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间词话感想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他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人间词话》虽然称为“词话”,但是它所论并不局限于词,应该说它是一部关于诗词的美学著作。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以敏锐的目光与深刻的思辨理性,把西方哲学,尤其是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观相结合,形成了中西兼容的特点。他标举文学的功能是反映人生,所以要有真性情,要摆脱功利的束缚,以超功利的审美的艺术眼光来表现真实的人生,表现人们真实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因此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以“境界”为核心的词学理论。“境界”的主要关键,在于任何作品一定要写真景物、真感情,而且在表现上要鲜明真切,写景则必豁人耳目,言情必沁人心脾。要善于提炼生活中的美,直观地告诉读者。这也很值得我们去借鉴,贴近生活、真实往往是我们写作时容易忽视的。
我在还没有阅读正文时候先读了导读,大致了解了《人间词话》的核心是围绕着“境界”二字,也对作者王国维有了更为详细的认识。但是从导读部分了解到的还是会觉得有所偏差,理解不够透彻,应该说会让编者牵制了我的思维,不过从这部分我觉得王国维有点固执,思想如此前卫,可内心却是忠于满清王朝,作为现代人的我看来,实属不该,倘若他能像胡适、鲁迅等人一样,或许他的人生会更好。不过从他自身来看,忠于君王,即表明了他的忠心,于国于民,他都问心无愧,这是他自己追求的,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最幸福的,所以虽然觉得他站错了政治立场,不过还是为他的忠心感到敬佩。
现在,我想先谈谈对作者王国维的一些认识,王国维是浙江海宁人。早年刻苦读书,精研经史,十六岁中秀才,曾做过《时务报》的文书、校对,参加过罗振玉创办的东方文学社。自此努力学习康德、叔本华的哲学论著,尤其对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深相契合,笃信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与博爱主义伦理观,同时偏重“直观”的美学观。1905年作的《红楼梦评析》,即以叔本华的哲学观为根本。1927年6月,北伐军北上,投昆明湖自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王国维可称得上敏锐丰富的审美感情和睿智深刻的思辨理性兼盛的人物,在西方列强的欺凌下,许多知识分子体会到清政府的无能,纷纷寻求挽救中国的方法,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西方,意图借他国经验,推动自己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在众多出类拔萃的文学家中,能中西合璧、学用结合的,王国维无疑是杰出的代表之一。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结合了西方的哲学思想以及审美观,一反传统文学中世俗的伦理的世情的思维路向,不过可惜的是,正当他“国学”考据方面成绩辉煌之时,其政治态度却是日趋倒退,思想情绪日益悲壮,不懂得满清已是江河日下,更不会用西方哲学发动革命,如康梁的维新变法,也许真的是文人侠士多忧国。
其次,我再说说对《人间词话》的大体内容的一点点看法。这本书上卷64则和未刊手稿50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词学理论的哲学根基是叔本华哲学美学,又有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内涵和表述方式,达到了中西结合,这也是我最为受启发的一点,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真的是一位读书人。回想我们中国近代,人们对外来的事物,要么就是全盘吸收,要么就是全盘否定,早就忘记了我们经典著作中的“中庸”一词,中西结合正是验证中庸,不是他们嘴里所说的媚洋崇外,只是把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展示出来罢了,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不理智,这也离不开当时的文化政治背景。
现在,我再细说读完《人间词话》之后的想法以及对它的一些经典句子的解析。“词以境界为最上”——五代、北宋的词成就会如此之高,就是因为有境界,还有就是直抒胸臆,反映真性情。王国维认为,有境界的作品才能有高的格调,才能感动人。王国维对五代、北宋的词的推崇这一观点始终贯穿在《人间词话》中。词还有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强调虚实结合,物我合一,这两种境界的观点是源于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接着,王国维又补充说明:“无我之境优美,有我之境宏壮”。也就是说不同的视野角度、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表现方法会造成不同的结果,给人感觉也就不同,因此有优美和宏壮之别。所以,如果我们有需要写作,不妨效仿这种思想,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是否能达到王国维所说的优美或宏壮。
“写实家与理想家”——按我的理解,通俗地说,应该类似于现实主义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王国维:“有造境,有写景,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在此可看出,理想家主要是造境,符合其主观意志,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写实家主要写景,符合客观世界,因此造成了这两派。不过,王国维又说:“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也就是说,理想家与现实家并没有绝对的的界限,二者是互补的,况且: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这一则又充分说明了理想家与现实家之间的交融。不过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限制之处”四字,若没有看到注释,我以为就是和一般的解释一样,就是要在某种规则中做某事,但是大家就是大家,我的见识远远比不上王国维的,他这里所说的“限制之处”脱离了我们的日常解释,也和尼采的不一样,尼采说的是“对物体自身的直接观照”,而这里,是指作家排除现实错综复杂的“关系、限制之处”而加以典型化。不管怎么说,王国维在此揭示了事物之间是统一协调的,又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这一点真的是有真理性质的,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往往要求绝对的真反而失去了事物的本真,即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对于境界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阅读至此,我也想抒发一下我的情感:无论什么境界,它都围绕着“真”,景真情真才有好境界,“真”这一个字让我想起我过去的写作时代,就是写作文的时候,有时候,明明不是那样的,但是为了迎合大众,为了高分,不得不捏造事实,有时甚至可以说虚情假意,就比如说《我的一天》这道题目,如果我说我的一天是很平淡的,早上怎样,中午怎样,晚上怎样,就这样把一天的事情记录一遍,那老师肯定会说乱七八糟的文章,只有描绘得非常生动有又新奇的事出现,这样的一天才是美好的,这与王国维所说的“真”完全是相悖的,如果当初我们也可以自由地写出我们的“真”,我们的生活应该会更有趣。用我手写我心,希望在我们的文学教育中真的可以完全做到。
王国维认为作品只要表现出真景物、抒发真性情,都是好作品,杜甫《后出塞》中壮阔广袤的大景与他《水槛遣心》中,明媚骀荡的小景,秦观《踏莎行》中深切的激情与他的《浣溪沙》中淡荡闲远的温情,只有表象不同,没有优劣之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王国维的美学观是现实的。他执着于文学作品要根于生活,所思即所写,因此认为只要真、美,都应受到赞赏。这对片面追求放达,为境而造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味清新剂。
对于诗词的深美闳约和精艳绝人,王国维又借温庭筠和冯延巳的诗词来做比较。如第十一则:
“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刘融斋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
王国维认为温庭筠的词精艳绝人,冯延巳之词深美闳约,因为温庭筠的词注重雕琢堆砌,而冯延巳的词着力发掘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取材丰富,用语简单,刚好符合王国维所强调的境界,所以王国维对冯延巳的评价高于对温庭筠的评价。当然,王国维对他人的评价并不是毫无借鉴之说,也不是照搬别人的,他很会提取并综合前人合理的评价,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点不得不佩服。比如这一则: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王国维用“画屏金鹧鸪”来概括温庭筠华丽雕琢的词品,用“弦上黄莺语”来概括韦庄怀古伤今的词品,用“和泪试严妆”概括冯延巳悱恻凄婉的词品。王国维拾前人利器为己用,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温、韦、冯三家词的特点,可称目光如炬。
王国维对五代十国的诗词赞赏如此之高,又岂能少的了南唐皇帝的词呢?如第十三则所说: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闲。”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意思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这两句词充满了百花凋谢荒芜残败,美人年龄衰老的感慨,但古往今来,人们都是赏叹他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可知要找到真正见解高明的人是多不容易。不过我对李璟的了解甚少,本来他的词就只有四首,对于“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闲”,这是明显的融情入景,借荒芜景象表达颓败之情,“美人”一词,如其说是一般的美丽女子,不如说是君王自己,因为在《诗经》、《楚辞》中,美人确实是指代君王。
相比中主,我对后主李煜的了解更多,“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多悲惨的意境,“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多精妙的诗词,又是句句与自身经历相贴切,难怪王国维称:“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我不得不佩服李煜的才华,虽然不是一位杰出的国王,却是一位杰出的词人,生不逢时的他,乱世造就了他的才华。王国维对李煜的词是赞赏有加。他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意思是说,词到了李后主,眼界才开始变得扩大,感慨于是深邃,于是把专门为伶工创作的词变成了士大夫自觉创作的词。
宋徽宗同样是亡国君主,王国维认为他的词却比不上李煜的词,宋徽宗的词多是感慨自己的命途多舛,而李煜反映的是忧国忧民、自怨自艾、自叹自责,二者的境界大小不可同日而语,王国维之所以会推崇李煜的词,当然与他自己身处的时代有关,忧国忧民充分显示他的民本主义思想。
由此可见,一个时代的特征,往往在作品中就能表现出来,再次证明文学不是政治经济的附庸品,它们是联系又有区别的,王国维推崇李煜的词,而且他所说的境界要以“真性情真景物”为基础,在当时的中国,缺的就是这种“真”,我个人觉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某一程度上,也是希望中国的人民要知道区分美丑,知道美的定义,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反传统的审美观,这就是发现,我们都应该学习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去发现美。
五代的词,有一个很美的称号:花间南唐,代表有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花间派的诗词内容多为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思想鉴赏价值不大,不过它的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其中,婉约派就是由它发展而来,不过我个人喜欢豪放派。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些豪放派的诗词是多么的气势磅礴,激励人心。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它们的原因。
也许大家会发现一点,王国维对冯延巳的词特别的注意、重视。用冯延巳“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这两句使用白描手法写景这一例子,强调冯延巳的词与花间派的不同。又说欧阳修的“绿杨楼外出千秋”是借鉴了冯延巳的“柳外秋千出画墙”,不过欧阳修写得更加好,师其意而不师其字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欧阳修是上承冯延巳,下启秦观,对婉约词派的词有很大影响。欧阳修和冯延巳一样,自设愁境,盘旋自如,把感情表达得酣畅深致,王国维这样说是因为他把着力点放在词境与修辞的方法上。
说王国维注重冯延巳的词还有一处证明:《人间词话》23则:
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意思是说人们知道林逋《点绛唇》、梅尧臣《苏幕遮》、欧阳修《少年游》三首词是咏春草此中最为杰出的作品,不知道先有冯延巳的“细雨湿流光”五字,都是能够摄取春草魂魄的佳作。王国维这里强调在林、梅、欧阳三人的作品前已有冯延巳开创先河,目的是为了强调冯延巳的地位,并再次申明他对北宋词人的影响,当然,王国维如此强调无非是想说冯延巳的词出现得早,就因为如此,所以比他们要好,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最早的不一定最好,关键在于活用与点化。就好像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都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得早,但是后者居上,这关键就是活用与点化。
我们所学的诗词,无一不是情景交融的,有情有景才称得上是作品,我对好作品的要求没有王国维的高,“真”不一定是最好的,人们都说水至清则无鱼,作品也是一样,没必要做到绝对,当让王国维也没说要真就是绝对化,我为什么要提及这一点呢?因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忧生与忧世”的问题: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这里用例子说明诗人忧生忧世,王国维在这里深化了他前面所提及的文学作品不仅是要描摹景物,同时要表现人的思想。诗词要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要把个人的感情融解到整个社会中去,体现大多数人的真实感受,这就要求作者有“忧生”与“忧世”的责任,不仅要做文学的诗人,也要做政治的诗人。这既是对中国传统诗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诠释,也是王国维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其实不管是以前的诗人,还是现在的作家,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意识的,因为政治与文学从来都不是绝对的独立存在的,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生活,总是会带着政治色彩。当然,做政治的诗人并不是只有忧国忧民才算,这样理解未免会有点狭隘,其实赞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繁荣富强等也是一种表现。在古代,盛唐时期的诗词气势磅礴,宋代的诗词忧国忧民······在当代,文革时期,文坛一潭死水,统一规格;文革结束后,文学上百家齐放、百家争鸣,这些都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当中不缺乏反映人民生活,反映真性情的作品。
王国维有如此高的成就并不是先天遗传的,他接受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也接受了叔本华哲学的影响,他把二者内化并有机统一,所以后天的修养也是很重要的,王国维也强调这点,在谈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时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则,句句在情在理。早在初中的时候就接触到这三句话,当时就只是觉得他写得很好,句子很美,至于是什么意思,我也就不求甚解了。到了高中,终于学到了这三句话的原文,不过此时我再次理解时,我总感觉有点断章取义,这三句话无论怎样都表达不出一种大道理。现在在《人间词话》中又有一种新的认识,其实只要充分发挥想象,要理解它也不是难事。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可比喻成确定目标,抛开世俗的束缚;第二境界,比喻追求理想、实现目标的过程的无限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坚决不放弃;第三种境界,比喻经过千辛万苦后,终于实现目标的欣喜之情。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理想所必经的三种阶段吗?王国维巧妙地运用古诗词来阐释这三种境界,他的这种文学修养境界真的难以到达。我们一直都在说“境界”,其实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还提及“气象”,这不是我们日常说的天气气象,而是诗词的景物中包含的人的思想,就是景为情用,不过我觉得境界和气象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气象属于境界的一方面,所以对于气象我也不用多做解释了,重要的是他的境界。无论什么诗词,有境界有气象,首先是真情,人品的自然流露,其次是含蓄有味,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在《人间词话》中,有一点特别震撼我——词忌用替代字。我有非常深的感触,我对替代字总是很头疼,我喜欢这种含蓄的美、朦胧的美,但是我又苦于理解它们,这些感觉根源于我过去的语文学习,在当时,古诗鉴赏是少不了的,分值又高,一旦出现这种替代字的诗词,就会错得特别的惨,所以尽管很美,我还是觉得白居易通俗易懂的诗比它更好。
有些诗词使用替代字,我觉得有点玩弄文字游戏,好像在咏物诗里面,在咏雪时,不能出现和雪有关的字眼,白、洁、素等,本来诗歌可以好好地绘出一幅图画,就因为替代字,弄得神神秘秘,雾里看花,这样的作品本想说它好的,可是攻于文字游戏,读者就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了,实在可惜。但是它的艺术价值真的很高,我很喜欢。我们看看《解语花》中的“桂华流瓦”一句,桂华指代月亮,倘若我们用月亮取代之,则是“月光流瓦”,是变得通俗了,但就只有俗了,毫无意境;再看一例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这里运用一语双关,把“情”和“晴”运用自如,倘若只用其中一个,那么整首诗都会显得没有逻辑,也没有那种若隐若现的情景。因此,我觉得能够巧妙地运用替代字,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
王国维在论述替代字时,实际上也是对他口中所说的境界的一种补充说明。他之所以推崇五代的诗词,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够明瞭,使用白描手法,不注重堆砌词藻。当然,王国维也强调作诗词不应该一味模仿,应该有所创新,否则就会东施效颦。所以他说:“一切文体,始盛终衰”。《人间词话》第54则: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
大意是四言诗衰落后有《楚辞》,再有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这是因为一种文体通行时间长了,作者多了,诗的体裁变得熟练,形成了格式套路。因此很难再有新意出现,就会寻求其他的文体。这就是所说的一切文体开始盛大后来衰败的原因。
另外,王国维在下卷中也提到: “诗之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极盛时代。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至南宋以后,词亦为羔雁之具,而词亦替矣。此亦文学升降之一关键也。”
在此,王国维再一次解释“文学一代又一代之胜”的原因,阐明单一文体的盛衰规律,鞭辟入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下卷第12则:
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王国维再一次强调文学上的习惯杀死了许多天才,这是续着上面两则针对文体始盛终衰的规律而言的,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说正因为文体形成惯套,后来的人不能自觉地求新求变,而是习惯于这一套路,陈陈因袭,便使多少有“赤子之心”的天才、豪杰扭曲了本来的真心,或无法表达真心,这就像社会上的恶习使善良的人变坏一样。总之,真正的天才应善于脱离习惯的束缚,顺应新形势,作出新创造。
要注意:王国维在这里提到的天才是指真正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因为这些人的认识能力远超常人。
以前人们使用文言文,现在我们使用白话文,而这种转变也受到过很大的阻力,当然,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变革的艰难过程,而是当社会出现新的需求时,这种文体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情了,自然就会变质了,就会受到淘汰,新的文体就会出现,纵中国文学史上的各种文体的演变盛衰过程,这一条绝对有说服力。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远离美刺、投赠,不用隶事之句。
还有王国维主张写诗不能先写题目,否则就会现在思维,不能自由发挥: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也。
这一则旨在说明有了题目再写内容限制了诗人的表达,往深一层想,即作诗词讲究灵感,把一草一树一闪念,一次情感的波动都记录下来,都可以慢慢斟酌,形成一篇好诗词,倘若先想题目,那么他们所看到的景象很快就消失了。怎么可能有好作品出现呢?
对于这点,我也深有感触,我在写作时候,往往苦于什么题目好写呢?先写题目,在围绕着题目写内容,这样就不容易跑题,我也试过先写内容再写题目,发现到最后会写得很散,很难收得回来,最后定题目的时候也很难,所以我很是觉得确定题目会更好,这一点我和王国维是不同的。
对于写作的技巧,王国维也有非常独特的见解,文学作品“易学难工,难学易工。”如下卷第七则:
散文易学而难工,韵文难学而易工。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
大意是散文、近体诗、小令易学但难以精巧,骈文、古体诗、长调难学但容易精巧。王国维把文学作品分为抒情和叙事两大类,在卷上59条曾提出近体诗以绝句为最尊,词以小令为最尊的观点,结合本条,便可得出较完整的说法,文学作品以短小的为上品,以抒情的为上品,上品之作易学难工。但基本上所有的写作一旦入门找到规律了,就很容易写好。这是王国维本人的经验之谈,对我们今天的创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我们对王国维关于诗词鉴赏方面了解挺多了,那么他认为作家对待生活的态度在《人间词话》中又是怎样表现的呢?我想下面这则足以表现: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意思是诗人对于宇宙人生,必须进入到其间,又必须从其间出来。进入到其间就能描写它,作品才有生气;出来就能观察它,作品才有高远的风致。
王国维认为,人生活在群体中,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应该能进能出,能入,才能充分观察宇宙人生,以积累丰富的经验,描写真实的宇宙人生;能出,才能不被现实所拘制,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品味分析宇宙人生。王国维的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创作仍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不仅是创作,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适用的。王国维的入世是要求人们体验生活的本质在于欲望,寻求到解决苦痛的方法,这是受到叔本华哲学的影响的结果。
其实,读完《人间词话》,我们学到的不仅是一些精美的诗词和一些美学观念,而且还学到积极的人生态度,好文学作品反映出一位高尚情操的人,我们现在不写诗词歌赋,并不代表着我们不需要这些情操。另外,人有能有不能,对于诗人词人,他们各有各自擅长的文体风格,好诗人不一定能写出好词,豪放派词人不一定能写出婉约派词人的那种幽怨的感觉。把目光转移到我们自己身上,道理也是一样的,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不要感觉到诸方面比不上别人。
第二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宛若月下纷扬的落花,华美绝伦却又悲喜交集。——卫琪
《人间词话》是一部被人们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读《人间词话》就让我沉浸于那精简却又华美的语句中,王国维不仅将其深厚的美学功底尽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独运。
《人间词话》以小段形式呈现,甚至是只言片语,但其间不断流露出作者犀利见解的睿智。那些诗文的巨匠所创造的千古绝句与王国维的深刻见解穿过历史合二为一。那宛若天成时而震撼人心的诗句加之王国维的唯美语句使《人间词话》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平静了那些在喧嚣尘世中躁动的心灵。让那些被光明与黑暗折磨的筋疲力尽的人们找到了一处歇脚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间词话》就必须了解作者王国维。王国维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一位令人可敬却又令人无奈的学士。又是我觉得他和我是如此的亲近,有时又是如此的疏远。王国维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化结束的强音,自然是才高八斗,古文功夫炉火纯青的。
卫琪有言王国维是“一个只认死理脑筋不转弯”的人。他执着,他才能有资格成为研究国学和史学的大师,正如他所言之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的一生刚好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他是个恪守传统,拒绝革新的人,他不能理解革命,也幻想着清王朝能够复辟成功,可惜他的愿望一一破灭。我想王国维如果当年未听取罗振玉的劝告而未尽弃前学去研究新学。王国维也许就会成为一个承载文明启新时代的大师了。1924年废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王国维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想自杀被家人严密监控而未遂。到1927年,北伐进军华北,北洋军阀即将崩溃,王国维最后的希望破灭。“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人间词话》倾注着王国维的心血,才情高绝。其中对读者影响最大以及最成名之段莫过于“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其实我对这三段话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虽称不上大事业大学问,但也足以以小见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种境界说的是入门前,心中惶恐不安,不知从何开始。曾记高一虚度光阴之后,各科成绩尽是让人心碎的,高二时幡然醒悟想努力一番考个好成绩,然而面对千疮百孔的学业却不知从何补起。彷徨、痛苦与渴求正如此。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执著无以成,王国维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近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地位。而我高一那段暗地里奋斗的时光,那些狠追尖子生的拼劲才使我能够在期末取得好成绩。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顿悟瞬间得到了完美补偿。这种释怀的感觉尖子生们必然感受到,正如题海战术之后,突然灵机一动,看透各种题目中的真谛,然后触类旁通,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人间词话》中的真谛如是。
王国维带着中国最后一个传统士大夫苍老而悲凉的背影,在一汪碧蓝如玉的湖水中,渐渐地沉没,消失,永不再现。而我们只需守住对《人间词话》的青睐,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的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
高二、八班
董琳钰
第三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读后感1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而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学者,在中华书局精装本《人间词话》上这样评论:“晚清以来影响最大的词学美学著作。”可见《人间词话》的地位之高。第一次知道王国维先生是在高中老师说“词有三种境界······”的时候,但高中忙于刷题中,根本没时间看,后来在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的节目上听到《人间词话》,在图书馆找了一下,却看见里面的文字,畏难放下。最后在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才将其看完。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在近代学人中,我最钦佩的是鲁迅和王国维。”他还说:“他(王国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可见王国维先生的影响之大。
《人间词话》是在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做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然而事实上王国维却为这种陈腐的体式注入了新观念的血液,而且在外表不具理论体系的形式下,曾为中国诗词之评赏拟具了一套简单的理论雏形。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人间词话》读后感2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王国维先生最崇尚的乃是自然、朴素之美,莫与之争。境于一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写出了花开得热烈,阳光下的灼灼其华。所谓只是一字,便尽显风流。“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弄”字好似柔情倾泻,浑然天成,极其自然。千古壮观之境界,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
山水之程,路途遥遥,行迹千里,夜色深深,千帐之灯尤为壮观美丽。帐内之温暖,夜色之融融,看似温情脉脉,却又是怎样的酸楚。王国维先生以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词话人间,先生之风,境阔言长,再读此书,感悟愈深。
《人间词话》读后感3
关于“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的大小”,在中华书局中的附录中有所提及,其观点主要是叶嘉莹先生的观点。
“有造境,有写境。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关于“造境”与“写境”,叶嘉莹先生否定了以往认为“造境”与“写境”乃是“理想与现实二派之所由分”,而是由于作品取材之不同而提出的两种区别。
第四则中王国维写道:“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王国维先生受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影响十分大,而关于“有我”、“无我”也是根据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叔本华认为世人莫不受意志之驱使支配而为意志之奴隶,故其哲学之最高理想便在于意志的灭绝。由此来看文学作品,就会感觉到大部分作品不外于意志、欲望的表现,因此乃经常与物对立,成为“有我”之境界。至于能超然于意志驱使支配而表现出“无我”之境的作者,按叔本华哲学来说,当然可以算得上是“能”树立的“豪杰之士”了。
而境界之大小与作品之优劣并无必然之关系。就整体来说,修养学力高的诗人,有时也写“小境”的诗,反之,修养学力低的诗人,有时也写“大境”的诗。如陶渊明之“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与沈佺期的“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山出尽如云汉岭,池成不让饮龙川。”数句相较,则陶诗所写境界虽小,而意韵深远,沈诗所写境界之大,而洞然无物。由此也可见境界之大小与作品之优劣并无必然关系。
《人间词话》读后感4
清代文学家王国维《人间词话》中采取宋词三首中各一句,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
王国维选择三首词的三句话集在一起,选的很巧,集的很妙。我们每个人在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后,就要一往直前,勇于高攀,勤于探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要有废寝忘食的精神,有专一不二的热爱,甚至为之消瘦憔悴也不动摇,不后悔,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要刻苦学习,认真工作,遇到问题要不厌其烦,有不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的恒心,必须做到“踏破铁鞋无觅处”,才会有“得来全不费工夫”。曾经“为伊消得人憔悴”,曾经“众里寻他千百度”然后才可能“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才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求识的过程是经过千辛万苦、酸甜苦辣的,在顺境中勇往直前,在逆境中心志不衰,立下凌云志,勇猛向前,敢于拼搏,这个经过除非亲身经历了由淡到苦、由苦到甜的全过程,别人是无法真正体会到的。
王国维提到的三个境界,第二个境界是至关重要的,在确立了目标和奋斗方向以后,第二境界就是漫长的求学过程,肯不肯刻苦钻研,肯不肯下苦功,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两种结果,正如马克思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怕劳苦,沿着它的`陡峭小道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它光辉的顶点”。
《人间词话》读后感5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理论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人间词话》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是对人生的反思。它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的执着追求和最终的顿悟。 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境界”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人间词话》读后感6
《人间词话》19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人间词话》的中心论题就是“境界说”,这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王氏标举“境界”高屋建瓴地抓住了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他强调诗人的情感、意趣和创造性思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起的决定作用;并指出:意象鲜明、情景交融、情境相谐的“境界”所具有艺术感染力。
《人间词话》艺术理论的造诣是将中西美学思想冶于一炉的产物,那么王国维的《人间词》则是其文艺理论思想与创作实践相融合的结晶。王国维作数量不多,共115首,其中绝大多数是小令和中调,长调仅有10首。
境界,或意境,大家都熟悉,谈诗、论画,常常提到它。它本是佛教用语,以后又用于品评诗歌。但是,把境界当作“文学之本”来认识,又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它进行了系统的、独创性的研究的,当首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在《论近年之学术界》一文中,总结我国学术发展的历史经验,指出外来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思想相结合,是推动中国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把创造“新学语”,作为自己理论工作的奋斗目标。这里讲到的“新学语”,大致相当于我们说的“新概念”吧。他说:“近年文学上有一最著之现象,则新学语之输入是也。夫言语者代表国民之思想者也。
思想之精粗广狭视言语之精粗广狭以为准,观其言语而其国民之思想可知矣。”这种创造“新学语”的理论意图,实际上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科学,打破封建社会闭关自守的思想牢笼,当然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人间词话》读后感7
《人间词话》,字字珠玑,读来口齿生香。作者王国维先生,才情与睿智,令人叹服。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语别开生面,鞭辟入里,浑融贴切,高矣。非此,无以配先生之大才也。思之于己,莫说灯火阑珊,就是第一重境界,尚不能独上高楼,也只是昨日西风而已。求索无门,茫然无绪。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态。
初学诗词,偶有涂鸦之作,亦尝欣欣然而得意焉。然今观之,终难登大雅。言情言景,娇柔造作,失之本性而求奢华,可鄙之极。此是先生所言隔之障也。
先生又说,词人之词,有倡优和俗子之分(此处不是原文)。倡优之词,在于娱人,虽有媚骨而可亲也;俗子之词,在于逞才,每有骄气而不可近也。观我之词,俗子之俗子,骄不足而气不盛,陋矣。
词忌用替代字。
然我此弊连连,才墨不足也。昔时幼安化典于无形,不着痕迹,心驰慕往,雀然欲试。填江城子一首,犹东施之效捧心也,贻笑大方之家。
先生最推境界。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是我所不能达也。境界有造境写境之分,又有有我无我之分。此处无心一一叙述,有意者返回原本,于汝诗词之造诣,受益匪浅。
有时不曾填词,非无心思,实不忍惊先生湖底幽梦。
第四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有词
高一(5)班 陆 敏 燕
静安先生所著“人间词”作文艺评论,超脱境界之深,在诗词中体得诗人之悲苦,却又识得诗外意横生。寥寥数词,我欲在品,品其中那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深情。不胜诗情画意随意淌下,夜下执笔对月,敬一番悼念之词。
写诗,源于诗人内心的淡然,似乎是看破了世内外的真假,用一颗饱满的心去呐喊。而现代诗,矫揉造作的内容却又颇多而硬搬为一种风格。形形色色的名字在诗坛上如水母般在海域里沉沉浮浮,单赏几笔矫情之词,也轻易不去读他们的诗。
低微的人总写廉价的诗,写出来胡吹乱扯,争相吹捧。而真正受到尊崇的人才淡隐在繁华荒芜世界里对月吹箫,他们活在自己心中的山上,有梧桐滴雨,牡丹邀月,芭蕉怜萤,小荷露角。
“人间”一词囊括的内容极其大。人间有真善美,假恶丑,而时光总是随着诗人们的脚步款款前行。史铁生的文字总让我想到人世间的温情,他已故去,想这桌子上的汤汤水水早已凉了半截,心中感叹那坐在轮椅上的背影被阴影冲淡,曾几何时,在暗黄的小灯下读他的文章,想着母亲,心中就如八月的雨下得不能自已,酣畅过去,才觉得泪流之处便是伤痕。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即使文学在当今时代更多成为“艺术”,但我更愿意让它成为我的信仰,是一种内心的笃定。徘徊在书店多时才买下来《人间词话》,终得此书,心中不禁为之静化且安和。
女子的风体想是婉约词了。秦观的一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叩起心肠寸断,看不见埋没在岁月里的深情,素纸一抹,扯开两行清泪,自是人生恨水不能流去无数崇山峻岭,何谈这渡船上的相思曲,寒意几许,雾中人影朦胧,索然独自吹箫,画地为牢。这样的影在心中久驻不去,结成暗痼已病入膏肓,只得见夕晖撒手在杜鹃声里,啼血望乡。
“客观的诗人,多阅历深重,厚到一层,材料丰富,变化多端,《红楼梦》是也。”而李后主不必太多阅世,写下的感情便足够真切,悲痛不言,婉约自成一派。“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风不渡,有人泪,咽得下独守春寒秋凉的窗棂万千冷暖,打湿手帕丝帛凝结的泪,红不过今日的桃花,停不下翱翔的飞鸟,只是此悲又有几重?国破山河犹在,笑已不在手中。凭空握住几只束草,吊唁死去的江南,谁为历史推上锈上的门?
这只不过是你我的命运,守上了几只飘零过海的花。
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崖主簿》中“寒雨暗深重,流萤渡高阁”看了不厌,也无庞大的欣赏之情,只感叹微薄的景物能写得这样厚重,多多少少是有功力的。高阁,流萤,拾一片火红的枫叶在细微流火中诉说着儿女情长,深夜老街欲诉人断肠。望天涯思念远如斛叶枳花截了那一波秋影。圆一个燃烧无烬的背影,离人无言,相执合欢。
清朝的诗人不知为何多是记不住的。但最喜纳兰容若,他的词总让我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是漠北的荒山,夜深帐幕下的灯光影影绰绰,又或是少妇凭栏欲羞的娇艳神韵。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中有一句“未到江南先一笑”,便将我对纳兰词体会得到位十足。但细想来又偏偏觉得这塞上之词女气略重,无深阔之说,似乎提不起精气神来,伤感得似潮水要淹没内心的堤岸。
而贬谪后的诗人往往都出大作,这必然是真感情、真流露。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句句带着畅快,欧阳修能写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苏
东坡能写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呵,这样的真实。
为此,我跳越般的想念起了柳永。我自幼崇敬他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女子的容貌不一定算是倾国倾城,但贤惠温柔,男子高瘦,脸庞棱角分明,女子手指粗糙却白皙,两人衣服简单朴素,千万句话在心里想要说个够,可任凭眼泪肆意流淌,堵在胸口的千言万语化为灰烬,若能随风而逝,驿外断桥,只求蝴蝶托载这燃烧的思念。两人并不要姣好英俊的颜色,却能珍藏一段美丽的爱情。曾经我并喜欢“美丽”这个词,觉得太俗,毫无清新可言,现在想来,这却是必须要用美丽形容的。
一晚独自坐于阳台,寒风一阵又一阵吹过我的肩膀,我看着道外灯红酒绿的世界,又望望万家灯火,心生寂寥。几百年前,那些人也是如此吧。想着南唐后主李煜,他应许是在此刻一人独坐在亭下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像一口气吹干净剑上飘落的花瓣,血液在喉中迸出,弹指间,林花谢了。梦一般的词人,至此再无出现。我想着那些人,那些事,好像离我很远。可读在嘴里,咀嚼完我爱的诗人们的感情,泪痕重重,犹有不甘。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像从来没有伤过一样。
我等着月亮在眼前一点一点爬上来,没有星星。那天的晚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站起来的时候总觉得失去了什么,把泪哭干,才知道原来有些东西压在心头,很重。
我喜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爱黄庭坚的“未到江南先一笑”,我爱柳永的“雨后月华生”。但或许我更爱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神韵。一代又一代人逝去了,一代一代的诗词留下了,看完的并不多。杜牧在《阿房宫赋》提到“后人”,我的心中如钟“鸣”了一下。后人,不知道杜牧想到“后人”时,我们这些现时的后人能否多多少少记住些什么。又好像一帧祯画卷放在我的余生,如默片。
第五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人间词话》读后感1
在寒假期间阅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其实是不乏深奥的文学评论书,甚至涉及谈人生、谈哲学。我跟着飞快地通读了一遍。
王国维这本书里面最广为人知的片断是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儿的所谓境界是指修养或者造诣。王国维的境界说我读中学时就知道,但那时似懂非懂,如今重读此书,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的理解如下:第一境是告诉读者要学会享受孤独并要有所追求。第二境是告诉读者要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第三境是告诉读者成功往往青睐那些不轻言放弃者,在你困惑不堪时翩然来临。
《人间词话》是一本好书,岁月更是一本好书。
《人间词话》读后感2它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理论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人间词话》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是对人生的反思。它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的执着追求和最终的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境界”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人间词话》读后感3关于“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的大小”,在中华书局中的附录中有所提及,其观点主要是叶嘉莹先生的观点。
“有造境,有写境。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关于“造境”与“写境”,叶嘉莹先生否定了以往认为“造境”与“写境”乃是“理想与现实二派之所由分”,而是由于作品取材之不同而提出的两种区别。
第四则中王国维写道:“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王国维先生受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影响十分大,而关于“有我”、“无我”也是根据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叔本华认为世人莫不受意志之驱使支配而为意志之奴隶,故其哲学之最高理想便在于意志的灭绝。由此来看文学作品,就会感觉到大部分作品不外于意志、欲望的表现,因此乃经常与物对立,成为“有我”之境界。至于能超然于意志驱使支配而表现出“无我”之境的作者,按叔本华哲学来说,当然可以算得上是“能”树立的“豪杰之士”了。
而境界之大小与作品之优劣并无必然之关系。就整体来说,修养学力高的诗人,有时也写“小境”的诗,反之,修养学力低的诗人,有时也写“大境”的诗。如陶渊明之“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与沈佺期的“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山出尽如云汉岭,池成不让饮龙川。”数句相较,则陶诗所写境界虽小,而意韵深远,沈诗所写境界之大,而洞然无物。由此也可见境界之大小与作品之优劣并无必然关系。
《人间词话》读后感4《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而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学者,在中华书局精装本《人间词话》上这样评论:“晚清以来影响最大的词学美学著作。”可见《人间词话》的地位之高。第一次知道王国维先生是在高中老师说“词有三种境界······”的时候,但高中忙于刷题中,根本没时间看,后来在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的节目上听到《人间词话》,在图书馆找了一下,却看见里面的文字,畏难放下。最后在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才将其看完。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在近代学人中,我最钦佩的是鲁迅和王国维。”他还说:“他(王国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可见王国维先生的影响之大。
《人间词话》是在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做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然而事实上王国维却为这种陈腐的体式注入了新观念的血液,而且在外表不具理论体系的形式下,曾为中国诗词之评赏拟具了一套简单的理论雏形。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