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心得体会
读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心得体会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新中国的航船已经看见胜利彼岸之时,中共中央为规划迅速取得胜利和胜利后如何建设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毛泽东主持了会议,并于3月5日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指出当前要保持三大优良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明确讲到,反映了全世界主要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共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届二中全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二篇:解析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
解析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
七年制实验区初二一班第三小组
组长:杨雁馨 课题组长:韩佳育 记录员:郭佳钰 安全员:高吕方昭
导师:董晶
目录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绪论
1.选题缘由 2.文献综述
四.正文
1.“两个务必”内涵 2.“两个务必”历史背景 3.“两个务必”针对问题 4.“两个务必”现实意义
五.结论
(1)活动总结(2)主要结论
六.参考资料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两个务必 内涵 历史背景 现实意义 针对问题
三.绪论
1.选题缘由
2.文献综述
四.正文
1.“两个务必”内涵
2.“两个务必”历史背景
三大战役的胜利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的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场战役。辽沈战役主要是解放东北地区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最后成功的解放了东北的部分地区。
淮海战役是第二场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主要解放了华东和中原的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场战役。主要是在北京、天津进行的平津战役在1948年11月29日发起。天津被解放不久,北平没有进行战争就直接和平解放。平津战役从此胜利结束。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主力部队被歼灭,从而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获得胜利的巩固基础。3.“两个务必”针对问题(1)预见
延安窑洞对---跳出周期率
1945年7月1日,毛泽东为加强国共合作,邀请了黄炎培
1、冷遹、褚辅成、章伯钧、左舜生、傅斯年一共六位国民政府参政员赴延安访问。期间,毛主席邀请了黄炎培到自己住的窑洞里做客,两位伟人整整谈了一下午。
期间,已经年过六旬的黄炎培直言问毛泽东:“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縨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2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于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历史周期律”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在中国,极端的贫富悬殊是历史周期律的推手。毛泽东听后,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听后对毛泽东表示拜服,并在延安归来这本书里也提到了对毛泽东的敬佩。
通过毛泽东的这番话,可以看出当时毛泽东已经预见到了共产党也有可能会跳进“周期律”,并且已经找到了适当的解决办法---民主,他也说要让人民监督政府,以保持政府不会松懈,不会人亡政息。而毛泽东这是的想法也为两个务必的提出做了铺垫。甲申三百年祭
《甲申三百年祭》,是郭沫若的著名作品之一。1944年发表,全文接近16000字,后来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也亦有转载。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三个悲剧人物 明朝亡国之君明思宗朱由检(崇祯)、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其中的李自成的遭遇的确是可以警醒我们的。文章中明确的指出,起义军首领李自成攻下北京后,“似乎都沉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象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的一样”,最后在通山县九宫山遭地主武装杀害。目的在以借由李自成的失败,要求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记取历史教训,不能重蹈李自成覆辙。
这篇文章里很清楚的讲述了李自成从当上农民起义军首领开始,一直到他攻下北京逼得崇祯帝自杀,当上了皇帝。这时的李自成和他的手下们都很骄傲得意,只顾忙着筹办登基大典,开科选举,招募文官武官等闲杂事务,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清帝国的野心,还有关外的清兵已经近在了肘腋,只派了几千士兵驻守关外。最终,清兵入关,把李自成赶下了台,占领了李自成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李自成最后也在逃亡过程中被杀,时年只有36岁。李自成的故事是个悲剧,告诉我们千万不能骄傲自负。
而毛主席在看到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之后十分欣赏,把这篇文章作为整风文件来警醒党内。可以说毛泽东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很重视党内不能骄傲自大了。(2)具体问题 骄躁显露
从共产党的历史可以看出,骄躁的思想作风的产生及它的危害,从党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开始了。而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时,党内部分人员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贪图享乐且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已经显露出来了,这一切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警觉。
在西柏坡时期,在党内、军内因为胜利即将来临,还有马上就要执政了,以及队伍的急剧的扩大等,导致了一些错误的思想以及情绪逐渐地暴露了出来。比如说,当时官僚主义已经开始了滋长。官僚主义在历史上就对共产党党造成了很大危害,其主要特点是脱离了群众,不关心群众的利益以及疾苦,饱食终日,只想当官做老爷,过好日子。而小资产阶级思想作风也再次萌生了。党内有很多人缺乏纪律性和严肃性,自由主义很严重,贪图安逸。骄傲自满情绪的日益严重,使有些同志以为革命成功了,不想再受苦受累,准备享清福,不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而错误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国,由于工业化的历史很短短,工业化程度很低,所以无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弱。有句话把这个问题解释得很明白:“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所以当时无产阶级必须和农民、城市的小资产阶级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结成革命的统一战线。这种统一战线的形成,使各种各样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作风无法避免地影响到党内来。中国历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当时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这种农业自然经济形态,积累了许多像小富即安、得过且过、封闭保守、贪图安逸等不好的小农意识。共产党内有许多的党员出身于农民,而党又长期战斗并且一直生活在农村,小农意识肯定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并影响到共产党党内。反腐反贪
刘少奇当时就十分清醒地指出:“得了天下,要能守住,不容易,很多人担心,我们未得天下时艰苦奋斗,得天下后可能同国民党一样腐化。他们这种担心有点理由。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记,可以称王称霸。胜利后,一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如果我们党注意到这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纪律性,就会好一些。”
在当时解放了的地方,的确出现了一些很值得注意的错误的行为倾向。比如说出现了凭借自己的地位和职权勒索而强征、吞没或盗卖公物,以及贪污受贿等一些腐败现象。经毛主席亲自处理的重大的贪污腐败案就有四件(解放前):分别是谢步生案、左祥云案、黄克功案、肖玉壁案。他们都被直接枪毙,虽然有很多人都提出念他们旧功并且将功补过,留他们性命,但是毛泽东对治理贪污腐败很重视,于是十分愤怒而又惋惜地同意了对他们处以死刑。4.“两个务必”现实意义
自“两个务必”提出后,历来的国家领导人每次前往西柏坡都会重申“两个务必”及其重要性、中心思想,倡导党内遵守“两个务必”,并以“两个务必”作为对党员的要求。
五.结论
1.活动总结
为加强七年制同学团队凝聚力,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丰富大家的课余文化生活,并使学生之间更加团结、和谐,在7月7日下午,老师带着我们七年制全体学生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学习西柏坡精神,弘扬两个务必,也使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彼此。在西柏坡纪念馆里,在这里关于西柏坡革命的事迹应有尽有,让我们从不同方面了解了西柏坡,而共产党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也更加高大了。我们的眼界大开,知识也更加丰富了,对我们西柏坡也了解得更多了。在参观的期间,组员相处十分融洽,交谈得十分开心,对彼此的了解也更多。总之,这次的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活动,使得校领导的活动目的实现了,所以这是成功的。我们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相信以后我们的合作也会更加顺利的,很感谢校领导组织的这次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活动。2.主要结论
“两个务必”形成于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它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党的建设中的重要的理论成果。三大战役的成功,以及革命的成功,让党内变得有些骄傲、自大、浮躁。如果这时毛泽东主席没有及时地提出“两个务必”,及时的警示众人,共产党重蹈国民党和李自成的覆辙也是很有可能的。而“两个务必”对共产党的发展的影响也很大,党内多年以来一直很重视“两个务必”。“两个务必”提出后这六十多年以来,多位国家领导人像邓小平、江泽民、习近平等都前往西柏坡,参观并且进行演讲,大力提倡并发扬了“两个务必”。
六.参考资料
“两个务必”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西柏坡建设网
甲申三百年祭全文---机关工委 宁强机关工委—汉水源机关党建网 浅议西柏坡精神和历史周期律---刘辉 牢记 两个务必 弘扬西柏坡精神---王金池
第三篇:李源潮在共青团十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李源潮在共青团十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二○一四年一月十日)
2014年01月15日11: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是共青团工作继往开来的一年。党中央对共青团工作高度重视,总书记对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和前进方向,为做好新形势下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团共同努力下,成功召开了共青团十七大,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全体出席,刘云山同志代表党中央致祝词,确定了今后5年共青团工作的目标任务,为共青团事业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年来,团中央和各级团组织认真贯彻党中央精神,落实团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是高扬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旋律。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青少年励志教育、道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坚定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促进了改革发展。组织青年职业技术大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倡导“光盘行动”等厉行节约新风尚,动员广大青年投身改革发展实践,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基层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充实街道、乡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团的力量,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流动青年及行业团组织的建设,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手段开展工作,基层团建得到加强,团组织工作活力得到提升。四是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着眼解决青少年实际困难,深化“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五是作风建设进一步推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思想、改作风、强队伍,团干部党性修养、群众观念、工作作风得到锤炼,团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升。1月6日,刘云山同志主持党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团中央工作汇报,对共青团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关于2014年工作,党中央书记处提出了明确意见。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时代主题,牢记根本任务,坚持改革创新,带领广大青年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一、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这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共青团最集中、最鲜明的要求,是共青团工作的时代主题。总书记多次强调,共青团要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必须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党中央要求共青团要牢牢把握我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坚定广大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共青团要牢记党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任务,充分认识现实社会各种思想意识影响和争抢青少年的挑战,增强为党育人、为民族筑魂的责任感紧迫感。
第一,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组织共青团员尤其是团员骨干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加强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和发展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历史、了解国情,知道中国梦的历史由来,增强振兴中华的时代责任感。要联系青年实际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国家梦、民族梦化为每个青年自己的理想梦;把追求中国梦的动力化成学习的动力、劳动的动力、创造的动力;引导青年树立对国家的信心、对社会的信心、对人生的信心,打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根基。
第二,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必须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共青团要按照中央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到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团队活动和团队建设中,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开展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教育,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生根扎根。党中央书记处在听取团中央工作汇报时还特别指出,要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这是个非常重要而又现实紧迫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建立民族和谐文化,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共青团要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要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选树“最美少年”“最美青工”等身边道德模范,在青少年中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要引导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创新创造精神,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奉献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高尚品德。
第三,共青团少先队抓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关键要把学校阶段抓住抓好。中央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这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学校阶段是一个人理想道德启蒙、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是青少年最为集中的场所,共青团和少先队整建制的力量主要在学校。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校阶段是重中之重。要适应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心智发育特点,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小学生主要是以“五爱”为核心的基本情感认同,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中学生主要是确立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学生主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同和自觉践行。要把团队的教育与学校德育和学科教学、课外活动融合起来,与科学认知、态度评价、情感培养、道德实践有机结合。青少年思想引导要实在、具体、可行,防止和克服口号化、形式化、表面化,不断提高吸引力感染力。给青少年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要讲清楚好在哪里,不能光从眼前看、从自己看或者是情绪化地看,而要历史地看、全球比较地看、科学地看。
二、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共青团的工作主线。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党中央要求,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个中心任务,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建功立业。
第一,组织广大青年深入学习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做改革的拥护者、支持者、参与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吹响了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进军号。共青团要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把握党和国家大局需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把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央部署上。要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我国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坚定拥护改革、支持改革。要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特别是与青年密切相关的改革举措,积极投身改革、推进改革。要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领会“人民是改革主体”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时代责任,走在改革前列、勇做改革先锋。
第二,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勇担改革重任,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举措有许多重大突破,落实这些部署最终需要在实践中破解难题。青年人历来在改革中起着先试先行作用。要发挥青年敢闯敢干的优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中,立足本职承担重任,积极探索、攻坚克难。要发挥青年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优势,围绕改革发展重点问题深入调研、认真讨论,为推动改革任务落实出主意、想办法。要发挥青年思想解放、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优势,理性全面看待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第三,鼓励广大青年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机遇,积极创业创新创优。全面深化改革将为青年成长发展、施展才华提供更好条件、更大舞台。共青团要引导帮助青年抓住改革机遇,闯出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要抓住国家鼓励创业、支持创新的机遇,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利用自己所学所长,创办小微企业、科技企业。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是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就创办起来的。最近国家出台了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功,不光能实现自己的发展,还能带动一大批就业。要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以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为牵引,鼓励农村青年带头发展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经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这将会造就一大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就像当年造就一大批乡镇企业家一样,青年人在农村大有可为。要抓住国家大力支持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新机遇,深入实施西部计划、博士服务团,鼓励有志青年到基层、到中西部、到艰苦地区干事创业。要抓住国家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新机遇,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等创建活动,帮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先争优、岗位成才。要大力选树创业创新创优青年典型,在广大青年中营造劳动光荣、创造光荣、奉献光荣的浓厚氛围。青年成才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自立,第二是对社会有贡献,第三是造福公众。这与人生需要的三个层次和实现途径相吻合。首先是生存的需要,靠劳动实现;其次是受人尊重的需要,靠创造实现;最高层次是追求理想的需要,靠奉献实现。
三、竭诚服务青年成长发展,提高团的吸引力凝聚力,扩大有效覆盖面。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把解决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有效覆盖面不足这两个问题作为全团工作的重点,抓住这个牛鼻子下功夫。共青团要深刻认识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把工作做到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
第一,大力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中央提出要在基层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共青团也要在基层建设服务型团组织。要把服务青年成长发展作为基层团组织工作的立足点,以服务吸引青年,以服务活跃组织,以服务增强基层团组织凝聚力。要紧扣青年需求策划开展基层团的工作,多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青年处在成长发展的起步期,在学习工作、身心健康、创业就业、婚恋交友、人际关系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有很多事可以做。现在有些地方根据青年“微需求”开展“微服务”,效果很好,应该推广。服务青年不在轰轰烈烈,而在日常持久,有针对性,做得实在。青年有困难时就想到团组织,团组织在青年中才有影响力号召力。各级团的领导机关都要加大对基层建设服务型团组织的支持。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力量向基层集中,服务项目向基层转移,形成长效机制,强化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这几年,团中央争取有关部门和地方支持,出台了不少经费、干部、人才、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政策,要进一步落实到基层,在基层见效。要推动完善服务体系和帮扶体系。密切同有关部门配合,促进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青年农民工就业创业,帮助解决青少年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大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力度,更好维护广大青少年合法权益。
第二,大力推进团的组织与工作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各方面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来谋划团的工作。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党中央要求,积极推进团与青年工作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加快构建覆盖广泛、运行有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格局。一要开拓新领域。在抓好传统领域的同时,加强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包括新文化组织、海外留学归国青年群体的团建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蚁族、北漂、自由职业者、内地少数民族青年等特殊性青年群体工作。二要创造新载体。要适应形势变化,对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等传统品牌赋予新的内涵。这几年共青团推出的关爱农民工子女、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有了一定影响,要进一步打造精品。同时,要继续探索创造更多适应时代特点、体现社会功能、服务青年需求的新载体。三要运用新手段。现在,文化、艺术、时尚元素对青年影响很大,共青团要充分运用视频、动漫、微电影、游戏等新手段开展工作,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更有意思。四要建设新阵地。近年来,许多地方探索建设青年中心、青年汇、青年家园、新市民学校等新阵地,把活动、项目、人员打包整合、集中服务,很受青年欢迎。要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继续打造服务青年的新阵地。五要开辟新空间。现在手机已成为青年的“第六器官”,青年是网民的最大群体,网络在深刻改变和塑造着青少年。党中央书记处要求共青团要管网用网,开辟网上工作新空间。共青团要办好中青网、未来网等重点网站,加强与知名网站合作,做好网上舆论引导,集聚网上正能量。六要集合新资源。全面深化改革将改变和拓宽共青团获得资源的机制和渠道。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调动资源,通过社会化动员整合资源,抓住政府职能转移机遇承接资源,提高共青团的服务能力。
团干部是共青团事业创新发展的骨干力量。总书记殷切期望广大团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共青团要按照党中央要求,切实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学理论·强党性·铸信仰”活动,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抓好教育培训,加强调查研究,懂青年、懂基层、懂社会,提高青年群众工作本领。要加强实践锻炼,带头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加强作风建设,走进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全团下基层、工作抓落实,保持先锋本色和良好形象。总之,团干部是党的年轻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知大局、懂本行、干实事,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党的干部,做一个合格的年轻干部,做一个合格的青年工作干部。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听取工作汇报,指导工作开展,保障工作条件。要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团干部,把团的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岗位,交任务、压担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关心青年、帮助青年,激励广大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第四篇:十七届二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届二次全会心得体会
李光喜
县委十七届二次全会于2012年8月10日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县推进跨越式发展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如同一场及时雨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当然也意味着我们今后的工作面临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一 喜人的成绩令人振奋。林书记在讲话中回顾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的成绩。他强调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按照县十七次党代会确立的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在统揽发展全局中扭住重点、强力推进,县委政府注重抓投资、促增长,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抓质量、扩总量,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抓建设、重营销,生态旅游持续发展;抓三农、建城镇,城乡统筹步伐加快;抓民生、促和谐,社会事业协调推进;抓管理、提水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抓班子、带队伍,党建领航作用有力。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0.79亿元,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21.39亿元,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亿元,增长16.4%;财政总收入3亿元,增长3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1亿元,增长2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97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16元,增长18.1%,实现了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局、高点起步。这一切都昭示着我们柞水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这让柞水人感到无限荣耀,更振奋着我们所有党员干部的心。
二 认清形势,明确目标任务。柞水的跨越式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开局,这是振奋全县人民的喜人骄绩,但是我们应该立足县情,充分认识我们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扬长避短、趋
利避害中把握大局、科学定位,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县域综合排名已上升到全省第39位。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一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项目陆续建成,矿产冶金、生态旅游、现代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已经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园区集聚效应凸显,反哺能力不断提升。客观地说,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可以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理性分析形势,我们既要看到良好基础和难得机遇,更要看到我们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县经济发展虽高速增长,但绝对值仍然偏小,欠发达的县情仍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基础和发展态势良好,但过分依赖矿产冶金支撑县域经济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土地量少质差,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但发展不平衡、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与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在经济转型、结构升级等宏观经济政策大背景下,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土地等生产要素安排从紧,当前全国经济增速回落必将波及到我县,原材料价格下降已对部分企业造成影响。同时,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富而思进、创先争优的闯劲、拼劲不足,少数干部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为我们推进跨越发展带来了更大挑战。立足党校工作,这就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了更艰巨的考验。
首先,要学习领悟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吃透县情。在现在大的国际环境下,面临柞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党校的教师一定要深入学习,只有学透,了解透了现在的情况,我们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能真正达到资政的作用。
其次,树立主人翁意识,工作中积极主动。党校作为政府的资政平台,和政府及人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有党校工作人员要认清自己的位置。积极领悟会议精神,做好备课、宣讲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把会议精神迅速传达到各个领域。
第三,要配合县级各个部门做好十七届二次全会的宣传工作。要把我县面临的大好机遇宣传到各个阶层中,既要让人们看到我县发展的大好形势,又要让人们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为柞水推进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柞水推进跨越发展的基础很好、机遇很多、潜力很大。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柞水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善于在复杂的形势和环境中抢抓发展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用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柞水的发展中,我们就就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第五篇:读毛泽东《实践论》心得体会
读毛泽东《实践论》的心得体会
怀着对毛主席无比崇敬的心情,借着本次学习的机会,我认真拜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自觉受益匪浅。在《实践论》里面,毛泽东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文字为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层次清晰,观点明确,字字珠玑。我又一次领略了毛泽东这位世纪伟人的大胸襟大境界,又一次感受到了他带给我的独特的震撼魅力。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出发,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他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什么是实践和认识?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是这样解释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等形式。而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的认识,除物质生活以外,还体现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毛泽东同志认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理性的,是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一直无穷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由低级向高级,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在课堂上老师把知识讲述给我们,使我们对某一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我们这一阶段对该知识的认识是非常浅显的、不深刻的,需要我们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在实践中对知识的应用,我们也许会发现原本掌握很熟悉的知识不管用了,这就需要寻找办法去解决问题,而寻找办法本身就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方式。这样,我们对该门学问的理解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通过实践还可以丰富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实践出真知,我不得不叹服毛泽东同志的远见卓识,对于问题的看法与角度如此透彻准确。在对《实践论》的学习中,给我非常震撼的一句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是呀,像马克思、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他们为一项事业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我们经常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抱怨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而自己却单单与失败为伍,抱怨为什么别人的光鲜亮丽却没有看到别人光环背后所付出的汗水。现在,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只知道抱怨而不去行动不去实践,成功永远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永远的可望不可即,而确立好目标,为之付出我的努力,大胆实践,不仅可以享受到拼搏的喜悦,很有可能还会收获那份久违的成功。
通过对《实践论》的学习,更坚定了我在行政工作中勤于实践,事必躬亲的决心。我们都知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我们要想获得更多基层第一手的资料,获得更多的行政经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赢得先机,就必须勤于实践,勤于调研,提高认识和决策的科学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它的问世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现在,对于我们的各项行政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努力学习它,掌握并领悟其思想精髓,切实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实践当中,力争改进优化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