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读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
解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作者:彭瑞玲
文章来源:NNIT
发布时间:2015.07
7月22日是个大日子,对于围绕临床试验的各相关利益方,如药厂、CRO、临床研究机构、CDMS/EDC系统供应商,对于临床试验链条中相关的各角色,如注册、PM、CRA、PI、DM等,都是个大日子,因为117公告!
数据的真实性是一切的根本。临床试验数据则是从源头上来保障药品安全、有效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和规范,而在中国的监管部门和监管链条上,则一直处于不被充分重视的地位。作为以盈利为目的、以监管政策为导向的制药企业尤其国内药企,无容置疑,是没有足够的驱动力和必要性主动地投入人力和财力去实现临床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可溯源的,这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数据造假、质量低劣和无法追溯等严重问题。如此这般,如何保证依据临床试验数据结果所审批通过的药品是安全有效的呢?本次由食药监总局发布的117公告,是对之前数据监管缺失的一次补课?抑或是不久将来食药监总局重拳打击数据造假与配套出台数据监管政策的一个先兆?这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业内都在拭目以待,8月25日的自查截止日期后食药监总局将会有怎样的举措出台?这才是关键!
好了,进入正题,逐一看看这7条公告。
(一)核对锁定的数据库与原始数据一致性,统计分析以及总结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及数据库的一致性;数据锁定后是否有修改以及修改说明等。
在针对第一条发表点评之前,可能需要进行点简单的知识普及。
在临床试验管理流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杜绝造假,也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和数据管理的有效性,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计算机问世后欧美各国便立即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数据管理中,一些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简称CDMS系统)应运而生。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由研究者直接录入和修正试验数据的远程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简称EDC系统)也开始出现并广泛使用。有文献报道,截止2009年,全球有 58% 的注册临床研究在使用EDC。当然,中国EDC使用现状的数据我们无从得知。
那么,怎样的CDMS/EDC 才合格?除了可以录入、保存、导出和管理数据这些基本功能外,将系统支持保留“稽查痕迹”列为首要一点,我想无人辩驳。只有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动作在系统中清晰留下痕迹,且该痕迹不能随意删除,我们才能说CDMS/EDC 作为一个IT 系统,真正实现了其确保数据真实性的伟大使命。目前国内很多试验数据的收集和清理都是在一些没有留痕功能的软件系统中完成,如EPIDATA,ACCESS,甚至EXCEL,这些专业人士和公司都只能呵呵。
说完系统说流程,数据库锁定是数据管理流程中最最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意味着当临床试验项目结束或数据管理员在CDMS/EDC 中完成了所有数据清理职责,需要进入到试验揭盲、结果分析环节,最终,药物有效与否、安全与否的结论就是基于数据库锁定时的数据最终分析得出。那么CDMS/EDC系统则需要具备数据库或数据锁定功能,尚能基本保证锁定后的数据不能随意更改。
好,我们回到117公告的第一条,核对锁定的数据库与原始数据一致性,统计分析以及总结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及数据库的一致性;数据锁定后是否有修改以及修改说明等。该要求直指数据管理系统和流程的要害,只要使用了合规的CDMS/EDC 系统,且数据管理流程正确制定且严格遵守的,作为数据管理和SDV最基本内容的这一自查项目,就没什么可以担忧的了,也根本必要解锁数据库再一个个地去查了(坦白来讲,如果当初在过程中不认真遵守,现在自查也来不及和没必要):
需核对锁定数据库与原始数据一致性:锁定数据库的数据与原始数据都能一一对应,所有的改动在数据库中均有痕迹,在原始数据的记录中均有说明,二者能够合理对应和解释。如,锁定
数据库中受试者001在访视1的体重是58kg,但纸质CRF中记录是85kg,那就需要查看数据库的稽查轨迹,发现在2015年1月1日前某人更改为58kg,原因是“录入错误”,且纸质CRF对应有一张2014年12月30日填写质疑表对应了该修改。那么这就一致了。
统计分析以及总结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及数据库的一致性:基于锁库后的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及总结报告当然要与数据库保持完全一致。如,锁定数据库中有210个完成试验的受试者,那么总结报告中绝不允许出现209或211个受试者。
数据锁定后是否有修改以及修改说明等:如果数据或数据库被锁定后,由于临床试验方案或用户的要求需要对数据管理员锁定的数据或数据库进行修改的话,从IT角度,CDMS/EDC 系统应该具备解除锁定的功能;从业务角度,且该解锁流程务必在临床试验数据管理SOPs和临床试验项目DMP加以规范。不论企业还是监管,揭盲后的数据库解锁和锁定后的数据修改是非常严肃的事情(除非很必要和很合理,才会解锁并修改),任何修改务必给以清晰、及时的修改说明。这主要是因为,如果揭盲后发现试验药的疗效相较对照药并未达到预期,有意地更改少许终点指标就可能导致研究结果逆转,直接影响药物审批走向,这就是数据造假。
简而言之,数据库留痕功能和数据库锁定功能是CDMS/EDC 系统的最基本最关键的功能。117公告直指重点,值得点赞。当然,其中详细的要求和规范并未一一列出,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公告,详细的要求和规范则是行业和企业本已自知和实施的。
(二)生物样本分析测试仪器(如HPLC、LC-MS/MS)等主要的试验仪器设备运行和维护、数据管理软件稽查模块(Audit trail)的安装及其运行等。
对于产生出数据的生物样本分析测试仪器、数据管理软件,还有公告中未提及的其他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等,但凡是计算机化系统,均需有严格的安装、验证、运行、维护等一系列措施和流程。打个比方,患者使用的血压计,只有经过严格合规的验证、正确的运输流程、定期的标准核定、日常正规的维护,才能保证测出的血压是准确可信的。目前有很多企业的仪器、设备和软件都并无合规完整的安装、验证和运维管理,那么由此获得的数据又怎能可靠呢?
欧美早在20多年前即有严格的法规和可操作性的指南,如FDA 21 CFR Part 11,GAMP 5,General Principles of Software Validation;Final Guidance for Industry and FDA Staff(FDA CDRH),并不仅仅针对生物样本分析测试仪器,或仅是GMP 的生产设备,而是剑指所有的计算机化系统,包括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化系统在临床试验中的使用越发广泛、作用越发重要,中国的监管部门也慢慢有所意识,并出台了相关的指南和法规,如2013年5月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3年5月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CP”)均将“系统验证”单独明确列出。
针对该公告所要求的自查第二条,也对仪器、设备软件的安装、运行和维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值得称赞。但是其中“数据管理软件稽查模块的安装及其运行”这一说法,如果单指液相、质谱配套数据管理软件的话,笔者就无话可说了。但若是通常意义的数据管理软件,那放在该处的表述就过于突兀和狭窄了,因为数据管理软件的稽查轨迹或留痕功能可以通过多种IT技术和手段来实现,而并非都需要通过配置和/或安装一个稽查模块来实现。个人认为,公告只需提出自查方向和标准即可,如何实现则由企业自行专业解决。
(三)各临床试验机构受试者筛选、入组和剔除情况,受试者入选和排除标准的符合情况,抽查核实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的情况。
受试者的入排情况其实也是影响临床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少许几个受试者的有意、有偏性的入组或剔除,就可能逆转试验结果。所以公告提出这一条自查项目,也值得点赞。
该条目貌似与IT技术关系不大,但是鉴于笔者对GCP 相关的诸多系统(CDMS/EDC,项目管理系统等)均有所钻研,免不了在此稍微显摆一下。如果试验过程中CRA使用了项目管理系统(CTMS)和/或DM 使用了EDC,那么各临床试验机构的受试者筛选、入排情况均会及时地记录到系统中,当然系统中也会记录下所有修改,这对试验过程中GCP 的遵照情况也是一种约束和改进,当然也会大大增加此次自查的效率和自信。
(四)临床试验方案违背例数、剔除例数、严重不良事件例数等关键数据;医院HIS系统等信息系统中的受试者就诊信息、用药及检查化验的临床过程情况等。
方案违背、受试者剔除和严重不良事件(SAE)是评估试验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几大重要考量因素,尤其是安全性。在试验过程中,类似信息都将是每次随访和检查的重点,也是数据库锁定后重点、单独分析的几大指标。公告中仅是要求对例数进行核对,并未就其更详尽的内容要求自查,这也能理解,毕竟目前国内监管部门对药物安全性数据报告的监管力度距离欧美相差甚远,很遗憾。我们可以不仅仅停留在例数的核查上,试着探讨的深一点,探讨一下如何快速准确地掌握药物的安全信息。在药物审批过程中,药物安全性应该是较有效性更为优先考虑的。欧美各国在60年代便开始专门针对药物安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直到近几年,更是对药物安全和药物警戒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要求建立专门的药物安全数据库,要求及时的安全数据报告时限(如7天,15天报告),要求更长的安全数据存档时间(如永久保存)等等。如果没有专门的IT 软件和技术,这些要求都是无法准确实现的。目前欧美普遍使用的专业合规的安全数据管理系统主要是ARGUS 和IRISg,通过Gateway,将随时发生的SAEs以监管部门所要求的报告格式及时地从企业的安全数据管理系统中报告至监管部门的数据库中,从而保证监管部门及时掌握药物安全信息和动态,最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医院HIS系统等信息系统中的受试者就诊信息、用药及检查化验的临床过程情况等,这些也是确保临床试验数据真实可靠的来源之一。目前国内各大医院的HIS 系统都是有的没的、良莠不齐、百花齐放,GCP机构认证管理办法中都未曾明确界定医院HIS 系统的要求,那么对HIS 系统的自查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无人能知。还好,公告中只是提及对HIS系统中的受试者就诊、用药和检查化验的临床过程等基本信息的自查,而未说如何查、查什么,所以但凡有个像点样的HIS 系统,且并未造假的话,该自查项目还是容易通过的。
(五)试验药物和对照药品的生产或购进、检验、运输、保存、返还与销毁以及相关票据、记录、留样等情况。
试验药物和对照药品是临床试验数据证据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试验药品的管理要求一般都非常严格,也会使用IT 系统/软件进行管理。但相较数据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的普及度还是比较低的。目前药物一系列的生产、购进、检验、运输、保存、返还与销毁以及相关票据、记录、留样等,多还使用人工纸质管理,所以可以预见,期间必有疏漏和失误,相信117 公告中的自查也将困难重重。
(六)生物样本的采集过程及运送与交接和保存等记录;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确证,生物样本分析过程相关的记录以及样本留样情况。
生物样本也是临床试验数据证据链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很多有效性终点指标的结果都来自生物检测结果。如果申办方有使用专业的中心实验室的供应商,他们有专业的数据库、管理流程,那么问题则不会太大。但若是申办方、CRO和临床试验机构自行完成生物样本的所有采集、运输、交接、分析过程相关记录和样本留样等所有事项,笔者根据经验和个人感觉,自查结果堪忧。
(七)有关方在临床试验项目中主要职责的落实情况、合规情况。
该自查条目并未指明哪些有关方,但是在临床试验中混迹几年的同行们肯定也都知道,承担最终责任的申办方自不必说,其他不外乎就是CRO、SMO、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包括伦理委员会),还有诸多供应商,如CDMS/EDC 供应商、IV/WRS 供应商、随机系统供应商、中心实验室供应商等等。根据两个自查报告表中所列举的填写条目,相信申办方和临床试验机构的压力会相对更大。8月25日提交自查报告的时限,除了“是不是CFDA给出一个月不多不少的时间以防止企业针对性造假”这一理由外,笔者着实认为:一个个相关方的盖章恐怕都不是企业在一个月能完成的事儿,的确为企业捏着一把汗啊!
从IT 角度一一分析完自查所要求的七大方面。说实话,该公告的出台,引来业界一片惊呼和哀叹,只有专业的数据管理/统计人士和专业的CRO拍手称快。其实从专业角度来看,以上七大要求看来复杂,但却都是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可溯源性的最基本的要求。只要相关流程制定到位、平时执行得力、配以使用专业合规的软件系统,这些自查基本也都是分分钟实现的节奏。所以总体来说,该公
告不论从行业(良性规范)、患者(药物安全)还是监管部门(更重视更专业),都是非常利好的消息!有关该公告的其他方面且听笔者下回慢慢分解,敬请关注。
第二篇: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是CDE的一箭双雕之策吗?
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是CDE的一箭双雕之策嗎?
2015-07-23 镜陆 咸达数据
导读
7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品种清单共公布了1622个受理号。咸达数据V3.1对受理号进行整理,其中309个受理号分别属于国内103家上市公司。
2015年3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在政协医卫小组表明观点称:“药品招标采购中就是唯价格论。质量不是招标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是检验保障的,是药监局的事。”自此之后,药监局开始整改中药饮片、银杏提取物、生化药,飞行检查变得越来越普遍,GMP证书被取消的新闻几乎每天都可以在行业新闻中见到,现在药监局又将工作瞄向了药物临床试验数据。
7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品种清单共公布了1622个受理号,其中进口有171个受理号,新药948个受理号,已有国家标准503个受理号。化药需要自查1283个受理号,占79.1%,中药大多是2005年至2006年的受理号,共237个,占14.6%。生物制品共102个受理号。
按咸达数据V3.1对省份的监测,江苏排名第一,199个受理号需要自查;其次是山东136个受理号;浙江排名第三,共120个受理号;北京117个受理号排第四;广东紧跟在后,共116个受理号;上海以47个受理号排名第十。
产品通用名方面,共968个通用名涉及本次自查,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需自查的受理号数最多,共19个;瑞舒伐他汀钙片有17个自查受理号,排第二;奥硝唑片以14个受理号排第三;排第三的多潘立酮片共12个受理号;拉米夫定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各以11个受理号并列第四。达沙替尼片、人免疫球蛋白、法罗培南钠片、奥硝唑片、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是国内上市公司主要需要自查的产品,每个通用名中各有4个受理号涉及自查。
1622个受理号中有309个受理号分别属于国内103家上市公司。华海药业涉及的(SH600521)受理号数最多,分别是缬沙坦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片、替米沙坦片、左乙拉西坦片、米格列奈钙片、非布司他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和拉莫三嗪片。若以药品名称数排名,排第一的是恒瑞和国药一致,各14个产品名需要自查。
共27个申报1类或1.1类的产品名需要自查,其中9个属于上市公司,包括天津红日的对甲苯磺酰胺注射液,江苏恒瑞的磷酸瑞格列汀片和盐酸卡屈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贵州景峰的黄芪甲苷葡萄糖注射液,上海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等产品。
需要自查的受理号中,有13个受理号属于重大专项,国内上市公司占了8个受理号。21个受理号数属于特殊通道,国内上市公司占了11个;加快品种共有7个受理号需自查,其中有一个属于国内上司公司。
曾经一度不被批准的默沙东重组人乳头瘤病毒(6型,11型,16型,18型)疫苗(酵母),GSK的人类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也在本次自查的名单中,类似的产品还有京玉清肝胶囊、13种复合维生素注射液和百令片。曾经状态为“批准生产”的102个受理号也同样面临自查,有11个受理号属于国内上市企业。
小結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四个最严要求,药监局开始对已申报生产或进口的待审药品注册申请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申请人自查发现临床试验数据存在不真实、不完整等问题的,可以在2015年8月25日前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撤回注册申请。
“药品审评过程中,发现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有关规定,注册申请不予批准。包括:
(一)拒绝、逃避或者阻碍检查或者毁灭证据的;
(二)临床试验数据不能溯源,数据不完整的;
(三)真实性存疑而无合理解释和证据的;
(四)未提交自查报告的。对核查中发现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存在问题的相关申请人,3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自查材料等进行数据分析并视情况开展飞行检查。检查中发现临床试验数据弄虚作假的,临床试验数据不完整不真实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八条、《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一百六十六条的有关规定,追究申请人、临床试验机构、合同研究组织的责任,并向社会公开申请人、临床试验机构、合同研究组织及其法定代表人和相关责任人员。”
这1622个受理号中,不少是2008年以前的受理号。CDE曾经承诺3年内解决药品申报积压的事宜,但目前处理能力有限,远远比不上药企申报产品的热情。以目前对临床数据的高要求去自查2008年以前申报的临床项目,基本没有多少项目能符合要求现有的标准。企业若不主动撤回注册申请,大多项目历史数据都不完整,现在重做也比较不现实,按规定数据不完整也要受罚。博弈后项目数据不过关的产品企业只能选择撤退。通过临床数据自检让药企知难而退,顺道还解决了一大批受理号积压的事宜,药监局此举可谓一箭双雕。
对于企业而言,只有持久高标准要求的企业才能应对日益法规从严的政策,以往得过且过的态度将难以浑水摸鱼了。
第三篇:解读《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
解读《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
1.《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共有多少章?多少条? 答:共有9章52条。
2.《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的制定依据是什么?
答:是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制定本指导原则。
3.为什么伦理委员会要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的科学性、伦理合理性进行审查? 答:旨在保证受试者尊严、安全和权益,促进药物临床试验科学、健康地发展,增强公众对药物临床试验的信任和支持。
4.伦理委员会须在什么前提下,独立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工作? 答:伦理委员会须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独立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工作,并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5.组建伦理委员会的机构/部门是否应当向伦理委员会提供必要的支持? 答:是的。应设立独立的办公室,具备必要的办公条件,以确保与申请人的沟通及相关文件的保密性。
6.伦理委员会成员以什么方式产生?
答:伦理委员会委员可以采用招聘、推荐等方式产生。伦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由伦理委员会委员选举产生。
7.伦理委员会委员是否应同意公开其姓名、职业和隶属关系,签署有关审查项 目、受试者信息和相关事宜的保密协议,签署利益冲突声明? 答:应该。
8.伦理委员会是否可以聘请独立顾问或委任常任独立顾问?
答:可以。独立顾问应伦理委员会的邀请,就试验方案中的一些问题向伦理委员会提供咨询意见,但独立顾问不具有伦理审查表决权。独立顾问可以是伦理或法律方面的、特定疾病或方法学的专家,或者是特殊疾病人群、特定地区人群/族群或其他特定利益团体的代表。
9.伦理委员会是否应该针对新委员和委员的继续教育建立培训机制? 答:应该。应组织GCP等相关法律法规、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技术以及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规程的培训。
10.伦理委员会应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和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答:为确保伦理审查工作的规范性与一致性。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准操作规程与伦理审查申请指南的制定;
(2)伦理委员会的组织与管理:伦理委员会的组建,伦理审查的保密措施,利益冲突的管理,委员与工作人员的培训,独立顾问的选聘;(3)伦理审查的方式:会议审查与紧急会议审查,快速审查;
(4)伦理审查的流程:审查申请的受理与处理,初始审查,跟踪审查,审查决定的传达;
(5)会议管理:会议准备,会议程序,会议记录;(6)文件与档案管理:建档,保存,查阅与复印。
11.伦理委员会是否可对其他机构所委托的临床试验项目进行审查?
答:伦理委员会除对本机构所承担实施的所有药物临床试验项目进行审查监督外,也可对其他机构委托的临床试验项目进行审查。
12.伦理委员会对药物临床试验进行审查监督时可以行使哪些权力? 答:(1)批准/不批准一项药物临床试验;
(2)对批准的临床试验进行跟踪审查;
(3)终止或暂停已经批准的临床试验。
13.伦理委员会成立后应及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备案时提交的资料有哪些?
答:备案时提交的资料有: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委员名单(附简历)、伦理委员会章程、伦理委员会相关工作程序和制度。14.伦理委员会应向谁报告伦理审查工作情况?
答:应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15.伦理委员会应为伦理审查申请人提供哪些服务?
答:应提供涉及伦理审查事项的咨询服务,提供审查申请所需要的申请表格、知情同意书及其他文件的范本。
16.伦理委员会就受理伦理审查申请的相关事宜应作出哪些明确规定? 答:(1)应明确提交伦理审查必须的文件目录和审查所需的文件份数;(2)应明确受理审查申请的基本要求、形式、标准、时限和程序;(3)应明确提交和受理更改申请、补充申请的基本要求、时限、程序、文件资料的条件与要求等。
17.伦理审查申请人须按伦理委员会的规定和要求向伦理委员会提交伦理审查申请。提交伦理审查申请的文件有哪些? 答: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文件内容):(1)伦理审查申请表(签名并注明日期);(2)临床试验方案(注明版本号和日期);(3)知情同意书(注明版本号和日期);(4)招募受试者的相关材料;(5)病例报告表;(6)研究者手册;(7)主要研究者履历;
(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9)其他伦理委员会对申请研究项目的重要决定的说明,应提供以前否定结论的理由;
(10)试验药物的合格检验报告。
18.伦理委员会是否可决定受理项目的审查方式,选择主审委员,必要时聘请独立顾问? 答:可以。
19.伦理委员会召开审查会议对所需法定到会人数的要求?
答:伦理委员会应规定召开审查会议所需的法定到会人数。最少到会委员人数应超过半数成员,并不少于五人。到会委员应包括医药专业、非医药专业,独立于研究/试验单位之外的人员、不同性别的人员。20.伦理委员会召开审核会议时的人员分工?
答:主任委员(或被授权者)主持伦理委员会会议。必要时可邀请独立顾问参会提供咨询意见;主要研究者/申办者可参加会议阐述方案或就特定问题作详细说明。伦理委员会秘书应归纳会议讨论内容和审查决定,形成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应有批准程序。
21.伦理委员会是否可建立“主审制”?
答:可以。伦理委员会根据专业相关以及伦理问题相关的原则,可以为每个项目指定一至两名主审委员。
22.伦理委员会审查以会议审查为主要审查方式。有哪些情况可实施快速审查?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实施快速审查:
(1)对伦理委员会已批准的临床试验方案的较小修正,不影响试验的风险受益比;
(2)尚未纳入受试者,或已完成干预措施的试验项目的/定期跟踪审查;(3)预期的严重不良事件审查。
23.什么时候快速审查项目应转入会议审查?
答:快速审查由一至两名委员负责审查。快速审查同意的试验项目应在下一次伦理委员会会议上通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快速审查项目应转入会议审查:(1)审查为否定性意见;(2)两名委员的意见不一致;(3)委员提出需要会议审查。
24.遇到什么情况伦理委员会应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审查?
答:在研究过程中出现重大或严重问题,危及受试者安全时,伦理委员会应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审查,必要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受试者的安全与权益。25.如何保证伦理审查和审查会议的质量?
答:为保证伦理审查和审查会议的质量,伦理委员会应对伦理审查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伦理审查会议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议程进行,应对审查文件进行充分讨论,确保委员对讨论的问题能充分发表各自的不同意见。26.伦理审查会议应特别关注试验的哪些问题?
答:应特别关注试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公平性、受试者保护、知情同意文书及知情同意过程、利益冲突等问题。
27.多中心临床试验如何建立协作审查的工作程序? 答: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应以审查的一致性和及时性为基本原则。多中心临床试验可建立协作审查的工作程序:
(1)组长单位伦理委员会负责审查试验方案的科学性和伦理合理性。(2)各参加单位伦理委员会在接受组长单位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意见的前提下,负责审查该项试验在本机构的可行性,包括机构研究者的资格、经验与是否有充分的时间参加临床试验,人员配备与设备条件。参加单位伦理委员会有权批准或不批准在其机构进行的研究。
(3)参加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认为必须做出的修改方案的建议,应形成书面文件并通报给申办者或负责整个试验计划的试验机构,供其考虑和形成一致意见,以确保各中心遵循同一试验方案。
(4)各中心的伦理委员会应对本机构的临床试验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审查。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所在机构的伦理委员会应负责及时审查,并将审查意见通报申办者。基于对受试者的安全考虑,各中心的伦理委员会均有权中止试验在其机构继续进行。
(5)组长单位对临床试验的跟踪审查意见应及时让各参加单位备案。28.伦理审查会议以什么方式作出决定?
答:以投票表决的方式作出决定,以超过到会委员半数意见作为伦理委员会审查决定。
29.伦理委员会在作审查决定时,应符合哪些条件? 答:(1)申请文件齐全;
(2)到会委员符合法定人数的规定;
(3)遵循审查程序,对审查要点进行全面审查和充分讨论;(4)讨论和投票时,申请人和存在利益冲突的委员离场;(5)未参加审查会议的委员不得由其他委员代替投票。30.批准临床试验项目应符合哪些标准? 答:必须至少符合以下标准:
(1)对预期的试验风险采取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管理措施;
(2)受试者的风险相对于预期受益来说是合理的;
(3)受试者的选择是公平和公正的;
(4)知情同意书告知信息充分,获取知情同意过程符合规定;
(5)如有需要,试验方案应有充分的数据与安全监察计划,以保证受试者的安全;
(6)保护受试者的隐私和保证数据的保密性;
(7)涉及弱势群体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特殊保护措施。31.伦理委员会秘书在会议结束后应做什么?
答:伦理委员会秘书应在会后及时整理会议记录,并根据会议记录和审查结论形成书面的伦理审查意见/批件。
32.伦理审查意见/批件的信息包括哪些?
答:伦理审查意见/批件应有主任委员(或被授权者)签名,伦理委员会盖章。伦理审查意见/批件的信息包括:
(一)基本信息
(1)试验项目信息:项目名称、申办者、审查意见/批件号;(2)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
(3)会议信息:会议时间、地点、审查类别、审查的文件,其中临床试验方案与知情同意书均应注明版本号/日期;(4)伦理审查批件/意见的签发日期;(5)伦理委员会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二)审查意见和决定
(1)审查决定为“同意”时,同时告知伦理委员会实施跟踪审查的要求;(2)审查决定为“作必要修正后同意”和“作必要修正后重审”时,详细说明修正意见,并告知再次提交方案的要求和流程;
(3)审查决定为“不同意”和“终止或暂停已经批准的临床试验”时,必须充分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可就有关事项做出解释或提出申诉。
33.伦理委员会是否应该对所有批准的临床试验进行跟踪审查,直至试验结束? 答:应该。
34.什么是修正案审查?
答:是指对试验过程中试验方案的任何修改的审查。试验过程中对试验方案的任何修改均应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35.伦理委员会应要求申办者和/或研究者就修正案审查提交哪些相关信息? 答:包括(但不限于):(1)修改的内容及修改原因;
(2)修改方案对预期风险和受益的影响;(3)修改方案对受试者权益与安全的影响。
伦理委员会主要针对方案修改后的试验风险和受益进行评估,做出审查意见。为了避免对受试者造成紧急伤害而修改方案,研究者可以在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前实施,事后及时向伦理委员会作书面报告。36.伦理委员会进行/定期跟踪审查的频率?
答:伦理委员会初始审查时应根据试验的风险程度,决定/定期跟踪审查的频率,至少每年一次。
37.伦理委员会应要求研究者按时提交报告,/定期跟踪审查报告信息包括哪些?
答:包括(但不限于):(1)试验的进展;
(2)受试者纳入例数,完成例数,退出例数等;(3)确认严重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妥善处理;(4)可能影响研究风险受益的任何事件或新信息。
伦理委员会在审查研究进展情况后,再次评估试验的风险与受益。38.什么是严重不良事件的审查?
答:是指对申办者和/或研究者报告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审查,包括严重不良事件的程度与范围,对试验风险受益的影响,以及受试者的医疗保护措施。39.什么是不依从/违背方案的审查?
答:是指对临床试验进行中发生的不依从/违背方案事件的审查。伦理委员会应要求申办者和/或研究者就事件的原因、影响及处理措施予以说明,审查该事件是否影响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是否影响试验的风险受益。40.什么是提前终止试验的审查?
答:是指对申办者和/或研究者提前终止试验的审查。伦理委员会应要求申办者和/或研究者报告提前终止试验的原因,以及对受试者的后续处理,审查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是否得到保证。41.什么是结题审查?
答:是指对临床试验结题报告的审查。伦理委员会应要求申办者和/或研究者报告试验的完成情况,审查受试者安全和权益的保护。
42.伦理委员会应有独立的档案文件管理系统。伦理委员会建档存档的文件包括哪些? 答:包括管理文件和项目审查文件 43.伦理委员会管理文件包括哪些? 答:包括(但不限于):(1)伦理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标准操作规程和伦理审查申请指南;(2)伦理委员会的委员任命文件,委员的履历与培训记录,以及委员签署的保密协议和利益冲突声明;
(3)伦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和总结。44.伦理委员会试验项目审查文件包括哪些? 答:(1)研究者/申办者提交的所有送审材料;
(2)伦理审查工作表、会议签到表、投票单、会议记录、伦理委员会批件/意见和相关沟通信件。
伦理审查文件应妥善保管至临床试验结束后五年,或根据相关要求延长保存期限。
45.伦理委员会是否应该对文件的查阅和复印作出相关规定,以保证文件档案的 安全和保密性? 答:应该。46.什么是保密性?
答:保密性(Confidentiality)指防止将涉及所有权的信息或个人身份信息透露给无权知晓者。47.什么是利益冲突?
答: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指当伦理委员会委员因与所审查的试验项目之间存在相关利益,因而影响他/她从保护受试者的角度出发,对试验作出公正独立的审查。利益冲突的产生常见于伦理委员会委员与审查项目之间存在经济上、物质上、机构以及社会关系方面的利益关系。48.什么是最小风险?
答:最小风险(Minimal Risk):指试验中预期风险的可能性和程度不大于日常生活、或进行常规体格检查或心理测试的风险。49.什么是法定到会人数?
答:法定到会人数(Quorum):指为对某项试验进行审查和决定而规定的必须参加会议的伦理委员会委员人数和资格要求,即有效会议应出席的委员人数和资格要求。
50.什么是受试者?
答:受试者(Research participant):参加生物医学研究的个人,可以作为试验组、或对照组、或观察组,包括健康自愿者,或是与试验目标人群无直接相关性的自愿参加者,或是来自试验用药所针对的患病人群。51.什么是非预期不良事件?
答:非预期不良事件(Unexpected Adverse Event):指不良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或频度,不同于先前方案或其他相关资料(如研究者手册、药品说明)所描述的预期风险。52.什么是弱势群体?
答:弱势群体(Vulnerable Persons):指相对地(或绝对地)没有能力维护自身利益的人,通常是指那些能力或自由受到限制而无法给予同意或拒绝同意的人,包括儿童,因为精神障碍而不能给予知情同意的人等。
第四篇: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核查要点解读
2016年4月12日,总局发布了《关于征求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现场检查程序和检查要点意见的通知》,据医院人员的反映,具体执行时间应该在6月初开始。
小编根据参加的几次现场核查经验和与医院GCP沟通谈话,为大家解读了下临床试验核查的要点,希望大家能“渡劫”成功。1.临床试验条件与合规性 1.1临床试验机构
1.1.1临床试验单位是否为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对于特殊使用目的的体外诊断试剂,可在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医院或检验检疫所、戒毒中心等单位开展
蜂巢工作室:可以看出这条要求是按照老法规来执行,一般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只要是在省级或者部队医院,有药理基地的都没有问题,特殊产品比如流感病毒、肺结核等以样本的充裕性为由,选择特殊的临床试验机构,也可以通过核查。1.1.2临床试验单位是否具有与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场地等
蜂巢工作室:这条是现场核查人员对临床试验单位硬件和软件水平的评价,那么我们该准备哪些资料呢?
小编认为首先要有试验人员的简历、职称证书(可有,比如医生资格证、技师)和GCP证书(可有)等证明文件,证明研究者符合试验的要求。其次很多临床试验会用到仪器设备,比如生化仪、发光仪等,医院有相应的配套仪器设备就可以;如果有没有相应的仪器设备,那么要有仪器搬运签收的记录,最后最好再准备一份临床试验机构筛选(拜访)记录。
1.1.3仪器设备是否具有使用记录,使用记录与临床试验是否吻合
蜂巢工作室:这条很难实现,首先很多医院科室(尤其是检验科)平时使用机器都没有使用记录,其次仪器内存储的使用记录会因为日常使用次数多,我们的使用记录可能被覆盖掉,无法查询,比如雅培 I2000 仪器只能存储50000条使用记录,如果超出50000条,靠前的数据就无法查证。如果想应对核查,那么我们就要自己准备一份纸质的仪器使用记录,那么相应的仪器校准、质控和维护记录等都要有,真的很麻烦。1.2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
1.2.1知情同意书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客观上不可能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或临床试验对受试者几乎没有风险,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后可免于受试者的知情同意)蜂巢工作室:该部分内容是检查医院留存的知情同意书是否符合法规要求,一般能通过伦理审核的都不会有问题。免知情同意书的产品一定通过伦理审查才行,也就说科研处或科讯处批准的产品要小心了,赶紧想个合理的理由压压惊。1.2.2是否具有伦理审查记录(包括审查工作表、会议议程、会议记录、会议签到表和/或表决票等)
蜂巢工作室:该部分是检查医院伦理审查的规范性,对申办方或CRO影响不大。目前没有听说哪个药理基地因为伦理审查不规范,被取消资质。
1.2.3伦理委员会是否保存所审查的文件资料,审查的方案/知情同意书版本及内容是否与执行的版本及内容一致
蜂巢工作室:对于递交过多次版本的产品,要注意了,伦理保留的资料可能会与你递交cfda的资料不一致,如果不一致,赶紧申请备案(替换)。1.3临床试验备案情况
1.3.1临床试验开始前是否向省局提交备案
蜂巢工作室:符合旧法规时限要求的产品可以不考虑这条。如果没有及时备案的厂家,抓紧备案吧,就是备案时间可能会与试验开展时间冲突。1.4临床试验协议/合同
1.4.1是否具有临床试验协议/合同
蜂巢工作室:还有不签付费协议的医院呢?介绍给小编几家。1.4.2协议/合同内容是否与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信息相符
蜂巢工作室:重点协议中的产品名称要与注册的产品名称一致,因为体外诊断试剂不涉及剂型、外形等内容。
1.4.3制定文件是否明确各方的职责分工
蜂巢工作室:一般的合同里都有该部分内容,明确研究者、申办方、CRO和医院之间的责任,就是谁负责制定方案,谁负责试验等等。2临床试验部分 2.1临床试验准备情况
2.1.1申请人是否与各临床试验机构协商制定统一的临床试验方案
蜂巢工作室:怎么核查呢,脑补下是不是像药物试验一样有个方案讨论会记录还是直接问研究者呢?
2.1.2临床试验方案是否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
蜂巢工作室:看看医院是否有伦理批件,批件的内容(同意,修改同意或否决)。这条要注意,旧法规是可以免除伦理审查,新法规明确要有伦理审查,那么核查的产品可能会由于开展时间较早(早于新法规颁布实施)走了免除伦理审查的程序,所以小伙伴要看好免除伦理审查批准函的时间。
2.1.3申请人是否根据临床试验方案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并对参加试验的所有研究者进行临床试验方案和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使用的培训
蜂巢工作室:小伙伴请准备好试验操作简易手册(图卡)和培训记录,培训记录要有时间(时间要晚于合同签署的时间)和所有研究者的签字。
2.1.4临床试验机构是否具有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及相关文件物品的交接记录 蜂巢工作室:交接记录要详细些,比如给了多少份知情同意书和病李报告表、版本号等,最重要的是要有交接人(必须是本实验的研究者,并且要求主要研究者对其授权)的签字和签字时间。2.2知情同意情况(免知情同意除外)
2.2.1已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数量是否与筛选入选表、总结报告中的病例数一致(包括筛选失败病例)
蜂巢工作室:重点强调了筛选失败病例的知情同意书签署。2.2.2签署的知情同意书版本是否与伦理审查通过的版本一致
蜂巢工作室:变更过版本的要注意了,如果机构留存的知情同意书有多个版本,那么每个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的时间,都要与伦理审查批准的时间一致,比如 第一次2016.1.1伦理审查批准了A版,第二次2016.2.1伦理审查批准了B版,那么2016.2.1后签署的都必须是B版,2016.2.1前的必须是A版。2.2.3知情同意书签署时间是否早于伦理审查时间
蜂巢工作室:伦理审查都没通过,怎么敢拿去给受试者签。但是保险起见还是看看批准日期和受试者签署的时间。
2.2.4所有知情同意书签署的内容完整、规范(含临床试验人员电话号码,签署日期等)
蜂巢工作室:强调了知情同意书签署的真实性,千万不要找人代签,因为核查时会随机抽查打电话得。
2.2.5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是否为受试者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签署(必要时核实受试者参加该项试验的实际情况)
蜂巢工作室:真的会打电话,小编就见证了2次药物核查,现场打电话。2.3临床试验实施情况
2.3.1申请人是否与临床试验工作人员进行临床试验的预试验,临床试验工作人员是否掌握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所适用的仪器、操作方法、技术性能等 蜂巢工作室:如果有预实验,那么试验对应记录在哪里;如果没有预实验,怎么把控试验结果,对答有工程师,和质控结果。2.3.2临床试验过程是否严格遵循临床试验方案
蜂巢工作室:小编认为会重点核查样本入组与筛选标准,样本的保存,对照试剂的使用是否与方案一致,质量的把控,这些是绝对要查的,而且一旦有问题,就认为试验违背方案,但该部分可以用其他的记录来补充。比如方案说做100例血清样本,但试验却做了80例,那么我们可以补充一份筛选记录,按照方案筛选的条件,剔除20例样本,这样就符合要求了。2.3.3各临床试验机构执行的试验方案是否为同一版本
蜂巢工作室:也会存在递交过多次版本的产品,机构保留的资料可能会与你递交cfda的资料不一致,如果不一致,赶紧申请备案(替换)。
2.3.4临床试验的原始数据收集、病例报告表是否由临床试验工作人员填写 蜂巢工作室:怎么证明记录表是由研究者填写的呢?那就是有临床试验工作人的签字或签名章,注意要与机构或伦理留存的签名样章表要一致。
2.3.5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是否由试验方案规定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完成 蜂巢工作室:相信很多统计报告或分中心报告是由CRO或申办方完成得,只要研究者看过报告或者自己核实过就可以。另外一条就是方案中设计的检验方法需要与统计分析中运用的检验方法要一致,比如方案中说用F检验,但报告中用了T检验,没有使用F检验就是不合规,这条是迎合新法规中强调重视方案设计的内容。
2.3.6申请人者是否委派监查员对临床试验实施监查,是否有监查记录 蜂巢工作室:小伙伴们赶集检查一下机构留存的资料中是否有监察员委派函,监察员的GCP证书或简历(最好有,注意发证的时间),这条中没有提及但是小编参加了核查,知道这个是要有的。
监查记录最好要有数次,不能比伦理批件建议的监察次数少,推荐试验前(收集样本)监查一次,试验过程中监查一次,核实数据真实性监查一次,最后监查记录上最好要有监查日期与研究者签字。.临床试验数据管理
3.1是否具有病例筛选入选表及病例鉴认代码表
蜂巢工作室:注意筛选表里面要有入组的日期和可溯源性的编号(比如病人ID号,样本采集条码号)以及剔除的理由。
3.2病例筛选入选表及病例鉴认代码表中筛选、入选和完成例数是否与分中心小结表及实际临床试验例数一致 蜂巢工作室:尽量保证“完成的例数+剔除的例数= 入组筛选的例数=方案设计的例数”
3.3入组病例是否与方案规定的诊断及样本量一致
蜂巢工作室:如果多了,可以解释为避免剔除较多样本,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如果少了,可以解释为医院收集样本难度和试验进度的要求等,当最好宁可多也不要少。
3.4受试者鉴认代码表或筛选入选表等原始记录是否可以溯源(如姓名、住院号/门诊就诊号、诊断等),并且具有关联性
蜂巢工作室:此次核查的重点,不能使用假样本信息,样本信息必须真实且可溯源回医院LIS系统中。
3.5检测报告或结果中的数据是否与所用仪器等设备或系统中的数据一致 蜂巢工作室:此次核查的第二个重点,数据结果必须真实且可溯源,无论是溯源回医院LIS中还是测量仪器中。对于无法保存的数据结果的产品,比如肉眼观察的试纸条,要有研究者的数据记录签字和日期,最好能拍照证明其真实性。3.6病例报告表中填写的内容是否在原始病历、检验记录等原始记录中可追溯 蜂巢工作室:小编告诉大家,核查时核查人员会拿着溯源号(病历号、样本条码号等)抽取50%去医院LIS中去核对。3.7病例报告表填写是否完整 蜂巢工作室:记得要有研究者签字。
3.8病例报告表中填写的内容是否在原始病历、检验记录等原始记录中可追溯 蜂巢工作室:怎么追溯呢,还是拿着溯源号(病人ID号、样本条码号、机器编号)去Lis或机器中查,这是核查的重点,体外诊断试剂重点就是查样本信息的真实性(可溯源回Lis,查实确有其人),还有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可溯源回机器或lis结果记录中)。如果测试仪器是外送来的,且没有介入lis中,那么要保留影印资料,比如机器打印的纸版数据,照片。一定要有证明实验真实性的记录或文件。
3.9临床试验中的所有试验数据,是否试验操作者、复核者签字,试验机构盖章 蜂巢工作室:一般的试验数据相信大家都会让研究者签字,数据有骑缝章或尾页张也能勉强通过,4试验用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
4.1是否有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报告
蜂巢工作室:这条因为新旧法规的不一致,旧法规是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没有先后顺序要求,新法规规定必须先注册检验试验然后才能临床试验,导致了很多医院没有留存注册检验报告,但临床试验都会在试验之前向申办者要产品自检合格报告,当然最好能把注册检验报告补充到临床试验机构的留存资料中。4.2管理记录(包括运输、接收、处理、储存、分发、回收与销毁等)是否完整,数量是否相符
蜂巢工作室:需要的记录已经在条款中列出,也强调了数量要前后一致,小编提示下大家注意批号,一定要临床试验报告和合格报告中的产品批号一致。4.3运输条件、储存温度、储存条件、储存时间、安全有效期等是否符合要求 蜂巢工作室:储存温度、储存条件、储存时间、安全有效期等,如果是低温保存,留好冰箱的温度表,每个医院的冰箱都会有,复印一份,如果有湿度要求,那么留好湿度记录表。
运输条件记录,这个就很难了,因为很少有CRO或厂家雇一个药品冷链运输公司,小伙伴可以用医院的签收记录来代替。
4.4是否与检测报告、临床试验报告中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相一致 蜂巢工作室:重点是名称要一致,但是也要注意批号也要一致。5临床试验用样本的管理
5.1临床试验用样本来源、编号、保存、使用、留存、销毁的各环节是否有原始记录
蜂巢工作室:已经列举了样本一系列记录,每个环节数量要一致,对于剔除的样本要注明原因还有签字。
5.2临床试验用样本检测是否具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包括人员、日期、条件、过程及实验结果等),并与临床试验方案规定一致
蜂巢工作室:还是要保证实验过程与方案一致,且具有溯源性和真实性。5.3是否存在临床试验用样本复测情况;如有复测存在,应提供复测数量、复测原因、采用数据的说明
蜂巢工作室:避免一个样本重复测多次取最好的一个结果,只要原始数据中的结果是唯一的就没有问题,如果重复了,可以解释质控结果不合理或者仪器测试报错,当然要有记录支持。
5.4临床试验用样本是否在临床试验中重复使用
蜂巢工作室:保证每个样本与临床试验结果一一对应,即每个样本只能有一个实验结果。
6申报资料的真实性
6.1注册申请的临床试验方案版本及内容是否与临床试验机构保存的试验方案版本及内容一致 6.2注册申请的总结报告版本及内容是否与临床试验机构保存的总结报告版本及内容一致
6.3数据库锁定后是否有修改及修改说明
6.4注册申请的总结报告中的数据是否与锁定数据库中的数据、临床试验机构原始记录一致
6.5注册申请的总结报告中筛选、入组、完成和脱落例数是否与统计报告中的例数、锁定数据库中的例数、临床试验机构原始记录中的例数一致
6.6注册申请的总结报告中临床试验人员签名及临床试验机构签章是否属实 蜂巢工作室:再次强调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即注册申请的资料(报告、方案、伦理批件和合同)要与临床试验机构保存的资料要一致,报告中的数据要与研究者留存的原始资料要一致。
小编认为临床核查,重要做好三点,产品核查就不会出现大问题。1.样本要真实且可溯源 2.试验结果要真实且可溯源
3.临床试验的每个环节尽量都要记录文件和签字。
第五篇: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SMP)
题目: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管理规程
目的:为保护受试者权益和安全,保证临床试验期间发生的安全性数据按法规要求快速报告,制定本规程。
适用范围: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监测与不良事件报告。
责任人:临床试验安全性信息管理人员。
参考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监局2020年第27号)、《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监局2020年第57号)、《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标准和程序》(CDE
20180427)
规程内容
5.1
快速报告制度:申请人是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信息监测与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责任主体,负责对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快速报告。申请人获准开展药物(包括化药、中药及生物制品)临床试验后,对于临床试验期间发生的(包括中国境内和境外)所有与试验药物肯定相关或可疑的非预期且严重的不良反应(以下简称“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均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国家药品审评机构进行快速报告。
5.2
快速报告的情形:
(1)
申请人在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判断与试验药物肯定相关或可疑的非预期且严重的不良反应;
(2)
申请人和研究者在不良事件与药物因果关系判断中不能达成一致时,其中任一方判断不能排除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也应进行快速报告;
(3)
其他潜在的严重安全性风险信息,申请人也应尽快向国家药品审评机构报告,同时需对每种情况做出医学和科学的判断。一般而言,对于明显影响药品风险获益评估的信息或可能考虑药品用法改变,或影响总体药品研发进程的信息,均属于此类情况,例如:(1)对于已知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增加,判断具有临床重要性;(2)对暴露人群有明显的危害,如在治疗危及生命疾病时药品无效;(3)在新近完成的动物试验中的重大安全性发现(如致癌性)。
(4)
申请人从其它来源获得的与试验药物相关的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及其他潜在严重安全性风险的信息也应当向国家药品审评机构进行快速报告。
(5)
快速报告的时间范围:快速报告开始时间为临床试验批准日期/国家药品审评机构默示许可开始日期,结束时间为国内最后一例受试者随访结束日期。临床试验结束或随访结束后至获得审评审批结论前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由研究者报告申请人,若属于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也应进行快速报告。
5.3
快速报告的格式要求:
(1)
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个例安全性报告内容应按照ICH
《E2B(R3):临床安全数据的管理:个例安全性报告传输的数据要素》相关要求报告。相关术语应采用ICH《M1: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进行编码。
(2)
无论境内、境外的个例安全性报告及其他潜在严重安全性风险报告均应采用中文报告。
(3)
个例安全性报告及其他潜在严重安全性风险报告中均应清楚标明药物申请临床试验的受理号。
5.4
快速报告的时限要求:
(1)
对于致死或危及生命的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申请人应在首次获知后7天内报告,并在随后的8天内报告、完善随访信息。(注:申请人首次获知当天为第0天。)
(2)
对于非致死或危及生命的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申请人应在首次获知后15天内报告。
(3)
申请人在首次报告后,应继续跟踪严重不良反应,以随访报告的形式及时报送有关新信息或对前次报告的更改信息等,报告时限为获得新信息起15天内。
5.5
不作为快速报告的情形:
(1)
非严重不良事件;
(2)
严重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无关;
(3)
严重但属预期的不良反应;
(4)
当以严重不良事件为主要疗效终点时,不建议申请人以个例安全性报告(ICSR)形式向国家药品审评机构报告。
5.6
定义:
(1)
严重不良反应指以下情形之一: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指严重病人即刻存在死亡的风险,并非是指假设将来发展严重时可能出现死亡;③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④永久或显著的功能丧失;⑤致畸、致出生缺陷;⑥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必须运用医学和科学的判断决定是否对其他的情况加速报告,如重要医学事件可能不会立即危及生命、死亡或住院,但如需要采取医学措施来预防如上情形之一的发生,也通常被视为是严重的。例如在急诊室的重要治疗或在家发生的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未住院的恶液质或惊厥,产生药物依赖或成瘾等。
(2)
非预期不良反应指不良反应的性质、严重程度、后果或频率,不同于试验药物当前相关资料(如研究者手册等文件)所描述的预期风险。研究者手册作为主要文件提供用以判断某不良反应是否预期或非预期的安全性参考信息。如:①急性肾衰在研究者手册中列为不良反应,但试验过程中出现间质性肾炎,即应判断为非预期不良反应;②肝炎在研究者手册中列为不良反应,但试验过程中发生急性重型肝炎,即应判断为非预期不良反应。
变更历史
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