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使全校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结合我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教育现代化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目的,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因此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我校严格按照评估标准,围绕各项评估指标及权重体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组织了自评自查,现将我单位的自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国办农村完全小学,现有学生1104人,教职工49人。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将信息化的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为此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校长担任组长,负责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对信息化工作实施的指导。教育信息化管理员及校委会成员为组员,主要负责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培训。经过几年的探索。为了实现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学校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同时,着重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保障制度》、《信息技术培训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学校信息化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发挥持续不断的推动力。由于意识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实现了多媒体化。教学方面学校已经建成多媒体教室(白板教室)18间,学生电脑室1间,安装交换机8台,实现了班班通。计算机室有电脑51台,其中学生用机50台,生机比达到22:1。购置了数码摄象机1台,照相机2台。
2.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学校建有教师Q群,方便教学生活的交流。外网于2012年建成后经过逐步改造,实现了100M光纤连接,为教师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提升,教育观念得到转变。信息化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的是人,人的观念和能力决定着信息化的成败。为此,学校认真落实《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保证每学期进行一次信息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1)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2)电子白板使用及课件制作;(3)班班通维护管理。经过培训,目前100%的老师能网上获取资料,存储上传资料。100%的老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90%的学科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
二、环境建设
我校信息化设备逐渐到位,目前,学校有电脑83台(含手提电脑2台),其中学生电脑51台,价值373500元;电子白板18套,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价值360000元;安装交换机8台,价值40000元;复印打印一体机15台,有大型打印速印机1台,价值45600元;摄像机一台、照相机各3台,价值14000元。共计833100元,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
三、资源建设
1.教育资源丰富
学校网络覆盖校内所有教育、教学场所,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结构。并且了电子监控系统。我校配有一间计算机网络教室,达到上课每生一机要求,配置能够满足教学要求。按标准配有18间多媒体教室(“班班通”教学设备),教师都喜欢用多媒体上课,提高了课时效率,效果很好。联网计算机达到计算机总数的100%,在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用房均布设有信息接入点,实现了互联互通。学校有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2.信息资源丰富
学校构建开放性的校本资源库(含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资源容量达100GB以上(视频以外资源容量达到35GB),并动态更新。
3.人力资源丰厚
学校为教师提供各类教育技术培训的机会。2016年教师参加山东远程研修的培训,达到全部合格以上等次。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现在,全校教师已经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教师会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实现了教师电子化办公,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家校互动。
四、应用水平
1.课程实施有保障
学校贯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究学校的信息技术现状,结合我校学生的自身条件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我校在三至六年级中每周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
2.管理服务有时效
学校始终把信息化的发展作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点之一,常抓不懈。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学校在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网络文明规范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心智得以快乐、健康的发展。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学校各学科都实现电子备课,并有电子备课的要求和管理决定。教师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网页浏览、网络资源检索和下载,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制作有关的课件,成绩显著。
五、管理与服务
1.组织规划有序
学校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信息技术专任教师组员。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面指导、检查、督促学校的信息技术工作。
2.制度建设有效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如:《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使用规定》等。为了调动教师进行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将信息技术工作纳入教师年度教育教学成果考核,与评优、职称晋升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热情和潜能,从而有效提高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效率,提升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水平。
3.经费投入充足
学校多年来在信息技术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教育信息工作的开展。随着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不断完善,学校进一步开发、完善校园网,初步建立了资源库,对原有的设施设备进行添置及更新,不断增加对教学软件的投入,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三年来硬件(设施设备)投入经费60万元,系统、应用软件经费和日常维护等经费投入5万余元。
4.维护保修及时
学校在建设信息化资源的同时十分重视设备的维护工作。各类设备都有专职或职维护人员,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畅通。学校所有联网电脑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使学校的网络设备正常运转,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六、特设与创新
1.学校各学科都实现电子备课,并有电子备课的要求和管理决定。
2.教师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网页浏览、网络资源检索和下载,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3.教师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近一年来,我校老师撰写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论文20多篇,近10篇获省、市级一、二等奖,22位教师上传了“一课一优”课堂实录。全体老师能够参与信息技术资源开发与建设。
六、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及建议
1.存在问题
(1)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
(2)我校学生都是农村子女,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和城区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不强,信息意识相对薄落。学生家庭有电脑很少,配置率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制约。
2.解决措施及建议
(1)抓培训,确立人才第一资源为特征的培训机制,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的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一支能运用电脑网络进行简单管理的学生队伍。
(2)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建设到位,合理设置。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建有微机室、并拟建图书室、实验室和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和体育器材室等。投入一定办公经费,配备实验器材、购置图书,购置实验课桌,为教师配备电脑,添置音、体、美、数学、科学等教学器材。
(3)规范制度,强化装备管理,发挥装备效应。成立由吕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行政人员组成的学校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教育技术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由校长室、信息中心、教科室、负责人组成的教育装备工作小组,负责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负责教育装备的管理保养及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服务,各教研组、教科室直接领导和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装备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将发挥优势,取人之长,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
**小学
第二篇:唐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唐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基于信息化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自2005年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就颁发了《浦东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5——2007学年)行动计划(试行)》,明确提出了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目标。我校根据计划书制订《唐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并明确提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目标,围绕数字化校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学校现有学生1338名,35个教学班,79名教职工。学校外部办学环境不断优化,校内绿树常荫,鲜花常开,文化积淀不断浓厚,规章制度健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地不断提升。学校是浦东新区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浦东新区行为规范三星级示范校,新区法制教育二星级示范校。良好的教育氛围,科学的管理机制,加上浦东新区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为学校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奠定了基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评估概况
学校接新区教育督导室将对我校进行信息化工作专项评估的通知后,随即召开行政人员和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人员联席会议,学习有关文件,明确此次专项评估的目的、意义、要求,理清工作思路,作出总体部署。
评估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宣传阶段。广泛组织教职工学习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方案,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自评过程,主动积极接受新区有关部门的专项评估工作指导,成立自评领导小组和评估小组,明确职责任务。第二阶段:信息收集处理阶段。各评估组参照评估要点,多渠道、多方法收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撰写相应的《二级指标自评表》,撰写时既有事实判断,又有价值判断;既体现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绩与经验,又有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第三阶段:综合报告阶段。学校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从学校发展的整体角度,对专项评估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判断,完成学校自评报告,报告经行政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送教育督导室。第四阶段:接受评估。积极配合、协调,确保新区评估组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做好专项评估工作的总结,认真研究落实区信息化专项评估的有关意见。
二、自评结论
学校自评小组根据评估指标,结合学校数字化建设工作现状,对学校教育信息 1 化工作作了全面自评总结。我们认为,学校以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总思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主线,从科学管理、健全制度、加强师资校本培训、强化实践活动为操作手段是有效的。主要成效表现为:
1.学校内部管理
以学校门户网站为平台,实施‚一站式‛管理模式,各种管理文件、要求、活动安排等在前台网页公布,后台体现内部条线数字化管理,如:‚教务管理‛、‚教学中心‛、‚工作中心‛、‚成绩中心‛等,实现了‚文件传输‛、‚通知管理‛、‚课程管理‛、‚学生管理‛、‚考试管理‛、‚成绩分析‛、‚学生成绩跟踪‛等的网络化,初步实现了学校的信息化、网络化及无纸化管理。
2.教师专业发展
以校本研修平台为载体,实施网上校本研修。学校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包括‚教案范例‛、‚视频课例‛、‚视频案例‛、‚教师日志‛等栏目,有视频研究课,主题视频片段,根据学校教学重点及教学中共性的环节进行研讨。教师的个性化备课、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的上传,实现全校的资源共享,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研修的扎实开展提供了保障。
3.校园文化建设
围绕学校四年发展规划,以文兴校,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网上创建了‚在线投票系统‛,开展了‚班级网页总结性评价‛、‚唐镇小学2008‘十佳好事’网上投票‛、‚唐镇小学2008‘十大新闻’评选‛、‚2009唐镇小学‘阳光教师’评比‛等活动,学生、家长及教师能共同参与,对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推进学校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校本资源建设
创建了功能较为强大的校本资源平台,有较详细的学科、年级、类型和格式分类,有按学科、年级、类型和格式检索以及搜索和高级搜索项,操作便捷。教师上传资源的积极性高,通过积累资源、共享资源,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
5.现代技术应用
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学效益。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学校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能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意识日益增强。每学期组织校级教学研究活动,把信息技术运用与学科整合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使 2 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教与学的有效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社区、家庭联动
学校数字化平台,学生、家长可通过登陆后台,查阅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动态成长轨迹,参与班级博客网站的交流以及‚投票系统‛参与学校相关内容的讨论等。
学校自评分数87分,自评定性为良好。
三、主要经验与特色
1.领导重视 合理规划
组建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主抓的学校信息技术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部署学校信息工作,每学期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研究主题、课堂教学整合等,为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作出全面规划。
2.加大投入 完善设施
在新区社发局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完成了现代化教育环境的构建,‚校园通‛设施、设备运行正常,校园网覆盖所有办公与教学楼。教育、教学设备配置到位,现学校拥有学生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远程教室、语音教室(学生电子阅览室)等专用教室,普通多媒体教室35间,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等多媒体教室5间,每间教室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生均比例为13.8:1,师均比例为1.01:1。
学校在社发局统一配置的前提下,每年增大自筹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满足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不断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2006年学校自筹资金投入150386.6元,2007年学校自筹资金投入99164元,2008年学校自筹资金投入147760.5元,2009年学校自筹资金投入96953元。2008年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改版了学校门户网站,构建了学校管理平台、教务管理系统、班级博客网站系统、网上投票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校本研修平台等,2009年,改版了校本资源平台、建设了学校红领巾广播电视台。同时,每学期配置足量的‚二期‛新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质量提供了基础保证。
3.制度健全 扎实工作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唐镇小学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唐镇小学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唐镇小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唐镇小学远程 3 教室管理制度》、《唐镇小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唐镇小学服务器房管理制度》、《唐镇小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唐镇小学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唐镇小学教师、学生邮箱管理制度》、《唐镇小学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唐镇小学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唐镇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奖惩制度(修订)》、《唐镇小学音乐教室使用规则》、《唐镇小学美术教室使用规则》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鼓励广大教师自主性地参与社会组织的培训,两年组织一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经验交流与论文评比,逐步建立评价、考核、奖励机制,形成长效管理体制。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及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纳入教师晋升职务,评优的指标。
4.教师培训 提高能力
近几年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内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先后组织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培训、远程教育教室如何使用的培训、‚浦东新区教育专网运用‛的培训,组织了‚教师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中级培训‛、‚ 新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教师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培训‛等。每学期聘请有区、署关专家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课例撰写等进行辅导,聘请金英小学、六师附小、王港中心小学等老师来校作运用讲座,为技术服务于教学奠定了基础。对于一部分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学校指派他们参加一些校外的应用技术培训,将培训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并且带动一批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通过这些活动,广大教师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运用要做到想用――意识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会用――适度、创新,根据学生实际的选择用,更明确了今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努力方向。
2008年9月更新、改版了学校校本研修网络平台,08年12月,实施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网络版,教师能认真参与,及时完成各项任务,为教师专业的成长留下了扎实的足迹。09年,改版了学校资源平台,每位老师参与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共用,通过资源的上传、积累,为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又一个有效途径。
5.实践研究 提高效能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活动,在进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强化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的实践研讨,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开展平时教学、教研组级、年段级、校级半日教学活动等各种研究实践课。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 4 长的带领下,加强集体备课,平时上课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研组开课,执教老师能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科学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学年教研组开课约80节左右,100%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加强课件(课例)研究,提高教师素质。广大教师在参加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制作课件活动,有66名教师从自己制作的课件(课例)中选出最佳作品参与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课件(课例)比赛,在校园网上进行评选,从中筛选出10位教师的作品为获奖作品,在教师会上逐一说课展示。通过这样的练兵活动,教师们制作课件(课例)水平明显提高,多位教师的课件作品在比赛中获奖,3位教师的作品:《珍珠鸟》、《行进到普罗多里亚》、《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入选浦东新区教学资源数据库,学校教师优秀作品入选学校教学资源数据库,做到资源共享。
学校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撰写相关的论文、制作课件,参与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评比。上学期收到教学反思70篇,其中13篇选为教学反思集萃中,教学个案200多篇,其中6篇被评为学校优秀个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论文,经验文章66篇。张琼老师撰写的《信息技术促我专业成长》在《浦东教育》2008年第1期中发表;张琼老师撰写的‚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乐于上英语课‛方案在上海市教育学会组办的第二届‚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优秀方案评选中获鼓励奖;张琼老师撰写的《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荣获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奖赛一等奖,获奖作品在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指导全书上发表;姚洁瑛老师撰写的《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效应》,张琼老师撰写的《英语课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王洁老师撰写的《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均在《浦东教育》2008年第6期中发表。通过教科研活动,教师们不但提高了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促进平时教学手段的更新,同时教科研水平也得到提高。
6.培养兴趣 发展个性
信息化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学校根据人才的发展要求,把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足、开好相应的课程外,开设能供学生上网学习、查阅资料的学生电子阅览室,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的各类电脑兴趣小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脑运用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学习电脑兴趣浓厚,制作Powewpoint及网页水平有所提高,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镇、教育署等各类信息技术运用比赛。还有三位学生制作的电 5 脑小报分别荣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1位学生的作品入选浦东新区学生作品数据库。
优化整合,谋求发展。利用双休日对学生家长进行‚百万家庭网上行‛培训,通过‚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努力提高家长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谋求学校整体发展。我校唐敏、余凌风老师荣获‚百万家庭网上行‛区优秀培训教师,学校(第172教学点)被评为新区优秀教学点。
7.数字文化 促进管理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努力构建校园信息化管理网络,实现各办公室电脑联网,数据传送网络化,积极推进管理过程无纸化。同时,逐步建立唐镇小学教育、教学资料数据库,创建学校网站,建立学校网站管理网络,加强与社会的信息交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学校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上不断进行深化。2008年6月对原有学校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新版栏目涉及了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校务公开、党务工作、课程教学、教育科研、德育之窗、雏鹰天地、家校互动、教工之家和资源库等。同时,学校主页上链接了新区教法院教研部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平台、‚浦东教师研修网‛及‚新区教发院资源平台‛,使教师能更方便地进入相关平台,为教师参与网上研究,查找资料提供了便利,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新增设了‚校本教研平台‛,校本研修注重教学范例、案例的研究,强调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上传教学反思、教学改进等,教师的个性化备课、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的上传,实现全校的资源共享;配合
开发了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教务管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通知管理系统、教学质量分析系统、行为规范主题网站、班级主页博客系统等,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网络化、无纸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平台。同时,家长(学生)可以通过登陆校园网,不仅能了解大量的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和信息,还能与班主任进行网络交流、沟通,进入网站后台查阅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等第),并查看‚学生分析‛相应栏目内容。为广大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实现有效的家校互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四、主要问题与对策
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校园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二期课改的深化,谋求社会、学校、家庭教育 6 一体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
对策:
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力度,选派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积极运用现有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思‛活动,努力探索现代技术与学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问题二: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帮助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工具。
对策:
学校将在条件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相应的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充分运用网络,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导‚绿色网上行‛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掌握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技能,全面提高素质。
问题三:本地区属新区农村地区,近几年,虽然城镇化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和城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不强,信息意识相对薄落。据初步统计:学生家庭电脑配置率不满10%,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制约。
对策: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家长信息技术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信息化意识;学校进一步做好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向学生开放的工作,大力提高学生信息化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浦东新区唐镇小学
2009.4 7
第三篇:xx小学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xx小学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一、学校现状:
xx小学是一所镇办完全小学,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生198人,教师 12人,专任教师12人,中级职称11人,助级职称1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6人。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实行了年级负责制,建立了教职工聘任制、目标责任制、德、能、勤、绩综合考评制、校务公开制等一系列制度,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有多人次在区、镇教学评优、论文比赛和竞赛辅导中获奖。
学校坚持“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完美人生”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领导班子对教育技术改变教育达成共识,自觉主动、科学有序的改善发展环境,营造发展氛围;重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鼓励、支持技术应用普及与实践创新。
学校有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各一个。电教费列入预算,80%用于教育教学软件征订,20%用于鼓励教师应用技术和开发软件资源,账目明晰。信息技术教育费列入预算,专门用于信息技术设备运行维护、技术人员培训等,账目明晰。
学校信息化规划和计划,目标清晰、措施得力、步骤明确;规章制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有检查,有记录,有评价。
有校园网络安全措施,有效隔离不良信息,防范病毒,记录上网行为,按时备份数据。防火、防盗等设施齐备。
信息技术学科师资(兼职教师)配备满足教学需求,三至五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课时有保障;学生有较好的信息素养。
学校鼓励老师电子备课,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
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学创新的新模式。教师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不足:
由于诸多原因,我校的硬件设施一直配备不足,教学设备及教育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目前学校仅有三台电脑能够正常使用,无法做到教师办公人手一机;没有符合要求的微机室,信息技术课仅停留在理论阶段。
学校信息化建设还有待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环境,积极创设创新应用的良好氛围,逐步达到信息化建设标准。
xx小学
xx年12月14日
第四篇:教育信息化建设自评报告
漉湖中学
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实施情况自评报告
一、现状分析
漉湖中学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学校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初步达到一定的标准。通过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建设,完善了信息化的规章制度,逐渐将信息化的理念融入到了学校的日程工作中,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把各门学科的资源整合起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促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校领导深刻体会到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对于教育教学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认真巩固已有的成果,在反思中总结实践经验,并将之运用、发挥在下一步的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工作中,加速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环境建设和应用建设,聚焦管理、课堂,加快学校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的步伐,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为学校发展、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师成长、学生学习服务。
二、项目管理 项目负责人:夏研科
项目组成员:毛学文 尹志峰 李学文 梁向阳 李献春
三、项目建设开展情况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建设:
1、成立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夏研科
副组长:毛学文 组员:尹志峰 李学文 梁向阳 李献春
2、在学校中进行多媒体知识及教育教学应用的宣传学习:目前,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作为新一代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它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应用也十分广泛。但是,这项建设对我校而言,是一个新兴事物,对我校的教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东西。所以要让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在我校开展,让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前期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学校开设专题研讨,对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做专门的宣传。
3、学校教育资源网的建设: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与互联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重视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网页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4、教师信息技术培养: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40岁以下教师会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逐步实现教师电子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明确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计算机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人才基础;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了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5、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在此基础上逐步掌握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查找学习信息;高年级学生掌握一定网页制作知识;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有效的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积极、更生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
6、进行运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四、项目收效及存在问题
1、全体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认识到位,积极配合学校进行项目的建设和实施;
2、学校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学科内自制课件,网络下载课件,自制教案,下载教案,自编习题,下载习题等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教师平台的初步成立:教师博客、教师网上投稿、在泰山区教育信息网上发表文章等利用网络手段促进教师成长,教师熟练制作课件,利用电子备课室书写教案,利用多媒体上课等教育信息化手段也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
4、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网络的学习资源以及网络交互空间,根据个人的学习个性、能力等,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合作伙伴,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协作学习、多元学习。利用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间通过网络的充分互动完成创新性学习任务,在信息化环境中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与班级网页和个人网页的制作,提高学生运用互联网的能力。
存在问题:在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备老化,我校一共有95台计算机,其中有65台使用年限超过5年,这些台式机大多运行缓慢,内存、硬盘容量小,对于存储资料、资源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二)许多软件平台过时;
(三)资源库的共享资源缺乏,而且这些共享资源的利用率太低,同时这些资源的层次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信息化建设对教育教学长期的促进作用。
五、下一步项目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措施:
现有设备正常运行,完成多功能报告厅设备、网络建设安装工作,远程教育平台的安装使用。80%教师学会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上课,其中1/3教师能熟练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使用率达到20%以上;2008教师用计算机达3:1,配置部分校园应用技术,学校管理开始形成电子化网络;100%教师学会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使用率达到30%以上;部分备课组实现电子备课,已能独立完成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校园内部网站开通,建成2—3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料库初具建成。增建一个多功能学生电子阅览网络教室。校园网的教师备课教学功能、学生学习功能、学校管理功能、资源信息功能、内外交流功能已初步形成。创建学校网站。80%的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信息化技术使用率达60%以上。
第五篇: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宝得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鞍山市宝得中学 2011年11月
宝得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鞍山市宝得中学座落于铁西区宁远镇,建校于1999年9月,是政府投入、名企赞助多渠道融资的一所公办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为5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3800平方米,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教师155人,学生1300人。我校自2000年起,就开始信息化教学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与时俱进,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一直致力于信息化技术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校已投入使用的百兆校园网,可以拥有200多G的网上教学资源库。并通过市电信局的城域网连接互联网,实现宽带接入,带宽10兆。学校有2个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及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36个多媒体教室,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计算机总数达200多台,生机比达到6.5:1。校园网建成后,各班实现班班通。全校内部实现管理网络,信息交换,资源共享。
根据鞍山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评估细则,我们认真对照,积极进行自评,自评分数为118分,完全符合申报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的资格。现从五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机构及人员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鞍山市现代教育技术评估活动,成立了以翟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技术应用领导小组,由教学副校长主抓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由电教处负责具体实施。我校电教处共有5人,其中有3人为专业教师,2人为本科学历,1人为大专学历,另外2人为非专业教师,本科学历。
二、组织管理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宝得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十二五”规划及执行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全员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有专项培训计划,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主要学科能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学校有完善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各项制度,管理科学规范,计算机教室使用记载准确完善,设备维修及时,能保障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
几年来,我校教育技术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在翟校长的领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和特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设备配置与技术培训同步进行”的发展策略,学校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应用中真正做到了规划超前,购置合理,培训到位。
三、教育教学人员能力
在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时,清楚地认识到转变观念的重要性。学校教育技术应用领导小组,从思想上统一认识,使全校教师认识到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信息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我校一直把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放在教育信息化的头等重要地位,全校教师全部通过了省二级考试,学校已经通过和正在进行国家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有51人。80℅以上的教师能基本掌握计算机工具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70℅以上的教师熟悉学科资源网站,60℅以上的教师能够自制或整和
多媒体课件。学校教务处、电教处负责全体教师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如学生成绩录入、汇总、统计,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收发邮件,文字材料的录入及打印等。学校以课件开发作为任务驱动,在专职教师的合作学习中,形成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骨干队伍,建立了校课件制作中心。一线教师都会用一种或多种的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所有学科都用上了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许多教师的课件在省、市、区获奖。如:金萍、张颖、尹相美、钟祥东、王春红等教师的课件在省教育软件大赛中获奖。
四、教育教学成效
1、建好校园网站
学校校园网投入使用八年多,在使用过程中,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更加关注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充分利用,重视网管人员的定期培训,以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和效率。为了使学校网站得到持久而稳定地运行,满足校内访问主页的需求,学校重新整理了校园网络线路,并且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库,进行电子备课。每学年每位教师上传优秀课件、经验论文、电子教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校网站有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更新。校园网真正地调动了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无穷创造力。
2、抓好学生课外小组活动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学校把爱好计算机的同学组织起来,定期开展活动,为他们拓展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国家、省、市举办的竞赛活动。在鞍山市第
八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竞赛中,我校7人获一等奖,10人获二等奖,11人获三等奖。在第八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3人获一等奖,9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在2011年中国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中林少军同学获得辽宁赛区初中组一等奖、王明旭获得辽宁赛区初中组二等奖。
现在学校的大多数学生能独立操作计算机,能应用计算机帮助学习。
3、做好学科课程整合工作
随着现代信息化教育理念和技术的演进和计算机课程的发展,特别是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提高,使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不断产生,学校由建网、建库逐步步入课程整合阶段,为了抓好学科教学整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对教师进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培训,并要求教师每学年制作至少一节多媒体课件,学校对制作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
(2)学校的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必须采用多媒体课件。(3)利用教研时间观看优秀教学案例,并进行组内研讨。(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并积极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及参加各类竞赛。
五、设备设施基础条件
我校拥有两间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有教学广播系统,局域网络畅通。有36个多媒体教室并配有数字投影机、视频展台、多媒体 4
计算机、电子屏幕。一间多功能报告厅配有数字投影机、大屏电动幕、视频展台、多媒体计算机、扩音设备、线话筒、中央集中控制系统。有一间电子阅览室,配备数码摄像机、照相机各二台、刻录机二台、扫描仪二台、校园网软、硬件配置符合要求。有完善的校园网管理制度和网络突发事件管理处置预案,有详细的网络管理使用记录。
多年来,学校一直把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领导重视、经费到位,能保障教育技术工作的有序开展,能保证教学研究、资源开发、教师培训、课题实验、设备维护的正常进行。在实施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学校有信心,能够逐步解决问题,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稳步发展。
通过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学校的目标是:在今后的三年内,将建设一支具备对信息开发、收集、处理、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一个能为教学提供丰富内容的信息教育资源库,培养出会实践能创新的学生,与时俱进迎接信息化社会对学校的挑战。
宝得中学
20011年11月