步。刚开始习作,孩子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语句不通,没有标点符号,意思模糊。经过一年的训练,除了都能写一篇完整通顺的文章,能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还能恰当地用上新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我还做了个案研究。
吴秀栋同学非常活泼好动,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可是书面表达能力不强。他刚开始和大部分同学一样,语句不通,标点符号不用,乱用。可是经过个别辅导,他在习作上大有进步,他的文章经常收集在班刊里,还在校园网站和七彩校园上发表。
郑仪同学个性内向,不爱说话,但是爱观察,爱看课外书。刚开始习作的时候,就能写一句通顺的话。在此基础上,针对性个别辅导,让她成了本班的小作家,她不但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还能在文章里表达自己的高见。她的文章新颖独特,有感染力,曾多次参加县级征文比赛。
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拓宽了学生习作交流的渠道,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热情。打破了课内教作文的传统做法,将学生带入大自然,走进社会,融进生活,经常性地进行即时作文、即兴作文的训练,并通过各种渠道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推
荐发表。借助“校宣传橱窗”等开辟学生习作专栏,及时发布、更新,使更多的优秀学生习作得以展示。全校有多篇学生习作在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
四、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通过习作教学的研究,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他们在日记中讲真话,吐真情。每次点评我都格外认真。比如班上的方鹏风同学在日记讲述了爸爸妈妈争吵这件事,令她非常的烦恼,她妈妈一气之下,去了外婆家,她不知如何是好。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安慰她,并告诉她妈妈一定会回来的。令我没想到的事,第二天,她在日记上写到:“我把日记本给妈妈看了,妈妈看了老师的评语,哭了,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哭了,可是我很高兴,妈妈回来了。老师,你真好,谢谢你!„„”这件事情令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感动。从那以后,我更加仔细地批改着学生的日记,那是学生吐露心扉的窗户。在批改日记的时候,我不仅仅是个老师,也是他们的倾听者,我细心地呵护他们的幼小的心灵,为他们排忧解难。自从学生开始习作,我和学生的感情日见深厚,同时学生在自我管理、学生等各方面都有个明显地进步。
通过作文起步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使我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作文起步阶段教学的新路子。让我最高兴的是,学生喜欢了写作。同时,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也赢得了老师们青睐,他们纷纷加入进来,一起探讨作文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起步的作文教学,应放开胆子让学生去写,去实践。学生果真对写作不害怕,没有心理障碍乐意写,自觉自愿地写作文,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必须运用各种作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的习作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引导学生顺利地走上习作之路。此课题研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运用并探索各种适合作文起步阶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笔写下自己心里要说的话。为学生敲开了今后的写作之路大门,也为我以后的作文教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总之,作文教学只有起步没有止步,而科研工作一样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当好小学生习作的引路人,让小学生在习作的起跑线上感受到精彩,体会到乐趣,引领他们轻松迈入习作之门,学生们就一定能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
第三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马恩民 郭德元
一、研究目标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研究,期望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拓宽写作教学的领域,养成积累的习惯;提升起步作文教学的质量,补充、丰富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初步改变三年级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体验不够、感悟不深、表达能力不强的现状。以期达到学生懂得写作方法、写作的技巧的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建立科学有效的起步作文教学体系。
二、基本内容
三年级起步作文在语文教学课型研究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在现高效课堂实施下,在操作程度和研究难度上可见一斑。课题研究从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特点上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对课型的研究:对起步作文的教学流程中进行探讨。在整个课堂教学,不仅要对教学内容上进行预设,对教学问题进行设计,而且还要对学生小组分工合作等学习行为进行培训,对学生的展示活动进行评价。因此,在课型研究上我们定位在:
1、教学内容方面,创设情境培养作文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 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因此,三年级写作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听说写的兴趣,培养学生听说写的习惯,训练学生听说写的能力。体验式作文:a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亲身经历或听到、看到的笑话题材,在班级里说一说,并将它写下来做游戏,学会表达完整清晰的写法。b听笑话、说笑话、写笑话,实际上是由材料积累到口头表达再到执笔为文的良好开端。c经常提醒学生留心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劳动实践、参观、比赛等。活动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作好记录,活动后要求孩子们及时写成文章、记录感想,题目自拟,长短皆可。d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他们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引导他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时观察、发现、捕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事物,自己收集写作材料,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素材才会越来越丰富。
2、教学问题的设计。
3、学生小组合作的训练。
4、学生展示。
5、小组捆绑式评价。
(二)倡导广泛阅读,重在积累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要进行大量而广泛的阅读,更要求学生 在读书时把心真正放到文字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除了从课本中获取语言材料外,学生还应增加大量的课外阅读。为此,应充分营造读书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尽可能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读书的机。教给学生阅读的多种方法,精读博览,广为采撷,在阅读过程中用好词佳句和精彩片断不断地充实脑海和笔尖,成为写作资料库。
(三)养成学生自由表达,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有话便说,有事便叙,有情便抒,有感便发,文章长知不拘,格式不限,久而久之,作文便进入了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日记是最好的训练方式,学生自己选材定题,在文字中袒露纯洁无瑕的童心,放飞天真烂漫的童趣,畅说娇憨逗人的童话,释放纯朴率真的童真。从整体着眼,传达一个完整的信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打破分阶段从句到段再到篇的训练程序,有效发展书面表达能力。
(四)对作文修改、讲评等的指导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思想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所以,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学 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一方面经常向他们讲述古人名家锤字练句的小故事,渗透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思想,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意识和自觉性,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做出范例,授之以渔。
三、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综合采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个案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
1、学生写好草稿后,选择一篇有共同毛病的作文用幻灯片出示,指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 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后,再让学生比较修改前后作文的飞跃进步, 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 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自然也养成了习惯, 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好处。
2、着重表扬修改后有进步的同学。特别是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同学,坚持鼓励为主,正面引导,充分肯定他们点滴进步,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学习写作。这样虽然辛苦,却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称赞,就会产生长久而浓厚的写作欲望。
对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尤其要重视讲评的艺术,来激励学生的坚持习作。学生的作文创作过程经历了取材、构思、起草、评议、加工等环节,可以说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情感因素起决定作用。要在指导学 生作文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以成功激励成功”。
第四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指导有效性探讨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指导有效性探讨
摘要:小学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对于作文的基础为零。随着小学新课程的改革,对三年级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起步作文,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调动学习的写作兴趣,对于每个小学教师来说是值得思考的事情。由于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方法不得当,学生在用文字表达他们的思维想法时非常困难,需要老师进行有效指导。本文通过对三年级作文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指导方法和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教学。
关键词: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指导
当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学习之后,就开始接触作文,逐渐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没有写作经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从何处下笔,导致厌恶写作文,不会运用一些语文词汇,在作文写作中经常犯一些常规性错误。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针对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有效指导,三年级的作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阶段,教师必须加强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年级起步作文的学习现状
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逐渐学会使用拟人的表达手法进行语文写作。例如:学生在描写美丽的秋天这一文章中,这样写道“经过炎热的夏天,秋姑娘悄悄地到来了,秋姑娘用画笔刷天空,天空马上变得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秋姑娘在天空画出了飞往南方的大雁,有的雁群排成人字形,有的排成一字形,把天空装扮地美丽极了。”在这段句子中,该同学以季节变化、拟人等方法引出了主题,但是语言过于啰嗦。
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非常细致,能够针对作文中的每一段文字进行具体批阅。例如:在《我的表弟》这篇文章中,学生在第一段写道:“我的表弟非常可爱,他很喜欢玩,连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时,他还在桌子上说话,玩游戏,不听老师说话。”学生的语言运用不合理,比较呆板、乏味,表达方式比较差。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生没有适应长篇作文
由于三年级小学生以前学习的都是组词、造句、填空和段落描写等语文知识,没有接触过长篇作文,所以在进行长篇写作时,很难适应,对这种大篇幅作文存在畏惧心理,经常在写作中运用一些大篇幅进行细节描写,例如:在描写小兔子的神态时,有的学生写道“雪白的绒毛披在身上,头上长着一双红眼睛,好像红宝石一样。两只长长的大耳朵,一直竖着,好像在倾听周围的声音,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身后还有一小撮毛绒绒的尾巴。吃东西时,嘴角两边的胡须总是一翘一翘的,特别惹人喜爱。”虽然在表达小兔子的外貌特点时非常形象,但是对于一些词语应用不够准确,词汇稍显幼稚,不能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1学生掌握的语文词汇知识比较少,2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3对于一些事物的了解还处于表面,4平时阅读量少,在长篇作文学习中,无法独立进行写作,感到没有东西去写,总是重复运用一些词汇和句子。这四个方面才是导致写作问题出现的关键,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怎样克服这些困难,如何实施改变这四个写作现状是写作教学重点。
2.2 学生缺乏写作方式
在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基础比较薄弱。一些老师布置的题目难度太大,学生没有充分掌握正确写作方式,逐渐对语文写作产生厌恶心理。老师布置完写作作业后,学生在时间不够充足的情况下都喜欢在网上和作文资料书上摘抄内容,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而写作,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也没有知识积累水平,未能通过积累词汇知识来提高写作水平,这种写作方式有待完善。
2.3 学生喜欢照搬写作模式
教师在批阅语文作文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总结性批阅,但是学生仍然存在一些坏习惯需要改正。例如:教师在批阅《我的表弟》的总结语中这样写道“你用平淡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你表弟的顽皮和可爱,以及他的外貌,让我们都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小顽皮。”这种评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表扬,但是学生的作文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老师没有对这些写作缺点给予针对性地指导意见,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从而在以后的写作中,依然照搬这种写作模式,对学生以后的写作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在批阅作文时应该详细、具体,既要表扬,也要实时地提出建议。
2.4 写作模式固定化、观念落后
目前,在三年级写作教学中,有的学生的写作形式被局限化老师让学生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写作,而且设置字数限制,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学生无法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很多作品都是编造出来的,为了迎合老师的审阅。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发展,提倡小学生写作思维自由化,写作形式多样化,教师必须打破这种限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真实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写作才华,培养学生的创作型思维。改变固化、时尚写作 3.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著名的文学作家莎士比亚提出“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在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不应该给学生制定写作标准,不能限制字数长短,尊重学生个性的解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重要。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幼小、活泼好动的年龄,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喜欢了解新鲜事物,所以教学重点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语言表达自己真实感受和所见所闻,打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文字表达的乐趣,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
在起步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语言文字,学习基础的写作方法,在语言表达中,尽量让学生少用一些重复啰嗦的词汇,注意句子的逻辑顺序是否合理。教师要帮助小学生选择作文刊物,让他们有目的地去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阅读中,对一些优美句子进行摘抄,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自己分析作者的写作素材的来源,并自己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细节,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和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完善一个完整的故事,抒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指导方法 4.1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本质,培养洞察力
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能力。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必须对事物的本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更具体地表达出来所见所想,这样写出的作文才具有说服力,体现出作文的真实性,不然对于作文内容只会浮在表面,想象的东西没有真实价值,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感到生硬,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在生活中注意细节。例如:在写《小白兔》这篇作文之前,由于条件的影响,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小白兔的生活视频和一些图片,对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外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观看的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加深学生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提供真实的小白兔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小白兔,能够具体了解小白兔的特征,从而在写作中有文可写。
4.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思维缺乏了浪漫,也就缺乏了想象.....”想象力赋予了事物情感色彩,只有在语文作文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让自己的文章生动形象。没有想象力的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少生气,如果文章一味地表达真实,物极必反,就会导致文章过于生硬,不能在文章中感受到一些感情色彩。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现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三年级的很多写作词语训练中,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例如:“天上(乌云密布),仿佛黄昏时的情景。知了叫个不停,风“呼呼”地刮着。天上顿时(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在天上出现,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轰隆隆,轰隆隆”雷声也一直不断的响着,天气很闷热!行人们个个像(热锅上的蚂蚁)忙往家跑!”在这段句子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才能让句子读起来更加形象、具体,想象力为整个句子增色了不少。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时,首先让学生理解句子的结构关系,然后进行自我想象,把整个故事编的更加生动、合理,完美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学生也会逐渐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4.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
俗话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由此可见,平时的积累至关重要。在三年级起步作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小学生正处于自我学习意识淡薄的年龄,缺乏学习耐心,所以教师必须不断监督,可以每天让学生积累一些优美的词汇、句子,每天进行检查监督,并让学生结合这些优美的句子,学习语言表达方法,也可以让学生经常阅读课外小说和名人故事,从中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只有一个充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在写作中运筹帷幄。在阅读课上指导学生标画出好词佳句进行花样记忆,例如:定期在阅读课上举办“小小读书会”、“经典诗歌朗诵”和“成语接龙”等活动,可以极大地加深学生对优美语言词汇的记忆能力和运用能力。
4.4改正学生的写作习惯
约·凯恩斯曾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教师要监督好学生,改正学生的写作习惯,不能在网络和资料上抄袭,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和写作,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和学生探讨,解答学生不懂的知识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特点的、不拘一格的作文让学生完成,例如:片段经典描写,抓住某一处景物或某一个表情、动作、语言不限字数来精彩练笔,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做到公正公平,不偏袒,不针对,正确批阅学生作文中的坏习惯,并让其改正。对学生的日常情况,要做到随时跟进和反馈,要经常鼓励学生写作,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这样学生的兴趣会不断提高。
5总结
5.1在三年级写作中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后的成果展示
通过在三年级写作教学中运用了上述一系列教学方法后,对学生进行了写作句子练习,学生的词语填空完成的非常好。例如:“胖胖的小脸,衬托着一双大眼睛,屏风似的耳朵挂在两侧,一个小鼻子像一个(小樱桃),一张小嘴巴,蕴藏着他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巴能挂起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小嘴谁出的话,有时能(让人火冒三丈,生气不已),有时又能(让人喜笑颜开),因此,我们给他取个绰号叫“调皮鬼”。在这段词语填空中,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描写形态时,运用的词语非常贴切,把生活中积累的“樱桃”等知识运用到了作文中,学会了运用想象等写作方法,使单调文字语言富有了感情色彩。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作文越写越好,三年级作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5.2建议
起步作文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积累语文知识,观察现实中的点点滴滴,乐于用文章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学生热爱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从整体上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推动汉语文化的发扬和继承。
参考文献:
[1]寇雪松.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指导有效性的探究[J].学周刊,2016,08:61.[2]徐琳玲.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6,09:154.[3]刘晓慧.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38-39.[4]唐海林.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指导[J].考试周刊,2013,78:50.[5]张万春.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课外语文,2014,02:97.
第五篇:《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方巷中心小学作文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人类社会正进入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新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因此,作文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学习的核心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责无旁贷,而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在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与提高写作能力的思维水平,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基于对当今作文教学改革现状的思考
中年级学生习作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需要有效的指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的教育则往往过分强调了整齐划一,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指导就面临着这样一个突出问题:指导不当,学生习作可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无个性而言。存在这样的问题有它的根源所在。从习作要求来看,低年级学生习作是以看图说话写话为主,内容统一,只要达到句子通顺,条理清楚即可。训练、评价的重点为语句,而中年级的习作向高年级习作要求过渡,以命题习作为主,缺少了以图作为内容这一载体,学生则一时手足无措。为了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教师往往是选择一个主题对全班学生细细指导,结果收上来的习作就变成了“同一主题,同一内容,同一写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中年级的孩子多在八、九岁之间,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善于观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加以描述,但是一般不会加以提炼,需要有效地提醒和指导才能将一件事叙述清楚,并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中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比较欠缺,因而模仿能力也很强,尤其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往往会选择似曾相识的参照物来进行模仿,以减少自己的操作难度,教师的指导或例文的学习就成了学生的“参照系”,无怪乎,学生也就写出了相似的习作。如果我们中年级语文教师因为学生的这两方面特点而不去指导学生习作,那么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也没有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也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的。因此,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则成了当前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作文教学改革已初具成效,不少实验学校已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学生习作已由以往的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转变为说“真话”“趣话”,“情话”,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再品尝,教师也逐步树立了“为情趣而作文”,“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教学追求做人的真谛。趁着这股改革的东风,我校提出“中年级生活作文起步教学研究”的课题一定会让广大语文教师更多地吸取人家的经验,更好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师生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4、基于我校作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科研基础。我们曾在省级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说写能力的衔接和发展研究》以及省学会“十五”课题《新课程:愉快的教育愉快的作文》的课题研究中,对作文教学都进行过专题性的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较喜人的成绩,我们的语文教师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对作文教学的内容、方法指导、评价机制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因此,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生活作文起步教学”课题具有更大的意义,使以往学校课题研究的成果得以推广,得到滚动式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本课题中的生活主要指学生所有的日常生活积累,教师创设的各类活动或情景,和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拓展的学生的生活时空。
作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期间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种活动。
生活作文,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写作内容着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进而发展学生智力,完善学生人格的一种作文教学策略。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一起,真实而富有个性地写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使做人与作文一起进步,是“生活作文”教学改革的宗旨。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作文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作文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教学中,作文的起步阶段,是指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不少同学觉得坡度陡,无目标,不得法,轻感情,甚至产生畏惧心理,无从下手。因此,我们提出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写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引一泉“活水”来降低坡度,产生写作自信心,最终能使学生得心应手。
三、理论依据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学。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生效。”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称。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由几个基本观点组成:“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核心,表明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教育对生活是从属的,教育对生活也是能动的;“社会即学校”揭示了生活教育的场地、空间和领域,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思想,代之以社会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强调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教学不能脱离实践。
陶行知生活理论拓宽了教育的时空,形成社会教育的大教育观。它主张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奉自然为宗师,以社会为大课堂,也就是把课堂、书本、学校延伸到大社会、大自然中去,也把大社会、大自然引进学校、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2、其他教育家、作家的“生活教育”理论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家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语文教师要科学地营造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投入于生活,强调作文教学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搜集生活中感知到的材料,启迪他们触发灵感,概括生活,创造生活,学生就能写出感情真挚、触摸心灵的优美作文。
著名作家老舍在他的《三年写作自述》中说过:“我生在北京,那里的人、事、风景和卖酸杨梅、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写它。它是一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这就道出了一个作文的道理:只有真正地贴近生活,让生活“原汁原味”地从我们的笔下流淌出来,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善于调动入微感觉,捕捉生活中令人心灵颤动的极细小的生活“切片”。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语文与生活同在,把语文学习挤到狭小的课堂里,挤到无穷无尽的练习中,学生几乎不读书不看报,与自然接触少,与社会接触少,学语文的源头被堵塞,积淀储存少得可怜,概念又怎能学得好呢?”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李镇西的作文教学就力主“生活化”,他在教学作文时所用的训练材料,都尽可能来自学生生活,要求学生作文时必须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他说:“每一位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一个同学的心灵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他写出来的东西就应该是自己心灵的轨迹和生活的镜子。”
作家契诃夫认为,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3、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活动内化理论和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都指出:学生基础生活经验基本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4、新课程改革理论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十分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各门功课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程强调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强调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构建学习,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教育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了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重点
1、作文是为了同别人交流思想、情感、经验,达到某种交际的目的。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培养交际能力,尤其注重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2、生活作文目标是作真文与做真人的统一,生活作文研究必须树立做人与作文的协调统一的目标,以期达到生活与写作的同步前进、协调发展,最终为达到生活教育理论求真人的目标服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文的习惯: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及时地以“我手写我心”;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4、探索生活作文起步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实验研究,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作文教学的策略。
5、生活作文指导课与作后评讲课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6、构建起步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评价体系: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相评价,教师家长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
课题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情境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课题组要对作文教材进行再设计,力求从生活中寻找与其相吻合的教学内容通过思维迁移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作文教学活动方式方面,要通过教师课堂生活化的语言、行为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习作,培养能力。另外,还要设计生活化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习作兴趣,师生之间要积极互动,相互讨论、交流,相互理解、对话,使作文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作文教学评价也要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好像不是在课堂,而是在家里父母或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充满着亲情和友情,同时指导学生之间的评价也要贴近生活,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作文教学生活化更重要的是能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活氛围,使学生勤学、乐学、善学,从而达到提高全面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1、致力于生活教育理论的运用与发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我们的首选策略是通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自觉性,通过生活作文的研究来丰富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才是深入的实践,没有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的生活作文实践是难以奏效的。
2、牢固确立作文教学的生活本源观——所谓“本源”,是指事物产生的根源。学生作文的本源是来自生活。“生活本源”,是指学生的作文来源于日常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是贯穿小学作文教学始终的主线。让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让学生深入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生活中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水平。
3、追求多种形式的生活作文表达方式,丰富生活作文的写作内容
(1)“循环日记”——日记是作文的辅助形式,“循环日记”是作文的补充和延伸。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组长和组员,排列好先后顺序。每组同学合用一本日记本,依次轮流写作。每天轮一个人,写什么内容,什么体裁都由自己决定,任何人不加干涉。后写的同学要先当读者,认真阅读自己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并写上“评语”。然后,再做作者,也写一篇日记做交流。这样,每天都有若干个同学同时习作。轮到小组内最后一个学生写完后,就是“一轮回”。一轮回,一评比,评出班内这一轮的“最佳习作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是否顺畅。评出的优秀日记,每天都要抽空让小作者在班里朗读。之后,收入班级自办的《循环日记欣赏》,并向优秀刊物推荐发表。写“循环日记”可以使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使他们的眼睛和大脑迅速敏锐起来。“循环日记”可以使学生健步踏入一个“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可以把读和写、写和评、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写作的轻松,协作的快乐,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画生活中的画,写生活中的事——手画、眼观、嘴说,可调动各种感官,有利于语言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以丰富生活,积累情感;多思考,以获取灵感,提高认识;多练笔,以表达意愿,巩固技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一句话,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充满幻想和想象的内心世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象,抒发真情实感。多引导中年级的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了解、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或者带他们走到社会上去,体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再用笔把他们记录下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一句,就写一句;能写几句,就写几句。对写的内容再配一幅漂亮的画。写得好,画得好,及时鼓励。“绘画写话”,学生喜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作文!
(3)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写出精彩。教师要经常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有关材料,互相交流所得,记录他们的见闻和感受,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备、误解时的难过与愤慨„„引导学生把这一切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开辟第二课堂活动阵地,“玩”出文章——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朝阳文学社,朝阳电视台、雏鹰广播站等,学生们通过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的活动,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与感受,如果记下来,留下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生活的印记,生命的律动。
(4)捕捉时机,即兴写作——抓住点滴灵感,尝试激情写作。
在生活中,永远会有新奇的事物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点滴灵感,尝试激情写作。每位学生自备课外练笔本,教师提倡学生自由表达,不规定内容,不规定题目,自由写作,个性表达,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学生们能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去描绘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活。让学生们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笔诉真情”,从切身的生活中来,到缤纷的生活中去,让生活作文充满情趣。
(5)利用互联网,让习作插上翅膀——(作文过程是学生尝试使用学会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他们对生活素材的描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大量阅读,进而提高作文水平。随着我校信息技术硬件装备的不断完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习作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已成可能。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起来,能够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更加方便快捷地为学生成长服务。
4、加强生活作文指导课的研究。
作前指导是学生习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储存,完成见闻、思想、情感等信息的输出。作前指导一是夯实表达基本功,即做到“能以妙笔绘春秋”,用扎实的训练提高写作技巧;二是要打开学生思路,调动生活积累,减少训练作文的“假”的因素,以激发动机,提高兴趣,促进生活作文的良性循环。此外,还要重视写中指导,除了传统的课堂巡视、个别指导外,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采用“现说现录”“现评现改”的“现场教学”新方式。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由说到写、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既让学生高效地掌握基本的习作知识与技能,又真切地体会到了作文的轻松快乐,还完整地呈现了作文的过程与方法。这样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课应该是比较理想高效的。
5、生活作文评讲课的研究
作后评讲是在作文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作文评讲必须体现发展性,通过评讲发展学生的认识和表达生活的能力。通过评讲,解决本次作文的普遍问题,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可以先示范评改,然后集体尝试修改,再由每位学生作自我评改,让学生们逐步养成“推敲”的作文习惯。
6、生活作文批改方法的研究。
生活作文坚持“学生是作文批改的主人”的观点,研究改革批改方法,切实提高作文批改的效能,克服“教师批得累死,学生无动于衷”的弊端,变教师埋头苦批为学生互批互改,变书面集中批改为分散轮流批改,变统一要求批改为分层批改。同时,我们鼓励每个学生阅读批改,小组讨论批改。让学生懂得: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文往往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7、师生共同开展“大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教师要读读文学作品,增强文化底蕴。要求孩子们读的书,教师首先要去读一读,真正成为孩子们阅读、作文的引路人。
8、教师要养成写下水文的习惯。一方面,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们的专业成长,让师生在课题研究中共同成长。
9、家校携手,形成合力。教师还应该多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多给予孩子参与家庭生活活动的机会,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公园、工厂、乡村、田野„„教师甚至可以把此项活动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及家长,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社会、自然中去,感知现实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样,我们的生活作文才会走到一条光明大道上来。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机会,注重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积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用手、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以实现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人的发展。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生活的主人,当然也是学习的主人。生活作文强调学生是作文的主人,在作文指导、评讲、批改中,学生都是主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真正成为主人,培养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3、开放性原则。针对以往作文课堂封闭、作文内容封闭、指导和批改封闭、训练手段封闭、习作心理封闭等弊端,在实施这一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开放教师的训练观念,拓展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开放心境,内容上注重时代性、社会性、教育性,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形成开放性的作文教学渠道。
4、因材施教原则。人与人之间不仅先天遗传有别,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要让作文教学生活化,就必须在作文教学中“目标分层、命题分解、教学分档、指导分类、评批分度、修改分次”,使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各自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5、愉悦性原则。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愉快地教,学生才能愉快地学。教师要通过丰富生活内容帮助学生搜索和提炼写作素材,用富于感染力的教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艰苦的写作过程中,体会到表达的乐趣,师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共同体验教与学的美感和愉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6、发展性原则。生活向前发展,作文也向前发展。发展性是生活作文的原则之一。作文教学过程要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7、和谐性原则。生活作文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特别强调学生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和谐发展,生活作文也正是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与表达的统一。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本课题决定在我校中年级语文学科作文中进行研究。以二(1)、三(1)班为实验班,三、四年级其他班级为对照班。研究者按照研究计划对实验班、对照班进行观察、分析、综合等实践活动。研究方法:
1、现状调查法:课题组教师选定研究对象,分析学生现有作文水平,教师授课方式,教材内容,学生生活等,找出对策。
2、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3、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4、实验法:设立实验班,探索中年级学生起步作文指导的有效途径和具体策略。
5、个案研究法:树立作文优秀的典型,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
(1)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并申报立项。
(2)落实课题组织人员,调查、分析小学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起步作文的现状,积累研究素材。
(3)组织课题研究组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方案的内涵。
2、中期实施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并做好对实验目标、实验内容进行调查、记录、调研、研讨展示等工作。主要工作安排:
(1)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积累和甄选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等作研究借鉴用,逐步探索出中年级学生起步作文指导的有效途径和具体策略。
(2)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如问卷调查、课题研究课、教学沙龙、教学竞赛等。
(3)做好中期阶段分析总结工作,并修订完善实施方案。
3、后期总结阶段
(1)根据中期实施阶段的经验和调整的实验方案,继续做好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的作文体系。全面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2)组织课题结题报告会,接受上级检查、评估、验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学生作文集、教师论文案例集、课堂教学实录等)。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学校的行政领导为整个实验的指挥系统,做好计划决策、组织指挥、调节控制工作。教科室为实验的参谋管理系统,做好组织实施、协调控制、检查反馈、总结推广等工作。课题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努力实施课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