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教研资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学习教学模式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标》语)因此,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在有关语文教学研究的论文中,“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同义语;“语文教学方法”常常是“阅读教学方法”的代名词。这就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了”的慨叹,这种慨叹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首先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集中地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阅读课是以一篇篇文章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语)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结构的统一整体。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纵观我区语文阅读教学。正如杨再隋指出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这段话讲的也是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出处。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基于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的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拟分学段重点进行如下研究: 低段:
1、阅读兴趣的培养;
2、预习习惯的培养;
3、随文识字能力的培养;
4、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中段:
1、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 2概括能力的培养;
3、质疑能力的培养;
4、积累好词佳句习惯的培养。
高段:
1、略读、浏览等读书能力的培养;
2、深入理解重点句段,领悟文章思想感情;
3、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
4、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以上内容,由全区的各所小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研究。
四、研究目标
1、探索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2、在全区小学语文教师中形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氛围,形成一支较强的语文教师队伍,提升我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建立一套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机制和制度体系。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决定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重点,探索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在《区域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的总课题的指导下开展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为辅。
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把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尤其注重实践者也要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要及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在这里,课题组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本课题组研究的实践者,同时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者。在实践中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把研究的结果及时运用于实践。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3、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效的学校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全区学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六、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和条件保证
本课题的提出是在我区经历了《小学语文“三话育人”的实践研究》以及五年的课程改革等基础上,一线教师有一定的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经验。为了使该课题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有如下条件保证:
1、教育专家的引领。
2、教研室对各校子课题的统筹、协调管理,以及竞争机制地运行,调动全区研究的积极性。
3、学校积极参与,在人员设置、硬件配备、科研经费、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
4、用好“小学语文博客群”以及“小学语文qq群”这两个交流平台,促进研究群体智慧的交融与提升。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一)研究步骤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交叉滚动前进。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1、2009年9月,区小语网络教研中心组成立,小组成员就各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交流,梳理全区小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共通性问题,思考课题研究的方向。2、2009年10、11月,召开小语网络教研中心组第二次会议,确立研究课题,布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下达研究计划。谈话调查相关教师,初步拟定研究方案。3、2009年12月,讨论和修改课题方案,明确各阶段研究工作重心。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1、2010年1月,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指南,召开课题中心组工作会,研讨课题的内涵、特点和研究措施。2、2010年6月,召开开题会正式实施研究,各学校根据课题中心组的研究方案申报二级子课题进行研究。
2010年6月至2010年7月,课题中心组及各子课题组综合运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研究措施,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力求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组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完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和相关课题成果资料的整理工作,召开结题现场会。
(二)研究措施
为确保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课题研究:
1、问卷调查,了解现状
由总课题研究小组设计调查问卷,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对全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对什么是有效教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和策略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为研究方案的调整、研究假设的修正、研究措施的完善提供依据。
2、加强管理,指导研究
建立实验课题中心组,聘请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市级、省级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课题组顾问,定期和不定期指导课题研究。将全区参研学校分为几个片,由牵头学校负责组织每月一次的研究活动,课题中心组实行联络员负责制,联络员深入所负责的片全程参与并指导课题研究,随时了解各片的研究进展及困惑。中心组定期开展研究,调整研究策略,努力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使研究工作富有成效地进行。在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中,各子课题组应按研究方案认真开展研究,完成研究任务,并在每学期初制定研究计划,每学期末进行研究小结,并上交课题中心组。参研学校每学年填写《龙泉驿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年度报表》,报告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为强化实效,激励先进,每学年末,课题中心组根据各校开展研究的情况,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出等级,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3、加强交流,突出实效
①充分利用网络教研资源优势
课题中心组利用得天独厚的教研网络,在《龙泉教育》网上开辟小学语文“研究专栏”,为参研人员提供学习资料,定期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专题培训,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对参研人员进行理论培训,要求课题研究教师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提高参研人员的理论修养和课堂教学水平。(1)通过e-mail向教师征集教研活动内容
一线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教研的内容应当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教研活动针对各类课型(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等)上片区级、区级研究课、展示课,教研员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伙伴。
(2)建立资源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新课程困扰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资源的溃乏。而传统的教师工作方式是以个体劳动为主,这使得许多教师智慧封存于个人手中,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让同伴互助更好地得以实现,我们将以“阅读有效性”公共教育博客、小学语文qq群组等载体为交流平台,将语文教师们潜心研究、精心开发的课件,编制的试题,设计的教学,撰写的心得等放在网上,使老师们的成果能够彼此交换,使它的作用和使用范围被无限放大,从而避免重复开发、浪费资源,为教师们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较充足的时间保证和资源保障。
我们还会推荐相关的小学语文网站和小学语文教学权威杂志,并及时向一线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站信息,引领一线教师经常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新动态。教师们平时遇到的教学苦恼、问题、体会,都可以通过“发贴”的形式自由地在“龙泉教育小学语文”内发表意见。当老师们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发贴到论坛时,中心组由专人负责梳理问题,引导更多的老师进行思考或是进行答复。②加强校际间的交流
为了促进课题研究不断深入,课题中心组将定期组织各子课题组之间的交流活动,坚持开展教师听、评、献课活动,坚持抓好课前精心设计,课堂务求质量,课后深入反思几大环节,并鼓励优秀学校、教师对薄弱学校和教师进行重点指导,帮助他们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4、提炼成果,总结推广 各参研人员要强化成果总结意识和成果推广意识,对过程性研究成果认真进行总结、提炼。课题中心组每学年召开一次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对好的经验和成果要及时在全区推广应用,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
2、《有效教学》肖成全等编著
3、《中国当代阅读教学理论与阅读教学》韩雪屏著
2、数学教学中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
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
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这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的一种讲读方法。为使学生容易接受,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在教学中我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能准确地理解字、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生字新词,抓了“又窄又深
船艄翘起
船舱软软
轻快灵活
操纵自如
左拐右拐
高声谈笑
哗笑告别”八个词。首先提醒学生“艇、艄、舱”都是“舟”旁,再带学生书空“舱”字,提醒学生右边不要封口。再点生词旁边的图片“小艇”,引导学生说出:威尼斯的小艇——船艄翘起,船舱——软软,看起来——又窄又深,划起来——轻快灵活。通过读词语“操纵自如、左拐右拐”让学生体会船夫驾驶技术好;通过“高声谈笑、哗笑告别”读懂乘客们高兴的心情。
在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想象出画面后,又让学生齐读以上八个词语,听老师读,再次想象画面,谈感受。再由学生的感受出发,引出课文“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接下来通过选择词意,理解“情趣”一词,再找出课文中体现情趣的句子。在理解船夫驾驶技术好的句子时,又抓了关键词:“不管„„总能”这个关联词。
2.阅读一般的或较复杂的记叙文,抓住关键词能理清层次,能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和分析语言特点和表现方法。在教学《生命桥》时则重点抓了“奇迹”一词。首先由普通桥引出生命桥,再引导学生质疑。比如:生命桥用什么搭的?为什么叫生命桥?为什么课题上要加引号等。然后进行初读课文。和肖老师一样,重视生字词语的检查。提醒学生“狩猎”的“狩”读第四声,让学生猜猜“狩猎”什么意思,然后给予正确的答案。“蹬”与“瞪”读音不同。通过比较偏旁,掌握“蹬”与“瞪”的字形。“悬崖、山涧”与理解课文重点段有关,就通过简笔画在旁边注明。通过简笔画,学生一目了然:什么是悬崖,什么是山涧。通过老师引导“如果说悬崖是高而陡,那么山涧就是——万丈深渊”,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就有了“走投无路,九死一生”等词语。不仅要出示“走投无路,九死一生”后,还出示“绝境、困境”,使学生通过这些词语了解当时羚羊面临着怎样的险境,也就自然的过渡到:“面对悬崖,你觉得这一群羚羊准备怎么做?”通过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到了老羚羊怎样搭生命桥的句子。当学生读到故事的结局时,老师又追他们为什么?然后抓“秩序井然”一词,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话来解释,这样学生对“秩序井然”一词的意思及用法就有深刻理解了。
一队羚羊面对绝境竟然如此“秩序井然”,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奇迹”;出现“奇迹”,应该用什么标点。引导学生找出“哪些地方令你惊叹”?再细细品读课文。在读羚羊一对对飞渡成功时,又抓了“眼花缭乱”一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因为羚羊一对紧接着一对飞渡”,所以看不清,可见当时情况紧急,但羚羊们却“秩序井然”。最后又通过提问“这群羚羊为什么能快速飞跃?靠什么创造了奇迹?”依据“奇迹”一词,又一次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品出自己的理解。
我们在备课时也要这样,经历“把课文读薄,又把课文读厚”的反反复复的过程。读一段话,总有一两个关键词,若能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抓关键词解读课文,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
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本,是学习课文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在教学中的实施应用,是语文教师值得探索的内容。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解读课文。作为一线的教师更应该重视基础教育,把好词语关。让我们从和学生一起打好基础,抓住关键词解读课文。
第二篇:教研资料[定稿]
《桂花雨》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
李家鄢中心小学校
吕改萍
一、桂花雨教学设计思路
《桂花雨》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悟作者感情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在设计时,我将课文分成了三个板块,分别是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以桂花香为线索,以情入景。
导入时,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说一说桂花的外形及香味并通过欣赏桂花图片、和同桌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桂花香时我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桂花浓郁、迷人的香味。如课前点燃桂花香、让学生闻一闻桂花茶的香味,课文结束时让学生品尝香甜的桂花茶和美味的桂花糕会,以及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并通过详细讲解例句让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设计摇花乐环节上我先让学生自学,并通过交流合作来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快乐。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摇一摇桂花,想象桂花摇落时的情境,寓教于乐,及时让学生交流童年的趣事,与作者同感同乐。
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是本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为此我设计了相关拓展练习及作者琦君关于思乡的作品《烟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对情亲人的思念之情。
小结时让学生自主小结,配乐朗读,再次感受文章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总之,真实的情境教学,以读代讲,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感受生活之美好,童年之有趣,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二、课后反思
首先是自己对多媒体的运用技术不够娴熟。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评价不到位、不准确。
其次是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还不够,教学显得很笨拙。也就是说对一些问题的设计及相关答案的预设和引导不够。
最后,我感觉课堂上缺少激情。整节课自己不敢太放手让学生去充分交流、思考,课堂教学俨然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表演课,学生得到的知识习得机会较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老师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们去思考、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
4、对学学生的指导性朗读不够,少数学生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知识像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
教研资料:
语文作业该如何设置
一、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检查、巩固和拓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为此,作业设计首先应讲求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课前的预习作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要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要针对本课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内容来布置预习作业。让预习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作业并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依靠“题海战术”,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有时反而适得其反,走向事物的反面。语文教学是一个整体工程。为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应把语文作业和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进行整合设计。这个“整体”小而言之是一堂课、一篇课文,大而言之则可以是一个单元甚至是一册书。一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同样也是作业设计的重点、难点;课堂教学的模式和策略,也往往影响到作业设计的类型和方向;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训练内容由易到难的层递进程。有了整体观念,教师才会依据学习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合理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并按照语文训练的规律科学有序地设计适当的作业,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语文作业除了与课堂的整合设计,还应该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让学生进行必要的语文实践。正确把握学科特点,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增设“内化”的内容,如好词好句积累、古诗词鉴赏、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等。这样,积累多了,就能增加储备,就能培养语感,就能陶冶情操,就能增加文化底蕴。此外,还得增加“外化”,所谓“后积薄发”、“学以致用”。学生积累的知识再丰富,倘若不能灵活运用,就不可能转化为能力。
二、作业设计以学生为主导
课后的拓展作业要有创新性和趣味性。拓展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创意的作业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教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有创新性。另外趣味性也非常重要,它能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学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态度。”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因人而异、因类而异的弹性作业要求。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生和优秀生,使得优者更优,学困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从而对作业充满信心,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感到自尊,使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需要,享受作业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趣味性作业设计正是迎合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它弥补了传统作业死板、机械、枯燥、乏味的缺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想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改变作业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更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作业设计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态等因素。
四、预习作业的设计要有可操作性,利于学生完成,还要注意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预习可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完成。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学生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这样几个问题。
3、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质疑可以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质疑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字词、句、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这五个方面进行。
4、查阅资料。(怎样查资料?)
第三篇:教研主题
教研主题: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题的意义:看看那些在课堂上无所事事,没有生活目的的少男少女,淡漠学习的学生,被动学习的学生,我可以肯定地说,那些没有希望的人们,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他们智力低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以致学习失败,才过早地离开了学校,更远离了成功的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我组教研主题。教研主题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价值。
学习是一种塑造,它指导你掌握各种技能,建立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一个有能力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人;学习是一种享受,它可使人在知识的海洋中得到快乐与满足,使人生变得更丰富多彩;学习是一个使人完美的过程,它可以提升人的心灵,完善人的品格,使人富有道德,发挥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是走向成功的行动,它使你的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信心增加,步履坚定,而后成功。学习是一个人终生恪守的生活方式。
二 在数学教学中创造一个活动的课堂
数学教学不仅放在课堂教学上,还应该放在课外不断延伸。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做到让学生感觉每一堂课都是新奇与轻松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总想着下一堂课会是什么样的,该怎样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活动的课堂,这样才能新奇。
三 在数学教学中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赞
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赞美。因为人人都需要赞美。赞美就像阳光一样,能使他们茁壮成长。真诚的赞美会直达听者的心灵,让听者不用感激,焕发出精神力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疲惫不堪、精疲力竭的时候,如果突然收到一声赞美,他的疲惫之感也就随之无影无踪了。要相信,赞美能使学生学习的更努力,但某一句的批评可能扼杀一个人的雄心。
关键词:兴趣、求知欲、赞美、新奇。
主题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已成为现阶段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直达学生心灵的传道,高效低耗的教学效果,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所期盼的,因此,每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应使出浑身解数,营造师生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平日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勇气,学生才能融入其中,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主题研究的方法和阶段:
(一)准备阶段
1.收集资料:各备课组成员在假期中或双休日,收集本学期有关资料。
2.整理信息:利用一周时间把上述资料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根据每课特点进行融合,归纳,整理,定课。
3.选择定位:每位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对上述课进行增,减,取,舍等,做出自己特点的课。
本阶段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学习法,文献资料收集法.(二)讲授阶段
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是师生相长,互相学习,探究的过程;也是个补丁的过程.所以如何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是一个新的挑战.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快乐的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本阶段的研究方法:实验法.(三)课后反思阶段
一节课的好坏是看有多少学生参与其中,有多少学生快乐学习,有多少学生明白今天学会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等.把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优点记下来以备以后改进教学.本阶段的研究方法:归纳法,总结法.总之,通过营造师生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平日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勇气,让学生融入其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成为健康,快乐积极向上有用之才是我们教师最大的心愿.
第四篇:教研资料目录
2013—2014学年教研资料目录 ·金平县老集寨乡教研活动东道主承办顺序(第一轮)。2 ·中小学校长工作检查记录表。·金平县教育局教研室《基础教育课题申请·评审书》。4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举办云南省第九届优秀多媒体教育教学软件和教育信息化论文、实施方案竞赛活动的通知》。·云南省第九届优秀多媒体教育教学软件和教育信息化论文、实施方案竞赛活动指南。·金平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老集寨乡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8 ·老集寨乡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教育科学研究室(教科室)成员。·2014年春季学期老集寨乡中心小学“参与教学、深度探究”交流活动实施方案。
第五篇:教研资料目录[范文]
2013—2014学年教研资料目录 1 ·金平县老集寨乡教研活动东道主承办顺序(第一轮)。2 ·中小学校长工作检查记录表。·金平县教育局教研室《基础教育课题申请·评审书》。4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举办云南省第九届优秀多媒体教
育教学软件和教育信息化论文、实施方案竞赛活动的通知》。5 ·云南省第九届优秀多媒体教育教学软件和教育信息化论文、实
施方案竞赛活动指南。·金平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老集寨乡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8 ·老集寨乡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教育科学研究室(教科室)
成员。·2014年春季学期老集寨乡中心小学“参与教学、深度探究”交流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