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教研主持词
怎样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主题教研活动主持词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语文组全体教师欢迎各位评估团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借助这次教学评估,今天我们又多了这样一次研讨的机会,通过碰撞、交流解决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我们的教研水平。现在教研开始,请董京慧老师做好记录。
继上次在暑期参加主题教研的培训之后,回来我们认真梳理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可研究的教研主题,其中,有一位教师提到“课文课堂学生阅读与教师指导关系处理?”,透视当前读课堂文教学,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1.现行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面对这些阅读精品,教师不免产生难以割舍的感觉,教学环节精雕细琢,字词句段面面俱到,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白白浪费。以至于规定的课时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时间不够用。
2.目前,不少教师曲解了课标对课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把学生阅读读课文与教师指导完全对立起来,不敢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精读品读,其结果是教师对阅读方法和技能的指导蜻蜒点水,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不求甚解,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低效结果。
3.以学生自学为主,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地阅读。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室书声琅琅,学生议论纷纷,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其实这是一种无目的、无组织、无效果的阅读。
“怎样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我想会引起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思考,刚才,焦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语文指导课,听听她是怎么设计这节课的,好,下面请焦翠老师说课,说说自己的授课思路和讲课后的反思、感悟。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提出: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第三学段提出:一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三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听了焦翠老师的说课后,大家结合这节课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
结合这节课例我们进行探讨,大家明确了新课标对语文课课堂教学的性质定位,课文教学应该运用、巩固学生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那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的把握,最后总结为12个字,那就是“目标明确、细化结构、活化教法”。
1.目标明确——对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力求“一课一得”。教师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参照“阅读提示”或课后习题设计一两个重点问题,也可从了解学情中产生,根据单元重难点确立,还可以从课文内容上或是表达方法上归纳出,不管从那一个角度确立目标,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体验语文的丰富多彩,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细化结构 ——课文教学有三项基本任务:(1)了解“写了什么”。(2)说说“有什么感受”。(3)看看“哪些地方印象特别深”。由此可见,教学的过程设计也该求“细”,建构简约的教学框架。语言浅显易懂的课文,可采取“反复自读,了解大意──分角色读,把握基调──展开讨论,交流感受”这样的顺序来自读感悟。学生在自己学习,与他人交流中,不仅了解到人物特点,逐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还获得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对语言不易的课文,可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课文,感悟写法──品读课文,迁移运用”的步骤进行,感悟文章篇章结构及写法需要教师讲解指导。
3.活化教法——捕捉重点,精略互融,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抓文眼,定主线,抓文章中的关键词。课文教学以“目标明确、细化结构、活化教法”给予学习主体更为广阔、自主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逐步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为语文学习开辟另一片自由多彩的天地,让语文教学在简约中回归本源。
今天的主题教研到此告一段落,希望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下月我们语文组教研的主题是不同文体的课文如何教?老师们做好准备。
第二篇:主题教研主持词
主题教研活动主持词
学科:七年级数学
课例:
活动主题: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主持人:
主备人:中心发言人:
参加人员: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
活动地点:
活动时间:2012年12月日
一、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领导的与会研讨。这次数学教研组主题课例研修的主题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课例是七年级第三章第四节的《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方案问题》,主讲教师是老师。
【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主题的由来:】
二、主题的由来
数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有着愈加广泛的应用。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
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目前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
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倡导下,数学教学的成功表现在是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教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学生能否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以《数学标准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结合我校的教育改革现状,提出了这一主题。
【今天代表我们学校上汇报课的是我校的教学骨干老师。现在请老师重点就本节课在突出主题及课堂教学得失方面做课后反思。】
三、上课教师作课后反思
【刚才张娜老师对自己的课堂展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反思。很好的总结了成功与不足。下面我们就奔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教研理论,谈一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我希望各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开诚布公的说出来。下面,请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评价。】
四、评课、议课
总结:刚才经过几位老师的评课,我们可以总结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可行办法。
1、在普遍联系中学习数学。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与
实践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于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尽管具体背景千差万别,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上有共同规律可循,重要的是发现和掌握这些规律,并增长这方面的经验,加强建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使他们面对各种现象时都有机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里提及的问题展开数学课程的’问题”和应用数学解决的问题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这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4、数学思想方法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大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数学知识的载体来体现的,对它们的认识,需要教师的点拨。更需要学生自身的感受和理解,是一个长期渗透的过程。例如本节课探究问题的设置目的,不仅仅停留在如何解决这个具体问题,而是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思想和“建模解题”的过程,从而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5数学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到底要不要动手实践、要不要小组合作、要不要同学交流都是形式上的保证,如何能够通过这项数学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对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这是最重要的。数学建模、数学探究都是很好的数学活动,有时,一道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也是一个有效的数学活动。
五、专家引领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在坐的各位批评指正。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请在座的领导,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与现场指导。请x主任对这节课进行点评。并结合这节课对整个活动进行专业引领。】
【吴主任全程参与了我们的活动,请吴主任进行活动点评。】
六、活动总结
感谢领导的精彩点评,你们的参与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本次活动中,有成功也有不足。
(一)本次活动的最大收获是无论是主讲教师还是参与教师都在思想和业务上有了很好的提升。
(二)本次活动落实了“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一主题,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将作为我们执教资源,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三)教学是一门遗憾艺术,尽管我们的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1、情境创设:注重目的性,忽视了新颖性。
2、教学过程:注重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忽视了对个
别差生的关注。
3、师生互动:注重学生交流,忽视了教师必要讲解。
4、教学思路:注重教师预设,忽视了学生生成。
这些问题,将是我们同一主题的第二次课例研修重点解决的问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我们数学教研组所有成员的共同追求,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我校的教研星火定会以燎原之势,不断的发展壮大。请张娜老师根据大家刚才的建议对课堂相关环节进行调整,期待明天的二次上课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享受。
再次感谢领导和各位老师。校本研修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主持词
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介绍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正村中学全体师生感谢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学校进行指导。今天的活动安排是:在多媒体教室听两位教师的课;师生特长展示;在会议室参加语文组主题教研活动。首先由我校的教学骨干杨秀芳老师上课。她的这节课主要是针对 “多角度分析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这一主题进行的探索。
下面请杨秀芳老师讲课。
教研活动开场白
在上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重点探讨了“文言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今天我们研讨的主题是“多角度分析现代文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对两位老师的课,我们大家肯定会有不少的启发。为了更好的总结这次活动并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我们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此举行教研活动。我希望各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开诚布公的说出来。
1、首先,请杨老师进行反思。
2、下面,请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评价。
3、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请在座的领导,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与现场指导。
总结语
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我们达成的共识有:
1、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在交流时,教师可让其他学生叙述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2、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宁少勿滥,注意抓住契机。
3、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除了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还要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要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4、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交流。
5、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性别合理搭配,小组内、小组间要体现竞争。
下次教研活动主题是“课外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希望老师做好准备。
第四篇: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主持词
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介绍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下团城学校进行指导,今天由我校的教学骨干李炯霞老师代表我们下团城学校上汇报课。她的这节课主要是针对 “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这一主题进行的探索。下面是本次活动的过程安排:
1、观课
2、说课
3、议课
4、小结
下面我们大家先到二年级教室进行观课。
说课前开场白
对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们大家肯定会有不少的启发。为了更好的总结这次活动并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我们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此举行说课、议课活动。我希望各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开诚布公的说出来。
1、首先,请李老师进行说课。
2、下面,请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评价。
3、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请在座的领导,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与现场指导。
总结语
谢谢领导对我们教研工作的指导,其实这些问题一直是我校教师们的困惑。今天感谢领导们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启示,会后我们将进一步反思,努力去推进新课程改革朝着纵深发展。谢谢大家!
第五篇:语文课主题教研活动主持词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我们大社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
今年暑假,在进修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省教科所赵杏梅所长的《再谈校本教研》的专题讲座。赵所长在讲座中提出:聚焦课堂教学,强化课前常态研究;重视课堂观察,搞好课后研究。为落实赵所长的讲话精神,我们今天的校本教研活动分三环节。
第一个环节:课前研讨。
首先请杨帆老师把二年级第27课《清澈的湖水》一课的教学设计同大家交流。然后,大家就这个课的教学设计展开研讨,协助她修改、完善。
下面,有请杨帆老师。
(杨帆说课)
主持人:老师们,对杨帆老师关于《清澈的湖水》一课的设计,你们有什么看法,请大家畅所欲言。
(与会教师发表意见)
主持人:刚才,大家各抒己见,针对这个课的设计谈了很多。通过讨论,我们对这篇课文理解得更深入,教学设计也更趋科学、合理。
第二个环节:公开课和课堂观察。
第二节课由杨帆老师根据修改后的教学设计上公开课,在杨帆老师上课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做课堂观察。我们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观察:教态语言、课堂提问、课堂调控、学习环境、过程评价、教学目标。听课过程中,每位老师可重点选择一两个方面侧重观察,这样更有利于课后研讨的深入、具体。
第三个环节:课后研讨。
主持人:下面,我们实行第三个环节课后研讨。首先请杨帆老师做课后反思。
(杨老师的课后反思)
主持人:刚才我们听了杨老师的课后反思,很实在。下面请各位老师根据我们的听课分工,有所侧重地畅所欲言。
(听课教师发言)
主持人:《课标》中要求“使学生具有适合实际需要的识字水平,阅读水平,学会使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杨老师在这节课中有很多地方都体现出来这个点。
中国有句古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以声释义的活动。
杨老师擅长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抓住语文教育教学特点,使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设计了优美的情景等。但还有一些问题,我们还要再研究。我相信只要我们刻苦努力,一定会找到解决办法,获最后成功。
同时希望杨帆老师将各位老师的建议能在实践中消化,形成自己的,对课堂教学有协助的有效的东西。
下面请各位老师写出本次教研活动的反思。
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