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00字4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00字4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00字
最近刚阅读完了一本书籍,名叫《傅雷家书》。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害,傅雷缺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
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值得阅读的书籍,如果你还没有看过,闲暇时不妨拿起书认真的阅读一遍。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00字
快要放暑假的时候,老师推荐我们看一看《傅雷家书》这本书。没想到,读完以后,我竟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傅雷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给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从书中我体会了父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为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用功努力,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们辛苦了!而我们还总是不懂道理,不顾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没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00字
傅雷老年常常回忆小时候教子的情形:他在书房工作,儿子在外练琴,小孩子的天性总是喜欢一群人在外面疯跑,但是傅雷剥夺了儿子的这种天性,而且练琴的过程中,用了很多暴力的手段,曾经一巴掌把儿子的耳朵打坏!
好在儿子傅聪成功了,成为音乐家。但是父亲的负罪感并没有因为儿子的成功而有所减轻,相反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加重。终于在一次通信中,他和儿子提起这个问题,使他稍微感到轻松的是,儿子原谅了父亲。这大概是最好的结局了。但是傅雷留给他自己和我一个问题:假如可重新来一回,父亲还会用一种近乎残暴的方式剥夺儿子普通的童趣而强迫他学习钢琴吗?
或许可以这样安慰自己:儿子在被迫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也可以体会到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更高级的快乐。
真的吗?我不敢学习他,再说咱跟人家的也不是一个级别的,现在的孩子脾气都大,万一小子哪天火气上来,拿把刀跟我比划一下,我可就亏大了。如今这样的事情可不少,估计那些家长只看了傅雷家书的前半部,看到了儿子被教育的过程,但是没看到父亲的内疚!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00字
书是人汲取知识的源泉,一本好书可能就因此改变你的一生!从书中我们会发现那作者浓浓的情感!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感受到他对儿子的那分关心与关爱。
《傅雷家书》共记载傅雷写给在国外学习的傅聪十一通信。对于儿子的发展甚为关心,想方设法的指导着他。因此,关于儿子的音乐专业也是尤为关注。哪一乐曲,哪一乐章,哪一字节都谈谈自己的体会,心得。怪不得有人说;这样的教育,不成材都难。让我们认真的想一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身影:因为我们生病,而彻夜未眠的身影;因为学习不佳工作不努力,而大发怒火的人……对就是他们,这些为了我们而呕心沥血的父母。傅聪傅敏理解了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个成为国内国外知名的钢琴家,一个也成为我国杰出的英语导师。而我们又做了什么?不,我们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因为年龄的差异发生的磨擦,而大发脾气。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不顾父母的辛劳,大手大脚花着他们的血汗钱,而不感到愧疚……不,我们应懂得理解父母,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一个人,如果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长大后又懂得父母对自己的爱,那么他会把这种爱延续下去,继续传给其他人,那么世界上将会处处有爱。
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应该关心别人,体谅别人吗?好好想想你伤害了多少人去对他们说一声'对不起'.
第二篇:傅雷家书读书笔记XX字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XX字
导语:《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是XX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先生。第一篇:《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爱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读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言。
母亲在那个险恶的年代,在个人安危毫无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远方的儿子和孙子,她克制着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把坚强、安详、无微不至的关怀传送给漂泊异国他乡的亲人。一件为孙儿一针又一针织出来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却为礼北而不安,为了让儿子在异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她一丝不苟地写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个细节。她爱夫爱子,一生为这个家奉献,然而,她同样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将生命融合,迈向永恒,或许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个结束。然而这个结束却从没让人把他们夫妇俩分开过。
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他们的死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轻时那样为他们痛楚,只求半个世纪来他们真正的安息。
正是他们严格的家教陶冶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正如好友楼适夷面对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的过严过细却“不以为然”。然而就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吧?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的音乐译着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养料,但父亲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
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爱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这种关爱不是意识一个阶段,而是伴父爱而来。第二篇:《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在父母身边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年幼时他将我们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的将一切风雨绝隔,呵护着我们的天真。渐长时他们一定是苦恼的,这世上千奇百怪,挡在我们身前怕碍了我们长大,跟在我们身后怕来不及阻拦我们受的伤害。期待我们永不知这世界还有灰暗,却又怕我们懵懂不知世事。世间每一对父母都是如此矛盾的,在远与近中取舍徘徊,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而傅雷几乎将这一点做到了完美。
严师,慈父,益友,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能做到的他们几乎做到了极致。许多人说这是中国父母必看的书,看过之后我却更希望每一位子女细细品读。读懂父母的爱,是我们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步。不要让他们等的太久。我几乎是带着一种解脱的喜悦进入大学的,抛在身后的是十年寒窗,繁重学业,还有日日夜夜相伴几乎到腻烦的父母。在我自以为是的长大中他们是我迫不及待甩掉的壳,是我自以为了解的世界中需要摒的旧时代,我甚至拿到了《傅雷家书》准备指导一下他们的教育方法,却在读过之后深深懊悔那一段的时光。
初读《傅雷家书》我几乎要再三确认作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这段话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细腻的情感让我难以想象是出自那个严谨近于残酷,倔强甚至有些暴躁的学者。
对待儿子,他说:“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
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样严于律己教子的人,他却说:“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却没有相干。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现代的‘名’也属于精神上‘富贵’之列,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们不因该受羁于贪念和欲望”。
对成名成家的儿子不忘人生指南。而当成年后,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这一着,必遭后来的无穷痛苦。”而当他们成家后,他有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
在与傅聪意见不合激烈争吵后,他在信中这样说道:“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父亲是威严的代表,他们永远是正确的,在意见不合时他们能置之不理已是极限,傅雷却能放下父亲的尊严对自己的孩子低头,甚至于忏悔。
我想每一位孩子都能读懂那背后深沉的爱。他们作为父母是完美的,也是我深深的敬服与爱戴之后不会去想拥有的,因为我有自己的父母。他们并不完美,他们不知道教育孩子一百条,他们很少读书,他们不会要我提高艺术修养,他们与我的世界的交集只有一个我。但他们爱我,那些我厌烦的唠叨,管束,斥责,都代表他们爱我。他们给了我一个家,让我无论何时都有所归;他们给了我他们的人生经验,让我不必经历他们经历的那些痛楚;他们给了我他们能给的一切,让我入每一个孩子般长大。他们会在每一次斥责后落泪,在每一次愤怒后原谅,在每一次失望后包容。这是我的父母,天下间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父母,你的父母也是。告诉他们你爱他们,不要让他们等的太久。
第三篇:《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一、傅雷的爱子情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前面的语句摘自《傅雷家书》,是傅雷老师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从上面的语句,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二、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on 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这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所讲评的。这里面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
三、傅雷的嘱咐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儿子面临社会千变万化,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放下逆反的心理,听从父母的教训,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实,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快乐。
四、母亲的关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要说还是母亲的心细,父亲在儿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亲在最细微的地方——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一明确的道路方向。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那里。我们也应接受傅雷妻子的教训,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重点,明白自己的任务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把握住方向的分寸。这样有助于我们成功。
五、傅雷爱子心切
“孩子,我谑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离别之时,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哎,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傅雷老师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听来笑话,哪里有父亲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呢?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平时,父母对我们实行“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理解的态度,我们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这么做是对我们好,也是恨铁不成钢。毕竟父母们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啊!
六、总结傅雷形象
看过全文,犹如跟傅雷老师对话一样,一个生动形像的傅雷展现在眼前,似乎傅雷就是我的父亲,在对我进行谆谆教导。对傅雷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老师的爱子情深,管教有方。以前我曾经看过刘庸老师写的《肯定自己》,也是对儿子的告戒,从字里行间里面体现出了刘庸老师对儿子的疼爱。两本书表现的都是对儿子的疼爱以及管教的方法。而他们本质上却有不同的地方。《傅雷家书》告诉我们的是怎样把握自己的心态,怎样把自己的学业、事业发展完善,而《肯定自己》告诉我们的更多的是开放的思想,以及独立的观念。
接触傅雷老师的《傅雷家书》我就体会到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但又包含先进的思想。我很欣赏傅雷老师告诉儿子的学习方法,但我不是很喜欢傅老师对儿子情感的宣泄,与刘庸相比,傅雷明显得比较含蓄、保守。
从书中我体会了父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为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用功努力,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们辛苦了!而我们还总是不懂道理,逆反的心理一天比一天强盛,置父母的苦口婆心于不顾,一意孤行。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没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我想,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努力学习,回报他们!
第三篇: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
《傅雷家书》给了我很多影响傅雷的谨严风格和深遂的思维耳濡目染地教导了我;我爱好这本书敬仰傅雷为人与学识爱慕他跟一家的相亲相爱激动于文字间的蜜意又为傅雷和其夫人和自残觉得难过。。
一位纯粹、正派、真挚和灵魂有时会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危害、陷入到仿佛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终实在的光辉不能永远淹灭仍是要为大家所意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世间得到它应当得到的尊重和爱。
一个人孤单了思惟集中了所发的情感都是真心实意。你所赏识的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辛稼轩等各大诗人了是我们爱好的所有都有同感亦是一乐也等到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的巨大诗人可认为你遣兴解忧给你暖和。
把自我的思想写下来比着光在脑中幻想是大不一样的。写下来需要准确精细的思想所以与在纸上的自我检查分外深入对自我也印象深刻。这也证实你的感触力极快。但天下事有利有弊有长必有短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迷得深不能坚持得久。但你至少得否认你的不容易“牢执拗著”是事实。我当初特殊提示你盼望你时时警戒对你新感想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名义而要细心分析毕竟新感触的东西和你本来的观点情感表白方法有何不一样。这是须要沉着而强有力的智力才干剖析明白的。
缓缓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境凑合从前的事后是能够想到而不是触目惊心可能从容客观的态度分析来龙去脉做未来的鉴戒免得重蹈覆辙。一个人难有敢于正视事实、正视过错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想侵蚀…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就是要你把这件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不免感想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肠损害自我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个别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理论与实际相对不可分别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死结合马列主义不是形象的哲学而是极现实详细的哲学它不然而社会革命的领导理论同时亦是人生哲学的基本。就是普通人的学习完整是为学习而掌心。所以谈起实践来有条有理什么唯物主义什么辩证法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能长篇大论施展一大套一碰到实际事件一坐到办公桌前或是到了工厂室乡村里就把一切理论忘得干清洁净……既既然一切都在变不变就是停顿就是逝世亡那将来为什么是怀念过去自伤不已把好好的面前的阳光也毒害了呢。
如果心烦而坐不下来写信可不能够想到为抚慰爸爸妈妈起而委曲写开头是为了我们勉强写但写到三、四页以上我信任你的心怀必定敷衍静下来而变得很天然很愉快的主动的想写下去了告知你这个方式岂但可逗你多写信同时也能够打消一时的沉闷。人总得经常强迫本人不逼迫就解决不了问题。
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在会有体系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惋惜就为这个缘故我常常逼你多写信这也是很主要的:感性认识的练习。我多次要你生涯正规化学习标准化不正规如何能速决不长久如何能有成就如何能坚固已有的成绩并且作品的了解与控制就需要长期的渐渐消化、咀嚼、接收。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2
在《傅雷家书》这本书中,傅雷经过写家书来回忆往事,表达自我对儿子的思念,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傅雷还在信中常用很多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所以楼适夷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傅雷是位伟大的父亲,他对儿子傅聪进行苦心孤诣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位世界级的钢琴大师,更留下了一本呕心沥血的家教范本——《傅雷家书》。
“人格教育”贯穿着全书始末,傅雷反复强调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告诫儿子待人要谦逊有礼,做事要严谨,遇事不逃避,戒骄戒躁,时刻心怀祖国与人民。在他看来,“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终才是做钢琴家。”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得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我的道德与艺术修养。
人们都说,一本好书能够影响读者的一生,使其获得丰富的人生启迪,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
父爱如山、如海、如家书,封封触情、触爱、沁人心脾。亲情至深,傅雷却用数封家书表达了爱的全部。一本书,一段情,一对父子,即使时光易逝,时隔半个世纪,亲情之爱却从未腐朽。
傅雷,他为人坦荡正直,爱子心切,是严父更是良友。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心孩子远离身边,父母们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抚养成人,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高兴,也为此感到忧愁,我们应谅解父母的矛盾心情。
在傅聪的成长途中,父亲傅雷似乎早已化为天空的北极星,引导傅聪在黑暗迷途中找到正确方向。除生活的琐事之外,还涉及了艺术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傅雷让儿子知道了“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体会、文化感悟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儿子。
回首遥望,过往的今天,微弱的烛光下,仍有心系游子而深夜未眠的傅雷。提笔,细细询问孩子是否已经加衣加棉,是否工作有张有弛,生活是否有做到自律,是否找到终身伴侣。两人若近在眼前,互相嘘寒问暖,比量三分,虽然傅聪不常常回信,但傅雷依旧孜孜不倦的给傅聪写信,这其中满满是深切默默的爱。
傅雷在信中曾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句话饱含了傅雷对儿子的鼓励与支持,虽然眼泪是辛酸的,但这却是让内心变得更加坚强,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我们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崎岖坎坷、荆棘丛生,但经历了这些,我们会变得更坚强,收获如那酒浆一般的甘甜。
《傅雷家书》字里行间都深藏着一颗父亲的爱子之心,不同于母爱的温柔细腻,父爱更像是那雄伟的高山,深远而广阔。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4
对于《傅雷家书》,我是只闻其名,从未翻阅,直到寒假来临,在给学生布置假期名著阅读任务时,我临时决定要与学生共读名著、共写主题文章,这才给了自己一个读这本书的机会。
《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是傅雷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其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着傅雷对儿子浓浓的爱,真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大到道德行为,小到琐碎的生活细节,傅雷无不一一教导儿子该如何去做。
在大的方面,傅雷告诫儿子:“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气氛,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特出的部分,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地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那样你才能把独有的特点培养得厚实。”叮嘱儿子;“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要求儿子:“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把它移到艺术中去。”
傅雷的家书中并非都是在“说教”,也涉及到了许许多多的琐碎小事,例如,写信的时候字号要小点、用薄点的纸张以省张邮票、邮票贴在哪儿才不至于遮盖信息;托人带去伤风药粉并叮嘱儿子要每三小时服用一次;揩拭眼镜的方法等等。身为父亲的傅雷还全心全意地为儿子提供必要的学习帮助。
在我看来,《傅雷家书》可以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典范之作。在傅聪二十多年的海外生活中,他经历了喜怒哀乐、低谷和辉煌,作为父亲的傅雷用一封封充满深情的家书陪伴着儿子,在儿子经历事业的低谷时,给予无限的鼓励,指明正确的方向;在儿子迎来事业的辉煌时,直指孩子的缺陷,激励孩子更进一步。
我总认为我那年仅两岁的儿子年龄尚小,管束得多了便是在抑制他的天性,殊不知正是我这种可怕的思想使得他的性格出现了一点点的“怪异”(犟得很,脾气大)。书中摘录的第一封家书作者便提到巴尔扎克的话语:“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第二封家书中作者再次说道:“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这些话在我的心上狠狠地划下一笔,如若我继续以年幼不懂事为由,任由儿子自由发展,后果不堪设想。是不是到了中学,他也会成为我们口中的“问题学生“呢?这些是我们身为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希望各位父亲、母亲都来读读《傅雷家书》,跟着傅雷学习教育的方法,及时发现孩子的错误并纠正,力求帮助孩子在正确的成长航线上航行,不致于给自己的教育生涯留下遗憾。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5
傅雷作风严谨,平时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也严加管教。有这么一个故事,傅雷对孩子的生活礼仪管教的非常严格,每天同桌进餐时,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甚至因长子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捡肉食,也不听父亲的警告,傅雷就罚他只需吃白饭,不准吃菜和肉食。由此可见他对孩子的严格。
但在严格之中,我们又能看到这位父亲温柔的一面。“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要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能免得了割舍的情绪呢?”傅雷再给国外的儿子傅聪写信时写道,对自己孩子的思念让他潸然泪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亲切的傅雷——一个慈父。
傅雷用一封封书信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和孩子的成长,他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他的孩子,在他迷茫时给他指引;在他骄傲时予他提醒;在他懈怠时给他鞭策……读着这本书,我们能看到一位伟大的父亲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教子的伟大形象。傅雷尽自己的所能,为社会、祖国、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尽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在书信中给予了孩子精神上的支持,教他勇敢、坚强,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战胜挫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渐渐成长。这些书信也像是一条心灵的纽带,把身在海外的傅聪的游子心与祖国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傅雷对孩子从小到大的爱国主义的教育,使长子傅聪有了深深的爱国情怀。
傅雷夫妇呕心沥血的教子,时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选编了《傅雷家书》两则,在这两则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儿子的爱。
第一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精神消沉的时候,第二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欣喜成功的时候。这两封家书从两个方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傅雷和傅聪两父子不仅仅是生活中的朋友,并且是艺术上的知音。傅雷以自我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颂着自我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博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我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感悟,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这真是知子莫如父,傅雷似乎早就预料到儿子的这种情绪了。紧之后又说“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安慰儿子,向父母诉苦是人之常情,遭遇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谁也难免的。作为父亲不能教条主义地说,这不能,那不能,连用了几个形象的比喻,告诫儿子,不要过分悲伤、消沉。如“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可是分使你紧张,低潮可是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就是朋友式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比山还高大,比海还宽阔。还用了克利斯朵夫的经历鼓励儿子正视现实和挫折,勇敢地战胜它。从而教育儿子要学会坚强,这才是生活的强者。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7
不同的时期看同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几年前,偶然翻看了《傅雷家书》,也只是把它当成一部记事小说看看而已,看看也就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次重新阅读这本书,联系自己和父亲的平时,不免感慨。这本书里的傅雷在我眼里不再单纯是个严格的父亲了,他是用自己独特的父爱关心着傅聪,随时提醒他要戒骄戒躁,当傅聪得到玛祖卡奖第三名时,傅雷教导他不要骄傲,而当傅聪失意时,则从朋友的角度去安慰劝导他。认真读完这本书,有所感触,这何尝不是平时父亲给予我的爱:内敛含蓄,也许他不会像母爱那么委婉,但总给你一种依赖的感觉,总给你感动。
能听到肖培东老师的课,该有多么的幸运!肖老师语言柔和,平易近人,面对大家的提出的众多问题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他讲的《傅雷家书》让我再次更新了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他举了他和他儿子的相处实例,结合书本和现实完美的讲述了这本书的精华,丝丝入扣,轻松地化解了我们心中的各种疑惑,轮到我回答问题了,说实话我当时特别紧张,生怕回答不好,毕竟台上台下那么多人在关注,此时肖老师好像看出来了我的尴尬,他轻声的告诉我:没事,就当这是个尝试,回答错了也没事,将来的你也许要面对更大的场面。短短几句话立马让我放下了包袱,冷静思考并回答出了问题。这节课是我感觉最轻松欢快的一节课,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通过肖老师讲的《傅雷家书》,我真正理解了父爱如山的含义,正确理解了父母对我们付出的爱是多么的重!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8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即使是因为读书而离家,也不会离得很远,所以根本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
这本厚厚的家书中承载的是多么深沉的父爱啊!“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从上面的语句,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如今的子女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盛饭、穿衣、削铅笔、戴红领巾、洗手绢袜子等等,都由家长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拐棍,一步也离不开。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孩子不仅不能成为强者,倒可能会成为一个窝囊废和寄生虫。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9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
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忆。
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0
《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它不仅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一个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沟通。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从书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甚至是比较刻薄的人,这正是他的身世所决定的傅雷在幼年丧父,童年母亲的严厉家教。在细节上修炼自己的品德,虽然家书中是许多教育儿子的话,但实际傅雷自身都做到了,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在品德修养身教胜于言传吧。当然这和他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蕴的儒家文化,又有从头到尾的接受唯物主义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其实,我们身边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他们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长。
从这里边我想到了现在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确实令人担忧,许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来越低,以致于现在的孩子不能适应社会,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正是中国父母的悲哀,所以培养一个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时候,该给予自由就给予,该让他自己去冒险,就让他去不要过分溺爱,让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告诉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国家,所在的社会,以及这个家庭等一切一切他应该了解的东西…永远不要说:“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之类的话。那样他会不珍惜童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再说人自己一辈子都活不明白,有时候只能顺其自然。你给予了他生命,有责任…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原因是该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另有报道说,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鸡蛋,只好哭着握着两个鸡蛋回家,这样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吗?不奇怪!有这样的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
并非用甘蔗汁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砺中才能形成。 “过分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这并非耸人听闻。
可曾见过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茎为何岿然不动?那是由于它从巨石中探出身体的时候,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摧残。
可曾见过蹁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把体液挤往双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古人虽已远去,但言犹在耳啊!
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关系国家命运。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让他们去打造雄健的双翅!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家傅雷和他的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家人的家信的摘录。
读了《傅雷家书》后让我了解了什么叫无微不至的父爱,一丝不苟的观心……《傅雷家书》能这样受欢迎是因为他用书信的方式去互相沟通。
傅雷曾经在一封家书中这样写道:“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地告诉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
有些家长只学傅雷的“棒槌下出孝子”,只学到了一个“打”字,让孩子的金色童年变得瞳淡无光。打真的好吗?这是在恐俱下学习,最终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的。有的人自己坐在麻将场上,让孩子在房间里学习,他们能学得安心吗?还有时看心情来拿孩子出气,她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心情,她们为什么不能学习学习傅雷的言传身教呢?不防也用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2
踌躇之间,用自己的拙笔写下这篇读后感,记录下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悟心得,重现心灵的触动。
——题记
犹记得,当老师规定要看时,我还是颇为不耐的,心中甚至不屑的想,不就是一些书信吗,谁不会写?也因此,初看时也没看出有什么个性。但是,当我慢慢能够耐下心来仔细看是,我的想法就被颠覆了,那哪里是普通的信阿!那一封封书信,那字里行间,都现出了浓浓的爱。当我翻阅那些信件时,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个伏案写作的身影。看,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微笑;看,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满含忧虑;看,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为了他的孩子。
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而他给我的最深印象却是他对孩子们的严厉家教。我认为,傅雷首先是一个父亲,其次才是一个学者。在那一封封信里,不仅仅有他对孩子的叮咛嘱咐,也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他会时刻关注傅聪的钢琴学习状况,会对他提出批评,也会对他夸奖鼓励。鞭策傅聪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直至成为一个艺术大师。
我的父亲也是一个严厉的人,如果说父母总有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那么他无疑是那个唱白脸的。曾几何时,我也曾因此怨恨过他,在那时的我看来,他简直就是不近人情。当我取得优秀成绩时,他并没有如我所想般夸奖我,只是淡淡的嘱咐我要继续努力;当我考试失利时,他也没有安慰我,只会皱着眉,严肃的与我探讨失利的原因。我想,如果不是奶奶告诉我父亲会在暗地里为我的成绩开心,为我的失落担忧,我恐怕会一向怨恨父亲。而此刻,我已然理解父亲所做的一切。他并不是不爱我,只是习惯把爱掩藏在厚厚的外壳下罢了。
在教育孩子上,我想,父亲跟傅雷的想法是相同的。他们都会用严厉掩饰自己的温情,将期盼倾注在孩子身上,哪怕会被孩子记恨,也坚持自己的选取。直到望见孩子踏上成功之峰。
父爱,并不如母爱般温柔。如果说,母爱是那一泓清澈的泉水,而父爱,则深沉如磐石,于无言中坚定、执着的守望着我,给予我前行的力量。
《傅雷家书》给我的触动远不止这些,然而,我的拙笔却只能写出它最浅薄的一些。我想,我大概永久不会忘记这本书,不会忘记那些字句,不会忘记那样的一个父亲。或许我做不到傅聪那般成功,但却能够尽自己所有的力量,让父亲不至于失望,让他能够如傅雷一般能够为自己的孩子骄傲。
在此,我忍不住说,《傅雷家书》,谢谢你,谢谢你让我看到了那个,父亲。更谢谢你让我真正的理解了那份如山的父爱。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3
读《傅雷家书》有感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
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
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
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4
在父母身邊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年幼時他将我們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的将一切風雨絕隔,呵護着我們的天真。漸長時他們一定是苦惱的,這世上千奇百怪,擋在我們身前怕礙了我們長大,跟在我們身後怕來不及阻攔我們受的傷害。期待我們永不知這世界還有灰暗,卻又怕我們懵懂不知世事。世間每一對父母都是如此矛盾的,在遠與近中取舍徘徊,尋找一個合适的尺度,而傅雷幾乎将這一點做到了完美。嚴師,慈父,益友,在一個孩子的成長中父母能做到的他們幾乎做到了極緻。許多人說這是中國父母必看的書,看過之後我卻更希望每一位子女細細品讀。讀懂父母的愛,是我們成長不可或缺的一步。不要讓他們等的太久。
我幾乎是帶着一種解脫的喜悅進入大學的,抛在身後的是十年寒窗,繁重學業,還有日日夜夜相伴幾乎到膩煩的父母。在我自以爲是的長大中他們是我迫不及待甩掉的殼,是我自以爲了解的世界中需要摒的舊時代,我甚至拿到了《傅雷家書》準備指導一下他們的教育方法,卻在讀過之後深深懊悔那一段的時光。
初讀了《傅雷家書》我幾乎要再三确認作者,?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麽。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願意回顧的;我們噜哩噜蘇的抖出你尿布時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煩惱。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隻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随時随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怅。?這段話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細膩的情感讓我難以想象是出自那個嚴謹近于殘酷,倔強甚至有些暴躁的學者。
對待兒子,他說:我高興的是我有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麽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而且,他謙虛諔┑卣f:我與兒子的相處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教會我們如何和孩子相處,以怎樣的一種姿态交往。孩子經受痛苦時,他說: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曆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爲孩子包辦,而爲孩子這種蛻變的過程而高興,并且鼓勵他藝術要有更論吹男模?檬С蓴”M置之度外,隻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
爲了指導兒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習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堅強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煩惱,他說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隻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
面對現在大學生郵給父母的待寄彙款單,沒有其餘的問候,而這位父親告誡兒子寫信就是強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極好的訓練。在如今是多麽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爲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我覺的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
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傅雷家书》,虽然网上褒贬不一,尤其是说到傅雷早期的个人生活,但我想不能因他早期的过错来降低对此书的看法。此书作为父母对儿女的教导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比如婚恋观、家庭储蓄观、生活个人篇章都是非常好的,谆谆善诱,不厌其烦,非常系统和细化,有极大的耐心,虽然很多人认为傅雷对儿女管的过多,但我认为作为父母这是情不自禁的,无法抑制的,而他的这种管绝非简单的说教,是让人可以接受的,能做到这样的父母中国恐怕不多,而哪一个孩子的成功的背后不是父母日复一日操心出力不厌其烦的结果呢。不要相信天才,不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也不要相信父母不管不问孩子自有出息的。也都是父母懒散的自我安慰,这种概率轮不到你。
回想起自己很多年前跌跌撞撞进入社会,进入婚姻,而一切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也可以说是“无知则无畏”,现在回想起来是走了很多弯路,甚至错路。个人总有局限性,但若能把自己以身实践得出来的经验、智慧给孩子们事先做好心理建设或是指导,相信对孩子的人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急于读完,这次读的很是匆忙,算是第一遍的大致过滤,很多篇章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回味转化吸收。摘抄一些自认为的好片段如下: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事情总有正反两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觉得负担重;追得不紧了,又觉得不够热烈。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管家太太又觉得俗气。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也不致变成悲剧。做艺术家的妻子比做任何人的妻子都难;你要不预先明白这一点,即使你知道“责人太严,责己太宽”,也不容易学会明哲、体贴、容忍。只要能代你解决生活琐事,同时对你的事业感到兴趣就行,对学问的钻研等等暂时不必期望过奢,还得看你们婚后的生活如何。眼前双方先学习相互的尊重、谅解、宽容。
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你既已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提出,还要使她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倘若你已经想到奥里维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书叫她细读一二遍,特别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像雅葛丽纳[插图]那样只知道love,love,love![爱,爱,爱!]的人只是童话中人物,在现实世界中非但得不到love,连日子都会过不下去,因为她除了love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这样狭窄的天地哪像一个天地!这样片面的人生观哪会得到幸福!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ego),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的有意义。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存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后维持下去。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想。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未婚之前双方能深切领会到这一点,就为将来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础,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误会与痛苦。
我以为订婚期间还有一件要紧的事,就是要充分准备去了解现实,面对现实。现实与年轻人纯洁的心灵所想象的情况截然不同。生活不仅充满难以逆料的艰苦奋斗,而且还包含许许多多日常琐事,也许叫人更难以忍受。因为这种烦恼看起来这么渺小,这么琐碎,并且常常无缘无故,所以使人防不胜防。夫妇之间只有彻底谅解,全心包容,经常忍让,并且感情真挚不渝,对生活有一致的看法,有共同的崇高理想与信念,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平安渡过大大小小的**,成为琴瑟和谐的终身伴侣。
生活要过得体面而省俭;要小心而勿小气;慷慨而勿易于上当;享受生活乐趣,但切勿为满足一时欲望而过分奢侈,即使当时觉得这种欲念不可或缺也罢。这是种极不容易的艺术,只有性格坚强的人,运用明智,意志力与极大的耐性,再经过一些大大小小的惨痛教训,才办得到!这种人生艺术我们不能期望很快就学会,因此最好及早开始,尤其是在婚姻生活开始的时候。
人的发展总是波浪式的,和自然界一样:低潮之后还有高潮再起的可能,峰回路转,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来一个新天地呢!所以古人说对人要“盖棺论定”。
我很明白在西方社会中物质生活无保障,任何高远的理想都谈不上。但所谓物质保障首先要看你的生活水准,其次要看你会不会安排收支,保持平衡,经常有规律的储蓄。生活水准本身就是可上可下,好坏程度、高低等级多至不可胜计的;究竟自己预备以哪一种水准为准,需要想个清楚,弄个彻底,然后用坚强的意志去贯彻。唯有如此,方谈得到安排收支等等的理财之道。孩子,光是瞧不起金钱不解决问题;相反,正因为瞧不起金钱而不加控制,不会处理,临了竟会吃金钱的亏,做物质的奴役。单身汉还可用颜回的刻苦办法应急,有了家室就不行,你若希望弥拉也会甘于素衣淡食就要求太苛,不合实际了。为了避免落到这一步,倒是应当及早定出一个中等的生活水准使弥拉能同意,能实践,帮助你定计划执行。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你既要保持你艺术的尊严,人格的独立,控制物质更成为最迫切最需要的先决条件。
青年初出校门,未经锻炼,经不起挫折。过去的思想训练,未受实际生活陶冶,仍是空的。从小的家庭环境使他重是非,处处认真,倒是害苦了他。在这个年纪上还不懂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即使理性上认识到,也未能心甘情愿的接受。只好等社会教育慢慢地再磨练他。
第四篇: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 一
每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孕育发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谓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富厚,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瓜葛、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品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异文化的组成部门。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中心是,教育孩子,立品行事,要以中汉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故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谓是对中华民族优异品德的最佳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大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异品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品行事的准则。
二
傅雷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的专科是艺术理论,回国以来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的工作。
傅雷曾在信中对傅总说:“家信有好几种作用: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藉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章,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傅雷对他孩子的爱。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傅聪——着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三
在家书中,傅雷强调了一些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傅雷对儿子的日常行为十分看重,如傅雷在家书中说“你车上的信十分有趣,可见只要有实情、实事,不会写不出好信”,傅雷通过这种方式教育他的孩子写文章要透露出真情实感。
傅雷对儿子的习惯也非常看重,如一封信中写道“孩子:我忙得很,只能和你谈几桩重要的事。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大衣兜里,或是裤兜里。这两件都不符合西洋的礼貌……”这些语句中看出傅雷注重别人对儿子的印象。
傅雷同样注重爱国教育:“你得抓住时间,抓住机会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着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从这些话语中,看得出傅雷对傅聪、傅敏寄予厚望。
培根随笔 一
《培根随笔》为英国着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着。《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二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论美》中,培根说道:“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三
在《论读书》中,培根说道:“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第五篇:《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一、提到的相关书籍
《贝多芬传》、《世说新语》、莫罗阿《恋爱与牺牲》《人生五大问题》(两本都是格拉塞版)、巴尔扎克《幻灭》《两个新嫁娘的回忆》《奥诺丽纳》(通常与另两个故事合成一集,即《夏倍上校》与《禁止产》)、丹纳《艺术哲学》、罗素《幸福之路》《约翰·克利斯朵夫》、《刚果之行》、《基督童年》、《邓肯自传》、《论希腊雕像》、罗曼·罗兰《名人传》《中国文学史》、《都尔的本堂神甫·比哀德《赛查·皮罗多盛衰记》《高老头》《贝姨》《邦斯舅舅》《欧也妮·葛朗台》《卓别林自传》、《粉墨春秋》
二、读书笔录
1.人生的关是走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注:这是不是亦如我朋友的那句话:真正的适应大学了,也就要离开了。
2.由痛苦转换来的欢乐才是永恒的。
3.为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一切只有你自己用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委婉而有力的去争取。
4.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5.贪多务得是没有用的,尤其是语言方面。6.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7.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的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
8.出国前:对过去种种做一个总结,未来种种做一个安排;在心理上精神上多做准备,多多锻炼意志,预备忍受四五年中的寂寞和感情的波动。
9.孩子,希望你对实际事务多注意些,应办的即办,切勿懒洋洋的拖沓。夜里摆龙门阵的时间可以打发不少事情呢。宁可先准备好了再玩。
10.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的坚强的信息,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非克服不可。
11.母亲说父亲:近来工作紧张了,晚上不容易睡好,我叫他少做些,他总是非把每天规定的昨晚不可,性格如此,也没办法。
12.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还是用别的方式),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13.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的种在自己的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
14.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15.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
16.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很好的整理、归纳。
17.一般青年都感到求知欲极旺,根底太差,一下子又补不过来的苦闷。
注:是啊,都希望一瞬间就可见功效,可是,人上美好之事,通常都那么的不易。
18.你别把“比赛”太放在心上。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19.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豁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20.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记忆侵蚀。
21.心中没有的人,再经名师指点也是枉然的(借来的火,照不亮自己的心灵。)
注:是啊,心中没有方向,如何让别人给你指路。22.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23.精神饱满比什么都重要。注:状态甚于一切。24.Expect the worst , hope for the best.(做最坏的打算,报最高的希望。)
25.成就的大小,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注:尽人事,知天命。
26.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27.一个人的思想是一边写一边谈出来的,借笔可以刺激头脑的敏捷性,也可以训练写作的能力和速度。
28.一个人太同意满足固然不行,太不知足而引起许多不现实的幻想也是不健全的。
29.遇到重大的问题找内行、有经验的朋友商量。30.选手生涯往往会限制人才的发展,影响一生的基础。31.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爱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32.才气越高,越要提防。用solid(扎扎实实)的学识来充实,用冷静与客观的批评精神,坚持不断地检查自己。33.批评与自我批评所以能成为有力的武器,也就在于它能培养冷静的科学头脑,对己、对人、对事,都一视同仁,做不偏不倚的检讨。而批评与自我批评最重要的是勇气,只要存着一丝一毫怯懦的心理,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永远不能做得彻底。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现代社会缺少的一剂良方。34.切勿在期前三四天内日夜不停的“赶任务”,赶出来的东西总是不够稳,不够成熟的;并且还要妨碍正规学习;事后总是筋疲力尽,仿佛人要瘫下来似的。
35.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一些问题。36.要克服困难,先得镇定!只有多用头脑才能解决问题,主要在于内心的修养,性情的修养。
37.以后即使心情有波动,工作可不能松弛。平日练八个小时的,在心绪不好时,减成六七个小时是可以原谅的,也不至于如何妨碍整个学习的进展。
38.生活正规化,学习正规化。不正规如何能有成绩!如何坚固已有的成绩!
注:世上最难得莫过于坚持二字。
39.自学的人大都犯了一个毛病:太不关系大局。
40.把理性所认识到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
41.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的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
42.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语调,它是一件艰巨的斗争,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耐心。
43.最要紧的是时间安排得好:事情越忙,要需要掌握时间。要有规律,要处处经济,同时又不能妨碍身心健康。44.一个人太顺利,很容易于不知不觉间得意忘形的。45.一切学习都有计划的及早准备;平均发展是主要的学习方针。
46.短时的软心往往会对人对己做成长时间的不必要的痛苦。47.学习方面:重点计划必不可少。平日生活要过的有规律一些,晚上睡觉切勿太迟。
48.自己先要锻炼的坚强,才不会被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往下拖,才有剩余的精力对朋友们喊“加油加油”!49.幸福是拿或多或少的痛苦换来的。
注:没有纯粹的幸福,也从来只有相对的痛苦。50.语言文字相痛,是可以大大受益的
注:为什么我读的每一本书都基本上提到了一门外语的重要性呢?因为它确实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51.以后做人,好好提高警惕,待人千万和气,不要乱批评人家,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52.第一,注意以后说话,千万不要太主观,千万不要有说服人的态度,这是最犯忌的。因为就是你说得对,但是给人的印象只觉得你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好像天下只有你看得清、看得准,理由都是你的。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好辩,不论大小都要辩,这也是犯忌的。
53.适量的励志书可刺激你的激情,但过度的励志会麻痹你的神经。
注:保证这学期不在看励志书!
54.时时反省,精神饱满的打决定性的仗比零碎仗更好打。注:每次只专心于一件事。
55.除了LOVE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这样狭窄的天地哪像一个天地!
56.夫妇之间只有彻底谅解,全心包容,经常忍让,并且感情真挚不渝,对生活有一致的看法,有共同的崇高理性与信念,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平安度过大大小小的**,成为琴瑟和谐的终身伴侣。
57.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更正确的自我批评。
58.劳逸要有恰当的安排,最要紧维持心理的健康和精神的平衡。
59.别老说时间不够,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情上——特别是梳洗穿衣等等,那是我几年来常嘱咐你的——节约时间,挤出时间来!要不工作,就痛痛快快的休息,切勿拖拖拉拉在日常猥琐之事上浪费光阴。注:像狗一样的学,像绅士一样的玩儿。60.预算开支,明确记下钱的去向。
61.生活要过的体面而节俭;要小心而勿小气;慷慨而勿易上当;享受生活乐趣,但切勿为满足一时欲望而过分奢侈,即使当时觉得这种欲望不可或缺也罢。这是种极不容易的艺术,只有性格坚强的人,运用明智,意志力与极大的耐性,在经过一些大大小小的惨痛教训,才办得到!注:有些弯路,即使知道,也还会再走走的。
62.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生活中物质的一面不见得比精神的一面次要而乏味。
63.培养一下恬静与智慧,让自己的思想松弛平静下来,减少内心的冲突。
注:有时候,人很简单,只是静下来,无所事事的,可是想,也可以不想,这样,就是一种幸福吧。
64.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注:矛盾之后,我们要感谢他。
65.经常与社会接触而仍然能保持头脑冷静,心情和平,同时能保持对艺术的新鲜感与专一的注意,的确是极不容易的。66.空闲的时间也该有个计划,一朝有了安排,就不至于因为无目的无任务而感到空虚与烦躁了。定出计划来按部就班的做去,最要紧的是定的计划不能随便打破或打乱。67.在较为空闲必须应付俗物社交的日子里,最重要的是控制事情,而勿消极的为事情所控制。
68.有计划有系统的读书,不是消极趋时的读书。
69.写英语日志,读半小时的英语书籍,想来一定是不错的学英文的方法。你们还年轻,这些事很难付诸实行并坚持下去,可以养成良好习惯,加强意志力永远是件好事,久而久之,受益无穷。
70.人的发展总是波浪式的,和自然界一样:低潮之后还有高潮再起的可能,峰回路转,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来一个新天地呢!
71.最好做事要有计划,至少一个季度事先要有打算,定下来的程序不到万不得已切勿临时打乱。
72.孩子,光是瞧不起金钱不解决问题;相反,正因为瞧不起金钱而不加控制,不会处理,临了竟会吃金钱的亏,做物质的奴隶。越是轻视物质,要需要控制物质。
73.像你这样的年龄与经验,随时随地吸收别人的意见非常重要。经常请教前辈更是必须。74.感情必须由理智控制。
75.人是最复杂的动物,观察决不可简单化,而要耐心、细致、深入,经过相当的时间,各种不同的事故和场合,处处要把科学的客观精神和大慈大悲的同情心结合起来。76.At the most moving moments , there were lacking that spontaneity and that naturalness which come from the fact that the actor has let himself be carried away by his playing and so surpass himself frequently , it seemed to me ,perfection was obtained only at the expense of life.在最感人的时刻,缺乏了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这种真情的流露,是艺术家演出时兴旺神来,不由自主而达到的高峰。我认为一般艺术家好像往往牺牲了升级,才能达到完满。
(一)艺术家演出时的“不由自主”原本是最忌讳的,然而兴旺神来之际也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所谓 surpass himself(超越自己)。
(二)完满原是最理想的,可不能牺牲了活泼的生命力去换取。
77.一个人停滞不前,才会永远对自己的成绩满意。78.一般青年对任何学科很少能做独立思考,不仅缺乏自信,便是给了他们方向,也不会自己摸索。青年人不会触类旁通,研究哪一门学问都是难有成就的。
79.老艺人的自我批评绝不放在嘴边,而是在业务中不断实践。80.愈能保持身心平衡(那就绝不能太忙乱),艺术难关也愈容易过去。希望你平时多从这方面高瞻远瞩,切勿被终年忙忙碌碌的漩涡弄得昏昏沉沉,就是说,要对艺术生涯从高处远处着眼,即使有许多实际困难,一时不能实现你的计划,但经常在脑子里思考成熟以后,遇到机会就能抓住。注:机会来了,没有准备,是最可悲的。81.有理想就有苦闷,不随波逐流就到处龃龉。82.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滞留不进,就表示活力已经耗尽,而假如人自溺于此,那么他的艺术生命也就日暮途穷了。83.感情强烈的人不怕别的,就怕不够客观;防止之道在于多多借鉴,从别人的镜子里检验自己的看法和感受。84.“理财”若为“生财”解,固是一件难事,作为“不亏空而略有储蓄”解,却也容易做到。只要有决心,有意志,不跟自己妥协,有狠心压制自己的一时爱好,在每一次掏钱去的时候,都经过一番客观的思索,才能贯彻预算,做到收支平衡而能有小小的储蓄。
85.处处克制些,冷静些,多谢宽恕,少些苛求,多想自己的缺点,多向别人的长处。千句并一句,尽量缩小一个我字,也许是解除烦闷,减少纠纷的惟一的秘诀。
三、观后感
站在这里花了近三个小时,打了这近五千字,打到手疼,心里却很平静。感谢傅雷先生,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份财富感谢傅聪,为我们保留了这样一份宝贵的财富。
虽然这本是家书,只是给儿子看的,我们却也像他的子女一样,受益匪浅。父母的苦口婆心,在里面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很多发人深思的话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有大段大段的话想说,可是这本,却让我不知说什么好。只能让我望着读书笔记,默默的思索,慢慢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