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课型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常见课型的设计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东小学
陈妙姬
[摘要] 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对课程理解不到位、把实施活动的环节替代课型、课型不成体系等误区。针对存在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研究的经验,定义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概念,按照四个活动单元划分并提出了小学几种常见课型的设计。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课型 分类 设计
目前,各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已逐步走向常态化。作为一门常态化的学科,开展课程化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是必需的。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研究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概念误区,表现在对课程化的理解不到位,课型概念模糊;二是替代误区,表现把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直接代替了课型;三是系统误区,表现在课型的设计缺乏系统性,只侧重于某些课型,而没有区分与设计出系列的完整的课型。
课型是在教学实践中,为解决“普适性问题”、“生成性问题”、“发展性问题”、“成果性问题”而设计的教学活动,是课程常态化实施所必然产生的,能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研究中存在的误区,本人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各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研究的经验,尝试归纳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的概念与分类,并基于实践经验设计出十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见的课型。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概念及分类
从本质上讲,综合实践活动属于活动课程范畴,与传统的活动课程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种综合性更强、更具实质性的活动性课程。但目前各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大多数还仅处于活动层面,要实现活动课程化必须要有其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线索展开的课程,即通过“活动主题化——主题单元化——单元课型化”实现活动课程化,其中单元和课型称之为“课程形态”。
课型的概念:“所谓课型,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课堂教学的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课堂教学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源自“百 度百科”)教学过程结构是课型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定的课型必然有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因此,我们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
课型的分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般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按照番禺区综合实践活动“443”模式,一个主题活动一般分为“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活动——展示活动”四个单元实施。各单元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主题活动方式和各阶段教学任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课型。一般开题活动可以划分为主题生成课、方法指导课、方案设计课等;实践活动可以划分为方法指导课、问题研讨课、实践探究课、中期反馈课等;交流评价活动可以划分为交流评价课、成果设计课等;成果展示活动可以划分为结题报告课、成果展示课、总结反思课等。
二.常用课型及其结构
课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结构”。下面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结构的设计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几种常用的课型。
(一)主题生成课
“主题生成课”的教学目标是形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转化成活动主题的能力,发展问题意识。
“主题生成课”的教学结构为“发现问题——>生成主题——>分解问题——>初定计划”。“问题即课题”,“发现问题”即通过创设情景、搜集与分析材料、讨论与交流,发现问题,逐步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生成主题”即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所提出的问题,由小组或班集体汇总、归纳、整理后确立活动主题。“分解问题”即引导学生把班级共同生成的主题,通过归纳、分类、整理,分解成多个探究问题,也就是小组活动话题。“初定计划”即按兴趣分组,明确活动任务,初步讨论小组计划内容。
(二)方案设计课
“方案设计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会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提高规划设计、分工合作的能力,形成有目标、有次序地做事的科学态度。
“方案设计课”的教学结构为“选题分组——>明确要求——>制订方案——>汇报交流——>修改完善——>指导实践”。“选题分组”即根据能力、兴趣和爱好选择研究问题,自由组成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要求”即指导学生活动方案撰写的要求、格式等,或提供可参考的活动方案。“制订方案”即引导学生根据要求制定小组活动方案。也可以在课 外先初步设计,堂上再修改完善。“汇报交流”即各小组介绍活动方案,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提意见。“修改完善”即根据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小组活动方案进行修改、补充。“指导实践”即教师总结评价各组方案,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实践活动的重点指导。
(三)方法指导课
“方法指导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常用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法,进一步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
“方法指导课”的教学结构为“情景导入——>学习方法——>课内尝试——>交流提升”。“情景导入”即通过各种生动的形式,激发学习某种活动方法欲望,形成动力,引入方法学习。“学习方法”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一般通过知识传授、范本学习、问题研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所学方法的内涵、要素、功能、操作步骤等。“课内尝试”即创设模拟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开展活动,教师适时指导。“交流提升”即课内交流模拟实践情况,展示初步成果,交流评价,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加深对方法的认识,提高能力。
方法指导课是应用较多的主要课型,根据主题的内容和学生水平的差异,在各个活动单元都可以设计方法指导课。如开题活动单元可以设计“如何选题、如何设计、如何撰写方案”等方法指导课;实践活动单元可以设计“如何开展访问、调查”、“实验探究”、“制作方法学习”等方法指导课;交流评价单元可以设计“如何评价”、“评价表格的设计”等方法指导课;成果展示单元可以设计“如何设计、制作、展示成果”等方法指导课。
(四)问题研讨课
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群体会对生活、学习中某一倾向性的问题特别感兴趣,经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讨论,形成集体共同关注的问题后,就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开展专题实践性研究,上“问题研讨课”。“问题研讨课”是以集体和小组研究讨论为基本特征的课型。
“问题研讨课”的教学结构是“师生质疑——>研究讨论——>合作释疑——>评价反馈”。“师生质疑”即启发诱导学生回顾前期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形成集体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讨论”即组织学生以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展开协作和讨论,多方寻求答案。“合作释疑”即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答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实践探究课
“实践探究课”的课程目标以探究为取向,引导学生通过推测假设——设计活动——实践验证——处理信息——概括结论的探究过程,提高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
“实践探究课”的课型结构是“方法引导——>交流讨论——>探究实践——>解决问题——>总结结论”。“方法引导”即激发探究动机,明确研究任务,把握探究方向。“交流 讨论”即充分地让学生作推测假设,合作设计实验或探究活动。“探究实验”即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经历探究验证的全过程。“解决问题”即处理实验信息,分析综合得出初步探究结果。“总结结论”即经过各人(或各小组)呈报探究结果后,师生一起概括出结论,总结反思探究活动。根据探究的不同方式,“实践探究课”还可以细分为“实验探究课”、“网络探究课”等。
(六)中期反馈课
“中期反馈课”的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汇报活动,分享收获,懂得评价和欣赏别人,并吸取他人经验完善自我活动,并能够明确方向继续深化实践活动。
“中期反馈课”的课型结构是“回顾与分享——>汇报与交流——>评价与建议——>指导与总结”。“回顾与分享”即通过生动的集体交流形式,回顾前阶段所开展的活动,分享感受,引入活动。“汇报与交流”即组织各小组分别汇报,适时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并逐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及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活动中的收获与困惑。“评价与建议”即相互对各小组的汇报给予评价,对问题与困惑提供帮助,提出意见或建议。“指导与总结”教师小结上阶段活动情况,提出指导意见,让学生明确下阶段活动的要求。
(七)交流评价课
“交流评价课”的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活动,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产生认知和建构。
“交流评价课”的课型结构为“导入——>交流——>评价——>建构”。“导入环节”即师生共同回顾“开题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活动过程;“交流环节”即学生以多种方式交流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困惑、收获”;“评价环节”即学生、教师、家长对“问题、困惑”进行点评或利用评价表格进行自评、互评;“建构环节”即强化收获,形成建构,明确成果表现形式。教师对学生的观念进行归纳形成对“问题、困惑、收获”的认知体系。
(八)成果设计课
“成果设计课”是为“成果展示”作前期准备的,活动成果以什么方式来呈现、表达,由于存在多种可能性,因此课程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成果呈现方式,促进归类、整理、制作等能力的提高。
“成果设计课”的课型结构是“归类整理——>选择方式——>制作演练”。“归类整理”即指导各小组对活动中收集的资料、统计的结果、活动的记录等按类别有序地整理清楚。“选择方式”即小组成员根据原始资料整理情况,互相讨论,汇报设想,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成果呈现方式。“制作演练”即根据本组成果呈现的需要,分工合作进行制作或汇报、展示的训练准备。本环节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老师适时给予指导。
(九)成果展示课 “成果展示课”的课程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展示活动成果,展示自我,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
“成果展示课”的课型结构是“回顾导入——>分组展示——>发展提升”。“回顾导入”即师生共同回顾“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的活动过程;“分组展示”即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生的研究的成果(认识与建构、收获与体会、成果形式与内容、价值与意义);“发展提升”即通过对成果的交流与议价,提升认知,师生一起总结,对研究的成果进行二次开发。
(十)总结反思课
“总结反思课”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与学习伙伴困惑共担、成果共享及对活动进行理性反思、及时总结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客观欣赏他人成果、评价他人活动的素养。
“总结反思课”的课型结构是“过程总结——>全面反思——>交流分享——>拓展深化”。“过程总结”即是引导学生对主题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概括性的总结,把收获与体会写下来。也可以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全面反思”即引导学生对整个活动中出现的困惑、挫折等进行全面反思。“交流分享”即引导学生共同交流、认真倾听、大胆质疑,分享的内容可以是对自己的、对他人的、对小组的或对全班的,重在成功的体验或经验的积累。“拓展深化”即是在总结本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向纵、深拓展活动,提出下一活动主题或导向学生思考发现新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生为核心,课程的价值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课程目标最终指向于学生个性健全发展。通过对课型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各种类型的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规律,提高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我们开展课型研究,在探究教学活动的规律性、可行性的同时,也期望以一种开放、多元、个性的思考方式进行更多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姜涛.教学模式的建模与用模.[J].广东教育•教研,2007年第7/8期刊 [2] 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印发
第二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创建诚信社会从我做起
一、教学设计意图:
《创建诚信社会从我做起》是根据小学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本第2课《做诚实的孩子》而改的实践活动设计。通过活动课的开展,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将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教学中力求做到:
1、引导学生搜集古今中外讲诚信的故事,理解诚信的内涵。
2、指导学生成立活动小组,研究讲诚信和不讲诚信的结果。
3、通过倡议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从小就讲诚信的意识,并内化为实际行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诚信的有关古今中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将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难点:通过收集诚信的有关古今中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并使之与今后的一切言行结合。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或在书本、电视中等听到或看到的诚信故事。
教师准备:
1、故事:《是谁打破了花瓶》、牒片《狼来了》。
2、投影仪(片)。
3、有关诚信的故事片段和故事目录。
4、全班分为八个学习活动小组。
二、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初步感知诚信。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小故事,听和看过这两个小故事后我想向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回答老师你们喜欢做哪一个男孩就行了。(通过学生年龄小,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把学生的思维首先定位在情境中,在故事对比中让学生初步感知诚信的内涵。)
(1)、老师讲故事《是谁打破了花瓶》
(2)、播放动画故事《狼来了》
2、同学们听故事多么认真啊。老师想请两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最简洁的把内容复述一下,好吗?
3、学生自荐复述故事
4、简要点评,完成开始提的问题:你喜欢哪个男孩?
(二)、组内交流,归纳正反事例。
1、小组活动。
(1)、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将故事简单的进行归纳,并将故事的大意或题目写在卡纸上。
(3)、小组成员共同活动,列举出本组内最能体现诚信和不诚信的两个事例,准备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并简单说出理由。
(学生都有一定的表现欲望,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发展是教育者特别注意的地方,但对学生的控制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有必要在最能体现诚信和不诚信的故事上加以控制,这也会让学生在小组内形成讨论的积极氛围,以免在后面的时间中他们自由或漫无目的的发挥。)
2、教师表述:(主要对学生讨论的情况以及结果进行肯定)
(三)、组际交流,在对比中理解诚信。
1、由八个学习活动小组推荐代表讲述本组选出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2、教师根据发言情况进行事例的分组板书;
(在分组板书中遇到相同的事例可以征询该组的成员是否可以调换故事,体现民主的教学氛围。)
3、教师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总结。
(主要针对故事下个结论,这部分的工作也应该大部分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因为每个组选出来的一定有他们的理由。)
(四)、故事欣赏,体会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欣赏故事《诚实是生命的玫瑰》,体会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体会在现实中诚信的缺乏。
(五)、格言欣赏,体会古人、名人对诚信的认识。
1、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2、海涅: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3、裴多菲: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意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4、同学们读一读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诚信的格言,说说格言的大意。
(六)、答卷练习,加深理解诚信。
做个百分百的诚信孩子,你遇到了下面的情况怎么做?
1、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发现同桌上50元钱:
2、买东西时,出门发现多找钱了:
3、老师给你的试卷评分多加了10分:
4、不小心打碎了家中的花瓶:
5、和我最要好的朋友踢坏了班级的门:
6、我因为在路上玩迟到了,跟老师解释:
7、因为看动画片作业做的很不认真,面对老师询问:
8、遇到有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
9、有人向你问路时:
10、遇到考试时有人作弊:
(七)、唱响倡议,将诚信内化为实际行动。
全班形成活动倡议,将讲诚信延伸到我们的今后生活中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并使之与今后的一切言行结合。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在课上,我利用孩子自己收集的和我收集到的种种诚信故事,让他们去听去观看,激起他们对诚信的理解,在课堂上放开让他们交流、讨论,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兴趣、促进孩子诚信意识的形成。通过系列的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被激起,我相信他们一定对诚信的内涵有个较为深切的理解,并相信会影响他们的今后生活。)
第三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 “垃圾处理”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生活垃圾堆放现状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观察周围环境,调查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从环保报刊或是网络上查阅有关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制作宣传展板。
三、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搞一次研究。现在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你知道我们学校一天、一月、一年会产生多少垃圾吗?一个小区呢?一个县城呢?请你们算一算吧。”
1、出示题目:
我们学校共有学生1000人,如果每人每天产生0.5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一个小区(按10000人计算)呢?一个县城(约有1000000人)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一个学校
一个小区
一个县城
日 500千克合0.5吨 5000千克合5吨 500000千克合500吨
月 15000 千克合 15吨 150000 千克 150 吨 15000000千克 15000吨
年 5475000 千克 5475 吨 54750000千克 54750吨 5475000000千克 54750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们的城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 我们的城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观看录象并展示学生的调查报告: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们的县城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指名汇报调查情况。
3、看了刚才的录象,结合你们的调查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4、教师提出研究要求:
活动建议:
(1)、研究方案时,大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小组的集体智慧,各抒己见。
(2)、每小组一人负责记录方案。
(3)、交流方案时,每小组派一个同学做小组汇报发言。
(三)、研究方案: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我国国家环保局早就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我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纸杯、纸碟、饭盒。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碟吃掉。
(四)、联系实际: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那作为我们,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五(1)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2、“同学们还没有完成的宣传稿可叫你们的父母帮忙。等你们完成了这份宣传工作,你们打算怎么做呢?(指名说)通过大家的宣传,我想我们一定能让地球重新变美丽、变整洁(拿下地球上的“垃圾”字样)。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份礼物,想看吗?这是老师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在市区拍摄到的有关垃圾处理的照片和一些文字。我把它贴出来,也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方案贴到前面的展板上,我们大家一起来办个成果展,参观参观!”
3、学生参观。
(1)、宣传展板内容:
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的城区每天产生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吗? 城区生活垃圾的管理主要分为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四个环节。同学们每天在市区看到的清洁工人,大部分是清扫街道和收集垃圾的。清洁工人们大约每天4点上班,晚上会工作到8点。工作时间长,工作量也相当大。他们中平均年龄将近40岁,有些还是年过半百的老人。清洁工人们的收入也不多,每月500元,再加上政府的一些补贴,仅供一个月的生活费。县城的这些垃圾除了来自街道的各个小区外,大部分来自宾馆、饭店、农贸市场等等,一天之内产生的垃圾量相当庞大,如果不加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同学们,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你能为我们的家乡做些什么呢?(2)图片说明:
环卫老人:看到这位年过五旬的老人,你能从他的笑容中体会到清洁工人的劳累与艰辛吗?
垃圾箱:你可不要小看这个垃圾箱哦!它的作用可大了。你知道海门市区有多少这样的垃圾箱吗?
没有分类的垃圾:所有的垃圾都堆在一起,这样使那些能利用的垃圾也无法再利用。你能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吗?
工人工作:清洁工人们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没有他们,哪有我们清新美丽的城市。
倾倒:清洁工人们就是这样一车一车,把分散在大街小巷的垃圾收集起来,运输到垃圾中转站。你能感受清洁工人们在烈日和寒风中的辛苦吗?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六)、活动小结: 时光总是短暂,老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研究这个世界级的难题,觉得很开心,你们呢?能说说你的此刻的感受吗
第四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六年级教案
备课人:吴咏梅
一、声音与健康
1、听觉与声音
活动目的:
(1)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受我们生活环境的多姿多彩。
(2)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音量,音高的不同,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通过两个小实验,学习有关声音的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把学生分为几个调查小组,对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身边的声音。
(2)设计一些调查项目表格,收集一些有关的声音素材及必要的教学用具,为课堂作好准备。
(3)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把好你说我说`小调查`小实验三个环节,其中“你说我说”活动环节可在分组交流的基础上,归类总结出声音的特点:
1、声音无处不在2、声音的存在与我们息息相关。
3、人类凭借听觉器官感受到声音的存在。“小调查”环节,也应在分组交流的同时,进行实物操作展示,进一步认识声音的音量和音高。“小实验”环节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通过实验比较和原因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验证,体会声音的多姿多彩,激发求知欲,引导到课外延伸活动。
二、声音与健康
活动目的:
(1)知道声音对人健康的影响。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交流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质感的声音的感受,分辨噪音和乐音。
(2)、策划组织音乐欣赏会。
a、采访调查乐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作用。
b、确定音乐欣赏会的主题,再由学生自行分组策划,然后c、分别由学生组长展示和主持欣赏会。(3)、课外延伸: 播放收集到的各种噪音; 看图了解声音响度的计量单位; 分辨噪音的无害区的有害区;
查找资料并结合自身经历,完成“分析记录”。
三、拒绝和噪音
活动目的:
1、认识噪音的主要来源和噪音的分类。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和把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中 活动过程:
一、按学生生活的社区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实地进行考察,掌握学校和社区的环境概况及噪音污染的第一
手材料。
二、组织学生调查小组交流和班内各组交流,根据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弄清噪音的分类和各类噪音的产生原因,弄清声源是什么。
三、指导例案分析。
(1)小组讨论时适当提示,从对老师的心理、教学程序、教学效率、学生学习等方面分析噪音对老师教学的影响。
(2)讨论分析中注重对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自理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3)指导学生制定教室环境守则,归纳后形成班内环境保护文明行为的公约。
四、指导设计一则广告。
二、多彩的艺术节
1、盛大的少儿艺术节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少儿艺术节的活动,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2、知道儿童艺术节的基本操作,节目类型。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锻炼收集信息的能力。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已知道的资料,要进一步
扩大了解面,则应该上网、查阅报纸等形式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各种方法。
二、引导学生参观市或区内著名的艺术团体,如东山少年宫小云雀合唱团,海珠区少年宫小海燕舞蹈团等,天河区少年宫合唱团,广州市芭蕾舞蹈团等。也可以了解近期市、区有哪些大型的艺术团表演,联系让学生去亲身参观、欣赏、感受艺术带来的魅力
三、学生经过前两个活动后,对艺术节的整个组织、策划应该有了一定的印象,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转为初步的设想。通过个人构思、小组讨论等形式把自己对艺术的设想写下来。
2.我们的舞台
活动目的
1.通过上网、查阅书刊、调查等途径,明白儿童艺术节的基本操作,形成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进入艺术节的计划过程。
2.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艺术对人的发展好处,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才能的意识。
4.懂得与同学沟通,形成良好的交往态度,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特长。活动过程:
一、组织学生讨论,小组商量,激发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训练好自己的特长,合作编排出初步的节目单。
二、结合音乐课、美术课对学生进行节目的训练、筛选、编排。
三、开展一场经验交流会:探讨艺术对人的发展的好处。
四、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平时训练自己的特长,为艺术节的开展练好兵。
3.艺术节的策划与组织
活动目的:
1. 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接触有关组织活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统筹、运用信息技术等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才能的意识。
3. 运用所学知识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排演节目,培养团队精神。
4. 让学生大胆把自己的特长表达出来,在艺术节承担一项任务。活动过程:
一、结合调查、访问、以及对活动的初步设计,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把整个活动组织起来。
二、按能力的适合程度分成若干小组:宣传、策划、采访供稿、后勤、公关、表演等小组。分工合作,各有所长。
三、选拔人员:可以自愿报名,可以竞争上岗。
四、活动开始:可以邀请其他老师或相关人员参与。
四、活动延伸:
根据活动的感言,可以编写班刊,编写手抄报。
三、从小学理财 1.怎样得到零花钱
活动目的:
一、让学生认识到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素质。
二、开展小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谈话:(了解压岁钱是用长辈的辛勤劳动和心血换来的)那么,怎么使用才合理呢?请各组同学通过调查等方法总结汇报。
二、每位同学自主开展调查,并填写好调查表。
三、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本小组调查结果。
四、汇报调查结果,交流各自的调查方法,交流从有关乱华钱的危害的事实材料中得到教训,老师小结。
五、讨论思考:
(1)、我们家的月收入是多少呢?这些钱是家长怎么挣来的呢?
(2)、我们每月零花钱大约是多少?
(3)、这些钱我们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呢?合理吗?(4)、乱花钱有哪些危害?
活动延伸:呼吁爱心奉献活动。
2、零花钱怎么花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的丰富经验。
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活动过程:
一、确定课题:开展实践活动。
二、调查研究,了解钱的用途、来源、数目和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
三、交流探讨:乱花钱的危害以及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
四、总结反思。
3、学会储蓄
活动目的:
一、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明智、科学地理财。让孩子知道要挣钱必须通过工作,懂得银行业务中的一些常用术语。
二、了解银行的标志和存款的操作流程。
三、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实践意识。)活动过程:
一、分成小组,确定主题。
二、进行实践活动;(1)主题《银行知多少》;(2)《模拟“小银行”》;
三、活动成果交流:学生汇报,学生模拟存款,学生模拟取款,进行活期储蓄利息的计算,定期储蓄利息的计算。
四、活动评价:
四.说纸
1.纸与我们的生活
活动目的:
认识生活中的纸,了解纸的特点和用途。活动过程:
1、学生介绍各自带来的纸。
2、积极观察,汇报对纸的认识和了解,感受纸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
3、了解纸的发明与应用,早期纸的使用,和造纸方法,未来的纸是怎么样的?
2.节约用纸
活动目的:
1.了解纸造的过程,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活动过程:
一、调查班内浪费纸张的行为和回收废纸的方法。
二、讨论积极回收废纸的好处和看法。
三、设计节约用纸的计划、分类回收废纸的计划。
3.纸艺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活动: 了解纸艺作品;
举行纸艺展示会,评选最佳制作奖。
五.汽车与环境
活动目的:
1、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就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2、能在团体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吱声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额协作能力;
3、培养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1.汽车与污染
一、开宗明意、提出要求
同学们,汽车从80年代就更直接地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经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运用观察、统计的发法了解一下汽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待会,我们将请同学们到学校附近的马路边观察各种汽车,要求同学们找准观察点,并进行认真记录。同学们自由分成小组,每小组安排好记时员和记录员,就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和记录,活动时间为15分钟。小黑板出示:
1、什么什么路段在5分钟之内共有多少辆汽车通过?
2、请记录下你所看见的各类汽车; 二.按要求展开实际调查。
三、汇报调查结果、总结实践经验
四、质疑质问
五、归并总结,提出研究内容
第二、三课时 未来的汽车
一、小组合作展开调查研究
1、找出核心问题,顶好研究目标(1)汽车的种类(2)汽车与安全(3)汽车与环保
2、进行具体分工,细化研究内容。
3、分工合作、查找资料。
4、填写调查表、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二、抓住重点、进行汇报指导
汇报方式:解说、游戏、绘图、演小品、漫画、儿歌等。
第四课时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前几次活动我们已就关于汽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谁来说说看,你们都是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的?
二、汇报交流
三、交流、互评
四、总结
1、总体评价:评出团体协作奖
2、后续延伸:
六 世界大家庭
1.世界知多少
活动目的:
了解世界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了解世界。活动过程:
一、查资料了解有关的世界地理知识。
二、汇报知识,交流资料。
三、练习知识填空。
四、课外延伸:
1.介绍有趣的世界风俗和其他特色文化活动。2.以“多姿多彩的世界大家庭”为主题,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感受。
2.世界大家庭
活动目的:
通过查资料和网络资源了解世界大家庭的状况,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注人类。
活动过程:
一、交流理解“世界大家庭”。
二、调查世界大家庭的状况。(战争灾难、生存状况、疾病情况、环境状况等)
三、讨论思索:我们将如何面对?
四、查阅资料,了解世界一些组织的职能。
五、体验思考:你在幸福家庭中的感受。
六、小设计: 我们应该怎么做?
3.共同的家园
活动目的:
了解世界和地球的发展状况、生存状况、环境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关注环保。活动过程:
一、调查了解:你对世界和地球的发展状况、生存状况、环境情况有哪些了解?
二、阅读教材资料,思索环境恶化的危害。
三、了解环保行动和措施。
四、交流体验:展望未来美好的世界,用你喜欢的方式表
达你的感受。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构建环保和谐校园文化》
通化县大泉乡天仁中心小学五年二班
一、活动指导思想
主体性和主动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它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始终是知识、技能、能力、品德等的主动获取者。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学生的认识活动从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让学生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并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以验证方案的正确与否作为阶段性认识活动的结束。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
交流是信息反馈的过程,要强调群体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启发,产生更多的探索欲望,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也能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人格。而写小论文则是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学生在旧知基础上获取新知,不断地进行新的探求。以上几个环节是步步呈递的,学生只有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自己解决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也才能有效地延伸和拓展。
当然,在活动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主动学习的态度。每一次教学都能主动地自找资料、自我准备;活动过程能自我表现、自我发挥;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二、学情分析
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严格按照“高起点,超常规”的战略思路开展工作。使全校师生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和以学校
管理为保证的制度文化的和谐统一。我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与教育管理年同行,做法如下:
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水平。
1、硬件设施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是办学水平的最直接体现。我校为了改善教学设施,通过多渠道筹集经费2万元,硬化了操场、路道.2、养成卫生习惯,净化校园环境。治理校园首先要从卫生着手。我校通过制订《卫生量化考核办法》,大力加强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本学期专门成立了走廊楼梯卫生保洁教师节名,一名专职主抓卫生纪律理领导(毛忠辉)全面治理校园内存在的卫生死角。在全体师生中形成了卫生保洁的良好习惯和环保意识,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息的理想场所。
3、抓好校园的绿化工作,营造环境育人氛围。
校园绿化注重树种的选择和搭配,努力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新投入5000元购置树苗、花苗学校绿美化建设.组织开展以“爱我绿色校园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队会,通过活动加深了对学校的了解,增加了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4、美化校园环境,让墙壁说话、围墙发言。教学楼内今年又投资2万余元购置浮雕、壁挂,使墙壁会说话,一进教学楼大厅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幅浮雕以“学”为主体,鼓舞着师生进步。一楼走廊以“安全教育篇”为主的宣传壁挂,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二楼以“学习篇”为主的宣传壁挂警示师生学习态度.三楼以“养成教育篇”为主的宣
传壁挂时刻提醒着学生的养成习惯.四楼以“教师篇”为主的宣传壁挂指导教师的教风.操场围墙上由美术老师画上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图案,警示着学生安全意识.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是教室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是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小天地.我校又投入4000元制作各种标牌设置,走廊、过道和室内统一制度框架与环境相协调的宣传图等,都充分体现育人的功能。
5、加强校园文化信息传递,今年专门配备了影相拍摄员。投入1500元拍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学校还投资6000多元购置长号,组建了一支四十人的号队,运动会中获得了师生的喝彩。通过硬件设施建设,改变了学校的面貌,改善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条件,使学校更显大气、美观,基本达到了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虽然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班级文化、特色文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逐步完善,不断创新,为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而不懈努力。
三、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主题:构建环保和谐校园文化
活动年级:四年级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调查了解学校的绿化、建设等各方
面的改进,让同学们了解、喜欢、热爱我们的校园。
活动过程:
一、汇报前的导语:同学们,自从我校申报绿色校园以来,学校
发生了很大变化,校园周围重新绿化,各种茂盛的树木、美丽的花草环绕着我们美丽的校舍。教学楼的走廊内增设了校园文化栏。我们能在这样清新、美丽的校园生活,应该感到无比自豪。
二、学生分小组汇报:
1、调查树木的名称和数量
原因:校园里的树木到底有哪些,有多少很多学生还不清楚。教学步骤:询问自然老师,了解树木的名称,每个队员负责
数2~3种的数量。
2、调查花的种类和摆放地点
原因:让所有的学生的都能认识这些美丽的花
步骤:询问自然老师,了解各种花的种类。
3、测量草坪的长、宽和面积
原因:想知道草坪有多大?
4、调查校园里绿化中的一些不足和美化较好值得发扬之处 原因:想让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更绿,更美。
步骤:自己观察,发现校园绿化中的不足之处;访问同学和
教师,请他们谈谈看法。
5、调查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原因:绿色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同学们了解得不多。步骤: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的资料。
6、调查校园内破坏绿色植物的现象。
原因:有些同学不自觉,经常有意或无意地破坏绿色植物。
宣传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三、向同学宣传楼道内的校园文化知识
1、安全、防病、励志、鼓励学生勤奋好学和赞美教育教学等
各类知识。
四、传唱校园歌曲《校园多美好》
课前一首歌,电子铃中播放,学生随唱。从优美的音乐歌声中
感受校园的美好。
五、以文字、绘画、图片等形式展示心目中美丽的校园。增强对
校园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师总结:同学们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长了不少的见识,老师很感
动,同学们能感受到校园的美好,并能为在这样的校园生活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努力学习,为校园增光添彩。
综合实践活动材料
构建环保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