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主题
教研主题: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题的意义:看看那些在课堂上无所事事,没有生活目的的少男少女,淡漠学习的学生,被动学习的学生,我可以肯定地说,那些没有希望的人们,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他们智力低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以致学习失败,才过早地离开了学校,更远离了成功的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我组教研主题。教研主题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价值。
学习是一种塑造,它指导你掌握各种技能,建立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一个有能力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人;学习是一种享受,它可使人在知识的海洋中得到快乐与满足,使人生变得更丰富多彩;学习是一个使人完美的过程,它可以提升人的心灵,完善人的品格,使人富有道德,发挥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是走向成功的行动,它使你的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信心增加,步履坚定,而后成功。学习是一个人终生恪守的生活方式。
二 在数学教学中创造一个活动的课堂
数学教学不仅放在课堂教学上,还应该放在课外不断延伸。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做到让学生感觉每一堂课都是新奇与轻松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总想着下一堂课会是什么样的,该怎样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活动的课堂,这样才能新奇。
三 在数学教学中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赞
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赞美。因为人人都需要赞美。赞美就像阳光一样,能使他们茁壮成长。真诚的赞美会直达听者的心灵,让听者不用感激,焕发出精神力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疲惫不堪、精疲力竭的时候,如果突然收到一声赞美,他的疲惫之感也就随之无影无踪了。要相信,赞美能使学生学习的更努力,但某一句的批评可能扼杀一个人的雄心。
关键词:兴趣、求知欲、赞美、新奇。
主题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已成为现阶段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直达学生心灵的传道,高效低耗的教学效果,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所期盼的,因此,每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应使出浑身解数,营造师生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平日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勇气,学生才能融入其中,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主题研究的方法和阶段:
(一)准备阶段
1.收集资料:各备课组成员在假期中或双休日,收集本学期有关资料。
2.整理信息:利用一周时间把上述资料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根据每课特点进行融合,归纳,整理,定课。
3.选择定位:每位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对上述课进行增,减,取,舍等,做出自己特点的课。
本阶段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学习法,文献资料收集法.(二)讲授阶段
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是师生相长,互相学习,探究的过程;也是个补丁的过程.所以如何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是一个新的挑战.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快乐的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本阶段的研究方法:实验法.(三)课后反思阶段
一节课的好坏是看有多少学生参与其中,有多少学生快乐学习,有多少学生明白今天学会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等.把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优点记下来以备以后改进教学.本阶段的研究方法:归纳法,总结法.总之,通过营造师生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平日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勇气,让学生融入其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成为健康,快乐积极向上有用之才是我们教师最大的心愿.
第二篇:主题教研资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学习教学模式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标》语)因此,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在有关语文教学研究的论文中,“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同义语;“语文教学方法”常常是“阅读教学方法”的代名词。这就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了”的慨叹,这种慨叹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首先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集中地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阅读课是以一篇篇文章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语)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结构的统一整体。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纵观我区语文阅读教学。正如杨再隋指出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这段话讲的也是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出处。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基于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的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拟分学段重点进行如下研究: 低段:
1、阅读兴趣的培养;
2、预习习惯的培养;
3、随文识字能力的培养;
4、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中段:
1、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 2概括能力的培养;
3、质疑能力的培养;
4、积累好词佳句习惯的培养。
高段:
1、略读、浏览等读书能力的培养;
2、深入理解重点句段,领悟文章思想感情;
3、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
4、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以上内容,由全区的各所小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研究。
四、研究目标
1、探索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2、在全区小学语文教师中形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氛围,形成一支较强的语文教师队伍,提升我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建立一套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机制和制度体系。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决定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重点,探索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在《区域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的总课题的指导下开展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为辅。
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把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尤其注重实践者也要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要及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在这里,课题组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本课题组研究的实践者,同时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者。在实践中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把研究的结果及时运用于实践。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3、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效的学校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全区学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六、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和条件保证
本课题的提出是在我区经历了《小学语文“三话育人”的实践研究》以及五年的课程改革等基础上,一线教师有一定的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经验。为了使该课题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有如下条件保证:
1、教育专家的引领。
2、教研室对各校子课题的统筹、协调管理,以及竞争机制地运行,调动全区研究的积极性。
3、学校积极参与,在人员设置、硬件配备、科研经费、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
4、用好“小学语文博客群”以及“小学语文qq群”这两个交流平台,促进研究群体智慧的交融与提升。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一)研究步骤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交叉滚动前进。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1、2009年9月,区小语网络教研中心组成立,小组成员就各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交流,梳理全区小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共通性问题,思考课题研究的方向。2、2009年10、11月,召开小语网络教研中心组第二次会议,确立研究课题,布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下达研究计划。谈话调查相关教师,初步拟定研究方案。3、2009年12月,讨论和修改课题方案,明确各阶段研究工作重心。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1、2010年1月,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指南,召开课题中心组工作会,研讨课题的内涵、特点和研究措施。2、2010年6月,召开开题会正式实施研究,各学校根据课题中心组的研究方案申报二级子课题进行研究。
2010年6月至2010年7月,课题中心组及各子课题组综合运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研究措施,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力求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
课题组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完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和相关课题成果资料的整理工作,召开结题现场会。
(二)研究措施
为确保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课题研究:
1、问卷调查,了解现状
由总课题研究小组设计调查问卷,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对全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对什么是有效教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和策略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为研究方案的调整、研究假设的修正、研究措施的完善提供依据。
2、加强管理,指导研究
建立实验课题中心组,聘请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市级、省级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课题组顾问,定期和不定期指导课题研究。将全区参研学校分为几个片,由牵头学校负责组织每月一次的研究活动,课题中心组实行联络员负责制,联络员深入所负责的片全程参与并指导课题研究,随时了解各片的研究进展及困惑。中心组定期开展研究,调整研究策略,努力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使研究工作富有成效地进行。在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中,各子课题组应按研究方案认真开展研究,完成研究任务,并在每学期初制定研究计划,每学期末进行研究小结,并上交课题中心组。参研学校每学年填写《龙泉驿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报表》,报告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为强化实效,激励先进,每学年末,课题中心组根据各校开展研究的情况,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出等级,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3、加强交流,突出实效
①充分利用网络教研资源优势
课题中心组利用得天独厚的教研网络,在《龙泉教育》网上开辟小学语文“研究专栏”,为参研人员提供学习资料,定期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专题培训,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对参研人员进行理论培训,要求课题研究教师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提高参研人员的理论修养和课堂教学水平。(1)通过e-mail向教师征集教研活动内容
一线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教研的内容应当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教研活动针对各类课型(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等)上片区级、区级研究课、展示课,教研员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伙伴。
(2)建立资源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新课程困扰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资源的溃乏。而传统的教师工作方式是以个体劳动为主,这使得许多教师智慧封存于个人手中,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让同伴互助更好地得以实现,我们将以“阅读有效性”公共教育博客、小学语文qq群组等载体为交流平台,将语文教师们潜心研究、精心开发的课件,编制的试题,设计的教学,撰写的心得等放在网上,使老师们的成果能够彼此交换,使它的作用和使用范围被无限放大,从而避免重复开发、浪费资源,为教师们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较充足的时间保证和资源保障。
我们还会推荐相关的小学语文网站和小学语文教学权威杂志,并及时向一线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站信息,引领一线教师经常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新动态。教师们平时遇到的教学苦恼、问题、体会,都可以通过“发贴”的形式自由地在“龙泉教育小学语文”内发表意见。当老师们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发贴到论坛时,中心组由专人负责梳理问题,引导更多的老师进行思考或是进行答复。②加强校际间的交流
为了促进课题研究不断深入,课题中心组将定期组织各子课题组之间的交流活动,坚持开展教师听、评、献课活动,坚持抓好课前精心设计,课堂务求质量,课后深入反思几大环节,并鼓励优秀学校、教师对薄弱学校和教师进行重点指导,帮助他们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4、提炼成果,总结推广 各参研人员要强化成果总结意识和成果推广意识,对过程性研究成果认真进行总结、提炼。课题中心组每学年召开一次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对好的经验和成果要及时在全区推广应用,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
2、《有效教学》肖成全等编著
3、《中国当代阅读教学理论与阅读教学》韩雪屏著
2、数学教学中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
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
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这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的一种讲读方法。为使学生容易接受,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在教学中我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能准确地理解字、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生字新词,抓了“又窄又深
船艄翘起
船舱软软
轻快灵活
操纵自如
左拐右拐
高声谈笑
哗笑告别”八个词。首先提醒学生“艇、艄、舱”都是“舟”旁,再带学生书空“舱”字,提醒学生右边不要封口。再点生词旁边的图片“小艇”,引导学生说出:威尼斯的小艇——船艄翘起,船舱——软软,看起来——又窄又深,划起来——轻快灵活。通过读词语“操纵自如、左拐右拐”让学生体会船夫驾驶技术好;通过“高声谈笑、哗笑告别”读懂乘客们高兴的心情。
在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想象出画面后,又让学生齐读以上八个词语,听老师读,再次想象画面,谈感受。再由学生的感受出发,引出课文“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接下来通过选择词意,理解“情趣”一词,再找出课文中体现情趣的句子。在理解船夫驾驶技术好的句子时,又抓了关键词:“不管„„总能”这个关联词。
2.阅读一般的或较复杂的记叙文,抓住关键词能理清层次,能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和分析语言特点和表现方法。在教学《生命桥》时则重点抓了“奇迹”一词。首先由普通桥引出生命桥,再引导学生质疑。比如:生命桥用什么搭的?为什么叫生命桥?为什么课题上要加引号等。然后进行初读课文。和肖老师一样,重视生字词语的检查。提醒学生“狩猎”的“狩”读第四声,让学生猜猜“狩猎”什么意思,然后给予正确的答案。“蹬”与“瞪”读音不同。通过比较偏旁,掌握“蹬”与“瞪”的字形。“悬崖、山涧”与理解课文重点段有关,就通过简笔画在旁边注明。通过简笔画,学生一目了然:什么是悬崖,什么是山涧。通过老师引导“如果说悬崖是高而陡,那么山涧就是——万丈深渊”,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就有了“走投无路,九死一生”等词语。不仅要出示“走投无路,九死一生”后,还出示“绝境、困境”,使学生通过这些词语了解当时羚羊面临着怎样的险境,也就自然的过渡到:“面对悬崖,你觉得这一群羚羊准备怎么做?”通过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到了老羚羊怎样搭生命桥的句子。当学生读到故事的结局时,老师又追他们为什么?然后抓“秩序井然”一词,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话来解释,这样学生对“秩序井然”一词的意思及用法就有深刻理解了。
一队羚羊面对绝境竟然如此“秩序井然”,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奇迹”;出现“奇迹”,应该用什么标点。引导学生找出“哪些地方令你惊叹”?再细细品读课文。在读羚羊一对对飞渡成功时,又抓了“眼花缭乱”一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因为羚羊一对紧接着一对飞渡”,所以看不清,可见当时情况紧急,但羚羊们却“秩序井然”。最后又通过提问“这群羚羊为什么能快速飞跃?靠什么创造了奇迹?”依据“奇迹”一词,又一次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品出自己的理解。
我们在备课时也要这样,经历“把课文读薄,又把课文读厚”的反反复复的过程。读一段话,总有一两个关键词,若能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抓关键词解读课文,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
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本,是学习课文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在教学中的实施应用,是语文教师值得探索的内容。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解读课文。作为一线的教师更应该重视基础教育,把好词语关。让我们从和学生一起打好基础,抓住关键词解读课文。
第三篇:主题教研心得体会
主题教研心得体会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也为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我有幸参加主题教研,听后真是受益匪浅,为我今后语文教学(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指明了方向。现把本次听课体会总结如下:
一、张老师讲授的精读课文——五年级的《落花生》,优点是:
1、设计情境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问学生你们喜欢吃花生吗?喜欢吃什么样食品的花生,然后出示了各种花生食品的图片,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导入了新课。
2、在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时,她先让学生提前预习,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3、在分析课文时,能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感悟。另外,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字、词、句、段来理解课文内容。如:重点字“播种”的“种”。重点词语:“居然”,重点的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重点段:第第1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
4、注重了本课写作方法的教学。课文《落花生》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薛老师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也向学生指出了什么是借物喻人的写法,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认识,为今后学生阅读和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刘老师讲授略读课文——《母鸡》,她这节课的优点是:
1、她先让学生读阅读课文《母鸡》的略读提示,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去阅读。这样,学生就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阅读提示”中共有两项要求:认真读一读,看看他写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再比较一下,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崔老师紧紧抓住这两项要求来教学,既抓住了教学重点,又使教学简单扼要,就不会搞成精读课文的教学。
2、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中所写的母鸡的特点时,紧紧抓住了作者对母鸡态度的两个关键词语“一向讨厌”和“不敢再讨厌”,分别交流了母鸡两方面的性格特点,可谓是提纲挈领。
3、比较了《母鸡》和《猫》两篇课文各有哪些特点,崔老师用课件出示了一个表格,分别从“篇章结构”“作者情感”“写作特点”“表现动物的手法”和“语言特点”五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了两篇文章的写法的异同。这是本篇略读课文教学最有价值的所在,为今后学生作文练习积淀了知识和方法,同时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4、拓展延伸,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这点很值得提倡,把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
三、郝老师的精读课文——《钓鱼的启示》,她这节课的优点是:
1、由于课文的题目是“钓鱼的启示”,奚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含有“启示”一词的句子,再理解“启示”的内容——“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直奔课文的重难点,就抓住了理解整篇课文的关键,也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2、引导学生体会了课文中“我”和“父亲”的两个人物的感情变化,理清了课文中人物感情发展变化的线索,也就让学生体会到“我”对那条大鲈鱼的放弃并不是主动自愿的,而是在父亲的强迫下才放弃的,说明了父亲对“我”的教育是严格的,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家长的教导的。这一点的教学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奚老师这一环节设计得也非常好。
3、在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父亲”对“我”成长的重大作用之后,让学生写出“我”对父亲感激的话,水到渠成,自然会结合文本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也就达到了读写结合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魏老师讲授的略读课文——《秦兵马俑》,她这节课的优点是:
1、板书课题后,先解释“俑”字的意思,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再让学生欣赏“秦兵马俑”的图片,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抓住了课文中的三个关键词语——“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来依次感知、理解相应的段落,既体会了秦兵马俑的特点,又感悟了课文的写法,简约有效。
总之,通过语文学科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研讨活动,使我明确了这两类课文的教学方法,为我将来进行这两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语文教学能力。
第四篇:主题教研心得体会
主题教研材料
学习心得
——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专题讲座感悟
达家沟中心小学
黄明娟 2012年3月
学习心得
——李元昌教授“主题教研”专题讲座感悟 2012年3月5日著名教育专家李元昌教授来我校指导“主题教研”,我有幸聆听了他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李元昌教授在农村教学29年,在这29年的教学生涯中,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教研员乃至于成为农村教育家,凭着是对教育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十几年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积累,扎扎实实的为农村做实事,让我感受很深。为农村语文教育李教授真正做到了,吐尽人生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
报告会上,李元昌教授就主题教研的提出、主题教研的内涵、主题教研的意义目的、主题教研的研究方式、主题教研的组织形式和主题教研的优势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为大家作了富有前瞻性的讲解,李元昌教授摆事实、讲道理、深入浅出、语言幽默,让我们从中有所启示。在实际的工作中,李老师所讲的问题确实影响了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比如,我们在工作中只是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求质量上的提高,教师缺少内在的发展动力,教师之间缺少合作研究,探索的精神,即使是搞教研也是走形式,没有认真的去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由此我们必须从小处作起,不能好高骛远,扎扎实实的去研究,去总结,才能不断的提高。
校长是学校主题教研的领头羊,重视主题教研,引领教师的主动发展,应该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所以,主题教研首先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才能确立学校,个人的教研主题,在确立主题时,还要考虑到是不是教师最棘手的教学问题,是不是真实的问题,是否有潜在的价值,解决后能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问题的设计还要有解决的可能性,所选的问题通过校本主题教研活动能得到解决或局部解决。主题教研的方式积小改为大改,以小题换大题,化大题为小题。破小题通大题,这样降低了难度,教师容易操作,从小处做突破口。也容易把握,容易出成果。
主题教研有很多优势,最大优势是,通过一个教研主题,将一校、一个基地全学科教师联结在一起。一个教研主题,将学科所有教师连接在一起,在主题教研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向前的拉力。能使多数教师由被动向主动转,调动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激活了教师内在的研究潜能,提高教师教研意识、科研能力的效果,实现促进学校整体教师素质提高的目的。主题教研好和教研、科研有密切的关系活动,是将教研、科研自然结合的一种方式。利用科研的形式,装进教研的内容。按着科研的流程完成教研的任务,形成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的良好发展态势
听完李教授的报告后,感悟,搞教研并不难,就看在教学中是不是个有心人,能不能发现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像李元昌教授说的那样:“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大胆地去尝试,与教师搞好合作,一定会探究出好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第五篇:主题教研总结
主题教研总结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科教研,以新课程指导教学实践,探讨“研训一体化”的教研模式,立足找准教研的“基点”,整合优化教研的“结合点”,拓展学科教研的新思路,延伸学科教研的有效途径,力求走学科教研的内涵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指导性、导向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激励机制。体育学科的“研训”中心围绕一个主题鲜明、二个突出改进、三个促进提高、四个优化建设,具体落实完成八项教研工作。以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积极有效地开展学科的“研训”活动。努力提高学科“研训”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一个主题: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优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具体做法与成效:
1、依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开设了专题讲座,主题是《新课程下的运动技能教学策略与方法》,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明确运动技能教学是体育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注重解决运动技能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促进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提高。
2、有效地开展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优化课题讲座,举办了体育学科信息技术动作的培训,加强网络教研和校与校之间的互动交流,规范与创新教案撰写格式,提高了体育教学制图的能力,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促进了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3、组织与落实《体育学科小班化教学》的专题研讨活动,实施小班化教学是一项新课题研究,如何体现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积累、总结与反思,研究小班化教学的模式和在有效教学策略,促进教学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完善小班化的实施与管理。
(二)、二个突出改进:体育学科的教研活动内容突出一个“实”字,教学活动形式突出一个“新”字。
具体做法与成效: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课题引领教研,以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做到“研训”活动开展有主题,将教学观摩研讨课与专题交流相结合,及时在网络上交流教研信息,不断对教研工作的阶段性分析与反思,提高教研形式的创新性与质量,更好的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2、教学观摩研讨课的形式上创新,在南航初中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课活动,施用同样的教材而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共同探讨现代体育课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最佳途径,研究新课程下的运动技能如何教和教什么的问题,运动技能教学与课运动负荷问题,素质练习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更好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转变。
3、组织青年教师的“才艺”比赛,主题是演讲和个人才艺展示,形式上的多样化与激励化。通过开展这种活动目的是营造体育教师的凝聚力,充分展示青年教师的才艺,促进青年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努力打造一支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4、组织与落实了部分高中学校,开展与六合县高级中学进行了互动式教研活动,重点对高中模块选项教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注重探讨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法,探讨了高中新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达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的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高中课改的深入开展。
(三)、三个促进提高:促进学科教研工作的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促进教研活动的内涵提升,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达到优化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
具体做法与成效:
1、坚持以课题引领教研,以课题指导校本教研。组织部分学校参加体育学科的《网络远程教育与体育学科教研的整合》省级课题研究,提升学科教研内涵,延伸与拓展教研途径。积极参与《初中模块选项教学的校本资源开展与教学实践的研究》,注重课题研究的前瞻性、实用性、指导性和推广性。
2、组织在学校开展体育小班化教学观摩研讨课活动,探讨小班化教学模式和有效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构建与营造体育小班化良好氛围,渗透体育文化与精神的传播,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育体、育心的教学功能。
3、认真贯彻新体育课程计划,有效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活动,积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为全校普及体育大课间活动起到推动作用。
4、完成了市教研室规定的教学视导工作。其中听课16节(A级课3节、B级课13节),查阅了教学计划和检查了教学常规,与教研组进行资源和反馈,提出了建设性与指导性意见。
(四)、四个优化建设:体育学科“研训”活动的制度建设、教研组长的例会制度建设、教研骨干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
具体做法与成效:
1、本学期举办学科专题讲座2次,技能培训1次,教学观摩研讨课活动4次,才艺比赛,外出互动交流1次。做到了讲座与交流、观摩与点评、教研与培训相结合,提高了“研训”工作的质量,强化了“研训”的制度建设与管理,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2、组织了4次教研组长例会,主题是教研工作计划的研讨、体育中考工作布置、教研组管理经验交流,学生体质测试的做法与管理经验交流。加强了体育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调动了教研组长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成为全区体育学科教研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和策略者。
3、重视体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研训”活动中,充分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导向与激励作用。有效地开展了学科课题研讨活动,教学观摩研讨课的指导与点评活动,已成为学科教研与教学改革的带头人。
4、重视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多层面的发展平台,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的对青年骨干教师的重点培养。有效地开展教学技能培训、教材教法的研讨、互动式推磨听课活动和网络式教研,促进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
(五)、教研反思
1、如何提升教研工作的内涵,拓展教研的途径,营造与优化教研的氛围,将“研训”工作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的结合,系统的、有效地开展对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以适应高中课改的需要。“研训”的形式要不断的创新,内容的选择和培训的方式要更加贴近教师,贴近新课程改革,能使教师正直成为教研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和策略者。
2、学科的校本教研氛围不浓厚,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意识不强,学科的课题引领不够深入。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问题,教学上还存在着“盲点”和“迷点”的问题,其次是自身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目前教学中还存在着“放羊课”和“活动课”的现象。
3、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不普及,学生每天一小体育锻炼落实不到位,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在下降,说明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主题教研总结
德惠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