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预习促语文高效课堂
以预习促语文高效课堂
匡振军
今年暑假读了蔡林森的《教学革命》深有感触,如醍醐灌顶,让我在茫茫的教学的田野里找到了方向。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契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叶老先生说的:“习惯成自然。”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尝试把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学愿望和能力的一个突破口。据我对多位语文老师长期调查得知,大部分的语文老师对预习这一起始环节重视远远不如理科的教师,即使是预习也多数没有实质的要求。暑假阅读蔡林森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给我很大的启发,结合他们的语文教学模式,我开始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拿出时间给学生预习。
我面对的是初一的学生,所以先从基础抓起。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读课文,将课文段落标记上,学写生字词,生字词需要在文中标识出来。对每一个预习任务都要进行落实。课堂上,我用简单的话导入之后,就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先让多个同学起来读课文,然后集中纠正学生的读音中的错误。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课文朗读这一预习任务,又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学写生字词环节,我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让学生起来领读,全体学生一起读。然后通过默写落实学生的笔头功夫。学生的
在深入研读文本时,切不可浅尝辄止,应仔细阅读,深入体味,也形成自学探究的好习惯。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采用默读,快读,浏览等阅读的方法,以导学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例如:《散步》中我先用导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预习,以问题组的形式考察同学们对课文的认知。1.这是怎样的一家人?每个人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你从中可以得出怎样的启发?2.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或段,品一品,读一读。3.提出新问题,并试着把它解决。这个过程给学生的时间一定要充足,在他们基本找出答案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自己的成果。第3个问题最有看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若思之不解,可以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帮助其解决。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预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
总之,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
第二篇: 高效课堂预习作业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121高效课堂预习作业总结
2014年6月
我们学校进行121模式课主要任务是组织好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有好多细节,我认为最基本的细节就是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师生共同探讨,小组合作才能顺利开展。
1、设计学生的预习作业要目标明确。不仅设计具体的知识技能,还应对“过程、情感、经验”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不同年级的学生预习要求不同。如:低年级学生侧重于在游戏中进行预习,注重预习兴趣和预习习惯的养成;中高年级注重数学思维训练,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2、设计学生的预习作业要内容具体。每课时都要给学生“预习提示”,如:你将要学到什么知识?在预习中你了解到哪些知识?有什么问题等。指导学生按预习提示,结合已学到的方法去进行预习,这样从低到高地培养预习能力和习惯。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
3、设计学生的预习作业要逐层推进。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设计预习作业要注意层次性,使不同的学生通过预习都能得到不同的收获。如四年级“加法交换律”预习设计,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有层次性的问题:a、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b、你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吗?能举例表示吗?c、你会运用加法交换律来解决数学问题吗?学生根据问题提示逐层深入,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
在预习初期,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预习。
1、读。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读中感悟,数学教学中其实也离不开读书。要求学生首先阅读数学内容,了解本节课将要学到的数学知识,从教材的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教材提出的数学问题。概念性的知识还可以画出重点的概念、公式、结论。
2、思。学生在读过教材后,思考教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和以前学过的旧知有何联系。如:在学过“加法交换律”后,回想这个知识点在以前的学习中是否出现过,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有何用途。从而将凌乱的数学知识在脑海中串成一条有顺序的知识链。
3、练。学生预习过后,初步了解和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简单的练习不但可以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还可以清楚自己在本节知识中的困惑和不会做的题目,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了然于心。
4、问。学生在“读、思、练”后,清楚了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可以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来处理,使得教学内容无死角。
课前预习就像是数学教学的探路灯,数学的课改之路必须从课前预习开始做起,做好。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点燃我们的课改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其高效性就是教学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然而在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着教师教的费劲,学生学得辛苦,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限,学生的艺术素质不高等问题。从中得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
一、.引导环节——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参与意识
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必须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以良好心理状态进入对新知识的探求中。
1、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第一、充分利用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当教师走进教室的刹那,老师的神态、动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当教师走进课室,无论在此前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都要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以微笑、轻松的姿态走进教室,首先从形象上获得学生心理上的认可,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实践也已经证明,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也许会让已经上了
几节课而有些厌倦和疲惫的学生重新振奋起来,带动师生的双边互动关系;第二,变教为导,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变教为导,意在把思考的权利留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调动和驾驭课堂上。调动和驾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调动学生和驾驭课堂的关键在于老师的导向,应该是师生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探讨中得到知识的提升,即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学生都可以而且也应该获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样,通过对问题的共享和对话,才能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师生在教学互动中获得相互的信任和尊重,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
2、创设情趣课堂导入:艺术课本身就受到学生的喜爱,作为艺术课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导入方式,一下就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多媒体播放与教学相关的影片;做小游戏;猜谜语;展示新颖美观的艺术作品„„这不仅迎合了小学生求新、求美、求乐、求奇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二、.发展环节——开放教学课堂,引领自主探究
1、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去体验和学会学习,以提高其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不仅是一个结论,更是一种经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尽力做到给学生充裕的实践空间,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动手、动脑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精神,使学习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实施开放式教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时代的要求,学科教育
功能的要求,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所谓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就是一堂课突出学生的“学”,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学习需求占据主导地位,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置疑的权利和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得到尊重,求知欲望得到不断的激发和强有力的保护,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和情感得到客观、公正、公平的全面评价。
3、进行合作互助学习: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教师放手不管,更不是让学生任意活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合理有效的参与到各种艺术活动中来。充分体现每一个学生在大集体中的个体作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小组合作的方式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组长在整个团队中的组织、带头作用。各个组员能够在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团结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都能为团体尽自己的力量。
三.评价环节——综合进行评价,充分展示自我
1、注重艺术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点评在学生作业阶段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他们无法对自己的艺术水平正确定位,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及长处,就无法提高艺术技能和审美能力。有效的、精彩的、生动活泼的点评对学生个性的发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自评、互评、小组评议、教师点评„„个别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凑在孩子们耳边的,看似平常的话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在巡视过程中乘着学生学习的兴致进行自评,可发挥其主体作用,深化创造过程;互评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取长补短;小组评议有利于加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而教师点评则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创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和激励的评价,是保护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其学习兴趣的重
要方法。
2、提供才能展示机会;在教学实践中,在课堂教学上给学生提供一个才能展示的平台,不仅能够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而且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节美术课都给孩子创设表演、展示的空间。比如请学生上台演唱、表演、示范绘画等,多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孩子们的自信会与日俱增,他们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不断的提高!
3、拓展环节——内外相辅相成,强化艺术能力
拓展环节要解决的是学科教学因教材内容局限、时间局限,而无法当时与生活、社会相联系的问题,这一阶段的活动大多是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所涉及的学习内容更广,形式也更自由些。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其“开放性”与“创新性”,我们将教学拓展的内容与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学习内容相辅相成,增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综合和迁移的能力。
只有紧紧抓住每个教学环节,扎根于课堂,挖掘出美术教学丰富的教学内涵,贴近学生,课堂的高效性才能得以实现。转贴于
第三篇: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长垣县蒲东二中陈绍庆摘要 :“高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较大的进步或发展。创建高效课堂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既体现“教”的高效性,更体现“学”的高效性。本文从制定教学目标、设计精彩导语、关注学生的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引导学生总结学法、课堂学习活动要多彩有益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制定教学目标精彩导语学生的兴趣师生关系教学任务设计自学时间总结学法活动要多彩有益
所谓课堂教学的“高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较大的进步或发展。高效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和迫切要求。它要求教师拥有高效的教学理念,掌握高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追求高效教学。然而,在现实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的低效教学行为。所谓低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低效教学严重影响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对师生双方来讲无疑都在做无用功。空谈改革、忽视课堂,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决胜课堂:为高效教学而努力”已不只是口号,而是深入到老师的脑海中,已成为老师们备课、上课的内驱力。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也在探索和寻求一条提高课堂高效性的教学之路。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既体现“教”的高效性,更体现“学”的高效性,而学生的课堂活动对课堂的高效性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以下是我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性的几点见解:
一、制定教学目标,促进高效。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为执教者选择教材内容、手段方法和科学评价教学结果提供相
关依据,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我们才能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环节、利用教学资源、把握教学生成、评价教学效果等等。教学目标的确定,必然要决定教学的设计,包括: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对学习方法的确定;对学习情境的创设; 同样,教学目标的确定,也必然决定教学的实施,包括:教学的流程;时间的分配;课堂生成资源的捕捉与选择;课堂教学的调控;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二、设计精彩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语能扣动学生的心统,激发学生的思维,它能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导入的类型有很多。有猜谜语,讲故事,听歌曲等等,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使课文的导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急于想通过阅读去了解课文,寻求答案。
三、关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所关注的话题、所崇拜的明星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调查表明,初中阶段的男生多数喜欢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喜欢看各类球赛,男女生都喜欢听歌和唱歌,有各自喜欢的体育明星、歌星和影视明星,也喜欢通过QQ和同学朋友聊天。因此,在讲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呈现一些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明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有话可讲,也喜欢讲,甚至争着讲。比如姚明,他是很多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学生对他都有相当的了解。同样,学生对刘翔、刘谦、Jay、SHE等明星也都较感兴趣,知道的也较多,都能讲出相关的一些内容。一句话: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要跟得上学生的潮流,不能落伍,否则学生就会觉得你已经out了。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高效的学习氛围。虽然我们常说,语文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但我们常常会发现:如果学生喜欢你,就会比较“给你面子”,在课堂上积极配合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喜欢你,就会优先学好你这一科,先完成你布置的任务;如果学生喜欢你,对你的批评就会多些理解,多些信任,不容易产生抵抗情绪和逆反心
理。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你,他对你的课就会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抗情绪,放弃学习你所教的这一门课。这些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之间的交流及老师与家长的交流中,时常可以发现。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情感态度,给以多些关爱,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对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一方面,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常变常新。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会失去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氛围,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
另一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精心为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设计好适合他们的教学任务,既有简单的,又有适中的,当然还得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挑战性的,让全体同学都能有表现的机会。比如,同样一篇文章的听力理解或阅读理解,可以设计三种不同层次的理解题:第一类为难度很小的问题,应有意识地让基础较弱的学生来回答;第二类如让学生回答关于记叙文六要素即时间、人物、地点、原因、事情经过、结果等问题,可让中等层次的同学来完成;第三类问题难度较大,如分析文章使用的写作手法等,可让语文素养高的同学来解决。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相应的成就感,使他们对语文的课堂教学保持浓厚的兴趣。
总之,一堂课,教师始终要想尽一切办法,吸引住各个层面的学生的注意力,并设法让所有学生都学得轻松愉快,这是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高效途径。
六、实施自主有效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要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机会与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敢于去放手,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只有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自觉地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自学分为课前粗学、课堂精学、课后再学三个部分,其中最精彩的是课堂精学。在课堂上,一般给予学生十五分钟左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去感悟、去发现、去创新。自学后,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对存在的问题教师从旁点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七、引导学生总结学法,“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如果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则可以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因此,在学生掌握了学科知识框架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概括出本堂课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把学习方法进行迁移或者延伸,加以实践运用,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
八、课堂学习活动要多彩、有益。孩子的注意力易分散,长时间空洞的说教和单一的流程会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降低学习效率。而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操作试验、自学汇报、电教演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收集资料、信息处理、游戏、竞赛、歌谣、猜谜、练习等等多种新颖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教室到操场,从学校到社会,从社会到课堂,不断地感受着新鲜,既能激发兴趣,更能锻炼能力。
九、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高效的教学参与。《语文新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新课程理念打破了“教师中心说”,要求改革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与教学、学习方式。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即为其中有效的一种做法。我们知道,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让学生“练”,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运用小组合作活动,无论学生成绩好、差,人人都能参与。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课堂教学建立在高效的基础上。
第四篇:语文高效课堂
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寨隆中心小学钟雪晶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把课堂真正从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还给学生。近期实践着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我感触颇深。
总的感受是课改无论怎么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根本。高效课堂的精髓在于体现一个“效”字上,如何“高效”回归本质还是重在于把握好教材,精心设计我们的教学流程,教师方可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从高效课堂的理论和实践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二、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提问的难易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三、教学活动调控要灵活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要“照顾好”每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在教学中,我们尽量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启发,使他们均有“成就感”。比如背诵课文,可让优等生、中等生背诵并理解运用,而对于后进后,只要求他们读熟就可以了,教师还要适时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有冲劲。
四、教师应为导演,不为旁观者。
有的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教师跟着学生走。没有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指导,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和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一味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一时兴起争着发言,只顾表现自己,沉浸在游戏中,那还有心思探究知识的奥妙,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可是基本的课堂游戏规则没有了,教师成了旁观者,学习效果适得其反,这实际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还有的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教师要少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这也是仅从字面上理解自主学习。我认为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加强,但加强的理念变了。以前考虑的是如何教的问题,现在则要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会学、更乐学,这就是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切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才是教师的引导作用。
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精髓,而课堂应该是我们实施“高效”的主阵地,我认为,如果为了知识的延伸或拓展,如果为了能使教师在课堂中教的所谓“轻松”,而把课堂中该学习的任务布置到课外,这种所谓的高效我不敢苟同。这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厌倦,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实施教学的有效时间,应该是在课堂40分钟。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应该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学生怎么学才是最快乐的。
孔子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效课堂不失为我们追求高质量教学的一途径,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对像不尽相同,教育对像所具备的知识经验更是参差不齐,教育学生,传授知识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仍然不妥,也就是说,在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某种形式,让我们的教学生搬硬套,形成一种所谓的定式,这实际也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因此,如何去把握自己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如何去把握教与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让学生学得好,身心也得到发展,成为我以及所有同行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五篇:语文高效课堂
语文高效课堂实践
高卫东
自从我校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高效课堂,要改变传统课堂的应试教育,还学生以自主、时间、主动。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为了把一碗水端平,放慢教学节奏,生怕自己没有讲到,把知识硬塞给学生。结果是成绩不甚理想。这样的教学思想和模式严重约束着学生思维的发挥,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近一年来,我努力改变着自己,摸索着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营造高效的教学情境,是创设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以下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两点体会。
一、在语文教学中,要增加学生的参与比重
1.课前三分钟交给学生: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先交给课代表,由课代表在课后组织同学们准备每一课的导入语的设计;重点句段的积累;语法知识或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学生自己为了课前三分钟的讲解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每次发的内容不同,种类新颖,很多学生都积极地讲、努力去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这样多数同学就能把目光聚焦到本节课要学的这篇课文上来,教师乘势上课。
2、教学字词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每次上新课前,利用晚自习10分钟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这样学生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学生上黑板写出自己认为比较难掌握的生字词,特别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这样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巩固。
3、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以往的课堂,是老师把问题找出来,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去文中找答案。高效课堂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4、展示课,把课堂交给学生,以此激励学习兴趣和培养思维能力。一堂语文课,在上课前,学生就要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根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课堂任何地方都是学习的天地,语文课就要不拘一格,学生的课堂展示可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或唱或跳,课本剧或小品的表演。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让学生全力以赴,因此,每个学生走上自己的讲演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把课堂的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一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升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两个方面: 1.导入要激趣,产生求知欲
语文课堂就是快乐的课堂。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那么激发学生快乐学习也很重要。”一堂语文课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我在教学《论语十则》时,我引用了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学们兴趣陡增。这节课大家非常认真,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去体会孔子那宝贵的智慧,精典的语言给我们今天学习语文的启迪。
还有在上《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我采用了这样的开头语:“同学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去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有这样的开头,课堂上出现的必然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2、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也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同一种游戏,学生有玩腻的时候,这就需要多样化的游戏出现。一句笑话,一段故事,一个表演,多种方式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古诗歌时,在课堂上模仿古代诗人吟诗的样子,穿着长衫,捋着胡须,摇头摆尾。设置情境,感受心情,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每个人都做着不同的动作,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的诗也就背熟了。在学习《孙权劝学》时,我就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推陈出新,各自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效果很好。
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先看图片,调动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欲望。教学过程中教学“关于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这一环节时,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小组讨论思考①共有几种类型的云?②表格如何设计简洁明了?可以每个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在学习和评价中,学生学会了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经验,把各种云的光彩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说明,突出云和天气的关系的特征。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学习动态,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杜郎口中学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激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共同对话,情感交融、优化教学,享受语文教学的乐趣,享受祖国语言的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