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研训具体方案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改革的实施焦点将聚焦在实施的主体——教师身上,因此,教师专业化素质是制约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教师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变革教学方式,改善心智模式,促进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但是,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岗位培训和岗上实践,也就是说,教师应立足岗位,在教学行动研究中成为问题解决的专家,成为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边突破的研究者,努力实现“研为学用,研学并重”的目标,逐步推动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因此,通过课程研究、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三者有机结合,以教学为中心,研究为主线,对话为形式的多样化实践活动。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浓烈学校学术氛围,从而有效构建顺应课程改革发展的校本培训体制,更加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每一位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推进器。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加快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我镇教师实际,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入手,狠抓教学内部管理、有步骤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致力课改实验的研究,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融合专业水平,形成“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的校本培训运行机制。有效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提升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推动学校校本培训特色。
二、学校发展目标
结合我镇教师发展实际,逐步探索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经验,探索制定个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方式。通过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目标和理念的培训,逐步树立建立现代课程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和评价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实践中寻找问题。通过不断地实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能够承担执行、管理、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课程的教师队伍。借鉴先进学校培训经验,不断总结和积累培训成果,建立一个动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特色的教师培训体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适应课程改革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乐于奉献并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1)全员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完成每个教师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技术的培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2)骨干培训。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学科组长及中高级教师进行骨干培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新课程改革所必须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及时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我镇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形成一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
(3)青年教师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使我镇资教新教师1年内顺利上课,3年内胜任教师工作,5年内成为教师骨干。
(4)班主任培训。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聘任和评选制度,确实形成班主任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一支适应我镇学校发展的班主任骨干力量。
(5)教研组长培训。加强学科组长培训,确实形成学科组长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发挥学科组长的教研带头作用。
四、培训类型及任务
(一)通识培训
主要任务: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课程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和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特点和解析,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与干部、教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和校本培训的开发与规划等。
(二)学科培训。任务解读和掌握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新课程评价研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技术与有效策略,推进新课程实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和途径等。
(三)校本课程开发培训。主要任务深刻理解新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性,探讨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提高学校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能力,建立符合实际、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高度重视新课程资源的建设与使用,积极倡导按照国家规定开发我校各学习领域的课程资源,挖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能。
五、培训对象及内容要求
1、校长培训
培训内容:积极组织校长参加各级培训班,学习和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趋势和任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目标》、《课程改革与领导角色的转变》、《程改革与教学实施》、《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2、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内容:学校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调研,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技术的研讨,新课程评价内容与方法,信息技术的实用技能培训。
3、学科教师全员培训
各学科教师,分学科进行,结合学科特点和基本要求探讨新的课程理念及其实施。
学科培训的内容:
(1)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包括课标介绍,与现行大纲的比较。
(2)教材培训,包括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
(3)教材具体内容的解析,结合章节的具体内容与分册逐步进行分析等。
(4)教学实施技术与方法研讨,包括教学实施的具体要求,教学过程指导,教师组织教学的原则、策略和方法等。
(5)根据我校的实际需要和实验进展情况,组织课例讨论和相关专题研讨。
(6)学科中考评价内容、方法与应对策略的研讨。
六、校本培训的途径
1、经验交流
学校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学习考察
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安排不同层次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组织培训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培训,为教师的学习搭建平台。
4、自我研修
鼓励教师报考学历培训;建立教师研修激励机制,促进个体学历进修和素质提高研修。
5、以研促训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逐步强化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发挥以研促教,研为学用的目标。
6、以训促研
中心学校规定:凡是公费参加各级学习培训、考察的教师,回来后一定要结合所培训的内容讲一堂汇报课、并撰写一篇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发送到县教研网以供交流。
7、以老带新。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一帮
一、结对子”的师徒式培训方式,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8、网络培训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质课改资源的作用,采取集中收看,看后讨论的方法,推动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取之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中。
七、培训主要形式及要求
1、专题讲座形式
聘请镇内、外培训指导教师进行各类讲座。
2、自学—反思形式
自学是在学校的规划和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上网浏览教育文献(每周保证两小时),系统学习教育专著(每学年两本)、教学杂志(每学年一套),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
3、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校际交流,互通有无,实现培训资源共享(每学年不少于两次)(2)开展相互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每个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次)。
(3)开展师徒结对、技能竞赛、理论学习、论文评比等活动。
(4)开展课题研究。
八、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
1、组织领导:
成立由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由各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教师培训的日常事务工作。
校本培训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 胡茂珍
副组长:龙仕川、梁海贵
成员:黄昌荣、陈明清、高政成、吉廷光、朱文琼、王进龙、黄雄英、吉启海、卢道英
2、制度、经费保障
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计划。学校将制订《校本培训方案》、解决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使教师继续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学校保证经费投入是校本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保证培训经费,保障开展培训工作必需经费开支。
3、考核评估:
各学校要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检查和督促,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将作为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在周期内需晋升教师职务的,必须完成晋升前应该完成的校本培训时数,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
在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中,逐步构建一种基本操作方式: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促使教师由过去的工匠型变为现在的专业型,由过去的只重教书,不重教研变为现在的既重教书育人又重视教科研的新型教师;学校教研气氛日益浓厚,学习化的校园文化得到充分发扬光大;教师的课堂行为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变为现在的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愿学、乐学,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第二篇:校本研训具体目标
校本研训具体目标
在进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我校实际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具体的研训目标:
(1)新入职教师:完成基本教育思想、基本教育理论、基本教学技巧的研训,上好过关课,撰写有一定价值的教育教学叙事、教学故事、总结或论文等,做学习型、反思性教师;完成上级和学校规定的研修课程。
(2)合格教师:在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基本教育理论的高度去再认、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撰写较有价值的教育教学叙事、案例分析、总结或论文等,自觉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完成上级和学校规定的研修课程。
(3)骨干教师:结合当前课改理论完成教育教学理论体系的自我建构,对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上好公开课、示范课,撰写较高水平的案例分析、教育教学总结或论文等,发挥辐射作用和传帮带作用;完成上级和学校规定的研修课程。
(4)学科带头人:在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基本教育理论的高度去再认、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研读教育教学专著1本,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上好研究课1节,撰写较有价值的教育教学叙事、案例分析、总结或论文等1篇,自觉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科研型教师转型;带徒1至2位,发挥辐射作用和传帮带作用;完成上级和学校规定的研修课程。
几年来,我们从“为了每一个教师更好的发展”出发,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出发,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立足教师岗位,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易操作、有实效的校本研训模式。
1、专家引领式。
学校根据教师发展目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一是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2003学年中,我们邀请了浙江省教研室的专家;浙江省教育学院的教授;嘉兴市教研室的教研员;嘉兴市教科所的领导;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来校作指导,共计17次。学校特别邀请浙江省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牵线引领,重点培养四位教师成长。二是组织教学骨干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取长补短。通过这些途径,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学习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学校要求每位
教师一学年外出学习不少于一次,并提出“三个一”的管理办法。凡是外出参加培训进修的教师,必需作一次专题性讲座;上一堂相关的课;写一篇培训体会。
2、交流互动式。
以往的教学是“灌输式”的,以往的教师受训也是“灌输式”的。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课堂教学研讨,总是一个人唱主角,众人当听众。2002年起,我们改变了这种纯集中受训的模式,试着进行“学术沙龙”式的互动交流。这类型的校本研训,首先由学校确定研训主题,研训主题可以是据某一个话题进行研讨,也可以是对某一堂课进行设计或是评价。参训教师围绕专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或是进行专题内容设计。然后是组织参训教师进行交流,每次研训的主持人轮流。要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发挥示范作用,主动交流参与;同时要求人人动脑,人人动口,在交流中学习他人,借鉴他人的长处。这类校本研训适合小范围内开展,不适于全体教师参加。但对全体教师起到了一个示范的作用,教师的成长应该是主动的,自觉的行为。
3、课题牵动式。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构筑务实而有效的教育科研“平台”,优化教学资源,将教育科研有机地融入学校发展的机制之中,以点带面,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促进教师的成长,是我校在校本研训上的又一举措。学校教科室根据市教科所提供的课题指南,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菜单”,了解教改动态。积极发挥教研组的特色,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在充分调查的基础,找准本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确定一个专题进行重点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和实践活动,把教研活动、自主式培训重点和日常教学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提高校本研训活动的能效度。鼓励教师将研究的专题进行市极课题的申报,如果未立项,作为校极课题进行研究,在这过程中进行方案的修改,调整,准备下一年再申报。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们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研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发展。
4、合作探究式。
结合我校青年教师多、“瓶颈现象”的特点,2003年,成立了“青年教师研究式小组”、“学科研究小组”。“青年教师研究式小组”共13人,每月活动一次,每月都有活动主题。2003年第二学期,我们安排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武”,具体内容包括说课、上课、评课。三月份要求每位青年教师结合自己参赛的一课进行十分钟的说课;四月份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比武,并要求青年教师互相听参赛课;五月份选择其中的一堂课进行评课。每个单项设前六名,综合得分前三名的被评为校级“教坛新秀”。“学科研究小组”共16人,分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以4人为一组成立合作小组,不定期安排研究活动,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促进“人文型、思考型、学习型、创新型”的名师发展。为了使广大教师迅速地成长,在以往学校教师与教师“一帮一”结对的基础上,今年学校隆重推出“导师”制。所谓导师制,即请学校的每一位领导及嘉兴市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海宁市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并分别与二位教师结对,这二位教师分别代表教师中的两个层
面——最有潜力、有希望的。从而组成三人小组,学校为此组成了十三个学习小组。这些学习小组在学校领导、教学骨干的带领下,或学习、或探讨、或听课、或调研等,活动不拘形式,内容丰富多彩,确实体现了“快、活、灵”的特点。
5、主题生成式。
主题生成式是指选择一个为教师关心的或是困惑的主题作为研训的内容,这样的主题往往直接来源于教学之中,是在教师的教学中生成的。确定主题后明确培训目标,设定培训对象,选择培训方法。例2003年的第二学期,我们确定了三个主题,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其中,又针对性地对部分教师进行研训。一是开展新课程的叙事研究,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进行了“教育叙事研究”的专题学习,强调在新课程教学中让教师讲自己的教育故事,谈自己切身的体验感受,写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教育反思,以“实事”来“求是”。引导教师立足于课堂的教育实践,描述真实的教育情景,进行自觉深入的反思,促进课改的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二是教学案例研究。“让教师在案例中成长”是我校研训中的又一专题,片断分析、全息分析、课堂实录、教学随笔充斥着我们老师的教学生活,一学期学校教科室已收集整理教师案例300多篇,每一篇都反映了我们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研究的体验与感悟,并画出了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足迹。三是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专题月。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主题,教导处统一安排三个活动专题:三月:市级以上课堂教学获奖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月”,共有36位教师上了研讨课。四月:三年期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月”,13位青年教师上了评比课。五月: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月”,同时我们邀请了新课程实施年级的家长到校听课,让家长也走进新课程。
6、自主反思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在校本研训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的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反思。首先是由教导处负责,帮助教师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学资源、学生的学情、教师自身的风格为依据,勇于实践,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启发式、发现式教学,多开展讨论型、实践型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老师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会独立思考,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其次是作了一些量化、细化的工作。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抓住锻炼机会,认真上好每堂教学研讨课,40周岁以下每学期不少于2节,(三年期青年教师每学期不少于3节)40周岁以上到离退休五年每学期不少于1节,鼓励老教师上教研课,传经送宝。对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亮点或是出现的问题等以教学随笔的形式写下来,一学期不少于8篇(三年期青年教师不少于12篇)。自主反思式强调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反省,自主审察,自主合作,而且要贯穿于“备课——上课——评课”之中。每位教师除了认真上好研讨课外,要认真听教学研讨课,要求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8节,教导每学期不少于40节,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6节(三年期青年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4节),在听课的过各中,积极思考,作出听课评价。
7、课程开发式。
百年的校园文化积淀,别具一格的校园设施和校园环境,再加上优秀的教师群体,为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立足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组织学校中的骨干教师着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既是对教师的一种信任,也是给教师提供一种研训的机会。一是传统体育创新化。我校是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国家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集体。从学校体育资源出发,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入手,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主人翁作用,编写了校本教材《快乐体育》,共三册,《家庭篇》,《活动篇》,《游戏篇》。二是少先队活动课程化。我校是全国红旗大队,少先队工作成绩显著,新课程实施后班队活动课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何发挥少先队阵地作用?在领导与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把在我校具有十年历史的雏鹰争章活动与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在全体辅导员的努力下,一本饱含着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雏鹰综合实践活动》诞生了。三是学校文化本土化。“紫微”是我们学校的,更是海宁的,把握传统文化的命脉,挖掘紫微文化的内涵,将地方文化、学校文化纳入学校课程之中,培养学生从小爱学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紫微文化》课程的目标。
评价考核以学分制为载体,设计制订具体的评价考核办法,努力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方向更加明确,形式更加灵活,措施更加扎实,以实现在师德建设领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强化教育责任,在教育前沿领域提高理论素养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素养、达到理论体系的自我建构,在课堂教学研究领域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科与跨学科专业领域提高学科和学科整合素养、优化知识结构,在班主任管理领域加强管理技巧培训,在教育技术与工具领域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整合学科建设与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增强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培训内容自主选择,倡导个性,开展“学校开列菜单,教师自选套餐”的个性化培训方式,培训菜单分为主粮和杂粮两大系列,教师可根据自身能力、兴趣爱好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培训或自学,以学分制为载体,设计制订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努力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扎实;组织形式面向全体,分层研修,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不同的培训需求,组织了三个不同层面的研修班——求实班、创新班、奋进班,充分发掘校内教师的教育资源,形成相互学习、共同研讨的学习氛围;培训形式贴近实践,灵活多样,除一些传统的形式外,还结合学校实际探索了辩论会、读书会、讨论会、课
题研究、论文答辩会、外出学习汇报会等多种形式,同时我们还创立了《成长》作为教师观点碰撞、学术争鸣、经验介绍、思想交流的载体;培训机制逐步完善,凸线服务功能,教师专业成长中心牵头落实责任、明确分工,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服务,包括提供机会、保证时间、空间、落实经费及后勤保障,积极探索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方法。
新一轮课程的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21世纪初叶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最主要的任务。现在,基础教育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推进。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新课程要求,是新课程教师培训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要求。根据学校特点,我们从实际出发,建立了以校为本的研训一体的教师教研培训机制,意在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让教师自觉地成为学习型教师,把学校构建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坚持基础性“定餐式”培训与个性化“菜单式”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变“单一”为“多样”,变“定法”为“多法”,海口市英才学2004—2005学校本研训模块菜单 研训模块A级指标 研训模块B级指标 备注 师德陶炼
课堂教学 备课、说课、集体备课 依据相应层次每学年 2节/人
上好过关课、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接待课
评课
教育教学理论 选读教育专著至少3本
写读书笔记(摘录、反思、提纲等)
撰写论文、案例分析、教学叙事、教育科研 现代教育技术 班级管理
五、实施步骤与考核要求
(一)校本研训的四个阶段 1、2004年7—8月,拟定校本研训方案,成立校本培训领导组,新课程前期的宣传发动、理论培训以及实施的准备工作。2004年暑期组织高中全体教师学习和研讨训新课程的背景、意义、目标和运作方式、新的课程标准及新教材。2、2004年9月—2005年8月,针对高中课改第一年教师对课改比较陌生的情况,主要对新课标及新教材进行提前培训和同步研究,对第一、二、三、四前四个学段在教学实施中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安排、教学、指导学生选课、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评价进行培训研究。3、2005年9月—2006年8月,继续对步入课改的高一高二教师在新课标、新教材及它方面进行培训;对高中一年级的课改进行总结反思研究;随着高二年级选修课的增加,将把选修课的开设、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问题作为培训和研究的重点。4、2006年8月—2007年8月,继续对步入课改的高一高二教师在新课标、新教材及它方面进行培训;对高中一年级、二年级的课改进行总结反思研究;对临近毕业的学生高中阶段学业评价的培训研究;高三年级的重点是研究实施新课程后的高考方向及其对策研究;2007年暑期(7、8月份)对高中三年一轮的课程改革进行全方位总结反思,为下一轮课改作好准备工作。
我们的“校本研训”目标:
我们的目标: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共性与个性相互融合。
1、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新的世纪,新的价值观,决定着新的角色意识,教师不再是蜡烛,照亮别人却燃烧自己。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为社会培养下一代,更是为自己积累财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名教师、专家型教师,而实现这种成长的途径就是学习,就要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投身于校本研训。
2、共性与个性相互融合:桐梓坡小学的教师应该追求所有优秀教师的共性——优良的师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具有桐梓坡小学教师的个性——博学、善思、勤教(我校的校风),尤其是要善于思考,在教学工作中,全力研究和指导学生的活动化学习,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主动地学、生动地学。
(二)形式多样,内容优化,开拓校本研训新途径、菜单式主自学习,开展读好书活动
每期学校向教师推荐了教师必读好书,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每学期读1-2本教育论著,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每位教师又可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并要求作适量的读书笔记,在教研组内交流,做自觉的“学习型教师”。学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有每周教师例会上的“好书大家分享”的校际交流,有各教研组针对各自学科特点、组员情况展开的组内读书交流,更有各年级组随时随地的好书美文的互荐。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了教师之间专业对话的质量。、网络与集中结合,重视师德培训
教育德为先,学校对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内容有《反邪教育警示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最优教师评选方案”等等,为了克服学校集中学习时间有限的困难,要求教师们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广泛学习。3、保证集中培训,夯实理论基础
为促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在校本培训中,积极举办各类专题教育理论讲座。并组织教师在各教研组进行讨论、深化,学习后还进行了闭卷测试,使教师们新课标及时进行了吸取和消化,为把握新课程课堂教学夯实了理论基础。我校还开展了《课程改革与教研主题构建》培训,我们从网络上、从《青年教师》上,选取优秀文章,带领教师学习,教师们作了笔记,提高了培训的效果。4、灵活的参与式培训,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参与式培训是指那些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这也是我校校本培训中一种主要方式。本学期来,运用参与式培训的主要有班主任组的教学沙龙。班集体建设是本校的一大亮点,但很多教师还有困惑,通过组织“班主任工作”沙龙,大家各抒已见,各展高招,丰富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经验,给我校的班集体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篇:校本研训方案
小学校本研训方案
(一)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遵循“培训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题化”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课堂教学,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修目标
依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进行课题研究,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切实解决或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研修重点
1.讨论完成计划各项工作。
2.建立电子备课室,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教学的技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查找所需资料,互相学习和交流。
3.采取“板块”教研形式,进行分科教研活动。
4.认真组织开展
“精品课”展示活动,如“领导上展示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等系列活动,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
四、研修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需要我们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做法,讨论新问题,研究新对策,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本学年重点学习教育理论以及上级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具体要求,使各位教师弄清新课程标准内容,理解学科教学的性质、地位、理念及目标,正确把握学科教育的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课程。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制定周密的业务学习计划,每周二下午的业务学习以“统一主题,集中与分组学习为主,测评为辅”为原则,确保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讨论、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有检查。要做到:(1)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2)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3)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摘记,又要写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
4.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为使全体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学校配合地、县的教师培训计划,组织和安排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任务,定内容。学校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写字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技能以及写字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促进教师的进步,努力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要求学科教师互相听评课,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结合听课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汇报材料,上好汇报课,带领教师吸纳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益。
小学校本研训方案
(二)为一步进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制定我校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培训原则
校本培训的指导原则是:(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外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三、培训内容
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新教材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师德培训
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以教研组为单位,不断探索研训一体化,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信息技术培训
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提高教师借助电脑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培训形式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以及教育教学有关杂志,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
5、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
6、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研研室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研究型、专家型的骨干教师。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依托校内教科研机构,确定专人,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认真制定校本培训发展规划与培训计划,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
学校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要及时进行考评、评估与反思,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培训的考核与期末教师考核结合起来。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教师外出培训,应按规定报销有关费用;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配备教学设施,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第四篇:校本研训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校本研究理念: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三、校本教研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四、校本教研时间
1、全校性的教学研究活动,由学校统一规定时间。
2、教研组、集备组教研活动:单周三第三节课或每周集备时间。
3、个人教研活动:在校课外时间和利用业余时间。
五、校本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
教研形式。
1、自我反思。
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袋,自定个人教研学习、专业提高的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1——2节研究课,每位教师听课每学期达15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达20节以上,教导主任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及校长听课达3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要写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反思,每学年至少写一篇教学论文。
2、同伴互助
以教研组和集备小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已见。以教师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特别是围绕课堂教学的研究,将“随堂听课、课后评课、评后叙课”作为新教研常规,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师的发展。
3、专业引领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名刊和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育思想,聘请本校骨干教师作为校本教研顾问。另一方面,将本省市级专家请进学校,引进他们的新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4、学校为教师开展教科研提供硬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校园网,为教师学习、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条件。
六、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管理要求:
1、各组长作好校本教研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校本教研活动。
2、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作好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3、校中层以上干部一般每月都要参加。
4、各教研组活动情况及时汇总反馈。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5、各教研组成员均要按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参加活动情况与期末评估挂钩。
6、学校组织对教师、备课组和教研组提出的校级研究课题进行开题论证、中期评估和结题鉴定。
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每月学科组和“学习型小组”分别交流一次。
七、校本教研的奖励制度
1、将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取得的成绩记录教师“成长记录袋”。
2、每学年开展“优秀课题”和“优秀课题组”的评比活动;
3、对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或教学竞赛评比活动中得奖的教师进行表扬或奖励。
4、每学期对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的备课组、教研组进行表扬奖励。
第五篇:校本研训材料之二
“学本课堂”校本研训之二
——如何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
正如有人说:“老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课堂离不开师生互动和问答,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评价。回答正确、启发有效固然老师高兴,但学生学习出现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有的教师过多地使用否定甚至打击性评价,会让本来学习兴致高昂的学生变得垂头丧气,这不能不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打击。
经验告诉人们,激励性评价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肯定激励性评价语言应是课堂评价语言的主流,这是由教育的特质决定的。因此课堂上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学生爱上学习,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也是我们构建“学本课堂”的目标。
常见的评价有赏识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反思性评价、延迟性评价、多维性评价、巧妙机智评价、饱含深情评价等
你的方法很好,还有其它方法吗?
你与众不同的思路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你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行!
通过这个例题,你有什么体会?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学贵有疑,这个问题问得好!你的思维很敏锐,这个问题很有深度!你真能发现问题,瞧!都问到点子上去了。
读得真不错!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给了老师信任和鼓励,后面更精彩!
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参与。
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
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
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很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也不一定准确。
今天我们提问已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我们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求知欲望。
有些问题我们可先问自己,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就不必向别人提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新提出的问题,哪些是自己有答案的?
有一个问题,是我要求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
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烂灿,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教我,你们的学习能力是在提高
××同学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
刚刚过了××节,同学们一定还有深刻的印象,就“××节”为题,写一遍作文,好吗?
以上说激励性评价的正面意义,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有过多不客观准确的评价,课堂“好”声不绝于耳,“棒”生此起彼,评价成了课堂流行,这样充满了泡沫性后的评价是廉价的表扬,评价语并不一定准确、客观、具体而且让学生感觉缺乏真诚,效果可想而之。
20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