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练习

时间:2019-05-12 23:1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声乐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声乐练习》。

第一篇:声乐练习

发声的基础知识

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喉头与声带共鸣器官和咬文吐字器官组成。呼吸器官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以及胸腔横膈膜等器官组成。

1、唱歌时的姿势

精神饱满,双肩略后展,双脚稍分开站稳,头部要端正,颈部肌肉放松,下巴不要向前突出,口形也应该根据字的发音要求自然张合。

2、唱歌时的呼吸

缓吸缓呼法: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徐徐吸入肺叶下部横膈膜下降,两肋向外扩张,小腹微收,呼气时一定要保持吸气状态,即保持横膈膜和胸腔的扩张状态,不要使气息很快地泄掉。

急吸急呼法:可体会到登高或跑步运动后的急吸状态,不论是缓吸还是急吸,吸气都要稍深些,吸气量的多少,要根据所唱乐句的需要而定。

我们在歌唱时,要有始终保持吸气状态的感觉,即使在换气时也不应两肋完全松驰,应当在每唱完一句时,仍保留一小部分息气,在两肋尚未完全收缩的同时,再补进一些气息。

3、歌唱时的声带

唱低声区时:声带闭合不紧并拉长,较厚,张力最小气流通过声门时引起声带的全振动。唱中声区时:声带靠拢并变薄,缩短,张力加大,气流通过声门引起声带的局部振动。

唱高声区时:声带闭紧并变得更薄,更短,张力也更大气流通过声门时只引起声带的边缘振动。歌唱时的喉头:在歌唱发声中还应十分注意打开喉咙,位置适中,不能过高形成坚固的管道,口盖积极向上,舌根放松,下巴松驰而放下,用半打呵欠的办法去做帮助体会喉咙打开的感觉。共鸣腔的运用:

① 口腔共鸣: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种共鸣效果明亮,靠前,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并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使口腔壁、咽腔壁的肌肉处于积极状态。

② 头腔共鸣:把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向后移,放下下腭,同时收腭和小舌头上抬。(打喷啼前的感觉)让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满。

③ 胸腔共鸣:咽喉部作半打呵欠状,发声时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这种共鸣宽厚、结实。

歌唱发声时,由于歌唱器官的调节和运用不恰当,往往产生种种不良的声音。这些不良的发声方法的运用不仅阻碍了歌唱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歌唱的表现。因此,找出形成种种不良声音的原因而以纠正是十分必要的。

常见的不良声音有以下几种: 1,喉音。多见于学美声唱法的歌手,是由于压喉头追求大音量、结实的声音、浑厚深沉的音色而造成的,声音卡在喉咙里,感觉是喉腔或喉咽腔在挤压着唱,声音听起来呆滞无泛音、闷而空,特别沉重。喉音与胸腔共鸣是有区别的,后者是通畅、宽厚、不生硬、干净的声音。

纠正喉音主要是注意对声音的审美观,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才能彻底去掉喉音。纠正时应注意声音的高位置。

2,鼻音。多见于学民族唱法的歌手,是由于软腭塌下,舌中部抬高音波流入鼻腔而失去口、咽腔共鸣所致。声音暧昧不悦耳。

纠正可张大口练a母音,感觉声音打在硬腭上。

3,喊叫。多见于通俗歌手,是由于声音无基础就追求音量音域,滥唱高音导致喉头上提引起的,又叫白声,声音干涩而苍白,缺乏共鸣色彩。

纠正它就要树立正确的发声概念,唱得柔和好听,音量不要太大,在自然音区到中声区内练习,循序渐进,不溢唱高音。

4,漏气。声音暗淡、空虚、无力、不明亮、音量弱小。是由于追求声音松弛放松过度或为打开喉咙而练u母音过度所致。

纠正可练顿音或跳音,lalala。

最后说明一点,许多歌手声音的毛病不是在喉咙里,而是在思想上,所以树立正确的发声观念和声音形象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长期得不到进步。

学生在学习声乐时,由于各种原因,养成不良歌唱习惯,久之形成病声。病声纠正是每个声乐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病声大致分为二类,第一类是以前训练方法不得当,破坏了嗓音机能。常见的情况是:1)喉头开得过大,声带闭合不好;2)过分挤压喉头,发出挤音、卡音。第二类是到二三年级以后,突然发生音唱不准。这种现象往往伴随着曲目难度的提高而愈来愈频繁。

无论是喉头开得过大,还是挤压喉头,说到底都是气息不好造成的。由于气息不好,找不到正确的支点,就只能用嗓子着力。在训练中如果不注意气息,开也罢,闭也罢,最终只能舍本求末,越练越错以至不能自拔,呼吸作为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扩大和美化形成动听歌声——任何一个受过声乐训练的人都懂这些基本声乐理论。

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这些理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要的是加强气息训练,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保持在吸气的状态下唱歌:气息吸在腰带的周围,要练习保持气息、控制吸气的速度,简言之:全身放松,口鼻同时缓缓吸气,稍稍保持一会儿,均匀地呼出,然后再放松。这些说起来简单,学生要经常练习,反复体会、实践,最终成为他们的下意识动作。其次,用u母音开始练声。使用u母音的好处是它容易使气束集中,便于协调气息和共鸣腔体之间的关系。在u母音练习好的基础上再开发其它母音,这样使得学生易于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在练声中,开始用三度或五度的练声曲,由浅入深,逐步使学生在学习发声技巧的同时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起歌唱的信心。还可以开始用半声方法练声,让每一个声音都控制在气息的状态下发声,由于这些学生歌唱机能都受过不同程度的腋坏,如放声歌唱的话,势必难于摆脱以前错误的发声方法,实际上,半声与全声的区别只是气息量大小的问题,发声方法是一样的。半声方法不仅有利于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对声音控制和学习演唱高难度技巧的曲目也有十分的好处。1997年5月,美国马里兰大学艺术系主任B.Carmen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讲学时介绍了她的练声方法,他的练声法就是半声练声法。按上面谈到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去掉了开喉头和挤喉头的错误发声方法,学会了正确地歌唱。有个声音只剩下三个半音的学生,曾经被一些声乐名家判了“死刑”。经过二年的训练后,就能够演唱较难曲目并顺利毕业。

对于第二类病声问题:主要是气息控制的不好(天生音不准的人是进不了音乐学院的)。气息过猛,声音就会偏高;气息没保持住,音往往偏低。通常这些学生使用气息都不均匀,摇摆不定,因此,他们何时声音偏高何是声音偏低无规律可循,对这类学生,除了加强气息训练外,还要在曲目的选择上下功夫。音乐学院声乐专业学生演唱的曲目大致可分为咏叹调和艺术歌曲。咏叹调往往声音色彩丰富,力度变化很大。艺术歌曲为了表现诗的意境则更多地强调声音的控制,其力度变化较平缓。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地追求演唱效果,将学生演唱曲目安排的重头放在咏叹调上,忽视艺术歌曲的训练。正是由于这点,有些学生过于追求声音的力度,又没注意呼吸,便出现音不准的现象。这就要从一些歌词不是特别密集的艺术歌曲开始。如舒伯特的《西尔维亚》,《图勒王》,勃拉姆斯的《萨福颂》,中国古曲《阳关三叠》、《思乡》等。另外要让她们准确地理解歌词的内容,然后启发她们尽力去想象歌唱的感觉有意识半声、柔美地歌唱,直到达到要求再放声歌唱。这是低声吟唱法,就象低声吟诗一样。到三年级,再加大艺术歌曲曲目的难度,这样的曲目有:勃拉姆斯的《五月之夜》,福列的《在水边》、《月光》等。这时也可以上套曲,如舒曼的《妇女恋爱与生活》。演唱艺术歌曲还有一个好处,由于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密不可分,变化音比较多,经常转调,学生必须熟记钢琴伴奏的旋律、和声结构。,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音乐的线条,学会了均匀地分配气息量,而且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试唱练耳水平,一举两得。通过大量有选择的艺术歌曲的训练,学生大都能解决音唱不准的问题,到毕业时,他们的演唱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高难度的咏叹调还是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都能高质量地完成。练声的目的

1,使歌唱发声系统各器官的肌肉更有力,并能协调一致。2,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3,扩展音域,美化音质。

注意事项

1,要循序渐进。

2,要每天坚练习,持之以恒。

3,练声时要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充满激情。

4,要主客观统一,经常录音分析真实声音与发声时自我感觉声音的差异。5,要巩固正确的发声感觉。

6,要把练习发声技术的心得体会运用到演唱歌曲中去。

7,初学者不应追求大音量及高音,而应追求声音的圆润自如和音质的优美。具体方法

从自然音区练起,自然音区是指不太用力就能唱出的音区,是人声中最自如最富有色彩的声音,一般不超过八度,一般男女中音从低音量到中音降7,男女中音从2到高音1。

等到自然音区的音逐渐巩固之后,就应该将唱这些音时圆润、明亮、柔和的色彩和发声的自如性,移到邻近的高的和低的音上面去,当这样的音的数量逐渐增加时,就使我们的音域逐渐扩大,并使整个音域统一、均匀。唱高音和低音时,都能运用自如。

如果不按从自然音区开始的方法进行练习,在自然音区的音还没有唱好,没有呼吸基础时就开始唱高音和低音,那么声音上就会产生一些毛病,有的人唱起歌来声音分成两节,或者高音发紧、发尖;低音压和发哑等待现象,就是由于自然音区的音没有基础时练唱高低音的结果。

对已经担任演唱工作的同志,每天抽空做一些自然音区的练习,对统一声区并使发声自如,都有很大益处。

学习欧美唱法,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气息。气息的支点,一定先建立在后腰部分。然后再找小腹的力量。因为腰部需要你主动去做扩张或向下拉动,才会产生一个力。然而小腹与横隔膜由于受到腰部支点向下拉的作用,自然会产生一种对 抗。如果仅把支点放在前面,也就是小腹,那时腰部就很难起到控制气息的作用。试想一 下,是靠前后腰腹的力量控制气息更有效呢?还是只靠小腹局部的力量更有效呢?它们之 间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希望大家能清楚。

现在通俗教学门类繁多。如果不能掌握一个正确的呼吸方法,反而奠定了错误的气息 基础。声音就会失去你本该有的辉煌色彩,自然也更难达到欧美歌手那种对声音有极强的 控制能力,没音色变化,包括力度的强弱。

还需赘述一点,气息在腰腹控制下,当以最小的力量获得最大的声音。绝非诸多误论 所言,气息的压力越大越好。准确地讲,真正意义上流动的气息是一个巧劲,全然不只是 力量。

弱声练习法

在一些新来的学生中,歌唱时会盲目追求音量。其实学生听起来大的声音,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声音在口腔内部是散的,位置就会比较低,缺少共鸣。这时,声音在通过麦克风时,会发出尖锐不够干净的音色。尤其在进棚录音时,歌手会感到很难驾驭自己的声音。那么,怎么让学生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建立一个通畅有序的歌唱状态呢?

首先,我认为用弱声练习的方法,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任何一种唱法,只有松弛才会产生美感。在做这个练习时,最好用开口哼鸣的状态。就是口腔张开不发音,用鼻子发音。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学生,牙关部会很紧,每天需要做张嘴练习。用手按住下巴,练习向上伸张,不要用力过猛,伤及口腔关节,口腔不要能过横,也不要过长。露出上齿,微露下齿为最好。这样的口腔状态,从发声学上讲是正确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先做到外面打开是其一,关键是体会由内向外张开是最重要的。不要形成喇叭状态,外面大,里面小,那样就很难获得声音的通畅了。

在这个练习过程中,还要用另外一个思维去考虑倾听声音的位置。声音的位置是随着音高不断发生变化。由前向后移动。移动的速度要由老师的耳朵来判断。在移动至高音区时,应适度的提起软腭,因为软腭的提起是唯一能产生高音的通道。从嗓音结构上讲,不可能会从牙齿后面产生高音,只有在软腭提起时,带动后咽壁的拉力、口腔后部形成拱门状态,才会具备鼻头腔共鸣。高音才会是有是松弛的。同时产生振撼力,当然声音方向不能是向上的,那就会感觉象美声唱法了。

通俗唱法与美声民族唱法有密不可分的又完全不同的关系。重要在于教师如何借鉴欧美唱法的优点,结合民族唱法的特点去训练,可在短期内解决学生声音没高音的状况。

一个好的通俗唱法老师,应该在一年之内解决形学生的全部声音通畅问题,而不应该五、六年之后还不能让你的学生唱到三至四个八度。

有的学生会问:“弱音练习会不会声音小了?”“将来放不出来?”其实不是!用很大的声音喊是很难找到放松的感觉。相反,用小的声音就很容易找到。就是说,通俗唱法要建立自己的声线通道。应该是在完全放松的基础上,然后再声音更有效的释放出来。因此,弱音练习只是一种手段,得到通畅有磁性声音才是目的。

如何把握声音的方向性

通俗歌曲的演唱就如何掌握声音的方向性是很重要的。

因为在演唱过程中,它需要位置不断移动,包括口腔开启的状态是否到位,需要很细致地去体每一个音符,那么在移动过程中,尤其向后移动的时候,容易发生声音注意向上,而不注意向前。无论你是唱低音、高音,头脑的意识里要非常的清晰,声音的发向咬字永远是象前的。鼻腔张开,时刻保持通畅无阻。通俗歌曲的演唱,切忌在口后半部咬字,声音容易向后倒,听起来象美声似的,听不清楚在唱什么,声音还不容易出来。声音的流线性与音与音的相互滚动似的连接,到情绪不断递进,进入歌曲中的高潮部分。都要保持一不变的思维,即我的声音是向前方的。

咽部力量在歌唱中的作用

在开口音练习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声音移动的位置。移动的位置大了,声音会虚,移动距离小了,声音会挤。在做这个练习时,一定要做到定点歌唱。在中间的声音,起 音也要在中间,这样才能把握声音的准确性。

把握了声音的准确性后,再去体会唱高音时利用软腭提起带动咽壁的力量,形成强大 的拉力作用,使高音具备穿透能力,产生振撼的感觉。

但是,如果 适度地运用咽音是关键。全部拉紧咽壁演唱,声音会过硬过亮,缺少歌唱 性。用少了咽音的力量,声音会空洞,没有支点和拉力的感觉。

我个人认为咽音在歌唱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过多地拉大拉亮,效果并不理想。那样会缺少本人真声的魅力。柔韧性不够,灵巧性不突出,缺少通俗歌曲中特有的不同方 式的表现力。如果能够根据歌曲不同力度的需要。适当运用咽壁力量,那么,在演出中会 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情感节构在演唱中的变化

歌唱的语言是心声.当一个歌手站在舞台上的那一瞬间,唯一与观众相通的,是你的真心与真情.如果一个歌手能把观众视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去诉说你的喜、乐、哀、怒。首先你的心态不会紧张。另外你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会很真实。

另外,歌手还必须学会对感觉的记忆。把平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的亲身感受储存在大脑里,一旦需要,马上调动出来,用在你演唱的情节当中。张惠妹演唱的“蓝天”是怎样表现的呢?

“忽醒忽睡我又挣扎了一夜,窗外透进几丝光线”

在演唱这句的时候,一开口就让人感觉到你彻夜未眠的心痛难忍,在声音与情感上以渐强去体现光线由暗到明亮的感觉。

“空荡的房间留着你的照片,幸福的感觉索然无味” 表现人去楼空的感觉,幸福已不在身边。“无心唱歌却又拨断琴旋,所有事留给明天” 在音乐上,这段属于重复乐段。在重复乐段的处理上,无论从速度上要比前段加快,在语气上要有所加强,给人在音乐上有递进的感觉。

“感情的善变,挖空心思遮掩,谁能用真心说抱歉” 这句表现情感上的失意与不平。目的是要与下段音乐的高潮部分接轨。所以,唱得要有高潮部分的状态。“我陷在爱里面,渐渐疲惫的脸,仿佛是退不出有走不进你的世界” 这句表现是达到情感宣泄的顶点,使自己无法收住的感情最后结尾。“穿过了重重的心墙,有一整片蓝天” 表示终于战胜自己的脆弱,用开朗的心情去迎接明天的一片蓝天

如何抓住节奏的韵律来演唱

每一首歌曲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节奏韵律来演唱一种表现形式。

如何抓住歌曲的特点,是唱好这首歌的关键。比如:张惠妹的“我可以抱抱你吗?” 这首曲目,节奏上是以小节奏、切分的感觉组成的。速度又是以稍快向前催的形式 出现。但是词思却与节奏完全不同的概念出现。歌词的意思是以与恋人分手,无奈、伤感、留恋去表现一个女人的心理。那么在表现这个曲子的内涵时。一种思维在唱歌 中,牢牢抓住小节后的韵律不放,另一个思维去想词意,"外面下着雨,犹如我心血 在滴,爱你那麽久,其实算算不容易。那麽需要歌手做到,以一种稍显轻快的、节奏 并不死板的感觉去演唱你内心的哀伤,不情愿,甚至还有分手的痛楚,希望对爱的一 种挽留。如果你不能用两种不同的思维去歌唱,必然会造成节奏不准确或拖沓,或者 在演唱上不能够投入到歌词所要表达的内容中去。

第二篇:声乐学习中的练习

前言:学习声乐,每周只上一堂课,学生课后必须自己进行练习。因为歌唱嗓音的发展和任何其他操作技能的发展一样,是通过功能的加强,主要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但是,也有人主张:初学者课后, 自己不要进行练习。他们说,初学者课后练习时,不能判断自己练习的方法对不对,容易练出毛病来。他们强调,学生练习的时候,旁边必须有人监听.当然,如果老师每天都能给学生上课,每天都能做学生练习时的监听,或者有助教的话,学生课后就不必再进行练习了。而实际上哪位老师也不能天天给学生上课。因此,初学者课后自己进行练习还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初学者,不明确练习的目的,又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练,他们练的方法不对,又练得很起劲的话,是可能练出毛病来的。有的人课后确实认真练了,但收效不大、或越练、越不如从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所以,学声乐者必须明确:不论在什么地方、采用什么方法练习,练习的目的是改正不科学、不规范的歌唱状态和方法,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规范的歌唱状态和方法,并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增强歌唱的功能,完善演唱不同风格歌曲的技术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清楚自己在歌唱状态、歌唱方法上存在什么问题,课后的练习,要针对自己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去练习,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如果课后的练习不是按老师的要求去练,而是随心所欲、随便喊喊唱唱的话,出现上述问题,并不奇怪。

为了保证学生课后的练习不走弯路,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克服它,要告诉学生练习的内容和练习的方法,还要让学生知道对与错的界限,只要把这些内容都向学生讲清楚了,学生也明确了练什么、怎么练,并按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去进行练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如果学生肯动脑筋,课后又能坚持练习者,进步就较快。而不动脑筋又不能坚持练习者,就相对较慢。

那么,什么是科学规范的歌唱状态和方法呢?有的文献列举出许多条标准。那都是针对培养歌唱家的标准。我这里暂时不去管它。而另外一些文章里有的就说的很概括,比如有的老师说,歌唱时要做到“深呼吸、高位置”;有的老师说,学声乐,就是解决:“呼吸、共鸣、吐字、感情”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我总结教学的经验时,开始提出四个字,即:强调一个“稳”字,锻炼一个“气”字,突出一个“咽”字,要求一个“正”字。“稳”就是强调喉头的稳定,“气”就是重视气息的练习,“咽”就是明确咽部在歌唱中的作用,“正”就是要作到“字正腔圆”。这都是从技术的角度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我又总结出:“气要深、哼鸣通、喉要稳、下巴松、字要正、情带声”的十八字口诀。这也是针对初学者在歌唱技术上的要求。都是一些最基础的要求。是属于入门的知识。

初学者课后到底应该练什么、怎么练?我的这个材料就想回答这个问题。围绕着“十八字口诀”,我列举了一些我认为最重要的练习。这些练习,有的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是前辈师长传下来的方法,好多声乐老师都这么讲、都这么用;有的是从书刊上看到的,我认为很好并一直在用的,我现在也记不得它们的出处了;还有一些是我琢磨出来的。都是在教学中使用过、证明是有效的方法。这里介绍的有些方法在练习时,不需要使用钢琴,只要环境允许就可以练,很有实用价值。需要使用钢琴的练习我放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这里不做介绍。如果你正在学习声乐,那么,对我介绍的有些练习方法肯定不会陌生。你按照这些方法练过吗?

声乐学学习中的练习[2]—气要深

一、气要深: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它又是声乐学习的基础。凡是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气息练习的人,声乐学习的进度就快,反之则慢。有的人所以不重视气息的练习,是因为他们认为,人人都会呼吸,呼吸还用练习吗?他们不知道歌唱中的许多毛病都和呼吸有关。练习呼吸,首先要知道歌唱对呼吸的要求,歌唱时的呼吸和平时生活中的呼吸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有的专家说:你们躺着睡觉时的呼吸方法就是正确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在睡觉时,是利用横膈膜控制呼吸.吸气,能把气“吸到腰的周围”。呼气时腰和腹部自然回缩,这就是歌唱时要求的呼吸方式。所以说,躺着睡觉时的呼吸方法是正确的。

有的老师说:慢吸气就像“闻花”那样,很舒展地、缓慢地吸;又说:急吸气就像被惊吓时“倒吸一口凉气”那样。总之,歌唱时的吸气,一定要“吸得深”。有人说:“要把气吸到肚子里”,当然,气是不能吸到肚子里去的,也不能吸到腰里。气,只能吸进“肺”里去。不过在学习声乐时,许多老师都这么说,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它是说,吸气时,“腰”和“肚子”都要膨胀。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把气,吸到“腰”和“肚子”里头去了。“吸到腰的周围”和“吸到肚子里”,说法不同,实际也都是“气要吸得深”的意思。

唱歌时,是呼气,对“呼气”有什么要求呢?许多书上都要求,歌唱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也有要求“两肋外张”的。中央音乐学院王福增教授说:“先凸胃、再收腹”,他要求,呼气时上腹部(即肚脐以上)要凸向外,小腹要向里收。实际上,“凸胃”,后腰也就向外膨胀了。这些要求的实质是一致的。我的体会是:“凸胃”就能保证保持吸气状态。“凸胃”就能“两肋外张”。所以“凸胃”这个要求是最具有操作性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很直观地判断出呼气歌唱时的状态是否正确。

那么,保持吸气状态也好,“先凸胃、再收腹”也好,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自己是什么感觉呢?“保持吸气的状态”就是保持吸气后腰部膨胀的状态。什么感觉呢?说起来并不陌生。这种吸气后,腰部膨胀的感觉和用力搬东西时,腰部膨胀的感觉、或大便干燥时,用力排便时的感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搬东西和大便时要憋气,而歌唱,是呼气、而不是憋气。以上讲的就是“胸腹式呼吸”对“呼”和“吸”的具体要求。

有的人吸气时,抬胸、甚至耸肩,呼气时,上胸回缩塌下,这种呼吸方式,声乐上叫做“胸式呼吸”。在声乐学习中是不提倡、不主张的呼吸方式,一些女孩子爱用这种呼吸方式。用这种呼吸方式唱歌的人,呼吸浅,爱捏着嗓子唱,喉咙打不开,所以,必须放弃这种呼吸方式,改为“胸腹式呼吸”方式才对。唱歌要用“胸腹式呼吸”,也有说要用“腹式呼吸的”。我们知道,他们讲的具体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必管它怎么叫,只要掌握好歌唱时怎样“呼气”和怎样, “吸气”的要领,并把它应用于歌唱中,就可以了。下面我就介绍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供练习者参考。

声乐学习中的练习[3]————气要深的练习1——6

练习一 仰卧吸气、呼气:仰卧,像要睡觉那样,全身放松,吸气,这时,气就能吸到腰的周围(可以用手摸摸自己的腰和腹部),停片刻,然后呼气,呼气时,用舌尖小声的说“丝”,或“无“,每次练习都要用表检查一下一口气呼尽,需要多少时间。开始练习,一般只能达到20秒左右,以后可以达到40秒以上。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什么叫“把气吸到腰的周围”。当学生体会到了以后,可以改为坐着的姿势,以后要用站着的姿势来练。这个练习,每天做数次,每天练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五分钟。

第三篇: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的作用

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的作用

在声乐教学中声音的训练可分为发声训练、练声曲、歌曲演唱三个部分。其中,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练习。通过正确的发生训练,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使学生形成正确并适合自己的演出方法,增强呼吸的控制能力,将歌唱技术成为歌唱的表现手段,从而使演唱美妙动人。

一、声乐教学中发声训练的目的

通过发声训练,可以将歌曲演唱中对各种演唱技术逐步提高,并能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可以培养歌唱器官与共鸣器官的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完美的声音。

发声训练的过程,不要认为只是嘴巴发出“i a”这么简单的训练声音,“i a”可以反映出声音位置是否统一,咬字吐字是否清晰,气息的控制能力如何。只是一个简单的发声训练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歌唱姿势,大方自然的表情,敏锐的听觉,判断哪种是好的声音,哪种发声是不好不对的声音,逐步使歌唱发声的技术成为歌唱表现的有力手段,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

二、发声训练可以培养正确的歌唱方法

(一)发声训练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

良好的歌唱状态要有自然端庄的歌唱姿势,发声训练要训练站姿、表情。歌唱中所要求的站姿与生活中的站姿并不一样。一般歌唱时臀部、后腰、背部肌肉要适度收紧,两脚分开,可以与肩同宽,也可以一前一后,重心在一个脚上。如果是女性,还可以站立成丁字步,腰脊柱和胫脊柱要挺直。胸部要自然扩张,两肩略微向后扩张。整体姿态要大方、自然、高雅、挺拔。头部要端正,两眼平视前方。在声乐教学中,往往学生发声训练时总是不注重站姿,很随意、放松。这样的观念是不正确的,从一张嘴出声站立姿态就要有一种积极的状态,要求学生兴奋的状态。如果不养成好的歌唱姿势,会影响声音的美感。由于歌唱的姿势并不只是站立的姿态,有的歌剧表演中,往往有躺、跪、坐等其他姿势,不论哪种姿态都不能将状态松懈,依着保持着脊柱挺直不松懈。

(二)发声训练要正确运用气息

气息是歌曲演唱的重中之重,没有任何一种声乐发声技巧是不运用气息的。歌唱气息的目的无非就是将声乐技巧结合起来更准确的演出歌曲、表现歌曲。是将每一个发声训练从起音到尾音都与气息结合,从而养成好的歌唱习惯。在每次发声前,一定要做好唱歌的姿势、表情、气息等方面的准备。头脑中要规划好每个练声乐句的气息,是急吸急呼、是缓吸缓呼、是急吸缓呼、还是缓吸急呼。切记一定不要张嘴就唱。如发声训练中的音阶练习,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息控制力的变化规律,高音要张,低音要弛。始终要控制气息有一个稳固的状态,不要因为音高变化而移动气息和发声器官。

(三)发声训练要打开喉咙,稳定喉头

打开喉咙是发声训练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就是将嘴积极向上张开,舌根放松、放平、下巴放松。吸气要打开下颚骨,提起软口盖,是下软腭自然下垂,让腮和唇都是自然状态,然后等待发声和吐字。在发声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发声练习喉咙是否打开,可以训练学生“打哈欠”状态,将喉咙打开,很多学生在声音上窄亮、抖等都是喉咙没有打开引起的,所以在发声训练中要注重打开喉咙。在发声唱i这样的闭口音时,也要打开口腔,这样的声音会圆润。切记不要将口与喉咙开的太大,这样的声音会产生“空”“散”等的效果,会影响共鸣和音色的变化。一定要自然的将喉咙打开。

在打开喉咙时要体会喉头的位置,在学生适当的隐喻练习“U O”等母音可以训练稳定喉头。

(四)发声训练要注重有声有情

每一个练声乐句都是有感情的表达,并不是刻板的乐句。很多学生认为在发声训练中主要练习打开喉咙,气息稳定,声音位置等,很少注意感情和情绪。

在发声训练中要注重声和情同时培养。从一出声就要将感情和状态表现出来,只要张嘴唱就要带着情。这样会使声音大到兴奋的状态,这种兴奋的状态配合发声技巧处于主动歌唱状态,有利于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三、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密不可分

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密不可分,发声练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歌唱的好坏。很多同学认为发声训练是不重要的,歌唱是重要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要把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认为是两件事。发声练习常常将“a e i o u”运用在每个乐句中,其实在歌曲演唱中的某个字,某个句都是发声训练的体现。如果在唱歌时某一句唱不好,都可以想想发声训练的方法,进而有所提高。往往有的学生发声训练声音很好,而演唱歌曲时却与发声不同,这是因为在发声训练的旋律和咬字都比较简单,而歌曲中旋律起伏大,词曲的变化大,可谓是千变万化,所以歌曲演唱并没有发声训练的声音好。要多多发声训练,养成好的演唱习惯,更好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练声不在于练习的次数多少,使用多少时间,重要的是用怎样的方法和态度去练习。在开始练习前应对每件事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练习时一定要聚精会神,专心注意到每一个唱出的音,声音力求自然、清新、准确”

综上所述,歌唱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歌唱训练的基础内容之一,在歌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长时间刻苦的发声训练才能掌握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纠正学生在发声练习时的一些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把正确的体会和方法灵活运用到歌唱中去,使其成为艺术表现的有效手段,提高演唱者的歌唱能力和表现力,从而带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四篇:声乐讲义

洮阳初中

岳红

一、课程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并且贯通演唱当中,为学生在发声当中的气息、头腔与胸腔的共鸣,以及音区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进行发声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遵守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原则,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特点、个性挖掘出来。

要求学生课后多唱练声曲,并且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体现歌曲的内涵。第一阶段:

教学目的:掌握歌唱的正确姿势与歌唱呼吸方法。教学内容: 1.歌唱的正确姿势

2.歌唱的呼吸训练

练声曲:

① 1 = C 4/4 4 3 2 | 1 ――― | ② 1 = D 4/4

5 4 3 | 2 ――― |

③ 1 = D 4/4

――― | 6 ――― | 6 ――― | 6 ――― | ④ 1 = D 2/4 4 5 3 | 2 - |

⑤ 1 = C 2/4

0 3 0 5 0 3 0 | 1 0 3 0 5 0 3 0 | 1- ||

a a a a a a a a a ⑥ 1 = C 2/4

0 | 3 4 5 0 | 5 6 5 4 | 3 2 | |

mi ma mi ma mi ma mi ma 歌曲:

①《花非花》 ②《我爱我的台湾岛》③《梅娘曲》④《踏雪寻梅》⑤《跑马溜溜的山上》⑥《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二阶段:

教学目的:掌握歌唱的基本发音技巧。教学内容:1.歌唱的发音训练

2.歌唱的共鸣训练

练声曲: ∨ ∨ = C 4/4 | ――― | 5――― | 1――― | | 1 = D 4/4 ― | 6 ― | 6 5 4 3 | 2 ― | |

a a a 1 = D 4/4 2 0 4 0 | 6 0 4 0 | 2 0 4 0 | 6 0 4 0 | 2 - |

a a a a a a a a 1 = D 4/4 2 4 6 2 | 6 4 2 - | | 1 = D 4/4 2 3 4 5 6 7 1 2 | 3 2 1 7 6 5 4 3 | 2 - | | 歌曲:

①《问》 ②《月之故乡》 ③《铁蹄下的歌女》④《高高太子山》 ⑤《摇篮曲》 ⑥《在路旁》 第三阶段:

教学目的:掌握歌唱发声的共鸣方法。教学内容: 1.共鸣与呼吸

2.共鸣与音源 3.共鸣与母音 4.共鸣与方向 5.共鸣与位置

练声曲:

① 1 = C 4/4 5 5 5 | 5 ――― | |

a e i o u ② 1 = D 4/4 3 2 | 5 4 3 | 6 5 3 | 2 ―― | |

mi ma mi ma ③ 1 = C 4/4 5 1 3 5 4 2 | 7 5 4 2 | - | |

ma

mi

④ 1 = G 4/4 6 7 1 | 2 3 4 5 | |

a ⑤ 1 = G 4/4 7 2 3 2 3 2 3 | 2 1 7 6 5 - 1 | 歌曲:

①《教我如何不想他》 ②《我爱梅园梅》 ③《燕子》

④《小白场》 ⑤《我亲爱的爸爸》 ⑥《三套车》

第四阶段:

教学目的:掌握扩展音域、统一声区的唱法,能找准自己的声部 定位。教学内容:1.建立稳定、良好的中声区基础

2.扩展音域与统一声区 3.声区划分与声部鉴定

4.扩展音域、统一声区的“换声区”唱法

练声曲:

① 1 = D 4/4 2 | 2 - | |

a a ② 1 = C 4/4 5 5 5 5 | 5 - 5 - | |

a i a i a i ③ 1 = F 4/4 ― | 4 ― | 4 ― | |

a a a ④ 1 = F 4/4 1 1 1 1 | 1 7 6 5 4 - | |

a e i o u ⑤ 1 = F

4/4

1 4 1 | 4 ――― | |

a o a o a ⑥ 1 = D

4/4

2 3 2 3 2 3 | 2――― | |

a e i o u 歌曲:④《祖国慈祥的母亲》⑤《在银色的月光下》⑥《啊!中国的土地》

三、课外学时安排:

1.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汇报 2.观摩视频名家音乐会或演唱会

四、考试方式:

1.本课为必修课,考试采取现场演唱的形式。

2.考试总成绩=汇报成绩+考试成绩。汇报成绩占25~30,考试成绩占70~75。

第五篇:声乐教学计划(定稿)

声乐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

一、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

2.初步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作用,逐步训练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3.初步体会喉咙的打开对歌唱的作用,喉咙能基本稳定地进行歌唱。

4.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要求声音干净柔和自然通畅,没有明显的毛病。

5.歌唱音域

在c1--d2左右

6.注重基础的训练,不应急于扩大音域,应该追求音质的悦耳动听。

7.加强学生歌唱的听觉训练,逐步树立正确的声乐概念,使学生能较科学地进行演唱。

8.曲目数量

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4首。

9.考试曲目数量:

中外歌曲各一首,钢琴正谱伴奏/钢琴即兴伴奏。10.意大利文正音教学:

意大利语发音规则、意大利文的五个原音、意大利文的辅音、简单的单词拼读、歌词拼读

二、教学及考试曲目:

中国作品:

— 1 — 男:1.问 2.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3.二月里来 4.故乡的小路

女:1.花非花 2.大海啊!故乡 3.红豆词 4.渔光曲

外国作品:

男:1.虽然你冷酷无情 2.我亲爱的 3.让我痛哭吧 4.在我的心里

女:1.我亲爱的 2.摇篮曲 3.让我痛哭吧 4.在我的心里 三:考核办法:

1.声乐:由老师抽取中国歌曲一首演唱并进行打分。

2.意大利文语音:原音读法5个、辅音读法5个、单音节词5个、简单的词组5个、意大利歌曲歌词朗读。

— 2 — 第二学期:

一、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歌唱习惯,具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

2.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作用,逐步训练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3.体会喉咙的打开对歌唱的作用,喉咙能基本稳定地进行歌唱。

4.继续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要求声音干净柔和自然通畅,没有明显的毛病。

5.歌唱音域

在c1--e2、f2左右

6.不急于扩大音域,注重基础的训练,音质的悦耳动听。

7.培养学生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较好地演唱本年级的作品。

8.树立正确的声乐概念,加强学生歌唱的听觉训练,使学生能较科学地进行演唱。

9.曲目数量

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4首。

10.考试曲目数量:

中外歌曲各一首,钢琴正谱伴奏/钢琴即兴伴奏。11.意大利文正音教学:

意大利文的一些特殊辅音、单词拼读、歌词拼读、在歌曲演唱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及考试曲目:

中国作品:

男:1.月之故乡 2.战士第二故乡 3.伊犁河的月夜 4.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 3 — 女:1.长城谣 2.映山红 3.红梅赞 4.金风吹来的时候 外国作品:

男:1.尼娜 2.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 3.我怀着满腔热情 4.阿玛丽莉 女:1.尼娜 2.假如你爱我 3.请告诉我 4.我怀着满腔热情 三:考核办法:

1.声乐:由老师抽取中国歌曲一首演唱并进行打分。

2.意大利文语音:单音节词5个、词组5个、短文朗读(50字以内)、意大利歌曲歌词朗读。

第三学期:

一、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1.继续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歌唱习惯,具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

2.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于歌唱。

3.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进行过渡声区的训练,适当扩展音域。4.训练声区的的连接转换,使声区基本统一。5.声音要求连贯流畅圆润自如。6.歌唱音域

女高音在c1--#f2、g2左右,男高音在c1--f2、#f2左右,女中音在a--d2、降e2左右,男中音在a--d2、降e2左右。7.曲目数量

中国作品:5首。外国作品:2首。

8.考试曲目数量: 中外歌曲各一首,钢琴正谱伴奏/钢琴即兴伴奏。

二、教学及考试曲目:

中国作品:

男:1.叫我如何不想他 2.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 3.我的祖国妈妈 4.祖国慈祥的母亲 5.跟你走 6.江河万古流

女:1.荷花梦 2.拉骆驼的黑小伙 3.我和我的祖国 4.曲蔓地 5.梅花引

外国作品: 男:.绿树成荫 女:假如你爱我 三:考核办法:

学生自备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由老师抽取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综合两首歌曲演唱

— 5 — 情况进行打分。

第四学期:

一、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1.继续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歌唱习惯,具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 — 6 — 态。

2.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于歌唱。

3.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进行过渡声区的训练,适当扩展音域。4.训练声区的的连接转换,使声区基本统一。5.声音要求连贯流畅圆润自如。6.歌唱音域

女高音在c1--#f2、g2左右,男高音在c1--f2、#f2左右,女中音在a--d2、降e2左右,男中音在a--d2、降e2左右。7.曲目数量

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4首。8.考试曲目数量: 中外歌曲各一首,钢琴正谱伴奏/钢琴即兴伴奏。

二、教学及考试曲目:

中国作品:

男:1.松花江上 2.三峡情 3.塔里木河 4.在银色月光下

女:1.我爱你中国 2.我和我的祖国 3.清粼粼的谁蓝莹莹的天 4.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外国作品:

男:1.绿树成荫 2.游移的月亮 3.啊!我的太阳 4.我不再爱你 女:1.你们可知道 2.诺言 3.胜利啊!胜利 4.诺言 三:考核办法:

学生自备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由老师抽取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综合两首歌曲演唱

— 7 — 情况进行打分。(其中学生自选曲目采取无伴奏清唱模式)

第五学期:

一、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对气息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较自如地运用在歌唱之中。

— 8 — 2.进行头声区的训练,扩展音域。使三个声区基本统一,较自如地转换声区。3.学会运用混合共鸣进行良好的歌唱。

4.重点进行高考曲目的选择确定、加工处理,要求学生能较好地把握声音的技巧,很连贯流畅地演唱作品,较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语言清晰准确。5.歌唱音域

女高音在c1--g2、a2左右,男高音在c1--g2左右,女中音在a--e2、f2左右,男中音在a--e2、f2左右。6.曲目数量

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4首。7.考试曲目

中外歌曲各一首,钢琴正谱伴奏/钢琴即兴伴奏、无伴奏清唱。

二、教学及考试曲目:

中国作品:

男:1.杨白劳 2.大江东去 3.两地曲 4.那就是我

女:1.军营飞来一只百灵 2.断桥遗梦 3.一杯美酒 4.沁园春雪

外国作品:

男:1请你别忘了我 2.被禁止的音乐 3.理想佳人 4.悲叹小夜曲

女:1.鞭打我吧 2.我亲爱的爸爸 3.烈火熊熊 4.为艺术为爱情 三:考核办法:

学生自备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由老师抽取中外歌曲一首演唱,综合两首歌曲演唱情况进行打分。(两首歌曲均采取无伴奏清唱模式)

下载声乐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声乐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声乐教学计划

    声乐教学计划 一、 教学对象:全体声乐学生 二、 教学目标: (一) 歌唱气息的控制 1. 吸气(用口鼻吸气)用闻花香直接吸气到两肋后后腰周围。 2. 呼气,要求呼气的同时,保持吸气的动作(状......

    声乐教案

    声乐教案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应包括气息的运动轨迹及共鸣腔体的正确打开和运用。二、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体会......

    声乐教案

    声 乐 课 教 案 第 一 单 元 一、课 题: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的:通过声音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声音的技能技巧、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 三......

    声乐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声乐工作计划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声乐......

    声乐教学计划

    声乐———— 一,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1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于歌唱。 2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进行过渡声区的训练,适当扩展音域。 3训练声区的的连接转换,使声区基......

    声乐教学大纲

    声乐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声乐是我院音幼儿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的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

    声乐学习心得(最终定稿)

    声乐学习心得 我一直很喜欢唱歌,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专业系统地学过音乐,即使这样,我对音乐仍然是那样的热爱。所以这一学期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声乐选修课,我是抱着一颗对它热......

    声乐教学方法

    1 声门挡气,...只有声门在挡气才能使得通过声带的气流比较细,这样才能起到喷射的效果 2 低喉位,咽部打开... 只有低喉位的时候咽部更打开才能不阻碍喷射的气息,而且舌根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