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2 23:1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

第一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

摘要:《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于永正的作品,其通过对比的手法对圆明园昔日的壮观和现在的破败进行叙述,进而使我们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并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从而提升我们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以《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探讨情境创设和阅读文本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提升。

?P键词:情境创设;阅读文本;感悟;理解

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感为本”,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讲解中,紧紧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勿忘国耻,兴我中华。”

一、情境创设,感知课文情感

圆明园曾经是我国最著名、最雄伟的园林,但是在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遭强取豪夺后,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烧毁,所以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一种资源上的损失,同时也是国家的耻辱,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在观看这个片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看到圆明园的美景,同时也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惋惜,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勿忘国耻,为了复兴中华而读书。以此引入到课文中,通过阅读课文的方式使学生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同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表面原因以及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祖国被人践踏的痛苦和屈辱,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向学生提问“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目的是什么?”通过阅读全文进行总结,同时实现深化文章主题的目的。我通过课前对教材的钻研,对课堂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并设定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的指引,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深化。

二、阅读文本,提升学生的立体化感知

语文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还需要能够引导学生自行阅读,并从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反复阅读,能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感知,同时提升学生的立体化感知能力,使学生从文本阅读中逐渐走进思维感知空间。

片段一:

我:请同学们阅读第五自然段,在阅读的过程中画出使人惊心的词语,并在阅读后说出这些词语。

生:凡是、统统、任意、连烧……

我:尝试一下把这些词换成相同意思的词语,文章的意义是否会改变?

生:可以将“凡是”换成“只要”,换完词语后虽然原意没有改变,但是对于表现八国联军的贪婪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生:可以将“任意”换成“全部”,换完词后意思大体上还是保持原意,但是却无法体现出侵略者的野蛮。

通过阅读后,学生能够对课文的词语进行进一步的推敲,同时体会到侵略者在破坏圆明园时的残暴、贪婪和野蛮,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强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片段二: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当时的清政府太无能了,在圆明园被抢夺、烧毁时竟然不但没有反抗,慈禧反而带着皇帝逃走了,这简直是太大的耻辱了。

我:如果你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将军,面对这种场景你会怎么做?

生:我绝对不会逃跑,哪怕能够阻挡一个侵略者或者保护一件文物都可以。

生:我会誓死守卫家园,战斗到最后。

生:想尽一切办法,拼尽全力,保护圆明园。

……

在阅读完课文后,我通过进一步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清政府的无能和软弱是造成圆明园毁灭的直接原因,而清政府的无能和软弱是因为当时社会的落后,所以要想振兴中华,还需要保证祖国的强大,而祖国的强大则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学生的爱国情怀还需要通过努力读书来实现,进而深化主题。

片段三:

我:请××同学读一遍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美景的部分,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圆明园的美景。

生:“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同学们你们想象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生:金碧辉煌,宏伟壮观。

生:比世界上所有的园林都美。

生:我甚至想象不出来它的美。

我:对于这么美的圆明园被烧毁,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惋惜。

生:愤怒。

……

最后通过回忆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愤怒,在愤怒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时刻不忘国耻,实现主题的深化。

点评: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地抓住中心,包括对圆明园美的描写以及侵略者在抢夺和毁坏圆明园时的动词描述,进而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们认识到圆明园的毁坏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同时也是对我国极大的侮辱,通过课文的意境营造,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高度,而且在朗读的训练上,通过由浅入深的层次,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中描述的片段,提升学生的课文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想象力。

作者简介:赵志红,小教一级,山西省临汾市,临汾市第三小学。

第二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部分以及毁灭部分,使用的都是高度概括的语言,如果仅凭书本上的这些语言文字,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活动时,我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是充分利用利用图书、报刊、网络等工具搜集关于圆明园的大量历史资料,并学习整理资料。从而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二是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单一,不能满足于实现教学目标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我又设计运用了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的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努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爱国主义情感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一、展示图片----圆明废墟:用现实的残酷激起悲愤

1、上课伊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并配有音乐:圆明园大水法残迹(荒草丛中、乱石堆上几根劫后残留的烟痕犹存的石柱,石柱上雕饰的长青藤依然顽强地攀附在石柱上,远近石柱子高低错落,到处是残垣断壁。)

2、面对这破败、荒凉的废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多媒体点击出示中心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残迹图和沉重的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圆明园今日的荒凉,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谈曾经的辉煌,其情感是痛的同时追忆曾经的爱。这样处理,整个课堂情感氛围就营造得比较成功,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视频再现----圆明风光: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引导学生走向教材,让学生有新的发展,进行新的开拓,在探究发现中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语言简洁、内涵丰富的文章,文中2、3、4自段主要从圆明园的整体概况、风光建筑和历史文物这三方面描写了它美丽辉煌的过去。为了让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我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整体概况、风光建筑和历史文物这三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孩子们十分积极踊跃地将自己的收获与老师同学分享。就在学生进行汇报交流的同时,教师也紧扣文本适当补充了一些文字、图片资料,借助多媒体生动直观地再现了圆明园辉煌的景观。这样一来,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园之情、爱国之情也随之油然而生。

三、观看史料----圆明浩劫:表达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心情。文中对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叙述十分简略,仅仅凭借文中的几句话,不足以表现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侵略者在圆明园犯下的滔天罪行,在欣赏完圆明园的美妙绝伦后,我适时为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影片,学生在极度激昂悲愤的情绪中,体会强盗们的贪婪、疯狂,真正了解到“国弱则人欺”的历史原因,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至极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帝国主义强盗的无比仇恨之情。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责任感自然升华,也使文章的教育思想自然体现,达到了寓景寓情、寓情寓理的效果。

四、名言提升----树立振兴中华的报国志向。

出示鲁迅名言:“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 引发学生思考: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人的悲剧,也是整个世界的悲剧。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毁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烧不毁的又是什么?激励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的爱国热情。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源于文本而非节外生枝,基于需要而非生吞活剥。语文知识犹如汪洋大海,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只能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课外读物成为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载体,而贯穿课内与课外的是情感,是对祖国的深沉的爱。

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是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在语文教学中要很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就要以自己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去呼唤学生的情感。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发展注入动力,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和人格品位。

第三篇:圆明园的毁灭案例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与反思

【学习者分析】

1.学生是10~11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较有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有强烈的情感,甚至很多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

4.本班学生喜欢交流、喜欢合作。学生喜欢语文课上有好看的图片和精彩的视频,来调节枯燥的文字学习。

【设计特色】

开放的教学视野、精彩的课件展示、独有的情感体验和自然的教学流程。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新课标“实施建议”第三条教学建议的第一条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2.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大量图片,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2)通过播放视频,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对侵略者的痛恨,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课文阅读,初步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美;

(2)能够通过观看展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图片,进一步感受圆明园的美;

(3)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够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1.导语:(出示圆明园的风景照,边欣赏边解说引入)北京圆明园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曾经是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一座皇家园林,当时它被人们誉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如今,当我们走进圆明园游览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残垣断壁,一片荒凉的废墟。圆明园已经被彻底毁灭了。昔日圆明园是怎样辉煌、壮观,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看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圆明园美景时,不知不觉走进了课堂。老师富有激情的解说,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对课题的发问,便显得水到渠成,而这一问题的设计更具有发散性,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孩子们的回答五彩缤纷,极具个性。

二、交流课外资料、开拓学生视野。

课前同学们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有关圆明园毁灭的资料。下面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先在组内交流你所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真丰富,哪位同学把你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在全班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课前让孩子们搜集资料,可以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样的设计也无形中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通过交流,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圆明园的情况,为上好这一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复习感知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生字词,还给课文划分了层次。哪位同学还记得,本文分成几段呢?

„设计意图‟复习不仅检查了学生上节课学习效果,而且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上,使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再次明强调文章的结构,也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全文,为下一步合作学习做好了铺垫。

四、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合作学习来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方法指导。(出示合作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才能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2.分组明确要求。

●我们分为“园林艺术组”“历史文物组”“园林毁灭”组。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疑问。老师经过综合精炼出以下几个问题。请每个组把自己组的要求齐读一遍。

园林艺术组: ● 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园林布局的特点? ●

“买卖街”为什么加引号?

● 圆明园中都有哪些景点?

历史文物组 ● 圆明园有哪些文物? ● 这些文物为什么珍贵?

园林毁灭组:

●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的过去?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应该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有目的地进行,否则,很容易流于形式,变成好学生的展示台,学困生的避风港,教师的悠闲场。

3.合作学习比赛。

这节课我们进行合作学习比赛,回答一个组内的问题,我们给这个组奖励一个圈,回答别的组的问题,我们给这个组奖励两个圈。最后看看哪个组是优胜者。

„设计意图‟学习在比赛中进行,让每个组员都有代表集体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成员间角色互换,增进互动的有效性,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组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组员的共同进步。4.小组合作学习。

5.汇报学习成果。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园林艺术组的同学学习效果如何?

●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园林布局的特点?

结合电脑课件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

†师: 左边是圆明园,右边是长春园,下面是万春园。三园合起来就是?也是众星拱月中的?(月)再看这十几座小园就是?(星)‡

„设计意图‟使用电脑,将“众星拱月”做成Flash动画,不仅形象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一目了然,无需多说,学生已深刻理解。

●“买卖街”为什么加引号? ●圆明园中都有哪些景点?

(老师用不同的颜色标明它们不同的种类,圆明园中的景物真是风格各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些美丽的建筑吧!

(利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设计意图‟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做成精彩的“风光片”,再配上古筝弹奏的•春江花月夜‣,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原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使学生如临其境,感触颇深。

● 游览完圆明园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越是喜爱圆明园,则越能为下文园林毁灭后,抒发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感情的基础。

●指导朗读:在园内游览景色众多看不够也不想走,应该用依依不舍、缓慢的语调来朗读。谁给我们读一读。

圆明园景色优美,风格各异。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体会圆明园建筑的宏伟,景色的奇妙。

„设计意图‟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读议结合、畅所欲言,老师辅以适当的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爱的情感。

(过渡:园林艺术组的同学学得不错,我们看看历史文物组同学学得如何?)

(2)历史文物组汇报学习成果。

(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其余同学补充。)

●圆明园内究竟收藏有哪些珍贵文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利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让学生感受)

„设计意图‟圆明园中几乎所有珍贵的历史文物都已被强盗掠走,但通过这些照片,我们依然可见它无以伦比的精美和它的珍贵。这更能激起孩子们对圆明园的喜爱,继而激发他们对强盗的仇恨。另外,课文中这一段写得很简要,这些照片刚好是对课文的一个补充,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游览完圆明园,你能用自己的一句话说说此时的感受吗?

●是啊!圆明园中文物收藏品种多,艺术价值高,而且十分珍贵,谁能给我们读一读。

(3)园林毁灭组汇报学习成果。

(过渡:就是这么一座世界上最大、最美,让人无比热爱的一座皇家园林。顷刻间,被大火化为灰烬。毁后的圆明园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下面我们请园林毁灭组的同学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毁时惨状、毁后惨景。)●组员补充。

●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时当时圆明园是如何毁灭的。

(看•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段。)

„设计意图‟电影的节选,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影片中强盗张狂的语言、丑恶的嘴脸、野蛮的行径,真实再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学生对圆明园无比喜爱之情,瞬间转化为对侵略者无比仇恨之情,并火山般爆发出来。

●看了影片,你最想说什么?

6.圆明园已经彻底毁灭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呢?(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勾通起来,做到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7.总结表彰合作学习优胜组。

五、师生总结扩展、提炼升华中心。1.依据板书请学生总结全文。2.师总结:

如今140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内那一块块残石,一根根断柱,依然矗立在那里。它不仅记载着帝国列强在中国犯下的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也记载了中华民族曾经经受过的那段奇耻大辱。

同学们,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段耻辱。让我们奋发图强,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

3.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写景优美,抒情真挚,是积累的典范。课后练习中也要求全文背诵。背会这篇课文,必会使学生以后的写作受益匪浅。第二个作业是一个习作练习,它也是学完本文后的延伸,这样的设计,无疑会为深化中心,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起到画龙点睛之举。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以精练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圆明园已从人类社会中消失了,昔日的辉煌已无法再现。这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为了让学生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主要注意了方面有:

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颇具人文色彩的环境来辅助教学。上课前面,呈现给学生图片,再现了昔日那繁华辉煌的圆明园。再配上老师的解说,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后呈现的是火烧圆明园后只剩的那几根残垣断壁。强烈的视觉反差在学生心里激起了无比的悲愤,很好地铺垫了学习本课的情绪。提出问题:是谁毁灭的圆明园?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带着一串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教学变“要我知”为“我要知”,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这节课的朗读训练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时我不再是干巴巴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而是让学生一边欣赏美丽的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平湖秋月、武陵春色以及西洋楼等景点图,把学生带入了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给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把学生的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他们面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读出了赞美、自豪之情,面对圆明园的毁灭,播放了一段视频,看完后让学生读出了痛惜、仇恨之情。在升华情感部分让学生做了个小练笔,在课堂上做到了读写结合。在这堂课上学生表现很好,发言的积极性较高。尤其是动笔写时,出乎我的意料,学生能写的这么好。但让学生多读课文,朗读的形式较单一。还有我的不足之处是我过渡的地方有些生硬,还有我认为的的情绪还不够投入,这些都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有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把握。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案例与反思

洛 阳 小 学 李 艳 梅

第四篇:《圆明园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洪洞县东街小学 狄建丽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短小却又优秀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信息技术条件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圆明园已经不存在了,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凭借书本的文字,学生比较难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当时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过程。但现在的学生,很多同学家里有电脑,学校有校园网,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是比较好的。因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让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会较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难点:①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体会作者安排材料匠心。【教学设计思路】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要多读、多想、多体会,获得真切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整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本篇课文虽语言简洁,但内容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头脑中缺少文中所描绘事物的表象,课文的优美词藻在他们眼中也就成了单调、抽象的符号,尤其是学生对那些名园景观知之甚少,学生很难由文字描述展开想像。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产生与发展的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来设定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方案就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极具感染力的网络环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身感悟、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下,课内外相结合,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加工信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鉴于文章语言精练,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展想象,以读促学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媒体设计思路】

圆明园已经不存在了,学生难以从文字中想象昔日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为了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我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做了大量《圆明园的毁灭》相关的演示文稿,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浏览,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在图、文、声、像等多元信息的共同作用下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由这些感性认识深入到对文章中心的感悟。同样,我还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外在家里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的资料,在第三课时,我还指导学生分组把自己和老师提供的资料制作成演示文稿,并评比交流,这样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结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单纯的学文明理好多了。【教学方式】

1.注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卡在信息技术下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多形式交往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

2.突出读的训练。整节课,让学生在多形式、多次数的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领悟,提高学生的品味感悟朗读的能力。

3.尝试课内外相结合,学生除了浏览老师提供的资源外,还可以交流自己活同学搜集的资料,更大限度地体现课内外相结合,丰富资源,提高学生的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主动地学习。【教学准备】

1.教师: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供学生学习的资料库。

2.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自主研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万园之园,它曾经是那么的美丽辉煌,然而,八国联军的一把淫火,却使它毁于一旦,成为一片废墟!

同学们,我们应带着怎样语气读圆明园?怎样的语气读毁灭? 【设计意图:通过带着不同的语气读课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一句话归纳圆明园,提出“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的主题,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感受辉煌,激发爱国情感

(一)细读课文2——4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过渡:为什么作者说圆明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你那双会发现的眼睛去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圆明园的辉煌?

㈠、布局美

1、同学们,这样一座既伟大又奇特的圆明园到底有着怎样的布局?齐读第二段

2、理解:众星拱月

(课件:众星拱月示意图)(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课件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进而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辨哪是“月”,哪是“星”?)

3、是啊!圆明园不愧是万园之园,所以我们由衷的感慨!

(出示句子: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二)建筑美

过渡:圆明园不仅布局独特,还有众多精美的园林建筑,圆明园中真有这么美吗? ⑴、师引读(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设计意图:这个长句子是本课课文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朗读的指导,充分让学生理解园内景观的风格各异、千姿百态,从而接受思想美和语言美的熏陶。】

⑵、圆明园中真有这么美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老师带大家去领略一番吧!(配乐出示建筑图片)【设计意图:浏览园内景观的感受和上文相对应的景观结合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利用各种画面,配上优美的旋律,以及动情的语言描述,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景观之美,还能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⑶、圆明园如此的精美,漫步园内,有如(出示句子: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流连其间)

(4)训练说话:(出示课件:A、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各异:有()也有();有(),也有()。圆明园中的许多建筑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

圆明园中的许多景物都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来描述所收集到的景观的景色,既避免了教师讲解的枯燥性,节省了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好习惯。】

(5)看了这些,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出示句子: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设计意图:昔日的圆明园巳不复存在,它的宏伟壮观只能通过文中的文字去品味、去想象,适当地拓展课外的资料,可以丰富文本的内涵,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的宏伟景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产生对圆明园的喜爱之情。】

(三)文物美

过渡:圆明园布局独特,建筑精美,让我们看看文中向我们介绍了那些珍贵的文物?(出示句子:圆明园中不但 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自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理解:上自-——下至。

2、这2500年,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有多少?就让大家开开眼界。(出示:文物图片)

3、出示资料:

2000年,圆明园“国宝四首(牛首、虎首、猴首、猪首)在香港拍卖,中国保利集团用9000多万元人民币购买下来,而这4个头像只是圆明园中珍宝的九牛一毛啊!据专家统计,圆明园内的宝物不少于150万件。园内栏杆上面,每隔二三十米的地方,都放着美丽的景泰蓝花瓶,插着珊瑚、玛瑙、碧玉和其它宝石所仿制的花朵。玉器、书籍、毡毯、图画、景泰蓝物品等等,周围的桌子和茶几上,摆着最精美的景泰蓝、瓷器和珐琅质的瓶子和杯盏,镀金的和纯金的钟,你能想象到的一切东西,这里都应有尽有。法国作家雨果赞美圆明园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设计意图:圆明园内的文物价值到底如何,通过找重点词句理解和课外资料的阅读,让学生为祖国有这样优秀的灿烂文化而感到骄傲、自豪。同时“爱之深,恨之切”,为下文帮学生产生激昂悲愤的情绪埋下伏笔。】

4、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当之无愧的说:(出示句子:圆明园是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感受毁灭,产生悲愤情绪

过渡:可这样一座由无数能工巧匠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劳而建成的圆明园,这样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却在几天之内化为灰烬,1、读读第五段,边读边划出法西斯毁灭圆明园的证据。(出示句子: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2、面对强盗,满清政府只顾逃命,让这座经过6个皇帝苦心经营的园林在熊熊烈火中苦苦呻吟,让我们去看看那惨不忍睹的一幕吧!(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

3、看了这一录像,你想说什么?

4,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什么?(出示句子: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成了一片灰烬,从此圆明园没有(),也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就连上自()没有了,下至()也没有了。)

5、就这样,曾经的灿烂化为灰烬,曾经珍藏着的奇珍异宝一抢而空,这是为什么?

师小结:对,就因为我们贫穷,我们的政府腐败无能,贫穷就要受欺压,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它的毁灭(出示句子: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设计意图:当学生为祖国的灿烂文化感到骄傲时,播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激起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了解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原因,激起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明确责任,升华主题

如今,风风雨雨过了一个多世纪,圆明园的废墟依然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满清政府的昏庸无能,记载着帝国主义烈强在中国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奇耻大辱,为了不让历史重演,让我们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激励孩子们的语言: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国盛则园兴,国衰则园毁!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出示句子: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有三巧:

1.结构明了之巧。此板书使文章结构一目了然,详略、重点也清晰可见,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也有反映。真可谓一石三鸟,颇具匠心。2.浓缩提炼之巧。文章的大部分篇幅是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板书浓缩每段的重点,提炼作者的“良苦用心”:将圆明园的过去写得越美,越能激发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

3.板书勾通之巧。板书就像一座桥,它有机地把课堂、学生和老师联系在了一起。正是这三“巧”,使合作的快意、感悟的真诚和阅读的快感融为一体,升华为一种难以忘却的阅读体验。)

第五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1.师: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读“圆明园”。(指3人读生:圆明园。师:再读。生:圆明园。师:再读.生:圆明园。)

2.师:一个完美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指3人读生:圆明园的毁灭。师:再读。生:圆明园的毁灭师:再读。生:圆明园的毁灭。)

二、整体感知,敏化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回忆。读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受课文。

三、提挈头尾,激发情感

(一)针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1.师:打开课文,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师:读了课文的开头,你知道了什么?生:读了课文的开头,我知道圆明园被毁灭了。师:还有吗?生:读了课文的开头,我知道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

3.师提醒:这里的“量”不读liàng,而是读liáng。生齐读:不可估量。师:你把文章中的这句话读一下。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黑板上板书:不可估量)

4.师: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读了后心情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滋味?生:我感到很悲痛。生:我觉得很可惜。生:很伤心,很痛恨!

5.师:痛恨?你痛恨谁啊?生:我痛恨英国和法国人,是他们烧毁了圆明园。师:他们的行为简直不是人!这样的悲痛,这样的伤心可以估量吗?生:不可估量!师:带着悲愤,再读。

(教师在黑板上又板书:不可估量)

(二)针对第五自然段的内容。

1.师:那么读了课文最后一节,你又知道了什么呢?生:我知道了圆明园被大火被烧了,最后化为了灰烬。

2.师:那是什么化为了灰烬?生:艺术瑰宝化为了灰烬。师:具体是什么艺术化为了灰烬?生:建筑艺术的精华。生:园林艺术的的瑰宝。

3.师:还有什么化为了灰烬?生:还有圆明园里面的各种珍宝和文物化为了灰烬。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化为灰烬化为灰烬化为灰烬)

4.师:是呀,这么好的皇家园林化为了灰烬,一起读最后一节。

师:文章在“化为灰烬”四字处戛然而止,你们悲痛吗?生:悲痛。师:再读文章最后一句,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

(三)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

1.师:除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关于圆明园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生:圆明园它是万园之园,里面有各种风景名胜,还有各种珍贵的文物。

2.师:其实所有这些,课文中已经有一句话写出来了,是哪一句?生:圆明园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教师板书:举世闻名)

3.师:谁知道举世闻名的意思?生: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4.师: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呢?

生:圆明园凭珍贵的文物举世闻名。(师板书:珍贵文物)

生:圆明园凭的各种风景举世闻名。(师板书:宏伟建筑)

5.师:圆明园凭它的宏伟建筑,它一共有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里面还有各种国内外的著名建筑。

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并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找到一个圈一个,不要漏下一个啊,漏下一个就是漏掉了一处著名的景点,漏掉了一个著名的园林啊!

(学生读课文)

6.师:课文里有几个“有”?生:一共有7个“有”。

师:大家好好地把这7个有读一读,等一下看谁能一口气告诉大家圆明园中的7个有。生:圆明园中有~~~~~

7.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圆明园中的7个有。(师生合作读课文中的7个有)

8.师:你们说圆明园中到底有几个有呢?仅仅只有7个吗?生:有无数个。

9.师:大家再好好地读读第三小节,你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有”?

师:来,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一起去看看这些诗情画意的“有”,这些奇珍异宝的“有”,这些宏伟建筑的“有”。(学生齐读这一节)

10.师: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的风景。

师:能不能具体点。生:我仿佛看到了平湖秋月。生:我仿佛看到了小桥流水。

师:想看看这一个园林吗?(看图片)再一起读这句话“漫步园内,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幻境里。”

四、拓展背景,加深理解

1.师: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已经都不存在了,这一切早被那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少了。同学们,此时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2.师:我手里有一份资料,是我从网上收集的,可能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问题。(出示材料)

3.师:快速读短文,然后说说短文什么地方震撼了你?

(学生快速的默读材料)

4.师:来告诉大家,文中什么地方震撼了你?

5.师:可是这么好的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烧了。(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断,出示:这把火烧毁了)

6.师: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把它写在纸上的任何一个空白地方,把它写到你的心上。

(学生写自己的感受,理解)

7.师:这把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五、指导书写

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建筑宏伟 珍贵文物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下载《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一、书写题目 激发情感 同学们,请和老师一起举起右手来书写课题。师边板书,边激情叙述: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万园之园的园。一座圆......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累“举世闻名、不可估量、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众星拱月、诗情画意、天南海北”等成语。读准字音,重点是多音字“不可估量”......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课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毁灭的经过。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蒙阴二小 高玉艳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1.孩子们,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圆明园的毁灭, “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爱国之情。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难点: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