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职称论文(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23:1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职称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职称论文》。

第一篇:语文教学职称论文

【一】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语文是母语教育教学。一直以来被放在重要学科的位置上,倍受关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语文创新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我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讲台上的磨砺和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促使我把语文教学的追求索定在这八个字上“着眼目标,求真务实”。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重训练,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训练。我认为,不管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设计,都要通过学生以各种方式来呈现。注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训练,且训练注重实效,能使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默契,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像我现在教的这个一年级(3)班,学生一进校,我就进行了读书、说话、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训练。训练学生怎样以正确的姿势看书读书,现在全班学生一拿起书,就能从课题的第一字,一排一排地读到最后一个字,做到整齐、流利,书声琅琅;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说标准的普通话,还有就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练习用“我认为„„我感觉„„我想„„”进行说话,树立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训练学生小组合作怎样学,怎样汇报,怎样评价,并且注重每一个细节。比如,从小组学习过渡到汇报环节,我就训练学生对名言、诗句,我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学生接“一日之计在于晨”等。每一项训练我都花了不少的工夫和时间,将训练目标落到实处,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成效也比较显著。现在我上每一堂语文课都比较得心应手,我们师生间的合作交流轻松自然,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我想,这得归功于我对学生扎实的训练。

二、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

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通过记忆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和收获。第二步,我送给学生一句话――“日积月累求真知”,让学生铭记在心,懂得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知识积累”的意识;第三步,围绕“日积月累求真知”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建小词库,设计语文小报,古诗配画、我的小本本等,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学生在活动中读读写写画画,收获不小。(展示学生成果)孩子们很喜欢些活动方式,现在不少同学在家里也自主创设一些积累库,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我想,只要我们教师都用心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积累,那么学生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起来。

三、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读中感悟”。我在教学中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每一篇课文的阅读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理解,并且注重了朗读的指导。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朗读。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朗读进行深入指导,引导学生把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色彩从朗读中充分表现出来,那么学生的感悟能力才能从中得到培养与提高。我还对学生进行过这样一次语感训练,出示了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这是我的”要学生读出不同感情来。学生反复读,反复品位。一句简单的话被学生读出了丰富的感情,有自豪的,有骄傲的,有疑问的,有害羞的,有毫不在乎的。就这样,只要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四、重拓展,活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在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时常抓住一些词语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如,学到“猎人”这个词时,我就会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如果你看到猎人在捕杀动物,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到“庄稼”这个词就激发学生“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等。

五、重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

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课堂上,我对学生的发言,从未用“不对、不行、错了”这样很否定的词语来评价学生。因为我感受到,孩子们很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很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我对学生的上课表现一般都是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谢谢你,给刘老老师带来了惊喜,你真像个小老师,你为同学带了个好头,你的想像好奇特,你的朗读很动听,你真会观察,你的小脑瓜真会想问题等,如果学生答问有偏差,我会说,你的想法不一样,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再静下来想想一定会找到答案了。我观察到,学生往往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表现都更加踊跃,更加主动大胆。孩子们的表现告诉我,教师善于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敢想敢说,更加充满自信,从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总之,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我们教师学会抓住语文的每一个教学因素,将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的学有所获,得到发展。【二】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构建综合性学习的绿色通道

摘要: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综合性学习方式中,教学理念尚未得到实质性的转变,对过程和主体的整体性关注不够,存在大量制约综合性学习的因素等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应该转变观念,优化教学结构,防止教学中的错误倾向,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教会学生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确保学生全方面素质的提高,构建综合性学习的绿色通道。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素质教育

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研究或专题活动,并在过程中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因此,综合性学习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构建综合性学习的绿色通道,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根据教学理论和我的教学经验来提三点建议:

一、教师转变观念 有利实施素质教育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至今仍未完全落实新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理念。大多数教师很难在自己头脑中确立一种新颖的教育理念,就是将自己树立为一个服务者的形象。传统的师道尊严,往往使教师很难放下自己是一个尊者、长者的架子,以一个平易近人的服务者角色,以一种非常民主的和蔼态度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从而融入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分子,组织学习活动的开展。

开展综合性学习,我认为在师生关系上要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在学习方式上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样教师就会变传统的“聚焦式”的教学转而为“立体型辐射型”的教学,变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为以“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从而通过转变观念,来创造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教师优化教学结构 保障实施素质教育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许多教师往往把学习活动的过程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一开展活动便直奔目标而去,对于学习的过程性、整体性的教育价值开发不够。还有一些教师,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目标的生成性重视不够,不能根据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活动目标和活动方向,从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学习对象的综合性、复杂性和整体性。

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操作起来难度大,但对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功效更大。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优化教学结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知识积累、文本阅读、写作练习、口语交际、信息获取、情感培养等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切实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教学中抓住一个“趣”字来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采用“听音乐、猜谜语、读画片、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名言警句”等多种方法来创设学习气氛,在进行《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部分歌曲,在进行《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播放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在进行《莲文化的魅力》专题学习时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莲,从而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创造条件。

2、在活动中抓住一个“情”字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在《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自行准备的小品《错别字的烦恼》就采用了扮演角色的方法让学生亲临亲历,树立了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3、在课堂上抓住一个“疑”字来突破难点:可采用“每人提三个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在《成长的烦恼》的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疑,“为什么爸妈非要管束我?我应有怎样的心态和爸妈相处?怎样做到理解爸妈的做法?”,在课堂上交流想法,开动脑筋,研究策略。

4、在学生自读品味中抓住一个“悟”字来引导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走过四季》的活动中,要求学生查找有关四季的成语、俗语、古诗,并为课文做画,课外查找有关四季的美文,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造句,说出一段语句,从而让学生做有热情,做有乐趣,做有效用。

(二)教师给学生创设课堂外的探究空间

在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校里和课堂上,要打破学校、教室框架的束缚,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和生活,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广泛地挖掘校内外的一切可利用资源。同时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课外时间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使学生接受到全面的、整体的、丰富的综合性学习的训练和培养。大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要求学生在课外的时间里自主完成的,课堂上一般都是成果的展示、分析和结论部分。因此,我们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安排充裕的、自由的、开放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课外去查找资料获取信息,后再整合知识,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的教育体系,还引导学生办文学社、演课本剧、整理民间传说等,打破教室这一固定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去学习语文,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只有这样,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果才会突出显示出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师生互动,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学习目标、学习过程、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的完整过程。第一步,可以进行活动的策划。第二步进行活动的准备工作。第三步是活动的实施阶段。第四步,是活动的交流分享。在这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程序的设置都应当严密、合理。我们教师力求把活动课做精、做全、做好。我们抓住“活动”两字做文章,设置情境,创造氛围,开展竞赛,引导学法,归纳总结,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要求他们动脑动口动心,要五官并用,听说读写思做等六能并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在《走过四季》的活动课中,我们的操作过程是: 学生的准备:结合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要求学生为课文内容画插图,并配上课文中的语句;课外搜集查找有关描写四季景象的精彩文段,按不同季节分类抄在本上;还要查找有关描写四季景象的古诗名句,理解并背诵下来;为喜欢的季节写一句赞语。

教师准备:收集、归纳、整理学生收集的有关四季的精彩的诗、文和学生所画的课本插图,将其制成课件,力求图文并茂,充满诗请画意;设立一块“走过四季”的版面,让学生把喜欢季节的赞语贴在上面;将学生喜欢的季节分春夏秋冬四个小组进行背诗比赛,形成竞赛的氛围,激活活动的场面。

我们将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成竞赛式的,过程分四个步骤:

1、观画背文,感悟四季。教师用课件一一展示学生为课文所画的插图,学生用抢答的形式背诵课文,为同学们所画的插图配上课文中的语句。

2、读文品意,鉴别四季。学生读出自己搜集的精彩文段,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判定文段所属季节,为文段加上适当的标题,要求标题中尽量包含季节的名称,如“春到人间”“夏日的海滨”“秋日情怀”“冬之神韵”等。

3、背诵名句,描绘四季。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背诵描绘四季的名句,古诗,加以比赛。

4、快速造句,赞美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用“我最喜欢„„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力求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我喜欢秋天,因为秋风吹熟了稻谷,吹红了果实,给大地披上了新装。

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表现,让学生既是综合性学习的决策者,又是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自身素质。

(四)练习巩固多样化,综合评价学生

综合性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思想。练习巩固的多样化,使综合性学习事半功倍。我们采用综合评价的形式,在课堂上用分小组竞赛的形式当堂评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如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中,我设计了多个竞赛题:古今战争知多少,战争故事,战争成语,描写战争的诗词,战争的影响,有关战争的文学作品,古今战争的名言,战争的纪念地,你如何看待战争,要消灭战争应如何去努力,将来还会有战争吗等。这些问题的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主动地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所以,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性增加了,探究意识提升了,从而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师指导时倾听

学生是学习研究的主体,他应该得到的是猎渔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猎物和鱼。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大于单个的教师。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交流,坐下来倾听学生说话,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

总之,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师要进行活动的策划是前提,师生共同进行活动的准备是基础,课堂上活动的实施、交流、分享、总结、评价是关键,每一个程序的设置都应当严密、合理,这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三、防止错误倾向 以免偏离素质教育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中,存在为了语文而语文的“唯语文”倾向,把综合性学习当作一种单一技能的训练活动,如把它看作听、说、理解能力等单项技能训练活动,把它当作情景作文„„。另外,有的教师上课只做些收集资料、积累素材的工作;有的把它当作课来上,把内容当作课来讲;有的把它过分语文化,缺乏整合特色;有的教师走下了讲台,搞起了“放羊式”,毫不过问„„。

诸如此类,有的教师只考虑到某项语文能力的演练,而不注重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综合性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养目的,所以需要我们着意避免,解决以上不良倾向,认识到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端正态度,避免错误倾向,偏离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对打破学科中心,改变封闭教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构建学生学习绿色通道,相应地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空间里经过多途径能力训练后,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地提高自身素质。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刘墨,《温州大学学报》,xxxx年8月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鹏举,《中国教育报》,xxxx年2月22日

3、《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的困惑和反思》,何金强,《重庆教育学院学报》,xxxx年4月 【三】

解读阅读教学 建构和谐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总而言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应该摆在首位。

一、构建和谐课堂,体现人文精神

新的课堂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教学中,构建“我--你”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学习活动,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

利用教室的整体环境。要构建和谐课堂,首先要突出教室环境的美与和谐,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熏陶作用。如充分利用黑板报抄写、贴纸、绘图等学生熟悉喜爱的故事、童话、图形,让学生常常对其中的故事童话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应该鼓励他们敢于阅读,培养他们先说后问再议,积极参与学习。教师应结合实际让学习力不从心的学生得到启发,激励学生敢于阅读,敢于发言,学生没有了紧张、畏惧心理,自然而然投入阅读学习中,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学习是一件很舒服和愉快的事情,激起了阅读兴趣和阅读愿望。

二、挖掘文本内蕴,提高阅读效果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学《鸟的天堂》,“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不加引号?它们各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从而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说的话,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第二个鸟的天堂,指那棵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是作者亲眼所见的,不需要加引号。又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邱少云是怎样牺牲的?在烈火中他为什么能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内容,从邱少云的外表句子和插图想象:烈火熊熊,浓烟滚滚,邱少云怒目圆睁,咬紧牙关,顽强地坚持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体会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吃透文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文本,抓住重点难点,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三、培养阅读质疑,促进多维思考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突出语感,质疑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目前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占着重要的地位。教学《草船借箭》,在学习“知悉对方”时,有学生质疑:如果鲁肃事先全盘告诉周瑜,诸葛亮的借箭计划会成功吗?为什么鲁肃不会告诉周瑜呢?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认真思考之后,有了不同的答案:鲁肃是个老实忠厚之人;鲁肃想试试诸葛亮的本事;鲁肃两边都不得罪,告诉了周瑜,但不全说;鲁肃对周瑜的做法有成见,他不会出卖诸葛亮;鲁肃和诸葛亮是最要好的朋友,他当然不会出卖诸葛亮„„引发了学生的多维思考,表达了学生个性化观点。又如教学《田忌赛马》,“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究竟如何调换顺序?为什么会转败为胜?如果齐威王也调换马的顺序,结果又会怎样呢?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大胆质疑,启发思维,充分培养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篇:语文职称论文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的创建方法刍议

摘要:略读课文教学模式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略读课文教学而采用的模式,它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立足于此,首先了探讨了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紧接着概述了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目标分析,最后文章就构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方法做了细致的探讨,主要包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注重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展学生阅读内容等。这些方法对于教学模式的构建效果明显。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 1前言

略读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精读课文等内容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课文体系。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略读课文却长期处于尴尬的境地,这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

一、部分教师按精读课文的讲解模式来讲解略读课文,浪费了教学资源,进而影响了教学任务;

二、一些教师将略读课文视作无关紧要的篇章,教学时一带而过,甚至根本不予讲解,从而未能发挥略读课文应有的功用,这两种教学方式虽然表现形态不一,但都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负面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状况,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对略读课文的性质与功用缺乏深刻的了解。叶圣陶先生曾表明过,略读课文虽然是小学语文课堂的补充,但它却是学生应用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略读课文,才能真正掌握精读课文教学中所培养出来的阅读能力。因此,构建行之有效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是当前略读课文教学中的重点,本文就立足于此,就教学模式的创建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2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概述 2.1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内涵

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模式,正所谓教无定法,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形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等因素的实际情况选择特定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着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就当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而言,较为常见的有方法迁移模式、问题导读模式、任务阅读模式、比较阅读模式等。2.2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目标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虽然在形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但其教学目标或者说教学追求却是相通的,即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略读课文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主。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编排,精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略读课程则训练学生应用阅读能力,它是学生展开自主阅读的基础;其次,略读课文教学模式主张差异化阅读。略读课文相比于精读课文而言,弹性较大,它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按照自身的喜好展开阅读活动;最后,略读课文教学模式是沟通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中介,它能展拓学生的阅读内容,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3构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方法研究

略读课文教学模式有许多种,但在创建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必要的方法,完善的方法是确保教学模式发挥自身功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保障。就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的创建方法而言,最为主要的四点有:转变教学观念、鼓励自主阅读、注重经验交流、拓展阅读内容等。

3.1转变教学观念

之所以在以往的略读课文教学中会出现略读课文“精读化”或“忽略化”的现象,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既表现在教师对略读课文的认知上,也体现在教师对课堂主体性的理解上。因此,构建教学模式的首要方法便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重新界定略读课文教学课堂的主体,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身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辅助者;其次,教师课堂地位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的缺失,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例如在任务教学模式或问题引导模式中,通过分配阅读任务以及提出阅读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略读活动。就以《秦兵马俑》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课外阅读,搜集一些关于秦朝的知识;最后,教师还要充当好学生略读环节中的问题解读者的角色。略读课文通常较长,学生在阅读中不可避免会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问,教师要做好答疑解惑的工作。

3.2鼓励自主阅读

如前所述,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最终追求是培养学生应用阅读方法的能力,因而,在略读课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调动好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鼓励其自主阅读。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略读兴趣。略读课文通常在单元之后,并且有一定的导语,教师可以通过对岛屿的形象化或问题化来培养学生的略读兴趣。比如在略读课文《火烧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火烧云》优美的导语用画面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借助更为直观形象的影像资料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要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略读课文以一方面是学生应用阅读能力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它训练的是学生归纳总结、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了;最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自主阅读是略读课文教学模式创建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培养好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3.3注重经验交流

交流是阅读中的必要环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良好的交流能够分享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阅读经验、阅读技巧等。因此,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的创建中,也要注重阅读过程中的经验交流。首先,就师生之间的交流而言。教师要转变以往那种“传道授业”教学姿态,将自身定义为学生的“朋友”,通过平等的对话来诱导、诱导式的交流来启发学生。这种经验交流更好地是一种单向交流,是教师的阅读经验流向学生的过程,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能从交流中获悉学生略读过程中的不足与长处,为进一步的交流奠定基础。例如在《七月的天山》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前面讲解的精读文章《桂林山水》等来与学生展开对话,共同谈到写景式散文的特征,诸如描写方式、写作顺序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模式中引入小组教学法。比如在任务阅读模式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任务,如文章的主旨大意、篇章结构、重点语句等分配给不同的小组,让小组成员在阅读环节中相互讨论交流,这种交流是双向型交流,它能将实现不同学生阅读经验的共享,从而整体性的提升略读课文的阅读效果。3.4拓展阅读内容

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之外,还肩负着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而阅读则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手段。略读课文不同与精读课文,它是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因而,教师要在略

读课文教学的环节中,展拓出更为丰富的阅读内容。首先,教师要做好略读课文与精课文之间的比较阅读,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分析,来加深学生对精读课文的掌握,同时提升学生对略读课文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引导好略读课文与学生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通过课后任务布置等形式来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最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教学中的任务之一。教师可以在略读课文教学环节中充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音频的运用以及网络资源的调动,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丰富学生学习内容。4结语

略读课文是小学语文课文中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教学模式与精读课文相比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常见的略读教学模式有方法迁移模式、比较阅读模式等,但无论哪一种模式都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因而,略读课文教学模式在创建方法上也有着相通之处,主要为转变教学观念、鼓励自主阅读、注重经验交流、拓展阅读内容四点。参考文献

[1]刘飞.浅议略读课文的“教”与“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10):13-14 [2]施茂枝.略读课文教学四问[J].语文建设,2008(10):30-32 [3]韦武平.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1(08):41-42

第三篇:小学语文职称论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育

阜城县古城镇第二小学刘金营

小学教育应该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越表现,应是小学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建构新型的课堂。

一、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扼杀学生创新灵性,破坏“宝贵财富”的做法。如: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变成小河,有的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老师斥为“胡说八道”。这个教师的做法令人悲哀——惟一有灵性的孩子被他狠狠打击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上因此少了一位诗人。可与其相反的,一位老师在上完《两只鸟蛋》之后,看到学生仍兴致勃勃,便利用几分钟让大家说说心里想说的话。一位学生要求上台背诵白居易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位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一番热烈的对话。大家从“不能打枝头鸟”到鸟妈妈怎样照顾小鸟,又说到“我们的好妈妈”。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我们的妈妈就像鸟 1

妈妈一样好,因为我们都是鸟蛋。”(全班哄堂大笑)当老师询问“为什么”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们现在还小,比较容易被坏人带走,如果被坏人带走了,妈妈也会像鸟妈妈一样着急的。”(其他学生赞同了:喔!那我也是鸟蛋„„)我不禁为这位教师关注学生、尊重期待,善于呵护学生的创新灵性的言行而喝彩。

二、关注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小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例如《穷人》一课的结尾只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便嗄然而止,这给读者留下了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尽显个性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根据渔夫和桑娜的思想变化过程,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推测想像“拉开帐”子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由于教师善于利用教材留下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去开启学生的认知情感,课文体现的夫妻情、邻里情,才尽显其美!在这里,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这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关注学习主体的互动性,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座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教师的介入行为应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则要引导其找错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学生补充他人的回答。教师这一介入行为,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主动获取知识。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要把握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参与的时间要充分。要切切实实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去,教师点拨指导的质量要上去。

2.参与的形式要多样,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应当优化组合。

3.要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的课堂参与不仅是在教师指导下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还应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上参与教学定向、反馈评价、课堂总结。

4.参与的时机要恰当。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提供最恰当的参与时机。例如,当学生最初接触新教材,发现新知识同他们的认知经验有很大的距离时,就会有困惑,就有参与提问的欲望;当学生学习中有了收获,常常会有表达、参与的冲动;当学生的认识有分歧,与教师的判断有差距时,常常是组织学生课堂参与的极好时机。

四、关注学习材料的储备性,尽量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本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有研究者曾讲:“由于已有知识和经验为新的认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因此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观点上,在从事新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应十分注意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预备知识。”这种为新知学习服务的必要的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伯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学生头脑中已储备的与学习新知有关的材料充分地挖掘出来,优化组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创新的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材,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凭借”的机会,实行大语文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沟通,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各学科教学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沟通,扩展外延,丰富内涵。

1.向课外开放。课前可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开放学习,让学生事先了解课堂学习内容的背景材料,作好学习的铺垫;课堂学习结束后,可凭借“例子”,尽力拓展,把学生知识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知识领域。如语文课学习了《黄继光》后,可让学生去阅读书籍,收集英雄人物的资料,然后为英雄人物建立小档案,内容可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生活年代、主要事迹、精神品质等等。

2.向学科开放。如语文课可向自然课开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向数学课开放,可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向美术课开放,可让

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向音乐课开放,可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等等。另外,体育课中趣味游戏、自然常识中奇妙实验,音乐课中精彩舞蹈,班队课中快乐活动等又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体前进,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易于发展。

3.向社会开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教学应以教材为凭借,让学生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火热的社会生活、大自然中去学习。要利用现代信息媒体,听广播、看电视、看录像、看VCD、上网等,拓展学习渠道,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外世界的教育资源。教师则适时指点、引导,使学生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尽情地学习,享受着开放学习的乐趣。

五、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尽量宽容对待学生

在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新课改倡导“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要使这一理念落实到位,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一位教师在教学《爱迪生》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他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学生个个读得正确、流利,有滋有味,无不令听课教师佩服。当读完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中仍有一个女生的手高高地举着,教师便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我还想读第四自然段。”真是一语惊四座!那位教师显然也没料到会这样,不由得脸红了。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微笑着说:“你想读,那就读吧!”那学生可能真没料到老师能在这种场合满足她的要求,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紧张,连嗓音也变了,结结巴巴地读完了这一自然段。原以为这位教师就这样草草收场,继续走自己的“路”了。可他并没有请那女生坐下,仍面带笑容地说:“这位女同学可真了不起,敢于在这么多同学和老师面前提要求,可能是因为紧张,读得不太好,但我想她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的,你愿意再来读一遍吗?”“愿

意!”„„“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假若这位教师面对这位女生高举的双手视而不见或对该生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只顾走自己的“路”,那学生的学还会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吗?为了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评价制度的特色又从何体现?由此可见,教师宽容对待学生的挫折和失败,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课改评价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必须成为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第四篇:职称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钦北区那蒙镇中心小学农成贵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每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率先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朗读教学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应积极采取各种策略,指导学生朗读,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教学;存在问题; 策略;指导;提高;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当前,语文界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既然是工具,就要让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技能。这种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在所有的语言实践中,朗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读书,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教育任务的重要基本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也是教学实践中常常被老师忽视的一个方面,因此,以下本人就从当前朗读教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小学朗读教学的策略两个方面谈谈从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点滴经验。

一、当前朗读教学在小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上联中道出了窗外风潇潇、雨濛濛,窗内书声朗朗、其乐融融的情景。那声声入耳的读书声,引起了多少人对神圣学堂的向往。但不知曾几何时,我们的校园却越来越静,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离我们远去。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当前学生的语文能力越来越差,写作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且不说让学生演讲、辩论,连当众读一篇文章也会结结巴巴,不要说读出感情,读出抑扬顿挫,就是基本的断句、节奏也无法掌握。这些应算是当前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失误。究其原因,表现如下:

1.缺乏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的。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

2.素质不高,朗读指导不到位。

心理学告诉我们,少年儿童具有极强模仿性和易于受暗示性。他们会认真模仿老师一言一行,以老师的言行举止为自己的榜样。但遗憾的是我们老师当中有些不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还常常带学生唱读,甚至干脆用方言上课。

当然部分老师普通话素质还是挺高的,但工作起来又不够负责任,朗读教学指导不到位,充满课堂的不是“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就是“把某某语气读出来”。究竟同学们读得有感情没有,语气读对了吗?学生不懂,老师不去理会,尤其是朗读的习惯,如学生唱读,对于朗读能力参差不齐的班级,教师认为唱读读得比较整齐,朗读反而乱糟糟一团,如果要纠正得花好多时间。又想着自己还有其他教学任务,所以没有及时指导纠正,朗读的坏习惯就这样形成了。

3.朗读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朗读课文的效果是不错的,可是教师在时间安排方面却比较紧,当把课文朗读完成后已占了课堂的部分时间,那么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时间就少了。在此,我觉得有效安排课堂上的朗读时间是必要的。虽然很多专家学者都建议阅读文应以“读”为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是真正在课堂教学上,朗读课文方面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朗读方法,例如,可以根据需要读句,读段,或者某部分章节内容,不一定每次都要读全文,这样就节省了很多时间。当然,又不要太过于节省朗读时间,正像有些教师,充斥于语文教学课堂的仍是满堂灌,这样掳走了学生许多的读书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往往不到5分钟。课堂上,老师出示本课课标让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一半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老师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就“啪-啪-”拍掌示意学生停下,匆匆转入下一环节,朗读成了一个好像不可缺少的形式而已。

二、提高小学朗读教学的策略

鉴于上述情况,怎样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乐趣?让昔日的朗朗书声又重新回到课堂中来呢,相信学生有了兴趣就不再无精打采。教师有了责任,学生的进步就不断提高了。

1.创设情境,诱发孩子高涨的朗读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学生高涨的朗读热情。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挂图、视频录像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1.1.如我在教学《赶海》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赶海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下载了人们赶海的视频在堂上播放。当学生们观看赶海的视频时,都被沙滩上美丽的贝壳和海中各种鱼儿吸引住了。当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大家再次深深地被海滩上,大海里的各种动植物吸引住了。美丽的贝壳,横行的螃蟹,威武的大虾,成群结队的鱼都活生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同学们如同进入了赶海这么热闹的趣事里,一个个手舞足蹈,争着读课文,仿佛自己就是海里威武的大虾,横行的螃蟹,各种各样的鱼儿„„因为有了浓厚的兴趣,课文不再需要老师的过多讲解,学生就进入了课文的意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整堂课学生都处在一种很兴奋的求知状态。

1.2.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我了解到很多学生从没有见过瀑布,这种认知缺失对诗歌的学习是一种制约。于是我让学生先观看有关瀑布的视频:在烈日的照射下,从山顶上飞泻而下的庐山瀑布,水珠四溅、雾气缭绕的壮美景象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学生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运用夸张手法写成的诗句有了感性的理解。这种视频语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的描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因为视频的感性形象而变得隽永。学生边吟读边想象边记忆,很快地在理解中把整首诗背下来了。

1.3.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创设情境朗读,要求学生在老师描述的情境中,把自己当作孟郊,有感情地诵读出这两句诗句,我创设如下情景:

夜深了,在灯下,母亲一针一线缝制衣服,望着母亲那专注的神情,我们会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亮了,在门口,母亲深情地为你披上衣服,望着母亲那苍老脸庞,我们会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远行了,母亲久久驻立,凝望着你远去的背影,我们会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通过回旋反复的朗读,学生充分领悟到了诗句的强烈情感。

2.示范朗读,动情学读。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感情,先受到感染和教育,然后再以声情并茂的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感受其中的感情,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这样,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等方面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如,在教学第5课《梦圆飞天》时,我利用身穿宇航服的杨伟利向地球发回了问候的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朗读。我激动、自豪的读书声,给学生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氛围,学生的情感在老师的范读者中得到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学生仿佛置身于梦圆飞天那一刻,情不自禁欢呼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可见,老师的朗读,以声传声,以情激情,引发的是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体会了激荡于语言文字之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像《夕阳真美》这篇课文,一般我就先读一遍给学生听,既是欣赏,又是学生朗读的模仿,一举两得。,教师可以抓住以下教学时机进行范读:

2.1.导入课题后,范读全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整体感知课文。不过教师在范读之前一定要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以后,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如《放飞蜻蜓》这篇课文,我特别喜欢。课前我特意精心地朗读了这篇课文,并且加上了一些表情和动作。教学中,导入新课后,我就先范读课文。学生听了我的朗读,兴趣高涨,当我读到“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时,好几位同学跟着张开双手将蜻蜓往上送。当然接下来学生的朗读就特别有味儿了。

2.2.在学生读得不到位的时候,通过范读起纠正作用,引导学生读出恰当的感情和语气。教师的范读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朗读的语气,并进行模仿。俗话说:说十遍不如做一遍。当学生对课文理解不到位时,教师范读一下要现实的多,有效的多。

3.保证有充足的朗读时间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孰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便是证明。试问,没有充足的时间怎么能做到“会吟诗”、“如有神”?朗读也是一项技能,只看、只听、只分析,不反复实践是不能形成朗读的技能的。因此教师必须依据不同年级、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时间,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让繁琐冗长的“讲、问、答”让位于朗读。预习时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让学生读准、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还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朗读,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读—想想—品品。这样,通过足量的时间,多样的方式,加强了朗读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4.适时机智评价学生的朗读

读后要留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以评促读。

4.1.巧妙、机智地评价学生

低年级孩子的语感、朗读节奏都有待培养,孩子在朗读中出现的小错误,诸如很长一段漏个字、加个字什么的也是难免的。可有时孩子们的朗读错误百出,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我们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我在上《美丽的丹顶鹤》,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丹顶鹤的美丽。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还没欣赏到美丽的丹顶鹤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我评道:“呀,这个,我看到美丽的丹顶鹤啦!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丹顶鹤很逗人喜爱!” 特意把最能表现丹顶鹤美丽的语句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趣味盎然。

4.2.提倡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每一个体被评价的机会有限。因而我们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课堂上我们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让他再道道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朗读。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能表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里,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总之,语文离不开语言,而语言实践离不开朗读。让我们语文教师共同在语文教学中一起重视起朗读教学,逐步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吧!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丁朝蓬 《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8

3.赵令英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年第15期

4.张小莲 《让朗读真正走进课堂》《小学教学参考》 2007.03

第五篇:职称论文

农远资源与小学教学的整合成家川联校成家川小学常慧渊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在我校实施以来,已经有二年的时间。这次良好的发展机遇给我校的诸多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状况明显改观。在教学中,把农远资源与教师、学生及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农远资源真正能够服务于教学。从而为整个农村基础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我们的孩子受到更优质的教育,现就本人实际开展的教学情况谈谈农远资源在教学方面的整合和应用。

一、农远资源与教师的整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人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技能等,这些对教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运用扩展资源,提高业务水平

农远资源库的扩展资料,含有大量的有价值的专业知识,是许多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这些资源对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非常有益。这又是一种互动性的学习,每个教师都在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同时又把教学实践中效果好的成果充实到资源库中。在资源共享中,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与整合,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2、应用软件与农远多媒体设备的使用

教学中,常用软件的使用是教师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利用

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利用Flash制作演示动画,利用会声会影对下载的农远资源在剪辑后进行教学视频的合成等等,这些软件的使用可以为教学构建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的特点,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教师利用农远工程多媒体设备把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展示给学生,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并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农远资源与学生的整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利用农远资源,建立校园及教师个人网页

利用因特网建立学校、个人网页,开通师生交流信箱,可以拓展教与学、师与生的空间。农远工程的实施,首先,学校可以把从农远资源库中下载的资源和本校在教育教学中收获的优秀或有特色的学习资料放置在校园网页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科教学特点有选择地在个人网页中放置学习资料,可供学生上网时进行浏览、查询、下载,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学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与教师、学校进行交流,使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教学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也将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

2、提供研究性试验,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思考力和创造力。农远资源库中提供了大量的能够体现课标精神的研究性

素材,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大量的资源支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及网络资源查找所需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相应的技能。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宜于课外。

三、农远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丰富教学资源

1、播放示范课例

农村教学物质条件差,往往存在着教具、实验器材等设备的缺乏。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因缺乏某些必要的教具、器材而导致教学内容上的不完整。利用IP资源下载示范课例并刻录成教学光盘,进行分类保存,以便在某些内容的教学中播放示范课例光盘进行教学。可以采用“光盘教学—教师辅助”和“教师上课—光盘辅助”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弥补教学内容上的不完整。

2、提供感性材料,充实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在台上不停的讲解和举例说明,学生也在努力的去体会教师所描述的内容。可这样的传统教学下,学生因缺乏感性材料,概念的形成是很困难的。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农远资源库中提供的大量备课素材,精心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展示形、声、色等感性材料并结合教师的讲述,那么概念很容易在学生大脑中形成。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农远资源和教学的有机整合,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形成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课堂内外的教学质量,满足了农村学生对知识极大的渴望。应用农

远资源与学科整合,加快教改步伐。要把运用资源中遇到的问题与课题立项结合起来,要探讨农远模式下的备课、教学、教研、辅导、培训等方面的新思路。发扬创新精神,让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并与学科教育整合,加快教改步伐。推动广大教师运用远教资源上获取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用于课堂教学中去,积极推进多样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远教资源举办的各种公开课教学,播放专家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讨论及从卫星教育平台,教育网站刻录的教研教改、课程改革的信息资源,使广大教师,特别是课程改革实验教师对新课程体系、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教法,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农远资源与学科课堂整合,是一个没有前人可以借鉴的,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学科教师只有依靠平时的课堂中实践创新,才能真正让农远资源成为学科教师的好助手,好工具,希望学科教师早日地切实提高每一节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课的课堂效率。让远程教育资源真正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和加速器!

下载语文教学职称论文(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职称论文(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称论文

    一、管理与创新是推进施工企业发展的源泉(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企业的发展模式就是将自主创新......

    职称论文

    浅析工程资料归档的重要性 裴永全 中泽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32 摘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人们往往重视的是工程的进度、安全、质量和造价,而忽略了工程资料归档......

    怀来县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题题目(大全)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怀来县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怀来县职称......

    柯城区职称论文发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柯城区职称论文发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柯城区职称论......

    红岗区职称论文发表-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论文选题题目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红岗区职称论文发表-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论文选题题目 红岗区职......

    贾汪区职称论文发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贾汪区职称论文发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贾汪区职......

    缙云县职称论文发表-语文教学拼音拼读论文选题题目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缙云县职称论文发表-语文|教学|拼音|拼读论文选题题目 缙云县......

    自流井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自流井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