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作文训练三部曲——摘抄、积材、仿写
高中作文训练四部曲——练字、摘抄、积材、仿写
商城高中 2016-5-16 作文水平是一个人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正因为如此,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的分值一直占很大比例,因而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必须在作文上下一番功夫。
然而,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却一直是个令许多学生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古人云:“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水平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功,而重在日积月累地不断锤炼。那种不重视平时练笔,临考前胡乱背几篇范文以应付考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引导他们做到“四多”,即练好字、多阅读、多思考、多练笔,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坚持作文训练四部曲——练字、摘抄、积材、仿写四结合。从高一开始就要求摘抄,高二开始积累写作素材,高三训练仿写,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作文训练。
一、有关练字的重要性与方法,在上学期已经“专题”总结过,在此不再重复。
二、坚持摘抄,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大量的阅读训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古人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一则无物可写;二则无话可说;三则语言干瘪,甚至病句连篇。究其原因,还是平时阅读量少,语言和素材的积累不雄厚导致的。高中生学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而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以丰富的词汇和充实的素材为前提,语文学科在“环境恶劣,空间狭小”的生存状态下,如何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如何实现学生平时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就成了困扰我的一块“心病”。
因此,我的作文训练第一步就是“摘抄”,每周一篇。
1、摘抄美句、美段、美文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在每一个艺术家的身上都有一颗勇敢的种子,没有它,就不能设想会有才能。”我要求学生阅读的名家名段,大都来自阅历深、见识广、语言驾驭能力强的作者之手;作品的内涵也必然大于学生的阅历、见识和语言驾驭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会受到一种无形的陶冶,有时它比获得“技巧”更为重要。文章是人格的表现。读、记这样的文章是一种人格上的熏陶、情感上的操练。
2、指导学生浏览报刊杂志上的各类文章
通过阅读报刊杂志上的各类文章,达到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及时掌握当今世界的各类信息,使思想观点处于世界前沿的目的。
这类文章范围宽广,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素养,为进行专题性阅读搜集线索。鲁迅也强调“不要专门看文学”。他说,专看文学书,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要“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我引导学生要善于广泛地浏览各种有益书籍,从中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来丰富充实自己。
3、引导学生多写读后感。
高一第一学期我要求学生单纯地摘抄,第二学期就要求在摘抄的文段后,写下自己的感想,可多可少,一般会鼓励学生多写一些自己对文段的感悟。通过写读后感,学生把所想所感记下来,不仅理清了千头万绪,锻炼了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了思考、写作的习惯;而且还能够逐步加深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也能锤炼自己的思想和提高认识生活的敏感度。
经过一年不间断的训练,学生从一开始被动的阅读、摘抄,到后来习惯性的阅读、品味、感悟,不但有效地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还使一部分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每看见学生在课间拿着《读者》、《青年文摘》、《创新阅读》《语文报》《美文》津津有味地阅读时,心里无比安慰。
三、坚持素材积累,丰富人生感悟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材料和生活的积累就是作文的根本,也是作文的泉源。积累写作的材料,并非一天两天所能够办好的事情,是一项要靠学生自觉的、长期性的语文活动才可以做好的艰巨工作。再者,积累素材务必主动,有意识地积累,否则所得的材料也是零乱、笼统、肤浅、模糊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采集写作素材。在这方面我分两个方面来抓:
1、每两周记一件有意思、有意义或是有感悟的小事,如今换成了班级墙上挂的《练字、阅读、写作》。
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就能看出,写作要求已经回归到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特别是对身边小事的感悟,如高考作文《不要轻易说“不”》、《举手投足之间》、《人之常情》等都向细节和情感回归,而我们的 学生所欠缺的正是对细节的把握和对人生的感悟。
因此,我在在引导学生搜集写作材料时,特别提醒他们注意身边的“小事”,有时,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明白:写作文,未必写人人皆知的大事才是好文章,只要写出有意义,对自己或别人能构成一定影响的事情就可以啦。事件虽小,但反映的问题,揭示的道理并不小,就达到了写作目的。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有启发、有教育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用简练的文字记录下来,就是最真诚的写作素材。同时,只有细致地观察了生活,精细地体验了生活,深刻地思索了生活,所得的素材才丰富、深刻、系统。
2、根据主题词,每两周搜集事例和名人名言各3个,如今变为老师帮你搜集印发。
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材料的运用不够准确,尤其是在议论文当中。如一次让学生写一篇主题为“忍让”的议论文,但是在评改时发现,不少学生所引用的材料竟然是“忍耐”!由此,我发现只是让学生盲目的积累素材还远远不够,素材的积累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我每两周安排一个主题词,如“自律”、“自省”、“合作”、“机遇”等,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按要求搜集事例和名人名言,并评选出最好的材料一起学习、积累。
经过一年的积累,学生的作文内容明显丰富了许多,内容空洞、语言干瘪的情况大有好转。我所教的两个班在大考小考中,作文平均分达到46分,平时乐于积累,善于积累的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比其他学生高出许多。
四、坚持仿写,有目标地提高写作技巧
在众多提高作文能力的训练中,我认为,仿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有人认为仿写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但是,谁又能否认王勃将瘐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仿便成就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仿写的本质是“创造”而不是“复制”。它要以学生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运用联想、想象、记忆、迁移等思想规律,实现对新知识的认识,并拓展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仿写的意义,是它能迅速使学生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实仿写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格言警句仿写、叙述仿写、描写仿写(心理、行为、行动、外貌、语言细节侧面场面)议论仿写等;从篇幅上区分为句仿、段仿、篇仿等。“旧瓶装新酒”,是仿照别人文章的表现形式、构思特点、行文风格去进行写作实践的一种做法,而不是对全文或整段的照搬照抄。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仿照范文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写作技巧等特点去作文。
传统的范文教学虽然有不少的缺点,但是也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如“范文引路”、“模拟训练”,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当然学生中也不乏好文章。在评析范文时,我应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等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写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之选择材料、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原文。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碍”就得到了解决,作文“冷场”的局面将会消失。
如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后,让学生通过对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形象的认识,结合自己熟悉的亲戚、老师、同学或者邻居的日常生活细节,要求他们写一篇运用细节描写手法表现人物某一性格特点的文章,结果学生写出了如《怒发冲冠的爸爸》《喜怒无常的邻居》《我眼中的各位老师》等文章,不但全然没有了过去的空洞、语言干瘪等问题,而且文章朴实感人,人物形象丰满,学生也在写作中获得了满足与自信,学生的作文兴趣自然也浓厚了。
仿写对于中等生来说,可以提高其写作基本功和写作兴趣;对于上层生来说,可以使其更多地借鉴、吸收别人的长处,从而转化为自己优势。我有一个学生每次写作文都是在43分以下,总是无法提高,后来我发现该生的主要问题是文章结构不够严谨,因此就指导她对一篇范文进行仿写,结果文章焕然一新,使其找回了失去的信心,对作文的兴趣日益浓厚,后来在学校作文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写作水平的提高,绝非三五日就可做到。正如毛泽东所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同样如此。一篇文章,即使有再好的立意和构思,如果没有典型而有力的材料作为支撑,也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宋人朱熹曾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没有捷径,只有抱着诚实的态度,以正确的方法扎扎实实地不断练习,才能写出好作品。
第二篇:高中作文训练三部曲
高中作文训练三部曲——摘抄、积材、仿写
作文水平是一个人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正因为如此,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的分值一直占很大比例,因而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必须在作文上下一番功夫。
然而,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却一直是个令许多学生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古人云:“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水平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功,而重在日积月累地不断锤炼。那种不重视平时练笔,临考前胡乱背几篇范文以应付考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引导他们做到“四多”,即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坚持作文训练三部曲——摘抄、积材、仿写三结合。从高一开始就要求摘抄,高二开始积累写作素材,高三训练仿写,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作文训练。
一、坚持摘抄,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大量的阅读训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古人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一则无物可写;二则无话可说;三则语言干瘪,甚至病句连篇。究其原因,还是平时阅读量少,语言和素材的积累不雄厚导致的。高中生学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而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以丰富的词汇和充实的素材为前提,语文学科在“环境恶劣,空间狭小”的生存状态下,如何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如何实现学生平时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就成了困扰我的一块“心病”。
因此,我的作文训练第一步就是“摘抄”,每周一篇。
1、摘抄美句、美段、美文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在每一个艺术家的身上都有一颗勇敢的种子,没有它,就不能设想会有才能。”我要求学生阅读的名家名段,大都来自阅历深、见识广、语言驾驭能力强的作者之手;作品的内涵也必然大于学生的阅历、见识和语言驾驭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会受到一种无形的陶冶,有时它比获得“技巧”更为重要。文章是人格的表现。读、记这样的文章是一种人格上的熏陶、情感上的操练。
2、指导学生浏览报刊杂志上的各类文章
通过阅读报刊杂志上的各类文章,达到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及时掌握当今世界的各类信息,使思想观点处于世界前沿的目的。
这类文章范围宽广,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素养,为进行专题性阅读搜集线索。鲁迅也强调“不要专门看文学”。他说,专看文学书,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要“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我引导学生要善于广泛地浏览各种有益书籍,从中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来丰富充实自己。
3、引导学生多写读后感。高一第一学期我要求学生单纯地摘抄,第二学期就要求在摘抄的文段后,写
下自己的感想,可多可少,一般会鼓励学生多写一些自己对文段的感悟。通过写读后感,学生把所想所感记下来,不仅理清了千头万绪,锻炼了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了思考、写作的习惯;而且还能够逐步加深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也能锤炼自己的思想和提高认识生活的敏感度。
经过一年不间断的训练,学生从一开始被动的阅读、摘抄,到后来习惯性的阅读、品味、感悟,不但有效地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还使一部分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每看见学生在课间拿着《读者》、《青年文摘》、《哲言》津津有味地阅读时,心里无比安慰。
二、坚持素材积累,丰富人生感悟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材料和生活的积累就是作文的根本,也是作文的泉源。积累写作的材料,并非一天两天所能够办好的事情,是一项要靠学生自觉的、长期性的语文活动才可以做好的艰巨工作。再者,积累素材务必主动,有意识地积累,否则所得的材料也是零乱、笼统、肤浅、模糊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采集写作素材。在这方面我分两个方面来抓:
1、每两周记一件有意思、有意义或是有感悟的小事
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就能看出,写作要求已经回归到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特别是对身边小事的感悟,如08年高考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不”》、湖北卷的《举手投足之间》、天津卷的《人之常情》等都向细节和情感回归,而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正是对细节的把握和对人生的感悟。
因此,我在在引导学生搜集写作材料时,特别提醒他们注意身边的“小事”。让学生明白:写作文,未必写人人皆知的大事才是好文章,只要写出有意义,对自己或别人能构成一定影响的事情就可以啦。事件虽小,但反映的问题,揭示的道理并不小,就达到了写作目的。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有启发、有教育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用简练的文字记录下来,就是最真诚的写作素材。同时,只有细致地观察了生活,精细地体验了生活,深刻地思索了生活,所得的素材才丰富、深刻、系统。
2、根据主题词,每两周搜集事例和名人名言各3个
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材料的运用不够准确,尤其是在议论文当中。如一次让学生写一篇主题为“忍让”的议论文,但是在评改时发现,不少学生所引用的材料竟然是“忍耐”!由此,我发现只是让学生盲目的积累素材还远远不够,素材的积累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我每两周安排一个主题词,如“自律”、“自省”、“合作”、“机遇”等,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按要求搜集事例和名人名言,并评选出最好的材料一起学习、积累。
经过一年的积累,学生的作文内容明显丰富了许多,内容空洞、语言干瘪的情况大有好转。我所教的两个班在统考中的作文平均分达到42分,平时乐于积累,善于积累的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比其他学生高出许多。学生谢盈在高二时参加2005年江门市作文比赛,其作品《20年之后》以独特的视觉、丰富的内涵、坚实的文字功底获得江门大市唯一一个特等奖。
三、坚持仿写,有目标地提高写作技巧
在众多提高作文能力的训练中,我认为,仿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有人认为仿写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但是,谁又能否认王勃将瘐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仿便成就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仿写的本质是“创造”而不是“复制”。它要以学生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运用联想、想象、记忆、迁移等思想规律,实现对新知识的认识,并拓展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仿写的意义,是它能迅速使学生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实仿写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格言警句仿写、叙述仿写、描写仿写(心理、行为、行动、外貌、语言细节侧面场面)议论仿写等;从篇幅上区分为句仿、段仿、篇仿等。“旧瓶装新酒”,是仿照别人文章的表现形式、构思特点、行文风格去进行写作实践的一种做法,而不是对全文或整段的照搬照抄。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仿照范文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写作技巧等特点去作文。
传统的范文教学虽然有不少的缺点,但是也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如“范文引路”、“模拟训练”,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只是要求教师在教这些范文之前,应作好写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数,学者学有目标。在评析范文时,教师应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等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写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之选择材料、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原文。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碍”就得到了解决,作文“冷场”的局面将会消失。
如教《布衣总统孙中山》一文后,让学生通过对孙中山“布衣”形象的认识,结合自己熟悉的亲戚、老师、同学或者邻居的日常生活细节,要求他们写一篇运用细节描写手法表现人物某一性格特点的文章,结果学生写出了如《怒发冲冠的爸爸》《喜怒无常的邻居》《以我为荣的妈妈》等文章,不但全然没有了过去的空洞、语言干瘪等问题,而且文章朴实感人,人物形象丰满,学生也在写作中获得了满足与自信,学生的作文兴趣自然也浓厚了。
仿写对于中下生来说,可以提高其写作基本功和写作兴趣;对于上层生来说,可以使其更多地借鉴、吸收别人的长处,从而转化为自己优势。我有一个学生每次写作文都是38分—42分之间,总是无法提高,后来我发现该生的主要问题是文章结构不够严谨,因此就指导她对一篇范文进行仿写,结果文章焕然一新,使其找回了失去的信心,对作文的兴趣日益浓厚。该生参加2006年江门市“书香节”现场作文比赛获得一等奖,还有黄佩玲、关莉娜等同学参加2007年江门市“书香节”现场作文比赛获得二等奖。
写作水平的提高,绝非三五日就可做到。正如***所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
苦功夫不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同样如此。一篇文章,即使有再好的立意和构思,如果没有典型而有力的材料作为支撑,也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宋人朱熹曾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没有捷径,只有抱着诚实的态度,以正确的方法扎扎实实地不断练习,才能写出好作品。
第三篇:仿写训练 作文训练
你听,多美!爸爸已在床上熟睡,那又大又响的鼻鼾,多么富有节奏感,多么熟悉。在那一呼一吸之间,那是爸爸白天辛苦工作的劳累,那是忙碌一天的疲倦。而这些特别的声音被我捕捉到了,细听这声音背后是雷打不动的两个字———责任。(胡荣志)
你听,多美!从倾盆大雨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哦,那是跑得满头大汗的爸爸来接我了。一把温暖的伞,遮风挡雨的伞落在我的心头,而豆点大的雨珠却打湿爸爸的肩膀。听那声音,雨点滴滴答答触碰雨伞的声音,那么清脆,那么悦耳,多美。伴随着伞下爸爸那充满爱的双眼,与无微不至的照顾,更美.(邹星尉)
你听,多美!老师在讲台上轻轻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轻轻地写着,生怕打扰我们写作文。可是那块黑板还是顽皮地发出一点点清脆的声音,不幸被我捕捉到,捕捉到它的悦耳,它的美,捕捉到一份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多美,让我感到快乐,幸福。从这美妙的声音中我仿佛看到了老师谨慎的举动,告诉我,我的身边充满关爱。(邓长江)
你听,多美!大街上的“环保天使”,顶着寒冷而又刺骨的大雨,拿着扫把,轻轻地扫着,生怕影响到过路的路人。可是那扫把还是发出了调皮的声音“唰唰唰唰”。这“唰唰”的声音附和着雨水打在路面,发生清脆的响声,演绎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曲调,悦耳又动人,优雅又细腻。从这令人陶醉的声音中,我仿佛感受到环卫工人那份勤劳执着,沉醉于工作的喜悦。(赵湘怡)
你听,多美!樱花树在我家门前与微风共舞,洋洋洒洒,飘进我的房间。那花瓣和一阵阵清香向我涌来。我仿佛在安静的房间里听到樱花花瓣落地的声音,脑海浮现出樱花树下,花瓣纷纷飘零的美景。用心聆听,多美。
(张泽林)
第四篇:作文仿写训练
站在巨人的肩上
------“中学生作文仿写训练”课题实验报告潞河实验中学 钱朝霞
一、仿写课题的确立及实验方向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杜甫曾有言“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几千年来,模仿早就成为了文坛里不争的成名捷径和潜规则。“一切写作都从模仿开始,未有不模仿而成为大家者;一切模仿都必须有创新,未有不创新而成为大家者。”此义之大,放之学海而皆准;此义之秘,虽常见诸于实践却为人所忽视,尤其被我们语文老师所忽视。对于初学写作的中学生,仿写就像书法绘画者初学时的“描红”,是语言表达的“临帖”,作文创新的基石,为此,我们确立了全国中语会十五课题“中学生作文仿写训练”的子课题――“读名篇,仿佳作,创新章”,旨在解决从读到写怎样走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一座桥梁,创设一个平台,历练写作技能,提升思维品质,站在古今中外经典名著这个“巨人”的肩上,含英咀华,融会贯通,从品读——感悟——表达(仿写)——创新,仿写其形,表达我心。实现由“字”的积累到“意”的仿写再到“气”的创新的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质的飞跃。
二、课题实施策略及指导方法:
1、仿写路径:积累——品读――感悟――仿写――创新
2、仿写方法:置换法——偷其字、逆向法——反其义、延伸法——抻其义,3、仿写策划:
初一以引趣积累为主,诵读经典并做语言“对对碰”。
初二以文段仿写为主,读名篇,仿名段,炼语言初三以自由仿写为主,综合化用,创新成文
4、实施程序:引趣诵读,分类背诵
课内对句,课外仿句
由段到篇,仿文摹法
雕琢语言,体悟情境
5、仿写的内容及形式
在文学领域里,模仿的主要类别有:在体裁上,诗词歌赋、对联杂文、谚语民谣、灯谜酒令,凡所应有,无所不仿;在方法上,顺仿、反仿、别仿,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不一而足;在内容上,被仿作品大多都是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均为大众所熟悉,而仿作则有的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的是移置新义、翻出别趣,有的是讽刺幽默、入木三分„„模仿到位,令人赞叹。
在语文教学中,要变随意模仿为有意模仿再到自由化用,文章千古事,入境始与亲,要逐步达到形神兼备的仿写就必须贴近学生的需要,拉近模板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他们在仿写时“动心忍性,增益其所
阅读是中学生的文化载体,是他们借以与古今中外文化精品交流的方式,是他们感受自然情趣,陶冶人文情怀,驰骋想像空间的蓝天。仿写就从读开始,在读中找仿点,作仿写,奠定“描红”之本,积累源头活水。散文家余秋雨说阅读不仅仅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必须,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与独特思考。仿写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思考。
三、经典诵读,积累诗词名句
1抓住语文教学“诵读”之本
初一新生学习热情高涨,读书还保持着小学生的习惯——声音洪亮,语调激昂,抑扬顿
挫,这是难能可贵的,必须让它发扬光大冒火花儿,于是一开学我们就大力提倡美读吟诵。首先做到——
第五篇:仿写训练
1.根据下列划横线的文字,仿写两个句子,比喻词仍然是“一棵树”。
有首歌叫《好大一棵树》,我想,老师是一棵树,一棵青青的树,他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
2、根据下列对自然景观描述的排比句式,以人文景观为内容也写同样四个句子,选材自拟,要符合句式特点。不超过70字。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广阔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
3、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以“兴趣”为开头,写一段话。
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4、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形式,再写出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人们在关注自己是否衰老时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官,不妨自己诊断一下:你的鼻子能否嗅得出四季的不同?①?皮肤能否感觉出海滩上沙粒的粗细和清风的徐疾?②如果这些你都可以,那就不能以为自己衰老了
5、根据文意,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另举两个正面事例写一个句子。
没有自知之明,其害无穷;有自知之明,则能走向胜利。蒋干自作聪明,刘禅妄自菲薄,不都害己误国,遗人笑柄吗?
6、仿照下面的例子造两个句子(均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为开头)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7、续写恰当的语句,与前文标有横线的部分语意相连,且句式相同。
激情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但若不精心培育,花儿就会枯萎。
激情是跳荡的火焰。
激情是茂盛的树林。
8、仿照下列句式和修辞特点写两个句子。
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大厦的支柱。
①,是因为,理想和信仰就是。
②,是因为,理想和信仰就是。
9、仿写
① 句式与划线句相同 ②另举一个事例
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精练而又富有形象性。《木兰诗》虽然篇幅短小,不足400字,却记叙了木兰从军12年的事情,而且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气韵流动。
10、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形式,以“真诚”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想就是前进的火把。
11、用《〈指南录〉后序》和《谭嗣同》的有关材料,模仿下列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无论是徒步穿行南极的秦大河,还是靠轮椅周游世界的李克?汉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成功。
12、仿照下面划线的内容,另造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与上文衔接。要求另举正面事例。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
13、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另举一个典型事例,句式与划线句相同。
历史上,现实中,通过改行,在社会中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功的例子是不少的。班超原先只是一名碌碌无为的小吏,他不甘忍受这种生活的摆布,怀着一腔热血,毅然投笔从戎,立下了赫赫战功。
14、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另举一个典型事例,句式与划线句相同
自古及今,众多建功立业者,都是历经磨难,屡败屡战而一举成名。清代蒲松龄四次应试都落选,他改变学习方法,深入民间广集博采,终于写出了举世闻名的宏篇巨著《聊斋志异》
15、仿照下面拟人句的句式,以“光阴”为话题,写一个结构大致相似的拟人句,文中不得出现“光阴”二字。
当春风吹开含苞待放的蓓蕾时,当婴儿呱呱坠地向人世报到时,她不声不响地走着,欢笑声不能使她停步。
16、模仿下文的句式写一段话。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千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7、参照下面句子的内容和形式,运用加点的词语,续写一个句子。
金钱可以买来名贵的钟表。但买不来宝贵的时间,金钱可以买来美味的食品,但买不来好胃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参照下面这段话的内容和形式,续写一句话(不超过40个字)。大的东西会变小,小的东西会变,“大”与“小”常常在某种条件下向对方转化。举例来说,大的损失会因补救及时而变小,小的成绩会因继续努力而变大。“多”与“少”也是如此,19、参照下面这句话,另写两句构成排比句
树木深埋在地底,可以化为燃烧的煤;
20、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①另举一事例;②句式与标有横线的一句相同。(1994年高考试题)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21.参照下面这段话的内容和形式,续写一句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哪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不
希望回自己的故乡?
22.参照下面这段话的内容和形式,续写一句话。
孩子们紧紧地牵着高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它是孩子放飞的梦。
23.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另举一史例,用相同的句式,再写一个句子,然后在你所写的句子后面写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作为结句(前后句子要文意连贯)。
心正笔则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用笔写了情
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吗?
答案示例
1.父亲是一棵树,一棵高大的树,他在我们稚嫩的肩膀上撑起了绿荫;母亲是一棵树,一棵婆娑的树,她在我们纯真的世界里播下了希望。
2.[提示]此处所指的人文景观应当以古代或现代建筑为描写内容。如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兵马俑、大运河、故宫博物院、少林寺、赵州桥、布达拉宫、孔庙、都江堰、颐和园、黄鹤楼、大雁塔、长江大桥、葛洲坝、三峡大坝、深圳特区等。需注意的是举例时要区分时代。不能古今混杂。
我们有脚踏崇山峻岭的万里长城,有雄伟壮丽的故宫博物院,有风景秀丽的北京颐和园,有精巧绝伦的赵州桥。
3.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帆,兴趣是桨。因为兴趣,我们甘于风餐露宿的生活;也因为兴趣,我们敢于九天揽月去,五洋捉鳖回。
4.①你的耳朵能否分得出音乐的悲喜?②你的眼睛能否辨得出天空中彩虹的浓淡和云霞的明暗。
5.孔子不耻下问,刘备三顾茅庐,不都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吗?
6.像无舵的航船,颠颠簸簸,没有方向;漫漫的长夜,昏昏暗暗,没有光明。
7.炽热鲜艳,令人陶醉,但若不添柴加煤,火焰就会熄灭。
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但若不保护管理,森林就会消失。
8.①航船乘风破浪,是因为有精确的罗盘,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航船的罗盘②列车风驰电掣,是因为有稳固的铁轨,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列车的铁轨。
9.《陋室铭》虽然文字不多,仅有81字,却表达了刘禹锡高洁孤傲的志趣,而且意境高远,文笔洗练,韵律和谐。
10.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真诚好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真诚就像一把********,它总能开启人门锈蚀的心锁。
11.无论是历经千难万险回到南的文天祥,还是不惜以身殉国唤醒民众的谭嗣同,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坚定的信念才能成功。
12.假若当初李世民不礼贤下士,从谏如流,怎么能赢得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基业呢?
假如当初齐桓公不胸怀宽广,捐弃前嫌,怎么能获得号令诸侯,雄视天下的霸业呢?
13.鲁迅原先只想做一个好医生,他不甘忍受精神的屈辱,怀者满腔热情,毅然弃医从文,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李向群原先腰缠万贯,他不甘过平庸的生活,怀着报国之志,毅然弃商从军,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14、当代曹禺三次考医失利,他调整主攻方向,深入生活,终于写出了轰动文坛的经典名篇《雷雨》。
15. 例句:
A.当春雨滋润正在发芽的种子时,当大雁一字排开向南飞翔时,她不声不响地走着,欢呼声不能使她驻足。
B.当秋风将麦田掀起层层金黄色的波浪时,当累累硕果挂满枝头时,她默默地走过,丰收的喜悦不能使她滞留。
C.当秋风打落枯萎凋零的败叶时,当长者默默瞑目向人世诀别时,她无声无息地走着,悲叹声不能使她回头。
16.走进医院,不必说那闪着银光的针尖,也不必说那硕大的点滴瓶,单是一进门扑鼻而来的那股强烈的酒精味道就够令人发怵了。
17、分析:“„„可以买来„„,但买不来„„”,前后转折关系,前者反衬后者,语意落在后一分句。前后句子中的“钟表”与“时间”、“食品”与“胃口”,具有相关的关系。仿句要求学生展开发散思维、联想思维,从大脑储存中搜索、寻找、确定两个相关的事物,由具体到抽象,并且能够形成与原句相同的关系,例如: A.金钱可以买来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B.金钱可以买来名贵的补品,但买不来健康的身体。C.金钱可以买来高档的钢笔,但买不来敏捷的文思。
18。这题从句式上看并不难,但有的学生无从落笔,或者疙疙瘩瘩,说理不清。它的考点主要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辩证法知识,认识事物不断发展变化和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论述语言具有哲理性、论辩性。下面一句基本达到要求。
多的钱财会因挥霍无度而变少,少的知识会因不断积累而变多。
19。时光深埋在岁月里,可以化为沉甸甸的历史;仁爱深埋在心里,一定会化为容纳百川的大海。
20.如果没有李四光的风餐露宿,实地勘察,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哪里会有新中国大江南北盛开石油之花的壮景!
22.雨天里,母亲为孩子撑开雨伞,不,那不是雨伞,那是呵护孩子的温柔之手
23、艺高胆则大,我国民族英雄霍元甲,闻鸡起舞,致力中华武术,不是作出了擂台扬威,力挫外夷的壮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