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潭小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龙潭小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教 学 计 划
龙潭小学 陈川 2014年9月1日 龙潭小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新学期要根据学生现有情况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我爱我的祖国》,整合了地理、历史、政治、品德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社会生活现象,来认识和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并进一步认识祖国山水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第二单元《消费与生活》,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理财观,提高消费技巧。第三单元《生产与生活》,将农业和工业方面的内容整合,目的是使学生立足现实生活,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社会生活本身。第四单元《交通与生活》重点让学生认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情况,并重视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树立环境意识。
三、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2、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3、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4、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5、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6、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7、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8、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9、知道我国地域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知道台湾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不可分割;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知道各族儿女手拉手,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民族的团结和繁荣。知道各地华人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知道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保卫祖国人人有责。
10、知道家庭经济来源有多种形式,懂得在消费过程中要根据经济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放弃,不向父母提不合理的要求;能根据购物场所的特点与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恰当的场所购物;了解购买商品过程中的基本常识,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11、引导学生建立生产与生活的关系;通过观察农产品和生活用品,探究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知道改进劳动工具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知道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各行各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懂得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职业在交换。
12、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今交通发展情况,以及交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了解家乡交通发展变化情况,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3、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4、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7、注重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使学生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第二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教学内容:
1、美丽的生命
2、我们的生命
3、呵护我们的身体
单元目标:
1、感受到生命的美丽,知道世界因为生命才美丽,人类应该善待、关爱生灵万物。
2、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呵护生命。
3、了解一些可以挽救他人生命且对自己没有伤害的行为,敬佩为拯救他人的生命献出爱心的人。
单元设计构想:
1、本单元旨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开创性。生命的话题很大,需要不断思考探究。在这里只是播下一粒种子,让学生获得一些意识,有所感悟。
2、单元的内容安排是从大自然的生灵万物到人类的生命,从珍爱自己的生命到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其中珍爱自己的生命是重点,珍爱自然界的各种生命是宏观引入,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是延展。
3、本单元体现的新的课程观主要有:(1)课题设计注意综合性与范例性,打破了片面强调学科系统性的传统。课题涵盖的范围汲及多门学科,学生可以在一个课题上发挥开去,深入领会并学以致用。(2)目标取向上追求基础性和有效性,不片面强调为了他人生命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而是首先要珍爱自己作为个体的自己的生命。(3)教材呈现上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择儿童自己能感受到、看得见、听说过的各种场景,用儿童的视角来组织各种资料。
4、感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体验,乐于与大家分享好书的收获。课时安排:5课时
第二单元: 安全地生活
教学内容:
1、今天,你安全吗
2、公共场所拒绝危险
3、当危险发生的时候
单元目标:
1、初步具备安全防范意识。
2、了解与小学生生活相关的安全标志和设施,注意公共安全。
3、具备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
单元设计构想:
1、本单元是针对儿童由于缺乏经验,容易在自己独立活动时出现危险而设计的。这里侧重在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上面,附带一些相互求助,但不汲及社会组织与国际援助。
2、单元的内容安排上,既有横向的空间分工,又有纵向的能力递进。上课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既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展开,也可以交叉处理。相对来讲,儿童在活动的时候出现各种险情更具有普遍性,更具有教育性。教学的时候,“活动要开心,更要当心”这一廛应给予适当的突出。
3、本单元体现的新的课程观主要有:(1)理念上以回归生活为旨。这个单元来源于生活,按照学生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设计案例、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目标;同时又回到生活中去;在每一个话题里面,我们都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办法;设计这样的课程也正是为了指导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过一种安全的生活。(2)注重学生思考方法与相应意识的获得,而不是给出现成条目,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
教学内容:
1、家庭小帐本
2、钱该怎样花
3、购物场所我知道
4、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单元目标:
1、知道家庭的经济来源有多种形式,了解自己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
2、了解家庭必要的生活开支,学习合理消费,懂得在消费过程中要根据自己家里的经济情况和需要需求进行选择和放弃,不向父母提不合理的要求。
3、熟悉和了解本地主要的购物场所,并能根据购物场所的特点与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恰当的场所购物。
4、了解购买商品过程中的基本常识,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单元设计购想:
1、本单元的出发点是,儿童视频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阶段,需要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理念,需要具备一定的消费常识和技巧。为了让儿童适应社会的飞速变化,本单元还纳入了一些新的消费理念。
2、本单元的内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主题“家庭小帐本“是让学生对收支情况有个基本了解,为后面的主题做准备。同时,让学生通过了解家庭收入的来源,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理解父母的理财观。第二、三、四主题分别从怎样花钱、了解购物场所、购物的注意事项等展开,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
3、本单元体现的新的课程观主要有:(1)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编排教学课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愿意就这些问题去调查或探究。(2)融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于一体,体现了综合课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理财能力和消费技巧的同时,引导他们体会挣钱的不易、感受在消费方式变化上体现出的社会进步、形成基本的维权意识。这种综合显然更加注重社会性,并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课时安排:8课时
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
教学内容:
1、让爷爷奶奶高兴
2、伸出爱的手
3、我的邻里乡亲
4、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单元目标:
1、了解残疾人、老年人、生活有困难的人,体会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2、懂得与邻里乡亲要相互理解、关照,不给邻居添麻烦。
3、了解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福利机构与设施。
4、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体会到大家的事情要靠大家来做。
单元设计购想:
1、本单元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2、本单元的内容的内在逻辑是从尊重、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把爱推及社会;从个人之间的关爱推及社会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与努力。最后一个话题“大家的事情大家做”是从“责任”的角度延展前面的内容;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我们在对特定群体献出爱心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对非特定群体的社区、社会公共事务充满责任感。
3、本单元体现的新的课程观主要有:(1)本单元弘扬人文精神,通过引导儿童关爱他人、对社会充满责任感,为儿童打开一扇学习过充满关爱、富有意义的生活之窗。(2)注意让学生通过自己经验来建构认识。在关爱残疾人这部分,设计了观察、角色扮演,换位思考等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这些活动建立起正确的观念。
课时安排:8课时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枫香坪九校:邓兴云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7人。学生大部分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少数学生学习习惯欠佳。本学期将从学生学习习惯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有困难,只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2、懂得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促进自己进步。
3、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理解“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乐观态度,消除畏难情绪。
5、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明白集体需要每个人去爱护。情感目标:
1、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挫折。
2、学会把困难看作是自己成长的锻炼机会。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提高适应能力。
4、通过交流,感受集体的快乐。
三、教材分析。
1、《这点困难算什么》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困难总会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但只要我们拿出智慧和勇气,就能克服困难。
2、《成功一定有方法》通过指导学生从自信做起寻找成功的正确方法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每天都有好心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冲突、问题和压力,尽量避免产生不良情绪,学习一些简单的调节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4、《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克服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改变只知自己优点和他人缺点,不知道欣赏他人的不良思维方式,形成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好风气。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在教学实施上,必须贯彻标准的这种根本理念,使得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感受和理解、习得和掌握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内容,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的知识学习。
(一)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必须认识到,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态度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力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而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知识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
在具体的课程单元中,要逐渐地习惯于全面地考虑和把握教学目标。无论是什么样的具体内容,也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师都应当事先从目标出发进行考虑:在这一单元、主题或课题的学习中,可能促进学生哪些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可能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可能给予学生哪些知识经验的获得?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以把握。当然,在不同的内容中,态度、能力、知识目标必然地会各有侧重。
(二)要充分利用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并非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并不是从这门课的学习才开始的。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很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已经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行为习惯,具有了很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很自然地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基本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初步的社会积极性。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正是从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要把教学内容当作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来加以讲解,加以灌输。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
除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课还应当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过程就是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知识积累不断增加,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连续性过程的规律。所有这些,仅仅依靠原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够的,要通过各种活动,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得学生思考和尝试的范围不断扩大,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向更成熟、更高级的水平发展,使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得以拓展、扩充、提升。
(三)要刻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的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当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等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而这些成分的形成、变化与提高,都是以个体的亲身经历、主观体验为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就不会有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性。而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只能在自主性的活动当中才可能产生。因此,如何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是教师带有根本性的任务。
(四)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一、填空、1、如果我们能做 自己,就能经常保持一份好心情。
2。、我们的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互相
3、大商场里的货物都是分类摆放的,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各种商品。
4、学会选择,学会比较,买自己需要的,你就是聪明的5有了这个凭据,我们才能够享受商家提供的。
6、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
7、是我们在危难中保护自己,摆脱险境的能力,是毅力和智慧的综合体现。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困难是躲不开的,他会因为你的害怕而变大。()
2、和同学们一起做事,我们应该尽力把自己承担的任务完成好。()
3、超市里的商品式样多,号码全,可以尽情的挑选。()
4、价格不会随着地点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5、买东西要讨价还价显得很小气,这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
6、理财是大人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7、破坏公共财产是不文明的行为,严重的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
8、把安全记在心里,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才是最安全的。()
9、准确的气象预报,能让我们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10、如果被困在废墟下,要设法向外传递信息,保持体力,耐心地等待救援。(三、选择。
1、小红想努力做好一件事,但是失败了,应该()
a总结经验,继续努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