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桂馨培训学习心得
参加桂馨科学教师培训青海大通项目培训学习心得
党金鳌
九月的大通,秋风送爽。真是丰收的季节,我也怀着希望,盼着收获有幸参加了桂馨科学教师培训青海大通项目的三天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此次培训,虽然时间短,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全国科学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有本地教师和外省名师的教学展示,有学员与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真是收获多多啊!
在这短短的三天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科学教育专家章鼎儿,路培琦二位老教授的专题讲座,他们给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分析了小学科学教育的背景和前景,介绍了科学课教学的一般过程。让我们懂得了,作为科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应分析了活动过程中各环节的意义,用活动统领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来自浙江的两位教师的观摩课,再次让我们领悟了科学教师的目的是什么? 任务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不论是专家还是优秀的科学教师。在他们每一位的身上,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科学这门课的热爱,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关注,都在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努力着。
作为一名长期站在农村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言,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多启示,两位科学课教育的专家章老师、路老师的教育理念,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通过朴实的话语传授给我们,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使我这个走上讲台近三十年的所谓教师自愧不如。使我有很多新的认识,这次培训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方法、学技术、学精神,照搬是不行的,科学学科的教学,科学素养的培养必须结合各校自身的实际,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采用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同时真诚地感谢教育局与桂馨慈善基金会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做了引领,让我们认识到了科学课的本质与内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科学的结论。
2012.9.18--------9.20
第二篇:桂馨科学西部行培训心得体会
桂馨科学西部行培训心得体会
前坪小学 张金国
为期一天的培训结束了,培训中观摩了我们本县一位科学教师的“观摩课”,还观摩了来自浙江省两位老师的“示范课”。活动期间和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一起积极的展开了教学研讨活动,使我对《科学》课程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和提高,现将参加此次培训的几点感悟总结如下:
首先,作为一名兼职科学课的老师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好机会。在工作中,我时常为如何上好科学课而头疼,在此培训之前,由于对教材不熟悉和科学课教材的缺乏,往往让我不知如何展开教学。这次的培训可谓是雪中送炭,不仅让我对科学这门课程有了全新的理解,在这之前,作为老师的我都不理解科学是一门如此重要的学科。还像有的老师一样觉得是一门副科,但在听了阮老师和陈老师所带来的精彩讲座,以及几位优秀科学课老师带来的优质课时,我才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和责任,了解了科学课的重要性。
其次,四位位教师给我们上了四节“观摩课”,浙江省的三位教师给我们上了三节“示范课”。尤其是两位外省教师的“观摩课”让我们大开眼界。他们对“课程目标”较高的把握、“教材”的研究、课件的制作、标本的搜寻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态、语言融为一体可以称之为一门“科学教学艺术”。听了他们的课后使我明白:“真正上好了科学课,才能体会到科学课堂教学中的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
再者,本次培训使我懂得要使学生真正有收获,必须把学生主体真正体现出来,必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去。以前我们上课,特别是科学课,除了偶尔能演示以外,更多的时间是我们把试验的过程、方法等给学生讲述,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尽管我们教师非常非常的辛苦,但它的教学效果又在哪里呢?这一次活动,我深刻的认识到,要使我们的教学工作真正的有效,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必须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的提高科学课在课堂教学的效率。
最后,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和专家阮翔展开了积极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活动中阮老师对这四位老师上的“观摩课”和“示范课”都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在点评中使我知道了“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探究活动,最终理解、掌握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今后的“科学”课应该怎样上,怎样才能上好一节“高效”的“科学”课。同时我们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也对这四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我们相互取长补短,增长知识和智慧,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把这次学习的教学理论和知识落实到每一节“科学”课堂教学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一定有质的飞跃。
第三篇:回归真教育 付桂馨
读《回归真教育》有感
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 付桂馨
教育作为完善人的重要途径,自古就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能够挖掘个体的潜能,实现个体的个性发展。学校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目的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为今后的美好生活做准备,那么回归真教育就是对学生、对老师、对学校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读完梁好老师的《回归真教育》后,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第三辑—-打破关注自己的门。
一段段故事的背后都蕴含着一语中的的真理,同时也为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指引了方向。
随着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通过创新寻找新的发展,作为老师同样需要这样。梁好老师通过木匠仅盯着自家的门,在自己固有的思维圈里打转以至于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潮流故步自封被时代抛弃,告诉我们教育者需要具备广阔的教育视野,发展的教育眼光,自我反思的教育能力,如此才能让自己站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列,获得专业发展与提升,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作为一名经验不做的新教师,梁好老师用猴子跳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别人的成功,万不可盲目复制,而表面的模仿也只能酿成悲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新教师来说不能盲目的追求形式的雷同要辩证的学习。在向专家学习的道路上,首先要充分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差异,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保留自己的个性。其次,不
能只重结果还要注意到内在的过程,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选择最佳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路径,不能将名师的教育奉为金科玉律,不敢超越,要有足够的自信,在改革实践中找准高效的教学路径,在实践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最后,要对教育特别敏感,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并融入自己课堂中,要善于探索与最求,善于思考与创造,善于学习与改革,在不断地挑战、探索、突破过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四篇:听赵桂霞报告培训学习心得
听赵桂霞报告培训学习心得
2013年12月21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来到XX并有幸聆听山东潍坊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一天的报告,我被彻底征服了,震撼我们身心的力量来自赵桂霞校长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卓越的口才,优雅的气质和全新的课程观。我觉得自己深受一次心灵的洗礼,感触颇多。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赵校长的研究从不同的人群,得到不同的结果,在学生中,在青年教师中,在老教师中,在校长中研究结果的偏重性,完全不一样。研究结果让我们了解的教育行为是不能只从教师的角度理想化地强加给学生,校长也不能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片面地评价老师。老师们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有太多方面需要培训,需要充电。我们应当像广文中学一样,利用学校自身现有的资源开展培训,进行学生调查,让我们的老师们都能了解到学生喜欢什么老师,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老师喜欢什么样的校长,学生喜欢什么的学校,真正让我们的老师成长,让学生快乐,让学校发展。
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在课程改革的行进中,赵桂霞校长提出了“行动研究”的目标,在她的带领下,“把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成果付诸行动”成为大家行动的“风向标”。提炼出了学校的“五大使命”,构建互动的领导管理体系。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创造了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奇迹。其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素质教育的根基;活动课程——个性特长的保障;学校课程——学校发展的特色,使得广文中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持续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学科课程的二次开发中,引桥课程是其着力点和亮点。引桥课程分为学前引桥、难点引桥、发展引桥。学前引桥解决的是初一新生对初中学习的过渡和适应问题,是对新生开启新的知识学习的铺垫。我们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也能像广文学校领导和老师一样发现这一问题,但与广文的最大的差别就是赵桂霞校长能带领教师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而我们却找不到这一解决办法。这应该是这次报告对我们的触动和带给我们的收获之一。
给我们极大震撼的还有关于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赵校长说“凡是对学生有积极影响的都可以称之为课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她和广文为学生构建了九大“活动课程”体系,具体包括:入校课程,班会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主题教育课程,“节日”课程,社团课程,阳光60分课程,离校课程。几乎涵盖了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全部。以上大多课程大多学校都在做,但恐怕有相当多的学校都会忽视“离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离校课程开发和实施上,赵校长和广文人把它做到了极致,教育的魅力被放大到了极致。赵校长这么做的根据还是来源于《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真正在落实情感这一目标,让我们觉得这样的校长才不浪得虚名,才是真正高屋建瓴的“领头雁”。原本不是做教育的赵校长突发奇想,要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校会、校园送别活动对毕业生进行离校教育,改变毕业典礼的方式,给孩子们上好“最后一课“,她认为即将离校的孩子,不是教育的结束,而是教育的开始。当她把这一提议在班子会提出时,遭到了其他班子成员的全部反对,在会后耐心逐一做通班子成员的工作后,赵校长精心策划了离校教育的活动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效果出奇的好。在主题班会上,引导学生向老师,同学倾诉,可以是对他人的感恩,也可以是三年中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对他心灵伤害或是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在主题校会上,学生,老师,家长深情表达依依学子情、拳拳师者心、厚厚长者意。当赵校长携全体教师站在台上,请求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原谅三年来对他们造成心灵伤害、犯下无心之过的老师们,并集体深深鞠下一躬时,感人的场面出现了,只见台下的毕业生满含热泪同时也集体向台上的老师们弯下了腰,久久不愿直身,这个让听报告的老师泪雨纷飞的图片定格的何止是学生对老师的包容,更多的是对老师无尽的愧疚和满心的感激。当学生的情感逐步得到升华后,赵校长和广文老师又不失时机的把离校教育推向了高潮——全体校领导、老师及七八年级的学生列队夹道欢送离别的毕业生,当七八年级同学手持“祝师哥师姐前程似锦,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等内容的条幅并齐声喊出美好的祝福时,毕业班的同学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向列队的老师送上拥抱,师生互诉离别的话语,相互擦拭着泪水,久久不愿离开。讲到这里的赵校长声音一度哽咽,看到这一图片的我们,仿佛也置身当时的场景中,情感的阀门瞬间决堤,一任泪水荡涤整个身心。
除此之外,通过这次学习及这次培训还使我加深了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扎根于我们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当今社会重视教育,强调以科技为第一发展力,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班主任工作需要要放在首位,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很大程度可以提高学生各科的学习成绩。以后我要按照“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警语,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优秀的班主任。
第五篇:田桂香学习心得
学习王桂香心得体会
在2016年“河南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中,武陟县大封镇司马岗小学教师王桂香从全省159名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名候选人之列.她的事迹迅速在河南传开,引导和激励着奋斗在一线的我们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立足本职,敬业奉献。
一是学习王桂香老师的优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01年,王桂香的丈夫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面对因无法承受丧子之痛而双双病倒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王桂香擦干泪水,强忍心中的悲痛,毅然扛起了生活的重任。每天早上5点,王桂香便起床做饭,然后为瘫痪在床的婆婆穿衣、洗脸、喂饭、喂药;晚上与婆婆同睡一张床,半夜为老人翻身盖被、收拾大小便。十几年如一日,成为了我们孝亲敬老的楷模。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她这种敬老爱亲、任劳任怨、孝感天地优秀的传统美德。对老人多些耐心,多听听、多陪陪老人,常回家看看,并把这种优秀的传统美德身体力行的教育给学生、孩子,让这种优秀的传统美德永远传承下去。并根据这件事把中国其它的优秀传统美德也一并宣扬出去,教育学生敬老爱幼、尊敬师长。
二是学习王桂香老师对教育的认真负责。沉重的家庭负担没有阻碍王桂香对教育事业的狂热追求。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她常常学校家里两边跑。每天中午下了班,她就立即骑车往家赶。等伺候一家老小吃完饭、安顿好孩子后,她又急匆匆地返回学校。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学习她这种尽职尽责、真诚无私、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负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也把这种优秀的精神教育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应该在学习中认真负责,不抄袭,不欺骗。小组长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欺上瞒下,组员做好自己工作,按时给组长过关。
三是学习她任劳任怨,敢于承担,吃苦耐劳的精神。2015年8月,镇中心校决定由王桂香到司马岗小学负责。将一个倒闭的破败不堪的摊子收拾起来尤为艰难。学校没有男教师,她就带着两位特岗教师换灯泡、粉墙壁、钉窗纱、制教具„„使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学校旧貌换新颜;她凭着良好声誉,奇迹般招收到了32名学生;她用责任心恢复了村民对学校的信任,使一所“倒闭”了的农村小学重新焕发出来生机和活力,解决了司马岗村孩子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
她这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和无私博大的胸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她的这种精神换来了桃李芬芳,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赞誉。她做的这些事情,没有定力的人很难坚持下来,没有教育情怀的人很难坚守下去。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她的这种精神,甘于奉献。这种精神我们也应该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习王桂香的事迹,懂得感恩。使他们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做到甘于奉献,在班级在工作中,班长、组长、课代表做到甘于奉献,牺牲自己的时间为班级做事,这种精神就是王桂香精神,鼓励学生学习这种精神,小组长给组员讲题,也是牺牲自己的时间在为组员服务,我们应该鼓励这种精神的发扬,老师学习同时让学生学习,让他们懂得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并懂得感恩。
“胸藏梦想,心中有情,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是王桂香自勉的话语。也应该成为每个老师自勉的话语。也同时可以告诉学生“胸藏梦想,心中有情,做一个幸福的班长(组长、组员)”是他们自己自勉的话语。不仅让老师懂爱,懂奉献,关键更是让我们的学生懂得敬老爱幼,懂得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