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有感
《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读书心得体会
七台河市第六中学
张 爽
《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一书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现将所学后的反思做一条理,整理如下:
虽然自己目前已经是骨干教师,但通过这次读书,我发现自己的认识还不够系统、不够全面。特别是书中“骨干教师的修炼秘诀”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加强了学习,学到了知识。
我喜欢书中引语以及其后简约、深刻的内容概括与讲解:
1、绝知此事要躬行——长期、扎实的实践
2、衣带渐宽终不悔——顽强、自觉的学习
3、不畏浮云遮望眼——联系实际的思考
4、领异标新二月花——充满个性的创新
5、胸有丘壑气自豪——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
6、茅檐常扫净无苔——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7、好风送我上青云——巧借外力的综合素质
读书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与作者所讲的标准、与骨干教师相比,自身不足很明显。今后只有快马加鞭,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不虚此次培训。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的确有些问题理解不深刻,这次培训使我在这些方面有了更新的认识。
通过读书,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骨干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
作为骨干教师,不是只懂一些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交流来感受,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师要身正为范。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的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行为的表率。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能力和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
好的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
在参加了骨干培训班,认真聆听了先进理念,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总之,《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让我学习到了新知识,认识到新不足,知道了:为了更好地工作,就得更好地生活,就得开拓视野,改变观念,把握好人生。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七台河市第六中学 张 爽
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活姆林斯基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育实践的教育家理论家。他睿智的语言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无处不在,一个个深入浅出的教学实践,一段段精辟的理论分析,博才多学的理论观点娓娓道来,既令人叹服、又引人思考。无形中为我指点迷津。在此总结读书笔记如下:
1、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
2、教会学生学习。教师都是有创造精神的缔造者,学生每天面临许多重要的学习任务,怎样让孩子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之间有时出现的矛盾怎样解决,光靠老师的教学热情有时候并不能迎刃而解。书中写道:“中高年级的学生能不能顺利的学习首先就取决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思考,在思考的时候能够阅读。”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个能够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能顺利阅读的孩子能更迅速的完成学习任务,有了思考力就会有行动力,有了行动力就会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过程,就一定不会在学业上落后。
3、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欲望.有了学习的欲望,就会有学习的进程.教师要想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必须打动学生的心才能办到,填鸭式的灌输和愤怒的呵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毫无效果.学生爱书才愿意在书海里遨游,学生有了自己的兴趣,学习就不会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一切因为有了兴趣,有了对知识的好奇心而变
得明朗起来。
4、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5、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6、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实践证明,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这样,教师就有可能跟某些儿童进行个别谈话,但这种谈话不是
长时间的讲解,而是加以指点和提些建议,告诉他们怎样独立地掌握知识,预防不及格和学业落后。
7、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8、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
作为青年教师,多读,多思是快速成长的捷径,每次在阅读教育、课改的书籍的时候,都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与提升的巨大空间,以后还会坚持阅读,快速成长起来,为以后成为一名名师充好电,打好基础。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七台河市第六中学 林 静
学校给教师订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利用业余的时间读了大部分章节,这本书带给了我新的思考和许多感悟。现将整体感受记录如下: 1、30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信,对于这类儿童,正是前面说过的“第二套教学大纲”能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对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曾试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是的,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
2、千百次的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
3、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4、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5、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实践证明,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这样,教师就有可能跟某些儿童进行个别谈话,但这种谈话不是长时间的讲解,而是加以指点和提些建议,告诉他们怎样独立地掌握知识,预防不及格和学业落后。
7、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
8、教会学生学习。教师都是有创造精神的缔造者,学生每天面临许多重要的学习任务,怎样让孩子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之间有时出现的矛盾怎样解决,光靠老师的教学热情有时候并不能迎刃而解。书中写道:“中高年级的学生能不能顺利的学习首先就取决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思考,在思考的时候能够阅读。”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个能够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能顺利阅读的孩子能更迅速的完成学习任务,有了思考力就会有行动力,有了行动力就会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过程,就一定不会在学业上落后。
9:学会有效记忆知识,知识有时要求牢固的记忆.低年级基本的读写能力是高年级掌握知识的工具。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记忆是需要方法的,简单的机械的记忆只能暂时记住一些东西,长时间的牢固记忆,需要一定的记忆技巧。练习是巩固记忆的方法之一,游戏有时候也能够帮助记忆,多种形式的识记不妨一试,单调的运算和反复的书写不如让学生把更多的聪明才智用到创造性的学习上。理解性记忆是最多快好省的记忆方法,理解了就明白了,理解的过程就是感悟的过程。理解了就不会再机械地重复记忆无聊的东西。随意的识记和不随意识记相结合,帮助学生寻找自己最有效的记忆方式,是教师必不可少的责任。教师都是有创造精神的缔造者,学生每天面临许多重要的学习任务,怎样让孩子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之间有时出现的矛盾怎样解决,我们要不断读书、学习,不断思考,为以后快速成长做好准备。
《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读书心得体会
七台河市第六中学
林 静
读书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与作者所讲的标准、与骨干教师相比,自身不足很明显。通过阅读《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我在今后只有快马加鞭,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不虚此次培训。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的确有些问题理解不深刻,这次培训使我在这些方面有了更新的认识。
通过读书,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骨干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作为骨干教师,不是只懂一些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交流来感受,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师要身正为范。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的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行为的表率。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能力和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
好的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
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
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第二篇:读《骨干教师成长秘诀》有感规范
读《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有感
通过阅读《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一书,有了很大收获,收益非浅。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骨干教师,在教育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书中的第一章就清楚的告诉了我一名骨干教师的表征与特质,概括起来有,对教学效果信心十足;对课堂管理监控自如;对工作积极进取;要有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优异的教学能力,良好的个性特征。在后面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要有新的目标,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书中的第二章节描述了普通教师如何成为骨干教师的基本过程,其中用了很多生动的实例教会了我们在实践中如何去做,读后牢记于心,现将骨干教师修炼的“秘诀”,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勉。
首先,要做一个积极的人,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优秀的教师更要具有“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种乐观的生活心态,热爱自己的专业,乐于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真诚地关爱每个学生,对学生充满宽容和期待,为实现对学生科学智慧的培养,不管学生在基础、纪律和学习积极性上给教学造成怎样的困难,都不退却,满怀信心,坚信只要坚持到底,一定能成功,因此,还要有一颗年轻的心,涌动着青春的激情。第二,要立足长远,勤于实践,不辞辛劳,脚踏实地,做到
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实践来不得半点虚假,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着眼,实实在在,做到作风朴实,办事踏实,探索扎实。
第三,必须顽强而自觉地坚持学习,视学习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状态,视其为人生的必然选择,视其为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学习伴随自己终身,让自己的生命因学习变得美丽而精彩。怎样学习,书中给出了途径。
1、与书本为友。买书,借书,读书。
2、以报刊为师。信息量大,方便快捷,内容新颖。
3、和电脑为伴。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第四,联系实际思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会思考,要练就一个灵敏而聪慧的头脑,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随风倒,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不能盲目地瞎想一气。要对课堂教学思考,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教学前要想一想:准备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课堂上准备组织什么活动?这些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即“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活动、备目标。教学中要想一想:怎样对待课堂上的提问?没有问题的课就是好课吗?有没有“失败”了的成功课呢?教学后想一想:课堂上改变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变?还有哪些不成功的地方?需要怎样改进?在思考中特别要重视教学反思这一环节。通过教学反思,发现不足,改进教学,促进理性思考,从而推动自己的成长。其次,要对常规做法思考,在新形势下,对于一些常规做法很有再思考的必要。比如,备课是不是只有一种写法,都是先写重点、难点、关键再写教学过程,看谁书写最详细,这样不少人抄教案,倒不如加强集体备课。再次,是对习惯说法的思考。多少年来,日常工作中,总有一些习惯说法人人沿用,没有人怀疑它的合理性。其实,细究起来,不少说法是欠妥的,因为它们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第五,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们一旦失去了对事物追根究底的思维品质,这个世界便犹如一潭死水,没有了生机与活力。“没有自己”的教师,只能是没有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的教学,怎么能在教学中创新?所以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要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言他人之所未言,发他人之所未见,示他人之所未知,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第六,要有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多少是衡量教师素质的一个基本内容,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骨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有: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艺;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也这与前面所要求的重视学习相一致。
通过对于《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一书的研读,目标更
加明确了,以上六点的“秘诀”,我也进行了反思,对今后的教学很有启发,只有经过实践、思考的内容才更加的让人记忆深刻。我将把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建构之后,再次用于教学实践,不断的总结反思,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保持一颗平常心,平静的心,扎扎实实潜心实践,且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自觉对待学习。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有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品质,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中。
读《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有感
教师:饶洪旺
只要有阳光,尘土也发光
——读《教师必须具备的十大美德》有感
读了《教师必须具备的十大美德》这本书使我如饮甘露,深深理解了只要有阳光,尘土也发光。本书阐述了教师应具有的十大美德:博爱、敬业、奉献、尊重、忠诚、守信、公正、善良、宽容、勤俭。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理想、光明磊落、心地善良、诚实守信、热爱学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和举止,才能以自己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教育学生,把学生塑成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在这十大美德中,最基础的、最根本的美德就是“博爱”。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书中不仅讲述了重要的教育理论,更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怎样爱学生。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经典案例。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就将他带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了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用砖头砸他。”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
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一般老师处理这个事件,肯定是劈头盖脸狂训一通或以暴制暴地严厉惩处,而陶老先生用这种“温柔”的方式启发和诱导他,这是出于对学生博大的爱,这种爱更有具大的力量,它更利于学生接受,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彻底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
回想自己从教这么多年,自己的思想也在逐渐改变,但距离教育专家们的思想境界还有巨大的差距。有的学生调皮捣乱,有时还是缺少一些爱心、缺少一点忍耐,还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处理,教育效果并不是很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等待发光的金子,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的优点更加灿烂。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给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把我们的宽容、关爱和欣赏奉献给孩子们,生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只要有阳光,尘土也发光
——读《教师必须具备的十大美德》有感
教师:饶洪旺
看《做幸福的教师》有感
通过观看《做幸福的教师》我第一次开始认真地思考:到底什么是幸福?彭老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轻松亲切的笑容带着我们走进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我们可以做一个成功而且幸福感高的人,但是没有人可以剥夺我们做一个不成功但幸福感高的人,而攀比使人远离幸福。是啊,人生是如此短暂,相聚难能可贵,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活得幸福一些呢?
那么,怎样才能感到幸福呢。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心态最重要。做教师很辛苦,但也很幸福,因为教师是在为祖国、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教师将从学生的成长中得到收获。毛泽东同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而时习之,温固而知新”,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工作,对待我们的学生,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快乐。常言道:知足常乐。我们要知足。还要不断进取。
其次,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时刻生活在群体里,是团体成员,所以在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同事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能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感到心
情愉快。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别人会给自己更多的微笑。如果说我的工作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得到领导和社会的肯定的话,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也在其中获得了幸福,那就是因为我深信以下几条非常朴素的真理:
第一是要热爱学生。
当一名老师,要想长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要想得到学生的尊敬,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归根到底,要想当一名好教师,秘诀只有唯一的一个,就是真心实意地爱自己的学生。爱成绩好、表现乖的学生不难,但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总有一些成绩差,调皮捣蛋的所谓“坏”学生,怎样爱他们,能不能真心实意地爱他们,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力量。
第二是要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要有敬业精神。
“敬业”在我国古代《礼记•学记》中就以“敬业乐群”明确提了出来。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敬业总是和“爱岗”联系在一起的。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是对职业责任、职业荣誉的进一步深刻理解和认识。
努力去做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才是一名幸福的教师;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人民教师要有表率作用,要有“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意识,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以德修身﹑率先垂范。做一名无愧于“春蚕”、“蜡烛”美喻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美丽的青春和腾飞的事业投入实际的工作中去!因此,在新形式下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爱教;要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要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要学高为师、终身学习。
看《做幸福的教师》有感
教师:饶洪旺
用心做教育
“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教育上,张思明的创造性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这是首都师范大学创造性教师个案研究课题组,对张思明进行了一个多月全方位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课题组同时指出,张思明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自己教学过程的特点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适合教学对象的方法和做法,创设一个激发学生创造的“场”,让这个“场”再去激发更多学生的创造。
教师要开凿并拥有“一眼泉”
直到今天,张思明还清晰地记得他初登讲台时的那一幕。高中毕业年仅17岁的他因为父亲的突然去世,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走上了自己“一百个不乐意”的教师岗位。他上的第一节课是历史课,他在讲台上用孩子式的语言,把一节课给“念”了下来。整堂课学生们大笑不止。最后,一个女生在交上来的作业本封面上画了一幅漫画,一只老鼠拿着麦克风在课堂上讲话,下面写着:“你是哪个庙里的和尚,会不会念经?敢来教我们!”
从那时起,张思明就开始了他的自学计划。他找来了当时能找到的大学数学课本,开始自学微积分。他做了大量的但是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仍然感到专业知识不够,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也力不从心。
最艰难的时候,他总会想起父亲生前对自己的教导:“人最主要的素质就是要有学问,要有一种高贵的品质,要有意志。”
那些年,张思明的生活节奏是用“秒”来计算的。他先在北京大学数学系78届当旁听生,又到首师大夜大学借读。1981年,北京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他又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而他在学校还当着班主任,每周有两个班12节数学课和课外活动课要上,300本作业要改。没有寒暑假,没有休息日,做了几千道题和30多本专题学习总结,摞起来有一米多高。五年里频繁奔走于60多场考试,张思明终于换来一张在母校当教师的“合格证”。
五年的自学,让他学会了合理地统筹时间,培养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是比文凭更为宝贵的东西。总结出经验后,张思明为自己设计了更高的目标。因为他认识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不断更新的活水,教师应终身学习。
1990年,张思明又成为日本冈山大学的教师研修生。在日本的一年多里,他的勤奋善良广为人知。优秀的毕业论文、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自尊豁达友善的品质等,改变了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留学生以及日本人对中国、对中国人的偏见。
回国后,张思明边工作边在首师大接着攻读硕士学位。他用两年半的时间,以全优成绩完成了三年的学业。
从一个不甚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到北京市首批自考数学本科三个获得者中的一个,到今天拥有硕士学位,并在中学数学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间,张思明流过多少泪水和汗水,惟有无数个夜晚的星星和清晨的朝霞能够记得。
张思明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他认为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应该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张思明正是用行动来凿这“一眼泉”的。
只有爱才能唤醒爱
张思明对于教育,对于爱学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对教师来讲,真正的爱,是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观察。当发现学生需要温暖时,不要直接给他温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并说,你去打柴,不会打,我告诉你怎么打。然后,远远地看着他,如果他不能划着火柴,再帮他做一件事情。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任何事情。他认为,这种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对他一辈子负责的爱。
只有爱才能唤醒爱,这是张思明最切身的感受。
当13岁的他推着家里的自行车到委托商行寄买时,商行的人问他为什么卖车,想卖多少钱?他说他妈妈病了,想卖70块钱。结果商行的人对他说:孩子,我们给你90块钱。20块钱,当时够他们一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这样的记忆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有很多很多。这些来自陌生人的爱心,让张思明对爱有了深刻的认知,也渗透到他后来对事业、对学生、对他人的一举一动中。
他曾教过一个少一段手臂的女孩子。他注意到:在割草这样的劳动中,那显然少了许多灵便的女孩子总是比别人多流好多汗,完成得和大家一样多、一样好。一次他收到一封来自边防战线的信,一个士兵在信里说,觉得生活太没意思。张思明将这封信交给了那个女孩子,让她给这个士兵回信。女孩子吃惊地望着数学老师:“为什么选我?”张思明说:“你最有资格。”
如今,那个女孩子已毕业多年。她后来写信说:“这是今生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老师给我的是一种信念。”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我希望自己能够到达这个地步。成长的过程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老师创造机会给学生更多这样的人生体验,是远比授业解惑更难也更重要的事情。”张思明说。
每年,张思明都会收到不少毕业或出国的学生们的来信,他们回忆道:“老师会生病,但老师从不误课”,“您的课堂永远是活泼的,您的话给了我很大教益,倒不是它的诗意,而是它的内涵……”
第三篇: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
骨干教师的修炼秘诀
一、躬行—长期、扎实的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骨干教师要立足长远,勤于实践,不辞辛苦,脚踏实地,做到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顽强、自觉的学习
骨干教师必须顽强而自觉地坚持学习,视学习为一种生活方式,视学习为一种生命状态,视学习为人生的必然选择,视学习为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学习伴随自己的终身,让自己的生命因学习变得美丽而精彩。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联系实际的思考
心之官则思。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会思考我们要练就一个灵敏而聪慧的脑子,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随风倒,要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联系实际思考问题。
四、领异标新二月花—充满个性的创新
“没有自己”的教师,只能是没有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的教学,怎么能在教学中创新?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理应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言他人之所未言,发他人之所未见,示他人之所未知,要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
五、胸有丘壑气自豪—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多少是衡量教师素质的一个基本内容,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过去人们常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来形容教师的知识水平,现在则以“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提示教师丰富自身的知识。对于一个骨干教师来说,知识面要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历史、地理,要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并且要致力于多元而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六、茅檐长扫净无苔—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这是积极而健康心理的标准。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要做一个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第四篇:学习《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心得体会
学习《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心得体会
《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我读过之后受益匪浅。
《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的第一章就清楚的告诉了我一名骨干教师的表征与特质,概括起来有:对教学效果信心十足;对课堂管理监控自如;对工作积极进取;要有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优异的教学能力,良好的个性特征。我虽然已熟悉了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评价、考试测验等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将要有新的目标,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书中的第二章节描述了普通教师如何成为骨干教师的基本过程,其中用了很多生动的实例教会了我在实践中如何去做。
首先,要做一个积极的人。心理常青: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优秀的教师更要具有“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种乐观的生活心态,教师的乐观心态包括:宽容的精神、尝试意识、有激情的生活。乐观的第一个指标是“宽容”,乐观其实很简单:停止抱怨。乐观的第二个指标是“尝试”,渴望尝试是人性中最可爱的弱点。乐观的第三个指标是内心“宁静”、有“激情”,能快乐地生活。此外,我们还要热爱自己的事业,乐于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真诚地关爱每个学生,对学生充满宽容和期待,为实现对学生科学智慧的培养,不管学生在基础、纪律和学习积极性上给教学造成怎样的困难,都不退却,满怀信心,坚信只要坚持到底,一定能成功,因此,还要有一颗年轻的心,涌动着青春的激情,成为快乐的教师。能把笑声带别人的人,是一种能力,叫感染。快乐和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因教育而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生命力及其蕴含的人格魅力是人的精神长相。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前有母亲负责;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后,由自己负责。教育,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亵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种子,让人可呼吸高山空气,让人以扬眉吐气。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人,这就是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期待。人的幸福感来自三个要素:一是有情趣;二是爱人与被人爱;三是生活在自己作品中。
第二,实践躬行:要立足长远,勤于实践,不辞辛劳,脚踏实地,做到
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实践来不得半点虚假,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着眼,实实在在,做到作风朴实,办事踏实,探索扎实。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
第三,自觉学习:视学习为生活方式,视学习为生命状态。(与藉为友,以报刊为师,和电脑为伴,生命因学习变得美丽而精彩)。必须顽强而自觉地坚持学习,视学习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状态,视其为人生的必然选择,视其为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学习伴随自己终身,让自己的生命因学习变得美丽而精彩。
教师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也对一些问题产生了困惑,他们对教育、对生活有了自己深刻体验,产生了自己的独特情感。他们可通过读书了解别人的工作实际,享受别人的幸福,解决自己的困惑。书成为教师的知心朋友,教师与书交流心灵,能树立自己的工作理想,获得坚定的工作信念。以书为友的教师所读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和对自己有帮助的书,从中得到多方面的营
养,不仅能在课堂内外给学生呈现一溪活水,也能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
第四,思考创新:“我思故我在”,“秀出我独特”。联系实际思考。人与
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会思考,要练就一个灵敏而聪慧的头脑,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随风倒,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不能盲目地瞎想一气。要对课堂教学思考,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要有准备,即“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活动、备目标。教学中要想一想:怎样对待课堂上的提问?没有问题的课就是好课吗?有没有“失败”了的成功课呢?教学后想一想:课堂上改变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变?还有哪些不成功的地方?需要怎样改进?在思考中特别要重视教学反思这一环节。通过教学反思,发现不足,改进教学,促进理性思考,从而推动自己的成长。其次,要对常规做法思考,在新形势下,对于一些常规做法很有再思考的必要。比如,备课是不
是只有一种写法,都是先写重点、难点、关键再写教学过程,看谁书写最详细,这样不少人抄教案,倒不如加强集体备课。
第五,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们一旦失去了对事物追根究底的思维品质,这个世界便犹如一潭死水,没有了生机与活力。“没有自己”的教师,只能是没有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的教学,怎么能在教学中创新?所以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要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言他人之所未言,发他人之所未见,示他人之所未知,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第六,要有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多少是衡量教师素质的一个基本内容,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骨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有: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艺;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也这与前面所要求的重视学习相一致。
第七、巧借外力:领导支持,同事合作,朋友交流,媒体展示,学科联动。
总之,通过对《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一书的研读我的目标更加明确了,以上七点的“秘诀”,我也进行了反思,对今后的教学很有启发,只有经过实践、思考的内容才更加的让人记忆深刻。
第五篇:学习《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心得体会
学习《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心得体会
看了此书后,本人感受颇深:
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应当具有相对优异的职业素质,即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观念、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能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几方面的素质都要在一般教师水平之上;应当发挥骨干作用,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优异素质,力争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正如书中所说,“骨干教师”是种修炼,敢于拼搏才有机会。如同一块好钢,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成为组织的有用之才;经拼搏才能成长。人的成功需要一种激情,在职业的道路上敢于不断面对挑战、善于挑战才会成功。企业基业常青的秘诀和制胜之道,都是把“修炼”“拼搏”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骨干的一种习惯。可以说,“修炼、拼搏”决定成败。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如何把自己修炼为一个出色的骨干呢?第一、用任务压绝知此事要躬行——长期、扎实的实践;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顽强、自觉的学习;第三、通不畏浮云遮望眼——联系实际的思考;第四、领导标新二月花——充满个性的创新;第五、胸有丘壑气自豪——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六、茅檐常扫净无苔——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第七、好风送我上青云——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
当然,骨干教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积累期、成熟期和创造期这样一个辛苦而漫长的基本过程。
读完这本书,从文中让我感受到了工作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低调
做人,高调做事,恪尽职责是摆正职场的第一要务,对于一个参加工作不是很久的同志来讲,我深深受到其中这一点的重要性。
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作好自己的事情,摆正工作中的角色,作为我来讲,首先是一名普通的教学人员,我会在自己的岗位中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应该有全力以赴的心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才会在工作之外,有一个让自己更加优秀的基础。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我们的立足之本,自己在明确自己的职责,作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中,无论是与自己的学生交往,还是作好自己的工作,甚至是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这种职业道德将会让自己受用一辈子,只有彼此之间有了这条底线,才会有彼此之间的信任。
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态度做事,用正确的方法做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蛮干并不是最好的方法,用最见解的方式解决最大的问题,才是应该要面对的,做事情之前,应该要有自己最明确的方案和解决办法,用最短的时间创造出最大价值,为工作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每一次都是一次经历,只要我们一直为目标一直努力着,为自己的将来积蓄着最大的力量,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读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所在,只有自己不断的努力才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也是会在自己所在领域内作到一个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