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册《淅沥的小雨》教学设计
《淅沥的小雨》教学设计
课题:《淅沥的小雨》
教材版本: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册 教学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淅沥的小雨》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个学习领域,由于孩子们对下雨并不陌生,也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这节课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也很容易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能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
2、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
3、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重点:指导学生用具有方向性的成组线条或点的组合表现不同形态的雨。
难点:使学生基本学会合理表现雨中的某种情景。
这是一年级上册的造型表现课,从造型元素点、线的认知和表现入手,以场景、情节记忆绘画的形式,进行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所以,一 堂美术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 题。因此多媒体导入法,具有较强的演示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其有了鲜明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优化的作用:我 用多媒体播放雨娃娃的视频、声音资料,创设雨的情境。力求让学生多感官、全方位的体验下雨的情境。这种情境导入法使学生直观的感受下雨的情景,有助于学生 进行探索和发现,引发联想,不知不觉产生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所看到的下雨的景象和人物行为、情节。让学生在积极地学习状态中中进入下 一环节的学习(即新授环节),由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由表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表现的自信心。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优秀作品、动态的下雨图片等)、范作、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谁?播放视频儿歌《雨娃娃》。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导入方法能很快激发其学习兴趣。助动画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开始新课的学习。
今天雨娃娃来和我们交朋友了,你们喜欢吗?我们一起来学习《淅沥的小雨》,并板书课题。二:发展阶段:
(一)看雨:
我是这样设计的:看雨—说雨—画雨。
1、通过多媒体展示雨滴、雨丝、无风时的雨和有风时的雨、雨落入水面的情景,并说一说在雨中,人们是什么样子的?树木、花草有没有变化?淋过雨之后,路上的行人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欣赏。
(二)听雨:
同学们,你们观察的很仔细,现在我们闭上眼睛认真听一听,大雨来了。师播放表现下大雨的图片,学生再次感受雨中的情景和美妙的大自然。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充分的运用了多媒体,通过ppt图片展示雨滴、雨丝及水面,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体验、感受下雨的情景。
1、欣赏画家名作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师的作品。
画家韩羽的《听雨图》、娄师白的《听雨》。学生欣赏。
通过欣赏画家的雨景作品,体会其中的情感。
2、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创作灵感,学生创作。通过作品,讲解构图、色彩、绘画、形式等。
(二)画雨:
师:现在你们想不想创作一幅美丽的作品呢?请看学习要求:用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或故事,表现内容要重点,构图要饱满。
学生创作。学生创作时播放优美的音乐《群星》,声音不要太大,便于学生创作,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打开思路,开心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构图以及线条的组织排列,适时进行评价指导并同时拍摄作品。
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创作进度。我同时用数码相机把已完成的作品传送到电脑里,便于下一个展示环节。
创作中,发现有构图新颖、独特的学生作品,及时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帮助个别表现困难的学生。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创作进度,我同时用数码相机把已完成的作品传送到电脑里,便于下一个展示环节。
三、互动评价:
用数码相机拍的作品传送到大屏幕上,对学生评出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
(1)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你的作品呢?(2)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呢?为什么?(3)你想给谁的作品提点建议呢?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评价等方式,使学生体会到创作的快乐。
四、拓展:
谁知道,天上的雨点都跑到哪儿去了?下课后可与同学们交流。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淅沥的小雨》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淅沥的小雨》教
学设计
www.xiexiebang.com淅沥的小雨
一课时淅沥的小雨
教学目标
:表现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淅沥的小雨
教学难点
:表现雨中的人物动态。淅沥的小雨
教学准备:学生体验雨中气氛,观察下雨时的情景。有关雨的录象带。录音机、磁带《雨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新课淅沥的小雨
听歌曲《雨中》。这首歌描述了怎样的景象?(描述了雨中人们争上计程车的情景。)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淅沥的小雨
三、雨中的自然现象
树干摇摆(风向)。乌云聚集。
电闪雷鸣。(闪电形状)雨滴下落。
四、雨中的人物形象
路上行人:匆匆逃避(状态)、避雨(在哪里)、撑起雨伞、披起雨披。
路旁摊贩:匆忙收摊(状态)。
家中的人:收拾院子里的东西,关门闭户。其它的人(学生表述)。
五、表现雨中的情景、口头描述雨中的情景,也可以讲述发生在雨中的故事。(通过学生描述雨中的场景和故事启发学生想象,使画面具有场景和情节。)
2、用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或故事。
3、表现内容要有重点,构图饱满。
六、作业
评析
、作业
展示,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淅沥的小雨。
2、教师评析淅沥的小雨。评析标准:情景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饱满,涂色完整。
七、课后延伸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表现生活中的情景。淅沥的小雨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淅沥的小雨》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一课时
教学目标:表现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表现雨中的人物动态。
教学准备:学生体验雨中气氛,观察下雨时的情景。有关雨的录象带。录音机、磁带《雨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听歌曲《雨中》。这首歌描述了怎样的景象?(描述了雨中人们争上计程车的情景。)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三、雨中的自然现象
树干摇摆(风向)。乌云聚集。
电闪雷鸣。(闪电形状)雨滴下落。
四、雨中的人物形象
路上行人:匆匆逃避(状态)、避雨(在哪里)、撑起雨伞、披起雨披。
路旁摊贩:匆忙收摊(状态)。
家中的人:收拾院子里的东西,关门闭户。其它的人(学生表述)。
五、表现雨中的情景
1、口头描述雨中的情景,也可以讲述发生在雨中的故事。(通过学生描述雨中的场景和故事启发学生想象,使画面具有场景和情节。)
2、用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或故事。
3、表现内容要有重点,构图饱满。
六、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情景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饱满,涂色完整。
七、课后延伸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表现生活中的情景。
第四篇:小学美术一年级---《淅沥的小雨》教案
小学美术一年级---《淅沥的小雨》教案
课题:淅沥的小雨 课时:一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
2、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教材简析:本课其实是在上一节基础上进一步表现线条,(不规则的点线练习)采用什么材料均可。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现淅沥的小雨。课前准备:
(1)教师要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雨中人物、景物、动物的特征。(2)教师、学生共同准备一些雨具展示在教室中。(3)教师搜集一些有关雨景的照片、录像。教学活动过程:(1)引导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并交流雨中实物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在雨中,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怎么样了,树木、花草有没有变化,汽车开过积水的路面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用喷壶向打开的雨伞上洒水,引导学生听雨声、观察雨水顺着伞流下的样子;向装有水的水盆里洒水,引导学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样子;向花盆里洒水,看泥土淋雨后颜色的变化。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与众不同的雨景特征。教师在适当时机出示相应图片、录像对学生进行启发。(2)发展阶段:
建议学生将向要表现的主体画在画面的显著位置,而且要画的大一些,然后再添加与主体有关的背景。添加背景时,教师出示范作并示范如何“被遮掉一部分”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如:雨伞将人头遮住一部分。
鼓励学生将画面自认为最满意的部分或自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涂色,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用彩纸剪贴、色纸画等形式表现画面。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尝试在深色的纸上用银色中性笔画出雨滴的样子,或用珠子串成串,拴在伞边上,转动伞,感受下雨的情景。教学评价:
1、是否表现出了下雨的主题。
2、是否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雨景。3、能否说自己的创作意图。
札记:在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人们的反应时,我请一位学生上来学学下雨刮风时的各种声音,另一位学生拿着雨伞配合着声音表演风雨中行走的困难。学生们表演得非常逼真,其他学生通过观看,发现了在雨中走路的样子与平时的不同之处,在绘画时自觉地将之表现了出来。回忆以往教学时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却不能准确表现人物动态的情况,我深切体会到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带来的好处。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歌曲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课 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天气变化,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变化莫测的天空,给人们带来了无限遐想,小学生对神奇的天空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渴望了解浩瀚天空的有关常识;各种有趣的气象常识和标识深受他们的喜爱。本单元就从艺术生活的关联出发,引导他们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天气变化,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
教材的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通过用力度对比的声音模仿大雨、小雨不同的声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雨声的美妙动听,从而唤起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情分析:本次课是一年级的第一节音乐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是在学唱方面,学生刚开始认字,在识字能力上比较薄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反复的朗诵歌词,达到熟能生巧。
教学目标:1、学生积极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运用小组合作、小组探究的方式自主创造几种声音; 3、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的声音,通过模仿积累对声音的敏感度,能用人声、乐器声模仿生活中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大雨和小雨,感受歌曲的强弱。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一)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有关大自然中声音的多媒体课件,对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新课改要求体现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二)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的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走进教室时,听到了什麽声音。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想不想去呢? 生:想„„
师:有一个“快乐”团要带着小朋友旅行,看!火车来了,小朋友们上车吧。
(多媒体课件:火车开了。)
师:大森林到了。(多媒体课件:教材中大森林的声音,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声音,特别是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声音会不会深切的感受。)
二、新授部分
师:雷公公发怒了,要下雨了,快到小木屋里躲躲吧。(多媒体课件:有关整个下雨过程。)
师: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发现有什麽不同吗? 生:声音不一样。
师:下面我们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1、朗读歌词
2、师范读,生跟读。
师:请孩子们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评价:同学们读的声音非常洪亮,可是刚才我们也说了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大雨的声音大,小雨的声音小,现在我们用动作分别表示大雨和小雨,大雨用拍手,小雨用拍肩,跟着老师一起做,看哪个小朋友做的最好。
3、选一个学生带全班齐读。
师:哪位小朋友想上来试读一读歌词?
(真不错,给他点掌声鼓励!)
4、生跟师的琴声默唱歌曲
(请小朋友们跟老师的琴声以绿字代替歌词唱三遍。看谁唱得最认真!)
5、生跟师的琴声轻声演唱歌曲。
6、生跟师的琴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请小朋友有感情的把歌曲演唱一遍。)
7、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根据大雨和小雨的特点,如何演唱歌曲。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花草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你看,冲着你笑呢!(师生同唱,感受歌曲整体效果。新课改重视音乐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自信心。)
三、拓展部分——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师:雨后的空气真清新,我们到外面做游戏吧。(围圈对坐)
师: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声音,怎麽来回报呢?看,我们的身边有树叶、树枝等。能不能用身边的事物创造声音呢?(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创造的声音和别人的不一样。)
生:老师你听。(学生从身边寻找声音并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用两三种声音连在一起能表现一个简单的内容。
比如:脚步声、开门声、喝水声,好象是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打开门、口渴了咕噜咕噜喝水的情景。你能不能从身边找出几种声音,再把里面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四、总结部分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你们的歌声真动听!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演唱感受到了歌曲中大雨和小雨有趣的声音,也感受到了小草在雨水的浇灌下茁壮成长、生机盎然的一幕,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声音,只要你善于发现,用心聆听,都能找到这样美妙的声音!最后我们甜美的声音和你们学会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短小易唱,音乐形象鲜明的儿童歌曲。全曲通过力度的变化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音响,使学生初步感受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歌曲为一段体,共三个大乐句。歌曲音域六度,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童特点。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了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